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追求欲望背后的痛苦
- 格式:docx
- 大小:59.19 KB
- 文档页数:11
人类的痛苦根源是追逐名利,知道了这个病因,你能过好这一生吗?对您的问题,我形和我数是这样看的:您的问题使用了全称命题形式,由于太过绝对,所以命题经不住推敲。
①不是所有的人都因追名逐利而痛苦。
事实上,名誉使人愉悦耀目,利益使人快乐而满足。
古今中外,追名逐利的过程或许使人疲累,但,它并不绝对是使人痛苦的根源,在追求名利的路上人头攒动,前赴后继。
对于全称命题,判断其错误,只要找出一个反例即可,而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所以,您的问题中使用了人类一词,用词不当。
若您改成特称命题,使用存在量词“有些人”,“一些人”,“一部分人”,较为适合。
②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除了阳光、纯净的空气和水,我们还要吃粮食蔬菜以裹腹,穿衣戴帽以装扮自己,要房屋以遮风挡寒、我们要维护健康、学习、娱乐、出行工具…这一切,绝大多数是要花钱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经常看到有人发起xx筹,翻开其主页介绍,患者身患尿毒症、严重中风偏瘫等系列重患,其家人往往也患重病失去工作能力,为治病为救命,迫不得已求助,一些抗癌耙向药,往往几万元一疗程,一个手术十几万二十几万元。
得了病,花费很大。
没有钱得多愁苦?从这一点来说,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是钱财不足,没有足够的钱财为其消灾挡难祛病疗伤、创业、求学、改善居住条件。
或者,是能力不够,即便有钱也不能挽救生命!有些错有些损失终生无法补救!无力回天!使人感到痛苦的,可能并非逐利的过程或为逐利所做的努力,而是无奈或无能为力的事实。
人痛苦的起因很多,不能一律归结为追名逐利。
③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在黑龙江,有一对我认识的年轻的小夫妻,他们双方父母都在农村,他们结婚时没钱,自己贷款买了房子,慢慢的通过攒钱买了一辆三四万元的车,过了几年,他们换了十几万的新车,给孩子买了钢琴,通过打拼与节省,他们的小日子一步步好起来。
不伸手向父母要。
不等不靠。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与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地位,他们是值得大家点赞肯定的!努力学先进,争取当先进,争取提干,争取入党,这本身没有错。
错综复杂的爱欲望与痛苦的交织错综复杂的爱、欲望与痛苦的交织爱情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复杂的一种。
它常常伴随着欲望的滋生,也往往伴随着痛苦的降临。
当爱情与欲望纠缠不清,痛苦便滋生其中,使人心灵受到摧残。
本文将探讨爱、欲望和痛苦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中的复杂关系。
爱情是人内心最深沉的情感种子,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它都能够激发出人类最温暖、最深层的情感需求。
然而,爱情中的欲望却往往会让人产生种种冲动和贪欲。
欲望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的追求上,还表现在对性、地位、权力等方面的追求上。
当爱情中的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它会开始蚕食人们最初纯真而美好的感情,使之变得扭曲而复杂。
爱情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与欲望的相互萦绕和交织上。
爱情使得人们对所爱之人产生强烈的欲望,欲望又使得人们对爱情充满渴望。
这种相互作用加剧了爱情与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爱情中的欲望带来的不仅是满足,更会带来痛苦的折磨。
因为欲望永远有着无法满足的本质,当欲望变得强烈时,它会喪失纯爱的本质,使人们失去了对所爱之人的珍视、尊重和关爱,而只是将其视作满足欲望的工具。
与此同时,爱情中的欲望还会引发无数次的纷争和痛苦,因为希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终将使人痛苦不堪。
爱情和痛苦是密不可分的。
当爱情中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便随之而来。
也许是为了争夺所爱之人的欢心,也许是为了追逐欲望中的快感,人们往往把自己置于痛苦之中。
而痛苦又使人对爱情产生反感,厌倦其中的痛楚。
痛苦成为人们思考和体验爱情深度的重要契机,它使得人们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欲望和对所爱之人的真实感情。
古人云:“爱之欲其生,而恶之欲其生”。
这种思想认识表达了爱情与痛苦之间的双向关系,体现了爱情以及欲望与痛苦之间的错综复杂交织。
在爱情、欲望和痛苦的错综复杂之中,人们对于真爱的定义也时常发生变化。
有人认为,真爱应当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欲望的;有人则认为,真爱和欲望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无法否认爱情和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与痛苦的紧密联系。
因为欲望而失败的事例欲望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的驱动力,它激发了我们的激情和动力,让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然而,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它就会成为我们失败的根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因为欲望而导致失败的事例,并探讨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第一件事例是贪婪导致的失败。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由于贪婪和过度风险投资而破产。
这些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回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规模,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破产和失败。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贪婪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欲望,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它会导致我们的失败。
第二个例子是追求权力导致的失败。
在历史上,许多政治领袖由于追求权力而导致失败。
例如,希特勒和拿破仑都是为了追求权力而发动战争,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灭亡。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追求权力和掌控他人的欲望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它会导致我们的失败和毁灭。
第三个例子是追求快乐导致的失败。
许多人追求快乐的欲望,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痛苦。
