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2
6.2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现在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使用方便2.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A.乙型肝炎、夜盲症B.艾滋病、流行性感冒C.手足口病、糖尿病D.色盲、肺结核3.记者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3月份以来,广州的手足口病进入攀升期,预计5~7月份会进入发病高峰.市疾控专家指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幼儿园和家庭应加强个人、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足口病毒属于传染源B.幼儿园和家庭应加强个人、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手足口病患儿患病后体内产生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手足口病毒在体外无法独立生活,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生物体内4.从2014年2月9日开始至2月20日,浙江海宁市共有五百多名在校师生因饮用不洁桶装水而感染诺如病毒(Norovirus),出现呕吐腹泻现象.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可通过饮水、食物等传播.以下关于上述信息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传染病,有传染性和免疫性B.诺如病毒(Norovirus)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C.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成为一种抗原,会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D.诺如病毒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5.2009年4月至5月间,在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国家爆发了甲型HIN1流感疫情.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甲型HI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侵入人体的甲型HlN1流感病毒可以称为抗原B.将患者进行医学隔离治疗,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C.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这一行为只能预防消化道传染病,而对预防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病是无效的D.甲型HlN1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6.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A.水传播B.饮食传播C.飞沫和空气传播D.接触传播7.医院在接收了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了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C.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8.2006年12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大学生兰正文成为注射SARS疫苗第一人.注射疫苗属于预防SARS流行的()环节.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以上都对9.春夏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
专题17健康地生活1.(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下列疾病中,不具有传染性的是A.狂犬病B.乙型肝炎C.肺结核D.冠心病2.(2022·湖南·吉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考真题)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接种疫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清除病原体3.(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
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直接杀灭病原体4.(2022·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疾病不是传染病的是()A.手足口病B.白血病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D.艾滋病5.(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下列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对患有传染病的人进行隔离B.佩戴口罩C.勤洗手、勤通风D.接种疫苗6.(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为防止新冠疫情传播,冬奥会期间实行闭环管理,采取戴口罩、消毒等措施,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有关传染病和新冠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膜B.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新冠病毒属于噬菌体D.新冠病毒是病原体7.(2022·广东·中考真题)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甚至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使用公筷能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多细胞生物B.使用公筷可切断其传播途径C.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是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传染源8.(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李老师团队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如图。
据此推测,幽门螺杆菌可通过()A.血液传播B.饮食传播C.空气传播D.蚊虫传播9.(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分别属于()A.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B.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C.传播途径、传染源、病原体D.传染源、病原体、易感人群10.(2022·甘肃陇南·中考真题)面对新冠疫情,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皮肤病与性病学测试题与答案1、预防伤寒病最关键的环节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提高人群免疫力D、做好传染病调查E、增加饮食营养答案:B:预防伤寒的方式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其中切断传播途径为预防本病的关键,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保护水源,做好粪便、污水和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健康教育学相关基础理论学科不包括()。
A、行为科学理论B、传播学理论C、预防医学理论D、教育学理论E、伦理学理论答案:E:健康教育学相关基础理论学科包括:行为科学理论、传播学理论、预防医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3、护士去给患者测量血压时,发现患者睡着了,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A、继续完成操作B、叫醒患者,告知患者后测量血压C、查阅病历,判断可否等患者醒后再测D、不测,按平时情况估计血压值记录E、等患者醒后再测答案:C:护士的行为应体现出专业性以及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应首先判断病情状况及测量血压的必要性,如果病情不紧急,可以等患者醒后再测。
4、霍乱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措施()。
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呼吸道隔离D、昆虫隔离E、消化道隔离答案:A:霍乱病人应采取严密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5、人类一般通过三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分别是()。
A、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刻意模仿B、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C、自愿模仿、强迫模仿和被动模仿D、自愿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E、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被动模仿答案:B:学习是行为发展的促进条件。
人类一般通过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强迫模仿三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
6、护理伦理从其本质上来看,属于()。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个人道德D、个人隐私E、传统道德答案:B:护理行为基本符合护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有职业荣誉感,护理伦理从其本质上来看属于职业道德。
7、激励机制的源头是()。
初二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1.下列关于色盲和结膜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是遗传病,后者是传染病B.前者不能传染,后者具有传染性C.前者能预防,后者不能预防D.前者是患者自身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由外来的致病细菌引起的【答案】C【解析】色盲属于人类遗传病,不能传染,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结膜炎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具有传染性。
色盲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进行预防,结膜炎可以通过注意个人卫生进行预防。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人类的遗传病和传染病的区别。
2.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可能会患上A.艾滋病B.非典型性肺炎C.蛔虫病D.克雅氏病【答案】A【解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可能会患上艾滋病.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3.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A.肺结核、糖尿病B.肺结核、甲型肝炎C.色盲、甲型肝炎D.糖尿病、色盲【答案】B【解析】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故选B.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四者的比较见下表。
4.大灾之后要防大疫。
玉树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答案】B【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是切断传播途径,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意在考查学生对传染病的理解能力。
初三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此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
狂犬病病死率高。
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⑴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属于。
⑵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
⑶手足口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其结构由外壳和内核构成。
