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95-01【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适当的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能够消除心理障碍,很好的配合治疗。
术后的康复情况也很好,经随访3-24个月,患者康复后的生活状态也不错。
讨论: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还会对患者愈后的生活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居女性肿瘤第二位,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7-10%,。
外科手术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乳腺根治术;乳腺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全乳切除合并淋巴结清扫等。
乳腺癌根治术对许多妇女来说都认为是女性气质的一大威胁,加之手术切除多,伤口创面大,使病人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
所以只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才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从而早日康复。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针对疾病类型,施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32周岁,最大的62周岁,平均年龄46周岁。
84例患者全部有过婚姻经历,其中2例离异,治疗期间出去单身状态。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84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其中保乳手术治疗的为70例,单侧乳房切除治疗的10例,双侧乳房切除治疗的4例。
1.2.2 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的外部性征对女性的气质,重要性非同一般,所以针对乳腺手术的患者心理护理一定要做到行之有效,尤其是涉及到乳房切除手术的患者。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6%,由于预期寿命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乳腺癌病理学护理论文摘要:由于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这也就说明青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疗效不如老年患者。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护理一、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观察组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其他生物学指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ER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PR、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讨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近年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虽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其发病率却仍居高不下,我国虽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增长,且发病年龄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Han等纳入16640例乳腺癌的研究显示,在<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增加5%。
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主要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总数的69.35%,主要病理类型构成和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级方面,观察组组织学分级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应的组织学分级有所差异,但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
国外报告青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6%;沈镇宙等报告233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9%,>35岁患者的转移率50%。
本组资料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2.90%,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黑龙江省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题目:学科:考号:考生姓名:指导老师:年月日目录1、中文摘要……………………………………………………………2、文献综述……………………………………………………………3、正文……………………………………………………………4、参考文献…………………………………………………………5、个人简历…………………………………………………………乳腺癌的心理护理【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里辅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患肢保护.化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定期复查和化疗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乳腺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
文献综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已成为危及女性生命的主要原因。
[1]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年来的报道显示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且死亡率高达5%[2]。
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确诊为乳腺癌后,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环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和最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
在一些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甚至超过了50%,国内调查也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乳腺癌治疗的复杂性、康复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病人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乳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时,将胸大、小肌,乳房一同切除[4],改变了以往形体的完整性,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丧失信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切口愈合迟[5]。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20xx年1月~20xx年12月期间本科共收治乳腺癌患者86例, 均为已婚;年龄36~74岁, 平均51.6岁。
患者文化程度:本、专科20例, 高中23例, 初中及以下43例。
86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54例, 浸润性小叶癌13例, 导管内癌12例, 腺癌7例。
患者住院时间12~23 d, 平均15.6 d。
2 乳腺癌患者心理特点2. 1 否认、隐藏心理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后虽然有明确的诊断结果, 仍有侥幸心理, 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 患者害怕同事、朋友知道, 害怕身体的功能减退以及内分泌紊乱, 担心手术后夫妻关系紧张。
2. 2 悲观、绝望心理患者担心术后化疗脱发, 手术后女性曲线美的破坏, 担心肿瘤切除不彻底, 疾病无法治愈, 对愈后产生恐惧, 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 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
2. 3 恐惧、焦虑心理在确定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 担心手术过程中疼痛, 担心手术不成功以及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 尤其是年轻女性因担心手术造成的生理缺陷, 而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3]。