例如,一些人沉迷于赌博和吸毒,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破产。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它会导致我们的失败和痛苦。
以上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欲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驱动力,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激情和动力,让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然而,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它就会成为我们失败的根源。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贪婪、追求权力和追求快乐的欲望,以免导致我们的失败和痛苦。
如何避免因为欲望而导致的失败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欲望和动机,避免盲目追求和冲动行为。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贪婪、追求权力和追求快乐的欲望。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总之,欲望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的驱动力,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激情和动力,让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越长大越烦恼人生感悟]人的欲望与烦恼人生感悟【--朋友&聚会祝福语】一只狗,总喜欢追赶从门前经过的汽车。
一天,那只狗又在追赶经过门前的汽车,狗主人的朋友问正在观察这一幕的狗主人说:你的狗真的能够追得上汽车吗?狗主人说:我不关心它是否追得上汽车,我想知道的是,如果它追上汽车以后,下一步它该追什么呢?人总在不停地追赶着这个或那个。
狗当然是永远追不上汽车的,所以,它只有一个目标,它可能也只有这一个烦恼。
而人却很不幸,人可以追赶上这个或那个,比如说:金钱、名誉、爱情、知识、权力……高档住宅、名牌衣服、时尚用品……人的烦恼在于,追求不上这些人会痛苦。
追求上这些后,这些追求的成就感会膨胀自我,以至于经常忘了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而误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
看看现代人的傲慢、自大与狂妄,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人的烦恼还在于,一个目标的追求实现以后,对下一个目标的选择上的焦虑与迷茫。
最重要的是,人其实根本上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因为,所有的目标的实现并没有真正带来快乐与满足。
所以,人陷入了不停追求的苦难与并不确切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迷茫之中!人的追求,是一个全自动的、机械的机制,因为社会的价值标准是这样指挥的,时尚潮流是这样规定的,所有的人都是在这样行动的,所以,他也只能如此跟随。
与其说是在追求,不如说是“被追求”——被社会、众人的推动“只能”如此地追求!从学校到社会,所有人的都被教育成为一个“要有追求”的人,于是,你看到的永远只是正在赶路的人,没有人在“家”里,都在赶路。
甚至,都再也没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没有人敢停下脚步休息,也没有人敢停下脚步问问为什么?因为恐惧——所有人的都在追求,都在赶路,而我却在做一件所有人都没有做的事,这是不可想像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压抑、焦虑、迷茫、紧张……要什么?为什么?毕竟,这些问题总会在心底深处纠结着。
人越来越像一台电脑,程序被装进去后,你就只能按这样的程序进行操作。
关于欲望的感悟欲望是人类本质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为了满足欲望去努力工作、赚钱、学习、交友等,这种驱动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但同时,欲望也可以导致人类的贪婪、愤怒、痛苦和失落。
所以,当我们思考欲望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欲望,而不是被欲望所支配。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欲望来源,以及这些欲望的本质。
有些欲望可能是我们内在的需求,例如我们希望吃饱、穿暖、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这些欲望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消费和节制的习惯来满足。
但是,还有其他一些欲望,如对权力、金钱和物质的渴望,这些欲望很容易被放大。
当这些欲望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本意和方向。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
其次,我们应该理解欲望和生命的本质关系。
人类天生就是热爱探索和发现,无论是对未知的好奇还是对美好的向往,都是欲望的驱动力。
欲望可以促进人类不断进步和创造,但也可能使人类在无止境的追求中迷失自我。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平衡和掌握度,不要过于追求,不要过于自我放纵,而是应该将自己的欲望与生命的本质相结合,走一条符合自己的生命道路。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欲望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处理。
人类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是无法避免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欲望和需求的权利和责任。
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自己更好地掌握、处理欲望。
例如,我们可以以自我控制、理智消费、关爱他人等方式引导我们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培养善良、爱心、宽容和感恩的心态,这可以让我们与周围的人更好地相处,同时也领悟到欲望之外的生命价值。
总的来说,欲望是人类内在驱动力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正确的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掌握。
只有当我们与自己的欲望保持良好的关系,才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领悟人生的意义。
男人在世:最苦的是情欲的煎熬男人在世:最苦的是情欲的煎熬古人言,万恶淫为首,淫便是过度的情欲,淫心是一切罪恶的开始,对于男人更是如此。
自古以来,男人的罪与罚,首先表现在情欲上面,情欲是男人心中最大的魔。
一方面,男人视淫欲为悬在心头的一把刀剑,耽醉淫欲者,当悬剑树林,就是这种说法;另一方面,男人又不时甘愿受情欲的驱使,甚至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因此,男人在世上,最苦的莫过于遭受情欲的煎熬。
这也许是上天的造化,也是一种惩罚。
男人自从情窦初开,直到耄耋之年,生命都会受到情欲的诱使。
在电影《那一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那一群花季少年,就深深地被情欲所纠结。
