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关键词]藏族;丧葬;文化。

摘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存在着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树葬以及水葬等丧葬形式。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丧葬习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鸟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由于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这些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

一、火葬。

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朵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1]此外,这从有关文献对西藏历史上天赤七王死后“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佐证。藏学专家土登彭措先生在其所著的《藏史纲要》中写到:“天赤七王进行火葬之后烟火像彩虹一样飞上天空之后烟消云散。”2]《东嘎藏学大辞典》中也讲道:“苯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抓着头顶上的白色绳子,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3]

这里讲的“白色”的绳子,应当指的是火葬时冒出的烟。然而,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不同意这一看法。陈立明、曹晓燕在《西藏民俗文化》一书中即认为:“史籍中记述的天赤七王死后不留尸体在人间,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实际上反映了藏族远古时代人死后‘弃之中野,不封不树’的野葬习俗”。4]朵藏加和德吉卓玛等学者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之所以不见尸体,是因为巫师及卫士们将其秘密运至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藏匿,以避免国王尸体被人们发现,而秃鹫则是将国王尸骸带到天界去的具有神奇功能的“天神”。

以上看法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见解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一个受人民敬仰爱戴的像神一样的赞普是不可能被“弃之中野,不封不树”进行野葬的。在佛教观念还未进入藏地时,他们的尸体也不可能被运到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由秃鹫将其带至天界,因为当时藏族人的脑海里还没有产生把秃鹫当成天使般的神鸟的观念。那么,应当如何解释“天赤七王”死后不见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对他们进行了火葬。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5]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6]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7]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

令人怀疑。事实上,西藏的土地与人口的比率也能说明这一观点是不确切的。西藏素有“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之称,《西藏自治区概况》中写到:

“西藏东南部林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

林地面积165,789万公顷。”8]虽然这是现代的记述,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历史上西藏的森林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在这样森林资源富饶的地区,怎么会因缺乏木材而改变自己神圣的丧葬习俗呢?况且我们已经谈到,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最先使用的葬法,因此更不可能因缺乏木材而改变。

那么火葬是什么时候开始淡出藏族丧葬史的?《新红史》中记载:“止贡赞普王心乱无缘,因与大臣洛昂战斗,逐被大臣所杀……政权逐被洛昂所夺……筎拉杰,此子成年惑杀死洛昂,继而往迎三兄,逐自波卧地区迎回恰墀,因登王位乃称其为布代贡杰。并建青昂达孜堡。”9]《汉藏史集》中记载:“虽在贡布色木布建立了第一个陵墓,但是没有安顿在此,这是建立陵墓之始”。10]《东嘎藏学大辞典》中也讲道:“藏族历史上传说止贡赞普王被大臣罗昂杀害之后有了尸体,此后才开始建立了陵墓。”此外,《西藏王臣记》一书在记述止贡赞普史事时讲道:“止贡以天绳被斩,死后遗体地上……筑墓于秦域达塘,是为筑墓之始。”11]众多专家学者认为,这即是藏族有陵墓之始,同时也是藏族火葬丧俗淡化之始。罗昂夺位之后,没有把止贡赞普的尸体进行神圣的火葬,而是把尸体扔进河中,以此表达对赞普的蔑视。并对他的三个儿子起名为霞赤、聂赤、恰赤,也是对他们三个的侮辱。罗昂与止贡赞普之战并非是简单的夺位之战,而是宗教之战。《西藏通史》中讲到止贡赞普与罗昂木达子比武是有原因的。据苯教《俱舍音释》称:“止贡赞普的祖父们尊敬苯教法师,提供优厚待遇,他也效法。结果使格辛们的权力膨胀,威胁到赞普的地位。当时传言,‘没有辛苯发话,王不敢降旨,大臣不议事;不唱辛苯歌舞,君臣不歌舞’,最终导致大辛苯法师凌驾于赞普之上。于是,大臣勒赞协等对止贡赞普说:头上帽子过大,会累得汗流浃背;美食吃的过多,也会引起反胃;听任别人的虱子爬到自己腿上,最后它会爬上你的头顶。现在赞普与诸辛苯教师长权势相当,如果这样下去,到了赞普子孙之时,权力肯定将被苯教夺去,大概赞普不会下令杀死苯教师们,那么就请下令把苯教师们驱逐到边远地方去吧。”12]大臣们这样反复陈述,使赞普也对苯教徒感到忿怒,并认为大臣们言之有理,于是希望留下护身苯教师,将其他苯教徒全部逐至边疆,灭除苯教。在平措次仁先生所著的《西藏地方历史年鉴》中对此有更详细的论述,在此就不赘述了。

布代贡杰夺位之后,开始推行他的宗教观点,废除以前聂赤赞普时代的附体苯波,代之以止贡赞普的流苯。在丧葬仪式上,他既不实行属附体苯教的火葬,又不实行民间流行的石葬,而是实行墓葬,但赞普和贵族的墓地比普通老百姓的宏伟得多。正是因为藏王墓的建立,开始使墓葬的方式规范化、风尚化,逐渐形成了规模,从此以后火葬就逐渐走向衰弱,取而代之以墓葬,即所谓的土葬。

二、石葬、墓葬。

石葬是藏族最古老的丧葬法。最早藏族祖先把亲人的尸体放在荒山野地让野兽来吃,后来感到把尸体埋在地里比放弃在荒野好得多,如此一来石棺葬开始慢慢盛行。石棺墓是用石板、石块拼砌建造棺室的墓葬,藏族的石棺墓具有自己的特色,采取整块的石板砌筑成棺,每个壁是一块完整的石板,墓室没有底板石,直接建在坚硬的沙石上,墓口上封盖数量不等的盖板石。石葬在聂赤赞普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这从地下挖掘的卡若遗址以及其他考古资料可以证明。霍巍在《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中讲道:“现有的考古资料充分证明,西藏石棺墓葬是西藏史前丧俗中最主要的丧俗。”13]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藏族普遍实行石葬,如在藏族最早发祥之一的山南地区,其南部隆子、错那以及中部乃东等地发现了早期的石棺葬遗址;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也都发现了石棺墓。20世纪20年代在藏北高原和西藏中部,近年来在拉萨、昂仁、阿里等地,都发现了吐蕃政权建立之前的石丘墓葬。此外,《根

