生物活性肽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15.38 KB
- 文档页数:2
抗癌生物活性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谦;肖瑞;任建军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1
【摘要】肿瘤已成为目前影响人类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
目前关于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且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严重、易产生耐药等问题会影响其临床应用效果。
生物活性肽因具有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小、抗肿瘤作用明确等优势而成为有效抗肿瘤药物。
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坏死和凋亡、靶向破坏异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和淋巴管形成以及诱导免疫反应等机制实现。
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其临床转化提供帮助。
【总页数】7页(P56-61)
【作者】张谦;肖瑞;任建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生物活性肽在抗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3.生物活性肽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抗癌肽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活性肽在抗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尽管近几十年来化疗药物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当前化疗药物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如存在的毒性、特异性较低以及易产生耐药性,探讨新型疗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化合物,是由二至多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或多肽。
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多样,如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癌、抗菌、抗炎以及其他作用,其抗癌活性尤为突出,且在很大程度上优于传统的化疗药物,所以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关注的热点,从而为抗癌新型疗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Abstract] Although chemotherapy drug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in recent decades,the current chemotherapy drugs are still within many problems,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toxicity,low specificity and poor resistence. Therefore,exploring new therapies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the current. Bioactive peptide,a kind of life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peptide compounds with speci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is made up of two to moreamino acids,and are called dipeptides or polypeptides. Diverse biological function has been found,such as immune regulation,antihypertensive,anticancer,antibacterial,anti-inflammatory and others. Its anticancer activity especially is the hot spot in the world today. In addition,the peptides have advantages to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drugs to a large extent. Also,it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new therapy.[Key words] Chemotherapy drugs;Bioactive peptide;Anticancer;New therapy生物活性肽通常含有2~20个氨基酸残基,其活性随着组成它们的氨基酸不同以及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而发生改变。
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摘要:目前国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含有生物活性肽的产品。
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的潜在来源,生物活性肽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
生物活性肽是一种对身体功能有积极影响并可能影响健康的特定氨基酸片段,是由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有机物质,虽然不同分子片段的复杂程度有所差异,但生物活性肽的分子质量都在6000Da以下。
本文主要对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功能特性引言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肽成为研究热点,其抗氧化、抗高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被广泛关注,这些特性缘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
目前生物活性肽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酶解法,其中应用较多的酶是胃肠酶。
海洋资源是新型功能性成分的良好来源,如多糖、矿物质、维生素、抗氧化剂和多肽等。
海洋生物活性肽可被应用于功能食品、药品或化妆品领域。
1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多肽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有动物源和植物源。
海洋生物被认为是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可以发挥生物功能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最近的药理学研究报道了海洋生物活性肽的心脏保护、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等作用。
海洋衍生生物活性肽是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合成成分的替代来源,是营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的一部分,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对大鲵肉进行酶解,提取到的大鲵肉酶解肽分子量分布在5kDa以下,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采用体外胃肠消化法从牡蛎蛋白质中提取出分子量为1.60kDa的强抗氧化肽,纯化后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并能有效地防止因羟基自由基所致DNA损伤。
利用酶解法从大眼金枪鱼暗肌中纯化出一种分子量为1222Da的抗氧化肽,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还能显著地清除细胞ROS,增强细胞活性。
观察到分子量为928Da的康格海鳗抗氧化肽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比α-生育酚有更强的活性。
利用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的研究进展活性肽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短链肽,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利用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具有高效、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利用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发酵生产活性肽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特性来合成特定产物的生物技术。
在活性肽的制备中,通常选择具有高代谢活性和高产率的微生物作为生产菌株。
发酵过程中,通过调控培养基成分、酶活性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实现活性肽的高效合成。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被引入,通过改造微生物的基因组来提高活性肽的产量和纯度。
二、微生物发酵制备活性肽的方法1. 天然菌株的利用天然菌株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株。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如控制温度、pH值和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可以提高活性肽的产量和质量。
2. 遗传工程菌株的构建遗传工程菌株是通过改造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来增强其合成活性肽的能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插入外源基因、删减负调控因子和跨菌属融合等。
