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节能法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日本最新节能技术介绍演讲内容1.节能技术的作用22.日本的节能技术成果3-1.热电联产技术3-2.热泵技术3-3.照明技术(LED ・Hf等)3-4.燃煤火电技术4.总结2010年11月峰岸俊行财团法人节能中心1国际协力本部技术协力部ECCJ1.节能技术的作用ECCJ2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分析人为排出量7.2Gt/年(2000-2005年)稳定化排出量=吸收量现在的排出量约是吸收量的2倍一年增加1.9ppm年增加pp(1995-2005年的平均值)现在Industrialization自然浓度日本温室气体约90%是因能源产生的CO2Carbon Dioxide in Atmosphere森林吸収量3.1Gt/年出处:IPCC4评估报告3 ECCJCO 2减排潜在性○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能源产生的CO 2、对地球变暖最有效的指标就是能源消费效率的改善(也就是节能)。
能效改善和节能是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与经济的关键对策。
2030年CO 2减排潜在性的对策类别贡献度(IEA的分析)燃料转换(发电)※减排潜在性的百分比分配7%7%5%4%再生可能能源燃料转化(需要)5%20%17%燃料转换原子力10%省エネルギー58%67%节能44ECCJ世界发展中国家“节能”这个单词的意思?1.将浪费(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2.将使用効率提高到最大限度热损失操作失常的改正,修理,绝热防止白炽灯设备、制造程序能源产品热损失变换效率的飞跃性提高热交换器能源回收LED荧光灯< 节能的思考方法>•节能是在现场实现的。
•节能是实践性的日常性的活动。
•节能的基本是能源管理。
5 ECCJ2.日本的节能技术成果ECCJ6日本制造业节能成功理由1.成本降低(国际竞争力增强)和企业自助性努力(1)能源管理(ZD/QC活动、利用SGA/TQC/TQM的改善活动)(2)设备投资和技术革新2.政府的政策(1)和政府紧密相连的法律整备:节能法和政府紧密相连的法律整备节能法(2)政府的财政支援措施(金融上的支援、税制上的支援、补助金制度)3.节能法执行机关的设置(节能中心等)相互效果相乘効果・加快实施节能推进、提高节能技术(日本成为节能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ECCJ10企业能源管理手法所谓能源管理、是指为改善收益而全面实施现状把握、制定规划实施对策进行评估制定规划、实施对策、进行评估。
日本合理使用能源法有关能源合理化利用的法律(昭和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法律第四十九号)最终修改:平成二〇年五月三〇日法律第四七号最终修改之前的未施行法令平成二十年五月三十日法律第四十七号 (部分未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二条)第二章基本方针等(第三条、第四条)第三章关系到工厂的措施等第一节关系到工厂的措施(第五条至第二十条)第二节定点考试机构(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五条)第三节定点讲习机构(第三十六条至第三十八条)第四节登记调查机构(第三十九条至第五十一条)第四章关系到运输的措施第一节关系到货物运输的措施第一款关系到货物运输商的措施(第五十二条至第五十七条)第二款关系到货主的措施(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五条)第二节关系到客运的措施(第六十六条至第七十条)第三节航空运输之特例(第七十一条)第五章关系到建筑物的措施等第一节关系到建筑物的措施第一款关系到建筑物建筑等的措施(第七十二条至第七十六条之三)第二款关系到住宅开发建筑商新建的特定住宅的特别措施(第七十六条之四至第七十六条之六)第二节登记建筑物调查机构(第七十六条之七至第七十六条之十)第三节登记讲习机构(第七十六条之十一至第七十六条之十六)第六章关系到机械器具的措施(第七十七条至第八十一条)第七章其他规定(第八十二条至第九十二条)第八章处罚规定(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九条)附则第一章总则(目的)第一条为有效确保国内外在能源方面可适合经济面及社会面大环境的燃料资源之有效利用,通过采取有效实现工厂、运输、建筑物及机器器具的能源合理化利用的必要措施及其他为可全面推进能源合理化利用之必要措施、从而达到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之目的,特制定本法。
(定义)第二条在本法中,「能源」是指燃料及热能(除法律有规定之外的可替代以燃料为热源的热能所使用的热能。
同样适用于以下条文。
)以及电力(除法律有规定之外的可替代通过将转换以燃料为热源的热能所获得的动力进行转换后获得的电力的电力。
国际视野·GLOBAL PERSPECTIVE70电器 2014/3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国家。
同时,日本极度缺乏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假如不控制能源的使用并开发新型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日本经济将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巨大阻碍。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较小且自身资源有限的国家,日本在能源节约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节能政策,并实施了十分严厉的节能措施。
能效管理机构日本在产业、技术和企业监管三层节能管理体系中,设有专门的节能减排机构,而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则另有专门的管理体系。
2001年,日本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原经济产业省(METI)属下的资源能源厅煤炭部节能课升格为节能新能源部,成为政府节能主管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能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能源节约鼓励制度和政策。
日本能源节约中心(ECCJ)负责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和实施,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负责新能源应用和节能减排研发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推广。
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日本能源节约中心(ECCJ)日本能源节约中心向入会企业组织提供所需要的节能技术服务,给予入会企业组织相应的支持。
日本能源节约中心的显著特点是理事和评议员大部分来自日本能源业和制造业,具有这些行业领袖的背景。
日本企业界人士十分重视与日本能源节约中心的关系,他们积极加入会员,为节能技术的推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沟通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成熟节能技术的应用。
