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小心!明天是最后的卖出时机!
- 格式:pdf
- 大小:202.93 KB
- 文档页数:3
央行为何周日突然降准刘杉央行周日傍晚突然宣布再次降准,而且降准手法超出常规。
央行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自20日起,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普降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虽然名义上降一个百分点,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如果加上下浮的0.5个百分点,实际存准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将使商业银行体系释放至少13000亿流动性。
降准力度超过预期,表明宏观管理当局对经济下行压力较为担心。
实际上,此前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宏观经济尚没有到底,二季度GDP增速一定会跌破7%,而政府此前推出的稳定房地产市场做法也见效甚微,在外汇占款下降背景下,较大力度降准,实际可以起到一箭三雕作用,既可以起到大幅增加银行可贷资金效果,也可以让存准率加快回归常态,同时更可以稳定股票市场。
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央行降准是必须的。
一季度银行贷款大幅增长24%,但广义货币M2增速仍不到12%,说明大量银行贷款仅仅是账面变化,资金并没有进入投资领域,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借新还旧,以解决债务偿付问题。
从刺激经济增长看,增加银行可贷资金不可避免,最有效办法就是降准,而此次大幅度降准,实际是政府加大了药量,期望三季度经济能够企稳。
当然,降准能否起到稳定经济作用,还需观察,因其具有滞后效应,三季度末或才能看到效果。
央行降准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是周日?降准和降息是宏观调控的必备工具,在宏观数据发布后,央行本可以尽快拿出,笔者就曾在前篇小报告中预测央行会在本周降准。
但央行在周五前并未行动,反而在周日加班工作,说明降准背后有蹊跷。
当然,央行喜欢出其不意,对于市场预期往往要故意避之,因此央行或想延期到下周降准,以显示权威。
降准对什么板块利好降准对什么板块利好首先投资者要知道降准是指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预备金率,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
下面是我整理的降准对什么板块利好,仅供参考,期望能够挂念到大家。
降准对什么板块利好通过降准的好处进行分析,降准首先利好的是银行板块的个股。
由于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预备金率后,表示银行上交的预备金下降,银行的资金压力降低,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开展银行方面的业务业绩。
加上宽敞投资者也深知这个道理对银行板块预期较大,所以会优先利好于银行板块。
然后降准就会影响到房地产、证券板块、保险板块。
房地产板块和银行同属于资金敏感型板块,降准对于房地产板块来说,会使流淌性预期有所好转,缓解资金压力。
对于证券板块来说,降准将会供应市场的炒作性,从而刺激股市成交量增加,投资者活泼度,而股市成交量增加最为受益的就是证券板块。
对于保险板块来说,通常的状况下消灭降准会增加降息的市场预期,进而推动债券的资产价格上涨,然而债券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标的,来变相利好于保险板块。
通过降准对市场的特性影响,同样也会优先影响到市场蓝筹板块和钢铁板块、煤炭板块、有色金属板块等这些大宗商品类板块。
总体而言,降准对于股票市场属于利好性消息。
但是,投资者在关注降准这类利好消息的同时也需要留意关注整体的市场走向趋势,不要盲目交易,需要冷静的分析市场。
降准对股市的影响对此,央行解释称,此次下调将释放约1.5万亿元资金,加上即将推出的定向中期贷款业务释放的资金,以及普惠金融对定向下调存款预备金率的动态评估,并考虑到今年第一季度到期的中期贷款将不会展期等因素,长期资金净释放约8000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央行的减息力度比以前更大:一方面,这是一次全面的RRR减息,而不是有针对性地下调存款预备金率。
这也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偏向宽松。
另一方面,降息幅度总计为1个百分点,而且历史上大多数降息幅度都是0.5个百分点。
这一次,一个月内下跌了两个0.5%(2021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跌0.5个百分点),为历史最高。
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意味什么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月14日晚间,央行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市场已经有所预期这也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全面降准。
央行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降准是为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的_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央行密集加码逆回购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同在14日,央行发布称当天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1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
市场对于降准也有所预期。
此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为实现政策协同、稳流动性、稳信贷和降成本等多重目的,今年四季度仍有降准的可能。
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市场人士分析预计本次降准,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全面降准将起到“一箭三雕”的积极作用。
第一,降准可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
第二,降准将降低银行资本成本,缓解银行因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等带来息差和利润下滑的压力,保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持续性,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预计本次降准将每年降低银行资金成本70—80亿元。
