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在战术训练模拟系统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45.52 KB
- 文档页数:4
装备试验鉴定是装备采办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装备采办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结合前沿科学技术的装备试验鉴定体系是我国装备试验评估的必然趋势。
通过试验鉴定,能够从技术和工程的角度测试装备是否达到规定的战技指标和效能,检验装备是否满足作战使命需求;同时还能尽早发现基于STAT的装备性能试验技术探究与分析张金超、陆宏伟、姜盛鑫、冯可、陈阳 /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装备存在的缺陷,消除其使用风险。
我国装备的试验鉴定主要包括“性能试验—状态鉴定”等几个环路。
其中,性能试验是在外界条件可控的基础上,检验装备战技指标是否符合研制要求,查验装备性能底数,由相关部门在装备完成样机研制、进行状态鉴定审查前组织实施。
本文借鉴美军装备试验鉴定的科学试验与分析技术(STAT),结合我国装备试验鉴定特点,重点对我国装备试验鉴定中性能试验阶段的相关技术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美军研制试验技术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美军装备试验鉴定能力持续位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具备成熟的试验鉴定模式,还具有完善的管理评估机制。
美军试验鉴定流程如图1所示。
20世纪70年代,美军试验鉴定中采取研制试验鉴定、作战试验鉴定并行的方式。
研制试验与鉴定具体体现在:一是用来帮助开发和推进产品、产品元件或产品制造或者支持过程逐渐具备条件的试验;二是用来验证技术实时动态,尽可能降低设计风险,证明达到了合同技术性能,的现实需求迫使研制试验与作战试验相互独立,并组建了相应的监管体系。
21世纪以来,以一体化、体系化为基本导向的试验环境搭设理念受到关注。
在该阶段,装备试验鉴定模式也相应地转变为研制试验与作战试验一体化的协同鉴定模式。
该阶段的智能计算技术、网络一体化能力、系统仿真技术等体系能力为研制试验建设纷纷赋能,实现了装备研制试验鉴定体系化建设,降低了试验成本和试验风险。
在一体化的试验鉴定模式下,研制试验的基本基调是以研制部门为主,考核新研装备的战技指标能力。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消防部队火灾扑救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史家康;刘臻;康大谦【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消防部队火灾扑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使用,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以及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最后纵向量化考评基层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前后的火灾扑救能力,方法应用简便、科学,结果可靠、合理.研究表明:执勤中队在实战化训练工作开展后火灾扑救能力有所提升;该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指标权重的差异反映了目前消防部队相应的需求程度,为检验目前消防部队的火灾扑救能力和确定下一步实战化训练工作方向提供理论参考.【期刊名称】《武警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2【总页数】6页(P41-46)【关键词】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战化;火灾扑救;评估【作者】史家康;刘臻;康大谦【作者单位】武警学院研究生队,河北廊坊065000;武警学院研究生队,河北廊坊065000;武警学院研究生队,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1.5完成火灾扑救任务是消防部队的核心工作,目前,消防部队实战化工作对火灾扑救能力的提高初见成效,与此同时,消防部队也亟须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训练中多个环节的轻重缓急程度及基层中队的火灾扑救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评估是一个典型的包含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在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式的前提下,需要确定评价指标及其相应权重,建立评估模型,并对各指标因素打分。
由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由人们的主观判断决定的,并且所得结论具有一定模糊性,因此,要提高评价的科学有效性,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处理指标多、偏差大以及结论模糊等问题的评价方法。
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合,可以有效消除此类问题的影响,能够大幅提高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此举可有效比较评价执勤中队实战化训练前后的火灾扑救能力水平,对于消防部队现阶段实战化工作的检验和进一步的提高有参考作用。
联合作战仿真评估体系探索摘要:联合作战仿真评估系统由多个作战要素组成,包括情报信息、指挥控制、作战保障等多个方面,而情报信息为贯穿整个体系化仿真系统的基础和纽带,在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支持下,通过地面、海上、空中、空间等各类传感器进行接入或者模拟仿真,将军种作战单元或联合作战体系情报信息中心、各类情报侦察力量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体化体系作战仿真评估系统。
通过对各类情报信息的模拟、接入、传输、处理和分发,实现战场情报态势的无缝链接,实时准确生成战场态势图,为后续的指挥控制和作战保障等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撑。
关键词:军事仿真;作战模拟;体系对抗前言:未来作战参战力量多元、战场空间多维,作战行动多样,联合作战成为必然趋势。
新时期军事仿真训练特点与需求呈现出与传统战争所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建立满足要求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近似各种真实战场环境的联合作战仿真系统,并实施高强度、实战化的仿真模拟,是提升实战能力的首选途径。
1.模拟训练技术相关背景通过开发模拟训练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联合作战指挥和训练的需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作战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军在联合作战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缺乏实际的应用经验。
为了提升我军执行联合作战任务的能力,以及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利用现代作战模拟技术构建联合作战模拟系统,可以弥补传统作战模拟技术的缺陷,比如无法模拟地域分布的作战、只能支持单一军种或兵种等限制。
这种模拟系统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进行联合作战指挥和训练的最佳选择。
模拟训练技术的研究探索,开发技术和条件已经具备。
随着我国在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作战模拟技术和武器装备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开发广域网联合作战模拟系统所需的技术支持。
此外,我国仿真和作战模拟工作者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研发了大量武器装备训练模拟器和作战模拟实验室,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物质基础,这些都表明我们已经具备了开发联合作战模拟系统的成熟条件。
文章编号:2095-6835(2022)07-0031-04航天测控模拟训练系统构建方法探析张威,马宏,吴涛(航天工程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系,北京101416)摘要:航天测控系统涉及部门多、设备多,运用流程复杂,难以直接利用实装系统进行训练。
如何优化航天测控模拟训练系统的建设,更好地完成对相关岗位人才的培训,一直是航天测控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面向该问题,首先探讨了航天测控模拟训练系统的建设应用原则,从训练层次、岗位对象、建设体系、训练阶段、技术手段、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航天测控模拟训练系统建设过程中值得优化的方法、方向进行具体探讨,给出相应结论,旨在为后续航天测控模拟训练系统的建设提供相关思路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航天测控;模拟训练;训练系统构建;体系架构中图分类号:G434;V556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2.07.009航天测控系统是整个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发射、卫星在轨长期管理、空间资源运用、变轨返回、深空探测等空间活动的天地联系唯一手段,是进出空间、利用空间、控制空间的基本支撑,肩负着维护国家空间资产重大责任,关系着航天任务成败与否,也是航天技术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航天测控系统涉及到航天器运行的方方面面,测控系统设备多、运用流程复杂,对相应的岗位人员要求非常高[1]。
如何更好地完成对航天测控系统岗位人员的训练,是航天测控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完成对航天器不同飞行阶段的有效覆盖,航天测控系统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和设施设备众多,专业技术性强,指挥协调和临机决策难度大。
