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架构的云平台解决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23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1项目目标和总体计划1.1项目目标和总体计划数据中心生产和开发测试环境主要包含了IBM小型机、SUN小型机、PC服务器、SAN存储、Weblogic中间件、WAS中间件等。
本项目作为基础架构云,将对生产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涉及的服务器、存储、中间件进行统一规划,在利旧和新购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架构云的主要功能,达到节能增效、提升业务支撑能力、提升IT运维能力的目标。
数据中心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设备利用率不高、应用上线周期长、缺乏专门的开发测试环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将搭建基础架构云,实现如下收益:1.搭建专门的开发测试环境,节约800万人工成本,并减少安全隐患:新的开发测试环境将使开发测试资源申请和部署周期从现有的2周压缩到2天。
以一年开发测试100个项目、每个项目10个开发测试人员为估计,相当于节约8000个人天,也就是节约800万人民币的人工成本。
同时,也避免开发测试过程中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提升了系统整体可靠性。
2.提高设备利用率,相当于多增加20%的设备:目前CPU利用率不到5%,新方案部署后,CPU利用率至少可达6%,也就是多增加20%的设备。
3.改善运维管理水平:通过管理自动化、平台标准化、资源可视化和使用人性化等措施很大程度改善油田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水平,同时,为下一步IT基础架构的变革打下良好基础。
4.绿色节能:方案技术先进性实现的20%设备增加,无需消耗新的能源、机房空间等,可节约20%的能源。
1.2双方工作范围本方案公司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设计并建设云管理平台、用户自服务平台;2.设计并建设被管理资源池:被管理资源池将分成生产和开发测试两大部分,包含利旧和新购的全部的设备;3.系统迁移:将部分现有应用和新建项目迁移到新的云平台上,并提供迁移手册给油田;4.设备供货:新购软件和设备的产品提供。
油田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基础设施准备:包括准备机房环境,小机及存储设备,网络等。
开放云计算体系及云架构设计——核心技术与IaaS曹玮祺博士资深云计算架构师Systems LOB -Greater ChinaSystems EngineeringSun Microsystems, Inc.1.云计算的来龙去脉2.云计算的核心技术2.1 虚拟化技术2.2 大规模分布式数据管理与并行计算3.落地的IaaS存储云解决方案及演示4.落地的IaaS计算云解决方案及演示5.围绕“APIs”构建云平台及演示6.弹性自适应承载的计算云7.云计算数据中心自动化8.云计算的新起点内容IT到云计算的演进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云计算•Database as a Service •Utility Computing•Virtualization •Application Hosting•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Grid Computing •Platform as a Service •Storage as a Service•Software as a Service•SOA不同视角•用户•开发者•云的架构师/建设者用户希望从云中得到什么Must be easy, automated and friendly.开发者希望从云中得到什么架构师眼中的云但是云可以如此不同Software as a ServicePlatform as a Service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HPCAnalyticsFinanceWebMedicalPublicPrivateHybridApplication DomainsXaaSLayersCloudBusinessModel云计算层次Software as a ServiceApplications offered on-demand over the network(, Oracle CRM on-demand)Platform as a ServiceDeveloper platform with built-in services(Google App Engine)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Basic storage and compute capabilities offeredas a service (Amazon web services)关键挑战构建云计算服务面临的关键挑战构建不同层面的云计算面临着不同的关键挑战,如SaaS服务需要在多租户复用时提高用户体验,PaaS需要支撑服务的开发、编排及混搭,IaaS要实现低成本、高可用和透明化的基础设施提供。
华为云计算IE⾯试笔记-Fusionsphere架构及组件介绍(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案)eDSK 最上层则是eDSK是我们FusionSphere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案中的虚拟化北向统⼀API接⼝,其他的第三⽅系统或者是其他运营平台(FC、VMware等)可以通过eDSK轻松完成⽆缝对接,对上形成统⼀的资源模型,上层使⽤资源模型的时候不⽤知道底下使⽤的什么虚拟化资源。
eDSK开放了FusionSphere服务器虚拟化的全部能⼒,包括虚拟机的⽣命周期管理,虚拟化⾼级功能,运维管理功能等等。
ebackup 可选组件是虚拟化备份软件,配合fusioncompute快照功能和CBT备份功能实现FusionSphere的虚拟机数据备份⽅案。
备份的最好单位是虚拟机,也可以备份其他资源模型如主机、集群、虚拟化环境等。
备份针对数据,如果业务发⽣中断或⼈为操作失误,可以保证磁盘数据不丢失。
UltraVR 可选组件是容灾业务管理软件,利⽤底层SAN存储系统提供的异步远程复制特性,提供虚拟机关键的数据保护和容灾恢复。
容灾针对业务,保证业务连续性(业务不中断),如⾦融、证券、教育、政府等⾏业对业务可⽤性要求⽐较⾼的是尤其需要双活的。
FusionManager 可选组件服务器虚拟化管理组件主要对云计算的软件和硬件进⾏全⾯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同构资源(同⼀个⼚商的,如FC)和异构的VMware(管理组件vcenter)虚拟化多资源池管理。
软硬件统⼀告警监控,并向内部运维管理⼈员提供管理界⾯。
FusionCompute 必选组件 FC是云操作系统软件,主要负责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以及对虚拟资源,业务资源,⽤户在资源的集中管理,它采⽤虚拟计算,虚拟存储,虚拟⽹络等技术,完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络资源的虚拟化。
同时通过统⼀的接⼝,对这些虚拟化资源进⾏集中调度和管理,从⽽降低业务的运⾏成本,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协助运营商和企业构筑安全,绿⾊节能的云数据中⼼能⼒。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一、业务挑战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
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
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 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
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
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
