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春夜喜雨
- 格式:doc
- 大小:380.04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熟练朗诵古诗《春夜喜雨》,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2、引导幼儿理解古诗中描绘的春雨景象,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乃”“发生”“潜”“润”等。
(2)让幼儿感受春雨的特点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2)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2、朗读法带领幼儿反复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3、讲解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幼儿讲解古诗的含义。
4、情境创设法创设春雨降临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古诗。
四、教学准备1、古诗《春夜喜雨》的相关图片、视频。
2、制作教学 PPT。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春雨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春雨的样子,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春雨是什么样子的呀?(2)引出古诗《春夜喜雨》,告诉幼儿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春雨的古诗。
2、初读古诗(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
(2)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纠正幼儿的发音。
3、理解古诗(1)结合图片,逐句讲解古诗的含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解释:好的雨水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说雨水是好雨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解释: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的万物。
让幼儿感受春雨悄悄落下,滋润大地的特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解释:田野间的小路和天上的乌云都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明亮。
引导幼儿想象夜晚的景象。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解释: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让幼儿感受雨后花朵盛开的美丽。
(2)重点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如“乃”“发生”“潜”“润”等,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其含义。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2、感受春雨的美好。
3、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
二、学习古诗1、有一首古诗中也藏着“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出示课题)。
2、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3、齐读课题4、比一比、赛一赛(一)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1、学生自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请教一下。
2、指名读。
(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教师做及时评价给读正确的同学奖励春姑娘的礼物花朵)3、看看哪一桌读得最准确呢?(同桌读)4、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正确地念出来。
(二)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来呢?1、先请同桌之间读一读,如果你觉得你的同桌能闯关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诵读书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指名读,进行小老师评价。
3、欣赏范读4、和老师比一比5、小组推荐读,进行赛诗会。
6、齐读——齐诵三、自主学习古诗(课堂延伸)1、想再学剩下的四句吗?2、师讲明方法,生自学3、多种形式指名诵读4、齐读全诗四、小结根据本节课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做出相应的鼓励评价《春夜喜雨》优秀教案2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2)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了解一些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如作者杜甫及唐代诗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意境;(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2. 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 了解作者杜甫及唐代诗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体会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古诗《春夜喜雨》的文本、译文、作者简介等;2. 准备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与春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春雨的认识和感受;(2)引入古诗《春夜喜雨》,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春夜喜雨》,注意读音和停顿;(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写作技巧。
4. 教师讲解(1)教师讲解古诗《春夜喜雨》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相关知识;(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5. 欣赏与拓展(1)学生欣赏其他描写春雨的古诗,对比分析其写作特点;(2)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尝试描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春雨的作文。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欣赏并学习古诗《春夜喜雨》,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幼儿对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古诗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春夜喜雨》的原文及译文。
2.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古诗的意境及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古诗《春夜喜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 难点:古诗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春夜喜雨》的原文及译文。
2. 准备古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准备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雨夜景象,引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带领幼儿朗读古诗,讲解古诗的原文及译文,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逐个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让幼儿掌握。
4. 想象与表达:让幼儿根据古诗的意境,发挥想象力,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雨夜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古诗《春夜喜雨》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和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古诗意境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所学古诗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朗诵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学习古诗的成果。
2. 开展古诗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古诗的意境。
3.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主题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古诗的了解和支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2. 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意境和寓意,了解春天雨水的美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和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并能够朗诵《春夜喜雨》。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春夜喜雨》文本,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让幼儿观察并发表对春天的感受。
2. 教学古诗:a. 教师朗读古诗,让幼儿聆听并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b. 教师解释古诗的内容和寓意,帮助幼儿理解。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让幼儿逐渐熟悉并能够独立朗诵。
3. 活动延伸:a. 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雨水,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b. 让幼儿画出自己对《春夜喜雨》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诵能力和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家长的反馈和幼儿在家的表现,综合评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古诗描绘的场景。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幼儿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活动延伸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如雨声、鸟鸣等,让幼儿放松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古诗:教师带领幼儿逐句讲解古诗《春夜喜雨》,解析字词的含义和诗句的意境。
