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郑春荣
- 格式:pdf
- 大小:285.72 KB
- 文档页数:2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矿产资源日益紧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在采矿业的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方法与挑战。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矿产资源是地球的珍贵财富,其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首先,矿产资源的保护能够防止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造成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
其次,矿产资源的保护有助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采矿活动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最后,矿产资源的保护也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一些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可能因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冲突。
二、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法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的划定、开采和修复等管理制度,加强对采矿企业的监管力度。
其次,采矿企业应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工作,合理规划矿产资源的开采规模和开采周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同时,采矿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另外,推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压力。
最后,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矿产资源利用的绿色化和智能化。
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三、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在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浅析中国矿产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矿产资源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和近期内,我国社会生产所需的80%左右的原材料、95%左右的能源、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30%以上的饮用水来自矿产资源。
矿产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程裕淇院士提出“矿产是在目前科技和经济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矿物或其结集体——岩石”。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矿产资源将不断被发现;绝大部分矿产不可再生,数量有限。
例外的是一些地区的地下水矿产可以得到地表水的补偿而得以再生。
二、我国矿产资源形势科学的认识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状况和特点,对矿产资源潜力及其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正确规划地质矿产工作,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矿产资源情况地质勘查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的国家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如果把某些建筑材料矿产,如花岗岩、砂石等也包括在内,矿床数量将更多,平均每10000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有200多个矿床、矿点。
已发现的汽油田400多处,固体矿产地约2万个。
40多处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中国的矿产资源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同世界比较,具有优势的矿产有钛、钒、钨、锡、钼、锑、汞、稀土、钽、煤、磷、萤石、石墨、菱镁矿、膨润土、芒硝、重晶石等20余种。
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高岭土、耐火黏土、珍珠岩等五种;我国稀土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素有“稀土王国”之称;钨和钛铁矿探明储量均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锡、钼、锑、磷、萤石、石墨、菱镁矿、重晶石等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矿产开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各种经济成分的矿山企业28万多个;1995年全国矿产采掘量51亿吨,天然气产量201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既可以保持资源供给的稳定,又可以减少环境负荷,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
一、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合理调控资源使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资源勘探与开采技术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寻找与勘探能力,降低开采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精确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确保开采过程的高效与安全;采用先进的矿石选矿技术,降低矿石的废弃率,提高矿石的品位,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浪费。
2.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推广高效节能的生产装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产业链的优化与协同发展通过优化矿产资源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协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例如,将废弃物和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
二、循环经济的实施与发展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再利用,形成“废为宝”的经济模式。
实现循环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加强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例如,加强废弃物分类管理,提高回收率;推广废弃物再生产业发展,使废弃物成为新兴产业的原材料。
2. 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新的循环经济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对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矿产资源开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矿山开采常常伴随着大量土地破坏、植被减少、水体污染等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威胁,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其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引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才能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企业也要对自身的环境责任进行深入思考,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监管缺失,另一方面是执法不严。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推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大部分矿产资源在开采后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其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矿产资源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矿产资源开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此外,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也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总之,矿产资源开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公众都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概念和作用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非再生性地质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矿产资源在现代工业化、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生态退化、资源损耗等问题。
因此,在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和措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综合利用、效益优先”:确保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时,要以节约稀缺资源为出发点,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科技先导、发展不断、循序渐进、可持续性”:通过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
3.“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多方参与、公平公正”: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引导各方面的参与,推动矿产资源的公平公正合理利用。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
2.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3.支持和鼓励发展矿产资源的多样化利用方式,如再利用、回收、循环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4.加强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5.立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它要求在激发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区域规划和管理,以保护和发掘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采矿业中的矿山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矿山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采矿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评价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采矿业中的矿山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及探讨。
