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期中试卷评讲
- 格式:ppt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2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考试题 期中卷(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06年4月22日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20 分, 期中 20 分, 实验 0 分, 期末60 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323 )10 =( 101000011 ) 22、(0. 4375 )10 =( 0.0111 ) 23、(1101.0011) 2 = ( 13.1875 )104、(FD .A )16 = ( 11110000.1010 ) 2= ( 360.50 )85、( 4531 )10 = ( 0100 0101 0011 0001 ) 8421BCD 。
6、写出与下列十进制数对应的8-bit 原码(signed-magnitude),补码(two ’s-complement)和反码 (one ’s-complement)表达:7、已知二进制数 A = 10110100,对应的格雷码(GRAY CODE )表达为( 1110 1110 ) 8、与非逻辑门电路的未用输入端应接在( 高电平或某一个输入信号端 )上。
9、已知二进制数 A 的补码为:[A]补= 10110100,求 [-A]补=( 01001100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已知一个函数的积之和(与或式, The sum of productions )列表表达式为 F =∑ABC (1,4,5,6,7),问与其对应的最简积之和表达式为:F =( A + B ’C )。
2、对于按照逻辑式 F AC BC '=+ 实现的电路,存在静态( 1 )型冒险。
3、四变量逻辑函数F = ∑ABCD (2,4,5,7,9,14)的反函数 F ’=∏ABCD ( 2,4,5,7,9,14 )。
4、已知带符号的二进制数 X1 = +1110 ,X2 = -1011,求以下的表达,并要求字长为8位。
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春攻读软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304 微机原理与应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8位带符号数x的补码表示范围为()。
A、-128 ≤x <128B、-128 <x <128C、-127 <x ≤ 127D、-127 <x <1272.8086的I/O指令中,间接端口应使用寄存器()。
A、AXB、BXC、CXD、DX3.8086宏汇编语言中,可用来定义字符串的伪指令是()。
A、ORGB、DBC、PROCD、END4.PC/XT机可以寻址1K个8位I/O端口,其用于I/O寻址的地址线为()。
A、A31~A0B、A15~A0C、A9~A0D、A7~A05.8086 CPU的最小工作模式与最大工作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A、所管理的内存容量不同B、控制信号的产生方式不同C、所管理的I/O端口数量不同D、数据总线的宽度不同6.CPU的字长通常与其()一致。
A、寄存器个数B、I/O端口数C、地址线宽度D、数据线宽度7.8086/8088CPU每取出一个指令字节后寄存器IP的值应该( )。
A、自动加1B、自动加2C、自动清0D、自动置18.下列各类存储器中,掉电后内容会丢失的是()。
A、掩膜ROMB、EPROMC、SRAMD、FLASH9.下列()程序可以将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
A、EDITB、DEBUGC、LINKD、MASM10.CPU与存储芯片的连接方式将影响芯片的()。
A、总数目B、地址分配C、功耗D、存储容量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计算机中,高级语言通常需要转换为汇编语言后才能执行。
2.指令XOR AL,AL可以使寄存器AL和标志位CF同时清0。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共3页,第1页。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电路基础课程考试题A 卷(120 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日期2006 年11月11日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 分,期中30 分,实验0 分,期末60 分一(14分)、问答题1.(2分)从载流子的运动角度和伏安特性方程两个方面,分别简述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2分)试说明由稳压二极管构成的最简稳压电路中为什么需要限流电阻。
3.(2分)以NPN型BJT单级共射放大器为例,试简要叙述确定动态范围的过程。
4.(2分)以单级稳基压偏置放大器为例,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试简要叙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5.(2分)在多级电压放大器中,为什么常常采用射极跟随器(或源极跟随器)作为输出级(最末级)?6.(2分)计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时,为什么通常需要计算静态工作点?7.(2分)什么是多级放大器中的零点漂移现象?………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二(8分)、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β= 100,V BE = 0.7V,V A = ∞,r be = 5.6kΩ。
