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生物学导论

现代生物学导论

现代生物学导论

现代生物学是对生物体、细胞和生命过程的学习和研究,涉及了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等。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现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以及它们对我们理解生命过程以及人类生活的意义。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领域中的分子结构、功能、组合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体系的基本单位——生物分子。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通过DNA技术来解析基因,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

防提供了更为准确和高效的方法。例如基因治疗、抗癌药物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将出现许多新的技术,比如人工合成DNA等。

细胞生物学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中最小的自主可复制体。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在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细胞生物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火遍制造药物、细胞移植等等。另外,通过细胞的研究,我们也可以解开一些传染性疾病的谜团,对病原体进行更精准的识别和治疗,让人类健康更加可靠和安全。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的遗传规律以及生命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在现代生物学中,遗传学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一获取。通过遗传学的基础知识,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包括习得的特殊技能、后天的病变,以及染色体和DNA本身的突变和改变。随着人类基因服务和其他技

术的发展,我们将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比如基因改造、基因编辑等等。然而,由于其影响往往十分深远和重大,因此需要广泛的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讨论,来确保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遗传学也将进一步演变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众多其他领域进行共同探索和发展。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物种和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演变的学科。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中,环境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许多关于全球性变化的研究热点。例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生态学不仅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领域,而且也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明确环境中的各种脆弱性并评估其可能的影响,为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另外,由于自然界的过程复杂多变,因此在生态学的研究中,模拟和计算模型、卫星遥感、基于计算的成像技术等也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总结

现代生物学几乎覆盖了生命科学以及许多其他领域。它通过自然科学和物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不同技术和方法,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途径和整合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入,现代生物学也将不断演进,成为未来探索生命的重要知识和技术基础。现代生物学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众多分支学科。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生命体,从单细胞到人类的复杂组织、器官和器系。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发展过程、生命的多样性以及生命的适应性。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功能、组合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核酸、蛋白质、酶等生物分子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在分子生物学中,DNA (脱氧核糖核酸)被认为是维持生命的遗传信息控制中心。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NA克隆技术、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对基因进行详细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等问题。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遗传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促进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

细胞生物学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过程中最小的自主可复制体。细胞是由膜包围的微小结构,包括胞质、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组成,以及细胞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与现代生物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密切相关。许多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都离不开细胞实验室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分离和细胞显微镜技术。细胞生物学还研究细胞在人类体内的生理过程、疾病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的遗传规律以及生命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在生物体内的DNA信息控制了细胞的生长、发育和

功能。遗传学是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遗传信息传

递和表达过程中产生的变化的学科。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对遗传信息进行操纵成为可能,基因突变的产生和影响等遗传学问题得以得到全新的理解和解决。遗传学还涉及到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和遗传治疗等医学方面的应用,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物种和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结

构和演变等问题的学科。在当今的全球变化情况下,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至关重要。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延伸到不同层次的尺度,包括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等。

生态学的研究涉及着许多方面,例如物种数量、分布、生存和繁殖,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等。生态学研究还需要掌握各种流行病学方法、生态模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家园和生物圈。生态学还可以提供许多生物技术和资源保护的新方法,并引导人类开拓和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总结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生物学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前景。现代生物学对于人类的生命、社会、环境和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界的神秘,从而帮助我们开创一个更加美好和持久的未来。

现代生物学导论论文

生物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现代生物科学在与化学科学、物理科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科学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1世纪将会成为生物技术时代,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几大支柱技术,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一什么是基因工程 百度百科名片介绍如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 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发现DNA 限制酶的纳森斯、亚伯与史密斯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 二基因工程的现状与前景 1 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方面 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品质, 增强作 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植物抗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继承交大“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的特征,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的先进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基本要求 1、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 2、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通识教学,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宽口径高级专门人材的需求。 4、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 1、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课内总学时为2501。每周学时数不超过24学时。 2、课程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①社科、人文、管理类 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共35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4%。 ②公共基础课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共981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9%。 ③学科基础课 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传感器基础,自动化仪表,微机原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程序控制等方面的课程,共951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7%。 ④专业特色与前沿课 包括微机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和电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必修课,CIMS导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运筹学,机器人学导论等选修课(任选四门)。共24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0%。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为人文、管理、工科、理科等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标是向各门类非生物专业学生传授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应对进入新世纪面临生命科学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本课程教学理念反映生命科学近年来发展的主脉,涵盖生命学科的若干主要领域,并使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前沿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依据教师对生命科学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基因重组技术为核心,再加上对宏观自然环境的重视,把握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主流。教学大纲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生命科学前沿热点,课程设置和内容抓住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生命伦理几大方向,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1.紧密联系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的最新进展,学习内容具时代感。 2.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利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向生命科学作跨学科发展。 3.配合课堂教学,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注意与中学生物课程衔接,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尽量利用课件中大量生动图片,提高学习兴趣。 5.注意课堂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堂与课外的师生互动与讨论,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动能,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思维来理解生命的本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代表贡献的大小。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培养方案