第三,降准可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政策信号,表明央行有决心、有能力运用丰富的政策工具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扭转市场主体情绪。
2023年央行降息时间(具体)2023年央行降息时间央行降息,是指央行下调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意味着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执行利率标准的银行贷款利率会有所下降,根据官方发布的相关信息,2023年央行未来降息的具体时间和降息情况为:6月进行一次降息,利率降低0.5%;9月进行一次降息,利率降低0.75%。
央行降息的信号,意味着金融市场会更加宽松,有利于投资、贷款。
若未来央行成功实现降息,那么借款人可以凭借个人良好资质申请到更低利息水平的银行贷款,能够有效提高市场经济的活力。
2023年央行降准除降息信号之外,2023年央行还给出了降准信息,央行降准,也就是下调各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必须存在央行的一部分存款,这部分存款平时不能拿出来用,属于银行的备用存款。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银行可以减少存入央行的准备金,以前存的部分准备金就可以从央行那里拿出来用了,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银行的贷款放款资金,能够间接引起市场贷款利率的下降、提供银行贷款的放款速度,让借款人更容易申请到银行贷款资金。
根据官方信息,2023年央行降准的信息具体为:2023年3月27日,央行进行了第一次降准,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未来7月,央行将进行第二次降准,下调0.5个百分点;未来10月将进行第三次降准,下调1个百分点。
不断出现的降息降准信号,说明贷款市场会变得更加活跃,意味着LPR有机会下降。
但是具体的贷款利率情况要以贷款平台的利率规定为准。
历次降息对股市影响有什么历次降息对股市影响有:1、降息有利于提振经济。
央行降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2、降息会让人们存钱的利息减少,降低人们的储蓄欲望。
同时降息还会增加通货膨胀上升的预期,并降低超前消费的成本,从而可以鼓励人们多拿出储蓄甚至借钱去消费和投资。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调整不再是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是央行政策利率。
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其调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Table_ReportType][Table_StockAndRank][Table_Author]************************************166****4984**********************91100031[Table_Title]超预期降准,提振市场信心[Table_ReportDate] 2023年03月19日[Table_Summary][Table_Summary]➢事件:3月17日,央行公告将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pct(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降准时点超预期,但力度较为克制。
本次降准时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一是因为历史上,央行公告降准通常会在国常会公开提及后进行,而本次降准未经国常会“预告”;二是因为央行刚刚于3月15日大幅超额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当日净投放2810亿中长期资金。
对比历史降准幅度,本次降准0.25pct表明政策支持态度明确,但力度较为克制,不搞“大水漫灌”,为后续政策调节预留了空间。
➢通胀和金融数据存在分歧,经济回稳基础尚不稳固。
2月CPI同比上涨1.0%,低于市场预期的1.8%,剔除春节因素,经济复苏初期需求稍显不足,且政府工作报告中5%的GDP目标也处于预期下限,因此市场在担忧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斜率。
但从PPI数据看,环比数据略有改善,且2月新增社融数据从总量到结构均大超预期,中国经济确实呈现出复苏态势。
我们认为央行在此时降准主要是希望通过政策适度靠前发力来应对后续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落实二十大和两会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释放积极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这是2023年首次降准,也是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思路之后,央行首次动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的具体落实。
好1、去银行存钱,利息变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1250元(50万*0.25%)。
2、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房贷压力小了。
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因此,此番基准利率的降低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房贷压力变小了,比如买房时商业贷款100万,贷款期限30年,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减少260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9万元左右。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
单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曾对中国消费者信息的调查显示,2014年10月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息指数分别为102和106.9。
通过此次降息会促进消费,预计消费者信息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这也有利于经济总体向上发展。
4、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其次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但要提醒大家,股市和债券风险仍不可忽视。
