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冲洗护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71.50 KB
- 文档页数:4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通常由护士来完成。
膀胱冲洗可以清洁膀胱内的异物和积聚物,匡助患者排尿,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膀胱冲洗的相关知识,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膀胱冲洗的操作步骤1.1 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准备所需器械和药物。
1.2 位置调整:让患者取仰卧位,露出下腹部,垫好防水垫。
1.3 清洁操作:用无菌技术清洁患者的尿道口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套。
二、膀胱冲洗的具体操作2.1 插入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直至尿液流出。
2.2 注入冲洗液: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或者其他冲洗液缓慢注入导尿管,直至膀胱充盈。
2.3 排出冲洗液:轻轻按压患者的下腹部,让膀胱内的冲洗液排出。
三、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3.1 注意温度:冲洗液的温度应适中,避免对患者造成灼伤或者不适。
3.2 注意速度:冲洗液的注入速度要缓慢,避免对膀胱造成损伤。
3.3 注意观察:冲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住手操作。
四、膀胱冲洗的常见并发症4.1 感染: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器械不洁净,可能导致膀胱感染。
4.2 损伤:冲洗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尿道或者膀胱黏膜,引起出血或者疼痛。
4.3 过敏反应:部份患者可能对冲洗液中的某些成份过敏,浮现过敏反应。
五、膀胱冲洗的禁忌症5.1 急性膀胱炎:患者患有急性膀胱炎时禁忌进行膀胱冲洗。
5.2 尿道梗阻:患者存在尿道梗阻时禁忌进行膀胱冲洗。
5.3 膀胱肿瘤:患者患有膀胱肿瘤时禁忌进行膀胱冲洗。
综上所述,膀胱冲洗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护士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操作细节,及时观察患者反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对于禁忌症患者应谨慎考虑是否进行膀胱冲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冲洗膀胱是一种护理操作,通常用于排除膀胱内的污秽物、残留尿液或炎症刺激物。
以下是冲洗膀胱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
1. 卫生措施:在进行膀胱冲洗之前,务必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包括洗手、佩戴手套等。
确保操作环境和器械的清洁,以防止感染的风险。
2. 准备设备:准备冲洗膀胱所需的设备,包括冲洗器、生理盐水或其他合适的冲洗液、导尿管等。
确保设备完整、清洁,并按照操作说明正确使用。
3. 体位调整:将患者放置在合适的体位,一般选择仰卧位,双膝微屈。
确保患者舒适,并方便进行操作。
4. 导尿:如果需要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以先进行导尿操作,将尿液排出。
这可以减少冲洗时的不适感,并更好地清洁膀胱。
5. 冲洗操作:将冲洗器连接到导尿管的连接口,并将冲洗液缓慢注入膀胱内。
冲洗液的注入速度应适中,以避免对膀胱造成过度压力。
可以根据需要和医嘱调整注入的冲洗液量。
6. 清洗和排空:注入冲洗液后,可以轻轻按摩膀胱区域,帮助冲洗液充分与膀胱内的物质接触。
然后打开导尿管的阀门,让冲洗液和膀胱内的污秽物顺利排出。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进行,直到冲洗液排出的清澈为止。
7. 观察和记录:在冲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记录冲洗的时间、冲洗液的量、排出的污秽物等信息,以便于后续评估和护理记录。
8. 患者教育:在进行冲洗膀胱之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其了解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以上是冲洗膀胱的一些护理要点,但请注意,具体操作应根据医嘱和专业培训进行,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要点
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膀胱疾病的方法。
它可以清洁膀胱内的污垢和细菌,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但是,膀胱冲洗需要特殊的护理,以确保它的功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行膀胱冲洗前,要洗手,并确保
所有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干净的。
2. 定期更换导尿管:如果需要通过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应该
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注意冲洗液的温度: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应该适中,不能过热
或过冷,以免刺激膀胱和尿道。
4. 确保冲洗液的质量:膀胱冲洗液应该是无菌的,如果发现有
异味或变质,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5. 观察患者的反应: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应该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是否有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处理或停止膀胱冲洗。
6. 做好记录:每次进行膀胱冲洗时,应该记录冲洗液的种类、
