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3.43 KB
- 文档页数:2
产科健康教育中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健康教育中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下的产科健康教育。
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自然分娩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为产妇实施产科健康教育,能够促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得更深入,同时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家庭化护理模式;临床效果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护人员护理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产科护理方面。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产科健康教育,要求孕妇充分了解产科有关知识,如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内容等。
告知孕妇自然分娩的优势,剖宫产和顺之间的差别和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下的产科健康教育。
产妇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6)岁,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和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用家庭化产科护理方式,主要实施方式如下所述:(1)对孕产妇及家属需求进行评估,明确产前健康教育目标,通过交谈、观察和护理体检等方式,获取孕产妇生命体征,评估产妇宫缩、胎儿情况和心理状态等。
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的运用妇产科护理是指为妇女提供孕期、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服务。
在妇产科护理中,护理服务模式的运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1.个体化护理模式个体化护理模式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在妇产科护理中,不同的孕妇、产妇和新生儿需要不同的护理关注和支持。
护士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生理和心理需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2.家庭式护理模式家庭式护理模式是指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环境中,为患者提供持续、综合的护理服务。
在妇产科护理中,家庭式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在家庭中的康复和恢复,提供孕产期和产后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母婴关系。
3.社区化护理模式社区化护理模式是指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中,为患者提供便捷、连续的护理服务。
在妇产科护理中,社区化护理模式可以帮助孕妇进行孕前保健和孕期监测,提供分娩准备和产后康复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的支持,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水平。
4.团队护理模式团队护理模式是指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在妇产科护理中,由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康复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可以协作进行妇产科护理,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患者护理信息的缺失和错漏。
以上所介绍的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同时,也能够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提供更加贴近患者需求的护理服务。
护士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服务模式,并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近年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正在由一种观念变为实践。
它不仅仅是一种护理思想,而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强调将全家参与护理活动,促进家庭健康关系,优化护理结果。
在产科护理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不仅可以促进母乳哺育和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孕妇和家庭成员建立安全可靠的身体和情感环境,为母乳喂养的方式提供支持,提高母乳喂养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核心是,家庭的护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为病人家庭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护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源,帮助病人获得护理结果。
按照此理念,护士在为孕妇及新生儿提供护理时,应以家庭为单位,考虑母亲和家属的需求,以及其它相关的评估和结果,建立最佳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并使家属参与护理过程。
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1. 促进母乳哺育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母乳哺育,增加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孕期及后期都非常重要,护理不仅包括病人本身,还包括病人家庭成员,因此,产科护士应在接待母亲和家属时,传递营养、生活方式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此外,产科护士还应为母亲的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接受新生儿,从而促进母乳哺育和健康发育。
2.立安全可靠的身体和情感环境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可以有效调节产妇家庭的情感状态,以建立安全可靠的身体和情感环境。
护士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发挥这一功能,例如,与病人及家庭成员进行深入交谈,提供必要的个别访谈,及时排查孕期及产后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指导妊娠期和产后的家庭父母如何回应新生儿的行为,并指导家庭成员如何解决产假期间出现的社会问题。
3. 为母乳喂养提供支持为促进母乳喂养,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还可以提供支持。
护士可以与家庭成员讨论母乳喂养的技术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科学指导。
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科护理模式的临床作用,以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方法对比分析我院产科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的50例产妇(对照组),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50例产妇(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让产妇、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与护理技能,提高了母婴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科家庭化护理效果Maternity care patterns of famil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ZhangHanYing (637200)XiChongXian sichuan province made by centerhealthhospital【abstract】 objective maternity care model of family clinical fun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obstetrics nursing quality. Methods Comparativ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maternityhospital nursing mode of maternal care of 50 patients (control group), and with the family as the center of the nursing mode of 50 cases (group) of maternal clinical material, compare two sets of maternal c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different methods. Results the puerpera natural childbirth was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success rate and newborn babies nursing skills master in much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others and families in the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was also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family care pattern can increase natural childbirth and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let puerpera, family members maternal and infant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master nursing skil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maternal and infant.