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标准及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技术实现的局域网,它是有线局域网的延伸和补充,能够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和其他网络资源的功能。
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指在无线局域网技术中,各种相关设备和系统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它对于无线局域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无线局域网标准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方面。
在物理层,无线局域网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的频率、功率、调制方式等参数,以确保无线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数据链路层,无线局域网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帧格式、流量控制等,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网络层,无线局域网标准规定了无线网关、路由器、子网划分等网络结构和协议,以实现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
在应用层,无线局域网标准规定了无线网络的安全机制、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等,以保障用户的网络体验和信息安全。
其次,无线局域网标准涉及到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IEEE 802.11系列标准、Wi-Fi联盟认证标准、3GPP标准等。
其中,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标准,它包括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多个子标准,分别对应不同的无线通信频段、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无线通信需求。
Wi-Fi联盟认证标准是对符合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设备进行认证和标识的标准,它保证了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3GPP标准是针对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它与无线局域网标准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无线通信的生态系统。
再次,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了高速化、智能化、安全化和多样化等方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无线局域网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线局域网标准将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的方向发展。
无线局域网的种类无线局域网络的种类一. WLAN:全称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络)。
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局域网络。
WLAN具有构建灵活、接入方便、支持多种终端接入、终端移动灵活等特点。
目前,主流数据传输可达54Mbps。
常见的无线局域网络有以下几种:1. AP:全称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
AP设备主要是用于和有线以太网进行连接,同时AP还进行无线信号的发射。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卡和AP进行通讯等数据交换操作。
2. Wi-Fi: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
Wi-Fi认证是WLAN 领域中对符合Wi-Fi标准的产品的一种认证,该标准由Wi-Fi技术联盟进行制定和修改。
通过Wi-Fi认证的产品能够在WLAN环境中使用并保持与其他Wi-Fi认证产品的兼容性。
目前常见的Wi-Fi认证有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 等。
3. WAPI标准:全称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WLAN鉴别与保密基础架构),是由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制订的,主要是规范IEEE 802.11b 相关的安全加密标准,但是不能与Wi-Fi联盟制订的主流的WEP及WPA兼容。
4. WEP:全称Wired Equivalent Protocol(有线等效协议)。
是IEEE 802.11b认证中的安全加密协议。
WEP在开启的状态下会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从而保证WLAN 环境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 Wi-Fi技术突出的优势在于: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该技术使用的使2.4GHz附近的频段。
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移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指规范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它对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传输速率、网络拓扑结构、安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线设备之间可以互相兼容和互操作。
目前,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包括Wi-Fi(IEEE 802.11系列标准)和WiMAX (IEEE 802.16系列标准)两大类。
其中,Wi-Fi是指无线局域网技术联盟(Wireless Fidelity Alliance)所制定的一系列无线局域网标准,而WiMAX是一种长距离、高速率的无线接入技术,它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
在Wi-Fi标准中,最为常见的包括IEEE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和802.11ax等。
其中,802.11b和802.11g标准运行在2.4GHz频段,而802.11a和802.11n标准运行在5GHz频段,802.11ac和802.11ax标准支持更高的频段,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
这些标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传输速率、频段、多址接入方式、传输距离等方面。
另外,WiMAX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6d和802.16e两种。
其中,802.16d标准支持固定和移动接入,而802.16e标准则专门用于移动接入。
WiMAX技术可以覆盖几十公里的范围,提供高达70Mbps的传输速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宽带接入、无线城域网、无线接入网等领域。
在无线局域网标准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常见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包括WEP、WPA和WPA2等。
WEP是最早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协议,但由于其安全性较差,已经逐渐被WPA和WPA2所取代。
WPA和WPA2采用更加安全的加密算法,如TKIP和AES,以确保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安全。
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局域网。
它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实现移动办公、移动商务和无线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指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的统一标准,它对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无线局域网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1系列标准和Wi-Fi联盟制定的标准。
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国际标准,它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规范。
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了很多具体的标准,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联盟制定的标准则是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对无线局域网的认证、互操作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规范,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互操作。
