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用品--防尘口罩产品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7
劳动防护用品ppe知识培训ppt劳动防护用品PPE知识培训PPT第一部分:PPE基本知识介绍1. 什么是PPE?PPE是劳动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的缩写,用于保护工作者免受各类危害和伤害。
2. 常见的PPE种类- 头部防护:安全帽、头盔- 面部防护:面具、护目镜、防护面罩- 呼吸防护:防尘口罩、防毒面具- 手部防护:手套- 身体防护:防护服、安全带- 脚部防护:安全鞋、防护靴第二部分:PPE的选择和使用1. 选择合适的PPE- 根据工作环境和任务特点选择合适的PPE。
- 确保PPE与工作内容相匹配,如耐酸碱、防火等。
2. 正确佩戴和使用PPE- 管理人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PPE的正确佩戴和使用培训。
- 佩戴前,检查PPE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正确佩戴PPE并确保其紧固。
第三部分:PPE的维护和保养1. 定期检查PPE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2. 经常清洁和消毒PPE。
3. 存储PPE时,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第四部分:PPE的废弃和更换1. PPE过期之前不得更换,以确保其效果。
2. 废弃的PPE应根据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3. 当PPE受损或失效时,应立即更换。
第五部分:PPE的应急处置1. 发生事故或危险情况时,要立即正确使用PPE进行自我保护。
2. 进行紧急疏散前要带上PPE。
3. 在逃生过程中要继续佩戴PPE以提供安全保护。
结语:PPE是保护工作者安全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工作环境和任务特点选择合适的PPE,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定期维护和保养PPE,废弃和更换失效的PPE。
在应急情况下,正确使用PPE 确保自身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xx年xx月xx日•培训目的和内容•基础知识介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目录•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与展望01培训目的和内容1 2 3让员工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教授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纠正错误操作。
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使员工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保养方法,延长使用寿命。
学会维护保养常见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其作用和适用场景。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详细讲解各类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适用场景。
应急处理与救援教授员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技巧。
•全体员工:无论是生产线工人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到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
培训对象02基础知识介绍按用途分类呼吸防护用品、头部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耳部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躯干防护用品。
按防护级别分类一般防护用品、高风险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个人防护用品的用途和适用场景•呼吸防护用品:防止空气中有害物质进入呼吸系统,适用于产生粉尘、有毒气体、蒸汽或气溶胶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
•头部防护用品:防止头部受到外力伤害,适用于存在物体打击、交通事故等风险作业场所。
•眼面部防护用品:防止眼睛和面部受到尘埃、飞溅等伤害,适用于存在研磨、切割等风险的作业场所。
•耳部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耳膜的刺激,防止听力损伤,适用于存在噪声危害的作业场所。
•手部防护用品:防止手部受到外力伤害,适用于存在机械伤害、化学腐蚀等风险的作业场所。
•足部防护用品:保护足部不受伤害,适用于存在扎伤、摔伤等风险的作业场所。
•躯干防护用品:保护躯干不受伤害,适用于存在锐器伤、意外撞击等风险的作业场所。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根据作业场所的风险评估选用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配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范本一、背景介绍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的认识和使用技巧,减少工作中意外伤害的发生。
通过培训,希望员工能够理解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并正确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
二、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及要点1. 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作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各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旨在防止头部、眼睛、耳朵、手和脚等部位受到伤害。
2. 安全帽的正确佩戴和保养佩戴安全帽时,应确保帽子紧贴头皮,头帽带应调整到适合的位置,松紧适宜,务必将帽子固定好,以免在工作中帽子脱落。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检查安全帽的使用寿命,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3. 防护眼镜的选择和使用选择防护眼镜时,要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类型,确保防护眼镜具有足够的防护性能。
眼镜佩戴时,要保持清洁,并避免产生眩晕感。
在眼镜破损或使用寿命过长时,必须及时更换。
4. 耳塞的正确佩戴和保养正确佩戴耳塞时,应握住耳塞的末端,将其轻轻推入耳道,确保耳塞完全插入并贴合耳道。
佩戴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好佩戴的位置,使其紧密贴合,防止外界噪音的干扰。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和干燥,确保耳塞的干净。
5. 防护手套的选择和使用防护手套的选择应根据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手套的材质和性能符合实际需求。
佩戴手套时,要保持手套内外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穿戴手套时受到细菌感染。
