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hls60混凝土搅拌楼设计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HLS60混凝土搅拌楼设计及其模糊综合评价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设计题目HLS60混凝土搅拌楼设计及其模糊综合评价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混凝土搅拌楼是建筑施工的关键设备。
1903年德国建造了第一座混凝土搅拌楼,随后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建造了自己的混凝土搅拌楼(站),我国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引入混凝土搅拌楼的[1]。
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对施工现场的文明生产及环境噪声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械在城市建设中受到极大的限制。
同时,大型建筑施工工程对现浇混凝土的用量不断增大,使得混凝土搅拌楼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经过几十年努力,国产混凝土搅拌楼随着我国建设事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引进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设计、制造、安装到调试运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主要技术性能和总体水平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直到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经济总量连续四年增长30%以上,成为拉动建材工业增长的第一大行业[2]。
行业空前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显著,我国各地环境污染状况严重,雾霾天气频发,PM2.5浓度持续攀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各地政府相继发布了禁止混凝土现场搅拌的通知,混凝土生产现场的环境问题也受到政府的重视,比如搅拌楼现场的扬尘排放问题、污水排放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等。
环保问题成为制约混凝土搅拌楼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己经相继出台了预拌混凝土搅拌楼绿色生产强制措施,并且各地混凝土生产厂家也开始绿色环保建设或改造。
在上述三地,已建成数家全封闭环保型搅拌楼, 在国内其他地区如重庆、武汉、成都等地也相继建成数家环保楼, 湖南、江西等多个地方混凝土协会已召开相关会议,行业整合、环保政策出台等已提上日程[3]。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此件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二份,院(部)、指导教师各存一份。
公司印章管理制度一、目的公司印章是公司对内对外行使权力的标志,也是公司名称的法律体现,因此,必须对印章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的严格管理,以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运作,由公司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二、印章的种类1、公章,是按照政府规定,由主管部门批准刻制的代表公司权力的印章。
2、专用章,为方便工作专门刻制的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印章,如: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仓库签收章等。
3、手章(签名章),是以公司法人代表名字刻制的用于公务的印章。
三、印章的管理规定1、印章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保管印章的地方(桌、柜等)要牢固加锁,印章使用后要及时收存。
2、财务专用章由财务部负责保管,向银行备案的印章,应由财务部会计、总经办分别保管。
3、印章要注意保养,防止碰撞,还要及时清洗,以保持印迹清晰。
4、一般情况下不得将印章携出公司外使用,如确实因工作所需,则应由印章管理员携带印章到场盖章或监印。
5、印章管理人员离职或调任时,须履行印章交接手续。
四、公章刻制印章需本公司法人代表批准,并由印章管理专责人负责办理刻制并启用并交由专人进行保管。
五、印章的使用1、使用任何的印章,需由相应负责人审核签字。
为方便工作,总经理可授权印章管理专责人审核一般性事务用印。
2、用印前印章管理人员须认真审核,明确了解用印的内容和目的,确认符合用印的手续后,在用印登记簿上逐项登记,方可盖章。
3、对需要留存的材料,盖印后应留存一份立卷归档。
4、不得在空白凭证、便笺上盖章。
5、上报有关部门的文件资料,未经部门经理、总经理审签,不得盖章。
6、以公司名义行文,未经总经理签发,不得盖章。
7、按照合同会签制度的规定,所有合同和协议在会签手续齐全后方可盖章。
8、各印章管理人员如出差,应把印章移交有关人员,并办理有关交接手续。
六、印章管理人员的责任1、印章管理人员要与公司签订《印章管理责任书》,并在“印章管理制度”上签名。
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使用量越来越大,混凝土搅拌站也逐渐成为建筑工地必备的设备之一。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搅拌站存在人工配料的弊端,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且配料准确度难以保证,容易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配料精度和生产效率,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混凝土搅拌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精准的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1. 设计自动配料系统的硬件框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组成部分。
2.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混凝土原材料的自动配料,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研究开发一套配套的软件系统,用于实现自动配料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维护。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 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的配料精度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2. 改善传统混凝土搅拌站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可靠性。
3. 为建筑行业提供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和模拟两种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选用现代化的传感器和控制器,搭建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的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际操作测试。
2. 模拟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自动配料系统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混凝土搅拌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精准的混凝土原材料配料技术,可以为广大建筑企业和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配料方案和服务。
3. 将现代高科技应用于建筑行业,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 设计开发出一套性能稳定、高效精准的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本)091 学生姓名:单雪松学号: 2009322117 指导教师:刘春东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如图2,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
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
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图1 自落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图2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搅拌。
