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元件,完美音质【功率放大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328.76 KB
- 文档页数:11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200w英文回答:I have been asked to design a 200W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using discrete components. This means that I cannot us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I have to build the amplifier using individual components such as transistors, resistors, capacitors, and inductors.To start with, I need to choose the right type of transistor for the amplifier.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istors available, such as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 (BJTs) an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OSFETs). Each typ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o I need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mplifier.Once I have chosen the transistor, I need to design the biasing circuit. This circuit ensures that the transistor operates in its active region and provides the desiredamplification. The biasing circuit typically consists of resistors and capacitors connected to the base or gate of the transistor.Next, I need to design the amplifier stages. A power amplifier usually consists of multiple stages, such as a pre-amplifier stage, a driver stage, and a power output stage. Each stage amplifies the signal and drives it to the next stage. The pre-amplifier stage is responsible for amplifying the weak input signal, while the driver stage provides the necessary current and voltage to drive the power output stage.In the power output stage, I need to design a suitable load network and output matching network to ensur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to the load. This involves selecting the right values for the output inductor, output capacitor, and load resistor. The load network also helps in impedance matching between the amplifier and the load.Once the circuit design is complete, I need to simulate and test the amplifier circuit using software tools such asSPICE. This allows me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mplifier, including factors such as gain, distortion, and power efficiency. If necessary, I can make adjustments to the circuit to optimize its performance.After the simulation, I can proceed to build the actual circuit on a breadboard or a PCB. I need to carefully solder the components and ensure proper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It's important to double-check the circuit connections and component values to avoid any mistakes.Once the circuit is built, I can connect it to a power supply and an audio source to test its performance. I can measure the output power, distortion, and frequency response using test equipment such as an oscilloscope and a spectrum analyzer.Overall, designing a 200W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using discrete components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ransistor selection, biasing, amplifier stages, load and output matching networks, simulation, and testing. It's a challenging task, but with prope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it can be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中文回答:我被要求设计一个使用分立元件的200W功放电路。