6. 防护鞋的选择和保养选择防护鞋时,要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款式和材质。
佩戴时,要确保鞋子符合脚的形状和尺寸,避免过紧或过宽的情况。
保养时要定期清洗鞋子,避免灰尘和污渍聚集,同时也要检查鞋子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
三、培训方法和效果评估本次培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理论讲解、示范演示和实践操作。
在培训结束后,将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等评估方式,以评估培训的效果和收集员工的培训反馈。
四、培训计划安排及分工培训计划安排如下:- 时间:全天培训,上午为理论讲解,下午为实践操作- 地点:员工会议室- 培训人员:安全主管、防护用品供应商代表、培训讲师五、培训后总结与感言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增强了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认识和使用技巧,培养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意识和习惯。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范文一、培训目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必备装备,对于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特举办本次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保洁和维护的基本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
二、培训内容和方法1. 培训内容(1) 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功能(2)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准则(3)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劳动防护用品的保洁和维护2. 培训方法(1) 讲授教育: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员工介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选择准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保洁和维护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引导员工了解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
(3) 互动讨论:组织员工进行互动讨论,促进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2022年5月20日上午9:00-11:00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四、培训人员培训讲师:安全主管A先生参与培训人员:公司全体员工五、培训记录1. 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功能讲师通过展示和讲解的方式向员工介绍了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功能。
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头部防护、眼部防护、呼吸系统防护、耳部防护、手部防护、足部防护等。
具体功能如下:(1) 头部防护:防护帽可防止头部受到物体的碰撞,避免因物体掉落而引起的伤害。
(2) 眼部防护:安全眼镜、防护面罩等可防止颗粒、液体等物质对眼睛的伤害。
(3) 呼吸系统防护: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可防护员工呼吸系统免受有害气体、灰尘和颗粒物的侵害。
(4) 耳部防护:耳塞、耳罩等可防护员工耳部免受噪音对听力造成的损害。
(5) 手部防护:手套可防止手部受到物品的伤害,防止化学品对皮肤的伤害。
(6) 足部防护:安全鞋、防护靴等可保护脚部免受重物的压力和尖锐物的刺伤。
2.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准则讲师向员工介绍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工作环境和工种的特点,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培训目录一、基础知识篇 (3)1. 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与分类 (4)2. 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 (5)2.1 工作场所安全 (6)2.2 保护员工健康 (7)3.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8)二、防护用品选用篇 (9)1. 常用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10)1.1 各类防护用品概述 (12)1.2 常见防护用品展示 (13)2. 选用原则 (14)2.1 穿戴舒适性 (15)2.2 防护性能 (16)2.3 实用性与耐用性 (17)2.4 经济性 (18)3. 选购指南 (19)3.1 根据岗位需求选用品 (21)3.2 关注产品认证与质量 (21)3.3 了解产品适用范围 (22)三、使用与保养篇 (23)1. 正确佩戴方法 (25)1.1 佩戴步骤 (26)1.2 注意事项 (27)2. 日常保养与维护 (28)2.1 清洁方法 (29)2.2 存放注意事项 (30)2.3 定期检查与更换 (31)3. 异常处理与报废 (33)3.1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3.2 报废标准与流程 (35)四、应急处理与避险逃生篇 (36)1. 应急设备使用方法 (37)1.1 消防器材使用 (38)1.2 个人急救包使用 (39)2. 事故预防与避险 (41)2.1 安全生产知识普及 (42)2.2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43)2.3 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指南 (45)3. 灾害逃生与疏散 (46)3.1 常见灾害类型及应对措施 (47)3.2 疏散路线与安全区域划分 (48)3.3 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49)五、培训与教育篇 (50)1. 企业内部培训 (51)1.1 制定培训计划 (52)1.2 举办定期培训活动 (52)2. 政府部门监管与教育 (53)2.1 参与安全教育培训 (55)2.2 获取最新政策与资讯 (55)3. 社会责任与公众宣传 (56)3.1 提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意识 (57)3.2 推广正确使用方法与理念 (58)一、基础知识篇个人防护用品定义与重要性:个人防护用品是指用于保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避免受伤或感染病菌、化学药品等危害的装备。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培训1. 背景在工作环境中,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中的事故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的培训,以提高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危害因素的伤害的设备和工具。