这些改造可以提高微生物对原料的利用效率,增加产物的产量和纯度。
三、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的优势1. 高效性微生物发酵具有高产量、高选择性和高纯度等优势,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活性肽的需求。
2. 低成本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的成本更低。
微生物菌株可以在大规模发酵中快速繁殖,并利用廉价的基质进行生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3. 可持续发展微生物制药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通过合理利用废弃物和环境资源,可以实现废物的转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的应用前景1. 药物开发活性肽因其对特定受体或分子的亲和力而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领域。
通过微生物制药生产活性肽,可以提供更多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用于药物开发。
2. 抗菌肽的应用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活性肽。
通过微生物制药生产抗菌肽,可以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医疗器械涂层和食品保鲜剂等。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二、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炎、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等。
它们通过与细胞膜、受体、酶等靶点结合,改变细胞内外环境,从而发挥其生物活性。
例如,一些植物抗菌肽可以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引发细胞内物质泄漏,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三、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应用领域
目前,关于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从不同的植物组织中分离纯化和鉴定植物源生物活性肽,揭示了其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了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同时,还研究了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毒性和安全性,为其在药物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总之,随着对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植物源生物活性肽被发现和应用。
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并探索其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以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医药中的肽类药物研究进展肽类药物是指由氨基酸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其分子量通常在1-10 kDa之间。
肽类药物具有高度精准的生物学特性,往往能够更好地靶向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备受青睐。
本文将从肽类药物的研究方法、目前已经成功开发的肽类药物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三个方面,简要介绍生物医药中的肽类药物研究进展。
一、肽类药物的研究方法肽类药物的研究方法包括基于库筛选、计算机模拟、化学修饰及合成生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库筛选是肽类药物研究的基础,结构简单的肽子可以通过与靶蛋白生化研究相结合,发掘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肽子。
计算机模拟技术具有快速、经济、直观的优势,在肽类药物结构设计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修饰是构建肽类药物的关键,具有调节药物性质的作用。
合成生物则将生物合成机理与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进行有机结合,此技术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来构建新的功能肽。
二、已成功开发的肽类药物已经成功开发的肽类药物包括塞拉昔单抗(Cetuximab)、恩替卡韦(Entecavir)、利培酮(Liraglutide)等,这些肽类药物在恶性肿瘤、肝炎等疾病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靶向癌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抗,塞拉昔单抗在胃癌、大肠癌等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恩替卡韦具有抗病毒及肝细胞保护作用,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明显。
而利培酮则可以促进肝、胰等器官自然分泌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的肽类药物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肽类药物的改进、新型载体及有机溶剂的研究等多个方向。
肽类药物的改进包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提高其生物活性和药效效果,并有望研发出更多的新型肽类药物。
此外,在新型载体和有机溶剂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求能够提高肽类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的载体,以及不同的有机溶剂类型,从而提高肽类药物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总之,在肽类药物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与发展,为肽类药物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
化妆品中的生物活性肽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美丽的追求,化妆品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众所周知,人体的皮肤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我们在使用化妆品时需要特别谨慎。
这就需要化妆品企业加强研究,选取对皮肤友好且具有独特功效的成分。
生物活性肽便是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成分。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物活性肽的概念和特性生物活性肽是指在生物体内具有一定特定功能的活性肽,它们起着传递、调控多种生物活动的作用。
相较于一般的多肽,生物活性肽具有更为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它们能够通过作用于皮肤细胞,实现多种功效,例如抗氧化、皮肤保湿、皮肤修复等。
二、生物活性肽的来源生物活性肽可以从不同的生物体中获取。
常见的来源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
动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肽,如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等,能够有效地改善皮肤弹性和紧致度。
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肽,如芦荟肽和大豆肽等,则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滋养皮肤,减少氧化损伤。
此外,许多微生物也含有生物活性肽,如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肽,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免疫力。
三、生物活性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1. 皮肤保湿干燥是许多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里。
而生物活性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该类肽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水分保持,并增强皮肤细胞间的连接,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
一些具有良好保湿效果的生物活性肽,如玻尿酸和透明质酸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保湿型化妆品中。
2. 皮肤修复皮肤受损是因为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皮肤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一些生物活性肽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加速创伤愈合,减少色素沉着。
例如,胜肽-4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肌肤质地,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
3. 抗氧化空气污染和紫外线辐射等外界环境会导致皮肤产生氧化损伤。
而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护皮肤免受氧化损伤。
生物活性肽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性能,如维生素C肽和谷胱甘肽等。
生物肽研究报告生物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短链多肽,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丰富的生物功能。