【答案】(1)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免疫(3)蛋白质遗传物质【解析】(1)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2)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只对狂犬病毒有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所以手足口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构成.故答案为:(1)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免疫;(3)蛋白质;遗传物质.【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抗体和抗原;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今年入春以来,我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A.饭前便后及时洗手B.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C.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D.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答案】B【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A、C、D预防措施恰当,B服用抗生素不能起到预防作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学校食堂的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门窗加纱网、工作人员带口罩,这些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答案】B【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学校食堂的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门窗加纱网、工作人员带口罩,这些措施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传染病防治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A 艾滋病B 乙型肝炎C 肺结核D 破伤风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D 病原体、人体、环境3、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以上都是4、对于传染病的预防,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必要的()A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B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C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D 大量使用抗生素预防5、下列哪种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鼠疫B 麻疹C 狂犬病D 艾滋病6、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A 呼吸道飞沫B 密切接触C 血液D 蚊虫叮咬7、当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 报告疫情B 隔离治疗C 进行诊断D 消毒环境8、以下哪种疫苗可以预防麻疹()A 卡介苗B 乙肝疫苗C 麻疹疫苗D 百白破疫苗9、流感的高发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春季10、被狗咬伤后,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是()A 注射狂犬病疫苗B 立即处理伤口C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D 以上都是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以下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A 病毒性肝炎B 肺结核C 麻疹D 流行性感冒2、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措施包括()A 消毒B 通风C 改善卫生条件D 戴口罩3、传染病的特征包括()A 有病原体B 有传染性C 有流行病学特征D 有感染后免疫4、以下哪些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A 预防接种B 加强营养C 锻炼身体D 药物预防5、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A 流行性感冒B 麻疹C 风疹D 水痘6、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注意饮食卫生B 加强水源管理C 灭蝇D 饭前便后洗手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只与病原体有关。
()2、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海南省疾控中心考试题库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隔离措施3. 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是:A. 治疗疾病B. 诊断疾病C. 预防疾病D. 减轻疾病症状4. 以下哪种疫苗是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脊髓灰质炎疫苗C. 麻疹疫苗D. 百白破三联疫苗5. 以下哪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特点?A. 发病速度快B. 病程长C. 治疗难度大D. 传播性强6.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医疗水平B. 促进健康行为C. 增加医疗资源D. 提高疾病诊断率7. 以下哪项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A. 吸烟B. 饮酒C. 均衡饮食D. 长期熬夜8.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地方病?A. 流感B. 疟疾C. 血吸虫病D. 艾滋病9.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职业病?A. 肺癌B. 肝炎C. 尘肺D. 糖尿病1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三级预防?A. 健康体检B. 疾病筛查C. 疾病治疗D. 疾病康复11.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性传播疾病?A. 结核病B. 淋病C. 麻疹D. 疟疾1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一级预防?A. 疾病治疗B. 疾病控制C. 疾病预防D. 疾病康复1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促进?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体检14.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保护?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检查1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风险评估?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体检D. 健康风险评估16.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行为改变?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行为干预1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影响评价?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影响评价18.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政策制定?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政策制定19.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服务提供?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服务提供2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健康信息管理?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教育D. 健康信息管理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隔离患者2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A. 疫苗的储存条件B. 接种时间C. 接种者的健康状况D. 接种者的饮食习惯23. 以下哪些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A. 均衡饮食B. 适量运动C. 充足睡眠D. 定期体检24. 以下哪些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类型?A. 心血管疾病B. 糖尿病C.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D. 癌症25. 以下哪些属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A. 疾病预防知识B. 健康生活方式。
消毒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1.疫源地消毒的首要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隔离患者E.预防接种正确答案:B2.关于一般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描述,错误的是A.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B.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按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的个人防护C.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是指集体单位或某个局部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多例同一种呼吸道传染病D.呼吸道暴发疫情采集样本主要是患者早期的鼻咽拭子、漱口液、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E.现场工作人员应使用N95口罩正确答案:E解析:只有在开展对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现场预防与控制活动时,现场工作人员才有必要使用N95口罩。
3.关于疫区公共卫生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证供水安全,可增加余氯量和水压B.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等传媒介质C.加强疫苗接种,保护体弱多病者D.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E.只需对污染区进行消毒、杀虫、灭鼠正确答案:E解析:疫区公共卫生管理内容包括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重点而开展的所有活动内容。
4.疫源地消毒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包括A.消毒剂的性能B.消毒对象C.消毒工作人员D.环境条件E.病原体的种类正确答案:C5.疫源地消毒对于控制效果最明显的传染病是A.肠道传染病B.皮肤病C.虫媒传染病D.人畜共患病E.呼吸道传染病正确答案:A解析:疫源地消毒的主要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因此此种消毒方式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要优于呼吸道传染病。
6.关于传染病流行三个基本条件的正确描述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E.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者正确答案:C解析:应区分“传染源”与“传染来源”、“易感人群”与“易感者”的内涵。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地方性D. 遗传性答案:D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D4.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E. 促进疾病传播答案:E5. 下列哪种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B. 结核病C. 艾滋病D. 麻疹答案:C二、填空题6.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7.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垂直传播等。
答案: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8. 传染病的流行形式包括散发、________和大流行。
答案:流行9.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________到________之间的时间。
答案:病原体侵入人体、疾病发作10. 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指________到________之间的时间。