3. 朗诵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4. 活动延伸: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雨水的感受和用途。
5. 创作展示: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将讨论成果以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示给大家。
《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春夜喜雨》全诗。
2.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全诗。
2.难点: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春夜喜雨》。
请大家先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诗句的含义。
三、课堂讲解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句诗意味着什么?学生回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认为春雨知道时节,在春天来临的时候降临。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诗又表达了什么?学生回答:这句诗描绘了春雨悄悄地随风而来,滋润万物,却不发出声音。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句诗是如何描绘春雨的景象的?学生回答:这句诗通过描绘野径上的云和江船上的火光,展现了春雨夜晚的景象。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句诗又传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过后的美景的喜爱,形容花朵因雨水而显得更加鲜艳,锦官城也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四、分析修辞手法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回答:这首诗运用了对仗、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对仗: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拟人: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夸张: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春夜喜雨》这首诗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首诗主题是赞美春雨,表达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回答: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也让我更加珍惜春天的雨水。
六、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春夜喜雨》这首诗,通过分析诗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2.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更深的认识。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古诗《春夜喜雨》的意境,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古诗,让幼儿了解春天降雨的自然现象,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描绘自然景象。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春夜喜雨》的原文及翻译。
2. 古诗中的关键词语解释。
3. 古诗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古诗《春夜喜雨》,感受古诗的意境。
2.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学会描绘自然景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春夜喜雨》的图片或视频,展示春雨的景象。
2. 准备相关春天的教具,如雨滴、花朵等,帮助幼儿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春雨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降雨。
2. 学习古诗: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春夜喜雨》,讲解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3. 解读古诗: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好雨”、“知时”等,让幼儿理解其含义。
4. 感受意境:引导幼儿想象自己置身于古诗描绘的场景中,感受春雨的美好。
5. 创作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绘春天的降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语言表达。
6.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主题思想,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本教案为一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古诗《春夜喜雨》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幼儿的描绘和表达,评估他们对古诗意境的感知和语言运用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欣赏幼儿的古诗朗诵,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户外寻春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小班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小班古诗《春夜喜雨》;2.能听懂、理解并表达诗歌内涵;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创造力;4.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小学语文》;2.彩色纸、彩笔、剪刀、胶棒、贺卡封套等DIY工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展示一段雨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内容,互相交流:视频中有什么?2.提问:雨天的声音是什么?雨天的美景有哪些?第二步:课文学习1.大声读课文《春夜喜雨》,并解释一些生僻词汇和诗句的意思;2.老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喜欢雨天?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3.分角色学习并表演诗歌,其中包括人物角色和风景角色,并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三步:创作活动1.老师通知学生,在“喜雨”的主题下,进行DIY手工活动,实现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体验;2.学生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棒、贺卡封套等工具,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场景,例如“雨中花”、“雨中草莓田”等;3.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
第四步:总结1.老师提问:小班古诗《春夜喜雨》带给你们什么启示和感受?2.学生回答后,老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为学生送上小贺卡,祝愿学生们继续热爱语文和文学艺术。
四、教学流程图导入 -> 课文学习 -> 创作活动 -> 总结五、教学建议1.诗歌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创造力,同时需要多听多读多背,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语言交际;2.创作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融入自己的课堂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诗歌教学需要注意情感的引导和情感表达的培养,同时诗歌的理解也需要层层推进,不断拓展语言的意义和范畴。
幼儿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春夜喜雨》这首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春夜雨的喜悦。
2. 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熟读并背诵《春夜喜雨》。
2.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如“润物细无声”等。
2.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春夜喜雨》的诗歌文本,以及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
3. 准备音频设备,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或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雨的声音或展示春雨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对春雨的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春夜喜雨》,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 解读诗歌: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背诵诗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诗歌的背诵,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或进行诗歌接龙游戏,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激发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教学延伸:1. 创意绘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用画笔描绘出春夜喜雨的景象。
2. 音乐欣赏:播放相关的古典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与诗歌的融合,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诗歌,并尝试背诵。
2. 家长协助幼儿了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诗歌背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诗歌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度,了解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喜爱程度。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以及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描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并能够背诵古诗《春夜喜雨》。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学会通过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比赛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春夜喜雨》的图片、动画等。