近年来,随着对生物肽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对其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方面,生物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以参与到许多生物过程中。
例如,生物肽可以作为激素调节某些生物生理过程,如促成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生物肽还可以作为生物防御的重要成分,如抗菌肽可以杀灭细菌等病原体。
此外,生物肽还可以作为细胞因子参与到免疫应答中,如肿瘤坏死因子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这些活性使得生物肽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对生物肽的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生物肽主要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生物学活性。
例如,胰岛素可以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来调节血糖水平;生长激素则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
除了受体结合,生物肽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来发挥生物学功能,如与DNA结合来参与转录调控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生物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生物肽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应用价值。
例如,由于生物肽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用于开发药物运载系统,如纳米粒子和脂质体等,用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此外,生物肽还可以作为分子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和药物导入等应用。
这些应用使得生物肽在药物研发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总之,生物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下,其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生物肽的研究将会为药物研发和生命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李 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北京,100083)摘 要 生物活性肽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其吸收机制优于游离氨基酸,且具有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功能和改善食品感官效应。
海洋生物活性肽资源丰富,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肽,生物活性肽,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收稿日期:2006-01-031 肽和生物活性肽基本概念肽(peptides )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
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氨基酸是其基本构成单位,由2个或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肽分别叫二肽和三肽,以此类推为四肽、五肽。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
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
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 -tional peptide )。
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
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m L 的多肽用60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
而且生物体可依据生理状态来合成和降解活性肽,因此,具有调节功能的活性肽的半衰期均很短。
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引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击疾病的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它们的研究与应用在免疫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生物活性多肽是指由氨基酸构成的短链多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首先,生物活性多肽在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免疫调节剂,它们能够调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抗原特异性应答。
例如,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能够促进抗原递呈细胞活化,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此外,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应答的持续性和强度。
其次,生物活性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抑制等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活性多肽的应用前景: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尤其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生物活性多肽可以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抑制T细胞免疫耐受的药物,可以解除肿瘤细胞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来逃避免疫清除的防御机制。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生物活性多肽通过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抑制肿瘤生长,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生物活性多肽还可以应用于传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治疗需要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来清除病原体,而生物活性多肽可以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反应来达到这一目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则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而生物活性多肽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达到这一目的。
利用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肽类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特性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
然而,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受限于难以合成复杂多肽序列和产量低的问题,使得寻找新的生产手段成为迫切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由于其具备的许多优势特征,成为肽类药物生产的重要途径。
首先,微生物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和快速的生物合成能力,能够高效地合成和分泌复杂多肽。
其次,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的策略是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株系。
例如,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标肽类基因序列导入到合成操纵容易的微生物中,使其能够表达目标肽类。
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被称为重组蛋白表达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肽类药物的生产。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的基因表达、优化培养条件等手段,提高目标肽类的产量和纯度。
此外,微生物发酵技术也是生产肽类药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株,优化发酵过程,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肽类药物生产。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途径合成目标肽类物质,并且将其分泌到培养基中。
随后,通过分离纯化等工艺步骤,最终获得高纯度的肽类药物产物。
另外,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构建工程菌株生产肽类药物。
工程菌株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得到的微生物株系,具备高效合成目标肽类的能力。
通过选择、改造和优化表达相关基因,工程菌株能够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提高肽类产量,并且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肽类药物的产量和纯度,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除了上述的传统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兴技术也被应用于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研究中。