敦群培著作》第三集中也提到“古代藏人死后尸体埋在地里,当时没有文字”。14]到了止贡赞普时期更加盛行,此后又出现了藏王墓的丧葬习俗。墓葬和石棺墓持续到后弘期。由此可见,石葬是藏族祖先很久以前就使用的一种丧葬习俗。墓葬主要是用于藏族王室家族,其规模宏伟,墓内的陪葬品也很多。史书《西藏王统记》中记载:“内罗网用珍宝满,殉葬华贵名声着。”有人把墓葬等同于土葬,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在藏族的丧俗中,土葬一般用于埋葬那些得了麻风、炭疽、天花等传染病死去的人以及被刀砍死的人,是一种非主流的葬法。那么,墓葬、石葬习俗是怎样衰微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陈立明、曹晓燕在《西藏民俗文化》中写到:“在土葬向天葬过渡期间,是多种丧俗并存,葬式无高下优劣之分;有的学者认为此间藏族曾普遍实行火葬,认为土葬与天葬之间的缺环应由火葬来衔接。藏族丧俗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变革和宗教信仰的改变,与佛教的传入和藏传佛教的形成密切相关。”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后,墓葬、土葬开始瓦解。焦治平、陈昌文在《论地理和宗教在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作用》中认为,由于藏族以畜牧为主、未形成入土为安的观念:“藏区多山的特点造成了可耕种农作物地区面积很小,加上海拔高造成的寒冷、低温,使这块土地无法提供人类需要的大量粮食,藏民族主要依靠畜牧业来维持生计,对土地的依赖性不强,从感情上疏远了土地,以土为本与土地相依为命的观念未能深深植入藏族人的心中,入土为安的意识从未成为藏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土葬在869年的平民和奴隶起义后迅速崩溃的一大原因。”其实,对土地的依赖和利用早在布德贡杰时期就已经开始。《贤者喜宴》、《新红史》等书记载:“西藏七位智慧大臣之首是如来杰,智慧之事烧木制炭,从矿石提取金银铜铁,开垦荒地引导溪水,做犁轭把草场变农场,河水上造桥,耕种粮食从此而来。”从上述可以证明,藏族祖先早已把土地看成是维持生命的最宝贵之物。藏族祖先非常重视土地的利用,并与土地相依为命,因此把国王尸体进行墓葬、把百姓的尸体进行石葬(石棺葬)是有其合理性的。英国学者麦克唐纳所著的《旅藏二十年》中则认为是由于冬季严寒难以挖掘墓穴之故:“因藏地冬季极寒冷,地冻如石,如欲挖掘坟穴,先须用火,将地面焚烧,而同时又极缺乏火柴,故以天葬为便。”帕尔在其《西藏志》中也写道:“处置尸体最普通的方法,即裂尸于藏野,以飨兀鹰,其原因为土葬则地冻难挖,火葬则乏柴薪,水葬则污及饮水,故拉萨四周之平原,以及边旁之山谷,有数地,即划出专作鸟葬之用。”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第一,上文已经谈到西藏森林的数量和人口的比率;第二,如果西藏的气候寒冷而不能挖土进行土葬,那么上文提及的吐蕃王朝庞大的墓葬从何而来,数不尽的石棺葬又从何而来?此外,生死没有规律,人死亡并不一定都发生在冬季。因此,土葬(石棺葬、墓葬)瓦解的主要原因并非地理自然因素,而应与苯教的衰败和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

三、天葬(鸟葬)。

许多学者谈道,天葬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后产生的,但是没有具体的年代和创始者。如果说天葬是随着佛教传入西藏以后而传入的话,至少应该是拉脱脱日年赞时期。而这个说法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因为那时候还实行墓葬和石棺葬,目前发现的松赞干布等的许多墓葬是拉脱脱日年赞以后出现的。天葬盛行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帕当巴桑杰时期,也即12世纪帕当巴桑杰第三次到西藏推行他的希杰派(断行教诫)时期。东嘎教授在《佛教教派研究》一书中讲得非常清楚:“在西藏把尸体喂鹫起源于帕当巴桑杰时代。在这之前尸体进行土葬(石棺葬、墓葬)和火葬。”15]贡嘎旺久在其《藏族丧葬习俗》(《西藏研究》藏文版2009年第1期)中也写道,“天葬开始实行的时间为帕当巴桑杰时期(1113年)。”16]藏族人之所以接受天葬,是因为它比起苯教的活人殉葬、杀牲祭祀方式要仁慈进步得多,且不致因祭祀中大量牲畜被杀而影响其生活资源。东嘎教授在《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中讲道:“这种早在聂尺赞普以前就已流传于西藏的苯教,名为‘附体本’,它是在原始宗教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崇奉五界神、地方神、守舍神、战神、娘舅神等不同神祈,要杀奶牛、山绵羊、鹿等牲畜祭祀这

些神,认为不但人死后可以转生为鬼神,神死后也会转生为人。”17]意大利学者杜齐在其《西藏的苯教》一书中引用了古代藏文文献,讲述苯波祭祀所承担的各种职能:“参加祭祀时要九名苯教学者,这种仪式中要规定由一名洗涤之苯来主持,他应以一把长柄大勺使祭祀的牲畜接受仪轨性的净礼,而召神的任务则落到了修苯的头上。这些行为导入了祭祀仪式。当祭祀仪式结束时辛苯从角上抓住了牲畜以举行宰杀仪式。”由于苯教祭品需要大量的牲畜,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而帕当巴桑杰所推行的希杰派所讲的是因果关系,人死后还有轮回,特别强调慈悲为怀。把自己的身体施舍于秃鹫作为行善,这对百姓的牲畜没有影响,因此广大藏族百姓很快就接受了天葬。更重要的是759年,在墨竹苏丕蒋布才宫前面,佛教和苯教徒进行了辩论,结果苯教徒失败,赤松德赞将苯教徒驱逐到阿里象雄地方,将所有苯教经典收集起来,一部分弃于水中,一部分压在桑耶寺的黑色佛塔下面。同时制定法律,规定给活人和死人念经时不得宰杀牲畜做血肉供,除信仰佛教外,不得信奉苯教。但赤松德赞却将苯教的修福祈祷、禳灾送崇、焚尸、熏烟、驱秽、焚魔等部分仪轨保留下来未予取消。可以说,天葬的流行是土葬瓦解的主要原因。

