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加重系统使用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16
钻井液加重
功能与说明:
本程序计算加重钻井液时所用的加重剂用量、加重后钻井液体积与加重剂成本。
本程序也将计算简单的仅用清水或配制好的胶液稀释钻井液体积。
对于加重与稀释的选择,窗口上已经提供了选项,只要选中加重或稀释即可。
当选择时可以看到窗口的变化。
在需要输入数据的地方输入数据,然后点计算按钮。
基本公式:
2
)12(1'ρρρρ--=∆a V V (1) ΔW'=V'*ρa (2) ΔV2'=V1+V' (3) 2
'1V V K =∆ (对于可增体积) K=1 (4) ΔV=V'*K (5)
ΔW=W'*K (6) ΔV2=V2'*K (7) ΔVx=V1(1-K) (8) 参数:
ρ1 钻井液初始密度,g/cm 3;
ρ2 钻井液最终密度,g/cm 3;
ρa 添加剂密度,g/cm 3;
V1, V 分别为体积增加, 体积不变时添加剂体积,m 3;
W', W 分别为体积增加, 体积不变时添加剂重量,kg ;
V2',V2分别为体积增加,体积不变时最终钻井液体积,m 3;
V1 初始钻井液体积,m 3;
Vx 弃去旧浆体积,m 3;
参考资料
黄汉仁等 《泥浆工艺原理》 P96, 石油工业出版社。
ZDY-1250,ZDY-2300型煤矿用液压坑道钻机产品使用说明书安全警示:◆用户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可使用本钻机;◆操作人员使用钻机前必须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操作人员随身衣物应合身并紧束,以免缠上钻机的运动部件而对肢体造成损伤;◆钻机工作时,钻机锚固必须牢固,防止倒下伤人;◆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调定钻机工作压力;◆启动钻机前,操作人员应通知所有人员注意安全,在确认人员和设备都安全后,方可启动钻机运转;◆调定转速时,应停止旋转和推进;◆钻机在钻孔过程中,当钻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时,动力头严禁反转,只有在加接或拆卸钻杆时,夹持器夹住钻杆后才可反转。
当钻杆之间采用四方和传递转矩,并用U型销连接时,在卡钻、抱钻时动力头才可反转;◆钻机钻孔过程中加接接杆时,夹持器必须夹紧钻杆,防止钻杆从钻孔中滑落伤人;◆钻机钻孔过程中,钻机前方严禁站人,操作人员站在钻机的侧面,严禁操作人员正对钻杆操作;◆钻机钻孔过程中,操作人员靠近钻机外露运动部件时,应注意安全;◆钻机液压系统不得在泄漏状态下运转,当液压油有泄漏时,应及时掩埋;◆钻机配置的电动机应使用YBK2型防爆电机;◆更换碟簧时,先用两个长螺栓将动力头连接卡盘前壳和变速箱体的任一对角线两个螺栓更换,再慢慢拆卸其余的螺栓,防止卡盘壳体弹出伤人;◆停机不用时应切断电源。
ZDY-1250,ZDY-2300煤矿用液压坑道钻机1 用途1.1用途及使用范围ZDY-1250,ZDY-2300型煤矿用液压坑道钻机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钻进瓦斯抽(排)放孔、注浆灭火孔、煤层注水孔、防突卸压孔、地质勘探孔及其它工程孔。
适用于岩石坚固性系数f≤10的各种煤层、岩层。
要求巷道或钻场断面大于6.5m2,高度大于2.3m,宽度大于2.8m 。
1.2使用环境条件钻机在下列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a)环境大气压:86kPa ~106kPa。
b)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35°C。
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使用说明书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油建公司石油容器制造厂二○○九年二月提示!!!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设计、制造、检验、验收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标准规定,在安装使用前应该按照相关法律及安全规定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注册,并发给注册编号后方能投入使用。
该设备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压力容器年度检验计划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及检验单。
该设备在储存重晶石粉期间,需每周造灰一次,以防止重晶石粉板结。
目录1概述 (4)1.1制造商简介 (4)1.2安全预防 (4)2 工艺流程 (5)2.1工作原理 (5)2.3型号说明 (7)2.5 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设计参数 (8)2.6LFZ-24型钻井液加重储罐结构简述 (8)3 操作规程 (9)3.1安装及使用前的检查: (9)3.2 装灰储存作业: (10)3.3、造灰作业: (10)3.4 卸灰加重作业: (11)4 维护保养 (12)5安装 (12)5.1地基要求 (12)6.2环境要求 (13)7 故障处理 (13)7.1配气系统 (13)7.2 卸灰系统 (13)7.3 卸灰缓慢且剩灰多 (13)8 装箱单 (14)8.1随机备件 (14)8.2随机文件 (14)9 吊装和运输 (15)件1 用户意见反馈表 (16)1概述1.1制造商简介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油建公司石油容器制造厂始建于一九六四年,是石油系统在西南地区唯一取得国家一、二、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A1、A2) D1/D2设计许可和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许可证(A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证书,ASME U钢印及NB认证的厂家。