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二、云计算软件开发平台解决方案软件开发云平台的建立需要分别考虑现有物理集中的IT资源,更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云计算的平台建立一个面向将来需求,面向发展的动态计算资源分配管理和服务自动化平台。
这就需要充分考虑整个平台的延展性和可扩充性,从而帮助用户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来搭建具有高度伸缩性的平台。
云计算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依托云计算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然而,对于初次接触云计算的人来说,搭建一个完整的云计算平台并不容易。
因此,针对这一需求,本文将介绍一个云计算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并管理自己的云平台。
一、解决方案概述该解决方案旨在提供一个集成了各种网络服务功能的云计算平台。
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虚拟机、存储和数据库实例,并可以通过一个简洁美观的用户界面来管理这些资源。
同时,平台还提供自动化运维和监控功能,帮助用户提高运维效率和系统可用性。
二、平台架构设计该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各个功能模块拆分为独立的服务,并通过API网关对外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
整个平台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 用户管理模块: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2. 资源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创建、编辑和删除虚拟机、存储和数据库实例,同时提供实例监控和报警功能,帮助用户实时掌握资源使用情况。
3. 自动化运维模块:通过使用容器技术,实现应用的自动部署和扩缩容,提高运维效率和稳定性。
4. 安全管理模块:提供访问控制、防火墙、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 网络管理模块:提供虚拟网络的创建和管理功能,帮助用户建立安全可靠的内部网络。
三、平台特点与优势1. 高可用性:平台的各个模块均采用分布式架构,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2. 简洁美观的用户界面: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前端技术,平台提供一个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各项操作。
3. 可扩展性:平台采用容器化部署,支持快速扩展和集群部署,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4. 数据安全性:平台提供多重安全措施,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防火墙,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5. 运维效率:平台自动化运维模块能够自动部署和扩展应用,减少运维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已经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私有云计算平台作为企业实现云计算的重要手段,其建设与运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以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扩展性,成为了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的首选。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的过程、技术要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OpenStack概述OpenStack是一个由多个组件组成的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它为云环境提供了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解决方案。
OpenStack 具有灵活的架构和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通过OpenStack,企业可以轻松地构建、管理和扩展私有云计算平台,从而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利用。
三、私有云计算平台构建过程1. 需求分析:在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分析企业的业务需求、技术需求以及资源需求等,为后续的架构设计和组件选择提供依据。
2.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私有云计算平台的架构。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OpenStack版本、确定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配置以及设计高可用性和容灾方案等。
3. 环境准备:在架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环境准备。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等,为OpenStack的安装和部署提供基础环境。
4. OpenStack安装与部署:在环境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安装和部署OpenStack。
这包括安装OpenStack的各个组件、配置参数以及创建用户等。
5. 平台测试与优化:在OpenStack安装和部署完成后,需要进行平台测试和优化。
这包括测试各组件的兼容性和性能、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6. 平台运营与维护:在平台测试和优化完成后,需要进行平台的运营和维护。
这包括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定期备份数据、升级系统版本以及处理用户请求等。
云平台技术方案云平台技术方案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平台已经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平台提供了灵活、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加速创新和业务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云平台的技术方案,包括架构设计、关键功能和实施步骤。
架构设计云平台的架构设计是保证其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云平台架构设计示例:主要组件- **前端服务层**: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并进行初步处理,将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层,可以使用负载均衡来实现高可用性和性能优化。
- **后端服务层**:提供核心业务逻辑处理,包括数据存储、计算和分析。
可以采用微服务架构来实现业务功能的解耦和灵活性。
- **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云平台的各类数据,包括用户信息、业务数据和日志数据等。
常见的数据存储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 **虚拟化层**:提供云平台的计算资源管理和虚拟机管理功能,包括资源调度、监控和容灾等。