据说,在原版电影中,那些男孩中有一个外号就叫勃起;他们在宿舍里一起看三级片,一起集体打飞机;他们甚至在上课时,幻想着女老师的酮体,然后在书桌下面打手枪。
很遗憾,这些情节在内地映出时,都被和谐了。
这一切,既是男人朦胧爱恋的萌芽,也是他们的情欲蠢蠢欲动的真实表现。
男人对于女人的追求和占有,伴随着男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这一点,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
正如尼采所说,贪婪和爱情,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们的感觉是多么截然不同;然而,这可能只是同一种欲望,两种不同的说法罢了。
人类一代又一代延续的爱情,明显地表现为对占有的对象,热烈疯狂的追求。
在电影中所表现的种种,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也同样经历过。
可以说,这种情欲的煎熬,是每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所必须体验的。
我们也有过羞于启齿,难以遮掩的勃起;也有过结伴去看淫秽录像,在宿舍里互相交流手淫的经验;甚至有过去偷窥女生洗澡的恶作剧。
有人论证过,男人从十二三岁开始性发育,到二十岁左右真正有性爱经历,大约都会有近十年左右,水深火热的情欲煎熬期。
看《红楼梦》,谁都觉得,贾瑞这个人物,是个可悲又可怜的男人。
实际上,他是受情欲折磨而最后殒命的牺牲品。
他家境中落,自小父母双亡,跟着老朽的祖父生活,受到非人性的管制,形成了他单纯而愚钝的个性;也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到了二十余岁,几乎没有尝过女人的滋味。
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佛经上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称为欲界,欲界的显著特征就在一个“欲”字上。
那么何为欲呢?欲就是生命内在的希求。
世界上的一切生命体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欲望。
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柳河东集》中写过一个寓言《蝂传》,揭示了欲望过多,必定会遭受无限苦果的道理:蝂形体比蜗牛要小,自己没有壳,是一种天生喜爱背东西的小黑虫子。
它在爬行时不管遇到什么东西,如吃剩下的食物或沙粒、草叶等杂物,总是抓取过来放在背上,继续前行。
于是,东西愈压愈重,即使非常疲惫它也不会放弃。
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
有时候背上的东西太重,越积越沉疲劳到了极点,也不肯放下,两只后腿就搂着背上的东西,走路时一摇一晃的,累得半死。
有一天,它在爬行的路上发现了蜗牛的壳,觉得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的房子,以后不用担心风吹日晒了,就背在了背上。
爬了没多远,又发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蜗牛壳,又舍不得丢下原来的,怎么办呢?就两个一块背着。
但两个又不好背,就用了很多唾液、鼻涕、眼泪黏合在了一起,继续走路。
没走出多远,又看到一个更好的,又舍不得喜新厌旧,于是又用眼泪、唾液将它黏合在一起,继续前进,如此一来它被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有人见它如此辛苦的样子,心生怜悯,就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跌倒,最后摔死在地上。
无独有偶,在泰国有“压死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故事,身大力不亏的大象过去是泰国运输的主要工具,它力大无穷,背负千斤而轻松自如,给它驮物时常常一开始成百上千斤它不在乎,只要未到它的生理极限,它就能释放压力,也就是它有休息的机会,能健康长寿地活下去。
但一旦它已经不堪重负,驮物超过了它可以承受的压力极限的临界点,这个时候只要在它身上再放一根稻草都有可能使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地而死亡。
人是万物之灵,按理说,不会犯下像蝜蝂这类低等动物所犯的错误,但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扮演着蝜蝂的悲剧角色,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
如何管理和控制欲望?一、认识欲望的本质及其危害欲望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欲求,无疑对生活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如果过度放纵和不加控制地沉溺于欲望,将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欲望的本质及其危害,才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它。
1. 欲望的本质——欲望并非坏事,它源自于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然而,欲望同时也是人类天性中的一种倾向,它往往在幸福与痛苦之间摇摆,当我们无法掌控欲望时,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困扰。
2. 欲望带来的危害——欲望的过度放纵会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使我们沉迷于追求有害的事物或享乐,从而导致身心健康的逐渐退化。
此外,过度欲望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如贪婪、腐败等,甚至制造争端与冲突。
二、建立合理的欲望管理机制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欲望,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欲望管理机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欲望。
1. 深入探索个人欲望——在追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探索,了解每个欲望的根源和真正内涵,并审视其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
2.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根据个人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以避免被无谓的欲望所诱惑。
只有通过追求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我们才能将欲望引导到正向的方向上,并使其为我们的成长与进步提供助力。
3. 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控制是管理和调控欲望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我们需要通过修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学会在欲望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培养良好的自律习惯,如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制定消费计划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欲望。