若将实装系统直接应用于对测控人才的培训,需要调动大批人员、设备和物资,不但准备时间长、成本高,还会影响到测控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随着航天发射任务和在轨航天器数量的持续增加,航天测控系统本身的任务已十分繁重。
即使在测控任务空档期,组织训练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1体育测量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科学。
2.体育测量测验是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3.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用以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3.测量的有效性:又称效度,是指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
PWC170机能实验:指通过测试受试者在定量负荷心率为170次/分的稳定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率,然后根据功率大小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
4.测量误差是指体育测量中,由于测量仪器精度、测量技术、测量方法与条件等限制,使得实测值与被测真值之间会有一定差距,出现各种测量误差在所难免5.测量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的结果(成绩)真实地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5、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反映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
6、测量误差:所谓测量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的无关的变因产生效应,所引起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7、测量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结果(成绩)真实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与欲测属性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7等价可靠性:指在不同测量时间,对受试者实施难度相同而方法或题目不同的同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内容有效性是指测量内容与拟测属性的一致性程度。
9、相合有效性是指运用一种测量手段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与一个已被证明有效效标的相关程度。
9.成套测验:由多项指标来测量某个统一机能领域的测验。
9.测验客观性:间接衡量实验中测量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
9.测量误差:指与测量目的的无关的变因产生效应,所引起的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变异。
10、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11.体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12、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13、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也有学者定义为,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对关系,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武器系统分析与设计结课论文学院:机电学院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年级:硕士一年级姓名:学号:武器系统分析作业课程总结通过对《武器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武器系统从规划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及更新阶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对某一新型武器装备系统概念分析时,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步:第一步:分析系统的任务剖片;第二步:确定系统的任务剖面:第三步:描述系统的特征:第四步:建立系统的概念模型。
通过以上对任务剖面的分析后,将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是武器装备发展型号论证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将规定武器装备型号系统的功能基线及使用要求,是武器装备概念研究中进行系统生成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主要的目的是根据该武器装备系统的作战使命和总体功能的要求进一步做功能上的分解,直至明确型号系统的各个功能单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型号系统及其各构成要素的基本使用功能和与基本使用功能相对应的性能要求,为该型号系统的结构分析和作战使用性能指标体系分析等提供依据。
接着通过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来了解各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结构层次,为研究系统的结构提供依据,简化后期通过如故障诊断、可靠性分析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与维修。
之后,在系统功能及结构初步确定之后的论证环节后得出系统评价体系的系统的性能及指标,我们通过分析性能后将性能进一步转化为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指标体系分析是在系统性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和权衡确定性能的指标体系和性能度量参数,通过这些性能和指标,对系统的分析与合理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最后分析系统的效能和费用,一个武器系统的效能决定这个武器能否在规定时间、特定条件下完成一定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始时就对武器系统的效能有一个很准确和系统的评价与测定,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确定、分析系统效能:第一步:确定系统效能参数;第二步:分析系统可用性;第三步:分析系统可靠性;第四步:分析系统的能力;第五步:评估系统效能。
2020(Sum. No 215)2020年第11期(总第215期)信息通信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一种基于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侦察装备运用效能评估方法张庆东,蒋晓瑜(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10072)摘要:为了辅助指挥员预先评价侦察装备在执行军事任务时的完成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侦察装备运用效能评估方法。
该方法在建立侦察装备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来确定体系的各指标的权重比例,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终的评估结果,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均能够充分利用专家智慧,为面向军事任务的侦 察装备效能评估的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侦察装备;效能评估中图分类号:TN9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20)11-0161-03Evaluation of Reconnaissance Equipmen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Delphi Method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Zhang Qingdong,Jiang Xiaoyu(Army Academy of Annored Forces, Beying 100072,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assist the commander in pre-evaluating the accomplishment of r econnaissance equipment in the executionof m ilitary tasks, a method of reconnaissance equipment utiliz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based on Delphi method and fii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connaissance equipment evaluation system, this method uses the Delphi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ratio of t he system ? s indicators, and then use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final evaluation results. Both the Delphi method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method can be fully utilized Expert wisdom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m ilitary mission-oriented re connaissance equipment,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l value.Keywords: Delphi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connaissance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0引言随着现代战争中情报作用的不断提高,侦察装备在作战 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叫侦察装备运用效能评估也成为了军事领 域的研究热点。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灰色关联分析和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提出研究假设。