【key words】 maternity Family care effect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产科的重视,家庭支持是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婴健康的有力保障[1]。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健康教育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化护理模式应用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产科产妇(成功在本院分娩)12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科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加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完成产科健康教育。
护理结束后,调查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知识、母喂养知识知晓程度,以及产妇对健康教育满意程度,同时记录产后1周纯母喂养率与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知识知晓率、母喂养知识知晓率、对健康教育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后1周纯母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产科健康教育开展期间辅之以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知识、母喂养知识等知晓程度,同时促使她们对健康教育更满意,提高产后纯母喂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ﻭﻭ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知识;护理满意ﻭ 1资料与方法ﻭ1.1一般资料ﻭ选取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产科产妇12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60例。
对照组年龄20~35岁,均值(28.4±1.2)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12例;孕周38~42周,均值(40.1±0.5)周.观察组年龄20~34岁,均值(28。
7±1.3)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孕周37~42周,均值(40.5±0.6)周。
两组产妇前述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有完整资料;②已婚;③顺利在本院分娩;④无严重妊娠并发症;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并发症;②不愿意配合研究;③住院期间检查胎儿有异常。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委员会批准。
ﻭ1.2方法ﻭﻭ对照组按照常规产科健康教育处理,详细介绍本院情况,告知待产注意事项,叮嘱她们按照医嘱饮食和日常活动,配合医护人员减少分娩。
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方法2006年98例孕妇实施产科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建立单间家庭式产科病房增加服务项目、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水平、加强分娩支持实施导乐陪伴分娩)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普通病房常规分娩的产妇98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在心理反应、妊娠结局、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上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心理反应较好,改善了妊娠结局,产妇及家属满意度高。
结论产科实施家庭化护理有助于母婴健康,护理人员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产科;家庭化护理;效果分娩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把人性化服务很好地应用到产科,让每一位母亲都在家庭化的关怀下顺利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具有特殊的意义[1]。
我院2006年产科实施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12月在我院产科实施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的98例作为观察组。
随机抽样同期普通病房常规分娩的产妇98例为对照组,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年龄21~33岁,孕周36~41周。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骨盆外测量、文化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常规予以基础护理及产科专科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下列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①建立单间家庭式产科病房,增加服务项目。
室内墙面改白色为淡粉色,白色床单被罩为清雅的花色,配以色彩和谐的窗帘;用星星、月亮等房名代替床号,配有彩电、小冰箱、微波炉、沙发、衣柜、茶几等;单独卫生间;病区过道宽敞、明亮,绿色盆景点缀两旁。
增设VCD,有计划的为孕妇及陪客播放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播放轻音乐,缓解孕妇紧张心理;②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
完善了陪伴制度,允许家属24 h陪伴;转变了统一化物品放置的管理观念,允许孕产妇自带自己喜欢的照片或小摆设点缀病房,使室内气氛变得自然、熟悉,又充满了亲情和温馨;服从孕产妇需求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各种护理操作前应先征求产妇的意见,在其感觉最合适的时间和不违背医疗、护理原则的前提相对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尊重产妇睡眠习惯,如晚睡晚起、开灯睡觉等;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先敲门;治疗时要称呼产妇姓名,不以代号;③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水平。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目的对产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产科48例待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
观察组25例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对照组23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系数上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达到93.3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有助于产妇生产,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有效提高自然分娩比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产科;家庭化护理模式;自然分娩率分娩对于产妇而言,是一个既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
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分娩过程当中,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产妇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各医院针对产妇生产时的心理状态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护理模式,我院为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观念,将家庭化护理模式应用到产妇的生产过程当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7月来我院产科待产的产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
观察组25例产妇年龄介于20~32岁,平均年龄(28±1.3)岁;对照组23例产妇年龄介于22~33岁,平均年龄(27±1.4)岁。
两组产妇均属于初产妇,且两者产妇在身体状况、孕期以及年龄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产妇产期健康知识教育,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饮食及日常活动要严格遵医嘱,详细介绍产妇生产经过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研究组在给予产妇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家庭式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如下。
1.2.2.1有效构建家庭化产房让产妇的日常生活需求尽量得到满足,产妇的各项生活设施尽量达到家庭化要求。
如:产房安置24h热水装置,满足产妇随时的热水需求,产房中放置电冰箱以及电视机等,让产妇有一种住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