4. 寻找替代和转移欲望——当我们感受到强烈的欲望冲动时,可以尝试寻找替代和转移的方法。
例如,通过参与健康的娱乐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进行身体锻炼等,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和释放欲望能量。
5. 培养心灵成熟和内在满足感——最终,我们需要通过培养心灵的成熟和内在的满足感来管理和控制欲望。
七情六欲的追求与痛苦人类是情感丰富的生物,七情六欲扮演着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七情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而六欲则指的是食欲、性欲、财欲、睡欲、安居欲和求知欲。
追求七情六欲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态,然而,这种追求也常常伴随着痛苦。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快乐与满足的渴望表现得尤为强烈。
追求喜悦和快乐是每个人最原始的愿望之一。
我们渴望被爱、被认可和被理解;我们渴望获得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我们追求美食、享受性爱和追逐激情。
然而,与这种追求走手手的是痛苦。
当我们无法获得我们所追求的七情六欲时,失落和不满就开始侵蚀我们的内心。
我们可能会陷入沮丧和愤怒之中,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变得焦虑和沮丧,直至感到内心的痛苦。
举个例子,无论是追求财富还是追求爱情,在掌握不到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困顿和挫折感之中,这种痛苦是由于我们对完美生活的追求所导致的。
与此同时,即使我们能够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痛苦也可能伴随而来。
在追求七情六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过度追求,无论是过度吃喝还是沉迷于某种快乐。
这种过度追求会对自身和他人带来伤害。
例如,过食会导致健康问题,过度追求财富会带来欲望的无止境,甚至伤害他人。
我们为了满足七情六欲而追求的快乐,往往在得到之后却发现这种满足是短暂的,我们仍然感到内心的空虚和痛苦。
然而,七情六欲的追求并不完全是坏的。
这种追求激发了我们生命的活力和动力。
它推动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工作,追求成功和幸福。
我们的欲望对于我们的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我们学会控制和平衡这种欲望时,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如何在追求七情六欲中减少痛苦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七情六欲并不代表生活的全部。
我们需要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培养内心的坚强和平静,不被外界的刺激轻易摧毁。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拥抱简单的生活方式来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适度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不要让欲望控制我们的生活。
寻找内心的平衡和满足,培养对内在的包容和接纳。
古希腊斯多葛哲学揭示欲望过多为何让现代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引言欲望与快乐,这对看似密不可分的词语,在现代社会却常常背道而驰。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欲望的时代:对物质的渴求、对名利的追求、对社交认可的渴望……然而,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我们却发现,真正的快乐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为何欲望会成为我们追寻幸福路上的绊脚石?古希腊斯多葛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斯多葛哲学家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而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对命运的接纳。
他们强调,通过理性地控制欲望,我们可以获得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
第一章:欲望的本质1.1 欲望的定义与分类欲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强烈渴求。
这种渴求可能源于生理需求,也可能源于心理需求,甚至可能是社会环境所塑造的。
我们可以将欲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生理欲望:这是最基本的欲望,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例如饥饿、口渴、性欲等。
•心理欲望:这是更高层次的欲望,包括对爱、被认可、成就感、安全感等心理需求的渴望。
•社会欲望:这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欲望,包括对财富、地位、声望等社会资源的追求。
1.2 欲望的起源与发展•生物学角度:欲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欲望。
例如,饥饿感促使我们寻找食物,性欲促使我们繁衍后代。
•心理学角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欲望的产生与个体的学习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哪些事物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从而产生相应的欲望。
社会环境也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的欲望取向。
1.3 欲望与快乐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满足欲望就能带来快乐。
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短期快乐:满足生理欲望的确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往往是短暂的。
例如,吃饱喝足后,饥饿感消失了,但很快我们又会产生新的欲望。
•心理上的空虚: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可能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空虚和失落。
如何克服贪婪和欲望贪婪和欲望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弱点之一,它们往往会促使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智而又不道德的事情。
贪婪和欲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不经过一定的控制和约束,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个体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克服贪婪和欲望。