《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文化需要打包升级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我的三部藏学专著《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藏族婚姻与家庭观》和《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近日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年研习的心血结晶,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藏民族的文化体系源自几千年来在雪域高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风雪霜雨的磨砺。厚实邃远,富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个性鲜明、韵味迥异,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青睐。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交通信息的闭塞等缘由,藏文化一直深藏闺中,很少有人作过全面、科学的介绍。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语的碎片,或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本民族本土学者,有对藏文化全面准确、科学地打包、整理、推介的神圣使命。藏民族的生死观与丧葬习俗,一直受到外界的注意。《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一书开篇就谈到人是由“猴”变来的,还原了人类的真面孔,为认识生老病死打下了正确的唯物史观。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实践,都使他们明白了作为物质的人类,死亡是必然的归宿,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唯有坦然对待死亡,淡泊人生才是正确的道路。后期佛教理念的参与,尤其“灵魂不灭”“灵魂转移”“三世论”与“因果报应论”催生了天葬、火葬,以及塔葬、水葬、土葬、悬葬、石棺葬等多种葬俗,是世界丧葬的博览园,也折射出生命对丧葬的先进理念。书中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死亡前前后后的活动,仪轨,缅怀,超度;不同丧俗的象征意义;野葬、土葬到天葬的观念衍变过程。书稿的结尾,特别剖析了藏族丧葬的意识:重视灵魂的修养,精神的价值,客观对待死亡后的肉体,给后人宽广的生存空间。独树一帜的生命学说,全新的一种视角,会让人耳目一新。关于藏人家庭的组成及结构,对外人也是谜团。婚姻是人生的亮点,是里程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但雪域高原、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其婚俗又是什么风情?是单调乏味,只为活着而活着,还是丰富多样,风情万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赞歌?《藏族婚姻与家庭观》中都作了一一解答。藏族的家庭观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孕育、滋养。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决定了藏民族的家庭婚姻观是开放的,是血缘外的结合,是自由的、重感情的。地广人稀的高寒自然环境,使藏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婚姻的空间较广阔;游牧经济的特点,使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婚姻有追求权、参与权,甚至决定权;高原本身造就的藏人心底坦荡,性格豪放、淳朴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藏民族以自由婚姻为主流的家庭框架。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藏人家庭观的形成历程;其地理环境、历史积淀、财产分配和继承之习惯法等烙印,还有家庭生活中的分工。家庭观中的伦理;生育及成年礼仪;勤劳持家的基本理念。专著浓墨重涂地介绍了藏人爱情生活中那令人心驰神往、犹如仙境的浪漫曲,还有缤纷多姿的各地婚俗,引导你走进人类婚姻的盛大殿堂。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通过价值观表达该民族是非善恶的标准,行为规则的轨迹,彰显其精神世界。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文艺作品中更是把藏人的价值观展示的淋漓尽致。藏族文学浩繁广大、历史久长,有长篇小说、寓言、格言诗、道歌、书面情歌、藏戏剧目和史诗《格萨尔》等。特别是口头文学发达,歌舞普及。他们把藏人善良、宽厚、崇尚仁慈、疾恶如仇、人道公正等价值观多侧面予以表达。《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集中凝聚了藏人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观,既有宏观的描摹,又有微观的具体勾勒;既领略到雪域婚姻家庭的真相,又明了其蕴含的价值意义。打包、升级,让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是我写这三部书的初衷。 (《藏族婚姻与家庭观》《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尕藏才旦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古希腊人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如果不给死人举行葬礼,死者的亡灵就不能进入冥府。认真的处置尸体,是完成神祗赋予他们的义务,同时能给活人带来福祉。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不能省却隆重的葬礼。但死于自杀或通奸罪者例外,其尸体在夜被人草草运出弃之荒野,任其腐烂。 古代希腊人也相信: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是不洁的;同样,人离开尘世时也是不洁的,而且会将整座房子以及房中的人都污染。因此,人一断气,其亲属就立刻从另一房中端来一盆祭祀用的圣水放在死人的房门前,每个走出这所房子的人都必须用圣水喷洒自身以祛除不洁。否则,不能再与别人接触。 接着就是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料理尸体。首先,家中妇女为死者洁身,然后给尸体涂上优质油料和香精,穿上纯白色衣服,裸露着头和脚。青年死者穿 Chalmys(古希腊一种短斗篷或外套)。斯巴达人穿猩红战袍。雅典人有时不穿白衣而穿彩衣。再给死者头戴花冠(要真鲜花)。只要时令允许,桂、橄榄、常春藤冠也未尝不可。到安葬时须换上金箔冠。吊唁的亲友送来的花冠、花环常用以装饰棺椁坟墓。最后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钱币,作为亡灵渡冥河时的船费。据古代传说:冥府里的一个小神--卡龙(Charon),平时扮作一位衣衫褴褛、手执木橹的老人,专门在冥河上为亡灵摆渡,只让过去,不让返回。如果没有举行葬礼,死者亡灵,在允许登上卡龙的渡船以前,就会在冥河岸上飘泊几百年。口中放钱币是跟古希腊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当时人们还不懂在衣服上做口袋,因此出门购物都把钱放在嘴里。 当时有些地方,在尸体旁放一个蜜糖糕饼,用以贿赂塞伯洛斯(Cerberus)。希腊神话说,塞伯洛斯是一个把守冥府入口的怪物,它长着三个狗头、龙尾巴,尾后又生有各式各样的蛇头。 这些工作做完后,就是隆重的停尸仪式。尸体要停放在房的正厅,而且绝不能被太阳照射到,否则就是玷污了太阳神。灵床是铺着垫褥,装饰着鲜花、树枝的睡椅,尸体脚朝向门口,象征着他还要最后一次出门旅行。尸体周围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油瓶。瓶画尽是表现死亡和坟墓的。当时阿提卡有一个瓶瓮制造厂,专门生产这种瓶子,大概就是供吊唁者送礼用的。 停尸期间,至亲、生前友好、家中仆人一律参加追悼。在灵床旁,男女分别站开,轮流致哀。但不是乱哭狂号,而是有规则的唱哀诗。有时还特地雇些歌手来唱挽歌。唱诗过程中,又时而插入全体的或部分的合唱。