分立元件,完美音质【功率放大电路】组装与调试项目6 功率放大电路第一部分:“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功能和原理简介一、功能说明该功率放大电路从结构上由电源板、左声道板、右声道板三块电路板组成(左、右声道电路完全相同),电源板负责供电,左、右声道板实现左、右声道信号功率放大。
二、原理简介功放电路由电源电路、音量调控电路、音调调控电路、滤波与前级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1. 电源电路从安全方面考虑,电源输入不采用电源变压器,而是从稳压源直接输入某数值的正、负直流电压,正电压由P1的1脚输入,经可调稳压模块LM317和扩流电流(Q1、R1)后得到功放电路需要的正电压值(+VCC=12V)和电流值(+I≥1.5A)。
同理,负电压由P1的3脚输入,经可调稳压模块LM337和扩流电流(Q2、R5)后得到功放电路需要的负电压值(-VCC=-12V)和电流值(-I≥-1.5A)。
正、负电源从P2的1、3脚输出给功放板供电。
2.音量调控电路该电路主要由R1、RL1、RW1、C1和C2组成,其中RL1为匹配电阻,实现输入匹配,RW1为音量调节电位器。
3.音调调控电路该电路主要由R2、R3、R4、R5、R6、C3、C4、C5、C6、RW2和RW3组成,RW2和RW3为音调调节电位器。
4.滤波和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由R7、R8、R9、R10、C7和C8组成,实现前级放大前的信号滤波。
前级放大电路由NE5532及其外围元件构成,采用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模式,实现前级信号放大。
5功率放大电路部分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主要由Q1、Q2组成,输出级由两只型号相同的NPN型大功率晶体管Q6、Q7组成,而没有采用互补对称推挽电路。
输出管Q7对于负载(扬声器)来说是共发射极电路,而Q6则是射极输出电路,因此是不对称放大。
三、NE5532芯片介绍NE5532是双运放集成电路,它内部包含两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其封装和内部结构分别如图1(a)(b)所示,其管脚说明如表1所示。
详解分立元器件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图2-46所示是分立元器件构成的OTL功率放大器。
OTL功率放大器采用互补推挽输出级电路。
OTL功率放大器种类较多,这里以OTL音频功率放大器为例,详细介绍这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图2-46 分立元器件构成的OTL 功率放大器电路中,VT1构成推动级放大器;VT2和VT3构成互补推挽输出式放大器,VT2是NPN型三极管,VT3是PNP型三极管。
直流电路分析电路中,推动级与功放输出级之间采用直接耦合电路,所以两级放大器之间的直流电路相互影响。
这一放大器的直流电路比较复杂,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分析。
1.电路启动分析接通直流工作电源瞬间,+V经R2和R3给VT2基极提供偏置电压,使VT2发射极有直流电压,这一电压经R4和R1分压后加到VT1基极,给VT1提供静态直流偏置电压,VT1导通。
VT1导通后,其集电极(C点)电压下降,也就是VT3基极电压下降,当放大器输出端A点电压大于C点电压时,VT3也处于导通状态,这样电路中的3只三极管均进入导通状态,电路完成启动过程。
2.静态电路分析接通直流电源瞬间,很快放大器进入稳定的静态,此时A点电压等于直流电源电压+V的一半,如果+V等于12V,放大器输出端(A点)的直流电压等于6V。
这是OTL功率放大器的一大特征,了解和记住这一点对检修OTL功率放大器很有用,如果测量A点电压不等于+V的一半,说明OTL功率放大器已经出现故障。
3.VT2和VT3直流电压供电电路分析对直流电流而言,VT2和VT3是串联的,所以只有+V的一半加到了每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而不是+V的全部。
功率放大器中,电路的直流工作电压大小直接关系到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小,+V愈大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愈大。
所以,对于OTL功率放大器而言,由于每只三极管的有效工作电压只有+V的一半,要求有更大的直流工作电压+V才能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这是OTL功率放大器电路的一个不足之处。
OCL分立元件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原理分析OCL (Output Capacitor-Less) 分立元件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用于音频放大的电路。
它广泛应用在音频功放、音箱等设备中。
下面将对OCL 分立元件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1.安装电路元件:首先,需要准备和安装电路所需的各种元件,包括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等。
这些元件的选用和连接方式对于电路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在选择元件时,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额定值和参数,确保元件能够承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
在安装元件时,需要注意元件的引脚连接方式和方向,确保元件正确连接,防止引脚接触不良或短路等问题。
2.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需要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各个元件正确连接。
在连接电路时,需要注意信号线和电源线之间的布线方式,尽量避免信号线和电源线的交叉干扰。
同时,还需要留意电线的长度,尽量保持信号线和电源线的长度相等,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
3.进行电源供应:在连接电路完成后,需要接入适当的电源供应,以提供电路所需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在接入电源时,需要注意电源的极性和电压等级,确保电源的正负极正确连接,防止电源短路。