一、意识到贪婪和欲望的危害性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贪婪和欲望的危害性。
贪婪和欲望往往会让我们不断地想要更多,而不管这些东西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需求。
这种不断扩大欲望的行为容易让人失去自我控制,失去对现实的认知,从而让我们不断地陷入无法自拔的追求中。
此外,贪婪和欲望还容易导致一些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从而破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因此,我们要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贪婪和欲望的危害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影响。
二、调整心态,不断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其次,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
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存在很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贪婪和欲望就很容易得以发挥。
因此,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不要让它们支配自己的生活。
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我认知的水平。
只有掌握了自身特点和优劣势,在具体的行动中才能更好地理性评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三、避免过度依赖物质和外部因素第三点,要避免过度依赖物质和外部因素。
我们往往会被身边的人或事物所影响,从而使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大。
这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过度依赖这些外部因素,让自己在情感上足够独立,并且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行动有更加明确和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那些过多依赖物质和外部因素的行为和思维,从而避免让贪婪和欲望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发挥。
四、塑造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最后,要塑造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应该将追求物质和金钱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是要建立起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这包括对人类道德和价值的认同,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推崇,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怀和爱护等等。
纵欲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谁也说不明白最确切的答案。
人生是为了受苦而来,还是为了享受而来,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是作为人,总是需要有一定的尺度。
享受生活,无可厚非,这也是人生的目的之一。
有欲望、有追求;有成功,有享受,这就是人生。
拼搏是苦,享受是乐,苦乐相间,才是人生。
为吃苦而吃苦,不值得;而享乐而享乐,不应该。
岁月是把杀猪刀,在人身上留下痕迹,可在另一些人身上却什么也没留下。
这并非完全是上天的馈赠,更有一直坚持的自律。
有句话说的好:你想要的的样子,都得靠自己来雕刻。
管住嘴,迈开腿,掌控身体,不任由欲望充满全身。
01、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废了有些人懂得收敛欲望,克制纵欲,让自己活着年轻,活得不累,总有饱满的激情和旺盛的精力。
有些人嘴上说养生,实际上却我行我素,秉承“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
特别是一些小年轻,他们认为他们的人生还有大把时间,他们的身体很好,他们可以去挥霍,所以,他们通宵麻将、胡吃海喝、烟酒不忌,不断折腾自己的身体,沉醉于短暂被麻痹的享乐当中。
导致年纪轻轻就满脸横肉、啤酒肚、三高、眼花、腰酸背痛,每天在亚健康的边缘徘徊。
他们却从来不重视,认为做人就应该享受,做自己想做的事,错过了这个村就不一定还有这个店,不享受,做人就没有意义。
所以,有了年轻人放假之时,在网吧或家里与人组团通宵达旦的网游,玩得天昏地暗,也不怎么吃东西,结果一个头昏眼花就倒地不起,有些人不得不在医院待一段时间,而有些人彻底醒不来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人总是要有点爱好的,不然做人也就没有意思了。
但是,不能因为喜欢,就放纵欲望不加克制,把全身心投入到放纵的欲望当中,这是为自己的健康埋下隐患。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没有了身体,什么都没有了。
不要以为身体好,放纵的时候也看不出问题,就选择放纵。
到时便是,“放纵一时爽,立马火葬场”了。
要知道过度纵欲,会轻易糟蹋健康,导致身体被废了。
人的烦恼与痛苦,皆来源于对欲望的渴求而不知足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烦恼与痛苦,皆来源于对欲望的渴求而不知足。
”确实如此,人的痛苦的根源就是无限的欲望,人很难满足,一旦自己的欲望实现时,紧接着就会有另一个新的欲望产生。
现实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首先是努力读书想以后有个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想买车,有了车又觉得要买了房才是成功标配;等好不容易买了房,又开始寻思有个不错的伴侣人生才完美,成了家又会有新的欲望开始。
于是,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为了自己心中的欲望忙忙碌碌,永无止境,苦不堪言。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人贪婪的本质,只要你能悟透以下三句话,就会减少很多烦恼与灾祸。
01有欲则险,无欲则安我们常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比喻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
有这样一则新闻说:一贫困孩子,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靠洗碗挣钱养家,为了改变家里困境,小孩努力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著名的食品公司。
从入职担任物流仓管开始,他事业上节节高升,薪资一个月可达近20000元,他手里还有公司的股票,每年分红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实,他在没有任何背景下,从基层一路走到中层领导,他的收入早已能实现当初想要改变家境的愿望,可是没有想到愿望后面却有着更大的欲望。
后来,他盗卖公司的“废旧纸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共计684000元赃款,他拿了344000元,为了这些钱他失去了自己光明的前途,获得了牢狱之灾。