在南方则不同,悲痛的哭声有时将挽歌打断,举哀时追悼者都捶胸、抓脸、揪头发、撕衣服。南方的气候只允许停尸一天。按梭伦规定,凡对尸体采取防腐措施的地方才可多停几天。 出殡当在日出之前。送葬队伍的最前头是男性亲属女眷跟在尸体后边。梭伦规定:女亲属与死者的关系远于侄女者不得参加送葬;远亲妇女60岁以下者也不得参加送葬。队列行进过程中还要唱挽歌,同时以悲哀凄凉的笛声伴和。 在整个古代,土葬和火葬都通行,起初似乎土葬更为普遍。大多数希腊城邦都禁止在城内埋葬或焚尸。多利斯城邦似乎例外。 掘墓人一般都是家奴,人力缺乏的地方可另雇。如果死者是荣获过国家奖赏的人,那么人们都踊跃为之掘墓,将此视为光荣的义务。 葬式也不止一种。墓葬要用棺。棺材有木的,也有石的、陶土的。其形状有方的、圆的、也有椭圆的、尖角的。旁人用简陋的棺材,葬在普通公墓。较富的人葬在供全家用的洞穴里--在岩石上凿成的洞,或在地上或在地下。这种穴葬可用棺,也可不用棺。不用棺的尸体只需裹上尸衣,放在穴内平坦的石头即可。用棺者,把装入尸体的棺材停放在穴中。在阿提卡,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浅谈藏医学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浅谈藏医学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7-04-25T15:33:53.1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廖振中[导读] 同中医一样,藏医也十分重视养生防病,有一套健全的养生理论和实用方法。 云南省迪庆州藏医院 674499 摘要:同中医一样,藏医也十分重视养生防病,有一套健全的养生理论和实用方法。其方法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这些方法非常贴合藏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保障藏族同胞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藏医学,健康养生,保健 一、藏医养生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发育和健康。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休戚相关。藏医起居行为一般分为:季节性起居行为和.临时起居行为,所谓季节性起居行为指的是,在季节更迭期时按照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气候,每年分为;孟冬、季冬、孟春、季春、署季、秋季等六个季节,从初冬开始每两个月为一个季节。每个季节的更换使人体内各种疾病诱因的磨增成度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隆”、“赤巴”、”培根”的盛行、减少及紊乱情况,概括一点讲“隆”、“赤巴”、“培根”是指藏医学中”三因”学说或五源学在医学当中的术语,所谓的“隆”也就是人体内运行的气或风的之意,“赤巴”近似于热、火或者烫,“培根”里的“培”是“根”乃是指土或钝的意思,它们的紊乱可以诱发热症或寒症。 1.1春季人体肌肉表层逐渐舒展疏松,阴退阳藏,寒去热来,是百病丛生的季节。《四部医典》 “时令之行”中指出:“冬季易将培根积体内,春季日光渐暖体热衰。”在起居、饮食和精神上做到“陈年青稞旱地肉蜂蜜,开水姜汤饮而粗食餐”。要“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常坐芳香园林荫凉中。”指出春季养生要注意防寒、防暖,抵御各种传染病对肌体的侵袭。多食姜、蒜、葱、辣椒等辛温发散的食品。心情要舒畅,少在室内闷坐,多到室外空气清亮的环境中活动。春季消化之火逐渐变弱,培根类病易发生,人们应食用陈青稞、干肉、蜂蜜和姜汤,多喝开水,要常擦身,多在树荫下歇息。热季大约在4-5月份,要食用牛肉、蜂蜜、大麦,注意遮阳,常洗冷水澡;要喝淡酒,穿薄衣,住阴凉房屋,在树下乘凉。 1.2夏季气候炎热,人体的生理机能是外趋,也就是说阴虚阳盛,相对内脏机能下降,许多人饮食不振。加之由于大量出汗可引起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导致纳离子大量丢失,会使人体四肢肌肉发生抽搐和痉挛,严重的还会有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弱、昏迷等症状。因此,夏季养生十分重要。《四部医典》中明确指出“季夏娇阳之光渐炎热,只为耗力宜进甜凉食,忌食咸辣酸物忌暴光,凉水浴身酒水掺而尝,身着薄衣宜住清香房”的夏季养生法。夏季,人亦易患培根病,人们宜食用羊肉、清奶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在阳光下久呆,房事不可过度,否则会影响五官健康。 1.3秋季养生法在《四部医典》中讲到“雨期体内赤巴秋天发”;除了室内保持湿润外,在饮食“秋季可进甜苦涩三味。” 秋季,赤巴类病易发生,为预防此病,要食用甘、苦、涩的食物,要穿用樟脑或檀香熏过的衣服。冬季人们应多穿衣物保暖,在身上涂油,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喝肉汤,使身体温暖。 二、藏医学对饮食适度与预防保健的关系非常重视,可分饮食方法、饮食禁忌和合理饮食三个方面,比如,有毒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均与无毒食物有区别,饮食调配得当能增进健康、反之会导致疾病,缩短寿命。把有毒的食物给狗吃,它会腹泻和呕吐,有毒时颜色虽呈红色,但用铁烧灼时则不会沾铁,这种肉还呈现膨胀状态,若在这种肉上浇酒时,蒸气会薰刺人的眼。同时还提出了有些食物的性能互相矛盾不能同时食用的观点,如:鸡肉不能与乳酪同时吃,新鲜酥油不能放置在铜溶器里十昼夜以上,熟肉放置达七天等都会引起中毒,酸性食物与牛乳同食或者前饭未消化接着吃下一顿等等。提出了滋养人体、维持生命的主要营养来源就是饮食的科学道理。特别强调饮食要有节制,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把胃的四分之二为食物,四分之一为水,四分之一留做空间的正确观点。决不能暴饮暴食,这些都和现代医学是一致的。对饮水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水有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碱水和草木水共分七种。也详细论述了这些水的好坏,什么水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喝,应该怎么办。总之藏族人民对选择水源环境、卫生饮水均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很多措施是值得借鉴的。 四、药物的保健是藏医学的精髓之一,正确的饮食,良好的习惯和适量的药物是长寿者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藏医认为,药物滋补能够防止“隆”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如:大蒜和溶炼酥油配制后装水瓶中,埋在青稞堆里,放置二十一天后服用则可延缓衰老,冶愈“隆”病。诃子、毛诃子、余干子(三果)与酥油配制的滋补药剂可使五官功能灵敏等。另外,很多种珍稀藏药都有保健功能,藏医保健药物实在太多,而且效果很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的绿色物品,很适合目前社会的需求,藏医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决策者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在“密决部”中说:“吃了这些保健药后,肢如雄狮,力如大象,色泽东孔雀,行动如骏马,寿比日月”。以上所说虽有夸大之忌,但从中可以体会出藏医药对保健方面的卓著功效。古书中记载有的药品有退去老相,恢复青春,返老还童之说,这可能是相对而言,但我坚信有增强体质、青春长在、延年益寿的特效保健药品。如:目前常用的药剂“巴桑漫玛”等。综上述,藏医学中的养生学产生较早,且贯穿于藏族整个发展历史,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这些思想和措施不仅在过去几千年为藏民族的繁衍健康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丰富了现代的养生学思想,藏医学不仅在治疗方面,在预防保健方面也有十分丰富的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努力。参考文献: 1 汉文版:“四部医典” 2 中西医结合杂志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介绍