4.进行调试:在进行调试之前,需要先对电路进行检查,确保连接正确、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首先可以通过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确保电路能够正常供电。
然后可以输入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检查信号是否能够正确放大输出。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路中的元件数值、增益等参数,以获得期望的电路性能。
5.进行性能测试:在完成电路的调试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电路的放大功率、频率响应、失真程度等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可以使用电子负载、频率分析仪等设备对电路输出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性能的测试,可以进一步调整电路中的元件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通过以上的安装与调试步骤,可以确保OCL分立元件功率放大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经典的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经典的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是一种常用的音频放大电路,用于将低功率的音频信号放大为较高功率的音频信号,以驱动扬声器产生高质量的音频输出。
以下是关于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十个例子:1. 单级共射式功放电路:这是最简单的功放电路之一,由一个NPN 型晶体管和几个电阻组成。
它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较低的输入阻抗,适用于低功率应用。
2. 双级共射式功放电路:这种电路在单级共射式功放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共射级,以提高电压增益和输出功率。
它在音频放大领域广泛应用。
3. 压控放大器(VCA):VCA是一种特殊的功放电路,它具有可以通过控制电压来调节增益的特点。
它常用于音频处理和音量控制应用。
4.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这种电路由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组成,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频放大效果。
它具有较低的失真和较高的稳定性。
5. A类功放电路:A类功放电路通过将音频信号直接放大,不进行任何切割或变换,以实现较高的音频质量。
它的效率相对较低。
6. AB类功放电路:AB类功放电路是A类功放电路和B类功放电路的结合,既具有较高的音频质量,又具有较高的效率。
它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中。
7. D类功放电路:D类功放电路使用数字开关技术,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然后再进行放大,以实现高效率和低功耗。
8.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专用的功放电路,用于放大较高功率的音频信号,以驱动大功率扬声器。
它通常需要较大的散热器来散热。
9.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一种专用的功放电路,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幅度,以实现较大的音量和更好的音质。
它在音响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10. 无负反馈功放电路:无负反馈功放电路是一种特殊的功放电路,它不使用负反馈来稳定放大电路,而是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选用高质量的元件来实现高性能的音频放大效果。
以上是关于经典的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十个例子。
这些电路在音频放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1. 什么是功放电路?功放电路(Power Amplifier Circuit)是一种用于将低功率信号放大到较高功率的电路。
在音频领域,功放电路常用于音响系统中,将音频信号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在无线通信领域,功放电路则用于将射频信号放大以提高通信距离。
2.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基本原理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是一种使用离散的电子元件构建的功放电路。
它由多个元件组成,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输入级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输入级通常由一个晶体管构成。
这个晶体管通常被称为输入晶体管或前级晶体管。
输入晶体管的作用是将输入的低功率信号放大,并将其传递给后续级别。
2.2 驱动级驱动级是功放电路的第二个级别。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晶体管组成。
驱动级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输入信号,并为后续级别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
2.3 输出级输出级是功放电路的最后一个级别。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功率晶体管组成。
输出级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进一步放大,以便能够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负载。
3.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设计与参数选择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和元件的选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参数和元件选择的注意事项。