我想一开始他内心只希望做一位命运的强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原生家庭的困苦,可是他因为无限的欲望,迷失在了物欲横流中的社会里。
假如,他懂得知足,选择好好享受当下他所拥有的,感恩生活,那么他就会获得幸福与福报。
这个社会就是欲望越多就险恶,因为欲望一旦战胜了理性,人们就可能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来,将自己陷入危险的处境。
相反,当一个人如欲望少,他们内心就会平和,任何事情只要尽力而为,就不会再有遗憾。
分析欲望在经济上的危害性谈起欲望,有的人会说,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所以人类才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断努力,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故欲望是有益的。
的确,欲望确实有其积极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危害性。
这里主要论述其在经济上的危害性。
人人都有欲望,这是肯定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欲望泛指一切人类的渴求。
而渴求是任何人都会有的。
欲望具有危害性,不是说其一定会引发危害,而是说欲望能够引发危害。
欲望有合理的欲望以及不合理的欲望之分。
但是不管是何种欲望,都有可能引发危害,特别是后者。
其引发的危害是无疑的。
特别地,当欲望无限时,危害出现的可能性就会上升,其危害性就更巨大。
所谓合理的欲望,就是指自己有能力满足的欲望。
但即便如此,由于联系是普遍的,人在满足欲望的时候仍然有可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引发危害。
根据蝴蝶效应,看上去不会引发危害的东西,通过一系列的联系,也能转化为危害,从小危害发展为大危害。
举个例子,我们每日都要吃早餐。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由于工作压力,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等原因,他们都为了方便而每日到早餐店吃或者打包早餐。
这个人流可谓巨大。
于是,一些人看见商机便产生了靠早餐赚大钱的欲望。
于是他们出资置办自己的店面。
他们为了方便和满足顾客爱干净的习惯,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塑料饭盒普遍被使用。
他们提供全天候的打包服务,从而,他们的店面每天都会制造大量的白色污染。
当一个地方的人看见在该地第一个做起早餐生意并做得很红火的店后,一间间早餐店、相近的经营方式便会陆陆续续在该地出现以及在其他地方出现。
如果把范围放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则看上去是正当的生意也能够会危害到经济的发展。
理由是它的发展模式与我国倡导的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模式相违背。
当范围足够大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整体相比,个体的早餐店宛如是一幢楼房里的某一块砖,它们是面与点的关系。
但不管这一点有多小,它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点搞不好,终究会影响到面。
人生感悟: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_人
生感悟
1、不解释,不悲伤,人生的快乐,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邂逅的美好,会在回忆中凝聚成笑容,温暖曾经破碎的心灵;静守每一寸时光,不惊,不惧,无争,无求,任由世界跌宕起伏,我心不动,淡然优雅。
2、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人生在世无常,一切得失源于个人所求所悟,勿需在意,或盲目追随大流,否则将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或似懂非懂,反失了本心本意。
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一边感受,一边修行。
3、人活的是一种心情,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4、人生,就是忙碌,生活,就是奔波,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也得继续向前。
人生的幸福,需要平常心去承载。
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满足太少。
5、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
人生的幸与不幸,关键看你面向哪里。
幸福如阳光,不幸是阴影,有阳光就必然有阴影。
人生一边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一边是平淡如水的流年。
不是每一次追求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
6、自己打败自己那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去战胜自己那就是最可贵的胜利。
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谁都没有能力去改写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接受生活带给你的种种考验。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欲望的束缚与解脱一、引言欲望是人类内心的一种力量,它推动着我们前进、追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欲望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束缚,让我们沉溺于贪欲与无止境的追求中无法自拔。
本文将探讨欲望的束缚与解脱,并探索如何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找到平衡和内心的解脱。
二、欲望的束缚1.面对物质欲望的束缚物质欲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束缚,人们容易沉迷于物质的摄取与拥有。
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可能导致我们的金钱观念扭曲,将财富作为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我们的物质欲望也可能导致自我身份的认同问题,使我们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2.社会认可的束缚社会对成功、名声和地位的期待,也成为我们内心的一种束缚。
人们常常追求社会的认可和崇拜,努力追逐所谓的成功。
然而,在这种追求中,我们可能失去自我,迷失在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中,无法真正体验到内心的满足。
3.情感欲望的困扰情感欲望的束缚也是人们内心常常遭遇的问题。
对于爱情和亲情的渴望,往往让我们趋于依赖和执着,无法进行自由和独立的思考和选择。
我们可能陷入无休止的追求中,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对幸福的真正理解。
三、欲望的解脱1.认识内心真正的需求欲望的解脱需要我们对内心的真正需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我们需摆脱浮躁的追求,反思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通过审视和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地寻求内心平衡和满足。
