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的欣赏与收藏
- 格式:pdf
- 大小:214.45 KB
- 文档页数:3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
寿山石雕是中国传统的石雕艺术之一,以其纹饰精美、造型独特而闻名于世。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寿山石雕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寿山石是一种特殊的矿石,具有细致均匀的纹理和绚丽多样的色彩,使得雕刻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
在寿山石雕作品中,石的纹理能够与雕刻形象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完美的结合。
观赏寿山石雕作品可以品味其中的纹理、色彩和形象,并欣赏雕刻师的巧手之功。
寿山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寿山石雕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雕刻、绘画和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
寿山石雕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哲理,通过雕刻形象和纹饰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和思想。
寿山石雕作品中的造型和纹饰经过雕刻师的精雕细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观赏寿山石雕作品可以欣赏其中的艺术创作和表现力,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哲理。
寿山石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寿山石雕源于中国古代,起源于宋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继承,并在现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寿山石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观赏寿山石雕作品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体验历史长河中的艺术思想与审美趣味。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
寿山石雕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石雕艺术,以浙江寿山为主要产地,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寿山石以其纹理细腻、色泽丰富、质地坚硬而备受赞誉,被誉为“中国瑰宝”。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在于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寿山石雕作品的造型丰富多样,可以表现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各种寓意与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寿山石雕作品
的雕刻技艺高超,工艺精湛,雕刻出的图案通常栩栩如生,细节之处处处用心之处处处独到,给人以品位之感。
寿山石雕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和人文的理解和追求。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还表现在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上。
寿山石雕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
的历史、传统和宗教内涵,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风俗和价值
观念,进一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寿山石雕作品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寿山石雕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鉴赏和收藏寿山石雕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审美
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寿山石雕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寿山石雕作为
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它的价值在不断升值,市场上的价格也在逐渐攀升,投资寿山石雕
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审美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上。
通过欣赏寿山石雕,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彩,对提升个人的
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鉴赏和收藏寿山石雕作品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回报。
补天遗珍“寿山石”!福州的民间工艺久负盛名,尤其是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名扬中外,被誉为“榕城三绝”。
寿山石雕,因选材于福州市北郊寿山乡的寿山石而得名。
寿山石,以其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天雕神化、意境深遂、妙境入禅,在中国石文化历史上的分量和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它是中国博大精深石文化宝库中一颗无比神奇的明珠。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因出产于距福州40公里的北郊寿山村而得名。
自开发以来,经过1500多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寿山石文化”,成为闽都“四大文化”之一。
原产地福州也被国家授予“寿山石文化之都”荣誉称号。
寿山石雕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各朝代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着一些动人的寿山石传奇神话故事。
“娲皇混沌补青冥,遗石瑰琦映紫庭”。
女娲炼石补天是我国最绚丽、最扣人心弦的古代神话之一。
相传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时候,女娲驾着祥云遨游在苍穹之东,见到苍苍三山峰,泱泱寿溪水,竟打动了这位仙子之心,将补天用的斑斓彩石,飘洒在寿山的田野山恋之间。
这天上的彩石,洒在寿山溪一带,就变成了金光闪闪的石中之王——田黄石;飘洒在水涧、溪底的就化成百年稀珍的水坑石;更多的彩石飘洒在连绵不断的山岗上,便成了千年采之不绝的山坑石。
这就成了“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
”之佳话传奇故事。
