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材料(17世纪启蒙文学至19世纪现实主义)

  • 格式:docx
  • 大小:338.92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运动

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其实质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的舆论准备。追求政治和思想学术自由,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宣扬民主法制。理性崇拜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配合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启蒙文学的作家多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当作反封建的武器和进行启蒙的宣传工具,因此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政治倾向和战斗性,具体有以下特点:1)政论性和哲理性,用流畅而富于雄辩的纯理性散文语言,宣扬启蒙思想,探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2)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描绘和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面貌,通过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来表现现实社会的种种关系3)形式上的创新,打破传统框架,文学体裁多样化。

(英国:感伤主义,以崇尚情感出发,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地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

卢梭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启蒙思想家中最富有民主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天赋人权”和“返归自然”学说。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等。

浮士德人物形象与梅菲斯特对比

浮士德的形象(具有多重含义):

1)浮士德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他的追求与歌德的生活经历有许多相似,他追求的性格特征寄寓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2)浮士德又是西欧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尤其是德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象征,他离经叛道,上下求索,不怕失败,反映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要将理论见诸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3)浮士德又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巨人形象的象征。

梅菲斯特的形象:

悲剧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并不是西方传统悲剧中的“反面人物”。在戏剧冲突中,他是主要人物浮士德的对立面,但并不只是起着毁灭善与美的反动作用。作为“恶”的化身,是激发浮士德永远向上、追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他对于理想主义的嘲弄、对于黑暗的赞美,以及他认为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空”与“无”的虚无主义观念,他那种既无感伤、更无激情,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嘲讽和幽默的态度,同20世纪现代主义的某些思想直接相通。

浮士德(即人类)存在着两种矛盾的倾向:一种是不满足现实、驰目远方的精神;一种是贪图安逸、易于侈靡的思想。使人成为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存在物。歌德认为正因为人具有惰性的一面,所以上帝要创造出魔鬼来刺激人,鼓舞人,推动人类的进步。

浮士德是善的代表,梅菲斯特是恶的化身。浮士德肯定人生,提倡有为,充满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梅菲斯特否定人生,主张无为,是一个否定一切的悲观主义者。

(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他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是在自然原欲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个体本位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复活着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的人本意识。他自强不息、水于探索、永不满足,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浮士德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追求爱、美、和实践,浮士德在精神探求的过程中成长。现在,常常将这种永不满足、不断探求的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概括了西方三百年来知识分子的探索过程。)

浮士德“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开篇,天帝和靡非斯特打赌,赌魔鬼能不能引诱人作恶,天帝选了浮士德。而后,苦闷、不满足的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一旦感到满足,说出“你真美啊,请你停留一下”,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返老还童入世的过程里,魔鬼“帮助”浮士德“屡屡作恶”,第一部中使玛甘泪家破人亡,第二部杀死改变老夫妇。经历爱情、入朝为官、古典美、建功立业后,他始终没有满足,最终被忧愁吹瞎了眼睛,在自己的幻想里,说出了“你真美啊,请你停留一下。”按理说浮士德“作恶多端”,应该把灵魂给魔鬼,然而上帝替他的恶兜底,救赎了他。这句话可以看作他得到了满足,但世上的一切仍然没有给他满足,他是满足于幻想中的建功立业。他把“太初有道”翻译成“太初有为”,他重视自己的作为,但是不信神,不敬神。作为使他失去生命,神却救赎了他。歌德有泛神论思想,并对现代知识人的自以为是,有所批判。

雨果、狄更斯人道主义

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要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意志自由,要求恢复人作为人的地位和尊严,追求个人才智的发展和世俗的幸福生活。

1)狄更斯和雨果的人道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

人道主义者们认为人性本善,并且人们的道德是可以教化和改变的,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便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上的,他理解的人性是人类共同的属性,它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正如法国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丹纳所说:“狄更斯的小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行善和爱,他认为真正的欢乐蕴藏在内心的感情中。”,他强调“人类之爱”,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

狄更斯作为典型的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思想已成了贯穿其创作生涯的重要思想,几乎他的每部作品中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他看到了资产阶级世界里金钱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矛盾日益激化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的一员,他并没有将暴力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出路,而是把希望寄托在道德教育上。他希望通过资产者的良心发现从而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来调和阶级矛盾,以此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理想社会。

狄更斯在作品中关注和同情下层人物的生活状况。例如《雾都孤儿》这个作品中的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就是从一个儿童的悲惨身世开始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与不幸的遭遇后,在善良之人的大力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狄更斯就是想借助这部作品对资本主义的虚伪和黑暗进行揭露和批判,并且通过对黑暗社会的描述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奥利弗的弱小,而奥利弗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中那些最底层阶级的小人物形象。

而对于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首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明显地体现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上。作品从人道主义思想立场出发,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一个令人发指的“悲惨世界”,暴露了社会上的种种罪恶和不公,深刻地为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民发出呼吁和控诉,并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人道主义思想在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揭露和对社会罪恶的无情鞭挞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二,雨果认为只要让仁慈和博爱的恩泽遍洒人间,让人道主义思想的种子播种大地,那么罪恶与黑暗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一思想也全部体现在了作品里面,米里哀主教就是雨果笔下中最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化身,赋予他改造社会的伟大力量和宽容厚道的美好品德。对已经堕落成残忍恶徒的冉阿让,作者让米里哀主教用无边的仁慈、博爱去感化他那颗因为生活逼迫、遭遇折磨而逐渐变得冷酷麻木的心,帮助他痛改前非,使他变成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广施济贫的好市长,走向新生。

然后,雨果让冉阿让接过米里哀主教的人道明灯,主动发扬其仁爱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更多的人,帮助更多活在“悲惨世界”里的人,照亮一方土地。冉阿让最终成功了,他不仅消除了芳汀的误会,还通过舍身相救使割风由仇恨变成感恩,并以真诚得到了珂赛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