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杀菌剂行业发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44
农药剂型加工发展历程(上)吴剑I李钟华21贵州大学2中国农药工业协会1农药剂型起步阶段旧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缓慢,至1949年,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24种,其中硫酸铜、硫黄粉、氟化钠等无机农药8种,雷公藤、闹羊花、鱼藤等植物性农药8种,有机合成农药滴滴涕1种。
生产的农药制剂主要是5%滴滴涕粉剂、10%滴滴 涕粉剂、滴滴涕可湿性粉剂、10%滴滴涕、硫黄粉剂、鱼藤 粉剂、棉油乳剂、石油乳剂、毒饵、涂虫胶、绿十字蚊香、除虫菊浸出液、杀蚊蝇药水、种子消毒剂、烟熏剂等。
主要 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水剂等。
新中国成立后,农药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已能大量生产六六六、滴滴涕原药,到60年代 以后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一些有机磷农药也相继投放市场,带动了农药剂型的发展。
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粒剂。
生产的制剂主要是0.5%〜2.5%六六六粉剂、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甲六粉(1.5%甲基对硫磷+3%丙体六六六)、滴滴涕乳油、甲基对硫磷乳油、乐果乳油、敌敌畏乳油、1%对硫磷粒剂、3%克百威粒剂、8%异稻瘟净粒剂、25%五氯酚钠粒剂、敌百虫超低容量喷雾剂、马拉硫磷超低容量喷雾剂、80%敌百虫可溶粉剂、50%滴滴涕乳粉、50%亚胺硫磷、滴滴涕乳粉、除草醛 乳粉等。
当时六六六粉剂、甲六粉产量在90万〜110万吨,其次是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产量在20万〜30万吨。
它们是防治水稻害虫、飞蝗、地下害虫等农业害虫的主要药剂。
乳油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是防治蔬菜、果树和棉花害虫以及病媒害虫的主要药剂。
形成了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粒剂等四大剂型为主的局面,粉剂位居第一。
当时研究工作的重点就是提高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台时产量,降低能耗,提高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性、悬浮率,解决储存期悬浮率下降问题。
安徽省化工研究院针对合肥农药厂生产的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台时产量低、能耗高、悬浮率低(只有35%左右),收集并测定了几十种填料的理化性能,研究了影响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出车悬浮率和经时悬浮率的因子,从中筛选出含水率低、含沙量低、易干燥、易粉碎的填料和改性茶枯-TEMW3#作为润湿分散剂,提高了该厂生产六六六可湿性粉剂的台时产量,降低了能耗,使悬浮率稳定在50%以上,润湿时间在120s以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