1.求输入电阻R i;2.求小信号源电压增益A vs = v o/v s;3.求输出电阻R o。
图1………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三(8分)、电路如图2所示,晶体管参数为:开启电压(或门限电压)V TN = 1V,K n = 1mA/V2,r DS = ∞。
电路参数为V DD = 8V,输入电阻R i = 300kΩ。
(1)设计电路参数R1、R2和R S,使I DQ = 2mA,V DSQ = 5V;(2)求小信号电压增益A v = v o/v i和输出电阻R o。
图2………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2006年秋季《模拟电路基础》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4分)问答题1、从载流子的运动角度分析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正偏时,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较大的导通电流;PN结反偏时,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形成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
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2011~2012学年第2 学期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A. Y2___B、Y3___C、Y4___D、Y7___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2011~2012学年第2 学期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2011~2012学年第2 学期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MOV BL,80HADD AL,BLJC L1JMP L2...上述程序段运行后,AL=__ ,BL=__ ,程序转向处执行。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电子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课程名称: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考试形式:一本书开卷 考试日期:2013年1月16日 考试时长:120分钟平行班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5 %, 实验 15 %, 期末 60 % 英才班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30 %, 期中 0 %, 实验 20 %, 期末 50 % 本试卷试题由 3 部分构成,共 4 页。
注意:请将第一、二题答案填入指定位置。
一、单选题答案(共30分,共30空,每空1分)二、填空题答案(共28分,共28空,每空1分)1. ① 存储器 ② I/O 端口 (可交换顺序)2. ① 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程序来解释执行3. ① 指令 ② 总线4. ① IRQ ② FIQ (可交换顺序)5. ① 1.78 ② 44.94 ③ 2.886. ① 1100 0011 0000 1010 ② 1010 0010 1001 1010 ③ 1 ④ 1 ⑤ 1 ⑥ 0 (说明:该题评阅时按上述答案给分,但实际ARM 是32位CPU ,基本没有同学考虑到)7. ① 非流水线执行时间相对流水线执行时间之比8. ① 一段时间内,计算机工作时所需的指令和数据总是集中存放在临近地址的存储单元 9. ① 复位 ② 电源 ③ 时钟 ④ 存储系统 ⑤ 调试接口 (可交换顺序) 10. ① 异常 (或中断) 11. ① BIC ② ORR12. ① =ULCON0(或=0x50000000) ② #0x2B (或#0xAB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一、单选题(共30分,共30空,每空1分)1.以下常用总线标准中,不属于片内总线的是()。
A、Core ConnectB、AMBAC、AvalonD、SATA2.计算机系统中,以下不属于“异常”的是()。
微机原理试题库合集第1套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以8086/8088CPU标志寄存器中有6个状态标志和_____3____个控制标志。
2.若有二个数8439H和A56AH进行相加,则运算后标志寄存器中的ZF= 0 ,PF=1 ,CF= 1 ,OF= 1 。
3.8086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状态开始对 READY 信号进行采样,若其为高电平,则进入T4状态。
4.设CS=3100H,DS=40FEH,两段的空间均为64K个单元,则两段的重叠区为 32 个单元,两段的段空间之和为 131040个单元。
5.8086/8088系统,中断向量表中,每个中断向量占用___4_____个字节。
6.对于下面的数据定义,各条MOV指令单独执行后,请填充有关寄存器的内容TABLE1 DB ?,?,?TABLE2 DW 26 DUP(?)……MOV AX,TYPE TABLE1;(AX)= 1MOV BX,TYPE TABLE2;(BX)= 2MOV CX,LENGTH TABLE2;(CX)= 26MOV DX,SIZE TABLE2;(DX)= 527.在使用8086间接输入/输出指令时,必须在执行该指令之前将相应的端口地址送入 DX__ 寄存器中。
8.8k×8位的SRAM存储芯片,需要寻址线13根。
9.8086/8088CPU复位后,代码段寄存器CS的值为___FFFFH________ 。
10.8086/8088CPU,由INTR引脚引起的中断称为___可屏蔽______中断。