为了使用户全面、清楚地了解及正确使用型钻井液加重系统,特编写了本使用教程。
本使用教程主要介绍了加重系统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装及故障处理等内容。
石油钻井技术操作手册第一章前言石油钻井技术操作手册是用于指导钻井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进行石油钻井作业的重要参考。
本手册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技术指导,以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第二章钻井设备2.1 钻井机械设备钻井机械设备是石油钻井作业的核心,包括钻井井架、转盘、钻杆、井下钻具等。
在使用钻井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2.2 钻井液体系统钻井液体系统是石油钻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冷却钻头、清洗井眼和输送钻屑等。
钻井液体的组成和性质需根据具体的钻井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2.3 井口排气系统井口排气系统用于控制井口的气体排放,防止井口燃气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钻井作业前,必须保证井口排气系统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钻井操作流程3.1 钻柱组装钻柱组装是钻井作业的起始阶段,需要按照规范操作要求,确保钻柱的连接正确、安全。
在钻柱组装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每个连接的牢固和密封性。
3.2 钻头下入钻头下入是进行钻井作业的关键步骤,需掌握正确的下入角度和速度。
在下入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钻品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钻头。
3.3 钻进过程钻进过程是石油钻井作业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需严格依照钻井方案进行操作。
在钻进过程中,需及时监测钻进参数,如转速、进尺、钻压等,以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3.4 钻屑处理钻屑处理是钻井作业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需定期对井眼进行清理,防止钻屑堵塞井口。
同时,还需要对钻井液体进行过滤和处理,以去除钻屑和废弃物。
第四章安全操作指南4.1 安全防护在进行石油钻井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服等。
严禁在没有防护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4.2 灭火措施钻井作业涉及到油气等易燃易爆物质,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防爆灯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相关的灭火培训,并熟悉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不分散聚合物加重钻井液
聚合物在不分散聚合物加重钻井液中的作用:(1)絮凝和包被钻屑;(2)增效膨润土;(3)包被重晶石,减少粒子间的摩擦。
由于聚合物对重晶石的吸附,在处理加重钻井液时聚合物的用量大于非加重钻井液,再加入重晶石时要加入适量的聚合物。
第一、配制
(1)井将转换
一般要求待加重的钻井液的钻屑含量不超过4%(体积分数),劣膨比(劣质土与膨润土之比)接近1:1。
按每1816kg的重晶石配合0.91kg双功能聚合物或选择性聚合物的比例向井浆中加入重晶石,直到密度符合要求;再以0.29kg/m3为单位,逐渐加入聚丙烯酸钠,调节动切力、静切力和滤失量,直到性能符合要求。
(2)配制新浆
在彻底清洗钻井液罐之后,按计算的初始体积加水。
用纯碱或烧碱处理配浆水以除去其中的钙、镁离子;按每227 kg膨润土配合加入0.91kg双功能聚合物的比例,加入膨润土和聚合物,直到膨润土的加量符合要求;再按每1816kg的重晶石配和0.91kg双功能聚合物或选择性聚合物的比例加入重晶石和聚合物,直到达到所求的密度。
在加重过程中,需加入0.29-0.57kg/m3聚丙烯酸钠,一般在钻井液密度达到要求后再加入聚丙烯酸钠,直到将钻井液性能调节到适宜的范围。
第二、维护
关键是通过加强固控以尽可能地清除钻屑。
选择合适的固控设备并有效利用;重视化学处理,使用选择性絮凝剂即既能包被钻屑,抑制分散,又便于机械装置在地面容易地清除。
根据钻速快满,按需要加入选择性絮凝剂。
最好在钻井液槽中加入,调节加量是钻井液覆盖振动筛的1/2-3/4。
