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三章 维生素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53
维生素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维生素(Vitamins)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质量极少,即使如此它们仍然是基本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营养需要以及不良之处,都可以从维生素缺乏或是过多来确定。
它们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保护免疫系统、促进器官的发育,也有帮助维持正常的健康状态。
维生素分为可溶性维生素和不可溶性维生素,可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C和B类维生素,它们在水溶液中很容易解离出来被吸收利用,但在消化系统中的中和反应使其被限制。
不可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E和A,它们能够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但在消化系统中,脂肪酶与它们的酯缩合作用可以使它们溶解,从而帮助蛋白质进入血液循环,且它们能够在血液循环中完全溶解。
维生素在生物化学中,最常用的是表示同一类维生素的统称,如B族维生素,其包含的维生素有:B1(烟酰胺)、B2(核黄素)、B3(尼克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叶酸)、B12(氨基腺嘌呤)等等。
它们一般被用于促进新陈代谢,可抗氧化,同时也会影响蛋白质、脂质、糖类的代谢。
维生素总结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名称: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缺乏时病症:夜盲症、干眼病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
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
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
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
维生素A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
过量的影响:中毒,组织损伤。
症状:头痛、恶心、肝细胞损伤、高血脂、软组织钙化、高钙血症、皮肤干燥、脱屑、脱发2.维生素D名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本质是类固醇衍生物)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功能:1.调节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磷的正常水平 2.影响细胞的分化(免疫细胞、胰岛B细胞、肿瘤细胞)缺乏时病症: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量的影响:中毒。
表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软组织钙化备注:在体内可合成:皮下储有维生素D3原,紫外线照射下可变成维生素D33.维生素E名称:生育酚类化合物(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活性形式:生育酚功能:1.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细胞膜,维持其流动性2.调节基因表达(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3.提高血红素合成关键酶活性,促进血红素合成。
缺乏时病症:新生儿:轻度溶血性贫血一般不易缺乏。
重度损伤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脆性增加等溶血性贫血。
动物缺乏,生殖器发育受损,甚至不育备注:临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4.维生素K名称:凝血维生素活性形式:2-甲基1,4-萘醌功能:1.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是许多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2.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对减少动脉钙化有重要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1维生素b1tpp焦磷酸硫胺素脚气病粮食维生素B1缺乏时会造成能量代谢障碍。
维生素B1、B2均参与了能量代谢。
2叶酸维生素b12红细胞维生素B12和叶酸共同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过程。
3维生素尼克酸烟酸可由色氨酸转变生成是辅酶I 与辅酶Ⅱ的组成成分4叶酸fh4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胶原蛋白c坏血病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豆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
大豆类几乎不含维生素C。
6泛酸辅酶a酰基转移酶7NADP+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8肠道细菌维生素k9维生素B12金属植物性食物中不含,只能靠微生物来合成。
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品。
错10维生素A—视黄醇. 维生素B1—生物素(错)维生素D—抗坏血酸(错)维生素E—生育酚植物油坚果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1,25-(OH)2- Vit D311FAD名称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12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可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13与人体骨骼有关,缺乏容易得骨质疏松的脂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D14若病人出现角膜血管增生并伴有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炎症反应,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含有维生素B2的辅基或辅酶是fadfmn维生素B2有助于铁的吸收、转运和储存。
16发生癞皮病与缺乏维生素pp有关。
以玉米为主食,容易缺乏维生素PP在体内以NAD+和NADP+形式存在,作为多种脱氢酶的辅酶。
17维生素A在体内可转化为11-顺视黄醛,后者可与视蛋白结合生成视紫红质。
18核黄素在哪些情况下不稳定加热.碱性环境中加热光照和紫外线19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有.钙化醇.生育酚视黄醇20下列不属于维生素E功能的主要有:()A.抗癫皮病因子B.抗不孕症C.抗软骨症D.消除自由基正确答案AC21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正确答案ABCD22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摄入不足需要量相对增加吸收利用障碍23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在体内可转变为视紫红质维生素D3又称为胆钙化醇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24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方颅.肋骨串珠.多发性骨折25维生素C参与的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解毒反应26在人体内能转变为维生素的化合物有色氨酸7—脱氢胆固醇β-胡萝卜素10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错11因维生素B6本身具有镇静作用,所以临床上用于治疗婴儿惊厥和呕吐。
第三章酶与辅酶一、知识要点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每分每秒都进行着成千上万的大量生物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且速度非常快,使细胞能同时进行各种降解代谢及合成代谢,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生物细胞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以极高的速度和很大的专一性进行化学反应,这是由于生物细胞中存在着生物催化剂——酶。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不同于一般的催化剂,它具有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和酶活可调控性等催化特点。
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六大类。
酶的专一性可分为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其中相对专一性又分为基团专一性和键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又分为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和潜手性专一性。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S)、酶液浓度(E)、反应温度(T)、反应pH值、激活剂(A)和抑制剂(I)等。
其中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为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 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当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分别对Km 值与V max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酶的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即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酶的催化机理包括过渡态学说、邻近和定向效应、锁钥学说、诱导楔合学说、酸碱催化和共价催化等,每个学说都有其各自的理论依据,其中过渡态学说或中间产物学说为大家所公认,诱导楔合学说也为对酶的研究做了大量贡献。
胰凝乳蛋白酶是胰脏中合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活性中心由Asp102、His57及Ser195构成一个电荷转接系统,即电荷中继网。
其催化机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反应的酰化阶段,第二阶段为水解反应的脱酰阶段。
同工酶和变构酶是两种重要的酶。
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变构酶是利用构象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活性的酶,是一个关键酶,催化限速步骤。
维生素名词解释生物化学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起到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的名称通常采用字母和数字来表示,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
本文将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解释维生素的名称和功能。
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称为视黄醇。
它是由β-离开子卡罗蒂诺合成的,这种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绿色和黄色的植物中。
维生素A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视网膜的健康。
它参与视觉传递过程中的光感受器的形成和维持,同时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维生素B维生素B是一组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
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
它们也参与合成DNA和RNA等核酸的过程,同时还能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抗坏血酸。
它是由葡萄糖合成的,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结缔组织的健康,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它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称为钙化醇。
它是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合成的,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
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的健康。
它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称为生育酚。
它存在于许多植物油、坚果、种子和绿叶蔬菜中。
维生素E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它还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细胞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K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称为凝血酮。
它存在于许多绿叶蔬菜和肝脏中。
维生素K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化。
它还参与骨骼的代谢和维持血管的健康。
结论维生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的名称和功能都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