11.8086/8088系统中,一个栈的深度最大为_____64_____KB。
12.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设备,主要用来存放程序和_____数据____ 。
13.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PU对输入输出的寻址可归纳为__统一编址_和独立编址两种方式。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1.若由1K×1位的RAM芯片组成一个容量为8K字(16位)的存储器时,需要该芯片数为B 。
2006年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真题试卷(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微命令由( )产生。
(分数:2.00)A.程序状态字B.微指令√C.机器指令D.控制程序解析:2.磁盘存储器采用( )。
(分数:2.00)A.随机存取方式B.顺序存取方式C.直接存取方式√D.上述任意一种存取方式解析:3.同步控制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分数:2.00)A.指令周期长度固定B.工作周期长度固定C.总线周期长度固定D.时钟周期长度固定√解析:4.在CRT字符显示器中,当字符计数器计数一个循环后,( )。
(分数:2.00)A.访问显存VRAMB.访问字符发生器ROMC.发水平同步信号√D.发垂直同步信号解析:5.在DMA方式的数据传送阶段,总线控制权由( )掌握。
(分数:2.00)A.CPUB.DMA控制器√C.总线控制器D.外部设备解析:6.静态RAM的特点是( )。
(分数:2.00)A.工作时存储内容不变B.断电后存储内容不变C.不需电源提供电流D.不需刷新√7.按数据传送格式划分,常将总线分为( )。
(分数:2.00)A.并行总线与串行总线√B.同步总线与异步总线C.系统总线与外总线D.存储总线与I/O总线解析:8.CPU响应中断的条件是( )。
(分数:2.00)A.屏蔽标志为1B.屏蔽标志为0C.开中断标志为1 √D.开中断标志为0解析:二、判断题(总题数:7,分数:14.00)9.由于存储器可以向CPU发送数据,所以存储器也能作为总线主设备。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0.DMA方式常用于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1.串行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采用并行方式传送数据。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2.CPU通过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访问中断向量表。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电子科技大学二零XX 至二零XX 学年第X 学期期终考试模拟集成电路原理课程考试题 A 卷(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日期20XX 年月日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 分,期中0 分,实验10 分,期末80 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对于MOS管, 当W/L保持不变时, MOS管的跨导随漏电流的变化是( B )A. 单调增加B. 单调减小C. 开口向上的抛物线D.开口向下的抛物线.2. 对与MOS器件,器件如果进入饱和区, 跨导相比线性区将( 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3. 在W/L相同时, 采用”折叠”几何结构的MOS管较普通结构的MOS管, 它的栅电阻( C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4. 关于衬底PN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所有衬底PNP集电极电压必须相同.B.所有衬底PNP发射极电压必须相同.C.所有衬底PNP基极电压必须相同.D.所有衬底PNP各个电极电压可以任意设定5. 对于扩散电阻, 其宽度越大, 则电阻值越易做得( A )A 精确, B误差大, C 误差可大可小, D电阻间的相对误差大.6. 室温下, 扩散电阻阻值的温度系数为( A )A 正, B零, C负, 可正可负7.在集成电路中决定互联线宽度的因素有( A )A.大电流密度限制.B.Si-Al互熔问题.C.互联线的温度系数………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D.是否形成欧姆接触.8. 套筒式共源共栅运放和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相比, 它的( B )较大些A. 最大电压输出摆幅B. 差模增益C. 极点频率D.功耗9.在版图设计上, 采用比例电阻和比例电容的设计可以( C )A. 提高电阻或电容自身的绝对精度,B. 提高电阻或电容自身的相对精度,C. 减小电阻或电容间的比例误差D. 无影响10.差分对中, 不影响其共模抑制比的因素为( C )A.差分管的对称性B.电流源的交流阻抗C.输入电压幅度D.电阻R C1和R C2的对称性11. Cascode电流镜的最小输出电压V MIN(out)的值为( C )A.V ON+V TN B.2(V ON+V TN) C. 2V ON+V TN D. V ON+2V TN12.对于ED NMOS基准电压源电路, 其中的两个NMOS的工作状态为( A )A, 都是饱和区B. 一个是饱和区, 一个是线性区C 都是线性区D都是亚阈值区13正偏二级管正向压降具有( B )温度特性.A . 零 B. 负 C. 正 D. 可正可负14. MOS共栅放大器的特点是( D )A.放大器输入输出反相, 输入阻抗高B.放大器输入输出同相, 输入阻抗高………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C.