一、矿山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矿山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矿藏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矿山资源保护至关重要。
矿山资源保护旨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矿山环境的破坏,确保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矿山资源保护需要加强立法和监管,建立科学的开采技术和管理体系,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修复和资源回收等措施。
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评价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可以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
经济效益指标可以包括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可以包括水质、大气质量、土壤状况等环境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以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等社会指标。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三、矿山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采矿业中,矿山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污染物排放和土地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资源回收和利用率低下。
此外,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管理不力也是矿山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矿山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克服这些挑战,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
四、促进矿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其次,推广环保技术和装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社会参与和舆论监督,形成共同推动矿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矿产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启示。
一、加强科学调查和评估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首先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的调查和评估。
这种调查和评估应综合考虑资源储量、品质、可采性等因素,以科学决策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和管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矿产资源的潜力和限制,从而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资源。
二、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采矿技术、提高矿石选矿效率等手段,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矿产资源开发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严格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严格的环境监管,可以有效遏制环境污染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2. 强化生态修复:对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
例如,可以进行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工作,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1. 分享先进技术:各国可以分享自己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经验交流,推动全球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于 光(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100083)摘 要 : 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开采的随意性 、利用的低效性及管理的薄弱性 ,使矿产资源领域的建设与发展面 临巨大挑战 ,矿产资源浪费以及对人类环境危害的严重性已引起联合国有关机构的高度重视 ,世界各国相继颁 布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以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为此 ,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蕴藏 、开采及管 理现状等入手 ,分析新世纪我国实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
关键词 : 矿产资源 ;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 F40711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6 - 9399 (2005) 01 - 0025 - 04 RATIO N AL TH O UGHT O N THE S U S TAINABL E D EVE LOPM ENTOF M I NERAL RE SO URCE S IN C HINAYU G uang( Chi na U ni versi t y of Geosciences , Bei j i n g 100083 , Chi n a )Abstract :The co n st r uctio n and t h e develop m ent of mineral reso urces are f acing wit h a great challenge because of t h elimit atio n of mineral reso urces , ar b it r ary exploit atio n , lo w efficient utilizatio n and t h e weakness of management 1 U n it ed Natio n s has p aid mo re at t entio n to t h e wasting of mineral reso urces and it s har m to human enviro n ment 1 C o unt ries o ver t he w o rld decree laws and d irectio nal d ocument s to p ro mot e t he sust ainab le develop ment of mineral reso urces 1 Therefo re , t his p ap er elab o rat es t he reserves , mining and management co nd itio n of China ’s mineral reso urces , analyzes t h e necessity of t h e sust ainab le develop m ent of China ’s mineral reso urces , p u t s fo rwar d t h e measure of h o w to realize t h e sust ainab le develo p m ent st r at egy as well 1 K ey w ords : mineral reso urces ; sust ainab le develop m ent st r at egy ; ratio n al t h o ught1992 年 ,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 它是人类环境与 发展跨 世 纪 的 行 动 议 程 。
阶段验收评估(二)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天然气B.铁矿C.石油D.风能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自然资源两种类型-—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循环更新使用的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天然气、铁矿和石油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下列关于目前世界矿产资源面临迅速耗竭的危险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B.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D.矿产资源的消费量急剧增加解析:选A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会使资源利用率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不是矿产资源耗竭的原因.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
读图回答3~5题。
3.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4.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5.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多D.分布不平衡解析:3.A 4.D5。
A第3题,坑口电站以煤为原料,将煤炭运输转为电力输出,可以减轻交通压力。
第4题,有色冶金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该地动力来源于煤炭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5题,煤炭具有发热量低,运输量大的特点,在利用过程中易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6.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多,平地少B.干旱和高寒区域小,耕地面积大且分布不均C.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尖锐D.近1/3的县人均耕地低于0。
05 hm2解析:选B干旱和高寒区域多,耕地面积有限且分布不均。