答案:病原体开始排出、病原体完全清除三、简答题11. 简述传染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案:传染病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 第一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等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 第二级预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疾病的发展和传播。
- 第三级预防:对已经发病的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减少疾病的严重性和后遗症。
12. 描述传染病的传播链及其控制措施。
答案:传染病的传播链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控制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治疗感染者,消灭病媒生物等。
- 切断传播途径:改善卫生条件,使用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力,进行疫苗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
7.免疫系统与疾病1.(2020·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
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C.参加体育锻炼D.沉迷网络游戏【答案】D2.(2019·杭州改编)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不属于计划免疫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答案】C【解析】为了预防某种传染病而进行的接种叫预防接种。
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如对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使人体立即获得免疫,主要用于治疗和应急预防。
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抗体。
3.(2019·杭州校级模拟)了解医学常识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感冒时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变异B.危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应先做胸外心脏按压C.杭州最严养狗令有一条:遛狗必须牵狗绳,从防治传染病角度看这一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移植的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体【答案】B【解析】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耐药性的细菌会存活下来,对细菌进行了一次自然选择;移植的骨髓属于抗原;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区别解题,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差异;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热点01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梳理】1.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等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感念。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抗原概念: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6.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7.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单选题1.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
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及其防治说法错误的是()A.COVID-19 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B.新冠肺炎能在全球蔓延是因为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C.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染人群D.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是因为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2.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计划免疫只能预防部分传染病B.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计划免疫所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D.接种新冠疫苗能预防流行性腮腺炎3.关于新冠肺炎的预防,下列做法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匹配的是()A.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B.支援武汉的医生注射胸腺肽——保护易感人群C.对环境进行消毒——保护易感人群D.建议大家打新冠疫苗——保护易感人群4.下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属于传染源B.乙属于易感人群C.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D.乙可注射卡介苗预防流感5.人体先后接种2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疫苗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C.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了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免疫力D.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时间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6.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体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 病原体、传播途径、免疫人群答案:A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甲类传染病:A. 霍乱B. 鼠疫C. 艾滋病D.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答案:C4.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B.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排毒的时间C.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疾病痊愈的时间答案:A5.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6. 以下哪种疫苗是减毒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麻疹疫苗C. 流感疫苗D. 脊髓灰质炎疫苗答案:D7.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霍乱答案:B8.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痢疾答案:B9.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食物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答案:C10.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接触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D11.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水源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12.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虫媒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C13.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垂直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14.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性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15.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D16.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C17.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18.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答案:A19.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B20.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ABC2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ABC23.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B.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排毒的时间C.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疾病痊愈的时间答案:AB24. 以下哪些疫苗是减毒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麻疹疫苗C. 流感疫苗D. 脊髓灰质炎疫苗答案:BD25.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痢疾答案:B26.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霍乱答案:AC27.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食物传播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霍乱答案:D28.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接触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AD29.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水源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霍乱D. 麻疹答案:C30. 以下哪些疾病是通过虫媒传播的:A. 艾滋病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作者:蔡庆 学校:崇州市怀远镇何家中学一、教学设计思路:以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为影子,利用甲型H1N1流感为背景,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学生区别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投影片演示观察蛔虫卵,学生绘制蛔虫卵图并评价 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条途径 师生共同讨论,利用图片获取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学生自主,并观察视频资料,合作学习人类常见的三种传染病。
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通过实验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正确观察显微镜等生物学多媒体教学,下来完成操作能力。
(三) 情感目标:介绍我国和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课型:新课四、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病的一般措施。
五、教学难点: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讨论比较多,尤其联系自己得过某些传染病的经历时,学生会有些顾虑,课前做好思想工作、课上做好组织教学工作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七、教学设备:多媒体 八、教案:第二节预防传染病一、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都由病原体引起;传染性;流行性。
二、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三、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四、认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