本科生 一.培养目标 热能工程系主要培养清洁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并且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学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 二.学制和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对完成培养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方案 热能工程系有本科专业一个: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本科培养总学分170,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学分140,平均课程周学时20左右。 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科课程设置 1.人文社科类课程(35学分) a.“两课”:(共5门,14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 2学分 思想概论 3学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3学分 理论概论 3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学分 b.人文选修课(任选6门, 13学分) c.体育课(4学分) 前四个学期必修 4学分 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 后四个学期限选 体育专项(1)体育专项(2)体育专项(3)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共4学分;第5~7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分,计通过与不通过;第8学期的体育为任选。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获得本科学位。 d.外语课(4学分) 以英语水平考试Ⅰ、Ⅱ为标志,目标管理,获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考试Ⅰ,获4学分。全校英语课程分层次、类型供学生选修,每门课2学分,作为选修课程学分;本科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按入学分级考试成绩选修课程。 2.自然科学课(36学分) 1)数学(7门,21学分) a. 必修:16学分 10420743 微积分I 3学分 10420753 微积分II 3学分 10420764 微积分III 4学分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1)4学分 10420692 几何与代数(2)2学分 b.选修:在以下课程中必须任意选≥4学分的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其他数学课程)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的算分

1、学分制课程体系:按一级学科或学院进行模块式课程整合,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其中,通识课和学科核心课两大模块课程为必修课程。 (1)通识课程。它是指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外语、“两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现代生物学导论和文献检索与利用等; (2)学科核心课程。它是指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含各类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 (3)选修课程。它包括公共选修课和指导性选修课(含专业指定选修课即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等)。 2、学分绩点制。为精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综合衡量学生素质,推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也称平均学分绩点,是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奖励、辅修专业的选读、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选读、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就业推荐等的重要依据。 3、2008年南昌大学推荐免试生遴选的专业课成绩按通识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不含选修课程)进行计算(详见《关于做好我校2008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学分课程学分课程绩点数平均学分绩点数 其中,课程绩点数的取值规则为: (1)百分制成绩为95分以上(含95分),课程绩点数为5.0; (2)百分制成绩为85-94分,课程绩点数为4.0; (3)百分制成绩75-84分,课程绩点数为3.0; (4)百分制成绩65-74分,课程绩点数为2.0; (5)百分制成绩60-64分,课程绩点数为1.0; (6)百分制成绩为60分以下,课程绩点数为0.0。 五级制成绩按与百分制成绩关系进行相应转换。 学分点绩是万老师用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的。 平均学分绩计算方法为:平均学分绩=∑(课程百分制成绩×课程学分)/∑课程学分 医学类专业学生 专业文化素质分=平均学习成绩 平均学分绩是吧你们6个学期的成绩周五下午各班同学算出来的