7.下列属于土地退化类型中的物理退化的是()A.土地沙化B.土地板结C.养分流失D.土壤酸化解析:选B属于土地退化类型中的物理退化的有土地板结、水涝和沉降等.8.在土地利用上,我们应该做到()A.扩大耕地面积,解决粮食问题B.继续扩大城市面积,降低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压力C.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种田,提高单产D.人多地少的山区可以通过毁林开荒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解析:选C在土地利用上,不能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问题;继续扩大城市面积,会占用更多耕地;人多地少的山区在缓坡地段适当的修筑梯田.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9~11题.9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0.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1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解析:9。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可持续技术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建造高楼大厦所需的钢铁到驱动现代科技的稀有金属,从为我们提供能源的煤炭和石油到用于电子设备的各类矿石,矿产资源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开发方式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变得至关重要。
可持续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涵盖了从勘探、开采到加工、利用的整个产业链。
在勘探阶段,先进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矿产资源的位置和储量,减少盲目勘探带来的资源浪费。
例如,高精度的磁力勘探和重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在较大范围内探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矿化带,而微量元素分析和同位素测年等化学方法则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矿石的形成年代和来源,为勘探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
开采是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环节之一。
传统的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式往往会造成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影响,可持续开采技术应运而生。
例如,采用分段崩落法和充填采矿法等先进的地下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压力,减少地表下沉和塌陷的风险。
同时,利用无废开采技术,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尾矿进行合理处理和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还能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在选矿和加工环节,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的选矿技术能够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损失。
例如,采用浮选法、重选法和磁选法等联合选矿工艺,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提高选矿效果。
此外,采用绿色加工技术,如生物浸出和溶剂萃取等方法,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量,还能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水资源管理也是可持续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策略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工业、建设、能源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矿产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也日益加剧,给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这些策略进行讨论和探索。
一、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1. 加强资源勘探与评估:通过增加资源勘探力度和提高评估技术水平,发现、开发和利用新的矿产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注重发展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推进绿色采矿技术研发与应用:选择环保、低能耗和高效率的采矿工艺和技术,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采用高效的矿石选矿工艺、地面矿山开采技术等关键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实行资源节约型矿山管理:从生产过程中精简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降低损耗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尾矿的再处理等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
4. 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矿产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只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技术交流,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
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和资源信息,提高全球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矿产资源保护的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计划:在开采前,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时间,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采。
严控过度开采和不可逆转破坏,保护已经竣工的矿山环境,避免资源的过度损耗和环境破坏。
2.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治理和监督管理: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矿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问题,确保矿山开采活动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
3. 推动环境友好型矿业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同时,推动绿色矿石选矿工艺的应用,降低开采过程中对水和土地的污染。
如何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摘要】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基本国策,如何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是众所关注的问题。
制定有利于矿产资源稳定、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矿产勘查是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行之有效手段。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矿产勘查前言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本文认为应走管理与勘查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加强矿业的综合管理,建立适合矿产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应加大薄弱矿种的勘查力度,保持矿产种类和资源量的平衡、稳定发展。
以辨证的观点使两方面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1.建立适合矿产资源开发的政策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由此决定了代表国家对矿产资源行使管理的矿产管理部门对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它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将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起到规范和导向的作用。
1.1 矿产资源管理应从规范和导向两个层次上制定相关政策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仅有宏观调控和导向是不够的,必须配合必要的规范性政策和法规。
规范性和导向性政策二者辨证的统一,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才能从政策上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性的发展。
规范性政策是指令性的,在矿产勘查和矿业开发活动中必须执行的规定性政策和法规。
主要规范濒危和枯竭矿种开采、开发范围,指令性限制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危害的矿业活动等,这些政策和法规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质和量的概念。
导向性政策是指有宏观调控性的,引导和鼓励矿产勘查和矿业活动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往往是从保护矿产资源多方面综合因素出发而制定的,能调动和引导矿业及矿产普查围绕矿产资源可持续道路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
1.3 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应具有适度性和可操作性由于矿产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一性,矿产资源总量的可变性,决定了制定有关政策要有一定的适度性。
采矿业中的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矿山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地,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环境保护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为了实现矿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采矿业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和政策。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矿山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实现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这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以及实现矿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保护环境。
矿山资源开发会对周边的土地、水源和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有效的环境管理和资源利用可以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加盈利能力。
同时,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矿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可以促进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矿山开采活动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如土地流转、就业机会、居民安置等。