3.1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是功放电路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表示功放电路能够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例如驱动扬声器所需的功率。
3.2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功放电路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它表示功放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特性。
频率响应应与所需的应用场景相匹配,以确保音频信号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能被准确地放大。
3.3 元件选择在分立元件功放电路中,元件的选择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元件选择注意事项:•晶体管:选择具有足够的功率和频率特性的晶体管,以满足输出功率和频率响应的要求。
•电阻: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容:选择合适的电容值,以满足电路的频率响应要求。
用分立元器件制作一个迷你功放,小身材,大功率
音频信号功率放大电路,简称功放。
几乎所有的音频设备都离不开功放电路,比如手机功放电路需要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以便能听清对方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图
所需元器件清单
耳机插孔用“J”表示。
还需要一条3.5mm插头的音频线,用于将手机或者电脑的音频信号引入到耳机插孔,便于音频信号放大。
。
音频信号经过电容C1耦合,三极管VT1前级放大,调整Rp 至VT2、VT3中点电压(电源电压的一半),当音频信号为负半周时,三极管VT1截止,VT2导通、VT3截止,电源电压正极经过VT2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容C2、扬声器、电源负极,该时段为电容C1充电;当音频信号为正半周时,三极管VT1导通,VT3导通、VT2截止。
C2放电回路:C2的正极,三极管VT3的发射极、集电极、电源负极、扬声器,C2的负极。
这样在扬声器上就获得一个完整的音频波形。
这是非常简单的迷你音频功放,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音质不是很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时候就该集成功放块出场了。
耳机插孔一共5个引脚,在面包板上组装只用了两个引脚,怎样区分呢?
图中的是立体声耳机插座,可以输出两个声道信号(左右声道),我们只需要一个声道的信号来完成制作,
耳机接线示意图,这个电路太难了,而且我们听说虽然已经放大了,可是声音还是比较小,手机里面也是这样的电路吗?
我们先制作分立元件的功放,是为了初步明白它的工作原理,手机内不是这样的电路,它是采用集成电路放大信号。
有一款小功放集成块,它的型号是LM386,电子制作人对它非常青睐,适合初学者DIY。
分立元件OCL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分析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思是没有输出电容器。
OCL功率放大电路一般采用正、负对称的两组电源供电,电路内部直到负载扬声器全部采用直接耦合,中间无输入、输出变压器(人们将不用输入和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称为单端推挽电路),也不需要输出电容器,其好处是通频带宽,信号失真最低。
(1)OCL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组成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OCL功率放大电路分为输入级、激励级、功率输出级三级,此外还有为稳定电路工作而设置的负反馈网络和各种补偿电路,有些还设置有过载保护电路。
图2是一种实际的功放电路,早期一些低档功放机器采用了这一电路。
下面结合该电路来认识一下功率放大器的各组成部分。
1)输入级:输入级主要起缓冲作用。
输入级多采用差分对管放大电路(也有采用运算放大电路的),通常引入一定量的负反馈,增加整个功放电路的稳定性和降低噪声。
差分放大器由两个特性相同的放大电路组成,其左、右两管的参数几乎完全相同。
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抑制“零点漂移”,保证输出级中点电压的稳定。
有些功放机器的差动管发射极采用恒流源电路,常见的有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的恒流源和两个三极管组成的镜像恒流源。
输入级采用小功率管,工作在甲类状态,静态电流较小。
2)激励级:激励级的作用是给功率输出级提供足够的激励电流及稳定的静态偏压,整个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主要由这一级提供。
多数功放机的激励级采用单管放大电路,也有少数机器采用差分对管放大电路。
这一级常采用恒流源负载,不仅能得到较高的电源抑制特性,而且具有工作状态稳定、线性好、失真度低等优点。
激励级也是用小功率管,工作在甲类状态。
另外,激励级还要为后一级(功率输出级)提供稳定的偏置电压。
功率输出级的偏置电压电路有多种类型。
最简单的偏置电路是由激励管的集电极负载电阻构成的,其热稳定性和稳压性都比较差;有些功放采用恒压偏置电路,即由多个二极管串联而成的稳压钳位电路,使功率输出级的偏置电压保持稳定;而更多的则是采用带温度补偿的恒压偏置电路,这种偏置电路由一个三极管和几个电阻组成。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电路,用于将信号放大到较高功率水平。
通常用于音频放大器、无线电发射器等应用中。
在设计和制作功率放大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输入/输出阻抗匹配、功率放大倍数、线路稳定性等。
在设计和制作功率放大器时,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功率放大倍数。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输出功率的大小。
然后根据所需的功率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来选择适当的电子元件。
常见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B类、AB类、C类和D类放大器。
B类功率放大器以其高效率和良好的线性特性而被广泛采用。
它由一对互补的晶体管组成,一个负责处理正半周信号,另一个负责处理负半周信号。
