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病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6
低龄儿童龋病一、低龄儿童龋的定义低龄儿童龋(ECC)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
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和美国儿科学会(AAP)联合制定了ECC的分类、影响及预防策略。
自1978年制定,分别在1993、1996、2001、2003、2007、2008、2011、2014年进行修订。
1978年,AAPD最先提出“奶瓶龋”的概念。
然而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特殊的临床疾病并非只与喂养不当有关,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因此采用ECC这个术语,以更好地反应该疾病病因的多样性。
6岁以下儿童,只要在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无论是否成为龋洞)、失(因龋所致)、补牙面,即为ECC。
3岁以下儿童,在任何光滑牙面出现龋,即表明有患严重低龄儿童龋(S-ECC)的迹像。
3-5岁儿童,只要在任何一颗上颌乳前牙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失(因龋所致)、补牙面(光滑面),或者龋失补牙面数(dmfs)≥4(3岁)、dmfs≥5(4岁)、dmfs≥6(5岁)也构成S-ECC。
二、低龄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患龋率高;就诊率极为低下;迅速增长的趋势。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0.9%;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4.5%;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
三、低龄儿童龋病的危害乳牙的重要性: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有利于发音及保护心理。
危害:影响咀嚼功能;影响恒牙正常萌出;影响恒牙发育异常;诱发不正常咬合;损伤口腔黏膜软组织;影响颜面部发育;影响生长发育;全身抵抗力下降;牙源性病灶感染;影响儿童心理、发音等。
四、低龄儿童龋病的特点1、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乳牙一萌出就可能患龋。
2、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多数牙同时患龋,一颗牙多个牙面同时患龋。
3、龋蚀发展速度快:1岁起随年龄增加患龋率直线上升,6-8岁达高峰;短时间龋病易转变成牙髓炎、根尖周炎、残冠和残根。
ecc低龄儿童龋名词解释
ECC,即Early Childhood Caries,意为儿童早期龋病,是儿童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龋病。
它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儿童早期龋病(ECC)是一种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它通常在儿童牙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
ECC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遗传因素等。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他们的牙齿和口腔结构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更容易受到龋病的影响。
ECC的症状包括牙齿变色、牙洞形成、牙齿疼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ECC可能会导致牙齿疼痛、牙龈感染、影响咀嚼功能等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了预防ECC的发生,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儿童专用牙刷和牙膏。
2. 控制儿童的饮食习惯,减少甜食和高糖饮料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
3.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龋病。
总之,ECC是一种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和及时治疗。
通过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ECC的发生。
儿童龋齿就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龋坏,在临床最常见的是侵及乳牙的龋坏。
3~6岁儿童龋齿标准一般分为一度龋齿、二度龋齿、三度龋齿、四度龋齿,具体如下:
1、一度龋齿:为表面浅龋,主要呈白垩色或褐色斑块,轻度没有实质的缺损,稍重的可能会有实质缺损或累及牙本质浅表。
没有实质缺损,只有表面呈白垩色或者褐色斑片,在加强口腔卫生护理的情况下进行定期观察,无需进行治疗。
有缺损的,则需进行充填治疗。
2、二度龋齿:指牙本质龋坏明显,但龋坏与髓腔间还有正常的牙本质,感染并未累及牙髓,主要进行牙齿的充填治疗,无需对牙髓进行处理,只需去净腐质后充填。
3、三度龋齿:指实质的龋坏导致牙髓暴露、髓腔穿通,拥有牙髓的症状,仅充填治疗是不够的,还要对牙髓进行处理,大部分都要进行根管治疗。
4、四度龋齿:指龋坏导致牙冠组织基本呈崩溃状态,成为残根或残冠,牙冠形态基本缺失,牙髓组织早已感染或坏死。
这时患牙多半已没办法进行治疗,可能需拔除。
所有龋病都是因牙菌斑导致,牙菌斑主要是指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团块,团块不能被水冲去,也不能漱掉。
刷牙去除牙菌斑是预防龋齿最主要环节,所以家长需辅助儿童进行刷牙。
小儿龋齿,如何治疗?发布时间:2023-03-02T11:08:32.2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20期作者:林红梅[导读]小儿龋齿,如何治疗?林红梅(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牙齿是我们重要的进食工具,帮助我们咀嚼食物使肠道更好消化。
人会有两次牙齿生长时间,周岁开始的乳牙到第2次萌出的恒牙,乳牙和恒牙都有可能患龋齿。
虽然我们的牙齿非常的坚硬,但是如果不重视牙齿的卫生问题会造成细菌在口腔内部大量滋生,进入我们的牙齿内部,破坏有机质形成龋齿。
但是龋病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龋齿?儿童会患龋齿之后应该如何治疗龋齿呢?一、什么是龋齿龋齿又称虫牙或蛀牙,儿童不管是乳牙还是恒牙都会发生龋齿,儿童发病概率比成年人要高,因为儿童的发育不完全,骨头、牙齿的矿化程度低,牙釉质比较薄弱,而牙齿在细菌及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有机物分解,使得牙齿结构变得脆弱,产生龋齿。
产生的过程缓慢,时间一般为1年~2年,初期患者基本没有疼痛感,所以不易被关注,当龋齿持续时间较长,会因为进食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产生疼痛。
患龋齿的部位多为咬合面龋齿、邻接面龋齿。
儿童患龋齿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无法咀嚼食物,加重肠道和胃部的负担,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幼儿患龋齿原因乳牙的生长特点,儿童乳牙和领牙是以面为接触,没有自洁区,并且因为牙齿没有长全,牙缝很宽,在牙缝中间容易残留大量的食物残渣,长期保留可能会引起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釉面。
因为儿童的全身钙化程度低,抗敏功能较低,牙齿容易被破坏,产生龋齿。
食物,儿童不喜吃硬的食物,其食物偏软、偏精细、偏甜,有些食物粘性较大,有时家长将食物做成糊状,粗纤维的食物精细化处理,若是含糖量较高的或有细小的残渣附着在乳牙表面不易被发现,大量累积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产生龋齿。
儿童唾液中的有机物能够帮助牙齿保持完整,促进牙釉质的形成,但是幼儿的睡眠时间很长,晚上唾液分泌量减少,自洁的作用降低,细菌就大量滋生,并且因为幼儿的牙齿卫生并没有很好及时的处理,不会刷牙,导致残渣更多的保留在牙齿表面,增加了龋齿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