《现代生物学导论》复习纲要汇总

《现代生物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二章分子生物学概论 I.蛋白质的概念,理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是羧酸分子中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替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IV.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一般由10个一下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称为寡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称为多肽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π-螺旋,Ω环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疏水核及亲水区,洞穴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各个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结构 V.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基础结构。不同的蛋白质有不同的一级结构,它是由DNA分子上相应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的。 2)蛋白质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α-螺旋较多,其结构紧密而较为稳定。丝心蛋白中富含β-折叠,则柔软又有一定的强度,但缺乏延伸性 *蛋白质的变构效应是指一定蛋白质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一级结构不变,而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他是蛋白质表现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相当普遍而十分重要的现象,也是调节蛋白质生物学功能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变构酶类的生物催化作用,血红蛋白运输O2和CO2的功能。 *蛋白质变性作用是指蛋白质分子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例如高温、紫外线、高压、有机溶剂、脲、胍、酸、碱等)的影响,蛋白质分子构象不仅有轻微的改变且有严密有序的空间结构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溶解度降低、生物活性的丧失。 蛋白质的变构效应和变形作用都仅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次价键,一级结构没有改变。但蛋白质的变构效应一般是可逆的,多为生理现象; 蛋白质的变性,在目前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的功能是不可能恢复的,尤其是蛋白质加热变性。 VI.核酸的概念 核酸是生物体内一类含有磷酸基团的重要大分子化合物。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担负着生命信息的贮存和传递作用。 VII.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是一种现线性多聚体。他们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核酸完全水解产生碱基、戊糖和磷酸。根据所含戊糖的不同,核算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DNA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和携带者,RNA主要是参与遗传信息表达的各个过程。 DNA和R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级结构是指分子中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即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二级结构是指核酸的立体空间结构,即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主链,碱基配对,结构尺寸和大小沟);三级结构是指双螺旋DNA链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超螺旋结构分为正超螺旋结构和负超螺旋结构。正超螺旋是指DNA链进一步扭曲的方向与右手螺旋一致,是双螺旋结构更为紧密,圈数增多,多见于处理的DNA。负超螺旋的作用相反,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可减少右手螺旋的扭力,在生物体内,绝大多数以负超螺旋的形式存在。 RNA 的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许多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二级结构是指单链的RNA 分子可通过自身回折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RNA分子在自身回折处形成碱基配对,构成“发夹”结构,这种发夹结构可以行成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指RNA分子进一步盘旋扭曲形成的。 VIII.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DNA,R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而破坏解体,但一级结构核苷酸之间的共价键并不断裂的过程。因其核酸变性的因素有加热,酸,碱,乙醇,丙酮,尿素,酰胺等。加热最常用。变性过程中DNA理化性质改变,表现为增色效应,粘度降低,旋光性

江西师大自考本科入学考试计划

江西师大自考本科入学 考试计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江西师范大学自考试点本科工商企业管理(专升本)考试计划

备注:1、凡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本专业专升本。 2、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财务管理学(00067)、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企业经营战略(00151)、质量管理(一)(00153)、企业管理咨询(00154)、绩效管理(05963),其中实践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课程最终成绩=纸笔试理论考试成绩×70%+实践考核成绩×30%。 3、其他课程为国家及省级统一命题考试课程。 江西师范大学自考试点本科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简介

注:(1)凡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本专业专升本。 (2)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有:美学(000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其中实践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课程最终成绩=纸笔试理论考试成绩×70%+实践考核成绩×30%。

(3)其他课程为国家及省级统一命题考试课程。 江西师范大学自考试点本科 教育管理 (专升本)考试计划

备注:1、凡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本专业专升本。 2、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有:教育管理原理 (00449)、教育经济学(00451)、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2)、教育 预测与规划(0045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学前教育 管理(00457)、教育评估和督导(00450),其中实践考试成绩占总成 绩的30%。其课程最终成绩=纸笔试理论考试成绩×70%+实践考核成绩× 30%。 3、其他课程为国家及省级统一命题考试课程。 江西师范大学自考试点本科 教育学 (专升本)考试计划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1?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 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 4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 人文选修课:在以下10个课组的6个课组中选修不少于13学分 哲学与社会思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学与技术国防教育与学生工作写作以下课程中必修7门课,不少于21学分 一元微积分4学分(秋) 多元微积分4 高等微积分2学分(秋) 几何与代数(1)4学分(秋) 几何与代数(2)2学分(春)二选一 几何与代数(3)学分(春) 随机数学方法3学分(春)二选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春) 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秋)二选一 复变函数3学分(秋) 以下课程为必修学分不少于5学分: 数理方程引论2学分(秋) 数值分析3学分(春) 数值分析与算法3学分(春)四选一 数值分析与算法3学分 数学实验3学分(春离散数学(1)3学分(春) 离散数学(2)3学分(秋 随机过程4学分(春)二选一 应用随机过程3学分(秋) 泛函分析⑴3学分(秋) 实分析3学分(春) 应用泛函分析4学分 流形上的微积分4(秋)发现 经济管理与法律艺术欣赏与实践历史与文化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学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航天航空学院基本情况 (2) 工程力学、航天航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6) 清华大学与空军航空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教学方案) (17) -------------航天航空工程专业 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 (24)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列表 (29)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目录...............................................32. 航天航空学院课程介绍 (34)