玉树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辖州。藏族聚居区,省畜牧业基地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东与四川省接壤,东南和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接西藏、新疆自治区。州府驻玉树县结古镇,距省会西宁800公里。面积19.8万平方公里,人口23.6万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6%以上。辖玉树、杂多、称多、治多、囊谦、曲麻莱6个县。古为羌地。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唐、宋时为吐蕃地,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思宣慰司,明末清初,隶和硕特蒙古政权,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民国初,隶青海办事长官,旋改隶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民国六年(1917)设玉树理事,民国十八年改为玉树县,辖今自治州全境。1951年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地级),1955年改为自治州。玉树地处青南高原,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山脉之间的高原也在4000米以上,多湖泊、沼泽,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州境东南部由于江河下切,形成沟谷地,海拔4000以下的地方宜牧能农。矿藏有煤、铁、铜、铅、锌、锡、盐、硫磺和石膏。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青(海)西(康)公路穿境,全州所有县和97%的乡镇通简易公路。工业主要有水电、煤炭、农机、建材、盐业。经济以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马。藏系绵羊毛俗称西宁毛,是毛纺工业的优质原料。东部3县的河谷地带有少量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境内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勒巴沟岩画,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树县 玉树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南缘,玉树藏族自治州东端。全县总面积为15715平方公里,境内多高山峡谷,地势陡峻,气候复杂多变。全县辖8个乡1个镇,62个村民委员会,262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的半农半牧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人口7.4万人,人口密度为4.65人/平方公里。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算达到711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300万元。 玉树的公路交通经过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以结古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络型交通体系,县内主要公路有四条,通车里程为1040公里,其中县乡公路407公里,乡村公路633公里,九个乡镇都已通车。玉树县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除农牧业、森林、水利资源外,初步探明矿点资源分布有26种,其中铁矿点五个,铝铜矿点六个,铜钼矿点五个,锌、铝、镉、金、银矿点三个,自然硫矿点一个,已开发利用的有砂金矿和铅锌矿。另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药用野生植物有400余种,其中有16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境内的隆宝湖是黑颈鹤的栖息地,属国家自然保护区。 玉树县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有名的玉树歌舞在该县尤为独特,有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庙以及众多教派的藏传佛教寺院,悬崖绝壁上到处刻满了经文的勒巴沟成为人民群众度假、旅游的极好去处,新寨的马尼石堆,据传由25亿块刻有经文的石头堆积而成,有世界之最的美称,东仲林区天地一色,山清水秀、草地如毯,这些优势资源,为发展独具特色的高原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杂多县 杂多县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东和玉树、囊谦两县毗邻;西靠唐古拉山地区;南同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巴青、聂荣、索、安多等县接壤;北与治多县相连。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90公里。杂多县建政于1953年7月7日。县政府所在地设在扎曲河(澜沧江源头)北岸的萨呼腾。 杂多县是玉树州的三个纯牧业县之一,畜产品产量较高。畜产品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方面潜力很大。全县境内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铁、砂金、煤、碱、盐、石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马麝、白唇鹿、雪豹、藏原羚、野驴、旱獭、雪鸡、天鹅、黑颈鹤、马熊、盘羊等。有野生药用植物如冬虫夏草、贝母、知母、秦艽、沙棘、雪莲等250余种,其中冬虫夏草分布广、产量居全州第一。还有蕨麻等一些淀粉植物。县境内河流密布,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无污染。 称多县 称多县位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该县地形北高南低,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南半部沿通天河种植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洋芋等,有些地区还可以种植蔬菜;北部适宜放牧。全县以牧为主,但种植业在农业产值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论藏族丧葬习俗

