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姓名--集合框架与泛型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6.55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成绩评定:实验项目名称:接口、泛型、枚举、内部类与异常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项目类型:基础实验地点: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接口的定义与实现;2、知道泛型、枚举型与内部类的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异常的抛出与捕获及处理.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1.硬件环境:奔ⅣPC。
2.软件环境:Windows XP 操作系统,JDK6.0。
三、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程序代码等)任务:1、按照要求完成下述接口及实现类的程序1)定义名称为PCI()的接口,包括启动的方法start和关闭的方法stop;2)定义名称为NetworkCard 的类表示网卡,实现PCI接口,并且其在实现start方法时输出“sending data……”,在实现stop方法时输出“network stop.”3)定义名称为SoundCard 的类表示声卡,实现PCI接口;并且其在实现start方法时输出“dudu……”,在实现stop方法时输出“sound stop.”4)定义名称为MainBoard 的类表示主板,包含方法public void usePCICard(PCIp),在方法体内通过p来启动和关闭组件;5)定义一个包含main方法的Test类,在main方法内创建一个MainBoard 对象用mb来引用,创建一个NetworkCard对象用nc来引用,创建一个SoundCard对象用sc来引用,分别通过mb来使用usePCICard(PCI p)启动声卡和网卡。
2、泛型类程序的调试调试教材P165的程序8-2,写出程序运行结果,理解泛型类的工作机理及应用。
3、调试运行内部类程序:在类内部再定义另外一个类,这个另外定义的类就叫内部类。
调试教材P171-172程序8-3,写出程序运行结果,理解内部类的定义方法与应用。
4、异常抛出与捕获编程与调试先调试教材P182、183中的程序9-2和9-3,写出调试结果。
实验十泛型与集合框架1.实验目的1、掌握LinkedList<E>类和Collections类提供的用于排序和查找链表中的数据的方法2、掌握用散列映射来存储数据3、掌握TreeSet<E>类的使用2.实验内容1、根据附录里的源代码,按照注释要求,完成代码填空,使程序能够运行得出结果。
1)实验1 按身高排序2)实验2 英汉小字典3)实验3 演出节目单4)实验4输出args[]中的单词2、设计编写程序完成以下任务。
1)仿照实验1编写TV类,要求通过实现Comparable接口规定该类的对象的大小关系,按price值得大小确定大小关系,即电视机按其价格确定之间的大小关系。
2)从控制台输入若干个单词(输入回车结束)放入集合中,将这些单词排序后(忽略大小写)打印出来。
知识点:List接口的实现类、String常用方法3)请使用LinkedList来模拟一个队列(先进先出的特性):(1)拥有放入对象的方法void put(Object o)(2)取出对象的方法Object get()(3)判断队列当中是否为空的方法boolean isEmpty();并且,编写测试代码,验证你的队列是否正确。
知识点:List接口的实现类LinkedList常用方法4)在一个列表中存储以下元素:apple,grape,banana,pear(1)返回集合中的最大的和最小的元素(2)将集合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结果打印在控制台上知识点:Collections类中的方法3.实验步骤略4.评分标准1.A——内容功能完善,编程风格好,人机接口界面好;2.B——内容功能完善,编程风格良好,人机接口界面良好;3.C——完成必做内容;4.D——能完成必做内容;5.E——未按时完成必做内容,或者抄袭(雷同者全部为E).参照书上实验按模版要求,将【代码】替换为Java程序代码,编写好完整的程序文档,最后运行得到的相关文件,把实验所得文件一起打包上交。
XML实验报告计算机系实验报告实验课程:XML实验班级:⽹⼯(2)班学⽣姓名:学⽣学号:实验成绩:⼀、实验⽬的综合验证以下课程主要知识点:1.XML语法熟悉XML语法规范、能够编写形式良好的XML⽂档;2.DTD和xml Schema⽂档约束熟练使⽤DTD和XML Schema定义基本的XML元素、属性、限定等⽅⾯的模式约束。
3.SAX解析、DOM解析以及JAXP了解SAX和DOM解析原理,能够使⽤JAXP接⼝完成对XML⽂档的解析和转换。
4.XSLT和XPath能够使⽤XSLT和XPath完成从XML⽂档到HTML格式的转换。
⼆、实验内容1.编写XML⽂档约束根据下图中显⽰的信息,编写⼀个DTD⽂档,其内容要求能够包含图中所有的信息点。
2.编写⼀个XML⽂档,使其在DTD约束下是有效的假设上⼀步编写的DTD⽂档⽂件名为:books.dtd,编译⼀个XML⽂档使其在books.dtd ⽂件的约束下成为⼀个有效的XML⽂档。
然后,使⽤xmllint程序对你编写的XML⽂档进⾏有效性验证,具体如果使⽤,请参看“《XML》课程教案”中的相关内容。
3.使⽤JAXP接⼝,对上⼀步完成的XML⽂档进⾏解析假设上⼀步编写的XML⽂档名为books.xml。
1)使⽤SAX⽅式解析从XML⽂档books.xml中获得“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期”这5个记录项的信息,并将其格式化输出到⼀个⽂件books.txt中。
