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精神——新课标背景下记叙文写作教学之管见
- 格式:pdf
- 大小:135.77 KB
- 文档页数:2
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细节是一切的基础,精神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
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些蕴含着无限精神的细节,因为它们代表了无数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和启示。
细节给了我们学习的素材,正如我们在生活中发现一片片落叶、一朵朵花儿一样,只有认真地去看、去经历,才能真正意识到其意义。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恰恰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素材,不仅是完成任务的考察,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融入学习的过程中。
在工作中,细节则代表着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
细致的工作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掘潜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让我们的业绩越来越好。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细节,细心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品质,也能够让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算是生活中再普通的一件事,我们也能够从其中寻找到一些闪光点。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把它们变得不再平凡,从而从中发掘出生活的奥秘。
比如,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个热情的问候,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别人的善良和关心,这些小细节虽然不会带来物质的贡献,但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温暖和感动,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生活中。
细节还可以代表我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只有敏锐地感悟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或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才能够洞察人生,并不断进步。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以积累和感悟为主线,开启一段有深度的人生之旅。
我们需要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关注他人的需求并尽力去满足,做到用心服务和细心关注,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细节都不可忽视。
只有当我们用心关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时,我们才能够发现人生中的精彩和美好。
让我们在追求完美中提高个人素质,创造更加美丽与幸福的生活。
细微处见精神作文指导《细微处见精神》哎呀!说起“细微处见精神”,我这小脑瓜里立刻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好多好多的画面呢!就说前几天吧,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那天气可真好呀,阳光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在树叶间跳来跳去,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小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和游来游去的小鱼。
湖边有个老爷爷,正坐在那儿专心地钓鱼。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只见老爷爷紧紧地盯着水面,一动不动,就像一座雕像。
我忍不住问:“爷爷,您都坐这儿好久啦,不累吗?”老爷爷微微一笑,说:“孩子,钓鱼可不能着急,得有耐心,细微之处才能见分晓呢!”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水面上的浮标轻轻动了一下,老爷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可他并没有马上提竿,而是继续静静地等着。
我心里那个急呀,心想:爷爷,快拉呀,鱼都要跑啦!就在这时,浮标猛地往下一沉,老爷爷迅速提起鱼竿,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就被钓了上来。
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老爷爷笑呵呵地说:“孩子,看到没?就这一点点细微的动静,要是不注意,鱼可就跑喽!”我这才明白,原来钓鱼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还有一次,我们班组织大扫除。
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有的擦窗户,有的扫地,有的拖地。
我负责擦黑板,我觉得这活儿挺简单的,不就是擦擦黑板嘛!可当我擦完一看,哎呀,黑板的边边角角还有好多粉笔灰呢!这可怎么办?正当我发愁的时候,我们班的劳动委员走了过来。
她拿起一块小抹布,仔细地擦着那些边边角角,一边擦一边说:“做事情可不能马虎,细微的地方更能看出咱们认真不认真!”我听了,脸一下子红了,赶紧又认真擦了起来。
你看,无论是钓鱼时注意浮标的细微动静,还是擦黑板时留意边边角角的粉笔灰,不都是从细微处体现出一种精神吗?这就好像盖房子,一砖一瓦虽然小,可少了哪一块都不行,细微之处才能让房子更坚固呀!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啦,老师批改作业时的一个小批注,妈妈做饭时精心摆放的配菜,爸爸修理东西时专注的眼神……这些细微之处,不都展现着人们的认真、用心和热爱吗?所以呀,我觉得细微处真的能见精神!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小小的细节,说不定它们就能决定一件大事的成败呢!。
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细微处见精神。
细微处见精神,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些细微的地方看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这些细微之处,可能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帮助、一份关心,甚至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面貌。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望一个朋友。
当时,医院里人来人往,繁忙不堪。
我走进病房,看到朋友脸色苍白,神情落寞。
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轻声问道,“你怎么样了?”朋友微微一笑,告诉我他的病情。
我安慰了他一番,然后和他聊了一会儿天。
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朋友突然对我说,“谢谢你来看我,你的到来让我感到很温暖。
”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因为我知道,这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让我的朋友感受到了我的关心和温暖。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可以从一些细微的地方看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比如,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对待他人的微笑,一个人对待困难的坚持,一个人对待挫折的勇敢。
这些细微之处,都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面貌。
在工作中,有些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可能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有些人对待工作可能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有些人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这种细微之处,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和责任心。
在生活中,有些人对待他人的微笑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有些人面对他人可能冷漠无情,而有些人却是热情友好。
这种微笑,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放弃,而有些人却是坚持不懈。
这种细微之处,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毅力。
