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成为全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
- 格式:pdf
- 大小:1017.02 KB
- 文档页数:1
页岩气及其成藏条件概述2010年7月,在四川川南地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顺利完成加砂压裂施工任务,标志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进入了页岩气的实战阶段。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储量巨大,有关统计表明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约为456.24×1012m3。
较早对页岩气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和加拿大,这些国家在勘探和开发中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页岩气系统理论,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而我国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还在初级阶段,研究相对程度相对落后,但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也十分丰富(预测为30-100×1012m3)。
据有关专家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页岩气将是我国今后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重点。
1 页岩气及其特点1.1 页岩气储量从世界范围来看泥、页岩约占全部沉积岩的60%,表1 世界较大页岩气储量地区表(×1012m3)其资源量巨大。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太平洋地区、拉美、前苏联等地区(表1)在我国的松辽盆地白垩系、江汉盆地的第三系、渤海湾盆地、南华北、柴达木以及酒泉盆地均具有页岩气资源的分布。
其中,四川盆地的古生代海相沉积环境形成的富有机碳页岩与美国东部的页岩气盆地发育相似。
仅四川川南威远、泸州等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6.8-8.4×1012m3),相当于整个四川盆地的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总量。
1.2 页岩气及特点页岩是由固结的粘土级的颗粒物质组成,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一种广泛分布的沉积岩。
页岩致密且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故成暗色(如黑色、灰黑色等)。
在大多数的含油气盆地中,页岩既是生成油气的烃原岩也是封存油气的盖层。
在某些盆地中,如果在纵向上沉积较厚(几十米-几百米),横向上分布广泛(几百-几万平方公里)的页岩同时作为了烃原岩和储集岩,且在其内聚集了大量的天然气,那就是页岩气。
川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笔石赋存与页岩气富集川南地区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发育一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具备较好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并已实现了页岩气商业化开发。
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研究,结合XRD、光学显微镜、低温液氮以及压汞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川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笔石与页岩气富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地球化学指标判别结果表明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沉积环境为深海陆棚沉积相,向上水体变浅为浅水陆棚相。
页岩样品矿物组成以石英、黏土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与伊利石为主。
页岩有机质含量可达到4%以上;干酪根类型主要以I型为主,部分为Ⅱ<sub>1</sub>型;类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37%<sup>3</sup>.43%,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干气为主。
页岩中笔石化石丰富,笔石演化趋势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笔石体的简化、生长方向的改变、体壁的变化、胞管的变化以及发育方式的改变。
笔石带主要划分为五峰组四个笔石带,龙马溪组九个笔石带,对页岩笔石丰度统计,垂向上笔石丰度变化规律不明显,五峰组中部和龙马溪组底部笔石丰度相对较高。
研究区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以及层理缝等孔缝组合。
其孔隙结构复杂,发育水瓶孔、板状孔、开放孔和墨水瓶孔等多种形态孔;各阶段孔隙对页岩总孔体积均有贡献,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贡献。
层理面通常为力学性质比较薄弱面,容易被剥离,形成层理缝和水平纹层缝。
水平层理裂缝的发育导致页岩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较高的渗透率。
笔石主要以压扁的碳质薄膜、半立体到立体的黄铁矿化和立体或半立体实体标本三种方式保存于页岩中,研究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笔石主要以第一种方式保存,龙马溪组中上部部分笔石以半立体到立体的黄铁矿化方式保存。
页岩有机碳含量与笔石丰度相关性不明显,表明有机碳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笔石并非是唯一的控制因素。
0 引言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中国非常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层系,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研究程度较高[1-2]。
优质相带是页岩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开展页岩岩相的分析可为页岩有利勘探目标的预测提供依据[3]。
页岩即是发育页理的泥岩(小于0.0625 mm ),主要由硅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组成,矿物成分含量的不同是导致不同页岩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
已有大量学者开展了细粒岩沉积方面的研究,2016年赵建华等[4]根据矿物成分及粒度分级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划分为7种岩相: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黏土质页岩、灰质页岩、含介壳灰岩泥质/泥灰岩、粉砂岩—细砂岩和斑脱岩。
2016年冉波等[5]根据石英百分含量、纹层发育特征建立了9种不同类型的页岩岩相:贫硅不平行纹层页岩、中硅不平行纹层页岩、富硅不平行纹层页岩、贫硅平行纹层页岩、中硅平行纹层页岩、富硅平行纹层页岩、贫硅不明显纹层页岩、中硅不明显纹层页岩、富硅不明显纹层页岩。
2018年王超等[6]根据矿物含量识别出了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发育硅质类页岩、混合类页岩和黏土类页岩3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8种亚类页岩岩相。
目前页岩分类命名具有粒度和矿物成分2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分类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页岩岩相命名方案,且研究多集中在川南地区的某一工区,对于不同工区岩相演化序列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分析较少。
为此,选取盆内威远及永川地区、盆缘林滩场地区开展岩相类型划分,结合纹层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笔石特征、测井特征总结各类页岩的岩相特征,并从古地貌、沉积环境、陆源碎屑物质基金项目:中国石化科技部重点科技项目“深层页岩气综合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编号:P18058-1)。
作者简介:史洪亮,1976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页岩气地质研究工作。
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吉泰路688号。