关于“女娲遗石在人间”另有一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天塌地陷,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细林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
寿山石田黄石传说更令人神往,因为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个地球上,只有寿山的水田里才会有这种珍贵宝石的存在呢?这是或许是女娲对寿山特别眷顾的结果。
二、寿山石的历史民间相传寿山石始于两汉,未有足证,现存的福建省博物馆,由福州闽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岭石“卧猪”(圆雕)刻工简朴,形态逼真,证明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寿山石雕就已问世。
寿山石雕的艺术鉴赏价值在寿山石雕创作中,形、色、韵值得探讨。
形,古人释为形体。
寿山石雕是一种静态艺术,它在空气中是以静止的方式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形成一定的造型,寿山石雕受材料制约而具有比较明显的依石造型、因材施艺的特点。
艺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石头在他们的手中,会引发很多联想。
民间行话“一相抵九工”,正体现了艺人着手构思、发挥想象,从模糊的意象到清晰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
形的把握,涉及到创作者对题材的选择,涉及到创作者自的审美水平的高低。
大千世界,万象缤纷,题材的选择有广阔的内容。
造型贵在立意,而在形式上,则必须以造型美为指导原则,注意整个作品的构图布局,从最能反映物体特征的角度,突出作品中的主体。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不断地提高创作者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使所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寿山石雕创作中,造型整体感的把握和对主体部分细节作深入细致的处理都同样是至这重要的。
把握整体感,首先要抓住表现主题的主体部分的动态。
寿山石雕与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表现物体在瞬间的场面。
在构思形体布局时,应摒除那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节,以免喧宾夺主。
现在市场上有的寿山石雕,充斥繁杂细工,单纯炫耀技术,实际上是误把费工多少或复杂程度作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高低标准,是不可取的。
然而,寿山石雕由于体积小,在把握作品整体感的同时,必须有对细节部分的细致刻划,才能表达作品的神韵。
寿山石品种中,有不少属名贵石材,且石头形状本身也具有某种造型特征,创作时,宜尽可能利用原材料体积的外轮廓,但也不可单纯因惜“材”而保留不美观的原状痕迹,使之“形如料状”,那将会大大削弱造型总体的视觉效果。
寿山石雕创作,即相石取形,也相色取形。
石头色彩的利用常从块、层、点入手。
寿山石经适当剥料后,创作者在弄清石头色块大体分布的基础上,根据题材主题的需要,着手形象构图布局。
寿山石中的极品是什么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寿山石中
的田黄石为何如此珍惜)
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届国石评选中,福州寿山石获得石类第一名,被誉为“石中之王”。
在2002年10月,寿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参加第四届国石的评选,并正式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
在被誉为国石的寿山石中有一类珍品—田黄冻石,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田黄石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
寿山石制印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晋朝的“零陵太守章”。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
田黄就如凝固了的蜂蜜,浆脂饱满油性十足,是泥土的精华。
是极稀有和尊贵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
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
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
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据介绍,“田黄石在明代被称作“黄石”,到了清初受到帝皇赏识。
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
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而田黄石中,最为珍稀的品种当属田黄冻石,田黄冻是一种绝世奇珍田黄石石质通灵澄澈,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贡品。
寿山石收藏与鉴赏~2008-10-21 23:12:05 | 作者:雅蕴斋骨董店 | 浏览(44) 次 | 收藏 | 分享 | 送鲜花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具有稀有、美丽、珍贵、耐用等宝石的基本特征。
而斑斓的色彩、曼妙的纹理、通灵的质地,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生丽质。
其脂润如玉,柔而易攻的特性,更激发雕刻师创作灵感,化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所以具有真正收藏意义的寿山石雕作品,应具备三大要素:天生丽质、文化创意、精湛技艺。
天生丽质如上所述,精湛技艺,亦为世人所知,不再赘言。
惟独文化创意尚未为雕刻家所重视,故本文着重从文化创意的视角,看寿山石雕的收藏价值。
一、文化创意的沃土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其以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完整地延续下来,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光芒。
文化创意深深地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中。
中国是工艺美术大国,在近代工业社会形成之前的文化传统生活主要依赖于工艺美术的承载和体现。
传统的工艺美术,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表达文化诉求,采用各种材质进行创造性制作的总称。
所以,工艺美术品是民族理念的艺术形象载体。
工艺美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证,是博大精深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要发展工艺美术事业,就需要挖掘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
而谈到挖掘,就离不开文化创意,一旦赋予作品文化内涵,你的作品就有生命力。