细微处见精神,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不是通过一些大动作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的地方。
这些细微之处,或许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面貌。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这些细微之处,从中看到一个人的真实面貌。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己的细微之处,让自己的精神面貌更加美好。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子,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加以描写。
3. 练习法:课后布置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准备相关案例分析的PPT。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优秀作文片段,用于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3. 作文纸:为学生提供写作用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细节,导入本课《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
2. 案例分析:利用PPT展示典型例子,分析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捕捉到的生活中的细节,并加以描写。
4.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5. 作文点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细节描写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提高写作水平。
7. 布置作业:课后布置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六、教学反思:1. 是否理解了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2. 是否学会了观察生活、捕捉细节?3. 作文中是否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何收获?4. 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七、课后作业:2. 收集身边的细节描写案例,下节课分享。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完成的作文将进行评价,关注其中的细节描写质量和数量。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进行评价。
3. 学生自评、互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拓展活动:1. 举办“细微之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篇一: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妙用)】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专题概述“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细节决定成败”、“于细微处见精神”,人的品格可以从细微中见出,一件事也常常由细节决定其功败垂成。
一篇作品,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常常是那些具体的细节。
作品中的细节,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动作、神情、物件、景色等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的描写。
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达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赋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细节,看似平常,故而常常被忽略。
细节,虽则平常,却又最能持久。
做到娴熟的运用细节描写,一则是炼就一双慧眼,细致的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前提,养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于平常中发现美,从形声色味中,从举手投足中发现美的存在;二则是炼就一颗慧心,从寻常的神态言语间,琢磨出一个眼神一句话语背后的心理,透过细节琢磨出人与物的情感、性格与命运,从平常举止中领略到不寻常的意义;三是炼就一双慧翅,善于调动联想与想象,一座山峰,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同一座山的不同气韵,从一滴水里窥看折射的万道阳光,细节就能幻化出无穷姿态。
炼就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双慧翅,需知贵在坚持,勤谨而用心,就一定能在写作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传神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好的作品之所以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许多作文内容空洞,通篇没有一处亮点,这大多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会说。
而细节,恰是作文成熟的重要标志。
如何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养成作文时进行细节描写的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
具体该如何有效的将细节与故事情节,故事与人物性格,细节与文章结构联系起来,让细节描写成为文学的有力表现方式呢?本专题将循序渐进的加以理论讲解,并切实引导大家将细节描写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学习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学会在生活中捕捉细节。
2. 难点:如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的细节描写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优秀作文示例:准备一些优秀作文,用于分析和讲解细节描写。
2. 写作素材:准备一些生活素材,供学生练习写作时选用。
3. 投影仪:用于展示优秀作文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2. 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详细解释细节描写的含义,阐述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选取几篇优秀作文,逐一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细节的能力。
5. 写作实践: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技巧进行写作。
6.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评价彼此的细节描写,给出建议。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继续运用。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并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公园等,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学会捕捉细节,丰富写作素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细节描写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于细微处显精神 ——谈谈初中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的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2-12-05T01:30:26.43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8月15期作者:黄丽霞[导读]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构成的是文章的骨架,描写则填充了文章的血肉,唯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才能使文章材料具体生动,立意深刻,中心突出。
黄丽霞广东省中山市良都中学 528455【摘要】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构成的是文章的骨架,描写则填充了文章的血肉,唯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才能使文章材料具体生动,立意深刻,中心突出。