books.txt中的信息格式如下所⽰: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期--------------------------------------------------------------------name 1234 Tom 清华20112)使⽤DOM⽅式解析从XML⽂档books.xml中获取“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期”,并将它们封装到⼀个javabean类中,然后利⽤该类中的数据,通过DOM构造⼀棵DOM⽂档树,并将其序列化到⼀个XML⽂件中simplebooks.xml。
java实验6泛型与集合框架
实验6 泛型与集合框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泛型与集合框架。
二、实验环境
JDK1.6+Eclpise3.2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一个线性表,依次向线性表中输入数据元素1,2,3,……10,然后删除数据元素5,
最后依次显示当前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2、建立一个线性表,依次向线性表中插入15个数据元素,每个元素都是两位的随机整数,
然后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使线性表左端的元素都是偶数,右边的元素都是奇数,最后依次显示当前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3、建立一个线性表,依次向线性表中插入6个数据元素,每个元素都是两位的随机整数,
依次显示当前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然后使线性表置逆,再依次显示当前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4、使用堆栈结构编写十进制整数到R(2、8、16)进制整数的数制转换程序。
5、编写一个程序,将链表中的学生英语成绩单存放到一个树集中,使得按成绩自动排序,
并输出排序结果。
6、有10个U盘,有两个重要的属性:价格和容量。
编写一个应用程序,使用TreeMap
类,分别按照价格和容量排序输出10个U盘的详细信息。
7、题目要求:对于给定的一个字符串的集合,格式如:
{aaa bbb ccc},{bbb ddd},{eee fff},{ggg},{ddd hhh}
要求将其中交集不为空的集合合并,要求合并完成后的集合之间
无交集,例如上例应输出:
{aaa bbb ccc ddd hhh},{eee fff},{ggg}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总结:。
实验报告_实验7 泛型与集合(学生学号_姓名)一、实验目的1.理解泛型的概念及泛型的简单使用2.掌握集合接口及其实现类的概念;Set接口:HashSet、TreeSet、List接口: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Map接口:HashMap、TreeMap、Hashtable3.掌握集合元素的遍历方法;4.熟悉Java中的装箱、拆箱操作。
二、实验步骤3、(基础题)填充VectorTest.java程序所缺代码,编译并运行程序;程序所缺代码:Vector vec = new _____①___Vector__();vec. ②add(number);for(int i = 0; i < vec.____③size()_____; i++){System.out.println(vec.____④_get___(i));4、(基础题)阅读并运行下面代码,比较Set接口、List接口、Map接口的异同点,并回答问题,:问题:如何为程序中的集合指定类型?Set<String> hs = new HashSet<>();ArrayList<String> al = new ArrayList< String> ();Map<Integer,String> hm = new HashMap<Integer,String> ();5、(基础题)下面程序所实现的功能是:Hashtable,LinkedList写入或读取时间的比较:程序所缺代码:import _____①__java.util.*____;for(int i = 0; i < 100000; i++) {table. put②(""+i, new Integer(i));}for(int i = 0; i < 100000; i++){table. ___get_③_____ (""+i);}for(int i = 0; i < 100000; i++){list. ___add_④____ (new Integer(i));}callTime = ____System.currentTimeMillis();___⑤_______for(int i = 0; i < 100000; i++){list.____get_⑥______(i);}问题:在读取数据时, Hashtable与LinkedList相比,哪个效率更高?Hashtable6、(基础题)本程序的功能是:获取系统的系统属性值并输出,请参考课件,填充所缺少代码,并运行程序:程序所缺代码:Properties systemProperties = System. _____①getProperties ______ (); Enumeration enum1 = systemProperties. ②propertyNames(); while(enum1. ____③__ hasMoreElements ___ ()){String key = (String)enum1.nextElement();String pro = systemProperties. ____④_ getProperty ___ (key);System.out.println(key + "=" + pro);}}}。
Java语言程序设计C实验报告集合框架及泛型机制学生姓名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学习课程相关章节知识,通过上机练习,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List 接口下ArrayList 及LinkedList 的使用方法。