用量和温度,以及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持续膀胱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专业的护理和配合。
护士应该掌握以上护理要点,确保膀胱冲洗的安全和有效。
- 1 -。
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用于清洗膀胱内的积聚物或降低膀胱内的感染风险。
这项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尿液的清洁,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并为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缓解。
本文将讨论膀胱冲洗的护理过程、注意事项和风险等相关内容。
膀胱冲洗的护理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的症状。
还需要准备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如冲洗液、导尿管、注射器等。
2.保持患者的隐私:在进行膀胱冲洗时,护士应尽量保持患者的隐私,为其提供一个安静和私密的环境。
3.洗手和穿戴手套:进行膀胱冲洗时,护士需要进行手卫生,并穿戴无菌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4.插入导尿管:护士需要准备好导尿管,并用消毒液清洗患者的外生殖器区域,然后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直到导尿管进入膀胱。
5.冲洗膀胱:将冲洗液连接到导尿管的连接器上,然后慢慢将冲洗液注入膀胱内,可以使用注射器或引流袋来控制液体的流动。
应使用适当的液体容量,以避免对膀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6.排空膀胱:冲洗液需要在膀胱内停留一段时间,以便溶解积聚物、杀灭细菌等。
在冲洗完毕后,护士需要将冲洗液通过导尿管排出体外。
7.清洗导尿管和盛放器:冲洗完毕后,需要清洗导尿管和冲洗液盛放器,以准备下一次的冲洗。
清洗时应使用温水和消毒液,保持高度的卫生。
膀胱冲洗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循操作规范:护士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感染控制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注意导尿管的选择:护士需要选择适当的导尿管,以确保它的材质和尺寸适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此外,导尿管的插入和拔除应小心谨慎,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3.监测膀胱反应:在进行膀胱冲洗期间,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膀胱疼痛、尿液颜色或味道改变、尿频等异常症状,如有需要,应及时报告医生。
4.预防感染:在进行膀胱冲洗时,护士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确保器械和液体的无菌状态。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bladder irrigation):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专科性较强,它就是将药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注入膀胱内再引流出来的方法。
适应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一、目的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防备感染的发生。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二、常用溶液常用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0.1%雷呋奴尔溶液,2.5%醋酸等。
我们科室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中一般使用4%的甘露醇。
三、原则正确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选择大型号、弹性好的三腔尿管,采取中心主腔进水,侧口出水。
防止气囊分裂、尿管脱出而加添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如尿管太细,容易冲洗不畅,发生堵塞,而加添患者的痛苦。
四、膀胱冲洗技巧1.患者术后一回病房立刻冲洗,以免耽搁时间。
2.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3.冲洗不通畅时可以加压冲洗或挤压尿管。
4.冲洗液的温度以微温为宜,冬季要加温到38~40℃,过热易出血,过冷对患者的刺激大。
一般冲洗3~5天,直到患者排出淡红色或淡粉色或转清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停止冲洗。
五、堵管原因1. 个体差别:患者的经受本领不一样,有的患者对气囊导尿管的压迫较敏感,常常会显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痛的症状而特别痛苦,不能搭配治疗而影响冲洗。
2.导尿管选择欠妥:导尿管管径或硅胶质量不高,各个官腔不完全通畅,易被血凝块或残存的祖师碎片堵塞,导致冲洗液不能顺畅流出。
3.气囊导尿管位置异常导致冲洗不畅。
4.冲洗液温度不适当:冲洗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形成血凝块。
5.冲洗速度慢:术后出血早期出血量较多,若采用普通输液管作为冲洗管,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及时调整装置完全打开也不能及时将血液冲走,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膀胱冲洗护理常规
1:对于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为预防泌尿系感染,需进行膀胱冲洗.2:用物准备:冲洗液,温度38—40度,输血器一具。
3:操作步骤:
①:操作前护士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②:携用物至床旁,查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③:排空膀胱,打开引流管排放尿液.
