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近几年来,从小学起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从网络刚一兴起,老师、家长就发觉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上网,又成了老师家长们亟待解决的“课题”。对于学生来说,出色多变的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和创新思维的平台,这是当代教育分享科技进步成果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在享受网络带给的丰富精神大餐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其负面的影响。针对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优势,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完善网络环境

1、加强校园网建设。抓住网络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特点,为他们在校园里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要保证学校的计算机配置数量,解决好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问题,认真实施“校校通”工程。充分搞好、利用好校园网上的资源,加强德育板块建设,发挥德育与校园网整合的优势,打造校园网络的文化空间,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控制、净化信息资源。多给学生提供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的网站。

2、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有害信息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网络行为。同时加大普法、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惩处力度,保护学生不受网络犯罪的侵

害,同时也预防学生利用网络犯罪。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1、教师要树立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培育的意识,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拓宽自身知识结构和视野,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网络技能。多从网上搜索一些有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站和信息资料,并定期推荐给他们,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2、培养自己敏捷的观察力、较强的判断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能够从众多的信息当中迅速选择所需的有价值信息,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加强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传统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严格自律,不把虚拟的网上不良行为带到实际生活中,把遵守网络伦理规范与传统道德规范统一起来,形成健康良好的网络品德。

三、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正成为德育工作的新环境,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抢占网上宣传教育的制高点,是摆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德育进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必需保持清醒的阵地意识,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应对网络挑战,认真研究网上思想文化的新特点,进一步增强德育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当前德育要顺应网络发展趋势,及时向网络德育转型,扩大德育的覆盖面,增强德育的渗透力、影响力,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为德育工作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2、积极倡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力

自我教育力包括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愿望、要求、方法、能力、习惯等,它是个体终身自我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他们期望参与网络生活,享受网络学习。作为网络社会的成员,他们是完全独立的行为主体;他们是信息的查询者、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他们在信息平等的条件下,相互尊重、彼此沟通、彼此认同;他们既享受、继承人类共同性的文化,也了解、评判、欣赏、接纳人类差异性的文化,同时又参加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建构,形成青少年特有的“亚道德”。对网童而言,这是新型的现代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在这个时期,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他们与网络隔离,而是要对他们加强教育、引导。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网童”自我教育力的培养,尤其是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学会“自我驾驭的艺术”。

3、设立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课、在学科及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加紧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与辅导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教育者提供一个级自由倾谈的环境(咨询室),让学生(咨询者)主动前来咨询。第二种形式是教育者发现心理或行为出现问题的学生,主动地与他们沟通疏导,或者设计方案,在他们配合下实施。心理治疗是补救性的,它的对象是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与周密的治疗处理,有时要辅之以药物。

四、构建三维一体的心理教育体系

学校、家庭、社会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建立校外教育网点,使学校教育有效地向校外延伸,是防止学生心理障碍复发,巩固校内心理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

1、家庭是学生成长生活的主要空间之一。家长的综合素质、一言一行,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态度等,无一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水平。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应具备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同时,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使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还可以开展咨询活动,与家长共同学习教育中的热点、难点,为家长答疑解难。作为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会客观而科学地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既不要强行阻止,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因势利导,在严格控制上网的时间、次数和内容的同时,给予孩子更有效的上网指导。

2、社会其他部门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比如社区对管辖区域内网吧及其他相关单位的管理;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基地,让孩子们除了上网还有其他吸引他们的娱乐活动;影视报刊等媒体也应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做出更多的正面宣传引导工作。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兴其利去其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传播网络文明,引导学生健康、正确上网,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作出最大的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