E-mail:**************通信作者:王同,1987年生,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页岩气地质研究工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23年第13卷第3期南川页岩气田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卢比,胡春锋,马军(中国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重庆408400)摘要:随着页岩气开发不断深入,水平井实施压裂过程中邻井的干扰现象日益增多,对气田的产量、套管的安全、气井的管柱造成较大影响,有待明确压裂井间干扰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干扰的治理对策。
采用井下压力监测的方式证实压裂井间干扰的矿场表现,通过生产动态跟踪分析及微地震监测结果基本明确井网井距、压裂改造强度、天然裂缝是影响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的主要因素。
对降低压裂干扰提出了压裂设计源头优化、采气井现场管理、生产运行调整3种治理对策,在现场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页岩气;矿场试验;井间干扰;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E371文献标识码:A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well interference of fracturinghorizontal wells in Nanchuan shale gas fieldLU Bi,HU Chunfeng,MA Jun(Sinopec Chongqing Shale Gas Co.,Ltd.,Chongqing408400,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the interference of adjacent wells is increasing during th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gas fields,the safety of casings,and the string of gas well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fracturing well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need to be clarified.The field performance of fracturing interwell interference is confirmed by downhole pressure monitoring.Through production dynamic tracking analysis a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results,it is basically clear that well spacing,fracturing transformation intensity,and natural fracture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horizontal wells during fracturing.Three governance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reduce fracturing interference,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fracturing design source,on-site management of gas production wells,and production operation adjustment.These measures have achieved good improvement effects in on-site applications.Keywords:shale gas;field test;interwell interference;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南川页岩气田位于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带,生产目的层位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3,属于常压页岩气。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新进展与挑战何骁;陈更生;吴建发;刘勇;伍帅;张鉴;张小涛【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2(42)8【摘要】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资源丰富,经过10余年的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已经建成了3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成功实现中深层(埋深小于3 500 m)页岩气的商业化、规模化开发。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埋深3 500~4 500 m)资源量6.6×10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是“十四五”我国页岩气规模上产的重要领域。
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埋藏深,受温度和压力高、应力与应力差大等复杂地质工程条件影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此,在系统总结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新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下一步攻关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前期探索实践与自主创新,形成了以“五好”(选好区、定好井、钻好井、压好井、管好井)为核心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建立了高产井培育模式,支撑了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2)通过系统分析认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模式“三大领域”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3)面对挑战,需深化勘探开发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持续完善关键主体技术、坚持创新机制体制与管理模式。
结论认为,通过多年的持续攻关和先导试验,基本形成了与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工况相适应的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提交了首个深层页岩气万亿立方米储量,优选了首个深层页岩气百亿立方米上产区块,取得了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大进展,坚定了向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信心和决心,对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11页(P24-34)【作者】何骁;陈更生;吴建发;刘勇;伍帅;张鉴;张小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建议2.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江东区块下古生界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与启示3.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区复杂构造带深层页岩气勘探进展与突破4.四川盆地南部威荣、永川地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挑战与思考5.基于复杂缝网模拟的页岩气水平井立体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东南南川区块龙潭组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郭涛;金晓波;武迪迪;解飞;刘尽贤【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24(52)4【摘要】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区块Y2井直井自喷日产气1.3×104m^(3),获四川盆地东南缘深部煤层气勘探战略突破。