论藏族丧葬文化 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 一、火葬 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朶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令人怀疑。事实上,西藏的土地与人口的比率也能说明这一观点是不确切的。西藏素有?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之称,《西藏自治区概况》中写到:?西藏东南部林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林地面积165, 789万公顷?。虽然这是现代的记述,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历史上西藏的森林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在这样森林资源富饶的地区,怎么会因缺乏木材而改变自己神圣的丧葬习俗呢?况且我们已经谈到,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最先使用的葬法,因此更不可能因缺乏木材而改变。 那么火葬是什么时候开始淡出藏族丧葬史的?《新红史》中记载:?止贡赞普王心乱无缘,因与大臣洛昂战斗,逐被大臣所杀……政权逐被洛昂所夺……筎拉杰,此子成年惑杀死洛昂,继而往迎三兄,逐自波卧地区迎回恰墀,因登王位

藏族的饮食文化介绍

藏族的饮食文化介绍 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等地的雪山和草原上,那里的气温经常达到零下几度。在这样的天气中,他们吃什么呢? 根据日常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劳动强度强度较大时会有日食四餐、五餐甚至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糍粑为主食。在牧区,除糍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糍粑时,要班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糍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使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糍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可以食用。 一些地区还经常食用“祖玛”、“炸果子”等。“祖玛”是藏语,是青藏高原野生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像大花生仁一样,春、秋两季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的作料。炸果子是一种面食,和面加糖,

捏成条状用酥油炸成。他们喜欢和喝小麦、牛骨、牛肉、青稞熬成的粥。“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制成有点像抹了奶油的鸡蛋。藏族老乡还有做大饼的习俗,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可达100甚至125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云南迪庆的藏族把土豆、粑粑、蒸馍作为主食。 藏族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猪肉为主。藏族吃肉讲究新鲜,宰牛羊宰杀后,立即将骨肉下锅,用猛火炖煮,加入作料,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牛、羊血则加碎灌入肠中,加工成血肠。有些地区的藏族人将猪肉制成猪膘,便于保存。四川的藏族割下猪的瘦肉,风干后缝合成方形,制成琵琶肉,食用时用刀一圈圈切下,加入调料,蒸熟即食,色泽蜡黄,鲜而不腻。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垂涎三尺了呢?其实这不仅是美味,更蕴含著我国藏族的传统饮食文化。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浅谈苗族丧葬习俗

苗族丧葬文化,爱与团结的碰撞 —以贵州松桃地区为例 姓名:吴小丽 学号:2012011211 班级: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贵州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就占很大的比例,也最集中,并且松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有苗族自己的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松桃苗族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丧葬文化,整个丧葬过程十分复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丧葬习俗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松桃苗族丧葬习俗入手,对丧葬的过程、发展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贵州苗族丧葬习俗 一.苗族的丧葬过程 1.临终尽孝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以苗族为主的农村地区。大多是以氏族为单位的聚居。在贵州松桃也是如此,长期发展下来,家族就变得越来越大,成员也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淡。尽管如此,但在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因“爱”而“团结”的形态。农村地区的人民大多朴实善良、爱好和谐、团结友爱、尊重生命,对祖先、长辈总是很尊敬,尤为重视“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优良品德在丧葬文化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很少能陪伴在身边。但是,不管子女多忙,不管子女身在何方。在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作为子女的都要赶回来尽孝,

沂蒙山的丧葬习俗

沂蒙山的丧葬习俗 沂蒙山的丧葬习俗 三姑86周岁寿终正寝,作为她的侄子,我们参加了她老人家的葬礼,亲身感受到了沂蒙山丧葬文化的全过程,应该说,我们这个地方的丧葬习俗还是比较简单和文明的。我曾在浙江的萧山、宁波、温州等地亲眼目睹过豪华乐队参与的送葬场面,也曾目睹过山西平遥地区隆重的送葬队伍。这些地区的丧葬习俗不仅隆重、繁琐、场面宏大,花费高昂,远远超出了哀悼的意义,甚至成为炫耀家族财富和地位的机会。而沂蒙地区的丧葬习俗虽然掺杂了些许迷信的成分,但不乏文化的情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不信,让我与您细细说来:1、寿终正寝,告别,停丧:一旦老人进入弥留之际,需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临时床上,然后火速告知最亲近的儿女孙辈们回家来,看上最后一眼,即告别。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待老人真正咽气后,要趁身体尚热给死者沐浴更衣,边穿边呼唤亲人穿衣、伸手、登鞋……并用手将死者眼闭上,嘴合拢,谓“整容”。然后将其抬于灵床上,灵床用两条长凳上横门板而成,逝者仰面朝天,身体上盖上白纸。找中间有方孔的古铜钱,用红线穿其孔,打结,塞人死者口中,再把丝线系在死者两耳上,此所谓“噙口钱”。烙薄饼,分3-5个一组,连同部分麸皮,分别装入死

