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的副作用究竟有多大
- 格式:docx
- 大小:16.75 KB
- 文档页数:4
·170·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至2019年我区300例炎琥宁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炎琥宁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病例来自2014年至2019年我区300例炎琥宁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炎琥宁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
1.2…方法采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系统检索手段与一般办公软件进行本次研究分析,对我区300例炎琥宁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1]。
2结果2.1…患者基本情况300…例患者中男性161例,占比53.6%,女性139例,占比46.3%,年龄为1~79岁,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分部情况年龄段/岁例数比例(%)<1411638.614~199 3.020~29289.330~393712.340~495518.350~59217.0>603411.3合计300100.02.2…患者药物过敏情况产生过药物不良反应史的患者7例,占比2.3%;没有发生过药物不良反应史的患者111例,占比37.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明的患者182例,占比60.6%。
家族有药物不良反应史不详的患者230例,占比76.6%,无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的患者70例,占比23.3%。
2.3…药物过敏发生时间在实施静脉滴注炎琥宁时发生过敏276例,占比92.0%,不良反应发生最早的患者为注射后2分钟左右,在30分钟以内发生不良反应的170例,占比56.6%,在药物注射完毕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40例,占比46.6%,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间不确定的有10例,占比3.3%。
2.4…药物过敏患者原疾病与过敏受损器官情况注射炎琥宁过敏患者原疾病最多为上呼吸道感染169例,占比56.33%,支气管炎55例,占比18.33%,支气管肺炎28例,占比9.33%,扁桃体炎16例,占比5.33%,手足口病4例,占比1.33%,腹泻4例,占比1.33%,其他14例,占比4.66%,原疾病不详10例,占比3.33%,受损器官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172例,占比57.3%,主要临床反应为皮疹、斑丘疹、瘙痒,全身损害51例,占比16.6%,主要临床反应为发热、寒战、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受损51例,占比16.6%,主要临床反应为恶心、呕吐、腹痛,呼吸系统受损11例,占比3.6%,主要临床反应为呼吸困难、胸闷,其他部位受损15例,占比5.0%,临床反应包括头晕、心心悸、睾丸肿大。
炎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周建邦【摘要】@@ 1 临床资料rn患儿,男性,8岁,因发热、咽痛3d来本院门诊求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拟给青霉素静点,但青霉素皮试阳性,改用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加入0.9%盐水注射液200ml静点,再加点炎琥宁注射液160mg(海南灵康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Z0052249),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点,滴速约为60滴/min,患儿自觉滴速太慢,未经医生同意,自行调至80滴/min,阿奇霉素静点完后加入炎琥宁注射液约5min左右,患儿突然出现寒颤、胸闷,心慌、呼吸急促(60次/min),渐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颜面、口唇发青,全身皮肤发花,四肢远端冰凉,脉搏细速,大汗淋漓,测血压40/20mmHg(1mmHg=0.133kPa),心率16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考虑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炎琥宁注射液,给予喷氧,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静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mg,缓慢静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25mg+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点0.9%盐水注射液50ml,约40min后患儿颜面、口唇转红,神志转清,呼吸平稳,四肢远端转暖,皮肤发花消失,胸闷、心慌症状缓解,1h后血压恢复正常,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心电图正常;住院观察3d后病情痊愈出院.【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24)011【总页数】1页(P1270-1270)【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过敏性休克【作者】周建邦【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8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4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8岁,因发热、咽痛 3d来本院门诊求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拟给青霉素静点,但青霉素皮试阳性,改用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加入0.9%盐水注射液200m l静点,再加点炎琥宁注射液160mg(海南灵康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Z0052249),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 l静点,滴速约为60滴/min,患儿自觉滴速太慢,未经医生同意,自行调至80滴/min,阿奇霉素静点完后加入炎琥宁注射液约5m in左右,患儿突然出现寒颤、胸闷,心慌、呼吸急促(60次/min),渐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颜面、口唇发青,全身皮肤发花,四肢远端冰凉,脉搏细速,大汗淋漓,测血压40/2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 160 次/m in,律齐,心音低钝,考虑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炎琥宁注射液,给予喷氧,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静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mg,缓慢静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25mg+50%葡萄糖注射液20m l;静点0.9%盐水注射液 50m l,约40m in后患儿颜面、口唇转红,神志转清,呼吸平稳,四肢远端转暖,皮肤发花消失,胸闷、心慌症状缓解,1h后血压恢复正常,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心电图正常;住院观察3d后病情痊愈出院。
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68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68例注射炎琥宁不良反应的状况。
方法:对我市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注射炎琥宁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进行分析,包括28例男性和40例女性。
结果:通过进一步分析得知,炎琥宁注射剂对皮肤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其最为主要的是皮肤过敏。
本组病例皮肤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为51.47%,比其它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构成比高。
结论:在临床应用当中,炎琥宁的监测应该得到不断加强,进而促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降低。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227-02炎琥宁注射剂的主要成分是炎琥宁,炎琥宁注射剂具有消炎、抗病毒、抗菌等作用,作为中药静脉注射剂,常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细菌疾病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对于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较为常见。
但随着该药物的不断使用,同时也增加了药品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病情带来了较大影响。
本文针对68例注射炎琥宁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以促使用药剂量的有效控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市各医院上报的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注射炎琥宁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总结。
1.2 方法对注射炎琥宁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的实际病例进行查阅(男性28例,女性40例)。