使用好固控设备清除钻屑。
钻井液用水溶性加重抑制剂有机盐技术要求1、技术指标 (1)2、试验方法 (1)2.1仪器与设备 (1)2.2试剂与材料 (1)2.3试验程序 (1)2.3.1 外观 (1)2.3.2 pH值 (1)2.3.3水不溶物 (2)2.3.4抗低温性能 (2)2.3.5 50%水溶液密度 (2)2.3.6 95%水溶液密度 (2)2.3.7相对抑制率22.1 仪器与设备a)电子天平:分度值0.01g,0.OOOlgob)量简:100mL>500mLoc)液体密度计:0.96g∕cι113~2.0g∕Cin3。
d)高速搅拌器:在负载情况下的转速为11000rpm÷300rpm,搅拌轴上装有单个波形叶片,叶片直径为2.5cm。
e)烧杯:150mL>250mL。
f)低温试验箱:控温精度为g)六速旋转黏度计:Fann35型或等效产品。
h)滚子加热炉:XGRL-3型或等效产品。
i)培养皿。
j)电热干燥箱:控温灵敏度±2℃。
k)干燥器:直径22Omnb以变色硅胶作为干燥剂。
1)生化培养箱:控温精度为±1℃。
m)称量瓶:Φ70mm×30mmo2.2试剂与材料a)试验过程需要使用以下试剂或材料:b)蒸储水:符合GB/T6682三级水的规定。
c)PH试纸:广泛试纸,PH值>14。
d)无水碳酸钠:分析纯。
e)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符合SY/T5490的规定。
f)定性滤纸:巾15cm,快速。
2.3试验程序2.3.1外观取约5g试样置于无色透明的培养皿上,自然光下目测。
2.3.2PH值称取5.0g(精确至0.01g,下同)试样加入盛有100mL蒸储水的烧杯中,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用广泛PH试纸测定其PH值。
1. 3.3水不溶物称取试样2~3g(精确至0.00OIg)于烧杯中,加入IoOmL50C~60C的蒸储水,搅拌后用倾泻法将清液转入铺有定性滤纸的已润湿的漏斗中,过滤。
POWERROC T35M液压钻机系统说明一、钻机操作部件:压力表盘1、EMS2、发动机检测线插口3、空压机温度过高警告灯4、空滤堵塞指示灯5、液压油位过低警告灯6、柴油位过低警告灯7、吹风压力表8、进给压力表9、回转压力表10、冲击压力表11、缓冲压力表EMS(发动机监控系统)1、黄色警告灯(有故障警告时灯亮)2、红色停机警告灯(严重故障发动机停机灯亮)3、显示屏(正常工作时显示工作参数,有故障时显示故障代码)4、菜单键(用于进入或退出不同菜单)5、确认键6、7、翻阅键发动机控制屏1、预热指示灯2、启动钥匙3、发动机转速控制开关(冲击档、低档、高档)4、状态选择开关(冲击档、启动档、行走档)5、喇叭开关换杆操作屏1、机械手操作手柄(H型操作位置)2、上夹爪解除按钮(按下此按钮,在夹紧夹爪操作时,只有下夹爪夹紧,上夹爪不动作,用于拧紧连接套时)3、模式选择开关(四个位置:半冲洗加吸尘、全冲洗加吸尘、全冲洗、花盘自动动作功能)4、半冲洗开关(用水雾系统时使用)5、水雾系统开关6、冲击时超回转开关(超回转指回转速度加快)定位操作手柄1-6臂和梁操作手柄,7是履带偏摆操作手柄左操作屏1、吸尘箱清洗开关2、自动钻孔系统开关(ASD系统)3、最小冲击压力选择开关(通过电比例溢流阀控制,左110巴用于软岩,中130巴用于中等硬度岩石,右150巴用于硬岩。
在电器柜内可调这几个压力的大小)履带偏摆锁分别控制左右履带偏摆锁与开。
花盘开关开关有两个位置(右,花盘逆时针回转加钻杆;左,花盘顺时针回转卸钻杆)进给操作手柄a、快进按钮(按下后手柄操作变成快进快退)b、钻杆打黄油c、打开夹杯d、关闭夹杯手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前:向下进给;后:向上退回;左:松螺纹;右:紧螺纹钻孔手柄a、反向回转(振松模式时)b、反打开关c、吸尘罩降d、吸尘罩升5、进给压力调节旋扭手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前:冲击和正向回转;后:正向回转(洗孔时用);左:冲击(振松模式)右:未用凿岩机润滑油装置(风带油)二、液压系统概述:钻机由五个齿轮泵供油,1、2、3串联安装在发动机曲轴输出端;4、5号串联安装在取力器上(见图)。
实验10 钻井液的加重与润滑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钻井液加重方法。
2.熟悉钻井液润滑性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斜板倾斜条件下,放在泥饼上的滑块受向下的重力作用,当克服粘滞力后开始下滑,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设滑块重量为W ,其与斜面平行的分力为F ,F 即摩擦力,垂直于斜面的力为P ,F=Wsin α,P=Wcos α, 摩擦系数f=F/P=tg α。
泥饼的摩擦系数即仪器所测的粘滞系数。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泥饼粘滞系数测定仪,搅拌器,电子天平,1000ml 塘瓷量杯,重晶石粉。
四、实验步骤1.将钻井液高速搅拌3分钟,立即测加重前钻井液性能(密度,塑性粘度,动切力,滤失量、泥饼粘滞系数),注意先测塑性粘度、动切力,后测密度、滤失量、泥饼粘滞系数,要求每个数据测一次,如有疑问测第二次。
2.钻井液的加重(1) 加重剂用量的计算:vw ⨯⨯--=32312ρρρρρ其中:W —需加重剂的重量,吨;ρ1—加重前钻井液密度,单位g/cm 3; ρ2—加重后钻井液密度,单位g/cm 3; ρ3—加重剂的密度,单位g/cm 3;V —所要加重的钻井液体积,单位m 3。
(2) 在电子天平上称好所需的加重剂,将钻井液在搅拌器上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加重剂,以防加重剂在钻井液中成为块状。