为了系统揭示南川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区域地质、测试、化验及生产资料,从煤岩煤质、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可压性入手,开展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在1.5~4.2 m,镜质体随机反射率Rran在1.6%~2.2%,为高镜质组含量、低灰分煤层,为煤层气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煤储层为“微孔-微裂隙”型储层,微孔占比达78.4%,其比表面积贡献达95%,利于煤层气吸附与保存,微裂隙发育,利于压裂改造及气体渗流;煤层具有“高含气量、富含游离气”的特征,总含气量12~37m^(3)/t,深部煤层气游离气占比一般在24%~36%,吸附临界转换深度在1500m左右;深部煤层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煤体结构好,顶板为良好的应力隔档,天然裂缝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小,具有良好的可压性;丁山、林滩场等盆缘宽缓背斜及盆内高陡背斜是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研究成果对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为全国类似盆地深部煤层气勘探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60-67)【作者】郭涛;金晓波;武迪迪;解飞;刘尽贤【作者单位】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煤层气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P618.13【相关文献】1.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储层特征——以四川盆地南部龙潭组为例2.湘东南龙潭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勘探前景浅析3.四川盆地石柱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4.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5.川南大村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页岩气是指储盖条件适宜的页岩中运移困难的天然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
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庞大,具有丰富的储量和潜在的开发价值。
以下是关于中国页岩气的特征、挑战和前景的描述:特征:1. 气源丰富。
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页岩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四个盆地,即北方地区页岩气藏、新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2. 技术难度高。
和传统的油气勘探开发不同,页岩气开发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利用水力压裂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大开发难度。
3. 开发成本高。
页岩气开发对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较高,尤其是对水和能源的需求较大。
4. 环境保护要求高。
页岩气开发需要进行水力压裂作业,除了对大量水资源需求之外,还需要合理处理废水问题。
挑战:1. 技术挑战。
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并提高开发效率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
2. 资金压力。
页岩气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
当前全球油气市场正在持续低迷,缺乏资金对页岩气的开发和投入也是一个挑战。
3. 社会公众认知度不高。
对于页岩气的认知和了解还比较有限,部分民众对其开发与安全问题持有质疑与担忧,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一个挑战。
前景:1. 开发潜力巨大。
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开发前景广阔。
2. 需求进一步扩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供需结构的调整,页岩气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
3. 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中国政府在能源规划和环保方面下了一些承诺人物,页岩气由于具有清洁环保的特性,也是政府鼓励开发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资源。
4. 国内外合作加强。
目前很多国外油气公司都在中国页岩气的开发中积极参与,这将为页岩气的开发提供更广泛的平台和合作机会,推动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和成果应用。
川南永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研究四川盆地页岩气潜力巨大,近年来屡有突破。
已有研究表明,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黑色富有机质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且具良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目前,永川地区及其周缘正进行页岩气大开发,前景较好。
基于上述考量,本论文以川南永川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以及测试分析资料等,对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与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有利区进行了分类评价。
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通过剖面及钻井资料总结,厘定研究区的地层划分,川南永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在区内分布较广泛,沉积厚度约360<sup>4</sup>70米,地层厚度总体变化不大,埋深总体由北西向南东逐渐递减,基本在3000<sup>4</sup>200米左右。
五峰组-龙马溪组岩性主要为黑色泥页岩、碳质页岩、黑色页岩夹薄层灰质泥岩,古生物以笔石最为发育。
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陆棚环境,依据沉积相标志(沉积学、古生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标志)可分为浅水陆棚沉积和深水陆棚沉积,根据岩性差异可细分为灰泥质、泥质、砂泥质、硅质、碳质陆棚微相。
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含量较高,介于0.12<sup>1</sup>0.2%之间,平均为2.7%,干酪根类型以Ⅰ型(腐泥型)为主,II<sub>1</sub>型(腐殖腐泥型)少量,热演化为高-过成熟阶段。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可以被评价为一套优质烃源岩。
通过全岩分析认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黏土矿物组成,碳酸盐岩矿物和黄铁矿较少。
总体来看,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高石英,低黏土矿物、碳酸盐岩矿物的特征。
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引言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资源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页岩气开发对于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包括资源潜力、开发进展、政策支持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1. 页岩气资源潜力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中国的页岩气资源总储量估计超过2000万亿立方米。
其中,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较为突出。
这为中国页岩气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 页岩气开发进展中国自2010年开始页岩气试采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开发进展。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一批试验性的页岩气开发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产能。
目前,中国的页岩气产量已经超过100亿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产量的比重逐年增加。
