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知识点三稳态的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归纳串记]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2)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学法指导]图解法分析物质的穿膜层数(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
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易误提醒]几组易混淆的概念(1)血液和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生 物 (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A .组织液 B .尿液 C .血浆 D .脑脊液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属于内环境,A 错误。
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不是内环境,B 项正确。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属于内环境,C 项错误。
脑脊液是脑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即组织液,所以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D 项错误。
2.2019年12月15日深圳国际马拉松在深圳圆满落幕。
运动员在比赛中肌肉细胞所需葡萄糖的直接来源和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直接释放的细胞外液分别是A .血浆、组织液B .组织液、淋巴C .淋巴、组织液D .组织液、组织液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
肌肉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故直接从组织液获取葡萄糖;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直接释放如组织液。
3.奶粉海外购最近流行于网络,主因是国人对国产奶粉不放心。
若儿童长期食用劣质奶粉,则其营养跟不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这首先会引起下列哪种体液增多A .血浆B .淋巴C .组织液D .细胞内液【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渗透压等知识。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吸水,所以会首先引起组织液增多。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初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在初一的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复习和回顾。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生物学中,细胞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着遗传信息。
二、生物种群与群落生物种群是指同种生物个体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总体。
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是研究生物种群的重要内容。
群落是指在同一地方生活的不同种类生物的集合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如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三、生物的营养生物需要进行营养摄取才能生存和生长发育。
生物的营养主要分为三类:植物的光能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动物的化学能营养,通过摄取食物得到化学能;真菌的吸收营养,通过吸收附近的有机物。
四、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体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以维持内部稳定。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两种方式。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完成的;而内分泌调节是通过激素的分泌对身体进行调节。
五、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繁殖是保持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方式。
生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需要两个个体参与,产生后代的基因组合更为多样化;无性繁殖只有一个个体参与,产生的后代基因与其父代完全相同。
六、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种群代际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基本现象。
遗传物质是DNA,它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
在遗传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变异,进而推动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七、昆虫的生活及其应用昆虫是一类具有很高种类丰富度的生物,它们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有重要的影响。
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群居行为、食性特点等。
昆虫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蜜蜂的蜜和蚕的丝等。
八、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生物可以根据细胞的结构,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类。
必修三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讲免疫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桃江县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A.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C.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都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D.B细胞、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忆细胞[解析]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A错误;人体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消灭病原体,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B细胞、T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D正确。
2.(2020·南平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A.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解析]体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B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D正确。
3.(2021·开福区月考)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胸腺是T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但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C.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说明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裸鼠存在免疫缺陷,一般不会排斥异体的移植器官[解析]T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转移到胸腺中成熟,胸腺也是T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错误;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具有很低的体液免疫功能,B错误;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只能说明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有关,C错误;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具有很低的体液免疫功能,一般不会排斥异体的移植器官,D正确。
第4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温调节、水盐调节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点一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判断下列有关说法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2)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4)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5)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2.回答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 段和bc 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④。
(填编号)①发热和寒颤 ②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③寒颤和出汗减少 ④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 h 内都处于39 ℃,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
此人在24 h 内体温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为39 ℃,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4)写出炎热条件下体温调节的一个反射弧。
提示: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或汗腺分泌增加)。
3.回答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问题(1)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而产生渴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4)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经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请分析此人多饮多尿的可能原因。
提示:垂体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说课稿案例课题选自中图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第1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生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一、实验教学目标1.构建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数学模型,形成个体水平稳态与调节的生命观念。
2.解释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提升学生比较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理性思维。
3. 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实践与创新、合作与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
4. 通过探索性选材、改进装置及溶液配制、探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
二、实验教学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等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此外我校多为农村和郊区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比如给蔬菜打顶、果树修剪、除草剂的喷施等;这些都为学生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特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原则理解不深入,导致在设计可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等方面仍有不足;本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比较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理性思维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理解生长素的两重性。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稳态与调节,为后续群体层次生命系统的学习做铺垫,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形成科学的稳态与平衡观;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了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也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解决策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构建数学模型;探讨实验新发现,切身体验理论知识的迁移。
难点: 实验周期较长,成功率低;保障自主探究实验的时效性。
解决策略充分发挥任务单的驱动和反馈作用,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鼓励学生选材、用具的创新;集实验图片、视频等过程的资料,便于展示和交流。
三、实验器材材料:各种花卉等植物插条;蒜;各种豆子。
试剂:萘乙酸(NAA);蒸馏水;1mol/L的NaOH溶液;1mol/L的盐酸。
必修3第一单元第2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答案】B【解析】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只能进行单向传递,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反射活动都不能进行;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必须有神经递质的参与。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答案】D【解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2018年陕西西安五校模拟)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发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答案】B【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
4.(2017年湖南长沙测试)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解析】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后刺激b,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处的要快;Ⅱ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思维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学科:生物 课时:1 编写人:张春艳 审核人:冯英群 编号:G312B303 考纲解读1、举例分析动物激素调节的过程、特点及相关运用。
2、列举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及血糖调节的调节机制,并模拟尿糖的检测。
自主学习
构建知识网络
激素调节的发现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和体液 调节的关系
展示深探
考点一动物激素的种类功能本质及调节
1、讨论总结下列动物激素分泌部位、化学本质、靶器官或细胞、功能及关系
促胰液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激素、肾上腺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胸腺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2.举例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考点二 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2)分级调节、反馈调节(正反馈、负反馈)
3以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分泌为例构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模型
考点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实例分析 4.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
(2)讨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促胰液素的发现 激素调节的概念 血糖平衡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体温调节 水盐调节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通过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胰岛B 细胞→胰岛素→
促进血糖
→下丘脑----
血糖降低→胰岛A 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细胞--→
---→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
(3)总结血糖平衡调节的三要素
①血糖平衡是通过调节来源和去路实现的;血糖的平衡依赖于相关激素;适量的相关激素又是通过复杂的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②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调节有三个方面①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②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而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③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其中主要是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也有三个方面:①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②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 细胞,抑制其分泌,也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而间接地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5、分析糖尿病的病因及病症“三多一少”及防治
6.讨论水盐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尿
释放
7讨论体温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肝细胞 肌肉细胞 脂肪细胞 合成糖原
转变为脂肪的物质 进入细胞 氧化分解
肝糖元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8、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巩固练习
1(上海卷)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 、b 、c 分别表示
A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 .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 .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 .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2(广东卷)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3(高考全国卷Ⅱ)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 .信使RNA 、必需氨基酸
B .激素、递质
C .淀粉酶、解旋酶
D .肝糖元、丙酮酸 4.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血糖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糖能合成糖元,糖元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
B .当血糖浓度过低时,人体内的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血糖
C .血糖能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 .人体血糖过剩时,就会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5.右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_______________。
(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
(3)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激发和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4)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___________着
床准备条件。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 促性腺激素
②
(5)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和①_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6.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 。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 。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 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
如果用激素c 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
参考答案ccBB
5(1)下丘脑 (2)卵巢 (3)雌性第二性征 雌性正常性周期 (4)受精卵 (5)下丘脑 垂体 反馈(或负反馈)
6(1)[b]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2) 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 降低 ④和⑤ (4) 肾上腺素 提高
c
b a 生长 + 高血浆渗透压+ - 抗利尿激素
② …… ①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