3 心理护理措施3. 1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沟通, 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 尽可能多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 加强心理疏导, 解除其思想顾虑, 让患者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安全感, 增强患者家属的爱心及同情心, 对于具有强烈的否认心理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 进行权威性的解释, 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病有正确的认知, 大致清楚手术的全过程以及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置措施, 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手术的意义, 以及手术的安全性, 多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心理反应的产生, 使患者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护理论文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护理论文: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近年来,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与中老年患者相比,年轻乳腺癌患者面临着更多的身心困扰,其中之一就是病耻感。
本文将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1. 病耻感的定义病耻感是指患者因患病而感到自卑、羞愧和尴尬的情绪体验,常伴随着对自身形象、能力和价值的质疑。
2. 病耻感的表现年轻乳腺癌患者常常因为乳房切除手术或化疗导致的身体变化而感到病耻。
她们可能对自己的外貌产生不满,害怕他人的评价和嘲笑。
此外,她们还可能感到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担心给亲人带来困扰。
二、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标准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使得年轻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受到身体变化的打击,产生病耻感。
2. 家庭支持与教育水平年轻乳腺癌患者在家庭中得到的支持和教育水平,对她们的病耻感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病耻感,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3. 医疗环境与护理质量医疗环境和护理质量也是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护理质量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信息和支持,减轻她们的病耻感。
三、护理建议1. 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她们的困惑和焦虑。
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减轻病耻感。
2. 教育患者与家属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乳腺癌的相关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3. 改善医疗环境与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关注和照顾,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士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支持与教育水平以及医疗环境与护理质量。
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论文摘要: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对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术后的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患病率居首位。
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手术是该病的首选疗法。
术后女性特征发生改变及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存在恐惧、焦虑、失望、自卑等心理障碍。
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已成为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2009-01/2010-12我科对49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了积极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3~69(44.0±3.0)岁。
有哺乳史43例,无哺乳史6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例,高中或中职文化的有26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3例。
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通过病理检查已确诊,浸润性导管癌 31 例,浸润性小叶癌 1 例。
1.2 方法通过面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调查了49例在我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记录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心理护理。
1.3 心理护理1.3.1 术前心理护理由于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所以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患者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对手术的害怕、对预后的恐惧[2]。
本组有 2例拒绝治疗,占调查人数的 4. 1%;8 例认为患癌等于死亡,占调查人数的16.3% 。
她们对疾病失去信心,我们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了详尽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首先,建立良好的、共同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
此期护士首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更加的关心患者,利用各种机会与患者交流,倾听其主诉,同时要鼓励家属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并做到勤巡视、多沟通,让患者感到受重视的感觉,以减轻其担心、沮丧、紧张、无助和悲观等不良情绪。
乳腺癌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探讨护理效果。
方法: 对123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黄铎香教授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自测及临床观察分析。
结果:乳腺癌患者一般有焦虑、恐惧、依赖、自私、悲观失望、怀疑与否认、求知等7种心理变化。
结论: 只要对各类心理变化,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 心理分析;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08-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2006年5月-2007年5月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123例均为女性,年龄23-80岁。
正常人群组:长春居民及部分患者健康家属129例,年龄21-76岁,均为女性。
1.2 方法:调查表由护士统一发放,应用统一指导用语,由患者独立填写,调查答案当场收回,输入计算机。
用黄铎香教授设计的软件处理。
2 结果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组比较,健康、抑郁、焦虑、疑病、强迫、神经衰弱分p<0.01均有显著差异。
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焦虑(120例97.5%),怀疑与否认(66例53.7%),恐惧(123例100%),依赖(52例42.2%),自私(9例12.6%),悲观失望(72例58.5%),求知(123例100%)。
3 讨论乳腺癌患者是一组特殊患者,从调查中发现,乳腺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而这些不良的心理会促进病情发展,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在护理上进行探讨影响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把患者的心理变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对几种类型进行了相应的护理。
3.1 焦虑:本组97.5%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类型的焦虑心理。
3.1.1 对自己生命的担心。
在多数人的意识中,癌症意味着死亡,对这类患者护士应主动和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表达自我感受,讲出内在的担心和焦虑。