者两袖内,用生麻绑住,传说这些麸皮、薄饼是专供死者灵魂过蚂蚁山而准备,不然会多受折磨。死者多放在门板上,面盖白布,枕头事先用麦秸装好,刺有雄鸡图案的“长鸣鸡枕”,枕边放谷草,谓“招魂草”,草边放白纸剪成的“招魂幡”,之后烧纸焚香,家属号啕大哭。门前插白幡,以示乡邻。逝世后,一般都要停尸1-2天,等完成以下程序后再埋葬。停丧缘由,一是为亲人吊丧,瞻仰遗容,二是农家认为,阴司“小鬼”往往有“误拿”,停丧1-2日,如“小鬼”误拿,死者灵魂或会被放回。2、报丧:报丧是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由司仪(主持人)安排三服以内的晚辈或同辈,通过各种方式把老人逝世的消息告诉所有的亲友和村人。收到报丧通知的人只要方便就会赶来。报丧也称“通丧”,孝子遣人持孝布向亲友们报告死讯、死因及葬期,出门在外的子女及亲友要及时奔丧,吊丧,问明死因,灵前跪叩,出嫁的女儿要一路哭着而来,近门前时,在家的女儿和媳妇要出门迎哭,见面后抱头痛哭,引致灵前一同嚎哭。3、吊唁、哭悼:前来吊丧之人,需戴孝哭丧,孝服一般由主家提供。亲友来吊,孝子迎接,陪同哭悼,谓“陪孝”。男子吊丧,先叩拜作揖,跪伏叩头,连哭三声,没有词;妇女哭丧,涕泪交流,嚎啕大哭,有调有词,谓“嚎丧”。该哭的人不哭,被认为不知礼,不孝顺。所有客人来吊,孝子孝女们要陪着痛哭,但客人行礼时不许哭。亲友奔丧,要携礼吊丧,叫“上祭”。分

藏族葬礼的起源问题之探析

藏族葬礼的起源问题之探析 夏吾交巴【摘要】由于各民族的所处环境、宗教信仰、文化生态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丧葬方式。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以及塔葬等。本论文以鲜为人知的藏文资料及调查搜集的资料,对藏族天葬、水葬、土葬、火葬等丧葬方式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藏族;葬礼;起源;探析; 葬礼作为人生的最后一次仪式,各民族的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各民族的所处环境、宗教信仰、文化生态等不同,各个民族的葬礼观念和方式等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具备了各自的风格、特点。例如:印度人将骨灰撒入恒河进行二葬;我国藏族人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喂给秃鹫,忌讳提起死人的名字;汉族人把身穿新衣置于棺材埋入土地,并起坟立碑;等等。众所周知,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以及塔葬等。现代学术界对天葬、水葬及土葬之起源及断代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也不乏误解藏文文献之学者。在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对藏族各种丧葬方式的起源问题发表自己的管见,与同仁学者商榷。 最古老的葬礼——天葬 天葬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丧葬方式,当今学者对天葬习俗提出了许多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如有人把天葬看作是最残忍和最愚昧的葬礼,也有人将天葬具有环保意义的丧葬方式。但对藏族文化没有深度了解的情况下,对这一习俗作出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价值判断,笔者觉得有不妥之处。正如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所说:“要想深刻地理解一种规矩或一种制度,一种法律准则或道德准则,就必须尽可能地揭示出它的最初起源;因为在其现实和过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由此可知,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意义。藏族的天葬也是如此,当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藏文化的时候,既能懂得天葬的合理性,也能找到它的理论支撑点和人们可以相信的理论解释。 至于藏族天葬的起源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天葬是希解派后发展起来的”[2]观点。笔者觉得这一说法尚待探讨。葬礼可以说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和重要标志。部落社会的产生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藏族祖先迈入了文明社会的第一步,但人们依然不懂得土

关于藏族服饰介绍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高原的群山之中.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体肥毛长的牦牛,不仅耐寒,还能驮很重的东西远行,是高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藏族人爱喝酥油茶和奶茶,喜欢吃用青稞粉制成的糌粑和牛羊肉。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丰富多采的藏族服装、眼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眼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据史书记载,九世赞普布带贡甲时,已能够纺牛毛线用来织帐篷、纺羊毛线织氆氇做衣裳。 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眼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从远古传承下来的眼装、服饰来看,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仍比较完整地保持着藏族传统文化特征。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眼饰类型。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西藏传统的达官贵人眼饰,质地高档,做工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相称。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关键词]藏族;丧葬;文化。 摘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存在着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树葬以及水葬等丧葬形式。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丧葬习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鸟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由于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这些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 一、火葬。 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朵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1]此外,这从有关文献对西藏历史上天赤七王死后“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佐证。藏学专家土登彭措先生在其所著的《藏史纲要》中写到:“天赤七王进行火葬之后烟火像彩虹一样飞上天空之后烟消云散。”2]《东嘎藏学大辞典》中也讲道:“苯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抓着头顶上的白色绳子,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3] 这里讲的“白色”的绳子,应当指的是火葬时冒出的烟。然而,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不同意这一看法。陈立明、曹晓燕在《西藏民俗文化》一书中即认为:“史籍中记述的天赤七王死后不留尸体在人间,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实际上反映了藏族远古时代人死后‘弃之中野,不封不树’的野葬习俗”。4]朵藏加和德吉卓玛等学者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之所以不见尸体,是因为巫师及卫士们将其秘密运至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藏匿,以避免国王尸体被人们发现,而秃鹫则是将国王尸骸带到天界去的具有神奇功能的“天神”。 以上看法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见解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一个受人民敬仰爱戴的像神一样的赞普是不可能被“弃之中野,不封不树”进行野葬的。在佛教观念还未进入藏地时,他们的尸体也不可能被运到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由秃鹫将其带至天界,因为当时藏族人的脑海里还没有产生把秃鹫当成天使般的神鸟的观念。那么,应当如何解释“天赤七王”死后不见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对他们进行了火葬。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5]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6]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7]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

藏族民间舞蹈详细介绍

藏族人民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信奉喇嘛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族地区是歌舞的海洋,藏族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音乐一般都具有活跃、热烈、朴实的特点,有的乐曲相当优美。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 藏族与汉族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藏族与汉族的音乐语汇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五声性的歌曲随处可见。如《爱木错》、《孔雀吃水》、《古来亚木》、《尤子巴母》、《却非突西》、《阿节总巴》等,也有一些六声或七声性的歌曲。 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调式多为宫调式,也有羽调式或商调式的乐曲,有的乐曲出现宫、羽交替调式;“弦子”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商调式;“果谐”的音乐常用宫、羽、徵调式。藏族歌舞音乐多为同一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很少变换调性。器乐往往是随腔伴奏,即兴发挥。乐曲结构多为慢一中一快或慢一快,慢速时音符密集,快速时音符简化。 藏族民族乐器有札木聂、扬琴、牛角胡、根卡、二胡、竖笛、大号、大鼓、热巴鼓、镲、串铃等。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堆谐”、“果谐”、“弦子”、“锅庄”、“囊玛”、“噶尔”、“热巴”等。 堆谐 “堆谐’堤西藏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任、定日、拉孜、萨加及阿里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而舞蹈往往与歌曲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地区的农村歌舞就叫做堆谐。这种舞蹈后来在整个西藏流传,舞蹈逐渐演变为脚下打点的踢踏舞的形式,以拉萨地区最为盛行,人们称它为“踢踏舞”或“拉萨踢踏舞”。现在的堆谐实际上是指流传在西藏各地的踢踏舞。