根据ADR报告表,分类、统计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受累气管等情况,并进行准确分析。
2 结果用药剂量:成人注射炎琥宁的剂量通常为400-800mg,小儿的注射剂量通常为400mg以下。
本组病例报告中,22例患者的注射剂量在200mg以内,19例患者的注射剂量在200-400mg以内,20例患者的注射剂量在400-800以内,7例患者的注射剂量在800mg以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见表1。
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78例分析(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78例注射用炎琥宁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注射用炎琥宁的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常见,过敏性休克最严重。
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对注射用炎琥宁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注射用炎琥宁的主要成分是以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中所提取的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成单钾盐制成的注射用粉针。
炎琥宁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等作用,临床常用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病毒性肺炎的治疗。
该药虽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在临床应用中亦可见不良反应(ADR)。
笔者对国内近年来关于注射用炎琥宁所致ADR的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总库(CNKI网络版)》与《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8年的资料,收集到注射用炎琥宁的ADR 资料66篇,涉及医药期刊21种,共计78例。
对所检索的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2结果2.1 ADR在不同年龄的分布情况。
78例ADF病例中,男27例,女51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5岁,其中又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27例),年龄分布详见表1。
2.2发生时间在78例ADR中,最快的为用药后2min,最慢的为连续用药5天后;用药30min〜5天内出现ADR#最多,占总数的97%详见表2。
2.3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注射用炎琥宁的ADR类型较多,主要是过敏反应,其次是干咳、呕吐、呼吸困难等较为常见。
出现不良反应,经立即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
详见表3。
表1注射用炎琥宁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表2注射用炎琥宁致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表3注射用炎琥宁致ADF类型及临床表现分布2.4用法用量及过敏史78例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qd;最小剂量80mg最大剂量为800mg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10% 葡萄糖注射液。
注射用炎琥宁24例不良反应分析汪邯郸,周学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药剂科,广东深圳 518036)摘要:目的 了解注射用炎琥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
方法 对本院2005~2006年24例炎琥宁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
结果 炎琥宁注射剂可致消化、呼吸、皮肤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皮肤过敏为主。
结论 临床人员应了解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病机制,规范合理用药。
关键词:注射用炎琥宁;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注射用炎琥宁主要成分是炎琥宁,是以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中所含的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成单钾盐的制成的注射用中药制剂。
具有抗菌,抗病毒,。
是目前治疗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较常用的中药静脉注射剂。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等。
但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药品不良反应亦趋增多。
本文通过对我院24例所致的注射用炎琥宁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探讨其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病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5~2006年期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室收集的24例注射用炎琥宁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
1.2 方法 查阅24例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的病例,依照ADR报告表,统计年龄分布,不良反应受累器官系统分布及临床表现。
2 结果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见表1。
主要器官系统分布及临床表现见表2。
表1 注射用炎琥宁AD 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年龄段(岁)男女例数构成比(%) 2~915625.0310~201128.3321~30101 4.1631~40011 4.1641~4913416.6651~72281041.663 讨论3.1 注射用炎琥宁的不良反应分析 注射用炎琥宁的不良反应与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
中药注射剂ADR的高发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中成药注射剂中所含有效成分复杂,人们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毒理、疗效等方面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炎琥宁的副作用究竟有多大
炎琥宁在服用期间,要注意少数患者在使用后会伴有腹泻和过敏的现象,偶尔会出现休克和肝功能损伤,有50%的患者都会发生在14岁以下的儿童身上,还有少部分的患者,甚至会引发生理方面的危险,所以在使用炎琥宁过程当中,要了解到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副作用,如果身体出现这些副作用,需要立即停用。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多见皮肤过敏反应和小儿泄泻,偶见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害等报道。
炎琥宁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主要症状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其中,53%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38%的死亡患者因为药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对于炎琥宁的不合理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
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主要是超剂量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和过敏体质用药三方面表现。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发热、气短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
2。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本品需输注前新鲜配制,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4。
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5。
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6。
请放置于儿童不接触的地方。
★孕哺用药
本品对胎盘绒毛滋养叶细胞有细胞毒(杀灭作用),动物实验提示有抗早孕、中孕作用,故孕妇禁用。
★【儿童用药】
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相互作用
1. 本品忌与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的药物配伍。
2. 本品不宜与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药物配伍。
★使用方法
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肌内注射一次40~80mg 一日1~2次。
静脉滴注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一日
0.16~0.4g 一日1~2次。
小儿酌减或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