[3]向患者解释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介绍同类病友认识,介绍已经治愈的病例,以减轻因疾病造成的压力,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可以向其介绍一些有关的医学书籍阅读,增强治疗的信心。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南京妇幼保健院王琴董琳关键词:乳腺癌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摘要: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
严重威胁着女性病人的身心健康。
尤其是根治乳腺癌对女性意味着失去女性的第二性征, 形体的完整性和对称性遭到破坏, 导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 影响其家庭和社会生活。
手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又会造成病人生理和心理双重功能障碍。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对乳腺癌病人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主动性,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乳腺科行乳腺癌根治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57例,均为女性;年龄21到85岁,平均53岁;住院时间12天到18天;均在术前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1.2消极心理分析焦虑、抑郁、自卑是乳腺癌病人最常见的情绪反应[2]。
1.确诊期:由于对恶性肿瘤的了解不足,从而对癌症布满惧怕,害怕死亡。
患者往往表现为孤独和焦虑,自卑、疼痛、担忧和失望四种类型。
[3]担心较长时间的治疗期、各种治疗手段的副作用、经济上的负担、因病影响工作生活等。
2.手术期:手术会引起严重心理应激反应。
国外学者道,手术引起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5%~60%。
手术的费用、效果、意外,术后出现局部疼痛、乳房缺失、肢体活动障碍,以及麻醉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是造成此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3.放化疗期:放化疗会出现咳嗽、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成为此期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4.康复期: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乳腺癌患者开始从事各种活动、工作和交际。
研究发现7O %乳腺癌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的问题,易产生负性情感,尤其是年轻女性担心第二性征的缺乏,减少女性吸引力。
浅析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摘要:有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发达国家患者要低,这应该引起重视。
通过对30例乳腺癌患者的观察,我们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效排除她们的心里障碍,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沟通技巧几年来乳腺癌病人逐年增加,病人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癌症患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心理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她们人格、情绪、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反应各有不同,下面从缝隙对象与方法入手,考察结果进行分析、简要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对象乳腺癌患者30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22岁,一般介于40-60年龄段。
都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表现也各有不同。
方法有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记录病人处境、心态;调查只需回答有、无、程度2 结果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其年龄、性格特征、经济状况、社会及亲人支持、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系。
其表现不同:年轻人担心1、2、3比较多;中年人担心3、7比较多;老年人担心4、6、11、12比较多。
意志力强、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有3、6、7的心里。
脆弱的人会有4、10、11、12的心里。
早期乳腺癌的病人相对心理问题会少一些。
3 讨论乳腺癌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同,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后,患者会出现怀疑、高度恐惧、内疚、焦躁不安等心理反应。
另外,这个时期患者出现明显的信息需求,特别是晚期乳腺癌或手术效果不良的患者术后临床不良症状较多,而且身体机能状态也较差,很多患者出现严重抑郁、绝望、甚至有自伤的可能。
恢复期主要是角色改变的不适应,应付复发的恐惧、社会交往障碍等。
随着乳腺癌病人逐年增多,每一个病人都影响着一个家庭,而且乳腺癌病人都是女性,女性对于家庭、孩子影响巨大。
同时她们也受着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多乳腺癌患者多是中年人,对于中年人也分逆反型、恐惧型、暴躁型等。
逆反型病人往往怕拖累家人拒绝治疗这类病人需要开导她。
你可能无所谓,但是你必须为家庭着想,他们需要你。
浅析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摘要: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承受着失去女性第二特征等及其带来的种种心理创伤,在此期间对患者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可使其顺利完成后续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的了解和分析,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大大减少患者自卑、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其以稳定、积极地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1.1 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承受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打击,除了一般的治疗外心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张国仙对46例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告知其此病的相关知识,不良情绪对疾病和预后的影响,保持乐观心态,与家人保持沟通,适当锻炼,并劝导患者接受面对现实,尽可能重回社会等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1.2 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张桂芝[1]对8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对其家属特别是配偶也进行了心理疏导,要求其配偶多与患者沟通,在倾听妻子感受的同时,也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此增进夫妻间的感情,提高婚姻生活质量。
李小贤[10]对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家属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家属及亲友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给予帮助等一系列干预后,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由原来的56%下降至20%,其回归正常生活的比率由原来的62%上升为92%,因此,心理护理干预不仅仅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也增强了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和决心,极大地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缓解疼痛带来的不良情绪:术后疼痛是乳腺癌所具有的恶性肿瘤特征之一,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使患者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