在无线局域网标准中,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规范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物理层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传输技术和频谱利用规则,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频谱分配等技术。
而介质访问控制层则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式和数据传输的管理方式,包括了帧结构、数据传输方式、接入机制等技术。
这些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容量、覆盖范围和安全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除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规范外,无线局域网标准还包括了对网络管理、安全性、互操作性和认证等方面的规范。
这些规范对于无线局域网的部署、运行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确保无线局域网能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同时还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互操作。
总的来说,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石,它对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无线接入技术区别于有线接入的特点之一是标准不统一,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应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802.11标准、蓝牙标准以及HomeRF(家庭网络)标准等。
1.802.11标准802.11是1997年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WLAN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无线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其业务范畴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2Mbps。
由于它在速率、传输距离、安全性、电磁兼容能力及服务质量方面均不尽人意,从而产生了其系列标准。
(1)802.11b:将速率扩充至11Mbps,并可在5.5Mbps、2Mbps 及1Mbps之间进行自动速率调整,也提供了MAC层的访问控制和加密机制,以提供与有线网络相同级别的安全保护,还提供了可选择的40位及128位的共享密钥算法,从而成为目前802.11系列的主流产品。
而802.11b+还可将速率增强至22Mbps。
(2)802.11a:工作于5GHz频段,最高速率提升至54Mbps。
(3)802.11g:工作于2.4GHz频段,与802.11b兼容,最高速率亦提升至54Mbps。
(4)802.11c:为MAC/LLC性能增强。
(5)801.11d:对应802.11b版本,解决那些不能使用 2.4GHz 频段国家的使用问题。
(6)802.11e:是一个瞄准扩展服务质量的标准,其分布式控制模式可提供稳定合理的服务质量,而集中控制模式可灵活支持多种服务质量策略。
(7)802.11f:用于改善802.11协议的切换机制,使用户能在不同无线信道或接入设备点间可漫游。
(8)802.11h:可用于比802.11a更好地控制发信功率(借助PC 技术)和选择无线信道(借助动态频率选择技术),而与802.11e一起,可适应欧洲的更严格的标准。
(9)802.11i、802.1x:主要着重于安全性,802.11i能支持鉴别和加密算法的多种框架协议,支持企业、公众及家庭应用;802.1x的核心为具有可扩展认证协议,可对以太网端口鉴别,扩展至无线应用。
无线局域网概念及特点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有限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无线网络。
它通过无线技术连接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得用户可以在网络范围内随时随地地访问互联网。
1.无线传输:WLAN使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无需使用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
这样,用户可以在任何支持无线网络的地方进行上网,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2.灵活覆盖:WLAN无需通过布线等方式进行连接,只需放置无线接入点,就可以实现网络覆盖。
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布置网络,适应不同空间环境和需求。
3.多设备连接:WLAN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无论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只要支持无线网络,就可以连接到WLAN中,实现网络共享和资源访问。
4. 高速传输:WLAN采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
现在的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到了802.11ac标准,能够提供高达1Gbps的传输速度,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5.安全保障:WLAN提供了多种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和不正当使用。
如WEP、WPA、WPA2等加密方式,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加密,只有掌握正确密钥的用户才能连接网络,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除了上述特点,无线局域网还具有其他一些优势和特点。
如易于部署和维护,无需铺设复杂的传输线路,减少了成本和工程量。
此外,无线网络还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和调整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然而,无线局域网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问题。
首先,WLAN受限于无线信号的传输范围和受干扰的影响,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可能会受到限制。
此外,无线网络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需要加强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和用户的数据。
总结来说,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建立起的局域网络,具有灵活覆盖、多设备连接、高速传输和安全保障等特点。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线局域⽹是计算机⽹络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的所有功能,⽹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
使得⽆线局域⽹络能利⽤简单的存取构架让⽤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化、便利⾛天下”的理想境界。
WLAN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线信道来接⼊⽹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化和多媒体应⽤提供了潜在的⼿段,并成为宽带接⼊的有效⼿段之⼀。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1997年IEEE802.11标准的制定是⽆线局域⽹发展的⾥程碑,它是由⼤量的局域⽹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
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单⼀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层,其物理层标准主要有IEEE802.11b,a和g。
1.1 IEEE802.11b1999年9⽉正式通过的IEEE802.11b标准是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扩展。
它可以⽀持最⾼11Mbps的数据速率,运⾏在2.4GHz的ISM频段上,采⽤的调制技术是CCK。
但是随着⽤户不断增长的对数据速率的要求,CCK调制⽅式就不再是⼀种合适的⽅法了。
因为对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来说,为了取得较⾼的数据速率,并达到扩频的⽬的,选取的码⽚的速率就要更⾼,这对于现有的码⽚来说⽐较困难;对于接收端的RAKE接收机来说,在⾼速数据速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时间分集效果,要求RAKE接收机有更复杂的结构,在硬件上不易实现。
1.2 IEEE802.11aIEEE802.11a⼯作5GHz频段上,使⽤OFDM调制技术可⽀持54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a与802.11b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各⾃的优缺点,802.11b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速率较低(最⾼11Mbps);⽽802.11a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最⾼54Mbps)且受⼲扰少,但价格相对较⾼。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无线局域网的类型和基本特点本文作者进行了为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类型;特点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是无线传输介质,按照所采用的技术可以分为三类:红外线局域网、扩频局域网和窄带微波无线局域网。
