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hm
- 格式:pptx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三十三章性激素和避孕药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三类第一节雄性激素类及相关药物药物分三类:1、雄激素类药物维持雄性发育及促进第二性征发育,还具蛋白同化活性。
2、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质形成,使肌肉增长,骨骼粗壮。
用于内源性雄激素分泌不足的替补疗法外,还用作营养药物。
3、抗雄激素类药用于治疗雄激素依赖型疾病一、雄激素类睾酮1、结构上属于雄甾烷类,在睾丸中作用最强的是睾酮。
2、代谢:睾酮易代谢。
①4,5位双键还原,②3-羰基还原为3-羟基,③17β-OH氧化为17-羰基,使睾酮活性消失,故睾酮口服无效。
基本结构及特点:3、对睾酮进行结构修饰,将17位羟基进行酯化,如丙酸睾酮,可减慢代谢速度,或在17α位引入甲基如甲睾酮,可口服。
(一)甲睾酮考点:1、结构是在睾酮的17α位引入甲基,增大17位的代谢位阻,是第一个口服的雄激素药物。
2、临床用途:男性缺乏睾酮引起的疾病,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3、毒性:有肝毒性黄疸,女性大剂量使用具男性化的副作用。
(二)丙酸睾酮考点:1、将睾酮的17-OH进行丙酸酯化制成的前药,用其油剂。
2、肌内注射后在体内逐渐水解释放出原药睾酮,是睾酮的长效衍生物。
3、用途:治疗男性性功能低下、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肌瘤、老年性骨质疏松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4、毒性:女子男性化、男子女性化、水钠潴留,导致男性前列腺增生并加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生长。
二、同化激素类药物基本知识:雄激素还具蛋白同化活性,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代谢,治疗病后虚弱和营养不良,对雄激素结构改造目的是获得蛋白同化激素,但作用完全分开困难,故雄激素活性是蛋白同化激素的副作用。
考点:由于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内分泌系统等具有危害性,故被国际奥委会和多个专项体育组织列为禁用药物。
(一)苯丙酸诺龙考点:1、结构特征:雌甾母核(结构修饰,19去甲基,降低雄激素活性),17β-羟基的苯丙酸酯。
第三十四章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一、选择题A型题1.老年性骨质疏松宜选用哪一类药物?A.苯丙酸诺龙B.孕激素C.雄激素D.糖皮质激素E.盐皮质激素2.孕激素类药物可用于:A.功能性子宫出血B.不孕症C.乳房纤维囊性疾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卵巢囊肿3. 雌激素的生理及药理作用不包括:A.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形成B.参与形成月经周期C.大剂量抑制排卵D.大剂量可促进乳汁分泌E.有轻度水、钠潴留作用4.关于探亲避孕药的服药时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月经周期的任何一天B.在月经来潮的第14dC.必须在排卵前D.必须在排卵期E.必须在排卵后5.下列哪一个是长效口服避孕药:A.复方炔诺孕酮乙片B.复方炔诺孕酮甲片C.口服避孕药2号 D.探亲避孕药1号 E. 炔诺酮片6.下列哪一个是抗着床避孕药:A.双炔失碳酯B.口服避孕药1号C.口服避孕药2号D.雷洛昔芬E.复方氯地孕酮片7.属于男性避孕药的是:A .长效避孕片 B.双炔失碳酯 C.炔诺酮片 D.棉酚 E.复方甲地孕酮片8.棉酚不会引起哪项不良反应:A.胃肠道反应B.心悸C.肝功能改变D.低钾血症E.前列腺炎9.卵巢功能不全及闭经宜选用:A.氯地孕酮B.甲睾酮C.炔雌醇D.炔诺孕酮E.炔诺酮10.睾丸功能不全宜选用:A己烯雌酚 B.甲地孕酮 C .雌二醇 D .氯米芬 E.甲睾酮11.关于对同化激素类药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不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B.包括天然的雄激素C.用于女性易产生雄激素样作用D.主要用于蛋白质同化或吸收不良等E.常用的有苯乙酸睾酮等12.苯丙酸诺龙禁用于治疗:A.孕妇B.老年骨质疏松C.恶性肿瘤晚期D.慢性消耗性疾病 E .严重烧伤13.避孕药中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A. 抑制孕卵着床B. 影响子宫收缩C.抑制LH释放而抑制排卵D. 反馈抑制FSH分泌而抑制排卵E. 影响胎盘功能14.抗着床避孕药的主要优点是:A.14天以内服用一片即可B.每月只需服药一次C.不受月经周期限制 D.避孕成功率高 E .B和 D15. 雌激素的临床应用有:A.绝经期综合症B.绝经期前乳癌C.痛经D.子宫内膜异位症E.不孕16.由卵巢成熟滤泡分泌的雌激素是:A. 炔雌醚B. 炔雌醇C.己烯雌酚D. 雌二醇E. 雌三醇17.青春期痤疮可选用:A.甲睾酮B.氯米芬C.美雄酮D.炔雌醇E.司坦唑醇18.主要抑制排卵的短效口服避孕药是:A. 康力龙B.睾酮C.复方炔诺酮片 D .炔雌醇 E 甲地孕酮片19.抑制排卵避孕药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子宫不规则出血B.类早孕反应C.闭经D.减少乳汁分泌 E .乳房肿块20.不能用已烯雌酚的是:A .避孕 B.前列腺癌 C.乳房胀痛 D .绝经期前乳癌 E.闭经21.孕激素不能用于:A .痛经 B.乳腺癌 C. 前列腺肥大 D .习惯性流产 E .子宫内膜腺癌22.为合成同化作用较好,雄激素样作用较弱的药物是:A .甲睾酮 B.丙酸睾酮 C. 司坦唑醇 D. 雌二醇 E. 氯米芬23.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天然的雌激素是:A.雌二醇 B .炔雌醇 C. 炔雌醚 D .戊酸雌二醇 E. 已烯雌酚24.避孕药可增加下列哪一项的发病率?A.子宫内膜癌B.子宫肌瘤C. 乳腺癌D.卵巢癌E.乳房纤维囊性病变25.孕激素类药物常用于:A.