通过积极参与地方社区和促进社会公正,矿山企业能够减少社会摩擦,并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支持,实现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矿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法为了实现矿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采矿业可以采取以下战略和措施:1. 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并执行环境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等。
同时,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 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通过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 加强社会责任管理:重视与地方社区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社区参与项目,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和发展。
建立健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履行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4.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
中国地理中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地理广袤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能源、矿产、水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资源开发也会带来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资源的开发对于维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开采与使用导致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为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能源利用效率等。
2.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如铁矿石、铜矿石、稀土矿等,对于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带来了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制定了严格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推动矿山环境治理、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
3. 水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问题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态保护的要求。
中国通过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水资源税等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威胁。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成为资源开发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中国加强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总之,中国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强化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开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在不断扩大,对我国资源能源消耗使用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矿产资源储备的储量相当可观,但是面对经济发展的形式以及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的问题,必须针对资源的使用消耗采取一些相应的管控措施,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开发,实现经济增长和矿产资源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采使用;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引言: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同时矿产资源有着其不可再生的自然属性,人类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消耗使用是长期相伴而生的社会发展的固有矛盾。
对此,必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使用做到有效的管控和规划,使矿产资源能够长期有效的维持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错误。
好在目前我国的政府层面已经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求相关的行业逐步取消避免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使用,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管控和使用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矿产资源采取保护性的措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现状(一)矿产资源简介矿产资源是指对人类生产生活建设有积极作用的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元素集合体。
矿产起源以固液态的三种形式不均衡的分布在自然环境中,总量有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有耗竭性、隐蔽性、分布不均衡等特点。
(二)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特点我国的矿产资源总体的结论为分布广、储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较低,属于世界国家中起源较为匮乏的国家。
我国的铜铝金属的市场需求较高,但是铜储量和铝储量只占到世界总储量的百分之四点四和百分之三,导致我国市场中的铜铝金属主要依赖国外的进口。
其次,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为贫矿较多、富矿较少,给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一、引言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常常伴随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等诸多挑战。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二、加强资源调查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质量等重要信息,为资源开发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应注重对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和规模。
三、推行绿色矿业开发绿色矿业开发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策略之一。
传统的矿业开发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我们需要转变开发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通过采用先进的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和开采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充分回收利用开采产生的废弃物和尾矿等有价值物质。
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矿产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通过改进技术和工艺,将废弃的矿石、废弃矿产设备和废弃物等转化为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五、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引导政策和法律的引导对于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促进绿色矿业开发和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监管,严惩违法行为,维护矿产资源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六、推广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需要加大对矿业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矿业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全球性的课题,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和合作研究,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是采矿业的核心,其合理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工业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矿产资源是能源的重要来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满足人民生活所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能够带动地方经济,提高就业率,促进就地就近发展。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和速度必须能够平衡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给人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矿产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资源评估与规划资源评估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包括储量、品位、质量等内容,以确保资源开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同时,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建立科学的资源规划,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时间表。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矿产资源开采可能对土地、水源、大气等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首先,通过合理的地质勘探、选址和设计,尽量减少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在开采过程中采取科学的工艺技术和安全措施,控制、降低尾矿、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最后,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环境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三)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矿产资源开采是高风险的行业,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对矿井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矿产资源管理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劳动条件、员工福利、社区发展等问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解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郑春荣