在页岩气开发技术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了自主开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企业相继实现了页岩气地面抽采技术、多级压裂技术等重要技术的突破。
这些技术突破为中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3.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页岩气的开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页岩气探明储量和产量。
其次,政府加大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技术进步。
此外,政府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例如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页岩气开发。
4. 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页岩气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页岩气开发技术相对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难题,页岩气开采可能对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
此外,页岩气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
当前,中国天然气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天然气价格调控比较复杂,这对页岩气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国陆上四大天然气区秦为胜据全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的预测,中国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8万亿m3,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
我国陆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等地区,总的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其中,新疆、川渝、鄂尔多斯、山西为我国的四大气区。
一、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开发最早,储量最大的地区四川盆地是中国大型富含天然气盆地之一,自公元2200多年前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天然气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勘测开采,四川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仍居全国首位。
后经多次勘探,查明四川省天然气预测资源储量达六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六十亿吨原油的储量。
四川达州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田的富集区,境内天然气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0%,其中累计探明储量超过5500亿立方米,是继新疆塔里木、内蒙古鄂尔多斯气田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气田。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大规模勘探始于1953 ,相继发现了威远、大池干、罗家寨等大中型气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产能超过100亿m3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四川盆地天然气不仅储量居全国第一,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产气区。
2001年以来,又先后发现了普光、广安、合川和新场等大型气田,据统计,2002 —2008 年,年平均探明天然气储量均超过1000亿m3 ,形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又一个高峰期。
基本明确了震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主要含气层系,形成了川东、川西、川南和川中4 个含气区。
四川盆地天然气丰富的原因如下:①四川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生物种类丰富,从现今出土的化石等可知。
四川盆地动植物种类繁盛,拥有大量的有机生物体生存。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面下沉,各种生物被埋覆在地下。
经过时间的演变,有机质分解,慢慢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②、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地壳运动曾经呈下降趋势,这样有机质才会被掩埋覆盖,保证成油气环境。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B. 冰糕融化C. 蔗糖溶解D. 钢铁生锈【答案】D【解析】【详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 冰糕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确。
下列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乙炔D. 氩气【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不合题意;B、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符合题意;C、乙炔不是空气的成分,故不合题意;D、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故不合题意。
故选:B。
3. 下面有关“舌尖上的泸州”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泸州老窖”含有乙醇B. “合江荔枝”含有维生素C. “泸州桂圆”含有大量塑料D. “古蔺麻辣鸡”富含蛋白质【答案】C【解析】【详解】A、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所以“泸州老窖”含有乙醇,选项说法正确;B、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合江荔枝”含有维生素,选项说法正确;C、“泸州桂圆”含有大量糖类与维生素,并不含塑料,选项说法错误;D、肉类、蛋类富含维生素,“古蔺麻辣鸡”富含蛋白质,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 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 二氧化碳B. 硝酸C. 硫酸铜D. 氢氧化铁【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第41卷第1期2021年 1月· 205 ·我国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策略徐凤生1 王富平2 张锦涛3 付 斌2 张 勇3 杨品成3 吴 伟4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摘要:中国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未来天然气产量增长的现实领域,实现其规模效益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在剖析深层页岩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规模效益开发面临的4大机遇和5大挑战。
4大机遇是:①中国天然气市场空间巨大,页岩气发展前景广阔;②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并支持页岩气勘探开发;③深层页岩气具备上产和稳产的资源基础;④技术进步将加快深层气规模效益开发步伐。
5大挑战是:①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较浅层更大;②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的能力不足;③勘探开发成本较高,降本增效难度大;④生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⑤企地协调面临新的挑战。
结论认为,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共建共赢、市场运行、继承创新等基本原则,在借鉴国内外典型页岩气区块规模效益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我国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推进措施:①完善生产组织模式,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②加强技术攻关,推进科技引领;③建立市场化工程技术服务机制,激发页岩气开发活力;④深化企地合作,推进共建共赢;⑤加快培育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推动页岩气就地利用;⑥积极争取政府产业支持,优化政策环境。