曹燕芳对3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交谈评估,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病情、家庭文化背景以及对音乐类型的喜好和欣赏音乐的水平,选择能接受并且自己喜欢的乐曲,进行音乐放松干预疗法使患者的疼痛敏感性降低,疼痛缓解得到满意效果,也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个案范文英文回答:Breast cancer is a devastating diagnosis that affects not only the physical health of patients but also their ment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s a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it is crucial to provid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are to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o help them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One important aspect of psychological care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It is essential to create a safe and non-judgmental space where patients can express their fears, concerns, and emotions. By actively listening and validating their feelings, I can help them feel understood and supported. For example, I may say, "It sounds like you're feeling overwhelmed by the diagnosis. It's completely normal to have these emotions, and I'm here to support you."Another crucial aspect of psychological care is helping patients manage anxiety and stress.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can be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demanding, leading to increased levels of anxiety. I can teach patientsrelax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 or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o help them calm their minds and reduce stress. Additionally, I may encourage them to engage in activities they enjoy, 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 or practicing a hobby, as a way to distract themselves from worrying thoughts.Furthermore, it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 unique challenges that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ace, such as body image issues and self-esteem issues. Breast cancer treatments often result in physical changes, such as hair loss or mastectom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apatient's self-image. By providing support and helping patients explore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ir changing bodies, I can assist them in developing a positive body image and improving their self-esteem. For instance, I might say,"It's understandable that you're feeling self-conscious about the changes in your appearance. Remember that yourworth goes beyond your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I'm here to help you embrace your new self."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therapy, support groups canb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nnecting with others who are going through similar experiences can provide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understanding. Support groups offer an opportunity for patients to share their stories, exchange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 mutual support. By facilitating support groups, I can help patients build a network of support and gain strength from each other.中文回答:乳腺癌是一个毁灭性的诊断,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健康。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理护理的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除了生理上的恢复,心理上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癌手术后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
一、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乳腺癌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身体上的创伤,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手术前的恐惧、手术中的紧张和手术后的恢复期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无助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因此,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抵抗力。
它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身体变化和生活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还可以促进患者与家人、朋友和医生的良好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恢复身心健康。
二、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1.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扰。
只有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2. 提供信息和教育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详细的关于手术后恢复期的信息,让患者了解恢复的过程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身体变化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手术后生活的信心。
3.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恐惧、愤怒、焦虑等。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4.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和咨询,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如积极面对问题、寻找支持、调整心态等。
帮助患者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抗压能力。
5. 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帮助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组织、心理咨询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晚期乳腺癌疼痛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摘要】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
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统计显示乳腺癌同样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本文向大家说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针对乳癌术后护理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