绝经期综合征B.晚期乳腺癌C.习惯性流产D.再生障碍性贫血E.老年性阴道炎26.氯米芬的特点:A.抑制卵巢雌激素的合成,发挥抗雌激素作用B.可用治疗卵巢囊肿C.可用于功能性不孕症的治疗D.阻断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减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 E .激动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促进垂体前叶性激素分泌27.关于甲睾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口服易吸收,但在肝脏迅速破坏,故口服无效B.可舌下给药 C不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 D.具有雌激素和同化作用 E.为人工合成孕激素28.下列哪种药物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雌二醇 B.炔雌醚 C.苯丙酸诺龙 D.甲基炔诺酮 E.甲基睾丸素B型题A.短效口服避孕药B.长效口服避孕药C.长效注射避孕药D.探亲避孕药E.炔诺酮三相片29.从月经周期的第5d起,每晚一片,连服22d的避孕药:30.同居14d以内,须每天服药的避孕药:A.先兆流产B.绝经期综合征C.再生障碍性贫血D.老年性骨质疏松E.探亲避孕31.黄体酮可用于:32.甲地孕酮可用于:C型题A.棉酚B.孟苯醇醚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33.外用避孕药34.抗着床避孕药35.男性避孕药X型题36.关于黄体酮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天然孕激素B.促进子宫内膜腺体增生C. 抑制子宫收缩D.抑制卵巢排卵E.升高体温37.同化激素可用于:A.手术后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B.严重烧伤C.老年骨质疏松D.恶性肿瘤晚期 E.前列腺癌病人38.雄激素药的临床应用包括:A.睾丸功能不全B.功能性子宫出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D.痤疮 E.晚期乳腺癌39.长期应用同化激素类药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钠潴留B.女性男性化现象C. 服用时应同时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D.孕妇及前列腺癌病人禁用E.肾炎、心力衰竭和肝功能不良者慎用二、名词解释同化激素三、填空题1.性激素是性腺分泌的激素,包括、和。
一、刘君起一、学习重点掌握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这三种激素的生理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常用的避孕药主要有:抑制排卵的避孕药,抗着床避孕药和男性避孕药。
其中避孕药主要是抑制排卵的,一般多为不同类型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
二、二、学习提纲性激素为性腺分泌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前叶的调节。
性激素对垂体前叶的分泌功能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这取决于药物剂量和机体性周期。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
雌激素对未成年女性,能促使其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成熟。
对成年妇女,除保持女性性征外,并参与形成月经周期,还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和轻度的水钠潴留作用。
临床可用于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卵巢功能不全和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食欲不振,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子宫出血,并可能引起胆汁郁积黄疸。
抗雌激素类药物氯米芬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
氯米芬能促进人的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使排卵。
连续服用大剂量可引起卵巢肥大,故卵巢囊肿患者禁用。
天然的孕激素是黄体酮,人工合成有甲地孕酮等。
天然品口服易被破坏,而人工合成者则可口服给药。
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有利于孕卵的着床和胚胎发育;还具有抑制子宫收缩,抑制排卵,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作用。
临床应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等。
不良反应少,偶见头晕,恶心等。
天然的雄激素为辛酮,人工合成的有甲睾酮、丙酸辛酮等。
它们能促进男性性征和生殖器官发育,并保持其成熟状态;尚有抗雌激素样作用;雄激素能显著地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可以直接刺激骨髓造血。
适用于无睾症及类无睾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长期应用女性病人可能出现男性化现象,有的患者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疸。
同化激素类药(如苯丙酸诺龙、司坦唑醇等)这类药物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氨基酸分解,而雄激素样作用较弱。
一、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又称更年期(climacteric period),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到老年期的一段时间,亦是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即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阶段。