关键词: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策略;机遇;挑战;措施;企地合作;产业集群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1.01.019Strategies for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of deep shale gas in ChinaXU Fengsheng 1, WANG Fuping 2, ZHANG Jintao 3, FU Bin 2,ZHANG Yong 3, YANG Pincheng 3, WU Wei 4(1. PetroChina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 Beijing 100007, China ; 2. Natural Gas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 Chengdu , Sichuan 610051, China ; 3.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 Chengdu , Sichuan 610051, China ; 4. Shale Gas Research Institute ,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 Chengdu , Sichuan 610051,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vol.41, No.1, p.205-213, 1/25/2021.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China is abundant in deep shale gas resources, which is a real field for the production increase of natural gas in the future, so their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After reviewing the progress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of deep shale gas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four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five major challenges. The four great opportunities are as follows. First, in China, the natural gas market has huge spac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hale gas is promising. Second,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pay attention to and support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rd, there is a resource base for deep shale gas production increase and stabilization. And four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ll accelerate the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of deep gas. The five major challenges are follows. First,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 shale gas is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of shallow shale gas. Second, the capacity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is not sufficient. Third,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st is higher and the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s of high difficulty. Fourth,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optimizing further. And fifth,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get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In conclusion, the basic principles shall be followed strictly, such as top-level design, co-construction and win-win, market opera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addi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of deep shale gas in China by referring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s in the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of typical shale gas blocks. First,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 and maximize synergistic effect. Second,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researches and promo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ing. Third, establish market-oriente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ervice mechanism and vitalize shale gas development. Fourth,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promote co-construction and win-win. Fifth,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natural gas utiliza-tion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promote the in-situ utilization of shale gas. And sixth, actively strive for industrial support from governments and optimize the policy environment.Keywords: Deep shale gas; Scale benefit development; Strategy; Opportunity; Challenge; Measur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dustrial cluster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开发经济界限和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编号:2016ZX05037006-003)。
本期专题2021年12月2日,蜀南气矿油气当量突破千万吨,几代蜀南石油人“大气”梦圆。
一圈圈加厚的气矿“年轮”,镌刻下20年来多少“老”“大”“难”……文/熊晓奔 黄斌 杨锟 图/肖毅 施洋 冯宇 张誉师——蜀南气矿油气当量破千万吨之际回望“气涌二十年”一路向前看蜀南20年,春秋冬夏,暑热冷暖,道不尽艰难创业,覆地翻天。
20年,疾风逐浪,境遇变迁,道不尽“难兄难弟”,一路向前……前方,柳暗花明川南气矿和川西南气矿都已开发40多年,加起来新井数量不足8口,年产气量仅有11.42亿立方米,但是却背负着4500名职工家属的期待,坊间称之为“难(南)兄难(南)弟”。
开发年代“老”、员工体量“大”、资源接替“难”,无不在制约着气矿的发展,怎么办?伴着新世纪的曙光,2001年,川南气矿和川西南气矿重组,蜀南气矿由此诞生。
回望蜀南气矿的发展历程,这里也曾荣光无限。