[1][2]但我认为其中患者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
因此,在对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尤应重视心理方面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方法:对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居家护理总结经验,并观察效果。
结果:通过有效的居家护理、心理支持,对于这20例患者心理状态、情绪的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居家护理一定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灵性,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护理;晚期;重要性【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31-01针对晚期乳腺癌处于疾病末期,死亡将在短期发生的患者。
给予晚期疼痛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使患者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期, 是我们在居家宁养护理中重视的关键点。
因此,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将20例晚期乳腺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包头宁养院,2009——2012年乳腺癌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80岁2 居家护理:目的是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他们的不适症状,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灵的痛苦未核心,尽最大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和医护人员是合作的伙伴,在我们之间用爱心架起桥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交流,相互支持,用爱心去感动每一位患者。
尤其是对晚期癌症病人护理要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理念。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为护理工作者的临床工作提供思路。
方法: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各32例。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sds平均为(43.6±7.4)分,sas平均为(47.4±5.2)分;对照组sds平均为(68.5±7.9)分,sas平均为(71.8±6.6)分,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意识清醒、语言沟通能力正常,自愿配合调查。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调动家庭、社会的因素对患者进行关心,给予其必要的体贴照顾,使患者敢于面对因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胸壁塌陷、上肢运动障碍等缺陷,防止消极情绪同认识功能障碍间的恶性循环。
②对于患者的真实病情,应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避免患者过度恐惧紧张,产生消极治疗的情绪。
对于得知病情的患者,应主动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使其更加配合治疗。
③对于极度悲观的患者,在做好心理安慰的同时,向患者介绍有关乳癌治疗新进展以及取得成功的典型病例,并分析治疗中的有利条件,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工作中护士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情绪不佳时做到克制忍让,有意识地多接近患者,鼓励患者倾吐内心的痛苦,劝导其面对现实,以笑脸去迎接不幸。
⑤向患者介绍可以通过假体植入术等整形手术、配戴义乳或购买加厚乳罩等方式美化形体,让患者对术后的形体改变有正确的认识,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和依靠,患者自信的面对生活。
1.3评价方法:在护理完成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效果评价。
该方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均较多的采用,其敏感性和信效度已在多个国家得到验证。
乳腺癌病患围术期心理护理的研究和分析的论文乳腺癌病患围术期心理护理的研究和分析的论文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目前,对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乳癌根治术为主,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
其特殊的手术创伤以及癌症本身对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地的心理问题,因此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现将35例乳腺癌病人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20xx年5月—20xx年5月共收治35例乳腺癌病人,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3岁~72岁,平均49.5岁;全部行乳癌根治术治疗,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小管癌1例;住院时间12d~21d,平均住院16d。
2心理护理2.1术前心理护理由于对“癌症=死亡”的错误认识,病人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往往难以接受,表示怀疑。
同时特殊的手术方式让病人感到自己残缺不全,失去女性特征,担心自己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将会发生变化,难以进入先前的生活角色,不同程度地出现恐惧、抑郁、悲观失望等心理状况,失去生活的信心,有的病人甚至拒绝治疗。
为此病人入院后,要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倾听其主诉,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及心理活动。
鼓励家属给予病人更多的关爱,让病人感受到重视与关心,以减轻担心、沮丧、紧张、无助和悲观等不良情绪。
同时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及过程,术前或术后化疗方式及预后,告知术前的注意事项,提高病人对癌症的认识,消除对手术后的各种顾虑和不安,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中心理护理虽然术前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但病人进入手术室,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和恐惧,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与病人沟通,适当交谈,详细讲解手术室的情况、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术中的注意事项等,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取得理解和配合。
术中应加强巡视,保持手术间肃静,各项操作稳、准、轻、快,井然有序,避免无关谈笑及噪声,消除不良刺激对病人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术中应激反应发生。
关于乳腺癌护理的毕业论文乳腺癌是目前女性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乳腺癌护理是关注和照顾乳腺癌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篇论文将通过1200字的篇幅,探讨乳腺癌护理的相关问题,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评估等方面。
一、乳腺癌护理的目标乳腺癌护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全程护理,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具体而言,乳腺癌护理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乳腺癌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式、并发症等。
同时,护士还需提供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帮助患者克服焦虑和恐惧。
2. 有效管理病情和治疗: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等。
同时,护士还应负责监测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缓解症状和副作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常常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疼痛等。
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4. 导航管理和康复:护士需要协调患者的各种治疗资源,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并通过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功能。