由于晶体管在没有输入信号时处于截止状态,它们只在需要放大时才消耗功率,从而提高了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晶体管来匹配所需的功率输出。
可以通过查找晶体管的数据手册来了解其性能和特性。
考虑晶体管的最大功率处理能力、电流增益和频率响应等参数,并与所需功率放大倍数进行匹配。
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输入/输出阻抗的匹配。
为了更好地传输信号和最大化功率输出,需要确保输入/输出阻抗与所用晶体管和负载的阻抗相匹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匹配网络,例如使用L型网络、pi型网络等。
线路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大幅度的放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震荡或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电路中添加一个稳定器电路,例如负反馈电路。
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在制作功率放大器时,需要注意电路布局和散热。
由于功率放大器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确保散热器的使用以维持元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电路的布局也需要合理,以减少干扰和交叉耦合。
除了以上要点,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例如功率供应、RF功率分配、滤波等。
设计和制作功率放大器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充分的电子电路知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设计和制作功率放大器需要确定所需功率放大倍数、选择适当的晶体管、匹配输入/输出阻抗、保持线路稳定性和散热等。
只用三个分立元件自制最简单的实用功放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笔者先用3DD303C等三只分立元件,制作了最简单实用的单管单声道功放,可谓是一款音质优
美、最简单的经典功放。
用电脑音频信号输入单声道,
根据电源电压不同,实测音乐输出
功率约0.1W~4W,整机功耗约0.12W~4.8W。
很适合室内欣赏音乐,也可用于初学者学习单管
放大电路的制作,电路图如
图2所示。
按照图2所示电路,把
100μF电容C、10KΩ可变
电阻R和3DD303C三极管
T三个元件连接好,接上阻
抗为4Ω~16Ω喇叭(或音
箱)L(大口径喇叭效果更好!),再接上1.5~24V直流电源,根据电源电压,通过调整可变电阻R,把三极管的偏置电流调整到接近200mA以下或正常放大工作点即可,然后测出可变电阻R的阻值,换上对应阻值的定值电阻。
当电源电压大于9V时,为了防止三极管过于发热,可适当加散热片。
三极管T也可选用3DD15、3DD200、3DD207、3DD102、3DD303、2N3055等替代3DD303C。
笔者是用3DD303C制作的。
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工作原理一、概述在音响设备及放大器中,功放模块是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其中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是一种常见的功放模块类型。
它具有输出变压器耦合(output transformerless, OTL)的特点,能够提供较高的功率输出和优质的音质。
本文将对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技术的理解。
二、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概述1. 分立元件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采用了分立元件的设计,相较于集成电路,分立元件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组合和调整,以实现更好的性能表现。
常见的分立元件包括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等。
2. 输出变压器耦合与传统的功放模块不同,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采用输出变压器耦合的设计,可以大大降低输出级谐波失真和交叉失真,提高了音质的表现。
3. 高功率输出由于采用了分立元件和输出变压器耦合的设计,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能够提供较高的功率输出,适用于要求较大音响输出的场合。
三、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工作原理1. 输入信号放大当外部音频信号输入功放模块时,首先经过输入级放大电路放大,增加信号幅度以适应后续处理。
2. 驱动级功放经过输入信号放大后,进入到驱动级功放电路。
在这一阶段,输入信号被进一步放大,并驱动输出级功放电路。
3. 输出级功放输出级功放是整个功放模块中最关键的部分。
在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中,输出级功放采用了分立元件和输出变压器耦合的设计。
当输入信号经过驱动级功放后,将输入信号经过输出变压器转换成功率信号,输出到音箱或者耳机等音响设备。
4. 反馈控制为了控制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通常会采用反馈控制电路。
这一电路能够监测输出信号,将其与输入信号作比较,并进行调节,使输出信号更加精准和稳定。
通过反馈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失真、提高信噪比等性能指标。
四、OTL分立元件功放模块的优缺点1. 优点- 高品质音质:输出变压器耦合设计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音质表现,使声音更加真实自然。
两款分立元件D类音频功放电路上传者:贾君鹏浏览次数:2121本文介绍两款分立元件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供大家参考。
1.手提式D类扩音器手提式D类扩音器电路如图1所示。
这是一款用锁相环CD4046和TWH8751大功率开关集成电路制作的手提式D类扩音器(俗称大声公、叫卖器、电喇叭)。
音频信号由IC2锁相环电路的9脚输入,经内部压控振荡器VCO转换成变频方波,再通过内部相位比较器1比较放大后从2脚输出,通过VT1去推动IC3工作,然后由IC3推动扬声器发音。