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在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设3个地区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和推广应用能源节约技术项目。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 Japan)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设立的初衷是以日本整个国民经济大局作为出发点,客观理性地研究分析能源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有利于政府制定和实施符合客观实际的相关政策,推动日本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
美国、日本和中国能源法律体系比较研究张剑虹【摘要】美国能源法律体系具有二元化特点,既有联邦层面的立法,又有州层面的立法,既有判例法又有制定法.日本能源法律体系是以基本法为核心,包括诸多单行法律及相配套法规的金字塔体系结构.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与日本比较类似.美国和日本都在能源单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能源基本法,我国能源基本法草案也已经出台,尚待通过.在能源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我国可考虑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有益经验.【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09(018)011【总页数】4页(P12-14,28)【关键词】能源法律体系;能源基本法;能源单行法【作者】张剑虹【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北京,101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67美国最早的能源法是1920年的《联邦动力法》,大规模的能源立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开始的,适用于能源领域的第一个综合性法律,即为2005年颁布的《能源政策法2005》[1]。
据统计,从1920年到2005年之间,美国共有25部调整能源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2]。
美国能源法律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法律性质上看,美国能源法既有基本法,也有单行法。
基本法为《国家能源政策法案》,单行法主要有《联邦电力法》、《美国化石燃料法》、《郊区风能开发法》等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法;《电力事业贸易促进法》、《国家核能安全管理责任法》等公用事业法;《节能促进法》、《节能建筑法》等能源利用法;《国家能源与环境安全法》、《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法》等能源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
第二,美国能源法律体系不是单一的体系,涉及联邦法律和州法律。
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其法律也有联邦和州两个层面的不同体系。
美国联邦宪法对于联邦和州的立法权进行了划分,美国联邦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了联邦政府的立法权范围,除了该款所列举的联邦立法的领域外,都属于州立法的领域。
关于能源方面的立法,不属于联邦宪法第1条第8款明确规定的17项立法权,但由于能源关系到国计民生,地位非常重要,联邦政府运用默示权力条款对能源进行立法。
日本低碳经济政策分析及启示一、日本低碳经济政策目标和基本理念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受其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
日本能源资源极度短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如不控制对能源的使用、不开发新型能源,日本经济将会受到巨大阻碍。
因此,日本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即在保持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前提下解决能源供供给难题。
1、低碳经济政策目标2007年,日本内阁会议制定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并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这份计划阐述了在未来三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等多项有关减排的措施。
2008年提出的“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
其中提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 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减少了百分之60到80。
2009年,日本环境省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使日本环境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70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96日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万亿日元,相关就业岗位也将大大增加。
2、基本理念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对建设低碳社会提出了三个基本理念:①实现最低限度碳排放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体系,使产业界、政府、国民等社会所有组成部门都认识到地球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充分考虑到节能、低碳能源的利用和推进循环经济;②实现富足而简朴的生活,鼓励人们从大量消费、寻求生活富足感的社会中挣脱出来,此外,生产部门也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意向进行自我改革;③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森林、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其可再生,推动包括地区社会生物质利用在内的“自然调和型技术”的使用,确保与大自然接触的场所和机会。
二、日本低碳经济政策体系概述1、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大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从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具体措施几个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指导(见图1);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财税、金融等工具,以能源技术革新和发展新能源为核心,将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和争取国际碳市场主导权作为发展重点,进行低碳经济的实践探索(见图2) 。