二、乳腺癌护理的方法1. 健康教育:护士应给患者提供详细的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防治方法、治疗后的护理等。
同时,护士还应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2. 疼痛管理:乳腺癌常常伴随疼痛,护士应通过合理的药物缓解或物理疗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护理有效性的评估: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包括病情的变化、治疗的效果等。
同时,对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4. 心理支持和咨询: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倾听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惑,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三、乳腺癌护理效果的评估乳腺癌护理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估:通过对乳腺癌病灶的观察和评估,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和进展情况。
乳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75-02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
乳腺癌手术治疗破坏形体美观,术后有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功能障碍。
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36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对其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或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和配合治疗的主动性,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36例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24岁,大多数在30-45岁之间,其中以恐惧焦虑心理为主的22人,以悲观绝望为主的8人,混合型6人。
2 典型病例
患者杜某,女性,47岁,于2009年4月因左侧乳房肿块来院检查时,性格开朗乐观。
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需住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
患者知情后表现出极度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精神萎糜、少言寡语、悲观等心理特征。
对此,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消除其情绪
低落、焦虑不安、不思饮食、失眠、心理障碍等悲观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
一个月后病人情绪稳定,疾病好转出院。
3 心理状态分析
3.1 恐惧癌症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寝食难安,反复向医护人员或同病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
3.2 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被确诊癌症的病人大都怀疑是否为误诊,心理矛盾重重,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乳腺癌的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愈后如何。
3.3 悲观与失望的心理患者一旦得知乳腺癌诊断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3.4 自卑心理乳腺癌患者女性居多,她们怕因手术后乳房外观的改变会遭到丈夫的嫌弃,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患者,由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情绪很不稳定,情绪的改变使她们常会对身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宣泄自己的烦恼和痛苦。
3.5 绝望过后的强烈求生欲望患者经过不同的心理过程之后情绪逐渐平静、坦然接受事实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师治疗。
对于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对化疗药物盲目依赖,忽略自身的免疫状况。
3.6 抗癌药心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有严重的化疗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毛发脱落、血管损伤等痛
苦。
因为上述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再次出现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对治疗极为不利。
患者稳定乐观的情绪是取得乳腺癌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针对上述心理诊断,特制定一套心理护理措施。
4 护理
4.1 对于患者的真实病情、特殊情况应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避免患者过度恐惧、紧张,产生消极情绪。
对于已得知病情的患者,应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使病人对乳腺癌有正确的认识。
4.2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慎重、科学、耐心的解答,以沉着、冷静的态度疏导病人的不安情绪,排除不利于乳腺癌治疗的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
4.3 对于极度悲观与失望的患者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安慰的同时向病人介绍有关乳腺癌治疗新进展以及取得成功的典型病例,并介绍患同种疾病且治疗效果及心态较好的患者相互认识,促进患者之间对抗疾病经验的交流,从而获取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病人的心理感受,告诉患者乳腺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很理想,使患者尽快摆脱癌症带来的精神折磨。
4.4 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积极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言行去关心体贴病人。
在病人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做到克制忍让,以情感人,有意识地多接近病人,鼓励患者倾吐内心的
痛苦。
同时,取得其周围病人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并帮助家属分析患者情绪失控的原因,亲属与医护人员的鼓励支持是扭转患者自卑心理的关键。
4.5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病史、治疗手段和心理变化,用自己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病人的信赖,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和药物知识,使患者对治疗方法得以理解和正确认识,帮助患者适应角色,通过护理人员耐心、细心的疏导给予患者精神帮助。
4.6 保证病房的安静、整洁和舒适,定时开窗通风,维持病房适宜温度,促进病友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患者处于轻松乐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避免各种不良环境因素刺激患者。
4.7 有计划地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化疗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增强责任心,慎重语言交流,防止意外发生,并向患者讲解药物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视自己出现的化疗反应,保护血管,给予饮食指导,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5 通过对36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以最佳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因此我认为即使护士与病人只有短暂的接触,也要加强整体护理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临床经验,努力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72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引例[j]
[2]家庭护士.2006.4.(513):13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心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