大约搅拌10分钟即可,测加重后钻井液性能,方法同上。
2.钻井液润滑性(泥饼粘滞系数)测定 (1)滑块测试方法:a.按下电机按钮使滑块处于水平位置,调整外壳底座,使水平泡居中,再开启电源开关,数字管全亮,按下清零按钮使显示为零。
b.将API失水的泥饼放在滑板的平面上。
c.将滑块轻轻放在泥饼上,静置一分钟。
d.开启电机开关,使滑板翻转,当滑块开始滑动时,立即关闭电机,读取显示的角度,查表得到泥饼粘滞系数并记录。
e.重复步骤c、d,再测一次并记录,两次结果取平均值。
(2).滑棒测试方法略。
五、原始数据记录格式注:表中的加重剂加量指100ml钻井液的加入量(克)。
1 钻井液密度1.1 概述本测试程序是测定给定体积流体质量的一种方法。
钻井液密度以 g/cm3或kg/m3为单位来表示。
1.2 仪器a)凡精度可达到±0.01g/cm3或±10kg/m3的任何一种仪器均可使用。
通常用钻井液密度计(见图1和图2)来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钻井液密度计设计成臂梁一端的钻井液杯由另一端的固定平衡锤及一个可沿刻度臂梁自由移动的游码来平衡。
为使平衡准确,臂梁上装有水准泡(需要时可使用扩大量程的附件)。
b)温度计:量程为0℃~105℃。
1.3 测定程序1.3.1 将仪器底座放置在一个水平平面上。
1.3.2 测量钻井液的温度并记录在钻井液报表上。
1.3.3 将待测钻井液注入到洁净、干燥的钻井液杯中,把杯盖放在注满钻井液的杯上,旋转杯盖至盖紧。
要保证一些钻井液从杯盖小孔溢出以便排出混入钻井液中的空气或天然气(见附录D)。
1.3.4 将杯盖压紧在钻井液杯上,并堵住杯盖上的小孔,冲洗并擦净擦干杯和盖。
1.3.5 将臂梁放在底座的刀垫上,沿刻度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在水准泡位于中心线下时即已达到平衡。
1.3.6 在靠近钻井液杯一边的游码边缘读取钻井液密度值。
使用扩大量程附件时,应做适当的校正。
1.3.7 记录钻井液密度值,精确到0.01g/cm3或10kg/m3。
1.4 校正程序应经常用淡水来校正仪器。
在21℃,淡水的密度值应是 1.00g/cm3或1000kg/m3。
否则,应按需要调节刻度臂梁未端的平衡螺丝或增减平衡锤小孔内的铅粒数。
1.5 钻井液密度测定补充方法1.5.1 概述含有空气或天然气的钻井液密度可用本节所描述的加压流体密度计更精确地进行测定。
加压流体密度计的操作与常规密度计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加压下将钻井液样品注入到固定体积的样品杯中。
在加压下注入样品的目的是要把混入到钻井液中的空气或天然气对钻井液密度测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1.5.2 仪器a)凡精度在±0.01g/cm3或±10kg/m3之内的任何一种仪器均可使用。
实验二钻井液的加重及粘度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钻井液加重的方法。
2、分析钻井液加重后密度和粘度的变化。
【实验仪器设备】高速搅拌器一台,漏斗粘度计,钻井液密度计,药用天平,1000ml大烧杯一个,重晶石粉,纯碱,膨润土,烧碱,CMC,秒表一只。
【钻井液配方】1.按上述钻井液配方要求配制钻井液。
2.校正密度计并测定钻井液密度。
(1)从支架上取下刻度臂梁,揭开杯盖,用自来水注满泥浆杯。
使泥浆杯始终保持垂,轻轻盖好杯盖,让多余的水溢出,然后用手指堵住杯盖上的小孔。
用拧干的布将杯盖外部的水擦干。
小心操作,(2)把刻度臂梁轻轻放在支架上,使刀口正好加坐在支点上,(3) 当游码左侧对齐刻度“1”时,水准泡应居中。
若游码偏移“1”处较远水准泡才能居中,则应告知教师,打开臂梁末端的校准螺丝加以调正。
若游码偏离“1”处不远(如1~2小格内)水平泡就可居中,则可记下游码偏离“1”的数值,即游码平衡时的刻度。
记为△(可正或负)。
(4) 校正之后,倒干自来水,(5) 测定钻井液密度。
将充分搅拌过的钻井液注满泥浆杯,重复上述第1和第2步两步(6) 移动游码直到水平泡居中。
(7) 在游码左侧边缘读取泥浆的密度,记录与标尺刻度最靠近的结果。
应准确到0.001,若前述△之值不为0,(8) 将泥浆倒回原1000ml泥浆杯中,杯和盖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拧干的布擦干杯和盖的内外,盖上杯盖。
把刻度臂梁放回刀架上,但刀口不得接触支点和其他零件,保护好刀刃。
3.(1) 首先校正漏斗粘度计。
用自来水把漏斗粘度计和量杯冲洗干净。
(2) 漏斗应垂直放好,将筛网放在漏斗口上,用左手食指堵住漏斗流出管口,将水通过筛网注入干净且直立的漏斗中,直至水接触到筛网底部为止(3) 漏斗出口对准量杯,右手握秒表。
放开堵住漏斗流出口的左手食指,让漏斗中水自然流入量杯中,(4) 当量杯(500ml )盛满水时,停止计时,同时用左手食指堵漏斗流出口,20℃左右,清水的漏斗粘度应为15±0.5秒。
1目的为了满足钻井工作的需要,正确指导操作人员进行钻井液处理作业,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
2范围适用于基层钻井队钻井液处理作业。