- **网络层**:负责云平台内部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需要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可用性和容灾为了提高云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冗余部署**:在关键组件上进行冗余部署,避免单点故障导致整个平台不可用。
- **故障检测和自动恢复**:监控云平台的各个组件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自动进行恢复操作。
- **备份和恢复**:定期对云平台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建立可靠的恢复机制。
安全性保障云平台的安全性是企业的重要考虑因素。
以下是保障云平台安全性的建议:- **访问控制**:使用身份认证、授权和权限管理等技术手段,限制非授权人员对云平台的访问。
- **数据加密**:对云平台中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
- **安全审计**:记录和监控云平台的操作日志,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关键功能云平台的关键功能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弹性计算资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的规模,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计费。
摘要随着计算科学和商业计算的发展,使得软件模型和架构越来越快地发生变化,同时促进网格计算、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迅速发展成为云计算。
云计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并通过这些技术将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
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近几年开源云计算架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OpenStack 是一个开放源的云计算项目和工具集,并且提供了关于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解决方案。
OpenStack 不仅可以快速部署全虚拟化环境,而且可以通过此环境来建立多个互联的虚拟服务器,并能够使用户快速部署应用在虚拟机上。
本文旨在深入了解OpenStack的架构和其各种服务,并对各种服务深入了解,掌握各种服务的实现原理,最后亲自动手的搭建OpenStack云平台,掌握其安装的过程,并且可以对实际的部署予以指导。
【关键词】云计算OpenStack 云平台Iaa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scientific and commercial computing software model and architecture increasingly rapid change, while promoting grid computing, parallel computing,distributed computing has rapidly developed into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including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and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provide unified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through these technologies. As a new computing model, cloud computing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ment by virtue of its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open source clou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OpenStack is an open source cloud computing projects and tool set, an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solution.The OpenStack not only can quickly deploy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 and through this environment to create multiple interconnected virtual server, and enables users to quickly deploy applications on a virtual machi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hitecture of it and its various services, and the various service understanding, to master the principle of various services and the final hands-on building it cloud platform, grasp its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it can give guidance for actual deployment.【Key words】cloud computing OpenStack cloud platform Iaas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三节论文组织结构 (3)第二章Iaas相关介绍 (4)第一节IaaS概述 (4)第二节IaaS服务特征及优势 (4)第三节IaaS整体架构 (5)第四节本章小结 (6)第三章关键技术介绍 (7)第一节IaaS服务器虚拟化 (7)第二节IaaS存储虚拟化 (8)第三节IaaS网络虚拟化 (8)第四节本章小结 (9)第四章OpenStack相关介绍 (11)第一节OpenStack 介绍 (11)一、OpenStack概念架构 (11)二、Openstack访问流程 (12)第二节Openstack认证服务-Keystone (13)一、Keystone介绍 (13)二、Keystone概念 (13)第三节Opestack计算服务-nova (14)一、Nova简介 (14)二、Nova 云架构 (15)三、Nova工作流程 (16)第三节OpenStack网络服务-Neutron (16)一、Neutron简介 (16)二、Neutron实现原理 (18)第四节Neutron 网络创建过程 (19)第五节本章小结 (20)第五章Openstack云平台搭建 (21)第一节多节点安装部署OpenStack (21)一、实验环境及实验拓扑图 (21)二、构建过程 (22)第二节云平台搭建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3)一、Keystone的安装与问题分析 (23)二、Glance 的安装与问题分析 (24)三、Nova 的安装与问题分析 (25)第三节本章小结 (28)第六章Openstack云平台的测试 (29)第一节对各项服务的启动测试 (29)第二节创建instance (29)第三节本章小结 (31)第七章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5)一、英文原文 (35)二、英文翻译 (44)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一般来讲,企业创建一套IT系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硬件、软件以及专门的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