常见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头部防护:安全帽、防噪音耳罩;•眼部防护:安全眼镜、防护面罩;•呼吸道防护:呼吸器、防尘口罩;•手部防护:防护手套;•足部防护:安全鞋、工作靴。
3. 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几个重要原因:3.1. 保护头部安全头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保护头部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使用安全帽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碰撞等意外伤害。
3.2. 防护眼部很多作业环境中存在眼睛受伤的风险,如飞溅的化学物质、颗粒物等。
使用安全眼镜或防护面罩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风险对眼睛的伤害。
3.3. 保护呼吸健康一些工作环境中存在空气污染、有害气体等危险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呼吸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呼吸器和防尘口罩可以有效过滤有害物质,保护呼吸道。
3.4. 防护手部手部是人体重要的工作器官,也是易受伤的部位。
在进行危险作业时,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可以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
3.5. 保护脚部很多工作环境中存在踩踏、摔倒、滑倒等危险,使用合适的安全鞋或工作靴可以有效保护脚部免受损伤。
4.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对其能够发挥最佳的防护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4.1. 安全帽的正确佩戴•调整帽衬以适应头部的大小;•确保帽子正对着头部正前方,佩戴时不要倾斜或后仰;•确保帽带正确拉紧,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头部;•检查帽子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防尘口罩中文名称:防尘口罩英文名称:dust mask定义:防止或减少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的个人保护器具。
用途:1、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从而保护生命安全的个体保护用品;2、材料:目前的防尘口罩大多采用内外两层无纺布,中间一层过滤布(熔喷布)构造而成;靠头带或耳带固定,人脸鼻处的密封通常借助金属鼻夹帮助塑造,但也有依靠其他方法实现的,有些还在口罩内鼻夹部位增加密封垫。
3、过滤原理:过滤微尘主要靠中间的过滤布,由于熔喷布具有本身带静电的特点,可以吸附体积极小的微粒。
由于微尘吸附在过滤布上,而过滤布带静电不能水洗,所以防尘口罩均是一次性的。
由于口罩没有可以更换的部件,所以失效后需要整体废弃,也称随弃式面罩,或免保养口罩。
4、备注:国际上对防尘口罩的使用要求相当严格,防尘口罩在个人防护用品中属于第一等级,高于耳罩和防护眼镜等。
比较权威的检测认证有欧洲的CE认证和美国的NIOSH认证。
一,粉尘防尘口罩的主要防阻对象是颗粒物。
“尘”的概念比较狭窄,尘属于颗粒物这个大的概念,包括粉尘(机械破碎产生)、雾(液态的)、烟(燃烧等产生)和微生物,也称气溶胶。
能够进入人体肺脏深部的颗粒非常微小,粒径通常在7μm以下,称作呼吸性粉尘,对健康危害大,是导致各类尘肺病的元凶。
所以,防尘口罩通过覆盖人的口、鼻及下巴部分,形成一个和脸密封的空间,靠人吸气迫使污染空气经过过滤。
口罩本体通常用防颗粒物的过滤材料制成,靠头带或耳带固定,人脸鼻处的密封通常借助金属鼻夹帮助塑造,但也有依靠其他方法实现的,有些还在口罩内鼻夹部位增加密封垫。
由于口罩没有可以更换的部件,所以失效后需要整体废弃,也称随弃式面罩,或免保养口罩。
PS:任何过滤元件都不应水洗,否则会破坏过滤元件(一)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粉尘是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存在的一种主要形态,它是尘肺的唯一病因。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粉尘的来源在生产过程中,对固体物料的破碎、研磨、熔融,粉料的装卸、运输、混拌,液态物质的升华、物质的氧化等,如防护措施不健全,均会有大量粉尘逸散到作业环境空气中。
2、粉尘的分类(1)按粉尘的性质划分按粉尘的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a.无机粉尘。
它包括:①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石墨、岩石等;②金属类无机粉尘,如铁、铝、锡、铜、铅、锌、锰、镇、稀土等;③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人造金刚石、陶瓷、玻璃、合金材料等。
b.有机粉尘。
它包括:①动物性粉尘,如毛、羽、丝、骨质等;②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枯草、蔗渣、木、茶、花粉、袍子等;②人工有机性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等粉尘。
c.混合性粉尘,即上述各类粉尘混合存在。
这类粉尘是生产环境中最为常见的。
要判断混合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的大小,必须先查明其化学成分及所占的比重,取其危害程度大的、占比重大的粉尘为主要危害物。
(2)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划分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可将其分为可见粉尘、显微镜粉尘和超显微镜粉尘。
a.可见粉尘它是指粒径大于10μm,肉眼可见的粉尘。
b.显微镜粉尘它是指粒径为10um—0.25μm,用光学显微镜可见的粉尘。
c.超显微镜粉尘它是指粒径小于0.25μm,在电镜下可见的粉尘。
粉尘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在静止空气中呈加速沉降,不扩散;粒径在10-0.25μm的粉尘,在静止空气中符合斯托克斯(STOKES)法则,呈等速降落,不易扩散;粒径小于0.25μm的粉尘,在静止空气中几乎不降落,很易扩散。
(二)粉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1.尘肺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混合尘肺、铸工尘肺。
粉尘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它对人体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了解粉尘的危害性,应了解粉尘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以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
由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人体吸入量越多,病变的发展速度越快,致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因此,特别要了解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
不同种类的粉尘对人体的危害:(1)矽尘,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英,吸入后可产生肺组织纤维化。