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稳健的理财方面的投资也不可少,除了优选定存、国债,还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低,投资收益也不错。
5、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
降息,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虽说降息后民众从银行贷款更容易,贷款的金额也放宽,但是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一直很复杂,意味着民众也并非那么容易贷到款。
6、为啥降息又降准?此次降低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主要目的是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各类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对股票的影响有哪些?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对股票的影响有哪些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对股票有一定的利好,但是利好并不等于股票一定会大涨或上涨,还是要根据当时的行情分析,一般而言,全面降准对银行板块、券商板块、地产板块、有色金属、消费板块有更大的利好,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板块的股票。
纵观历史数据,在央行全面降准前后,股市其实是涨跌参半的,毕竟股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时刻都处在变动当中。
所以,降准有一定的预期,但是投资者也不要寄予厚望。
降低存款准备金的全称,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投资者取款和清算时候准备的资金,商业银行每年都要将一部分资金存放到央行,这个资金就叫做存款准备金。
打个比方说:央行要求银行每年必须存100万的准备金,而降准后,央行说只存50万,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借贷业务。
为什么不降息而降准不降息只降准的原因在于银行资金成本太高,必须要先降准来降低银行成本,才有可能降息。
简单一点来说,近期人民币汇率相对疲软,如果贸然降息的话,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而利用降准与人民币贬值相匹配的话,效果会更好一点,因为人民币相对贬值,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个相对缓和的缓冲期,就已经部分起到降息的效果,而目前最重要的是释放流动性到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中去。
目前,中国在货币政策方案中,会有降准、降息两种方法,但是两个方法各有利弊:1、如果是降息的话,企业的融资成本会相应降低,但是可能会使一些房地产企业以及僵尸企业死灰复燃,这就可能造成中国房价的进一步上涨,最后阻碍国内落后产能的出清,导致功亏一篑;2、如果是单方面降准的话,又不能解决企业的融资成本问题。
降准和降息是一个意思吗降准和降息都是央行的一种宽松货币政策,都会增加市场上的流动货币,但是它们不一样,降准是指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比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如果下调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为9.5%,则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95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5万元。
巴菲特告诉您降息降准后该怎么做?央行“雪中送炭”的举动将促使本轮调整提前完成,推动股指深V反弹。
股市因降准降息带来的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热情过后,新一轮调整至少会下探至4000点下方。
一、深V反转假设本轮牛市还没有结束,本次调整就变成了诸多投资者加仓的机会。
但由于获利盘希望保住利润,5000点左右大幅套现者不在少数,再加上央行不希望在股市最热的时候加息,大跌自然应声而至。
因此,央行更希望降准降息正好是在股市调整当中,给市场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而不是“锦上添花”。
对于始终相信“国家牛”或“改革牛”的投资者来说,央行的降息更加增强了这种信心,无论降息的目的是否是为了实体经济,至少给这类投资者的感觉是,国家不希望股市跌。
因此,一种可能是,央行“雪中送炭”的举动将促使本轮调整提前完成,推动股指深V反弹。
至少“玩钱”的金融股会首先吸纳利好,因为他们是在流动性增加时最先得到“实惠”的企业。
二、先涨再跌上周五股市虽然出现了罕见的大跌,但依然是对短期内涨幅过快的一种自我调整,央行有防止恐慌性抛盘,引起金融动荡的责任,但并没有在此时拯救股市的义务。
另外,一年多来股市的飙升,不仅没有带动实体经济走出谷底,反而将更多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诱入了股市。
央行需要加大力度降准降息刺激实体经济,但又不希望降准降息的举动继续刺激股市飙升,因此,站在国家的角度,一方面需要央行降准降息,另一方面监管层不得不强力去杠杆化、降低股市投资者的负债率和融资欲望。
下周市场对降息降准肯定会做出反应,但持续性存疑,而去杠杆化的动作确定是长期性的,推动股市“疯涨”的“杠杆资金”如果火力渐失,短期内股市重回5000点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再者,国家不会继续冒险仰仗股市来带动实体经济,“踏踏实实促创新、一心一意搞基建”可能才是正确选择。
如果这种预期存在,股市因降准降息带来的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热情过后,新一轮调整至少会下探至4000点下方。
巴菲特独创4步选长线牛股1、投资那些具有卓越管理层与领导人的企业Pysh解释道,选股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寻那些具有卓越领导人的企业,企业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发自管理层,然后自上而下贯彻,对巴菲特而言,拥有很好的管理层对一家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今年央行会降准吗2022年12月5日央行实施降准会,对经济理财产品的下跌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因为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
一、什么是降准?降准的全称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意思是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举个例子:甲在A银行存款100块人民币,存期一年,存款利率1.7%。