1 红外线局域网红外线是按视距方式传播的,也就是说发送点可以直接看到接收点,中间没有阻挡。
红外线相对于微波传输方案来说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首先,红外线频谱是非常宽的,所以就有可能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率。
由于红外线与可见光有一部分特性是一致的,所以它可以被浅色物体漫反射,这样就可以用天花板反射来覆盖整个房间。
红外线不会穿过墙壁或其他的不透明的物体,因此红外线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红外线通信比起微波通信不易被入侵,由此提高了安全性。
2)安装在大楼中每个房间里的红外线网络可以互不干扰,因此建立一个大的红外线网络是可行的。
3)红外线局域网设备相对便宜又简单。
红外线数据基本上是用强度调制,所以红外线接收器只要测量光信号的强度,而大多数的微波接收器则是要测量信号的频谱或相位。
红外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有三种基本技术。
1)定向光束红外线定向光束红外线可以被用于点一点链路。
在这种方式中,传输的范围取决于发射的强度与接收装置的性能。
红外线连接可以被用于连接几座大楼的网络,但是每幢大楼的路由器或网桥都必须在视线范围内;2)全方位红外传输技术一个全方位(Omini Direction) 配置要有一个基站。
基站能看到红外线无线局域网中的所有结点。
典型的全方位配置结构是将基站安装在天花板上。
基站的发射器向所有的方向发送信号,所有的红外线收发器都能接收到信号,所有结点的收发器都用定位光束瞄准天花板上的基站;3)漫反射红外传输技术全方位配置需要在天花板安装一个基站,而漫反射配置则不需要在天花板安装一个基站。
在漫反射红外线配置中,所有结点的发射器都瞄准天花板上的漫反射区。
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标准
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标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局域网已经以最为便捷性被广泛使用,但其中技术标准却是一个有着复杂规则的领域。
目前,最常采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主要有Wi-Fi、Bluetooth和IEEE 802.11等。
首先,Wi-Fi是指Wi-Fi Alliance于1997年发布的无线网络认证通用技术,它及其相关产品采用的IEEE 802.11系列标准作为其技术标准,用于自由交换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并支持拨号上网和无线宽带网络。
其次,Bluetooth是一种由蓝牙技术协会提出的低功耗无线技术标准,它可以让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为智能手机、电脑、耳机和医疗传感器等装备提供简单便捷的桥梁。
最后,IEEE 802.11标准是无线局的主要的通信标准,目前IEEE 802.11系列标准涵盖了无线局域网(WLAN)、局域网(LAN)和可靠的实时传输协议(RTS)。
标准定义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RTS流控、无线网络管理领等核心技术。
总之,在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中,Wi-Fi、Bluetooth以及IEEE 802.11标准是当今最常被采用的技术规范,它们不仅提供了移动终端与无线局域网之间的便捷性,还可以降低传输数量,提高带宽利用率,从而更好的实现信息的传输。
1.1无线局域网规格标准无线局域网指的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介的计算机网络,结合了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随着802.11a/b/g/n成为工业标准,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移动IP接入的需求迅速增长。
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有线以太网的延伸,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凭借无线接入技术本身具有的应用灵活、安装速度快、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以及地理应用环境的无限制特性,WLAN必将作为一种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手段与有线网络一起,构成灵活、高效、完善的宽带网络。
802.11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 两个新标准,前者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标准,而后者也被很多厂商看好。
802.11a802.11a是802.11原始标准的一个修订标准,于1999年获得批准。
802.11a标准采用了与原始标准相同的核心协议,工作频率为5GHz,使用52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副载波,最大原始数据传输率为54Mb/s,这达到了现实网络中等吞吐量(20Mb/s)的要求。
如果需要的话,数据率可降为48,36,24,18,12,9或者6Mb/s。
802.11a拥有12条不相互重叠的频道,8条用于室内,4条用于点对点传输。
它不能与802.11b进行互操作,除非使用了对两种标准都采用的设备。
由于2.4GHz频带已经被到处使用,采用5GHz的频带让802.11a具有更少冲突的优点。
802.11b就在802.11a发布的同一年,IEEE又发布了另外一个无线标准--802.11b。
802.11b(即Wi-Fi)由IEEE 在1998-1999年制订完成,到2002年底,已在超过3000万的无线基站中应用。
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指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频率范围、传输速率等参数,以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之间能够互相兼容,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由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和WiFi联盟制定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发展历程、主要标准和未来发展趋势。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发展历程。
无线局域网技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最初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是由IEEE制定的802.11标准。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IEEE陆续发布了多个版本的802.11标准,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等,每个版本都在传输速率、频率范围、传输距离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优化。
2000年代初,WiFi联盟成立,开始推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标准化和推广,推出了“WiFi认证”计划,旨在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局域网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WiFi联盟还推出了一系列的WiFi认证标志,以帮助用户识别通过了WiFi认证的设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线局域网标准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
2013年,IEEE发布了802.11ac标准,将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提升到了Gbps级别,为无线宽带接入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速度。
主要无线局域网标准。
目前,主流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1系列和WiFi联盟的WiFi标准。
其中,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包括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802.11ax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在速率、频段、传输距离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优化。
而WiFi联盟的WiFi标准则是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额外的优化和扩展,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性能。
IEEE802.15.4标准的概念,应用,特征;1 IEEE802.15.4标准的概念2002年,IEEE 802.15 工作组成立,专门从事WPAN标准化工作。
目标是为在个人操作空间(personal operating space, POS)内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提供通信标准。
POS一般是指用户附近10米左右的空间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用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在IEEE 802.15工作组内有四个任务组(task group, TG),分别制定适合不同应用的标准。
