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标准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38.80 KB
- 文档页数:18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节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2019年,我国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的内容和意义。
一、整体概述1. 夏热冬冷地区的特点夏热冬冷地区一般指气候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能耗。
2. 2019年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保的重视,2019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一些重要的调整和更新,主要包括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采光设计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建筑外墙设计1. 夏季隔热在夏热地区,建筑外墙的隔热设计尤为重要。
采用符合标准的隔热材料,结合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内部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冬季保温对于冬季较冷的地区,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也需要得到重视。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证建筑在寒冷季节内部温度的稳定,降低供暖能耗。
三、采光设计1. 夏季采光控制在夏季炎热的地区,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室内照明能耗,并降低空调负荷。
2019年的新标准对于采光设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希望在保证采光充足的情况下,减少热量的辐射。
2. 冬季充分利用阳光在冬季寒冷的地区,阳光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合理利用阳光可以帮助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取暖能耗。
新标准要求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采光与保温的结合,让阳光成为一种节能的资源。
四、更新要求的意义2019年的更新调整和更新旨在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新标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度,降低居住能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4.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5.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和具体解释。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重庆大学(地址:重庆沙坪坝北街83号;邮政编码:400045)。
本标准参编单位是: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中国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墙体改革和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市建工科研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重庆市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欧文斯科宁公司上海科技中心、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爱迪士(上海)室内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是:郎四维、付祥钊、林海燕、涂逢祥、刘明明、蒋太珍、冯雅、许锦峰、林成高、杨维菊、徐吉浣、彭家惠、鲁向东、段恺、孙克光、黄振利、王一丁。
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1.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0.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建筑物耗冷量指标index of cool loss of building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外墙和采光系统设计节能技术、采光遮阳系统设计节能技术、能源改造节
能技术以及节能降耗设计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
1.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要求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建筑节能评价
标准和低能耗性能要求,并减少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损耗;
2.外墙和采光系统设计节能技术:要求外墙表面厚度要合理,建筑物
的外墙热容量要小,外墙保温隔热性能要好;新建居住建筑采光系统设计
应遵循温度不变原则,使得室内采光量合理,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采光遮阳系统设计节能技术:要采用太阳能热利用、玻璃膜等节能
技术,使采光遮阳系统获得热利用;
4.能源改造节能技术:要求建筑能耗低,室内循环舒适,并应采用节
能照明,节能空调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5.节能降耗设计控制技术:应采用节能管理信息、智能控制系统和节
能装置来控制建筑的能耗,形成节能控制体系。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1、前言江西省地处夏热冬冷地区,与北方气候特点相差很大(北方以保温为主,南方以隔热为主),《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颁布后,由于我国在南方地区实施建筑节能时间短,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能耗特点、节能材料的材性特点等相关性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以致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不能准确合理地体现节能50%的要求,有的地区偏差很大,有的节能技术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以至造成浪费。
2 建筑能耗特点针对南昌气候区及赣州气候区的气候特点,我们选取三种典型建筑(分别为三层、六层和十八层),采用建筑能耗分析模型,以南昌和赣州气象参数对典型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得出建筑窗墙面积比、外墙传热系数、门窗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及遮阳系数对建筑节能影响系数分析结果见下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以南昌和赣州为代表的江西省建筑节能的主要特点为:(1)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是影响建筑能耗的最重要的因素。
该省现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开窗面积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对于建筑节能是十分不利的。
(2)在窗墙面积比一定的条件下,南昌气候区对建筑能耗影响最大的是外墙传热系数,赣州气候区影响最大的是遮阳系数。
因此南昌气候区的建筑应注重外墙的保温隔热;而赣州气候区建筑应注重遮阳。
(3)在窗墙面积比一定的条件下,外窗传热系数在南昌为次重要因素,也应予以一定的重视,而赣州气候区可以适当放宽。
(4)屋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顶层住户影响很大,也应予以重视,屋面保温隔热措施简单可靠,技术和材料均十分成熟,且投入不大。
2、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墙体,未对门窗材料进行研究,在《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门窗的设计选型作出详细说明,屋面由于所占比例很小,一般采取铺设3-5CM挤塑聚苯板即可,技术简单可靠。
2.1 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自保温、外保温、中间保温和内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