2. 实物:雨具、植物等。
3. 课堂活动材料:古诗卡片、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雨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与雨相关的词语,自然引入古诗《春夜喜雨》。
2. 学习古诗:1)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
2) 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3) 结合图片、实物,让幼儿形象地理解古诗描绘的场景。
3. 体会意境:让幼儿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夜雨景。
4. 朗读与背诵:1) 组织幼儿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
2) 引导幼儿背诵古诗,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古诗《春夜喜雨》的感受,总结课堂所学。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古诗,并尝试自己画出春夜雨景。
六、教学延伸:1. 创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古诗主题的创意活动,如制作雨滴手工、绘制春天的景象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和雨水,让幼儿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背诵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了解古诗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物和情景模拟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
2.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春夜喜雨》文本,相关图片,雨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入古诗《春夜喜雨》的主题,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和实物。
2. 新课教授:讲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大意,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朗读与背诵:指导幼儿正确地朗读古诗,帮助幼儿背诵古诗。
五、课后评价1. 评价幼儿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评价幼儿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欣赏和背诵古诗,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图片导入利用图片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如花草树木的生长,鸟儿的歌唱等。
活动二:古诗学习1. 教师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 教师讲解古诗的大意,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指导幼儿正确地停顿和语气。
活动三:情景体验1. 教师模拟春雨来临的情景,让幼儿体验雨水的轻柔和滋润。
2.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在古诗中的情境,感受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方法一: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春天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方法二: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春雨的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古诗的意境,增强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方法三: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春夜喜雨》这首古诗。
1.2 让学生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3 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背诵并理解《春夜喜雨》这首古诗。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PPT,展示《春夜喜雨》的古诗文本和译文。
3.2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3.3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用于学习和记录。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雨夜,引起学生对《春夜喜雨》这首古诗的兴趣。
4.2 学习古诗(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释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4.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教师指出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跟读和书写。
教师可以通过例句或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4 背诵古诗(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或者个别学生进行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5.1 让学生回家后,将《春夜喜雨》这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签名确认。
5.2 让学生选择一个春天的雨夜,观察并描述一下,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春雨的感受。
六、教学拓展(10分钟)6.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中的春雨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6.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春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七、欣赏与创作(10分钟)7.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春雨相关的绘画作品或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春雨的美好。
7.2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幅描绘春雨的绘画作品,或编写一首关于春雨的诗歌。
幼儿园唐诗教案《春夜喜雨》解读一、教案背景简介1.1 教案名称:《春夜喜雨》1.2 教学对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3 教学内容:传统文学经典——《春夜喜雨》的解读和引导二、诗词解读2.1 诗词背景《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情景,大地上降下了一场及时雨,给旱地带来了丰沛的雨水,万物生长,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2 诗词内容春夜喜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夜晚下雨的景象。
描写了降雨的喜悦,以及雨后青山碧水的美丽景色。
2.3 诗词解读通过教导幼儿认知诗词的内容与背景,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唐代的雨水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雨水对大自然的滋润和灌溉作用。
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三、教学目标与方法3.1 教学目标3.1.1 让幼儿了解并感受传统诗歌的魅力,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
3.1.2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1.3 让幼儿了解雨水对自然界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方法3.2.1 结合图书故事、图片、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
3.2.2 运用互动教学法,让幼儿参与诗歌的朗诵和表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2.3 创设诗歌情境,组织幼儿进行相关手工、美术活动,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来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播放相关音乐、图片、动画等,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他们了解《春夜喜雨》的内容。
4.2 讲解诗歌背景和含义,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诗歌朗诵和情感表达。
4.3 组织幼儿进行相关手工、美术活动,如画雨景、制作雨伞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增强对自然的感悟和热爱。
五、教学评估5.1 通过观察幼儿的诗歌朗诵和表演活动,评估他们对《春夜喜雨》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5.2 考察幼儿的手工、美术作品,评估他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班古诗教案感悟春夜喜雨主题:小班古诗教案——感悟《春夜喜雨》引言:教学古诗是培养幼儿中华文化传统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教案以古诗《春夜喜雨》为例,通过诵读、欣赏、理解和感悟古诗的方式,帮助幼儿体验春天的美好,感受自然的力量,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喜爱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基本内容;2. 能正确诵读古诗《春夜喜雨》;3.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及表达方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4. 通过互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 诗《春夜喜雨》的课件或诗歌海报;2. 与雨水、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课堂热身活动: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春天的印象。
引导幼儿谈论春天的气候、景色、植物等。
2. 诵读古诗《春夜喜雨》:利用课件或诗歌海报,展示古诗《春夜喜雨》。
教师示范正确诵读,引导幼儿跟读,注意诗歌的抑扬顿挫和节奏。
鼓励幼儿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读,感受古诗的美妙之处。
3. 分析理解诗歌意境:通过与幼儿互动,引导他们理解古诗中描述的场景、情感和意境,培养幼儿对春天和雨的感知。
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所表达的美好形象。