院系介绍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概况 清华大学的航空与力学学科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1938年创立航空系、1958年为了我国的力学与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专门人才成立了工程力学系,在2004年复建航天航空学院(简称航院),聘请了我国首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担任院长。学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力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和发展中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院士,他们为各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智慧和力量,奠定了清华航院发展的坚实基础。清华航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含十几位院士,他们在祖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航院设有工程力学系、航空宇航工程系和挂靠的清华大学宇航中心。航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院士3名,53名正教授,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奖者1名。 学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2009年在本科生中创建了“钱学森力学班”,2011年开始与空军联合创建飞行学员班。 2、研究生教育 航天航空学院具有一流的学科水平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目前设有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并都设有相对应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另外,还有航空工程、航天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以及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14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读研究生520名(60%为博士研究生);另外还有航天工程硕士、航空工程硕士研究生班,通过航院的培养,13名现役航天员获得了工程硕士学位,还为我国的航天航空重点部门培养出了近60名工程硕士,另有约60名在读工程硕士。 3、科研与交流 航院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国际学术交流频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力学学科为国内最早设立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之一,分别于2001、2006和2012年获得全国学科评估第一名。航院参与共建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在2012年获得全国学科评估第一名。2011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均为全国重点学科,其中固体力学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项目的资助。2004年以来,航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共9项,“脑起搏器研制”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结合核科学涉及学科基础面广、强调系统观点、结合高科技发展、技术更新快、应用领域日益扩大以及对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要求高等特点,革新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口径,进行通才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适应未来专业与学科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核科学与技术人才,为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输送合格的、具有较强适应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为: 1、革新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教学内容要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核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 3、加强数理基础、近代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环境等多学科交叉和人文科学基础,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4、建设以核能工程、核技术应用为主导,结合各交叉学科的综合学科和教学大平台,在机械、动力、核科学、近代物理、系统科学、计算机、电子与控制、化学化工、材料、安全、工程管理、生命科学与环境等多方面设置系列课程。 5、强调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6、以人为本,在注重基础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兴趣与特长的发挥,结合行业和科研的发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二、培养目标 着力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本领域优秀人才,为国家输送具有较强专业思想、拥有雄厚的学科基础、理论、实践与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强,安全、管理与环保意识鲜明,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三、基本要求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对自然与社会、科学与工程、素质与道德、形成自己基本的认识与观点,自主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修养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外语学习与交流能力;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与设计、测试与评估、文献检索与分析等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结合核科学与核系统学科的综合与系统特色,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与探索能力,成为具有未来工学高科技特色的复合型、开拓型人才; 5、对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具备一定深入的认识和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树立系统、环保、安全和敏锐的市场意识。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 本科专业核心课本专业核心课为:电路原理、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 共12门。前8门为学科核心课,后4门为专业核心课。 3.6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3. 6. 1公共基础课程26学分3.6.2 3.6.2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6学分 ⑴数学课7门,24学分 10421075微积分B(l) 5学分 10421084微积分B(2) 4学分 10421094线性代数(1) 4学分 10421102线性代数(2) 2学分 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 10420854数学实验4学分 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 (2)物理课4 H, 10学分10430484大学物理B(l) 4学分 10430494大学物理B(2) 4学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4学分 10430354大学物理(2)(英)4学分10430801物理实验B(l) 1学分 10430811物理实验B(2) 1学分 可选修高档(数学、物理等理科系)课代替低档课。大学物理B(l)和大学物理(1)(英) 选一,大学物理B(2)和大学物理(2)(英)二选一。 (3)生物/化学1门,2学分 10440012大学化学B 2学分10440111大学化学实验B 1学分

(2 3022(英)320220162电路原理实验(跨21550022电子电路实验2学分 学期 10450012现代生物学导论2学分 10450021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1学分 3. 6. 3专业相关课程67学分 (1)学科核心课12门34学分 20130412工程图学基础2学分 30220392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 20220174电路原理A (1) 4学分 20220332电路原理A (2) 2学分 202500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学分 2025010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学分 40220653信号与系统3学分 20220353电磁场3学分 20220124微机原理与应用4学分 (2)专业核心课5门,15学分 30220334电机学4学分 30220351电机学实验1学分 3022041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学分,限选(2选1) 3022041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英 文) 4学分,限选(2选1) 40220723电力系统分析3学分 30220323高电压工程3学分 专业选修课18学分 A 组 通用: 40220921电气工程导论1学分(大一秋) 40220502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2学分(大三春) 信号控制课组: 40220862数字信号处理2学分(大三秋) 30220403通信系统原理3学分(大三秋) 电力系统课组: 00220092理解稳定性2学分(大一春) 40220802电力系统预测技术2学分(大三春)