中日双方节能情况对比一、日本节能总体情况(一)日本能源状况及节能现状日本是很富裕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但日本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近90%的资源要靠国外进口。
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爆发,日本经济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石油依存度高的大批企业倒闭,1974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出现二战后首次负增长,1974年-1975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
石油危机引发严重经济危机的教训,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深切感受到日本经济受进口石油的制约,存在极大的脆弱性,能源问题成为举国的最大课题,必须积极寻找对策。
于是,日本开始采取进口石油产地多元化、经济发展渐进脱石油化、推行石油战略性储备、产业结构向节省能源、国家和企业共同研究开发替代石油新能源等一系列的节能措施。
经过30年的努力,2003年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同1973年相比提高了约37%,据2004年IEA Energy Balance 数据显示,日本GDP平均能源利用效率居世界第一位,达到了世界的巅峰。
为保持能源的高效利用,日本制定的今后的节能目标,力争2030年实现能源效率较2003年至少提高30%。
(二)日本推进节能的措施在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从各个领域推进节能工作的开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建设完善了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1978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节能法》,于1979年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节能法》不断修订完善,最新的修订法于2006年4月实施。
另外,在推进《节能法》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建设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1991年颁布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随后相继出台了《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家电回收再利用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法》和《汽车回收再利用法》等有关法规文件。
由于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使日本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不断的提高。
据经产省介绍,2004年日本的GDP与1974年相比增加了近1倍(以1990年为不变价),而产业部门所消耗的能源几乎不变,其在整个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1974年的70%下降到2004年的50%,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日本节能规划的战略目标及其保障措施姜雅【摘要】@@ 日本的"节能规划"出自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这是日本目前指导国家资源能源发展方向的主要战略,该国家战略提出了3个战略目标和5个数值目标,按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求结构、开展资源外交及加强能源环境的一体化建设、充实危机应对政策、解决共同课题等4个方向又分别制定了8个子战略,"节能规划"就是这8个子战略中的第一个战略性规划,是日本"建立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求结构"构想中的第一个环节,足见日本从国家层面上对"节能"的重视.【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1页(P39)【作者】姜雅【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日本的“节能规划”出自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
这是日本目前指导国家资源能源发展方向的主要战略,该国家战略提出了3个战略目标和5个数值目标,按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求结构、开展资源外交及加强能源环境的一体化建设、充实危机应对政策、解决共同课题等4个方向又分别制定了8个子战略,“节能规划”就是这8个子战略中的第一个战略性规划,是日本“建立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求结构”构想中的第一个环节,足见日本从国家层面上对“节能”的重视。
在过去的30年中,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即获得每单位GDP所消耗的最终能源指数由1973年的159下降到2003年的100,提高了37%。
到2030年的目标是指数达到70,较2003年提高30%。
1.构筑节省能源技术战略在各个相关领域全部设立节能目标及细小的完成步骤,2006年出第一版,以后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同时推进多元化的科技人员及技术攻关工作的开发与合作。
2.按领域进行行业提高能效标准的研究和导入,尽快推出适应当前水平的行业标准(1)产业部门:制定最先进的节能利用标准,通过政策鼓励和税收调节进行推广,对ESCO事业(即日本能源服务公司)中所有与节能相关的商业项目进行支援。
日本低碳城市的政策与实践——以东京碳排放限额和交易计划为例∗仇勇懿 孙江宁(同济大学,上海200092)摘要:东京碳排放限额和交易计划是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近10年的努力,东京ETS 在2010年进入全面执行阶段,这意味着全球第一个针对市内大型工商业机构的强制性碳排放限额与交易计划将正式发挥效用。