2.掌握Map 接口下HashMap 及HashTable 的使用方法3.掌握集合中泛型的使用二、实验内容利用集合完成象数据库那样存储数据,并且可以简单查询,利用map 存储学生信息,字段如下:id ,name,age ,实现步骤:(1)创建类,类图如下:2)在main 方法编写逻辑代码3)运行程序并测试结果package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id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 .name = name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public void setAge( int age ) {this .age = age ;}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 .id = id;}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 int age , String id ) { super ();this .name = name ;this .age = age ;this .id = id;}public void sayHi(){System. out .println( "name=" + this .getName()+ "age=" + this .getAge()+ " "+ "id=" + this .getId());}//Databace 类package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import java.util.HashMap;import java.util.Iterator;public class Databace {private Student a;public Databace() {super ();map = new HashMap<String,Student>();}public Student getA() {return a;}public void setA(Student a) {this .a = a;}HashMap<String,Student> map ;public void delete(){ID" );System. out .println( " 请输入要删除表中元素String id =Test. sc.next();if (map .containsKey( id)){map .remove( id);Collection<Student> c= map .values();IteratorvStude nt> it= c.iterator();while (it .hasNext()){a= it .n ext();a.sayHi();}}else{System. out .println("表中没有该元素");}}public void in sert(){System. out .println("按顺序输入id、age、name");String name =Test. sc.next();int age =Test. sc.n ext In t();String id =Test. sc.next();a= new Student( name ,age ,id );map .put( id , a);System. out .println("成功的插入一条记录”);public void update(){System. out .println("请输入要修改表中元素ID");String id =Test. sc.next();if (map .containsKey( id)){map .remove( id);System. out .println("按顺序输入name,age,id");id =Test. sc.next();String name =Test. sc.next();int age =Test. sc.nextInt();a= new Student( id ,age ,name );map .put( id , a);}else{System. out .println("表中没有该元素");}}public void select()System. out .println("请输入要查询的方式 1.查询单行 2.查询全部"); int i=Test. sc.nextInt();switch (i){case 1:{System. out .println("请输入要查询表中元素ID");String id =Test. sc.next();{a= map .get( id);a.sayHi();}else{System. out .println("表中没有该元素");}}break ;case 2:{Collection<Student> c=map .values();Iterator<Student> it= c.iterator();while (it .hasNext()){a= it .next();a.sayHi();}}break ;}}}//testpackage ;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Test {/*** @param args */public static Scanner sc= new Scanner(Syste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int i=0;Databace d = new Databace();while (i==0){int j=Test. sc.nextInt(); switch (j){case 1:d .insert(); breakcase 2: d .select(); breakcase 3: in);System. out .println( System. out .println( System. out .println( System. out .println( System. out .println( "1.储存学生信息") "2.查询学生信息") "3.修改学生信息") "4.删除学生信息") "退出");d .update(); breakcase 4:d .delete(); break default :i=1;}}}}提示:用id 做map 集合的键部分,用student 对象做map 集合的值部分效果显示:三、实验思想四、实验结果五、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1. 理解Java集合框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常用集合类(如ArrayList、LinkedList、HashSet、HashMap等)的使用方法。