3 岗位基本要求3.1 泥浆组长岗3.1.1具有胜利油田工人技术委员会考核取得高级工的技术等级,方有资格上岗操作;3.1.2对本岗位所使用的固控设备和计量器具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懂结构,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3.1.3 对本操作岗位所涉及的危险点源能识别,并了解本岗位所涉及的危险作业;3.1.4 懂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3.1.5 身体健康,无先天性疾病、视力(矫正视力)达1.0以上;3.1.6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2 泥浆工岗3.2.1具有胜利油田工人技术委员会考核取得中级工的技术等级,方有资格上岗操作;3.2.2对本岗位所使用的固控设备和计量器具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懂结构,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3.2.3 对本操作岗位所涉及的危险点源能识别,并了解本岗位所涉及的危险作业;3.2.4 懂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3.2.5 身体健康,无先天性疾病、视力(矫正视力)达1.0以上;3.2.6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 岗位职责4.1 泥浆组长岗4.1.1 负责全井的钻井液管理工作,认真执行钻井液设计,适时对钻井液进行调整处理和性能维护,满足优质、高效、快速钻井和保护油气层的要求。
4.1.2 按设计做好药品计划,负责送井药品的验收,搞好出入库登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在满足钻井需要的前提下,降低钻井液成本。
4.1.3 定期检查、校正、送验钻井液测量仪器,对仪器的准确性负责。
4.1.4 做好固控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
4.1.5 负责泥浆工的HSE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
积极推广应用钻井液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1.6 负责钻井液报表资料的检查验收,做好钻井液的总结、原始资料和成本分析的整理汇报工作。
Z J50D T钻机固控系统使用说明书川油广汉宏华有限公司中国 .四川 .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邮编:618300 电话:0086-0838-******* Issue Date:August 2005Printed in CHINA目录1、用途与功能 (2)2、主要技术参数 (2)3、主要配套设备 (3)4、固控系统工艺流程与原理 (4)5、固控系统布局及安装 (6)6、固控系统操作、维护与保养 (7)7、主要配套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 (8)附图:ZJ50DBS钻机固控系统流程图1、用途与功能固控系统是为ZJ50DT钻机的辅助配套设备,系统整体性能满足5000米钻井工艺技术要求。
在钻井作业中,起着储存、调配钻井液,控制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保持、维护钻井液优良性能,提高钻井效率,保证井下安全的作用。
2、固控系统技术参数2.1 泥浆罐数量 4个2.2 系统总容积: 246 m32.3罐体最大外形尺寸 14000mm×3000mm×2700mm2.4 各泥浆罐有效容积:振动筛罐 34.8m3中间罐 70.8m3加重罐 63.3m3储备罐 77.5m32.5 各主要管径规格井口溢流管 DN350(14″)罐间渡槽连通管 DN300(12″)泥浆泵吸入管 DN250(12″)除砂、除泥泵吸入管 DN200(8″)除砂、除泥泵排出管 DN150(6″)加重泵吸入管 DN200(8″)加重泵排出管 DN150(6″)剪切泵吸入管 DN150(6″)剪切泵排出管 DN125(5″)中压泥浆管线 DN75(3″)由壬连接,压力6.4MPa 清水管线 DN75(3″)由壬连接,压力0.5MPa 3.主要配套设备3.6.1 振动筛 3台型号: derrick FLC20003.6.2除气器 1台型号: ZCQ2/63.6.3 除砂清洁器 1台型号:ZQJ250×2/1.5×0.63.6.4 除泥清洁器 1台型号:ZQJ100×10/1.5×0.63.6.5 泥浆搅拌器型号: JB-15 14台型号: JB-7.5 2台3.5.6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1台型号:LW450×1000N3.6.7 砂泵 2台型号: SB6"×8"-75kw3.6.8 砂泵 1台型号: SB6"×8"-30kw3.6.9 砂泵(加重泵) 2台型号: SB6"×8"-55kw3.6.10 剪切泵 1台型号: WJQ5*6JC-553.6.11混合漏斗 3套型号:ZHP150-7.03.6.12 补给泵 2台型号: SB6"×8"-11kw3.6.13 旋转泥浆枪DN50 17只4、固控系统工艺流程与原理固控系统流程原理参见附图(ZJ50DT钻机固控系统流程图)整套系统工艺流程设计满足钻井液的<筛析—离心分离>固相控制及泥浆加重、添加化学药剂调配钻井液性能的要求。
1 适用范围ZDY4000S型全液压钻机属于低转速、大扭矩类型,适于采用复合片钻头、牙轮钻头及螺旋钻具施工大直径钻孔,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探放水及其它工程孔的施工,也可用于地面工程钻孔的施工。