基于此,此文从分析教材经典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入手,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描写片段训练,来提升初中生细节描写的水平,进而达到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写记叙性文章,“能抓住事物特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初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写作训练,已经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但也有不少的学生记叙文写作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只有简单的叙述而没有细致的描写。
作文中普遍存在写人泛泛而谈,缺乏个性光彩;叙事简单直接,缺乏感染力;语言苍白平淡,缺乏表现力等问题,这样一来,文中的人物就成了一个个活动的影子,事件成了一幅线路图,主题也就成了没有血色、没有生命的符号了。
这样的记叙文是刻板的,是没有灵魂和生命力的文章,自然也就难以打动读者了。
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感动人,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状物写景,都应该写得具体生动、有血有肉,而细节描写的功用更为明显。
我们知道,中外古今的文学大师就特别善于借助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文章的内涵,他们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他们的经典之作随着时代更迭依然经久不衰。
教学目标: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2、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抒发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看一看他是谁?(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细节描写二、说一说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一个典型情节、一种景物或场面描写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2、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服饰、表情)语言细节描写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3、细节描写的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三、辨一辨下列语段包括哪几种细节描写?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提要:成功的细节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成功的关键,细节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选择细节要做到:细、真、精,要注意观察生活,要有敏锐的眼光,要坚持做循序渐进的专项训练。
关键词:内观察;外观察;模仿体悟;专项表达与训练善感的我们总被生活中的细节所感动:地震中匍匐跪拜的母亲,身患癌症坚守梦想的乒乓球运动员,甚至是在黑暗中等待了17年才能有一个夏天鸣唱的蝉……一句话,一首歌,一张照片,都让我们泪流满面,心底隐隐作痛。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江南雨的《母爱》中这样写到:“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
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
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
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
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在写作中,很多同学的作文枯燥、干瘪,既不能感动自己,更不能感动别人。
殊不知,感动来源于真实,真实来源于细节。
细节,既细小的情节。
既对描写对象,进行具体的、细腻的描写,不仅摹其形,而且传其神。
细节描写通常有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景物和场景细节等。
细节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渲染气氛的一种有力手段。
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细节描写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那么,我们在写作中怎样选择细节呢?一、入情入理。
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
细微之处见精神——记叙文之细节描写扬子中学王晓婵【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及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原则。
2、运用所学方法,提高在记叙文中进行具体形象描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方法,提高在记叙文中进行具体形象描写的能力。
【设计说明】高一学生的写作,长于记叙,但文章中没有生动的人物,记叙也没有个性,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都是因为描写中惯于用粗线条的语言,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看到的本真的表达,如果能够抓住细节展开描写,学生的文章就能变得生动起来,观察事物也会逐渐变得细腻起来。
所以本堂课就对让学生将自己笔下粗线条的描写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做初步尝试。
【教学准备】课前请学生描写“三轮车夫在风雨中努力蹬车”的情景,100字左右。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点明课题。
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细微之处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为刻画表现文章中心服务。
二、品味经典,欣赏细节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片段,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三、分析例文,总结方法:1、通过【习作一】和【习作二】的对比得出细节描写的原则:根据写作需要,精选典型细节。
2、通过《背影》片段和对【习作三】教授方法一:分解动作延长过程,化抽象为具体。
3、对【习作二】任选一个角度添加细节描写。
总结出方法二:多角度描写细节,增强文章表现力。
4、分析【习作四】总结出方法三:善用修辞方法,更添细节神韵。
5、总结回顾,展示【组合范文】。
四、课堂练习,实际运用。
描写“一个饿汉一口气吃下了三大碗米饭”100字左右。
五、课后作业:对“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了,老师还在讲着,同学都很着急”的情景作100字左右的描写。
《背影》片段: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课前作业】描写“风雨中三轮车夫努力蹬车”的情景,100字左右。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和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用心体会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2.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优秀作文、作文评语、写作指导书籍等。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引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兴趣。
4.2 讲解细节描写概念和作用详细解释细节描写的概念,阐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4.3 分析实例分析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
4.4 写作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技巧。
4.5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细节描写的练习。
4.6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5.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5.3 学生学习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内容拓展6.1 细节描写与其他写作技巧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细节描写与其他写作技巧如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的能力。
6.2 细节描写的创新与应用讲解如何创新细节描写,使之更具独特性和艺术性,并引导学生尝试将细节描写应用于不同文体如小说、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