十、专家点评:本节课根据教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富有个性地、创新性地设计、组织和实施课堂活动,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突出教学的个性,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教师具备了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从注重知识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有机整合;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自主、探究、合作等多样、优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和需求。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随堂检测8.1.1传染病及其预防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①白化病②水痘③色盲④肺结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A.艾滋病与HIVB.足癣与寄生细菌C.血吸虫病与血吸虫D.肺结核与结核杆菌3、流感属于传染病,其特点不包括( )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流行性D.有易感者4、苏州疾病控制中心在网上发布公告,号召全体市民一旦发现钉螺一定要及时打电话上报,识螺、报螺有奖。
控制中心如此重视査灭钉螺的原因是( )A.钉螺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B.钉螺里有血吸虫的成虫C.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D.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5、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D.易感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6、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患“非典”的病人B.携带有肝炎病毒的碗筷C.得了流感的儿童D.得了口蹄疫的牛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饮食传播B.空气传播C.接触传播D.生物媒介传播8、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表明,2019年3月肺结核发病数97866人,死亡194人。
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 注射肺结核疫苗 B. 出行常带口罩C. 隔离肺结核病人D. 经常锻炼身体9、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学生打扫卫生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C.给人接种疫苗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10、生吃瓜果要洗净,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11、清华大学除了以学术见长,还素以重视体育锻炼著称;除要求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日常锻炼外,还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解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但不具有遗传性。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血液传播等,情绪传播不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疾病发生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增加疾病发生不是预防措施。
4. 下列哪项不是甲类传染病?A. 霍乱B. 鼠疫C. 艾滋病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答案:C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痊愈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发病到传染的时间答案:A解析: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多选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食物传播D. 接触传播答案:ABC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疾病发生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增加疾病发生不是预防措施。
3.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环境因素不是流行环节。
三、判断题1.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对)2.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传染性越强。
(错)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初三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1.(4分)2013年春夏季,H7N9禽流感在中国多省市出现,如何预防与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请根据你对该病的了解回答:(1)从传染病的起因看,该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__,从传播途径看,该病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可见密切接触禽类的人可能成为____________,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可能是____________。
(2)目前尚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确切证据,且高温处理数分钟就能杀死该病毒,故民众不必恐慌。
从预防措施来看,加强对禽类养殖及屠宰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___________。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答案】(1)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染源;(2)B.【解析】:(1)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从传染病类型来看,H7N9型禽流感和普通流行性感冒一样,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可见密切接触禽类的人可能成为易感人群,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可能是传染源.(2)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存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这些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寄生生活.因此,加强对禽类养殖及屠宰场所进行严格消毒,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答案为:(1)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染源;(2)B.【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人体感染此病毒后,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并出现玄晕、头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流感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B.能引起人体患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属于病原体C.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答案】C【解析】A、对流感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病,A正确;B、能引起人体患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属于病原体,B正确;C、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属于切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C【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3.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高血压B.流行性感冒C.糖尿病D.呆小症【答案】B【解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ACD都不属于传染病.故选:B【考点】传染病的特点.4.今年3月以来,某地多个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疫情,诱发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餐具、玩具等应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1)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等特点;(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餐具、玩具的清洗、消毒属于.【答案】(1)流行性;(2)切断传播途径;【解析】(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因此,可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来预防传染病.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餐具、玩具的清洗、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5.艾滋病是一种流行日趋严重的传染病,目前我国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已超过100万。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基础通关卷一、选择题1.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病原体2.2022年9月,广东省多地陆续启动适龄女生接种免费HPV疫苗。
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3.下列不属于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的是()A.空气传播B.气溶胶传播C.接触传播D.饮用水传播4.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A.早晚刷牙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D.不随地大便5.人类很多传染性疾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下列疾病与病毒无关..的是()A.艾滋病B.登革热C.手足癣D.手足口病6.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传染病学看,该病毒是传染源B.将患者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C.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7.如图为新冠病毒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乙为健康人,乙体内含有新冠病毒抗体,丙是患者,“→”表示健康状况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属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B.接种疫苗是预防1过程的唯一办法C.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D.2过程可表示患者的痊愈过程8.某中学食堂的工作人员对餐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属于哪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A.切断传播途径B.加强计划免疫C.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传染源9.某医院接收一位水痘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10.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A.导致人患鼠疫的细菌B.体内携带新冠病毒的人C.被致病细菌污染的食物D.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河水11.2021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共有3只黑天鹅因感染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