2 型号含义Z D Y 4000 S双泵型转矩液压驱动动力头式坑道钻机3 主要技术参数钻进深度m/终孔直径mm 350 m/150~200(常规钻进)50m/600mm(螺旋钻进)回转装置:最大转矩N.m 4000回转器主轴转速r/min 5~280液压马达型号A6V160MA液压马达排量ml/r 46~160钻杆直径mm 73主轴通孔直径mm75给进装置:最大给进/起拔力kN 150给进/起拔速度m/s 主副油泵合流给进0~0.26副油泵给进0~0.03 给进/起拔行程mm 780机身倾角-45°~+45°泵站:液压系统额定压力MPa 主油泵21副油泵21 主油泵型号A7V78MA主油泵排量ml/r 0~78主油泵流量l/min 0~109副油泵型号25SCY14-1B副油泵排量ml/r 0~10副油泵流量l/min 0~13油箱有效容积L 260电动机型号YB2-250M-4/YBK2-250M-4功率55kW额定电压380V/660V额定电流102.5A/59A额定转速1480r/min 整机:外形尺寸(长×宽×高) m 主机 2.38×1.30×1.52泵站 1.68×0.80×1.12操纵台0.75×0.50×0.83 质量kg 主机1500泵站850操纵台190 适用巷道高度m >2.54 钻机特点a.钻机由主机、泵站、操纵台三大件组成,可根据场地情况灵活摆布,解体性好,搬迁运输方便。
b.机械自动拧卸钻具,夹持器卡瓦容易取出,扩大其通孔直径,便于起下粗径钻具,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加重混合装置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加重混合装置的操作及维护保养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钻井队SB200-35加重混合装置的操作及维护保养2 技术参数2.1 SB200-35加重混合装置主要技术参数2.1.1砂泵技术参数型号:SB200-35流量Q:200m3/h进口直径D:200mm扬程H:35m介质密度σ:1300kg/ m3气蚀余量h:4~4.7m介质粘度η:≤180s转速n:1480r/min连续工作密封寿命:3500~4000h功率:75KW2.1.2混合漏斗技术参数型号:HD-200最大处理量:200 m3/h进口压力:0.35~0.45MPa外型尺寸:1200×800×9454 安装及要求4.1 砂泵的安装4.1.1调整叶轮与衬套间的间隙使其控制在0.25mm内,叶轮与泵壳端面的间隙控制在0.5mm为宜。
4.1.2泵轴和电机轴两半联轴器之间的间隙应控制在4~5mm范围内。
4.1.3泵轴和电机轴的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1mm。
4.1.4泵在现场安装时应尽可能采取短的吸入管,吸入高度不得超过5m。
安装基础应坚固、减振。
吸入管路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泵的进口直径,并且进口管路的设计应消除气穴,防止对泵产生气蚀。
4.1.5启动前必须往机械密封油室注满机油,并且往轴承箱内注入机油至油标位置。
4.2混合漏斗的安装4.2.1混合漏斗为整体安装在基础上。
4.2.2联接底座与钻井液罐的联接拉筋,并用联接销或螺栓紧固牢靠。
4.2.3安装排液管,并用螺栓拉紧两法兰盘,使两法兰盘密封紧固。
4.2.4将进口管与灌注泵出口联接牢固。
4.2.5安装电控开关,接通电源,检查加重泵正反转。
5 操作步骤5.1检查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5.2检查各管线联接是否紧固密封,无渗漏。
5.3检查泵的正反转及加料蝶阀是否关闭,进口管是否打开。
5.4启动泵,观察排液管是否畅通后,再打开加料漏斗下的加料蝶阀,向漏斗中加入固相添加剂。
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使用说明书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油建公司石油容器制造厂二○○九年二月提示!!!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设计、制造、检验、验收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标准规定,在安装使用前应该按照相关法律及安全规定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注册,并发给注册编号后方能投入使用。
该设备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压力容器年度检验计划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及检验单。
该设备在储存重晶石粉期间,需每周造灰一次,以防止重晶石粉板结。
目录1概述 (4)1.1制造商简介 (4)1.2安全预防 (4)2 工艺流程 (5)2.1工作原理 (5)2.3型号说明 (7)2.5 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设计参数 (8)2.6LFZ-24型钻井液加重储罐结构简述 (8)3 操作规程 (9)3.1安装及使用前的检查: (9)3.2 装灰储存作业: (10)3.3、造灰作业: (10)3.4 卸灰加重作业: (11)4 维护保养 (12)5安装 (12)5.1地基要求 (12)6.2环境要求 (13)7 故障处理 (13)7.1配气系统 (13)7.2 卸灰系统 (13)7.3 卸灰缓慢且剩灰多 (13)8 装箱单 (14)8.1随机备件 (14)8.2随机文件 (14)9 吊装和运输 (15)件1 用户意见反馈表 (16)1概述1.1制造商简介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油建公司石油容器制造厂始建于一九六四年,是石油系统在西南地区唯一取得国家一、二、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A1、A2) D1/D2设计许可和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许可证(A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证书,ASME U钢印及NB认证的厂家。