(2)石棉粉尘,可产生石棉肺,并诱发肺癌及间质瘤。
(3)放射性粉尘,如铀矿尘等,可产生辐射危害,诱发肺癌。
(4)有毒粉尘,如铅尘、镉、锰、铬等金属的粉尘,可产生各种中毒症状。
(5)有害粉尘,如煤尘、水泥尘等,可产生肺纤维化。
2.粉尘沉着症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续轻微纤维化,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消退。
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动物性和人造有机性粉尘。
常见的有棉、烟草、面粉、木屑、羽毛、皮毛、燃料、塑料、沥青等。
不同的有机粉尘有不同的生物作用,如引起支气管哮喘、棉尘症、职业过敏性肺炎、混合性尘肺等。
4.呼吸系统肿瘤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和角膜浑浊;沥青烟尘在日光照射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粉尘的中毒作用是指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三)粉尘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1)化学组成和浓度粉尘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直接决定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的粉尘,其致纤维作用越强。
矿物性粉尘和植物性粉尘的作用不同。
某些金属粉尘经呼吸道吸入,可能引起金属中毒。
同一种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越大,危害性越大,尘肺的发病率越高。
(2)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粉尘的粒径大小不一,较小粒径百分比大,则分散度高,反之分散度低。
粉尘被吸入机体的概率与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有关,粉尘分散度高,沉降速度慢,稳定程度高,被吸入的概率就大。
稳定程度也与粉尘的密度和形状有关。
粒径相同的粉尘,密度大沉降速度快,密度小沉降速度慢。
一般大的尘粒(10微米左右),大多数在上部呼吸道被阻留,小的粒径(5微米以下)可达呼吸道深部。
(3)粉尘的溶解度溶解度大与小对人体危害有关。
毒性粉尘对人体的作用(如铅、砷)随其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强。
有些粉尘(如面粉、糖)在体内容易溶解吸收或排出,对人体危害不大。
有些粉尘(如石英、石棉)溶解度不大,但对人体危害却较严重。
(4)硬度和形状坚硬的粉尘能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损伤,但进入肺泡内的微细尘粒,由于其质量小,加之环境湿润,其机械损伤不严重。
粉尘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危害程度,越接近球形,稳定性越好,尘降速度越慢。
(5)荷电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由于相互摩擦而带上电荷,粉尘也可在空气中吸附带电离子而带电。
粉尘由于荷电性不同而影响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带回性电荷的尘粒越多,越不易降落。
尘粒荷电量与粒子的大小。
比重以及温度湿度有关。
一般认为,荷电尘粒易被阻留在体内。
(6)爆炸性爆炸性是高分散度的煤、糖、面粉、亚麻、硫磺、铝、锌等可燃性粉尘所持有的。
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到高温的火花,火焰或放电,会突然发生爆炸(四)尘肺病发生的原因1、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2、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3、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
4、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5、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
(五)、为什么尘肺病是不可医治的致残性职业病?尘肺病是致残性疾病,主要是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引起肺功能损伤,致使病人劳动能力减低甚至丧失。
肺功能损伤进一步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对呼吸功能的损伤是慢性进行性加重的。
尘肺病属不存在医疗终结的致残性疾病。
尘肺病的综合诊断包括对病人的(肺)代偿功能的诊断,即对尘肺病人的呼吸困难或肺功能损伤程度进行分级。
这是尘肺病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六)、如何防止职业尘肺病发生?尘肺确诊后,应按国家规定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健康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或进行休养。
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
合理的生活制度,适当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活动,以及对症治疗可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功能,预防并发症。
以上综合措施对延缓尘肺的发展,延长病人的寿命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尘肺的预防关键在于防尘,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可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革”即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杜绝粉尘的危害;“水”即采用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密”是用密封方法防止粉尘进入空气;“风”是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将粉尘抽离现场,使之降低到国家标准允许浓度以下;“护”即加强个人防护,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送风头盔等保护劳动者;“管”是加强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措施及防尘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教”是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和防尘教育;“查”即执行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制度。
(七)、我国尘肺职业病现状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2006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
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0%,在矿山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100万。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矿产资源利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