4. 欣赏相关图片或实物:展示与雨水、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与幼儿共同观察、品味,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春天和雨的理解与感受。
引导幼儿通过视觉和触感去体验春夜中的雨水,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5. 小组合作创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以《春夜喜雨》为主题,自由发挥创造力,共同制作一幅画或一首小诗。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或写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和雨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6. 结束活动:每一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鼓励幼儿讲述他们创作时的灵感和感受。
在分享中,加深幼儿对于诗歌和创作的理解与认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课余时间欣赏古诗,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游戏、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增加幼儿对于春天和雨的感知和体验。
幼儿古诗《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古诗《春夜喜雨》的意境,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古诗,让幼儿了解春天雨水的美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教幼儿正确朗读古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通过古诗学习,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学会正确朗读古诗。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一些字词,如“知时”、“润物”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古诗卡片、图片、雨滴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如鲜花、绿草、雨水等。
2. 引入古诗:告诉幼儿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是《春夜喜雨》,并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3. 学习古诗:a. 逐句解析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b. 讲解古诗中的一些字词,如“知时”、“润物”等。
c. 引导幼儿跟读古诗,注意发音和节奏。
4. 情景体验:让幼儿手持雨滴道具,模拟春雨的情景,感受古诗的意境。
5. 朗读巩固:让幼儿分组朗读古诗,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
6.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让幼儿简单描述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家长协助幼儿朗读古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雨水,让幼儿说说对雨水的感受。
3. 家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的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互动和情景体验等活动。
2. 评价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评估。
3.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如家长反馈的朗读情况和幼儿对春天雨水的观察描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感受春天的雨水,观察雨后的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2.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学习活动,进行家庭古诗朗诵比赛,增强家庭亲子互动。
3. 开展古诗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和想象,创作相关的绘画作品。
幼儿园教案《春夜喜雨》幼儿园教案《春夜喜雨》幼儿园教案《春夜喜雨》1【教学目的】:1、熟读及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词的意思,并能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3、体会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教会学生吟诵古诗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配乐诵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到雨,你看过怎样的雨?2、在诗人杜甫的眼里,又看到一场怎样的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一首五言律诗《春夜喜雨》。
3、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读古诗,读正确,读出韵味。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师配乐范读。
3、古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得有节奏,有韵味。
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吟诗的方法。
有兴趣吗?4、普通话四声调—→古诗中的平声、仄声—→平长仄短规律。
5、生尝试说第一行诗句的平仄规律。
(出示第一行古诗的平仄规律)生试读、指名读。
6、相信你们也能读好整首诗。
(出示整首诗的平仄规律,师读前半句的平仄规律,生读后半句。
)发现了什么?7、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8、师:这样读诗,有什么感觉?三、读出意境1、诗词言情,诗词言志。
许多诗词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拿起你手中的材料,借助注释,认真读一读,想一想。
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画面。
2、生默读。
3、师生交流。
(随机朗读)(随机板书:盼——听——看——想)四、读懂诗中雨。
1、善解人意的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①你读出了怎样的雨?(预设)春雨,细雨,好雨,夜雨,细雨,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的雨。
②为什么说它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知时节:播种时节、生长时节、复苏时节等)③它知道农民播种,万物复苏、生长都需要雨水滋润,所以就下起来了,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雨?(懂事、知心、善解人意)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①为什么这样说?细无声:"细"是什么样的?"无声"又说明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雨都可以润物的,下大了,下急了,也有可能坏物、毁物、损物,所以,润物的雨要怎么下?(读)潜入夜:下的时候是无声的,来的时候呢?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不让别人发现)看来,它是有心来润物,却无心让人发现,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雨?②这样的雨你喜欢吗?谁愿意来读这一句?(指名,齐读)3、现在我们看这两句,谁能来说说意思?——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小班古诗春夜喜雨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古诗《春夜喜雨》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春夜喜雨》,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口头表达和听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朗读古诗《春夜喜雨》。
3. 能够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古诗《春夜喜雨》的课件或印刷版。
2. 图片或实物,如雨滴、春天的花朵等。
3. 彩色纸、彩色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对春雨的兴趣,让他们观察和描述春雨的特点。
2. 播放轻快的春雨音乐,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导入古诗:1. 教师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并简单解释其中的意思。
2. 引导幼儿跟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诗歌理解:1. 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例如:“为什么春夜下雨会让人高兴?”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表演与绘画: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古诗进行表演。
可以自由发挥动作和表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情感。
2.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画出雨后的美丽景色。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表演成果。
拓展活动:1. 继续学习其他古诗或儿歌,拓宽幼儿的文学素养。
2. 利用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春雨的清凉和花草的生机。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春夜喜雨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要求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要珍惜妈妈爱幼儿的情意和妈妈的劳动成果。
准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内容与指导二、古诗:春夜喜雨1、教师与幼儿谈话,出示已画好的春雨背景图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图中都有什么啊?(雨、小草、花)2、教师朗诵古诗。
3、教师翻译古诗意思,幼儿了解。
师: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春天要到来一样,当春天来的时候就飘洒的下起来了。
呼唤着植物生长。
无声的滋润着植物,雨下的正浓的时候。
田野与天空暗暗的。
边船上的灯显得特别的亮,早晨起来,看到潮湿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的花瓣,街上一定一片万紫千红。
1、幼儿学习古诗《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红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教师小结:教师再次重复一下古诗意思后在用图片让幼儿感受一下春的美。
知道植物是靠喝水分长大的。
6、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