IC2锁相环电路的9脚无信号输入时,2脚输出电平为0V,IC3停止工作。
图1电路中,VT1选用9014,VD1选用1N4001,IC1运放选用CA3160,IC2锁相环电路选用CD4046,IC3选用达华电子厂生产的大功率开关集成电路TWH8751,也可用大功率的场效应管及达林顿管等代用。
2.汽车音响用100W D类功放这是一款在汽车上使用的100W D类功放,在+13.8V供电的情况下(可直接接在汽车+12V电瓶两端),能够输出约100W 的功率,电路如图2所示。
在图2电路中,音频信号通过一个470nF电容耦合到双D触发器CD4013(IC1)的输入端,经过CD4013内部电路处理后,从Q、Q端输出两个含有音频成分的极性相反的信号,这两个极性相反的信号经过高速MOSFET驱动电路TC4426进行功率放大后,推动大功率MOSFET管IRFP140工作在开关状态,音频信号通过T2的耦合输出到扬声器中,推动扬声器发声。
图2电路在接阻抗为4~16Ω的扬声器时,均能正常工作,效率高于76%。
由于有输出变压器T2的存在,输出音色颇有胆机风味。
高速MOSFET驱动电路TC4426在4.5V~18V供电范围内均能稳定地工作,其输出驱动电流高达1.5A,而输出阻抗只有7Ω (内部电路如图3所示),因此是驱动MOSFET 功放管的理想器件。
由于该电路比较简单,很适合音响爱好者自制,故下面给出各元器件的参数,以便仿制。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200w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功放电路在音频和射频信号放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是音频功放的一种常见形式,其设计精良,能够输出高质量的音频信号。
本文将介绍一种输出功率为200w的分立元件功放电路设计方案,探讨其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
一、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原理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由放大器单元、电源单元和保护单元组成。
其中,放大器单元通常由分立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组成,通过合理的电路连接和元件参数选择,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电源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和电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
保护单元则用于保护功放电路和外部设备,防止过载、过热和短路等故障。
二、分立元件功放电路200w设计方案1.放大器单元设计本设计采用双极型晶体管作为放大元件,其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能够提供较高的功率放大。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晶体管的参数,保证其在工作状态下能够输出稳定的200w功率。
此外,还需考虑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稳定性和失真等指标,保证功放电路的性能优良。
2.电源单元设计电源单元应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保证功放电路在全功率工作时能够正常运行。
为了减小电源波纹和噪声,可以采用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同时,还需考虑功率损耗和效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电源设计方案。
3.保护单元设计为了保护功放电路和外部设备,必须设置过载、过热和短路保护电路。
这些保护电路应能及时检测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输出功率、切断电源等,确保功放电路和外部设备不会受到损坏。
三、分立元件功放电路200w特点1.高功率输出:本设计能够稳定输出200w的功率,满足大部分音频信号放大要求。
2.高效率:在合理的设计和优质元件选择下,功放电路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够降低功率损耗和热量产生。
3.优良的音频性能: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稳定的工作状态,功放电路能够输出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具有良好的失真和信噪比指标。
四、分立元件功放电路200w性能指标1.输出功率:200w2.频率响应:20Hz-20kHz3.总谐波失真:小于0.1%4.信噪比:大于100dB5.输入阻抗:10kΩ6.输出阻抗:8Ω五、总结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音频功放形式,具有设计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特点。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主要用于放大电信号。
它由多个分立元件组成,包括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
本文将介绍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输入信号,使得输出信号得到放大。
它的核心元件是晶体管,晶体管可以将小信号放大为大信号。
在分立元件功放电路中,晶体管通常被配置为共射极放大电路。
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极上时,晶体管会将输入信号放大,并通过负载电阻传递到输出端口。
通过适当选择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 简单可靠:分立元件功放电路由简单的元器件组成,易于制作和维修。
2. 灵活性高:通过调整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3. 可扩展性强: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增加放大级数,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
4. 低成本:由于采用了分立元件,成本相对较低。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音频放大。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可以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驱动扬声器或耳机,实现音乐播放或语音通信。