葬礼习俗

葬礼习俗 1. 华人风俗 传统华人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1.1 江汉平原:红白喜事一样锣鼓 江汉平原上人们娶亲一般是又吹喇叭又打锣鼓,为死人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但潜江浩口镇一带风俗特殊,不管是娶亲还是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 传说,从前潜江有个县太爷是有名的色鬼,一听见娶亲的喇叭响,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进县衙过一夜,许多青年男女与之抗争丢了性命。 有一位穷秀才娶媳妇前灵机一动,用送葬鼓乐迎亲,即娶亲时只请打锣鼓的、放鞭炮的,不请吹喇叭的。果然,穷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妇,县太爷却全然不知。 后来人们就学着穷秀才的样子娶亲,时间长了逐渐成为风俗传承到今。现潜江一带依然娶亲时不吹喇叭。 1.2 荆州:阎王请喝忘魂汤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荆州各县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松滋县有这样一个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请健壮男子手执刀剑,围坐在病床前,还在床上罩上渔网,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却刻在门外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人们还要请僧道“开路”,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仙桃地区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1.3 鄂东北黄冈:夫亡丧妻哭姐妹 鄂东北黄冈有一个奇特的风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是自

藏式建筑介绍

藏式建筑介绍 一、藏地建筑介绍(一)普通建筑与寺庙建筑 1.藏式建筑,从形式上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寺院建筑两大类⑴民用建筑①牧区建筑德格牧区普遍用牛毛帐篷作为住房,牧民用牛毛纺线,织成粗氆氇,厚约二三毫米,缝成长方形的帐篷,帐内以木杆支撑,帐外周围用20余根牛毛绳张拉,帐篷四周用少许草饼或粪饼垒成墙垣,以避劲风入帐。帐篷一方设门,门上悬有护幕。帐顶上顺脊处开一长方形天窗,作入光排烟之用。 富裕牧民在大帐篷左右设有几个形状不一的小帐篷(名为"纳仓"),专供父母或客人居住。此外,还有叫做"古然"的小四方帐篷,设在畜圈旁,专供守畜人住宿用。另外,德格各地还有一些无帷帐篷、布制帐篷、花帐篷、单人帐篷等等,都是根据时令的不同需求而制作的。体现出自然与建筑原始的融合。 ②农民住宅农民住宅建筑方式与僧房大致相同,只是外墙的色彩上,多为涂红色,土墙一般不上色,也可上自己喜爱的颜色,但不与僧房雷同。窗檐和屋檐不设"飞檐",建筑多为二层,底楼作畜圈或库房,二层为主要居室,三层为堆放粮食的敞间、晒坝等。致于一楼一底的小型住宅,其二层仅有主室(卧室、厨房经常兼设)和贮藏室。 ③波密建筑西藏波密县八盖区的藏族群众的居住方式则与众不同。这个区位于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易贡西边,属高原亚热带气候。活动式木板房是八盖地区传统的房屋形式。这个地区的群众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一般为20天左有,他们习惯于经常搬家,一年之内,总要搬十多次家。八盖区这种独特的居住方式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里山多坡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背肥送水、管理农作物,与其爬坡下坡,倒不如举家搬迁更为方便。因为这里森林资源丰富,为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建房材料,盖活动式木板房十分方便。一处居住20天左右,肥料积攒够了,田间管理差不多了,就搬2迁到另一处居住。 ④藏南建筑藏南农区,最常见的是平顶宅院。据《西藏志》载:“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一般平民居住的是一层建筑,结构简单,上石围墙,以往梁作骨架,木柱截面圆形,上细下粗,柱头上依次加方形木斗和托木,再放木梁,梁上铺椽,再加树枝或短棍,最上覆以石子和粘土,有些房屋用一种当地风化了的“阿嘎”土打实抹平,以防漏雨。农区住宅里马蹄形的平房居多,一般坐北向南,房顶四周以80厘米的女儿墙相围,四角垒起垛子。平顶住宅几乎都有围墙。传统住房的布局,中间是经堂,两侧各间作居室,厨房挨近居室,厕所盖在离住房较远的围墙两角。住房窗户有檐,檐头用彩色方木叠起,这样既能保护窗台不受雨淋,又增加了房屋的美观。住宅所有门窗两边均用黑漆装饰,与白墙壁相互映衬,格外醒目。农区宅院内一般设有生产工具堆放室、饲草储存室和羊圈牛棚等。 ⑤藏东建筑藏东林区,村落大部在半山缓坡地带。人们就地取材建造木屋。屋顶斜面盖木瓦,墙面多用圆木重叠垛成。工布一带多见墙壁用不规则的卵石砌成。房屋一般分为上下两层,用独木截锯形的梯上下。多半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进门为正房、中央砌1平方米左右的灶塘,全家平时围着灶塘边用膳、边取暖。灶塘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来客也坐在灶塘边用茶,进行交谈。 一般城市居民住房多半是公寓式的平顶宅院。这种平顶宅院是土木结构,用较规则的块石砌成50厘米厚的墙(这种石筑厚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屋顶结构和门窗的袋饰都与农区平顶相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建筑布局是:四面楼房相围,中间庭园,一座宅院内可住上10户人家。每户有2~4间房屋不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