工作时,随着拌筒的转动,物料被搅拌筒内壁固定的叶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自重下落。
由于各物料颗粒下落的高度、时问、速度、落点和滚动距离不同,从而物料各颗粒相互穿插、渗透、扩散,最后达到均匀混合。
自落式搅拌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功率消耗小,拌筒和叶片磨损轻,但搅拌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搅拌质量不易保证。
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普通塑性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
按拌筒形状和卸料方式的不同,有鼓筒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鼓简式搅拌机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被我国建设部列为淘汰产品。
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如图1.3,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
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
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图1 自落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图2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 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
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小型物料搅拌机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物料搅拌机是一种带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用以把物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合料的机械。
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
它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物料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家庭、农田等工程中。
在家庭工作期间,同时也要进行田间作业,这都需要用到物料搅拌机。
所以现在正是发展物料搅拌机的大好时机。
在家庭生产中,对于搅拌设备的运用比较多。
为此,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有望满足家庭生产生活。
本课题采用循环涡轮旋转搅拌机对物料进行搅拌。
设备在理论上为提高搅拌速率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课题的实施是为物料的搅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状及分析1、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52年,天津工程机械厂和上海建筑机械厂试制出我国第一代混凝土搅拌机,进料容量为400L和1000L。
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我国为适应建筑业商品混凝土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在引进国外样机的基础上,有关院所厂家陆续开发了新一代Jz型双锥自落式搅机.D型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其中,JS型双卧轴搅拌机在80年代初研制成功。
80年代末,我国混凝土搅拌产品开发重点转向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研制出了10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站)。
经过引进吸收、自主开发等几个阶段,到本世纪初,国内混凝土搅拌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在产品规格和生产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能力的行业。
2006年,我国生产装机容量0.5~6 m3的搅拌站2100多台,已成为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大国。
2、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9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JZ350混凝土搅拌机设计(总体设计,离合器及操纵机构设计,上料机构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0年3月25日1.文献综述1.1混凝土搅拌机的概述:混凝土搅拌机是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机械。
早在十九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十九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二十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搅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
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近年来由于商品混凝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建筑机械化起了促进作用。
构成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三大设备: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已有一定批量的生产。
混凝土搅拌机是组成搅拌楼(站)的关键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自落式与强制式 2大类;按照结构形式分为立式、卧轴式和倾斜式3类。
(1)自落式搅拌机: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
它又分为鼓型、双锥反转出料、双锥倾斜出料三种。
自落式搅拌机的主要工作部分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拌筒,拌筒内装有纵向设置的叶片。
工作时搅拌筒绕水平轴线旋转,装入筒内的物料被叶片带至一定高度,然后借自重落下,周而复始,使物料获得均匀的搅拌。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JZ350混凝土搅拌机设计(总体设计,离合器及操纵机构设计,上料机构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0年3月25日1.文献综述1.1混凝土搅拌机的概述:混凝土搅拌机是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机械。
早在十九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十九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二十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搅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
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近年来由于商品混凝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建筑机械化起了促进作用。
构成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三大设备: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已有一定批量的生产。
混凝土搅拌机是组成搅拌楼(站)的关键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自落式与强制式 2大类;按照结构形式分为立式、卧轴式和倾斜式3类。
(1)自落式搅拌机: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
它又分为鼓型、双锥反转出料、双锥倾斜出料三种。
自落式搅拌机的主要工作部分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拌筒,拌筒内装有纵向设置的叶片。