因此,文化创意是工艺美术创新的基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沃土,只有根植于这块沃土上,才能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二、寿山石雕的文化创意寿山石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珍稀彩石。
它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及其周边的山峦。
寿山石斑斓温润,玲珑可人。
而雕刻工艺师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寿山石“清水出芙蓉”的清丽和灵性,使人赏之如醉如痴。
寿山石雕固然有其文化内涵,美妙神韵,但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却为数不多。
创作实践文 林家春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创作与鉴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雕刻技法得到不断进步和提升,寿山石创作手段呈现多元化,但人物圆雕的创作依然是寿山石艺术品创作最主要的手法,在寿山石艺术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创作与鉴赏密切关联,本文将对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创作与鉴赏进行浅析。
一、寿山石圆雕概述寿山石圆雕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元前420年就已有雏形。
清朝的康熙年间开始,寿山石被上层名流所喜爱,许多优秀的作品被当作贡品进贡。
寿山石圆雕的表现形式众多,其灵感大多来源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
寿山石雕刻技法有圆雕、钮雕、镂雕、浮雕、微雕、镶雕、薄意和镶嵌等,每一块原石的实际情况都不同,雕刻师在对不同的原石进行雕刻时,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雕刻技法。
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大量内府御工和雕刻名家创作的寿山石作品。
福州是寿山石的原产地,雕刻前辈、大师众多,作品多与佛教、道教有关,如弥勒、观音、刘海等。
寿山石色彩斑斓,种类繁多,且石质硬度适中便于雕刻,受到雕刻艺术家的喜爱,寿山石也成为雕刻艺术家们展现自身艺术才华的载体。
故宫作品回流展中就有大量的人物圆雕作品被故宫珍藏。
作为寿山石艺术创作者,笔者也创作了大量此类题材的作品,如芙蓉石《弥勒戏兽》《刘海戏蟾》等,展现的就是这个题材。
二、寿山石圆雕的鉴赏在石雕行业中,被誉为国石之首的寿山石原石较为珍稀,所以寿山石圆雕在艺术品类中一直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数千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雕刻艺术名家,不同名家的风格各不相同,其独特的风格对后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明末清初的著名寿山石雕刻大师杨玉璇,他创作的作品技法高超,受到了民间与官府的高度追捧,其作品还曾被当作贡品。
杨玉璇十分擅长寿山石圆雕,他能在相石过程中辨别寿山石的差异,并且根据其纹理、形状与颜色,设计出相应的造型,从而开展接下来的雕刻与修光工作,他创作出来的寿山石圆雕作品生动形象,几乎就是将活物完全展现给了他人。
浅谈寿山石的艺术价值和发展取向寿山石是一种独特的石材,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其中,寿山石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独特的造型美学寿山石的外观纹理自然深邃,形态多变,每一块石头都拥有独特的造型美学。
这些造型包括松石、竹石、鹅卵石、布袋石等等。
寿山石的塑性非常高,同时又拥有极高的质感,这为雕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寿山石也因其独特的造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寿山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石头寓意着稳定和长久的意义,而寿山石则更多地象征着吉祥、福寿和富贵。
寿山石在中国艺术中被广泛运用,作为装饰品、墓碑、雕塑等等。
其中,寿山石的富贵纹在现代家居中也极为常用,不仅美观实用,更因为它所代表的寓意带来了吉祥和幸福。
三、良好的审美体验寿山石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触感,除了其惊人的造型,还因为寿山石的纹理细密、线条流畅、质感厚重。
在五官闭塞的时代,寿山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代表,以此领悟宇宙和人生。
发展取向:寿山石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环保意识二、创新发展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创新成为寿山石产业发展的关键。
寿山石产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开发新的设计和工艺方式,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国际市场拓展寿山石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国际市场的热门商品之一。
寿山石产业需要积极探索国际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开发更多的寿山石产品,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寿山石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也要关注环保问题,开拓国际市场,使寿山石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艺苑论坛文 黄 希寿山石在市场中的收藏价值一、寿山石的市场收藏文化价值“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
”寿山石是中国“四大国石”之首,福建福州是著名的寿山石之乡。
寿山石在中国宝玉石界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是中国其他千百种宝玉石无法替代的。
它的品种达数百种之多,品种繁多,石质晶莹柔和,色泽变化莫测。
寿山石制成的雕件具有十分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因此,寿山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案头爱物。
1.寿山石的发展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寿山石雕刻应该开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到了唐朝,佛教在南方非常盛行,福州地区建了许多寺院,很多出家人都来到寿山村,将寿山石雕琢成礼品,赠给游客。
从那时起,寿山石雕开始流向四方,传名于世。
元朝末年时,福州寿山村有一座禅院,院里有一个和尚用寿山石制成粉末治病,普济众生。
明末、清朝开采了大量的寿山石,留下大量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是寿山石为料。
最著名的是就是乾隆田黄石三链章,也称为乾隆田黄三链玺。
乾隆田黄石印,为三方田黄石印,用田黄石雕成的链子相连。
印文分别是:“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
三枚印章,两枚为正方形,一枚为椭圆形。