围绕着绝经,又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该时期表现的一系列症状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或称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
围绝经期综合征典型的三大症状是:1.神经心理症状如记忆力减退、乏力、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严重者出现围绝经期抑郁症。
2.血管舒缩症状如阵发性潮红、出汗、头晕。
3.关节肌肉痛如关节和腰背痛。
此外,还有骨质疏松、性欲减退、阴道干燥、性交困难、阴道炎、心悸、尿路感染、张力性尿失禁、尿频、尿痛、皮肤干燥、瘙痒、弹性减退、光泽消失、皱纹增多、眼睛干涩、口干、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爬感)、浮肿、脱发等,绝经后妇女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出血。
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分为性激素和非性激素两类。
2006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制定了《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临床应用指南》,用于指导药物治疗。
二、激素替代疗法用的性激素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用于纠正性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种变化,包括应用雌激素、孕激素及其复方。
1.雌激素雌激素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还有植物雌激素,推荐应用天然雌激素进行替代疗法。
(1)天然雌激素有雌二醇(estradiol, E2)、雌酮(estrone, E1)及其结合物硫酸雌酮(E1S)、雌三醇(estrol, E3)。
绝大部分雌二醇在血浆中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游离的雌二醇分子进入靶细胞,与胞核雌二醇受体结合,进而在细胞核内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合成多种活性蛋白,在不同靶细胞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
第三十四章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1 基本要求[TOP]1.1 掌握①雌激素类、孕激素类和雄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②避孕药的类型。
1.2 熟悉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类的药理作用;雌激素拮抗药及的同化激素临床应用;常用避孕药(主要抑制排卵)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1.3 了解性激素类分泌及其调节,其他类型避孕药的特点。
2 重点难点[TOP]2.1 重点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2.2 难点药物种类及其作用和应用特点。
3 讲授学时[TOP]建议2~4学时4 内容提要[TOP]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一)雌激素类药及雌激素拮抗药【药理作用】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炔雌醇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参与形成月经周期,较大剂量可抑制排卵、抑制乳汁分泌及抗雄激素,增加骨骼的钙盐沉积等作用。
【适应证】①绝经期综合征及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②卵巢功能不全和闭经;③功能性子宫出血;④乳房胀痛及退乳;⑤晚期乳腺癌;⑥前列腺癌;⑦痤疮;⑧避孕。
【不良反应】①常见厌食、恶心、呕吐及头昏等;②长期大量应用可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引起子宫出血;③水、钠潴留,胆汁淤积性黄疸等。
此外,雌激素拮抗药氯米芬可诱发排卵,用于功能性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晚期乳腺癌及长期应用避孕药后发生的闭经等。
(二)孕激素类药【药理作用】孕激素类药物(黄体酮、甲羟孕酮、炔诺酮等)促进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发育;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抑制排卵;并可升高体温。
【适应证】①功能性子宫出血;②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③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④子宫内膜腺癌、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
不良反应较少,但黄体酮有时可致生殖器畸形,炔诺酮等可引起肝功能障碍。
(三)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药理作用】雄激素类药物(睾酮、丙酸睾酮等)能促进男性器官及副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促进男性生殖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同化作用);并促进骨髓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