工作时搅拌筒绕水平轴线旋转,装入筒内的物料被叶片带至一定高度,然后借自重落下,周而复始,使物料获得均匀的搅拌。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理工类题目:泥浆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DZ机械074 学生姓名:潘俊学号:********* 指导教师:蒋英(讲师)2010 年11 月12 日淮海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研究意义水泥浆是当今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和民用等基本建设工程中,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搅拌作为水泥浆生产工艺中关键的一道工序,由相应的水泥浆搅拌机来实施完成,目前它已成为各种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设备。
而大型智能化高效优质水泥浆搅拌机既可快速、大量地进行水泥浆的搅拌作业,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水泥浆搅拌机能替代人工进行水泥浆搅拌工作,具有搅拌速度快、搅拌均匀、省工省时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搅拌水泥浆易结块和沉淀的难题。
本研究既是对现有搅拌机关键技术的深入探讨,也是进一步的技术提升和创新,对今后水泥浆搅拌机的设计和产品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水泥浆机械行业水平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施工水平以及推动搅拌机设备性能的全面提高,使其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设备水平。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国外开发生产水泥浆搅拌机的时间比较早,迄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
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的水泥浆搅拌机均已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视屏幕监控技术,对配合比的选择比、上料、称量、搅拌、出料、骨料含水率的测定、配合比的调整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记录等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
一些更为先进的水泥浆搅拌机还设置有对粗细骨料的精度分布进行调整的精度补偿、对骨料表面含水率的补偿、容量变更控制、骨料粗精称控制、回收工业水以及清水积累的比率补偿等控制手段;此外,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衬板材料也作了改进,水泥浆生产工艺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总的来说,当今国外先进的水泥浆搅拌机功能齐全,性能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大便委员会对学生大便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有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公证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之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一般一本参考书最多相当于三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不包括词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9年月15日”或“2009-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搅拌机及其系统的一般情况,讨论了搅拌机的组成和分类。
分析了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最后论述了搅拌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搅拌机搅拌系双轴搅拌提高生产效率1、搅拌机及系统的一般情况随着我国搅拌机市场的发展,搅拌机的技术的研发和市场状况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了解国内外搅拌机技术发展和市场状况对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
搅拌系统由圆槽形搅拌筒和搅拌轴上安装了几组结构相同的叶片,但起前后上下都错开一定的空间,是拌合料在两个搅拌筒内不断地得到搅拌,一方面将搅拌筒底部和中间的拌合料向上翻滚,另一方面又将拌合料沿轴线分别向前推压,从而是拌合料得到快速而均匀的搅拌。
设置在两只搅拌间底部的卸料门由汽缸操纵。
卸料门的长度比搅拌筒长度短,80-90%的混凝土靠其自重卸出,其余部分则靠搅拌叶片强制向外排除,卸料迅速干净。
1.1搅拌机组成含有一基座、一传动组、一搅拌筒,基座用于固设传动组,传动组带动搅拌筒旋转,搅拌筒内壁设有多个第一搅拌片与多个第一搅拌片,第一搅拌片的一侧绕设于搅拌筒内壁,而第二搅拌片的旋转方向,且旋转圈数亦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即藉由让多个原物料滑动于第一搅拌片与第二搅拌片,避免于搅拌时破坏原物料颗粒状,且利用两搅拌片的旋转方向不同与旋转圈数不同,产生小漩涡以卷起原物料,均匀混合为混合物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理工类题目:小型搅拌机的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胡爱英2013年3月20日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一、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小型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家庭、食品店、集体食堂等场所。
在日常生活中,在做糕点的食品店,用于和面,搅匀鸡蛋等,做蛋糕,用于搅匀奶油,我曾见过,学校食堂的师傅,冬天用搅拌机淘米,因为冬天冷,师傅用搅拌机淘米,避免了亲自用手去淘米,避免了人手接触冷水,可谓是一大创新。
可见,小型搅拌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何等方便,所以现在正是发展小型搅拌机的大好时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随着近些年我国食品设备的飞速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已经成为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形成了为食品加工业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部分食品加工机械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但由于我国食品加工机械工业起步晚,基础差,目前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仅占全部的5%-10%,整个行业落后20-25年,因此搅拌机在食品当中的应用也是比较晚的,其广泛度还有待提高,我国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先进的食品加工机械,以满足我国食品工业之需要,因此,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的行业发展不平衡,产品的水平还不高,然而在发达国家中搅拌机的应用很早就投入食品加工机械中,各类搅拌技术的应用也是比较早的,发达国家又恨高的食品工业产值,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一般在10%以上,最高可近18%,食品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发达国家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食品机械行业已经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机械性能高,自动化程度高,这样大大减少了劳动力,保证了生产速度,降低了劳动成本,节省了劳动时间,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所以小型食品搅拌机在国内外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课题的基本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课题基本内容本课题设计的重点是电动机及传动机构、搅拌轴、搅拌叶片等部件的设计。
食品搅拌机开题报告一、项目简介本文档描述了一个食品搅拌机项目的开题报告。
该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制造一款高效、安全、易于使用的食品搅拌机。
该搅拌机可以用于将食材搅拌均匀,制作饮品、调味品、面团等食品。
二、市场调研在进行食品搅拌机项目的开发之前,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以了解当前市场上的搅拌机产品和消费者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搅拌机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度,但同时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传统搅拌机操作复杂,不易清洗,使用起来不方便;2.部分搅拌机性能较差,搅拌效果不佳;3.部分搅拌机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4.部分搅拌机耗电量较高,不节能。