3. 熟悉集合框架中的迭代器、比较器、集合工具类等高级特性。
4. 通过实际编程练习,提高对集合框架的运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Java3. 开发工具:Eclipse三、实验内容1. 创建一个包含整数的ArrayList集合,并添加、删除、查找元素。
2. 使用LinkedList实现一个简单的栈和队列。
3. 创建一个包含字符串的HashSet集合,并实现元素的唯一性。
4. 创建一个HashMap集合,存储学生信息(学号作为键,姓名作为值)。
5. 使用迭代器遍历集合元素。
6. 实现自定义比较器,对集合元素进行排序。
7. 使用集合工具类对集合进行操作。
四、实验步骤及代码实现1. 创建一个包含整数的ArrayList集合,并添加、删除、查找元素。
```java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List;public class Array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添加元素list.add(1);list.add(2);list.add(3);// 删除元素list.remove(1);// 查找元素int index = list.indexOf(2);System.out.println("元素2的索引:" + index); }}```2. 使用LinkedList实现一个简单的栈和队列。
```java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import java.util.Queue;import java.util.Stack;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栈操作stack.push(1);stack.push(2);stack.push(3);System.out.println("栈顶元素:" + stack.peek()); // 队列操作queue.offer(1);queue.offer(2);queue.offer(3);System.out.println("队列头元素:" + queue.peek()); }}```3. 创建一个包含字符串的HashSet集合,并实现元素的唯一性。
实验八集合、泛型使用实验报告八实验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集合、泛型使用成绩项目实验 6/6 学号姓名赵旭东 201531060753 日期专业指导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5级2班杨力班级教师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常用集合的创建和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索引器的定义域使用。
3、初步掌握泛型接口、泛型类、泛型属性和泛型方法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使用集合类需要加上名称空间using System.Collection1、 arraylist类的使用动态数组使用方便,仔细阅读下面的代码了解arraylist的使用(1)创建动态数组ArrayList aList=new ArrayList(); //大小不固定,根据增加和删除元素自动扩展(2)数组增加元素aList.Add(3); //aList.Add(stu1);// 元素使对象(3)取得动态数组实际元素个数 count属性for (int i = 0; i < aList.Count;i++ ) //Coount 熟悉确定元素实际个数Console.WriteLine(aList[i]); //输出每个元素 aList[i]表示数组中第i 的元素的值Student st1st1=(Student)aList[0];//如果数组中存放对象需要进行强制转换(4)insert 方法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aList.Insert(0, 5); //在下标为0的位置插入5 后面的元素自动后移(5)Remove(object obj);从ArrayList中移除特定对象的第一个匹配项,注意是第一个aList.Add("a");aList.Add("b");aList.Add("c");aList.Add("d");aList.Add("c");aList.Remove("c");for(int i=0;i<aList.Count ;i++)Console.Write(aList[i]);输出 abdc(6) RemoveAt(int index);移除ArrayList的指定索引处的元素aList.Add("a");aList.Add("b");aList.Add("c");aList.Add("d");aList.Add("e");aList.RemoveAt(0);//删除下标0的元素,后面元素依次向前移动结果为bcde(7)Sort();对ArrayList或它的一部分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集合及泛型的使用实验1、在main方法中运用ArrayList实现三人斗地主游戏中的发牌功能,具体如下:(1) 创建两个String类型数组,其中一个用于存储牌的花色("黑桃", "红桃", "梅花", "方块"四种花色),一个用于存储牌的数字("A", "2", "3", "4",..."K"十三种数字);(2) 创建一个ArrayList集合作为牌盒,先将不同花色不同数字的牌循环添加到集合中,最后别忘了将”大王”,”小王”也添加到ArrayList集合中;(3) 用Collections工具类的shuffle()方法洗牌。