放大器输入输出反相, 输入阻抗低D.放大器输入输出同相, 输入阻抗低15. 电路的主极点是( D )A离原点最远的极点, 它对应电路的-3dB带宽B 离原点最远的极点, 它对应电路的单位增益带宽C离原点最近的极点, 它对应电路的单位增益带宽D.离原点最近的极点, 它对应电路的-3dB带宽16.在CMOS差分输入级中, 下面的做法哪个对减小输入失调电压有利( C )A.增大有源负载管的宽长比.B.提高静态工作电流..C.增大差分对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D.提高器件的开启(阈值)电压17.在差分电路中, 可采用恒流源替换”长尾”电阻. 这时要求替换”长尾”的恒流源的输出电阻( A )A.越高越好, B.越低越好 C. 没有要求D. 可高可低18. 和共源极放大器相比较, 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密勒效应要( A )A.小得多B相当, C 大得多. D不确定19.在版图设计上, 采用比例电阻和比例电容的设计可以( C )A. 提高电阻或电容自身的绝对精度,B. 提高电阻或电容自身的相对精度,C. 减小电阻或电容间的比例误差D. 无影响20.对于差分对的版图设计下列( D )图最优.………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二. 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 共20分)1. 画出共源共栅放大器基本结构, 简述其工作原理及特点.答:基本原理:M1为输入器件,M2为共源共栅器件,共源级M1将输入电压信号Vin 转换为电流信号g m Vin ,该电流信号流入M2漏端,从其源端输入到负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中复习题答案一、填空1.若外接晶振为6MHz,则8031单片机的振荡周期为1/6us,时钟周期为1/3us,机器周期为2us,指令周期最短为2us,最长为8us。
2. SP是堆栈指针,PC是程序计数器,DPTR是数据指针。
3.外接程序存储器的读信号为PSEN,外接数据存储器的读信号为RD。
4.程序中“LOOP:SJMP rel”的相对转移以转移指令所在地址为基点向前(大地址方向)最大可偏移129个单元地址,向后(小地址方向)最大可偏移126个单元地址。
5.“MOVC A, @A+DPTR”指令为变址寻址方式。
6.单片机寻址方式是指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常用的寻址方式有直接寻址、立即寻址、寄存寄寻址、寄存寄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等。
7. 8031单片机内存20H的第7位,它的位地址为07H。
8.循环结构程序中循环控制的实现方法有计数循环法和条件控制循环法。
9.循环结构程序中,当循环次数已知时,应采用计数循环控制法,循环次数未知时,应采用条件控制控制法。
10. 80C51单片机的位寻址区包括20H~2FH和SFR中地址值能被8整除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1.由8031组成的单片机系统在工作时,EA引脚应该接低电平。
12. LJMP的跳转范围是64K ,AJMP的跳转范围是2K ,SJMP的跳转范围是-128~+127 。
13.若A中的内容为68H,那么P标志位为 1 。
14.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C= 0000H ,SP= 07H;而工作寄存器则缺省采用第0 组,这组寄存器的地址范围是00H~07H 。
15. JZ rel 的操作码地址为1000H,rel=20H,它转移的目标地址为1022H 。
16. 8051内部有4个并行口,P0口直接作输出口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并行口作输入口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才能读入外设的状态。
17. 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内部RAM区,其最大长度为128Byte ,存取数据的原则是先入后出。
06微机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小题3分,第5小题4分)1. 8088/8086 CPU内部寄存器有个,其中的个是通用寄存器,个是段寄存器,此外还有指令指针寄存器和标志位寄存器两个控制寄存器(最后两空写寄存器名称)。
2. 在执行串处理指令时,为了使地址自动减量,应执行指令:,该指令使得方向标志位。
3.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扩展名是,目标程序的扩展名是,可执行程序的扩展名是。
4. 设(DS)=2000H, (ES)=3000H (SS)=4000H (BX)=1000H (BP)=1000H, (SI)=0001H (DI)=0002H (21000H)= 3412H, (21002H)= 7856H (31000H)=9ABCH, (31002H)=0F0DEH (41000H)= 5634H,(41002H)= 9A78H,计算下列各指令中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并指出指令执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 ES:[1000H] 物理地址(AX)=2)MOV AX, [BX] 物理地址(AX)=3)MOV AX, [BX][SI] 物理地址(AX)=4)MOV AX,[BP+DI] 物理地址(AX)=5. 按照下列指令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填空: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1)MOV AX,[BX+SI+4]2)MOV WORD PTR [SI],120H3)MOV AX,14[BX]6. 80X86中断系统能处理种类型的中断。