2.培养知足常乐的心态知足常乐意味着满足于现有的生活和资源,不盲目追求外在的物质和社会地位。
通过培养知足的心态,我们能够减少欲望的束缚,从而获取内心的解脱和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感恩和积极思考来培养知足常乐的心态,关注内心的内在满足感。
3.追求内心的境界内心的境界是一种内在的高度,超越了物质的追求和他人的认可。
通过追求内心的境界,我们能够超脱于欲望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冥想、思考和心灵与宇宙的联系来寻求内心的解脱与满足。
四、结论欲望是人类内心的一部分,它既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和追求,又可能成为我们的束缚。
现代人追求欲望背后的痛苦(2010-09-17 09:36:35)转载▼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由于这种观念在社会上大量传播渲染,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得它在人们的意识里变得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许多人除了追逐物质财富,根本不知道作为人还应有其他的人生目标。
在这个时代,拥有财富的多少成了一个人一生奋斗的成就标志,许多人的一生只是为追求财富、享受妙欲而活,所思所行都由此而发,这样就把宽广的人生死死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之上,千千万万人如同过江之鲫般涌向财富之门。
由于这种风气在整个社会流播,在这股物欲横流拜金至上的浪潮中,能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被世俗见解所染污实在是少有。
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到追求物质利益的漩涡之中。
这种集体趋向的共业潮流有着强大的牵引、感染、同化的力量,人们往往不加深入思考便全盘接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
人们普遍认为享受物欲就是快乐,这是没有经过深入观察思索的错误观点。
下面分析一下人们享受物欲的过程,再观察物质享受是否真能给人带来幸福快乐。
一、财物并非快乐之源面对丰裕的物质世界,现代人像不停向前行进的马匹一样难得停歇,内心的种种欲望如同鞭刺催人向前。
外面的物质像魔咒一样时刻挑起欲望,今天看到电视广告中有一套新式电器,明天见流行的家具又换了款式,后天见邻居买的新车比自家的强……尤其在现代这种商业化的社会中,各类真真假假的广告全方位刺激人们的虚荣心、贪心,使人的购买欲加速膨胀。
在琳琅满目、花样翻新的外物面前,人心往往显得被动脆弱,抵挡不住外物的诱惑,而获得这些物品,必须付出大量的金钱,为此只得想方设法拼命赚钱。
人的一生就这样在外物的诱惑下,身不由己地疲于奔命。
因为总是不断有新的五欲在前面诱惑,在等着人们去逐取它,人心就像疯狂追逐的饿狗一样,被不断抛出的美食所牵制。
当见到新鲜物品,内心生起欢喜心时,就会产生占有欲,恨不得归为己有攫在手心,最初占有时也许会有一阵喜悦之情,这就是现代人所谓的物质生活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太脆弱了,当物品使用久了之后,以前的占有欲和那种想像中获得外物的喜悦也随之荡然无存。
事过不久,当新的外物出现时,内心的贪欲又一次被挑起,积习重返,又开始了新一轮获取外物的行动,直至再次失望。
如此周而复始,一生的光阴就在这样的幻境中耗尽。
享受外物的快乐感只能存留短暂时刻,接下来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空虚感,在一次次享受外物之后,内心仍然深感不踏实,空虚感将整个身心笼罩,无形之中又开始感到生活的压抑苦闷和无可奈何,面对这个处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片丰盛的物质海洋,现代人的内心往往如同独处孤岛般寂寞。
《佛子行》云:「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这也是现代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内心写照。
在一次次享用妙欲之后,被不断刺激增长,带给人们的只有疲惫和劳碌,人心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安宁和舒适。
这说明想依靠占有和享用外物来获得内心的安乐是不可靠的,金钱和外物的占有并不是人生意义的标尺。
不然,那些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应该成为世上最快乐的人了,事实是如此吗?这些富豪的烦恼痛苦一件也没有减少,他们的内心未必比一贫如洗的乞丐来得快乐。
可见想依靠外界物质的占有来达到人生的幸福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龙树菩萨说:「世间一切乐,唯苦被变坏,及为分别故,彼乐非真乐。
」人们拼命追求财富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各种感官上的舒适刺激,再加上超过他人成为人上人的虚荣心的满足。
为了得到这些快乐,需要付出痛苦的代价(下面将会做分析),这些欲望的生起,以及欲望满足后的快乐感,都是由自身的分别念生起的,这些分别念的念头如同海中的泡沫一样,即生即灭,没有丝毫实质,正如世上没有不破的泡沫,世上也没有不会消失的欲乐。
因此,人们占有外物的快乐感会转瞬即逝,转而被失望和遗憾所代替,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贪欲的世间危害有关贪欲的危害,我们将从对自然环境和人自身的危害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贪欲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世间奢华的物质享受不是凭空从天而降的,这些物质依赖于世上的资源,实际上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驱动这个物质世界运转的动力是石油、煤炭、矿产等资源。
不足世界人口5%的美国,每年需消耗全世界年开发能源的34%,如果其他国家都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那么地球的资源就难以应付世人的发展欲望了。
遗憾的是,世人普遍向往这种高消耗的物质生活。
现在人们对物质的发展欲望越来越强盛,能源耗损无增,而需求量却越来越大,以现在这种消耗速度持续下去,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矿产用不了不久就会消耗殆尽。
地球的石油煤炭矿产资源如同人体的血肉一样,承受不了不断升级的贪欲之下的持续挖掘。
由于急功近利,只管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导致这个世界日渐失去和谐,天灾频繁,危害不断。
大量砍伐森林致使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每年有大量的耕地被沙漠所吞没。
而大力发展工业的结果是,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酸雨浓雾不断,气候反常,全球气温普遍上升,江海湖泊难见清澈。
在灾害面前,人们往往忽视了后面的人祸因素,忽略了人类自身贪欲扩张的后果。
物质发展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中国目前30%的水资源遭到污染,33%的耕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上千亿元的损失。
每年全国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都超过上千万吨。