例如,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和合成新的途径来合成目标肽类,或者利用体外合成和酶催化合成等方法合成复杂肽类。
这些创新技术的引入,为微生物生产肽类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可以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合成难题。
食用菌的生物活性肽研究与应用食用菌是一种珍贵的营养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是由蛋白质水解而成的含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与应用。
一、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肽的来源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水解产物,蛋白质水解可以通过酶法、酸法、碱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其中酶法水解是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酶包括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
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可以通过水解产生生物活性肽。
二、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用菌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1. 香菇中的生物活性肽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
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如香菇肽、香菇多肽等。
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
2. 松茸中的生物活性肽松茸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
研究表明,松茸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如松茸多肽、松茸肽等。
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3. 灵芝中的生物活性肽灵芝是一种传统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
研究表明,灵芝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如灵芝多肽、灵芝肽等。
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三、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肽的应用由于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肽,因此在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保健品领域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肽可以作为保健品原料,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含有食用菌生物活性肽的保健品。
2. 化妆品领域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肽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具有美白、保湿、抗皱等功效。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李 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北京,100083)摘 要 生物活性肽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其吸收机制优于游离氨基酸,且具有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功能和改善食品感官效应。
海洋生物活性肽资源丰富,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肽,生物活性肽,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收稿日期:2006-01-031 肽和生物活性肽基本概念肽(peptides )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
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氨基酸是其基本构成单位,由2个或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肽分别叫二肽和三肽,以此类推为四肽、五肽。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
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
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bioactive peptide/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 2tional peptide )。
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
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7mol/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mL 的多肽用60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
而且生物体可依据生理状态来合成和降解活性肽,因此,具有调节功能的活性肽的半衰期均很短。
生物活性肽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通常由蛋白质经过酶水解产生。
这些肽段通常含有2-20个氨基酸残基,
并且具有非常多样化的功能和作用。
生物活性肽在调节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生物活性肽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科
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肽。
这些肽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例如,一些来自海产品的生
物活性肽,如鱼胶原肽和海参肽,展现出了很强的抗氧化功效。
此外,一
些研究还发现,这些抗氧化肽还能够调节身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进
一步增强抗氧化能力。
总的来说,生物活性肽具有非常多样化的功能和作用,包括抗氧化、
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菌。
这些功能和作用使得生物活性肽成为了食品、医
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生物活性肽的
机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等方面内容,以更好地开
发和利用这些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及其药用价值探究生物活性多肽是一类拥有生物活性的短链肽分子,通常保持两到五十个氨基酸残基。
它们可以来源于一些生物体,如动物、植物或真菌,并且拥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在生物化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肽基础知识多肽是由许多氨基酸残基连接而成的分子,其中最常见的是二肽和三肽,次之是一肽。
多肽类物质的分子量较小,同样具有高效、高特异性、低免疫性和低毒性等特点,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分子构造一致性强,其主要利用蛋白质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多肽对于生命体的生长、发展和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其有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比如充当体内内分泌传导物质、免疫调节剂、信号传导介质、中枢神经调节因子等。
此外,多肽分子具有相对较小的分子量、高度可调性、良好的可溶性、蛋白质非酶处理作用、优异的光学活性等特点,给多肽药物的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多肽的分类一般来说,多肽可以按成分来源、化合物类型、分子量大小等不同维度来进行分类。
其中,按成分来源可分为动物多肽、植物多肽和微生物多肽;按化合物类型可分为寡肽、多肽、酪氨酸肽、特异性多肽、大肽链、脂构糖肽等;按分子量分类可分为低分子量多肽、中分子量多肽和高分子量多肽。
多肽药物的研究及应用绿色生物制剂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生物药物开发最关键的一部分。
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蔗糖冲击波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多肽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抗肿瘤、神经病、骨骼关节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艾滋病等几乎所有药理学领域上都具有潜在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药物分子之一,多肽含有丰富的立体异构体,使其特异性和选择性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此外,多肽还具有能够通过皮肤、粘膜及肠道透过机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性,因此多肽药物可以通过局部或全身途径给药,给药途径的应用极为广泛。
不过,多肽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