为了使用户全面、清楚地了解及正确使用型钻井液加重系统,特编写了本使用教程。
本使用教程主要介绍了加重系统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装及故障处理等内容。
系统的正确操作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效果、寿命及操作人员安全。
在使用加重系统之前,用户应认真阅读本使用教程。
1.2安全预防警示!加重系统应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
在超过其使用范围或使用条件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停止使用加重系统!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其它破坏。
贯穿于本手册中的危险、警示和小心提示对人和设备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操作、维护或修理加重系统时,应对全部的危险、警示、小心和说明提示有全面的了解并熟记。
每个提示用于指出危害的程度,定义如下:危险:表示直接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或设备的严重损坏。
在本手册中列为非常严重的危害。
警示:表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或设备的严重损坏。
小心:表示可能对人体造成轻微伤害或对设备造成损坏的不安全因素。
说明:这是正常的忠告不是警示。
说明对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工具的使用或维修人员完成具体的任务有帮助的信息。
在对加重系统进行操作和维修时,操作人员必须对下列的安全措施全部熟练掌握。
这些措施遍布手册的每一章节中。
如不注意这些安全提示,将导致设备损坏、人身伤害或死亡。
加重系统的安全操作必须严格按本加重系统的使用维护教程要求进行。
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必须熟记所制定的操作和维修程序。
操作人员在上岗前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证明。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0.2MPa,并经常检查以校正安全阀压力设定值。
安全阀至少一年检查一次,确保安全阀处于正常状态。
储罐装载物料后,必须关闭放空球阀、出灰蝶阀、出灰管管口及上灰管管口。
在潮湿地区不应让物料贮存时间太长,以防物料结块。
严禁设备工作压力超过1.05MPa或长期在高压下运行,带压工作时不得用锐器敲击罐体。
严禁在罐内加压的状态下移动钻井液加重系统。
严禁使用外接风源接头排出罐内残余气体,以免造成罐内物料大量渗入气化室内。
应对手册中所列出的危险、警示和小心予以足够的重视。
2 工艺流程2.1工作原理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采用气力输送的工作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借助气化装置,使罐内的粉末物料流态化,然后利用罐内、罐外压力差,将罐内物料排出输送加重。
过滤器用于清除运灰车向储罐注灰过程中夹带的≥8mm的杂质。
物料自动称重系统采用电子传感器,液晶数字直接显示加重重晶石粉重量,精确度达到1‰。
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工艺流程立 式 分 气 缸2.2适用范围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主要用于石油矿场及水泥库中水泥或重晶石粉的贮存装置。
该加重系统可完成装料及卸料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井作业中散装水泥罐及钻井液加重系统的使用数量,以适应石油矿场固井作业现场场地狭窄的工况要求。
2.3型号说明LFZ-24主参数代号(24m3)用途特征代号(立式风动加重)2.4储罐外形结构外形结构图2.5 LFZ-24型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设计参数a)设计压力:1.05MPa,最大工作压力:1.0MPa,进气压力:≤0.3MPab)设计温度:0~50℃,工作温度:0~50℃c)储罐直径:Φ2500mmd)公称容积:24m3e)卸灰速度:≥1.5t/min (进/出灰管直径:DN100)f)剩灰率:≤0.3%g)罐体质量:5639kgh)外形尺寸:6400×Φ2500i)输送条件:水平距离15米,垂直距离5米2.6LFZ-24型钻井液加重储罐结构简述该加重系统(设备部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过滤器、下料口和自动电子称重计量系统。
2.6.1 配气系统外接气源通过配气系统,经弹簧薄膜式减压阀、分气缸、球阀进入储罐侧风气化装置。
立式分气缸卧式分气缸气化下灰2.6.2 进料储存和卸料加重系统2.6.2.1 进料储存系统:贮料罐为立式圆筒形,罐内配有一套装料装置。
即由设在罐体上的上灰管①进行气动装料。
物料中的杂质可以通过③过滤器上快开手孔方便快捷去除,抽屉式筛板,可以方便地清洁。
2.6.2.2 卸料加重系统:罐体内流态化的物料在罐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经出灰管排出,其卸料速度可通过调节出灰管上的出灰蝶阀③开启角度的大小来控制。