二、选择题(30分,每小题1.5分)1. 逻辑运算指令都是按位进行操作的,指令执行后只设置标志位,不保留结果的逻辑运算指令是。
a. ANDb. ORc. XORd. TEST2. 对程序流向的控制和转移,就是对执行指令地址的修改。
如在两个段之间转移,则修改。
a. IPb. CSc. CS和IPd. CS或IP3. 在DEBUG上机调试程序时,存储器地址表示为13FA:015F,它的物理地址是。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微机原理》试卷分析报告考试班级:通041-4 考试时间:2006年7月14日2005-2006第2学期《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共72学时,其中实验10学时。
于2006年7月进行了期末考试。
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分,实验成绩占10分,卷面成绩占80分。
通过对通信041-4班以及重修学生共129份试卷进行认真评阅和审核,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一、命题情况题型:题型包括填空、简答、计算画图、阐述和编程。
其中,考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容约占题量的25%,其余题目均为旨在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而且其中的部分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覆盖面:试题基本覆盖了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对各章节上的重点内容都进行了相应的考核。
难度:该试卷体现出了一定的难度。
如部分填空和编程题是在考核学生的基本功和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中一些题目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洞察能力。
试题量:按2小时答题量给出,其中留出了检查和试做题的时间。
二、评分情况试卷的评阅至始至终本着认真、公正、客观和真实的原则,严格按评分标准进行。
对于填空、计算画图、简答题有明确答案及给分点;对于阐述和编程题有相应的参考答案及各自详细的给分点。
三、试卷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成绩分布如下:班级通041 通042 通043 通044 重修生人数29 31 31 23 15平均分64.03 63.58 70.03 66.74 62及格率82.76%70.97%80.65%82.61%86.67%90分以上0 2 1 1 080-89分8 5 9 5 070-79分 5 9 8 3 560-69分11 6 7 10 859分以下 5 9 6 4 2 参加考试人数总共129人,从总体上看,成绩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通过试卷分析可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得不错,但有部分同学的书面表达能力欠缺,还有部分同学对问题阐述得不够准确和全面。
8086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含答案)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一、问答题1、下列字符表示成相应的ASCII码是多少?(1)换行 0AH (2)字母“Q” 51H(3)空格 20H2、下列各机器数所表示数的范围是多少?(1)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0~255(2)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小数;0.996094(3)16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0~65535(4)用补码表示的16位二进制有符号整数;-32768~327673、(111)X=273,基数X=?164、有一个二进制小数X=0.X1X2X3X4X5X6(1)若使X≥1/2,则X1……X6应满足什么条件? X1=1若使X>1/8,则X1……X6应满足什么条件?X1∨ X2 ∨ X3=1 (2)5、有两个二进制数X=01101010,Y=10001100,试比较它们的大小。
(1)X和Y两个数均为无符号数;(2)X和Y两个数均为有符号的补码数。
二、填空题1、对于R进制数来说,其基数(能使用的数字符号个数)是 R 个,能使用的最小数字符号是 0 。
1、2、十进制数72转换成八进制数是 110Q。
3、与十进制数67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43H 。
1、4、二进制数101.01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5.375。
2、5、十六进制数0E12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1110 0001 0010B 。
三、选择题1、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 D 形式进行的。
A)EBCDIC码 B)ASCII码 C)十六进制编码 D)二进制编码2、与十进制数56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A 。
A)111000 B)111001 C)101111 D)1101103、十进制数59转换成八进制数是 A 。
A)73Q B)37Q C)59Q D)112Q4、与十进制数58.75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B 。
A)A3.CH B)3A.CH C)3A.23H D)C.3AH5、二进制数11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