看上去质朴无华,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链子是闭合的。
这一组印章是由一块田黄石雕刻而成,乃巧夺天工之作。
2.寿山石工艺承载着中华文化那么小小的一块寿山石,上面雕刻的场景却是那么气势雄伟、沉稳优雅。
寿山石的精美和古人的艺术水平及雕刻技能真的是让人惊叹!同样一块材料,在不同的创作者手里,由于各自的审美观念、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等的不同,呈现在观赏者面前的表现形式不同,传递给人的文化内涵也不同。
这些文化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工艺和超凡智慧。
二、寿山石的市场收藏经济价值寿山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不只是一种单纯象征着高贵的玉石。
雕刻艺人花大量的时间“相石”,他们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色泽稍加打磨,去掉瑕疵,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并且会顺应其自身的美感与属性,创造出更胜于天工造化的精品。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
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使得寿山石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收藏品,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寿山石的形成与特点、收藏与欣赏、市场行情等方面,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
一、寿山石的形成与特点寿山石,又称紫砂石,是中国江苏省宜兴市寿光镇的一种特殊岩石,具有独特的地质特点。
寿山石产于太湖流域,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特殊的气候环境,赋予了寿山石独特的形态和色彩。
寿山石质地细密,纹理清晰,色泽多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寿山石的形成需要经历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因此每一块寿山石都是自然形成的艺术品。
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
有的如山峦起伏,有的如古树挺拔,有的如丹霞飞瀑,每一块寿山石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奇妙造化。
寿山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雕刻,或雕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形态艺术品,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许多著名的紫砂壶和紫砂雕件都是用寿山石制作而成,成为了收藏界的珍品。
二、寿山石的收藏与欣赏寿山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
收藏寿山石,不仅仅是收藏一块石头,更是收藏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品和历史的凝结。
寿山石的收藏需要懂得其形成背景、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保存。
寿山石的欣赏,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其外形、纹理和色泽,同时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寿山石的收藏者,需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和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领略寿山石的价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寿山石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非常敏感,所以在观赏的时候需要注意灯光的调节,使其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由于寿山石的纹理和色泽多变,所以观赏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多角度观察,才能全面了解其美感。
三、市场行情在市场上,寿山石主要以奇石和紫砂壶为主要品类。
奇石中,尤以造型奇特、纹理清晰、色泽艳丽的为佳,其价格往往成倍增长。
一、寿山石展区:单元说明: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为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园中的奇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图3-1:《戏狮钮寿山旗降石印》为晚清吴昌硕篆刻印制造年代: 近代材料: 石规格: 8×6厘米收藏地: 私家(一)田坑石:展品:田黄石、田黄冻、银裹金田石、白田石、金裹银田石、红田、煨红田、黑田、纯黑田、灰黑田、硬田、搁溜田、溪菅田田黄——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
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
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
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田黄石在历代本来产量极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
黄金黄鱼籽田原石绿田原石糖稞黄田原石饭糁田原石(二)水坑石展品:水晶冻:水晶冻石又名晶玉,主要产于坑头占山水晶洞,是水坑石的上品.其透明灵澈处可以"隔石观物","若玻璃无有障碍”。
有白、黄、蓝诸色,分别称为白水晶冻、黄水晶冻、蓝水晶冻。
其中白水晶冻较多见。
白水冻又名晶玉,白色透明,肌理有棉花纹,偶有小粒点夹其间,俗称“虱姆卵”。
质地细嫩微坚。
黄水晶、红水晶、鱼脑冻为水岩、坑仔岩、麻子坑等砚石所独有。
特征是在砚石中有象受冻的鱼脑的形状,又有些象天上洁白的云霞,欲聚欲散。
端砚雕刻艺人一般都把它完整地保留在墨(砚)堂之中。
《端溪砚史》描写鱼脑冻如“团团栾栾”,“澄潭月漾”,认为“冻”是“水肪之所凝也”。
最佳之鱼脑冻是“白如晴云,吹之欲散。
寿山石的基本特征,玩收藏的必看!寿山石作为印石,是一种主要由呈隐晶质或微晶质的含水层状硅酸盐组成的岩石。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曾经认为组成寿山石的矿物主要是含水层状硅酸盐中的叶蜡石,但续后更详细的研究证明,叶蜡石仅是寿山石中个别品种的主要组成矿物,更大多数的寿山石是由其他的含水层状硅酸盐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开石。
根据矿物组成的不同,寿山石可区分为四种类型:⒈地开石型,又可分为三个亚型:(1)纯地开石型:如寿山石中的高山石和月尾石等品种。
(2)以地开石为主、少量叶蜡石型:如寿山石中的马背、杜林、旗降、无头佛、小旗降等品种。
(3)以地开石为主、少量伊利石型:如寿山石中的部分善伯和月尾等品种。
2.叶蜡石型,也可分为三个亚型:(1)纯叶蜡石型:如寿山石中的旗山、虎嘴、大山等品种。
(2)以叶蜡石为主、少量地开石型:如寿山石中的大山、虎岗等品种。
(3)以叶蜡石为主、少量绢云母型:如寿山石中的老岭等品种。
3.绢云母型:通常含有少量叶蜡石,如寿山石中的汶洋等品种。