如:Collections.shuffle(al) //al为一集合对象,该方法用于打乱al中元素的顺序(4) 创建三个ArrayList集合作为三个人的牌的集合,并循环发牌,共发51张牌,留三张底牌;(5) 打印出三个人的牌和集合中留的三张底牌。
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import java.util.List;public class Poker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ArrayList<String> box = new ArrayList<String>();String[] arr = {"黑桃","红桃","梅花","方块"};String[] arr2 = {"A","2","3","4","5","6","7","8","9","10","J","Q","K"};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for (int j = 0; j < arr2.length; j++){box.add(arr[i]+arr2[j]);}box.add("大王");box.add("小王");}Collections.shuffle(box);ArrayList<String> zhangsan = new ArrayList<String>();ArrayList<String> lisi = new ArrayList<String>();ArrayList<String> me = new ArrayList<String>();for (int i = 0; i < box.size()-3; i++) {if(i%3 == 0) {zhangsan.add(box.get(i));}else if(i%3 == 1) {lisi.add(box.get(i));}else if(i%3 == 2) {me.add(box.get(i));}}System.out.println("zhangsan:"+zhangsan);System.out.println("lisi:"+lisi);System.out.println("me:"+me);System.out.println("底牌:");System.out.println(box.get(box.size()-1));System.out.println(box.get(box.size()-2));System.out.println(box.get(box.size()-3));}}2、按要求完成功能:(1) 设计Employee类,该类有成员变量(属性)工号—eno(String类型)、姓名—name(String类型)、年龄—age(int类型)、工资—salary(double类型)等,且为私有的,该类有对成员变量(属性)初始化的构造方法、设置成员变量(属性)的set方法以及获得成员变量(属性)的get方法;(2) 创建3个Employee对象,基本信息如下:工号姓名年龄工资001 张三 25 3000002 李四 27 4000003 王五 28 5500(3) 创建泛型的Map集合,保存以上三个Employee对象,其中Key为工号,value为Employee对象,对该Map进行遍历,输出所有职工信息。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集合框架与泛型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Java集合框架的接口和实现类
2. 理解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的特点
3. 掌握List<E>接口及其实现类LinkedList<E>、ArrayList<E>
4. 了解Set<E>接口及其实现类HashSet<E>、TreeSet<E>
5. 了解Map<K,V>及其实现类HashMap<K,V>、TreeMap<K,V>
二. 实验内容
1. 分析Java集合框架的接口和实现类的组成
2. 分析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的特点
3. 编程实现:设计学生管理类StudentManager(用List集合管理学生对象)
4. 选作-编程实现:设计学生管理类StudentManager(用Set集合管理学生对象)
5. 选作-编程实现:设计学生管理类StudentManager(用Map管理学生对象)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可将程序运行结果截屏,也可分析运行结果)
1. 分析Java集合框架的接口和实现类的组成
请查阅书籍和Java帮助文档,说明Java集合框架的接口组成以及它们的继承关系,并针对每个接口给出具体的实现类。
答:
2. 分析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的特点
请查阅书籍和Java帮助文档,举例说明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的特点。
答:
3. 编程实现:设计学生管理类StudentManager(用List集合管理学生对象)。
StudentManager类的功能包括添加学生、查询学生、删除学生、统计学生成绩等。
需要设计表示学生对象的Student类,并用LinkedList或ArrayList集合来管理可被数量的学生对象。
另外还需要设计测试类Test来验证StudentManager的功能。
4. 编程实现:设计学生管理类StudentManager(用Set集合管理学生对象)。
具体功能
要求同第3题,但是需要用Set的实现类(比如HashSet、TreeSet)管理学生对象。
5. 编程实现:设计学生管理类StudentManager(用Map管理学生对象)。
具体功能要求同第3题。
但是需要用Map来管理学生对象(Key可以用学号,Value为学生对象)。
四. 讨论、心得(可写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或者对技术的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