1943年,圣灯山气田被发现;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天然气矿——隆昌气矿成立;1958年,沐浴着圣灯荣光的炭黑工业从这里起步,“天然气要综合利用”,毛主席的谆谆嘱托犹言在耳;1965年,四川石油会战开始打响,“一切为了七十亿、一切为了找油田”的激情号子召唤出新中国第一个整装大气田,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保气井的英雄事迹成为时代的典范;1979年,年产量达到49.8亿立方米,占据四川油气的半壁江山;功勋卓著的中华气虎王自2井催生“气化四川”开篇……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水患频发”“气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冰冷地冲刷掉过去的辉煌,留下的只有厚重的“沉积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气矿领导班子从接过接力棒的那一刻开始,就立下了军令状。
以“岩石”为撬动发展的“路标”,在“缝隙”中用拳头“撑开”了希望。
2001-2005年,气矿在前期攻关研究认识的基础上,调整了勘探思路,勘探对象从过去裂缝型气藏勘探向裂缝-孔隙型整装型气田勘探转变。
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相继发现了麻柳场、宜宾、同福场等一批中小型整装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9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2020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时事政治∙2019年6月22日,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轮由中船重工大船集团成功交付。
这意味着我国开启了全球超大型油轮智能航运的新篇章。
A.“征途”B.“远望”C.“凱征”D.“东风”答案:C∙2019年7月3日,中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中韩石化一体化合资项目投入商业运营。
这是中国、韩国两国在()领域的最大合资项目。
A.能源化工B.石油化工C.混合化工D.天燃气化工答案:A∙2019年9月,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北油田主力区块塔河油田累计原油产量破1亿吨,成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田为主、个体原油产量达到亿吨级目标的油田。
A.首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答案:A∙2019年9月10日,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成都分控中心监控数据显示,途经甘陕川渝4省市的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向沿线西北、西南地区输送成品油正式突破()。
亿吨B.5亿吨C.10亿吨D.50亿吨答案:A∙2019年10月,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是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A.徐承恩B.闵恩泽C.陈俊武D.高小霞答案:C∙2019年6月27日,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览会致贺信,本届博览会以“()”为主题。
A.新时代,共享未来B.畅想未来,构建中非创新共同体C.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D.激发贸易新活力,共创共赢新格局参考答案:C∙2019年1月3日,()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A.天宫四号B.嫦娥五号C.嫦娥四号D.天宫三号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2019年4月12日上午,2019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正式拉开序幕。
Industry & Economic Information
2019年 第1-
2期
通用机械
12
首届“SKF -陕西博灵”奖学金颁奖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
2018年11月29日,首届“SKF -陕西博灵”奖学金颁奖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开启斯凯孚SKF 和西安交大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SKF -陕西博灵”奖学金是由斯凯孚机床行业经销商陕西博灵赞助、在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
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立的企业奖学金。
设立“SKF -陕西博灵”奖学金是为了激发研究生对滚动轴承-主轴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促进轴承-主轴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同时为斯凯孚集团、陕西博灵和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滚动轴承-主轴相关
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斯凯孚一直紧密调研机加工行业的市场需求,并根据这些新的需求和挑战,推出与之匹配的高性价比、高稳定性机床用精密轴承的解决方案,帮助全球的机床及主轴客户更高效地完成产品的更新与升级。
近日,沈鼓集团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与山东科瑞巴西公司(EPC 公司)签订了7台天然气处理厂离心压缩机供货合同,这是沈鼓集团历史上第一个海外天然气处理厂压缩机供货合同,也是沈鼓集团在巴西及南美市场赢得的第一份压缩机订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该项目位于里约州的伊塔博拉伊市,是2014年以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 ,以下简称“巴西石
油公司”)公开招标后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巴西当地最大的天然气处理项目,对巴西石油公司盐下(Pre-salt )的油气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间面对着三菱、G E 、西门子等多家国际知名压缩机厂商的激烈竞争。
同时,巴西石油公司作为石油行业巨头、全球第九大石油公司,自身有着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要求严格、标准高。
激烈的竞
争、焦灼的谈判,使项目团队长期面临着挑战和考验。
经过进出口公司大中华区和美洲区销售人员的积极沟通和透平设计院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终于通过了巴西石油公司的技术评审。
这一订单的签订,是沈鼓集团同巴西石油公司合作的重要起点,也为沈鼓集团今后拓展巴西乃至整个南美市场写下了良好的开端。
川南成为全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
目前,川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约占全国天然气日产量的4.2%。
川南是中国石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
2018年12月24日,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日产量达2 011万m 3,突破2 000万m 3,
同比增加119.3%,再创历史新高。
2018年,中国石油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资源,从新疆、东北甚至国外将钻机调往川南。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共在川南地区启用142台钻机,较2017年增长3倍;建成长宁、威远等国家级
页岩气示范区。
中国石油在川南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把提高单井产量作为首要目标,开创了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多项先河。
2017年,川南页岩气产量达30亿m 3,预计2018年川南页岩气产量将超过41亿m 3。
四川空分特大型空分设备开车成功 为轻烃项目供气
由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套7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3 000m 3/h (O 2)特大型空分装置于近日一次开车成功并达产运行,各项产品性能参数达到或
优于设计指标,单位产品运行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据了解,63 000m 3/h 空分设备是为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炭制30万t/a 稳定轻烃以及所
配套年产60万t 甲醇项目配套的特大型空分设备,目前该设备已实现平稳、高效运行,并顺利向下游用气装置提供所需的氧气、氮气、氩气以及仪表空气等气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