综合市场调研结果,我们决定设计一款具有高效、安全、易于使用和清洗的食品搅拌机,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搅拌机的需求。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制造一款先进的食品搅拌机,具体目标如下:1.提供高效的搅拌功能,能够将食材搅拌均匀;2.设计简单,易于使用和清洗,提高用户体验;3.控制噪音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用户造成干扰;4.设计节能功能,减少能源消耗;5.外观时尚,符合用户审美。
四、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确定需求在需求确认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并制定详细的技术规格书。
我们将与潜在用户和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分析。
2. 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将基于需求明确出的技术规格书进行初步设计。
我们将进行多个概念设计的竞争,通过分析和评估各种概念设计,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3.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我们将对所选择的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设计和优化。
我们将考虑各种因素,如性能、结构、材料、生产成本等,并进行系统集成和模型验证。
4. 制造生产在制造生产阶段,我们将进行食品搅拌机的样机制造和测试。
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合作,确保食品搅拌机的质量和性能。
5. 市场推广在市场推广阶段,我们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食品搅拌机的宣传和推广。
我们将与线上电商合作,进行线上销售,并寻找线下零售商进行合作。
食品拌料机开题报告食品拌料机开题报告一、引言食品拌料机是一种用于将食材进行混合和搅拌的机械设备。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拌料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不同种类的食材进行均匀混合,从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本报告将探讨食品拌料机的设计和应用,以及其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影响。
二、食品拌料机的设计原理食品拌料机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拌料机的容量、形状和搅拌方式。
动力系统设计则需要确定适当的电机功率和传动装置。
控制系统设计则包括控制面板和操作界面的设计,以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
三、食品拌料机的应用食品拌料机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拌料机可以将面粉、酵母、水和其他配料混合均匀,使得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口感。
在糕点制作中,拌料机可以将蛋糕糊、奶油和果酱等材料搅拌均匀,制作出美味的糕点。
此外,拌料机还可以用于制作肉制品、酱料、调味品等食品。
四、食品拌料机的优势和挑战食品拌料机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通过拌料机的使用,食材可以更加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得食品的口感更好,品质更高。
此外,拌料机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食品拌料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设计和制造的成本较高。
拌料机需要具备强大的动力和稳定的机械结构,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其次,食品拌料机的维护和清洁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由于食材的特殊性,拌料机需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五、食品拌料机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口感要求的提高,食品拌料机在未来将继续发展。
首先,拌料机的自动化程度将会提高。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拌料机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搅拌和配料过程,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
其次,拌料机的设计将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将会考虑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六、结论食品拌料机作为食品加工行业中重要的设备,对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起到了关键作用。
摘要目前,混泥土搅拌机在国内外都有着飞速的发展,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完善产品系列,适应小型建筑施工和实验室工作的需求,设计了此混泥土搅拌机。
本课题主要研究立轴式混泥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搅拌机搅拌系统方案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对混泥土搅拌机的搅拌系统初步定型,并对搅拌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设计和计算。
主要设计结论如下:(1)搅拌机的结构方案分析与总体设计本搅拌机的结构是由机架、搅拌装置、传动系统所主成。
机架是整个设备的支撑部分,由槽钢和钢管焊接而成。
搅拌装置由搅拌筒、搅拌轴、搅拌铲片所主成,搅拌铲片固定在搅拌臂上,并且与搅拌轴主成一体,搅拌铲与搅拌筒底间隙可微量调整。
传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器、带传动、链传动所组成。
(2)搅拌装置的设计搅拌装置是安装在轴套上的铲片式叶片,叶片随轴的旋转而转动,对筒内物料进行搅拌,是物料混合均匀,搅拌臂向上伸出,可起到搅拌上方物料的作用。
(3)传动系统的设计传动系统是由V带传动和链传动来传递运动的。
电动机输出转速通过V带传动传递到减速器,减速器又通过链传动将转速传递给搅拌机的主轴,主轴带动轴套转动,从而使搅拌叶片旋转,来完成搅拌的工作。
关键词:搅拌机;立轴;混泥土AbstractAt present, concrete mixer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continuous high. In order to meet market demands, improving the product series, adapt to the small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laboratory work demand, design the concrete mixer.This topic research vertical shaft type concrete mixer work principle and blender mixing system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concrete mixer, the mixing system, and the preliminary finalize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by mixing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mixer with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of program analysisThe structure is a rack mixer, mixing equipment, drive into the main.The support of the entire equipment rack is part of the channel steel and steel pipe welded. Mixing device consists of the mixing tube, shaft, mixing shovel into a film by Lord Spatula piece fixed to the mixing arm, and with the main shaft into one, Spatula and mixing tube at the end of the gap can be micro-adjusted. Transmission from the motor, gearbox, belt drive, chain drive of the composition.