此外,分立元件功放电路还可以应用于射频放大、直流电源放大等领域。
在设计和制作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电源电压的选择,电源电压应与晶体管的工作电压匹配,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其次是晶体管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晶体管具有不同的工作参数,如最大功率、最大电流和最大频率等,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晶体管。
此外,还需要合理选择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以满足所需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子电路,通过晶体管等分立元件实现信号放大。
它具有简单可靠、灵活性高和低成本等特点,在音频放大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设计和制作分立元件功放电路时,需要考虑电源电压、晶体管的选择以及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等因素,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自制分立元件50W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电路图电子爱好者在自制30瓦以上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时总是设法采用集成功放电路,这样的确会使制作工艺简化,但却使得制作者不易领会电路原理,因而分立元件的功率放大器仍有存在的必要。
本文介绍的50W放大器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电路中只有六只三极管,由单电源供电。
当THD(总谐波失真)为1%、电源不稳压时连续输出功率为50W:当THD为5%,电源稳压时动态输出功率为60W,当THD为1%、电源稳压时动态输出功率为60W。
在额定连续功率范围内,输入端无论短路或开路,交流声及噪声均小于dB,此时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为欧。
放大电路的功放级由互补对管射极限随器构成,大环路的负反馈使驱动互补对管的信号保持在线性范围。
该电路在结构上确保了两只功放管不同时导通,防止了对电源的短路。
理想的晶体管应能迅速导通或截止,但是实际上三极管开关速度有限,大功率管尤其是这样。
当输入互补对管的变化信号迅速翻转时,有可能使两只管子同时导通,造成过大的电流,为此,在选择互补功放对管时,应采纳开关速率与传输特性折衷的方案,并在其输入端加入高频去耦电容。
末前级三极管Q4工作于甲类状态,其静态集电极电流等于电源电压减去Q5、Q6基极公共端电位除以电阻(R13+R14)。
为使该甲类放大器工作于最佳状态,应保持R14中的电流恒定,因此加入了自举电容C7。
由于晶体管的存储效应,在高音频范围内,作为乙类放大器的Q5、Q6互补对管不再处于纯乙类状态。
从R15、R16的公共点引入的直流负反馈为输入级建立了偏置电压,它使Q5流过很小的电流。
Q5、Q6的输出电压同时也为激励级建立了偏置。
对Q3加入了交、直流负反馈,反馈深度决定于R9、R10的比值及Q3的Vbeo当然R9、R10的比值也影响了Q5、Q6公共输出端的静态电位。
交流负反馈使放大器具有较高的频率上限,带宽的稳定性决定于Q1,Q1通过从引入的负反馈而稳定工作点。
Q1的输入电路为常见的直流耦合电路,调节R4、R5及R6可使Q1、Q2工作于最佳状态。
DIY全互补OCL分立元件功放大多数初学者对集成电路的制作比较热衷,因为其成功率较高的缘故。
不过集成IC的标称功率和相同功率的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对比,听感上明显的动态不足。
分立元件功放的制作其实只要精心挑选材料,也是不难成功的,下面介绍的这个功放无需调试,很值得大家仿制。
这是一个采用全互补对称电路驱动方式的OCL功放电路,它是目前中档功放用得较多的一种电路,具有对称性好,频响宽阔,结构简单等特点。
其失真度虽不是特别低(0.03%左右),但电路的转换速率、TIM失真等动态指标却相当好。
因而音质很好,是目前制作家用高保真功放的首选电路。
电路的第一级采用互补对称差分电路,每管的静态工作电流约1mA,选用优质低噪声互补管2SC1815、2SA1015作互补差分对管,有较低的噪声和较高的动态范围。
第二级电压放大采用互补推挽电路,采用高互补对管A180、C180,工作电流约5mA,两管集电极串接的二极管和电阻为缓冲级提供约1.6V 的偏置电压。
两只互补中功率对管TIP41C、TIP42C构成射随器缓冲驱动级,增设射随器缓冲驱动级是现代OCL电路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主电压放大级具有较高的负载阻抗,有稳定而较高的增益。
同时它又为输出级提供较低的输出内阻,可加快对输出管结电容Cbe 的充电速度改善电路的瞬态特性和频率特性。
该级的工作电流也取得较大,一般为(10-20)mA,个别机型甚至高达100mA,与输出级的静态电流差不多,可使输出级得到充分驱动。
其发射极电阻采用了悬浮接法(不接中点),可迫使该级处于完全的甲类工作状态,同时又为输出级提供了偏置电压。
输出级为传统的互补OCL电路,采用了FT高达60MHz的三肯大功率互补对管C2922、A1216,静态电流约为100mA。
输出端与输入级反相输入端接有环路负反馈网络,并将电路增益设定为31倍。
组装与调试项目6 功率放大电路
第一部分:“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功能和原理简介
一、功能说明
该功率放大电路从结构上由电源板、左声道板、右声道板三块电路板组成(左、右声道电路完全相同),电源板负责供电,左、右声道板实现左、右声道信号功率放大。
二、原理简介
功放电路由电源电路、音量调控电路、音调调控电路、滤波与前级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1. 电源电路
从安全方面考虑,电源输入不采用电源变压器,而是从稳压源直接输入某数值的正、负直流电压,正电压由P1的1脚输入,经可调稳压模块LM317和扩流电流(Q1、R1)后得到功放电路需要的正电压值(+VCC=12V)和电流值(+I≥1.5A)。
同理,负电压由P1的3脚输入,经可调稳压模块LM337和扩流电流(Q2、R5)后得到功放电路需要的负电压值(-VCC=-12V)和电流值(-I≥-1.5A)。
正、负电源从P2的1、3脚输出给功放板供电。
2.音量调控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R1、RL1、RW1、C1和C2组成,其中RL1为匹配电阻,实现输入匹配,RW1为音量调节电位器。