发表时间:2020-04-02T22:24:34.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作者:郑春荣
[导读] 摘要: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它不要求停止消耗可耗竭资源,但要求这类资源储量的更新和替代;它不反对使用可更新资源,而要求这种使用以不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为限;它不主张制止废物的排放,而主张使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之问达到平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质勘查总院
摘要: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它不要求停止消耗可耗竭资源,但要求这类资源储量的更新和替代;它不反对使用可更新资源,而要求这种使用以不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为限;它不主张制止废物的排放,而主张使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之问达到平衡。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
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
制定矿产资源战略的目标体系应当是多元化的,要通过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稳定、安全和经济的供应体系,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通过开源节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保征我们的子孙后代发展的需求;通过高效利用,将矿产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发展,促进地区问发展的公平性;通过战略储备,降低突发事件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影响,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重视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加强勘查,摸清家底
地质矿产是经济生活的基石,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明矿产资源的分布需要较长时间的总结和资料积累,必须充分考虑到地质勘查工作的安排。
我国西部地区“找油”的几进几出,就是人的认识水平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作深入而不断深化的佐证。
因此,目前国家要做的工作是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评价力度,摸清资源家底;矿产资源查明之后,然后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开采的经济性,决定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否,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种类多、总量大,应该有能力做到基本自给,而基本自给是在摸清家底基础上的。
(二)需求导向,全球配置
我国的资源供应战略应从过去“自给自足”型转变为立足国内、全球配置。
首先是立足国内生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做到基本自给。
基本自给不是“自给自足”,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应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以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稳定供应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元化的市场资源战略
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地利用国外矿产资源,重点是利用国内相对短缺而国民经济发展又急需资源,如石油、铜等,以及单位经济价值较高的金、铂族金属、金刚石等资源。
充分重视地缘关系,立足亚太周边国家,开拓非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实现矿产资源供应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根据比较优势,有计划、分步骤地对矿产品贸易结构进行调整:进口国内紧缺而国民经济又必需的矿产品,控制并调整优势矿产出口量,巩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走出去”战略
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并举,直接购买、期货等形式进口,采用单独或与跨国矿业公司联合勘探开发获取份额矿等方式,摸索“走出去”的成功途径。
目前,我国石油和有色金属矿石等在国外勘查开发的份额,占国外来源矿产品总量的比例还不高。
应依不同矿种具体确定安全的进口和份额矿比例,建立国外矿产资源供应基地。
“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提供财政支持,减少海外勘探投资的风险。
应将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与“走出去”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增强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我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影响控制力的前提下,建立稳定、经济、多元的矿产供应体系。
“走出去”,建立稳定的境外矿产供应基地,应成为我国全球资源战略的重点。
要抓住国际上矿产资源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的时机,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利用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影响,在国外建市重要矿产的生产基地。
澳大利亚的铁矿,巴西、秘鲁、智利的铜、铁矿,赞比亚、扎伊尔的铜、钴矿,牙买加、几内亚的铝土矿,加蓬的锰矿,摩洛哥、突尼斯的磷矿等,都可以作为我国建立国外矿产资源生产和供应基地选择的地点。
(五)“引进来”战略
矿业发展战略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抓住加入WTO及国际矿业形势好转的有利时机,继续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调整并统一规划矿业“引进来”的地区导向、矿种导向,促进“引进来”的快速发展。
将西部资源开发作为“引进来”的重点区域。
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度高,潜力巨大。
选择必要的矿种作为“引进来”的重点矿种,推进利用外资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步伐。
要加强东北亚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合作,全面开放海上矿产勘查开发,共同抗御世界矿产品市场的风险,进一步促进我国矿产的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
我国周边国家的矿产资源丰富,我国短缺的大宗矿产--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盐等,周边国家储量很大。
据有关研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天然气丰富。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蒙古等国家的铜富集。
泰国、老挝和俄罗斯的钾盐分布集中。
越南的铝土矿很有潜力。
周边国家天然气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42%,铁占33.9%,铜占22.6%,钾盐占27.6%,金占29.3%。
因此,应与这些周边国家保持良好关系,特别是加强与俄罗斯的矿产资源贸易合作。
(六)矿产资源全球配置战略
从全球配置的角度出发,用最小的经济成本实现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在宏观层次上,要对成本、就业、消费预期等进行综合平衡,做出是利用国内资源还是国外资源的取舍。
应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实施有利的贸易战略,实现国内外矿产资源市场的并轨。
由于国内资源的赋存特点,导致一部分资源的生产成本要高于国际水平;同样,国内矿产资源的开采也要考虑经济成本。
政府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矿产勘查的投入;特定的矿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则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有进有退。
对一般性的矿产资源,通过国际贸易调剂余缺,出口自己的优势资源或原料,并逐步减少出口;进口国内建设必需的资源和原料,实现供需平衡。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展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提高矿产品产值的同时,也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二、我国矿产资源的未来之路
优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
应优化矿产开采规模结构、产品结构、上下游比重结构等,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
加强科学规划,加
强中小型矿山的技术改造,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矿山企业的兼并、联合或重组,压缩矿山企业总量,关闭那些污染环境、浪费环境的小矿山,力争使中小型矿山数目有较大的减少。
力争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引导开采适销对路的矿产,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废旧金属及其他资源的回收利用。
另外,要加强对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实施优势矿产总量平衡战略,调整我国优势矿产的产品结构,限产保价,以需定产,遏制优势矿产“优转劣”。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科技进步是提高矿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推动力,研究开发高新技术推进产业化,开发地质勘查新技术,大幅度提高对地观测与深部探测能力、信息处理与交换能力、实验分析与测试能力,努力构筑现代化的地质工作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保有储量。
三、结论
根据生态可持续准则,矿产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消耗量要得到大致等量的新增储量的补充.即实现保有储量的动态平衡,这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也应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