(2) mixing device designMixing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sleeve piece on the shovel blade, blade rotation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barrel for mixing the material, the material is mixed, stirring arm extended upward, may play a role in mixing the material above.(3)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Transmission by V belt drive and chain drive to transfer movement. Motor output speed to pass through the V-belt transmission to the gearbox, gearbox and chain drive to speed to pass through to the mixer spindle drive shaft rotation, so that the mixing blades rotating, stirring to complete the work.Keywords Mixer Vertical axis Concrete目录1 总体概述 (1)1.1毕业设计课题 (1)1.2 设计的总体要求 (1)1.3 设计大纲 (1)1.3.1 设计原则 (1)1.3.2 原始数据 (1)1.4泥土搅拌机的概述 (1)2、设计的主要内容 (2)2.1搅拌装置的设计 (2)2.2传动装置的设计 (2)2.3机座与支架的设计 (3)2.4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3)3、主要机构具体结构设计及参数设计 (3)3.1搅拌装置的设计 (3)3.1.1搅拌桶的设计 (3)3.1.2搅拌叶片的设计 (4)3.2传动装置的设计 (6)3.2.1电动机的选择 (6)3.2.2电动机的选择 (8)3.2.3轴的设计计算 (15)3.2.4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4)3.2.5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26)3.2.6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7)3.2.7润滑与密封 (27)3.3机座与支架的设计 (27)3.4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28)4、参考文献 (29)1 总体概述1.1 毕业设计课题小型混泥土搅拌机1.2 设计的总体要求① 满足使用要求② 满足经济性要求③ 力求整机的布局紧凑合理④ 工业性要求简单而实用⑤ 满足有关的技术标准1.3 设计大纲1.3.1 设计原则① 搅拌机技术条件应满足GB9142-2000《混泥土搅拌机技术条件》规范; ② 所用图纸的幅面应符合GB4457-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机械制图》中的相关定。
XXXX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搅拌站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职称:2012 年 3 月 2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实训科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学院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10年12月16日”或“2010-12-1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全、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轨制,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巧材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美,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应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掉。
近年来,原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的路桥家当格局,跟着路桥行业体系体例的改革,慢慢形成了国有、股份、外商、外企并存的家当新格局。
老的管理体系已不克不及适应行业的成长请求,须要改进和完美。
如今,搅拌站还不甚规范、管理轨制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引导为了寻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革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腐、老化现象较广泛地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隐蔽着诱发变乱的祸胎。
混合液体搅拌机开题报告1. 引言液体搅拌技术在化工、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混合液体搅拌机作为液体搅拌技术的一种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混合液体搅拌机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以此为基础展开后续的研究工作。
2. 研究背景在液体搅拌过程中,混合液体搅拌机的效率和搅拌质量对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混合液体搅拌机通常存在搅拌均匀度不高、能耗高、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混合液体搅拌机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目的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个高效、节能、稳定性好的混合液体搅拌机,以提高混合液体的搅拌效果和产品的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标如下:•设计一种新型的混合液体搅拌机;•提高搅拌机的搅拌均匀度;•降低搅拌机的能耗;•提高搅拌机的稳定性。
4.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4.1 资料调研首先,我们将对混合液体搅拌机的相关研究和现有产品进行调研。
通过查阅文献和调查市场上的产品,了解当前搅拌机的设计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4.2 设计方案的制定基于资料调研的结果,我们将制定混合液体搅拌机的具体设计方案。
在设计方案中,我们将考虑搅拌机的结构、运行原理、动力系统、搅拌装置等关键要素,并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优化设计方案。
4.3 数值模拟和仿真为了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我们将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搅拌机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4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将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自行搭建实验平台,利用实际的混合液体进行试验,测试设计方案的搅拌效果、能耗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并与市场上的产品进行对比。
5. 预期成果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希望达到以下预期成果:•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液体搅拌机设计方案,具有更好的搅拌均匀度、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搅拌效果和性能指标,与市场上的产品进行对比并评估优劣。
课题名称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
小型物料搅拌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物料搅拌机是一种带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用以把物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合料的机械。
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