而东京碳排放限额和交易计划的初步成功,也为全球低碳城市的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关键词:低碳城市;碳排放交易;东京POLICY AND PRACTICE OF JAPANESE LOW-CARBON CITY – CASE STUDY OF TOKYO CARBON EMISSIONS CAP AND TRADE SCHEME QIU Yongyi Sun Jiangning (Tongji University ,上海 200092) Abstract: The emissions cap and trade Scheme of Tokyo is a milesto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ow-carbon city. Through the efforts of the past 10 years, Tokyo ETS entered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in 2010,which means that the world's first mandatory carbon emissions cap and trade scheme for larg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building will be officially effective. The success of Tokyo ETS will be a good example for global low carbon cities. Keywords: Low-carbon City ;Emissions Trading ;Tokyo 1东京低碳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1.1集聚的东京带来的环境压力东京市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2008年约有1300万人口,整个东京大都市区总人口高达3500万,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
第9卷 第1期2009年 1月 科 技 和 产 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 ry Vol 19,No 11Jan., 2009日本国民节能意识及其借鉴金雪梅(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的威胁。
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却不断上升,能源紧张的态势日益显现,面对能源危机日本采取了积极应对的策略。
日本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不足中国1/25、人口数量不足中国1/10的国家,但从政府到国民,对能源安全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日本国民节能意识的全民普及,为日本社会节省了巨大的财富,本文拟从日本国民节能意识的作用,探求对我国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能源危机;节约意识;节约型社会中图分类号:TE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807(2009)01-0099-04收稿日期:2008-10-25作者简介:金雪梅(1972—),女,吉林长春人,南通大学外国语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教学和日本语言学。
1 国际及我国的能源危机据国际权威机构估计,世界已探明的可采石油,大约只可供应人类40余年的需求(天然气为60~70年,煤炭约200年),人类正直面能源危机对能源安全的威胁。
而且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资源需求不断上升,资源紧张的态势更日益显现,面对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
我国虽然国土辽阔,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
根据《各国矿产储量潜在总值》的估算,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1615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为1.51万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全国耕地保有量人均不到1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资源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和恶化。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18%的石油、01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日本节能法规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地球已探明能源资源储量却并未增加,甚至有枯竭的可能。
在能源勘探面临困局、新能源开发成本高昂的情况下,节能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
日本在节能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并且通过立法的方式确保节能的有效实施。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也积极探索节能立法执法之路,节能减排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制度设计相对滞后、节能机构不够完善、节能措施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目前,各级政府出台的节能管理办法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
建立和完善我国节能法律体系已迫在眉睫,因此,或许可以通过研究邻国日本较为成熟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而得到某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日本节能法;法规;节能;能源使用效率
1日本《节能法》产生的背景及沿革
众所周知,日本能源匮乏,能源自给率很低,大概仅有5%,其中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于进口[ZW(]王冰.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J]. 中国外资,2005(8):24-26.[ZW)]。
但是,日本又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极高的国家。
日本一直重视节能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监督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早在1972年日本政府就设立了日本热能源技术协会,指导热能管理工作。
1978年又成立了“节能中心”,全面协调指导国民和企业的节能及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
1979年,日本颁布实施了《关于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以下简称《节能法》),作为指导节能工作的基本法。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一些新的问题随之出现。
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客货运中汽车运输与飞机运输的比重增大,运输的能耗迅速增加;日本国内的部分产业,特别是化学、钢铁和建材等材料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有所下降等。
根据这些新情况,日本先后7次修订《节能法》以适应时代发展对节能要求的变化。
1998年,日本在修改《节能法》时导入“领跑者制度”,要求新开发的汽车、家电等的节能性能必须超过现在同类产品。