银行从甲那借来了100块钱,会拿去贷款,贷款一年银行利率可以拿到4%,所以我们在银行存款一年,银行赚了100(4%-1.7%)的差价。
但是实际情况中,银行拿到100块钱不可能全部拿去贷款,一是留一定的备付金,以防各种意外。
二是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需要留存一定比例到央行账户,这笔留存款的资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过去,我国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过21%。
也就是说我们在银行存100块钱,银行需要拿出21块钱存款央行账户。
这21块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也是商业银行自有资产,只是暂时不能使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1、控制风险。
我们的存款都是在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肯定想多赚点,比如拿到了100块钱存款,会想着把全部的100块钱拿去贷款,但这样一来,银行没有任何流动资金,随时会发生危机。
这个道理和你还月供一样,你每月的月供是1万,而你收入也是一万,万一生病了哪来的钱就医?2、流动性控制的需要。
存款准备金率高一点,商业银行可贷款的资金就少一点,市场流动性也降低;存款准备金低一点,商业银行可贷款的资金就多一点,市场流动资金也变得多一点。
所以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往往是央行进行货币调节的重要方式。
二、降准的原因是什么?1、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降,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大宗商品涨价上涨带来的冲击。
2、6月份的物价数据回落给这次降准提供了空间。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1%,上月是1.2%。
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8%,上月是9.0%。
可见,CPI依然在低位,且上涨压力不大(今年CPI控制目标是3%左右)。
重磅消息!2月5日起央行降准!明日降息央行官宣!明日降息!2月5日降准!今日(1月24 日)下午 3 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于 2 月 5 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1 万亿元。
此外,明天(1 月 25 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0.25 个百分点,从 2% 下调到 1.75%,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受此消息影响,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期货、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短线拉升,均涨超 2%。
港股涨幅持续扩大,恒生指数涨超 4%,恒生科技指数涨近 5%。
什么是降准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
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下调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对股市而言可拿来炒作,政策力度如超出市场预期,表现最好的是银行股;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
什么是降息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
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
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
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
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央行降准,小心!明天是最后的卖出时机!
2015年02月04日
央行降准的信息,相信大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都耳熟能详了!但我要用数据告诉你:明天追高买入将非常危险!说的更耸人听闻一点,就是明天是这周最后的卖出时机!今日立春,广州天气:冷!
明天追高买入将非常危险,是这周最后的卖出时机!这个结论是基于这样的两个事实:
1,新股抽血
24只新股全部集中在下周的周一至周四申购,其中周一3只、周二17只、周三3只、周四1只。
周二一天就有17只新股进行申购也创下了个股申购的新纪录,这批新股发行预计要冻结2万亿资金!
上一次新股发行是在1月12日,累计发行了22只新股,当时在周三达到顶峰,发行了10只。
结果大盘的表现是:
在1月12日当天下跌1.71%,您可能会说:也没多大会子事嘛!就跌不到2个点,怕什么?其实在之前的两个交易日,已经累计下跌2.6%多,加上1月12日的1.71%,上次发行新股累计下跌约4.3%!一直到周四,过了发行高峰期后,才恢复元气!
2,周末黑天鹅
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啊!在1月19日,周一!大盘在上周五涨的好好的,政府一查两融,窝火了!暴跌7.7%!
就在这周一,2月2日,利空一大片,一会儿民生银行如何,一会儿墨西哥高铁怎样,更有甚者:还来个PMI指数小于50!大盘的表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向下跳空大跌2.56%!
我最近就很纳闷,怎么最近一到周末就遇到黑天鹅呢?拿到现在天鹅都流行穿黑色的衣服吗?值得深思!那么,既然这么多黑天鹅,如果我们把钱放在股票上度过周末,那就惨啦!出去渡个假还胆战心惊,担心在周一回来自己持有的遇到黑天鹅的那只股票会不会跌停!因此,为了有一个愉快的假期,是不能把钱放在股票上过周末的!特别是两融的资金,更是如此!那么请问:今晚降准了,对于想要一个安稳的周末的投资人来说吗,什么时候是抛出的最佳时机呢?
好啦!我的论据基本陈述完毕!对于大盘后期的走势,我是这样看的——
1,明天毫无疑问会暴涨,而且还会有很多的跟风盘,这些大部分都是我们这些散户贡献的!而这些跟风盘很可能就是主力围猎的对象!
2,在周五,周一,周二因为有新股发行,大跌在所难免!而周五因下周一有上证50ETF期权的横空出世,跌幅不会太明显,甚至还会有些上涨,而下周一,周二的下跌则是没有任何借口。
看到这里,准备在明天追高进去的朋友,流冷汗了没有?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呢——
1,明日可以适度追高,仓位控制在30%以内,稳妥起见,这部分筹码应在周五全部卖出;
2,周末好好休息一下,准备资金,在2月10日尾盘进入,那时的大盘,将一骑绝尘!现在,我都有一点流口水的感觉!
注释: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