④:冲洗液倒挂于输液架上,插输血器,排气,关调节器。
在双腔气囊尿管y型管的主干部常规碘酒,酒精消毒4—6厘米,将输血器针头刺入管腔,开调节器,冲出尿管内残余尿,夹管。
如为三腔尿管,则用碘酒,酒精消毒冲洗口,分离输血器针头,插入冲洗口,冲出尿管内残余尿夹管。
⑤:开放冲洗管使溶液缓缓流入膀胱,注意每次入量为200—300毫升,如病人有尿意时即夹住引流管,嘱病人更换卧位或轻按腹部5分钟后打开引流管排出尿液。
⑥:冲洗时,如病人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停止冲洗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⑦: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及时听取主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暂停操作。
4: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②:如引流管堵塞,可适当挤压使之通畅,不可使用吸引装置,以防损伤膀胱粘膜。
③:鼓励病人及时反映各种异常感觉,如烧灼,疼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或引流尿液出现浑浊沉淀时及时报告。
④:拔除尿管时,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然后嘱病人深呼吸,轻轻拔动取出尿管。
持续膀胱冲洗(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是否留置三腔导尿管/双腔导尿管/膀胱造瘘管。
3.观察尿液性质、出血情况、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是否排尽尿液及尿管通畅情况。
(二)操作要点1.遵医嘱准备冲洗液,并保持膀胱空虚状态。
2.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液面高于床面60cm,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3.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三腔导尿管入口端连接冲洗管、出口端连接尿袋;双腔导尿管连接冲洗管,膀胱造瘘管连接尿袋。
4.打开冲洗管同时打开尿袋,可以同时看到滴入的速度和冲洗出的滴速,以便及时观察是否通畅。
冲洗速度根据医嘱或冲洗液颜色调节,一般为80-100d/ml,冲洗液颜色深则加快冲洗速度,反之则相反。
5.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
观察有无膀胱憋胀感。
6.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位置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
7.安置患者,整理用物并记录。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冲洗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冲洗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内冲洗。
(四)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通知医师处理。
3.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分钟;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者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5.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膀胱冲洗护理常规1.病例分析和准备在进行膀胱冲洗护理之前,护士需要进行病例分析和合理的准备。
护士应该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以及当前诊断,并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嘱咐和解释,告知他们整个护理过程的目的、意义和可能的不适感。
2.器械准备为进行膀胱冲洗护理,护士需要准备一些器械。
通常情况下,护士会准备一根导尿管、一支冲洗器、一些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等。
3.病人准备在进行膀胱冲洗护理之前,病人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准备自己。
首先,病人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清洁外阴部,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其次,病人需要排尽尿液,保持膀胱为空。
如果病人无法主动排尿,护士可以使用导尿管来排除残余尿液。
4.护士操作在进行膀胱冲洗护理之前,护士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和鞋套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护士会将一根导尿管插入病人的膀胱中,通常通过病人的尿道进行插入。
插入导尿管时需要注意避免感染和损伤病人的尿道及膀胱。
5.冲洗操作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后,护士会使用冲洗器将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注入膀胱中。
冲洗器通常有两个管道,一个用于注入液体,另一个用于排出液体。
护士会轻轻挤压冲洗器,使液体进入膀胱,并观察冲洗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通常情况下,护士会冲洗膀胱数次,以确保彻底清洗。