这些标准在传输速率、功耗和支持的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
下面是四个任务组各自的主要任务:(1)任务组TG1:制定IEEE 802.15.1标准,又称蓝牙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标准。
这是一个中等速率、近距离的WPAN网络标准,通常用于手机、PDA等设备的短距离通信。
(2)任务组TG2:制定IEEE 802.15.2标准,研究IEEE 802.15.1与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WLAN)的共存问题。
(3)任务组TG3:制定IEEE 802.15.3标准,研究高传输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标准。
该标准主要考虑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追求更高的传输速率与服务品质。
(4)任务组TG4:制定IEEE 802.15.4标准,针对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络(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R-WPAN)制定标准。
该标准把低能量消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个人或者家庭范围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低速互连提供统一标准。
任务组TG4定义的LR-WPAN网络的特征与传感器网络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多研究机构把它作为传感器的通信标准。
LR-WPAN网络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无线通信网络,它使得在低电能和低吞吐量的应用环境中使用无线连接成为可能。
与WLAN相比,LR-WPAN网络只需很少的基础设施,甚至不需要基础设施。
无线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3.学会搭建和配置无线局域网。
4.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和解决策略。
二、教学内容1.无线局域网概述(1)定义: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有限区域内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网络。
(2)特点: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高、部署方便、易于扩展等优点,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
(3)分类:根据工作频段,无线局域网可分为2.4GHz和5GHz 两大类。
根据标准,可分为IEEE802.11a/b/g/n/ac/ax等。
2.无线局域网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1)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设备之间的通信需遵循一定的协议,如IEEE802.11系列标准。
(2)关键技术: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扩频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信道分配技术等。
3.无线局域网的搭建与配置(1)硬件设备:无线局域网主要由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AP)、无线网卡(WirelessNetworkInterfaceCard,WNIC)等设备组成。
(2)软件配置:无线局域网的软件配置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名称(SSID)、加密方式、认证方式等。
4.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1)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非法接入、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无线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分析无线局域网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3.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配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课堂讨论: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无线局域网知识的掌握程度。
1.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有哪两种标准体系?简述各自特点?答: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有两个主要标准:IEEE802.11和HPERLAN(High Perf ormance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 )。
802.11是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随后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2001年11月,第三个新的标准802.11g业已面世。
尽管目前802.11a 和802.11g倍受业界关注,但从实际的应用上来讲,802.11b已成为无线局域网(WLAN)的主流标准,被多数厂商所采用,并且已经有成熟的无线产品推向市场。
(1)802.11标准802.11a标准工作频率为5GHz,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s,传输层可达25Mbps。
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D/TD 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802.11b标准采用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s,无须直线传播。
当射频情况变差时,动态速率转换可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为5.5Mb/s、2Mb/s和1Mb/s。
支持的范围是在室外为300 米,在办公环境中最长为100米。
802.11b使用与以太网类似的连接协议和数据包确认,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和网络带宽的有效使用。
802.11g802.11g其实是一种混合标准,它既能适应传统的802.11b标准,在2.4GHz频率下提供每秒11Mbit/s数据传输率,也符合802.11a 标准在5GH z频率下提供54Mbit/s数据传输率。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导读】文章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从IEEE802.11X、HiperLAN、HomeRF、中国无线局域网规范等方面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标准,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结构,并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1.前言通信网络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 从传统的布线网络发展到了无线网络,作为无线网络之一的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满足了人们实现移动办公的梦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由天空。
2.WLAN的概念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3.WLAN的特点WLAN开始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地延伸而存在的,各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地采用了WLAN技术来构建其办公网络。
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WLAN正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局域网技术发展成为“公共无线局域网”,成为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宽带接入手段。
WLAN具有易安装、易扩展、易管理、易维护、高移动性、保密性强、抗干扰等特点。
4.WLAN的标准由于WLAN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逻辑链路控制(LLC)层及其之上的应用层对不同的物理层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WLAN标准主要是针对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涉及到所使用的无线频率范围、空中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
4. 1 IEEE 802.11X(1)IEEE 802.111990年IEEE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802.11WLAN标准工作组。
IEEE 802.11(别名: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是在1997年6月由大量的局域网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该标准定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