第二章:灰色关联分析系统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关联度大小与意义、板块类别和关联关系的确定、归一化处理等。
第三章: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方法阐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方法的流程和步骤,包括建立指标体系、数据处理、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排序和权重分配等。
第四章: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设计潜艇作战场景、选用评估指标和建立数据样本库,进行实验计算,分析评估结果和选优方案。
分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来源,提出结果分析建议。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内容和结果,明确研究成果和贡献,提出不足和改进方向,展望灰色关联分析在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战争技术的不断发展,潜艇成为当今世界海上军事力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潜艇机动性强,隐蔽能力强,成为海上侦察、攻击以及核威慑等多种军事任务的重要手段。
而针对潜艇部队兵力运用的方案评估选优则显得尤为重要。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多指标决策方法,适用于缺乏充分数据和信息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
因此,在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领域,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兵力运用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优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方法,系统阐述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方法,并设计实验计算,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本章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
其次,概述灰色关联分析和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创新点和价值。
最后,提出研究假设,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潜艇兵力运用方案评估选优是潜艇作战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总分:18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8.00)1.运用模拟训练法时,尽量要求模拟训练的场馆大小相似于比赛场馆,这是追求 ( )(分数:1.00)A.物理相似B.模糊相似C.数学相似D.几何相似√解析:2.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 ( )(分数:1.00)A.战术观念B.战术指导思想C.战术意识√D.战术知识解析:3.为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战术能力,应更多地采用 ( )(分数:1.00)A.实战训练法√B.完整训练法C.加难训练法D.模拟训练法解析:4.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 )(分数:1.00)A.竞技战术B.战术意识√C.战术能力D.战术行动解析:5.在参加大赛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手的主要特征、适应对手的战术风格,最好采用的训练方法是 ( ) (分数:1.00)A.虚拟现实训练法B.程序训练法C.想象训练法D.模拟训练法√解析:6.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完整地完成整个战术组合过程,一般采用 ( )(分数:1.00)A.减难训练法B.加难训练法C.完整战术训练法√D.分解战术训练法解析:7.相对来说,提高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是 ( )(分数:1.00)A.重复训练法B.持续训练法C.变换训练法√D.循环训练法解析:8.运动员(队)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称为 ( )(分数:1.00)A.竞技战术B.战术能力√C.战术意识D.战术行动解析:二、{{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9.为了弘扬体育道德精神,赛前制定战术方案时不能向对手提供假情报。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0.在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时,应注意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高度的灵活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1.战术决策是指对参加一次比赛的全局性问题(主要为比赛目的、战略原则)所进行的决策;战略决策是指针对比赛中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决策。
《运动训练学》一、选择题1. 在技术训练实践中,表象法又称再现法。
2. 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训练效应,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1. 发展磷酸盐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可选用段时间重复训练法。
2. 赛前训练周与基本训练周在训练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练习的形式采用专项运动形式。
3. 在赛前中短期集训中,技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目应该重点抓好技术绝招的训练,以及通过配对练习提高实践能力。
4. 模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模型的指标体系为控制依据,以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为监督、检查工具。
5. 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6. 基本训练周是准备时期训练中最主要的周型。
7. 发展有氧、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可采用短时间持续训练法。
8. 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拉伸法。
9. 营养学恢复手段有补充微量元素。
10. 匀速持续训练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11. 赛前训练周技术训练的基本特点是增加完整练习。
12. 间歇训练法是指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 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可将其分为阵形战术等。
14. 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求为:第一,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高度的时间性;第三,战术的灵活性;15. 集体战术的基本要求为:第一,严密的组织性;第二,高度的一致性;第三,战术的时效性。
16. 爆发力强、速度快的运动训练宜选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法。
17. 周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最主要特点是不同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
18. 下列哪项不属于竞技能力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不均衡性。
19. 竞技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20. 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主要适用于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和素质的训练工作。
21. 基础训练阶段训练的旨要任务是基本运动素质。
22.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不适宜初学者采用的增加负荷的方式是跳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