有些工厂只知道多赚钱,却不愿花钱用在污水处理上,致使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海江湖,造成各种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昔日的清水河变成今天乌黑的臭水河,饮用水出现严重短缺,在城市中为了喝一口清洁水要花上两三元钱,这种过去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天却成了事实。
中国目前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记者采访中谈到,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二十年前增加了三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32%。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中,中国占五个。
人们在享受物质的时候,也许想不到物品消费之后变成垃圾却难以处理。
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中国平均每年产生一亿多吨垃圾,而全球每年则产生一百亿吨垃圾,这给地球的土壤、空气、地下水造成极大的破坏。
一些富裕的西方国家将其国内垃圾转运到发展中国家去,将危害转至他国。
如果让这种奢侈铺张浪费继续下去,终有一日地球会变成巨大的垃圾场。
2、贪欲对人的危害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弥漫着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工业废气,人感到胸闷压抑,耳朵听的是嘈杂噪音,眼睛见的是五光十色斑驳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容易心烦意乱心情压抑,尽管自身不愿意,但这些都难以躲避,这到底能给渴望现代化物质享受的人们带来多少幸福的感觉?在追求财富者当中,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三百五十八名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总计二十五亿人口所拥有的财富,即几乎世界一半人口的财产。
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最富有国家决定着全球84.7%的社会总生产,这些人消耗着全球能量的70%。
尽管大部分人都向往财富,然而财富仅仅落入少数人的口袋之中,这个世界大部分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物质发展的成果也仅供部分富裕者享受,对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个梦想。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城市在不断发展,然而其中的贫民窟也在不断增大,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生活的机会,在充满歧视的环境中过着艰难的生活。
国家统计局2002年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的差距是十五倍,在富裕阶层追求享受追求时尚的同时,底层人民还在为维持基本生存作艰苦的努力。
富人可以打高尔夫球,可以出国旅游,而许多穷人却看不起病,为养老、为子女的学费焦虑。
再看看贪欲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当人们追逐财物满足贪欲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冷漠,人变得自私只顾谋求自身的发展,很少去考虑是否会伤害他人的利益,社会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多了,另一部分人就少了,自然会引起矛盾冲突,有的人看见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会产生嫉妒和忿忿不平,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人心里想的多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内心变得幽闭,不会去关心他人的疾苦,慢慢地内在的心灵世界也日渐沙漠化。
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繁华的经济发达地区,人情普遍冷漠,人和人之间不愿意交流,没有什么真情流露,人际关系往往和利益相联系,贪欲使彼此卷入到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为了一点些微的利益,有时连亲友也翻脸不认,「唯利是图」之风如同癌细胞一样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扩散,由此带来的是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裂变。
今天,大力谋求发展和技术进步造成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一项工作过去花费的时间现在大大缩短,这又导致职员大量裁减,即使出现新兴产业也只需要高技术人才,世界的人口在不断增长,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数却呈下降趋势,由此致使失业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
而且高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少有人能始终跟上这股趋势,结果一批又一批人被甩向社会边缘。
就像社会学家所比喻的那样,现在整个社会发展如同不断加速的长跑运动,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不得不加入这场长跑运动,试问在现今社会这样的形势下,有几个人不被赶得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人人内心都蒙上了一层惧怕被社会淘汰的阴影。
物质再丰富,如果连生存的安全感都没有,又何来幸福可言呢?现代人对物质世界的寄托是更高更新更快更多,这已经成了一种共业趋势,成了难以制止的惯性运动。
人们似乎步入一个怪圈,虽然相对于正常生活所需,现代人已经制造了不知超过多少倍的财富,但是却不让自己停下来安静地享受,而要再去继续制造更多的财富。
到底是什么驱使人们如此乐此不疲?其中的发动者就是内心的贪欲。
人们为什么不能回归自心静静地思考,除了不断去刺激物欲,不断去占有外物之外,人生是否还另有别途?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判,难道真的只剩下去构造一个日益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可怜的现代人为什么不去想想这种外强中干的发展,对人类自身有没有必要?当今世界人口众多、资源破坏日益严重,而人的欲望却在不断持续扩张,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这辆疯狂的欲望列车将会把人类带向何方?3、举世追逐的奢华生活毫无实义拼命积累财物的趋势把人搞得晕头转向,失去了冷静思考的能力,如果冷静思考一下,一个人有再多财富,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拥有再大的房屋也不过就是安放六尺身躯,实际上一个人真正为了生存需要而消耗的物质是很有限的,其余的大部分都被白白浪费掉了现代人认为奢华的生活才有气派有面子,用得了一尺的非要用一丈,现在的富豪名车一辆一辆买,房产别墅到处购置,真正能使用的又有多少?都不过是摆设而已,这是摆阔炫耀的低俗心态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