这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从1973年至2003年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37%[ZW(]周永生.21世纪日本对外能源战略[J].外交评论,2007,12(6):85.[ZW)]。
日本能源利用的高效率使日本在高油价时代占据了很大的能源生产成本优势,其中日本节能法律及各种相关法规的贯彻与实施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将对日本《节能法》的内容和实施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2.4总结
日本节能法律体系由节能基本法与相关配套法规组成。
节能基本法统领全局,充分发挥节能指导作用。
相关配套法规则详细规定了具体的节能措施,明确了各部门节能目标并且将责任细化到位。
节能基本法与相关配套法规配合使用,相得益彰,保障了节能法的有效执行。
日本节能法与配套法规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又确保了节能执法监督得以有效实施。
日本《节能法》贯彻施行的30年里,日本从战后耗能大户转身变成世界领先的节能标兵,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
习。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修正立法理念与制度设计理念。
在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决策的理念下,将节能市场调节机制、政府调控机制、社会调整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高效、科学合理的节能体系;
二是节能基本法统领大局,相关配套法规配合实施。
《节能法》是日本指导开展节能工作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节能的基本方针、具体节能领域、节能细则及惩罚条例,在日本节能法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
围绕《节能法》派生了一系列法规,两者配合保障了节能法的实施;
三是节能主管机构健全,实施主体明确。
日本的节能基本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条款详细,职责明确,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强。
各种节能机构、非营利性法人、独立行政机构充分发挥各自在节能方面的作用,保证节能得到有效实施。
3日本节能法规对中国的启示
反观我国,最近30年以来,我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对能源的消耗和需求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
但是,能源消耗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以建筑领域的节能为例,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建建筑中80%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
2004年,中国GDP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4%,但消费的原油、原煤却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4%、41%。
中国单位GDP能耗为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
以上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的节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虽然我国在1997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由于立法起步较晚(比日本晚18年),节能措施不完善,法律贯彻缺乏监督,节能未得到有效实施。
我们要实现节能减排、增效降耗的目标,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转变节能法的制度设计理念。
牢记节能环保的基本国策,努力形成市场调节、政府调控、社会调整的有机机制,建立起符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科学节能体系;
二是以节能法为核心,细化各种相关配套节能法规和规章制度。
根据新的能源形势提出节能工作新任务,建立完备的节能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和监督,将节能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围绕节能法构建出调整范围清晰、功能明确、彼此协调的配套节能法规体系,以保障全社会的能源节约工作在节能基本法的引导下顺利进行;
三是牢记节能的基本方针,健全节能主管机构,明确实施主体义务。
改革现有的节能组织架构,整合各机关部委力量构建完善的节能主管机构体系,明确各节能执行机构的职责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规范各方用能行为,明确单位和
个人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及实施以来,对于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节能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的《节能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
在此情况下,深入研究日本30年以来的节能立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借鉴日本先进的执法监督经验可以强化我国的节能法律执行力度,我国可以从日本节能机构的运作模式中得到关于节能减排的启示,为我国节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元.能源安全与能源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冯昭奎.日本经济[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郭强,丁晓琴.能源资源节约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5]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2009—2020年中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6]金森久雄,香西泰.日本経済読本[M].東洋経済新報社,1999.
[7]経済産業省、『ものづくり白書』(製造基盤白書),2005。
[8]塩野宏.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1999.
[9]社团法人日本传热学会、『環境と省エネルギーのためのエネルギー新技術大系』、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エス、2003.
[10]省エネ法研究会、『改正省エネ法の解説Q&A住宅·建築物編』、ぎょうせい、2009.
[11]省エネルギーセンター教育部、『「省エネ法」「温対法」改正のポイント』、省エネルギーセンター、2008.
[12]省エネルギーセンター(財団法人)、経済産業省資源エネルギー庁、『改正省エネ法の概要2010』、2009.
[13]十市勉、「日本のエネルギー事情:現状と展望」、日本省エネルギーセ
ンター、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