4.伊利石型:如寿山石中部分的月尾、善伯等品种。
其实,除了上述四种类型外,寿山石中还有一些是以珍珠陶土或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只不过它们数量较少,并大多夹杂于其他类型之中,所以没有将其单独划出。
寿山石尽管存在这样一些矿物组成不尽相同的类型,但所有的这些组成矿物,都无例外是含水层状硅酸盐的一种,它们的化学成分虽然略有差异,但晶体结构相似,物理化学性质也十分近似,采用简单的方法很难将它们一一区分开来,而且从印石利用的角度来看,它们也无实质性的差异,所以实用上人们一般不对其再作这样仔细的矿物学划分。
在寿山石中,除了上述的各种主要组成矿物外,还时而夹杂有微量的其他杂质矿物,其中最常见的有石英、明矾石、水铝石、红柱石、绿帘石、黄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
它们由于硬度偏大,通常构成为石中的砂钉或瑕斑。
从化学成分看,寿山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铁、钛,次要元素有钙、镁、钾、钠,另还通常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钼、锌、铜、铬、镍、钴、钒、锡、铅、锑、钪等。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寿山石是一种名贵的石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材料之一,其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石雕第一石”。
寿山石雕具有非常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首先,寿山石雕的造型美观、线条刚柔相济,极富艺术感染力。
寿山石本身材质细腻、质地坚硬而细腻,富有自然美感,石纹条理清晰,石色变化多样,丰富多变。
寿山石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石头的天然纹理和色彩感,雕刻出各种生动、形象逼真的花鸟、人物、景物等精美作品,使人们欣赏到高超的艺术水准,极大地满足人们对美的要求。
其次,寿山石雕的题材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富有历史感和文化积淀。
寿山石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它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可以刻画出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神话传说等各种丰富多彩的题材。
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直观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和价值观,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次,寿山石雕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寿山石本身就是一种稀有且珍贵的石材,同时寿山石雕的制作材料和技术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准,因此,具备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些雕刻作品的制作工艺复杂,是历史长河里的精品代表。
雕刻作品既是一种艺术品,又是一种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寿山石雕的产量越来越少,在市面上已经变得非常难得,这也增加了它的收藏价值。
综上所述,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极高的。
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结合体。
通过欣赏、收藏和传承寿山石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一份精神的力量。
中华瑰宝之寿山石鉴赏
藏友晒出的图片
藏友留言:请专家鉴定材质,年代,价格,高11公分,谢谢!
张秉坚:寿山石长眉罗汉俏色雕件!色调借用比较灵活,色调符合造型需要!总体观察应属出口换汇时期大师级刻工!属于文雅的可以赏玩之物!估价:8000-10000元。
中华瑰宝——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图文为【极速鉴宝】app里藏友整理提供,特此声明。
抢先收看更多精美藏品,请先关注本号。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寿山石雕具有独特的自然美感和艺术价值。
寿山石质地坚硬,耐久性强,雕刻精细,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和色彩,给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
寿山石雕作品多以山石、花卉、人物等为题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技巧。
寿山石雕以其精美绝伦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被誉为中国传统石艺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寿山石雕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寿山石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石料,其产量有限,因此寿山石雕的数量也很有限。
并且,由于寿山石雕的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并且需要雕刻师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得寿山石雕的制作成本较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寿山石雕的数量将越来越少,而市场对寿山石雕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因此其价值也在逐渐攀升。
寿山石雕作品在展览和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也屡屡创下高价纪录,令人惊叹和眼红。
寿山石雕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艺术思想。
寿山石雕作品多以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为背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和纹饰的雕刻,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和表达。
寿山石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不仅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空间和审美视野,更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自然美感和艺术价值上,更体现在其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上。
无论是从欣赏艺术角度,还是从投资收藏角度,寿山石雕都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品,值得人们慢慢品味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