二次进风口①与出灰管的连接采用快速接头,可以方便清理因板结而堵塞在出灰口内的物料。
停止卸料后,应保持二次进风口①、扫线口⑤通气2分钟,避免物料在出灰管中板结,影响下次使用。
2.6.3 其它结构系统包括撬、安全梯子、检修人孔、支柱和吊耳等金属结构件。
这些辅助结构可方便操作和维修,并且使系统性能更加完善。
2.6.4 铭牌本钻井液加重系统性能铭牌固定在锥体上。
3 操作规程3.1安装及使用前的检查:3.1.1 在使用钻井液加重装置之前,应将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平稳放置在自动称重系统台面上,并锁紧固定连接螺栓。
3.1.2 在6级以上大风情况下作业,应加绷绳固定,以避免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运行过程中倒塌造成破坏。
3.1.3 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加重装置使用前,应检查各阀门转动是否灵活、完好,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3.1.4 检查配气系统中的安全阀是否失灵(安全阀的工作压力为0.2MPa),减压阀是否完好。
3.1.5检查各压力表是否完好。
3.1.6检查进灰、出灰及放空管道是否畅通,各管道连接是否牢固,检查下灰管是否畅通。
3.1.7 装上锂电池,检查称重系统是否正常。
3.1.8 检查加重泵运转是否正常。
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3.2 装灰储存作业:提示: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承载物料后,必须关闭放空球阀、出灰蝶阀、上灰管蝶阀。
在潮湿环境应干燥压缩空气,空气露点温度≥5℃,同时不能让物料贮存时间太长,以防止物料结块。
装料采用气动方式。
3.2.1 气动装料,将运灰车软管的快卸接头与上灰管管口的快装接头相连,关闭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出灰管上的出灰蝶阀④,打开放空管上的放空球阀②,并将放空出口引到泥浆池。
3.2.2 启动运灰车上空压机,加压到0.15MPa。
缓慢打开运灰车上的卸灰蝶阀12,向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进行气动装料作业。
自动称重系统显示计量,直到装灰完成。
3.2.3 如发现加料速度缓慢,应关闭空压机,卸压后打开过滤器快开手孔,取出过滤筛板,清除杂质后再继续加料作业。
3.2.4 装灰完成后立即关闭空压机进行卸压。
关闭运灰车上的出灰蝶阀12和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进灰管蝶阀①,然后卸下输灰软管,盖上上灰管口盲板,关闭放空管上的放空球阀②。
3.3、造灰作业:提示:钻井液加重系统储罐在装有重晶石粉期间,每周必须进行一次气化造灰。
造灰的操作程序为:3.3.1 确认进气管线与放空管线连接完好。
3.3.2 先开启放空阀②,再打开进气阀11,启动气源,持续送气约15分钟,完成造灰作业。
3.3.3 先关闭气源再关闭进气阀11,当罐内压力降为零时再关闭放空阀②。
3.3.4 检查取样口,造灰质量。
3.4 卸灰加重作业:一、加重装置工作时,必须同时启动两台空压机,保证储气罐压力≥0.6Mpa;二、上灰时,必须经过滤器过滤,除尽杂质;三、加重装置启动前,应检查放空管、下灰管、加料口是否畅通;四、加重作业时,先开启加重泵,待泥浆循环正常后,才能启动加重装置;五、加重过程中,必须注视称重仪表,监控下灰速度,观察加料口输灰动态。
加重操作步骤1、先开启加重泵,再开蝶阀⑦⑨、关蝶阀⑧;2、开球阀②⑩③⑥,再开蝶阀⑤,一分钟后关蝶阀⑤;3、开球阀11,十五分钟后关球阀②,升压至0.2Mpa后,开蝶阀④,再缓慢开蝶阀⑤控制下灰速度;4、加重完成后,关球阀11、蝶阀④,开蝶阀⑤,一分钟后关球阀⑩,开球阀②卸压,再关蝶阀⑤、球阀②;5、A罐加重完毕后,如需继续加重,则关蝶阀⑦、开蝶阀⑧,重复2-4步骤加重B罐。
重要提示!1、利用井队气源操作重晶石粉加重系统时应先通知当班司钻、司机,必须同时启动二台空压机后,再缓慢开启气阀进行造灰或卸灰加重。
在进行造灰或卸灰加重过程中司钻应密切监视气源压力变化情况。
2、钻机在正常钻进和起下钻工况时,应保持储气罐压力不低于0.6 Mpa,否则应关闭重晶石粉加重系统进气阀或减小出灰口排量,防止离合器、伊顿盘刹等因气压不够而发生意外事故。
3、在加重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下灰管或加重泵喷嘴堵塞(称重装置显示流量为零),应立即关闭储罐下灰口蝶阀,关闭气源并卸压,打开下灰口及卸下下灰软管,清除堵塞物,恢复畅通后再重新启动加重系统。
4、在卸灰过程中,尽量避免工作压力超过0.3MPa,带压工作时不得用锐器敲击罐体,以避免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5、加重系统停止工作后,应将称重系统的锂电池取出并充满电备用。
废弃的锂电池不准投入火中,以免发生爆炸危险。
4 维护保养该钻井液加重系统为移动式专用罐,只能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使用,不应作其它装载之用。
罐体及其它部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警示!安全阀的开启压力设定为0.2MPa,使用加重系统前应检查安全阀开启压力设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