3.音调调控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R2、R3、R4、R5、R6、C3、C4、C5、C6、RW2和RW3组成,RW2和RW3为音调调节电位器。
4.滤波和前级放大电路
滤波电路由R7、R8、R9、R10、C7和C8组成,实现前级放大前的信号滤波。
前级放大电路由NE5532及其外围元件构成,采用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模式,实现前级信号放大。
5功率放大电路部分
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主要由Q1、Q2组成,输出级由两只型号相同的NPN型大功率晶体管Q6、Q7组成,而没有采用互补对称推挽电路。
输出管Q7对于负载(扬声器)来说是共发射极电路,而Q6则是射极输出电路,因此是不对称放大。
三、NE5532芯片介绍
NE5532是双运放集成电路,它内部包含两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其封装和内部结构分别如图1(a)(b)所示,其管脚说明如表1所示。
(a)封装(b内部结构
图1 NE5532封装和内部结构图
表1 NE5532管脚说明
NE553的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NE553的主要参数
四、 功放电路原理图
1. 电源部分原理图
2. 功放电路原理图
图2 电源原理图
图3 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
第二部分:试题
10%)
过程中填写下表。
说明(元件D 开头为电源板元件,元件GZ 开头为功放直插元件板,元件GT 开头为功放贴片元件板)
20分) 要求电子产品的焊点大小适中,无漏、假、虚、连焊,焊点光滑、圆润、干净,无毛刺;引脚加工尺寸及成形符合工艺要求;导线长度、剥头长度符合工艺要求,芯线完好,捻头镀锡。
疵点: 少于5处扣1分;
5~10处扣5分; 10~20处扣10分; 20~25处扣15分; 15分) 要求印制板插件位置正确,元器件极性正确,元器件、导线安装及字标方向均应符合工艺要求;接插件、紧固件安装可靠牢固,印制板安装对位;无烫伤和划伤处,整机清洁无污物。
装配不符合工艺要求:少于5处扣1分;
5~10处扣5分; 10~20处扣10分; 15分。
40分)
25分) ● 电源部分(4分) 要求:输出电压±12V
● 直插件功放电路(13分) (1) 音量调控电路(2分)
分析并调试音量调控电路,选择匹配电阻GZ RL1= 1MΩ (10Ω,100Ω,1MΩ),并将其焊接于电路板中。
(2)音调调节电路部分正常工作(2分)
(3)前级放大电路(4分)
要求:Rf1的焊盘必须焊接插针。
放大倍数约为5倍,在所给元器件中选择合适阻值的Rf1=47KΩ ,并接入电路。
(4)功率放大电路部分正常工作。
(5分)
要求:R15的焊盘必须焊接插针。
在静态工作时,在所给元器件中选择合适阻值电阻R15=33KΩ ,使得测试点GZ Uo3的电压在-50mV~+50mV范围内,并接入电路。
贴片件功放电路(8分)
音调调节电路部分正常工作;(2分)
前级放大电路部分正常工作;(2分)
功率放大电路部分正常工作。
(4分)
2.检测(15分)
(1)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入频率为1KHz的信号,当测试点GT Uo1的电压为0.4V p-p时,检测GT Uo2的输出波形,记录并填写下表:(6分)
注: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直流状态测量(4分)
检查直插功放电路无误后通电。
按表1内容测量。
表1 直流状态各极电位
(3)交流测试(5分)
不接扬声器,从P1端口输入频率为2KHz ,幅度为几十毫伏的音频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信号,若没有产生较大的失真,则表明电路基本正常。
接好扬声器,调节音频输入信号,使输出达到最大不失真,用示波器测量扬声器两端音频电压,计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增益,按表2进行测量。
表2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注: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PCB 板图设计(15分)
要求:
1. 考生在E 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文件夹。
文件夹名称为S+工位号。
考生所有文件均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各文件的主文件名: 工程文件:s+工位号 原理图文件:ssch+×× 原理图元件库文件:sslib+×× Pcb 文件:spcb+××
Pcb 元件封装库文件:splib+×× 其中:××为考生工位号的后两位。
如ssch96 注:如果保存文件的路径不对,则无成绩。
2. 在自己建的原理图元件库文件中绘制双运放NE5532元件符号。
(2分)
引脚属性: Display Name Designator Electrical Type
Out 1 Output IN- 2、6 Input IN+ 3、5 Input V- 4 Power V+ 8 Power
图1 NE5532元件符号
注:如果不将该元件符号用到原理图中,则此项无成绩。
3. 绘制原理图,如图4所示。
(5分)
要求:在原理图下方注明自己的工位号。
4. 在自己建的元件封装库文件中,绘制以下元件封装。
(2分)
13218
4
7
5
6
2
8
4
(1)电解电容元件封装
要求:
焊盘之间距离:100mil
焊盘直径:60mil
焊盘孔径:32mil 图2 电解电容封装
注:①只有将该元件用于PCB图中此项才有成绩。
②如不绘制该元件封装,可用BA T-2代替,则此项无成绩。
(2)二极管元件封装
要求:
焊盘之间距离:250mil
焊盘直径:60mil
焊盘孔径:32mil 图3 二极管封装
注:①只有将该元件用于PCB图中此项才有成绩。
②如不绘制该元件封装,可用BA T-2代替,则此项无成绩。
5.绘制双面电路板图(6分)
要求:
(1)在机械层绘制电路板的物理边界,尺寸为不大于:4500mil(宽)×2300mil(高)。
(2)信号线宽10mil,电源线宽20mil,接地线宽30mil。
(3)在电路板边界外侧注明自己的工位号。
附录1:电路图元件属性列表
六、安全文明(工具设备的使用、维护、安全及文明生产)
选手有下列情形,需从参赛成绩中扣分:
①违反比赛规定,提前进行操作的,由现场评委负责记录,扣5-10分。
②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
在赛程中,均有评委记录每位参赛选手违规操作,依据情节扣5-10分。
③现场操作过失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现场评委负责记录,扣10分。
④发生严重违规操作或作弊,经确认后,由主评委宣布终止该选手的比赛,以0分计算。
V 图4原理图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