6.冲洗完成和观察当冲洗操作完成后,护士会将冲洗液从膀胱中排出,并观察排出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同时,护士还需要观察病人有无不适症状,如疼痛、灼烧感、排尿困难等。
如果病人有不适症状,护士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冲洗液的浓度和注入速度。
7.器械清洁和记录综上所述,以上就是膀胱冲洗护理的常规步骤。
在进行膀胱冲洗护理时,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嘱咐,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排出液的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协调。
膀胱冲洗法护理操作规范(一)开放式冲洗法1用物:治疗盘、导尿用物、无菌膀胱冲洗器或50ml无菌注射器、酒精棉球数个、无菌纱布2块,无菌换药碗1只。
无菌冲洗药液:常用药液为:0.2%洗必泰、3%硼酸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0.02%利凡诺尔或生理盐水(温度38—40℃)1000—1500ml。
2操作方法:(1)在留置导尿管的基础上,分离玻璃接管,用酒精棉球消毒导尿管外口周围及玻璃接管,并用无菌纱布保护,以防污染。
(2)按无菌操作吸取无菌冲洗液,连接导尿管将冲洗液缓慢注入。
(3)注入膀胱的冲洗液应自行流出或缓缓吸出,如此反复冲洗使引流通畅,直至流出液澄清为止。
(4)冲洗完毕,应将引流管冲洗1次,或更换无菌橡胶管及贮尿瓶,消毒管口,接上留置导尿引流管。
整理床铺及用物,必要时记录尿量及冲洗量。
3注意事项(1)每次冲洗应严格无菌操作。
(2)冲洗抽吸时不宜用力过猛,如发现有鲜血或管腔阻塞,病人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停止冲洗,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若抽吸出的液体少于注入液量,可能导管内有脓或血块较多,则冲洗的次数和每次冲洗的液量都要相应增加。
(4)此种冲洗法简单易行,但污染机会较多,应尽量少用。
(二)密闭式冲洗法1.用物:无菌冲洗引流管1套;橡胶管3根(连冲洗瓶长90cm,连导尿管长80cm,连引流瓶长60cm),Y形接管、玻璃接管、冲洗吊瓶、无菌冲洗溶液、输液架、夹子3个、贮尿瓶等。
2.操作方法:(1)在留置导尿基础上,吊瓶内盛冲洗液挂于输液架上,由Y形接管连接好的3根橡胶管分别连接冲洗吊瓶,导尿管和尿液引流管,贮尿瓶置床旁地面。
(2)吊瓶高度距患者骨盆1m左右,Y形接管与膀胱同一水平。
(3)冲洗前先引流使膀胱排空,然后夹住排尿引流管,开放输入管,使冲洗缓缓滴入膀胱,滴速一般40—60滴/分,待流入一定量冲洗液时(一般每次200—300ml左右),夹住输入管,开放排尿引。
(4)每日反复冲洗3—4次或冲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冲洗时不宜按压膀胱。
膀胱冲洗护理措施(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什么叫膀胱冲洗?
利用虹吸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液体注入膀胱,达到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混浊结晶物,防止尿管都塞,维持尿管通畅。
(一)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的逆行感染。
3、前列腺及膀胱术后预防血凝。
4、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并发症:一、感染
二、血尿
三、膀胱刺激症状
四、膀胱痉挛
五、膀胱麻痹
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感染
(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尽可能的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
(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
(2)每次灌洗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三、膀胱刺激症状
(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四、膀胱痉挛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紧张。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痛苦。
(3)冲洗时密切观察,保持管道的通畅,注意冲洗液的温
度(以20℃较为合适)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以防对膀胱造成刺激而引起痉挛。
(4)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5)操作动作要轻柔,技术过硬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6)酌情减少导尿管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以减轻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7)教会患者应对膀胱痉挛的方法:如深呼吸、屏气呼吸法等。
(8)术前选用光滑、组织相容性强、型号合适的硅胶导尿管。
五、膀胱麻痹
(1)重新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停用某些膀胱冲洗夜,如呋喃西林冲洗液,改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3)局部热敷、针灸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