它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物料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家庭、农田等工程中。
在家庭工作期间,同时也要进行田间作业,这都需要用到物料搅拌机。
所以现在正是发展物料搅拌机的大好时机。
在家庭生产中,对于搅拌设备的运用比较多。
为此,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有望满足家庭生产生活。
本课题采用循环涡轮旋转搅拌机对物料进行搅拌。
设备在理论上为提高搅拌速率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课题的实施是为物料的搅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状及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52年,天津工程机械厂和上海建筑机械厂试制出我国第一代混凝土搅拌机,进料容量为400L和1000L。
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我国为适应建筑业商品混凝土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在引进国外样机的基础上,有关院所厂家陆续开发了新一代Jz型双锥自落式搅机.D型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其中,JS型双卧轴搅拌机在80年代初研制成功。
80年代末,我国混凝土搅拌产品开发重点转向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研制出了10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站)。
经过引进吸收、自主开发等几个阶段,到本世纪初,国内混凝土搅拌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在产品规格和生产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能力的行业。
2006年,我国生产装机容量0.5~6 m³的搅拌站2100多台,已成为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大国。
2、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9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
量和效率。
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自落式搅拌机依靠被拌筒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搅拌。
工作时,随着拌筒的转动,物料被搅拌筒内壁固定的叶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自重下落。
由于各物料颗粒下落的高度、时间、速度、落点和滚动距离不同,从而物料各颗粒相互穿插、渗透、扩散,最后达到均匀混合。
自落式搅拌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功率消耗小,拌筒和叶片磨损轻,但搅拌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搅拌质量不易保证。
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普通塑性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
按拌筒形状和卸料方式的不同,有鼓筒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鼓简式搅拌机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被我国建设部列为淘汰产品。
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 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
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
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
比如德国的EMC系列、EMS系列搅拌站和UBM系列、EMT 系列搅拌楼,意大利的MAO系列搅拌站、MSO系列大型搅拌基地等。
搅拌机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影响生产和经济效益。
我国早年的搅拌技术不如国外,效率、质量上不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近年来,我国经过引进、自主开发,到现在已经是搅拌设备的生产大国。
椐粗略估计,2006年,我国生产装机容量0.5~6 m³的搅拌站2100多台。
因此进行搅拌技术研究的任务很重要。
三、任务要求及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任务要求
1、对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掌握其工作原理,确定其总体设计方案;
2、确定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
3、进行电动机的选择;
4、绘制相应的零件图和装配。
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装置主要对小型物料进行搅拌,综合国内搅拌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国内搅拌技术成熟程度比较成熟,使用电循环涡轮旋转搅拌机进行物料搅拌,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综上所述,该设计是可行的。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本课题重点是物料搅拌机传动系统的设计,包括齿轮、轴及轴上零件的设计;难点是物料搅拌机装配图的绘制。
具体的解决的思路如下: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方案的确定,进行机构的构
想和可行性分析,最后做出总体设计。
五、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获得物料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掌握其工作原理
(2)根据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
(3)根据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进行齿轮机构的设计;根据机械设计中轴的设计方法进行轴的设计;
(4) 遇到关键性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5)运用AutoCAD绘制齿轮和轴的零件图以及装配图。
(6)参考资料中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等进行计算校核。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拟定工作进度
第1周—第2周收集物料搅拌机的相关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物料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完成开题报告
第2周—第5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同时进行主要传动参数的计算;在主要传动参数的基础上进行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第6周—第9周与指导老师交流,就前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进行轴的设计;进行轴承和键的设计;进行齿轮和轴零件图的绘制;进行装配图的绘制;
第10周—第12周制定论文写作提纲,同时开始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并与指导老师交流进行修改;
第13周—第14周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准备答辩。
七、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展文. 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设计[D]. 1999 总第79期16卷
[2] 赵青.最新的搅拌混合技术[J].中国日用化学工业.2001,5:46-48
[3] 斋藤,浩一.最近の搅拌机械[J].化学装置,1986,11:57-68
[4]李刚.工业用码垛机器人[J];2005(24):40-41
[5]刘中琦,曾维鑫,张帆.型煤搅拌机搅拌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J].山西:煤矿机械,2000,21
(6):7-8
[6] 赵利军,冯忠旭,姚运仕.搅拌机叶片安装角的确定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100-102
[7] 翁志学,黄志明,李允明.湍流搅拌釜多层桨层间距对搅拌物性的影响.化学工程,1984:267-273
学生签名
年月日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