【专业介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理论、医学与工程 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解决科学研究、医疗仪器开发、产品开发、,生物医学领域大型 医疗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并能胜任其他领域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与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等相关的基础 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并能从事科研工作,开发和应用于生 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 教学和管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三、培养特色 生物医学工程不仅是一门工程学科,也是一门边缘学科。所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 程涵盖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将工程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将工程 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四、课程设置 现代生物学导论、生理学、定量生理学、生物学主题、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测量、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编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人体运动 信息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电子学、医疗电子仪器、医疗仪器设计、医学图像处理、医学 模式识别。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环节有:电子工艺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理学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专业实践综合训练、生产实习、论文综合训练等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v.就业指导 可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医学机构(临床研究、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管理),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和服务上,研究所,大学(基础研究,教学),国际制药、保健 品企业(管理、研究和开发),私人机构和医生合作,毕业生可直接参加高度专业化的医 学护理和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由他们研制的器械和系统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缓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六、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为医疗器械行业,该行业在国外是一个 倍受推崇的热门行业,在我国也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

西安交大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要具有从事系统设计、分析、仿真、控制、优化和决策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自动化检测装置、大工业过程控制与综合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导航与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相关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主干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化专业概论、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智能控制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测试技术、现场总线与分布式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操作系统原理 主要实践环节 工程实习、工程训练、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 最低完成180学分(课内)+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02.5学分,选修48.5学分,集中实践29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

选课说明与要求 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 ⑴人文、社科类选修2学分; ⑵管理、经济类选修2学分; ⑶体育、英语类选修6学分; ⑷自然科学类选修7.5-8学分; ⑸通识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必须从基础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6学分; ⑹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25学分,其余为任选课程; ⑺学生每学期所修总学分一般为24-30学分(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 ⑴工程训练 工程训练由两门课构成: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2、4学期。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工程的意识。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⑵工程实习 主要内容为电工与金工实习。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学习,了解电工设备与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动手获得感性认识。由实习单位负责考核。 ⑶专题实验 安排在第二至八学期,结合有关课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设计完成后进行考核。 ⑷生产实习 在三年级学习结束后,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了解与自动化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情况。实习方式以分散实习为主,结束后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总结报告和企业的实习鉴定报告。 ⑸毕业设计 从第八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论文工作于第八学期六月中旬完成,六月下旬参加由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3、课外实践学分的说明与要求 学生在第二、四学期结束后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自拟题目、自找单位,开学后1周内上交一般性的社会经济调研报告,院(系)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4个课外实践学分(每次2学分)。其余课外实践学分的认定请参见教务处制订的《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认定办法》。

清华经管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经管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培养目标 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工程遵循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原那么,实行“在通识教育根底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为目标。本科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开展提供充分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在培养中加强通识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造就未来的“学 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 本科工程的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任选课程三局部组成,其中通识教育局部学分要求约占课程总学分要求的一半。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为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会计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总学分要求 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 训练15学分。 〔四〕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1. 通识教育课程〔共70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 3 秋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春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 4 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4 春 10610224 义理论体系概论 〔2〕体育课〔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的体育为任选。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英语 央语水平考试I (4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 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I ?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 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 I 考试。 英语写作与口语课(8学分) 学生应完成8学分的英语写作和英语口语课程。根据入学后英语测试成绩,决定 是否修中级英语课程,进入中级英语课程的同学可申请减免低一级课程的学分。 10640912 英语写作(1) 2 10640922 英语口语(1) 2 10640942 英语写作(2) 2 10640932 英语口语(2) 2 10640962 中级英语写作 2 秋 10640952 中级英语口语 2 秋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 (2021) o (4) 中文写作与沟通课(4学分) 10510072 中文写作 2 秋 10510082 中文沟通 2 春 (5) 素质教育课文化(至少 20学分) 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20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 2门文化素 质教育核心课程及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课程。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目 录详见附录1 o 经管学院对文化素质教育课划分为以下课组: 1. 文学与艺术 2. 历史与文化 3. 哲学与伦理 4. 根底社会科学 5. 中国与世界 6. 国际社会 7. 物质科学 8. 生命科学 “根底社会科学〞课组必修“心理学导论〞 ;“物质科学〞课组理科学生必修“物理 学导论〞,文科学生必修“物理学概论〞;“生命科学〞课组必修“现代生物学导论〞 ,其 他课组从学校公布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选相应课程。 秋秋春春

我国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进展分析

我国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进展分析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究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高校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意学问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22年起,北京高校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力量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同学自主学习力量的培育。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学问,要立足现有学问,并着眼于将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化到某一详细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殊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学问学习以外,加强对同学品德、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育同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气,培育同学乐于承当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高校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进展与医药卫生事业进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育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同学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力量培育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同学通识教育。上海交通高校医学院提出以同学为本,医同学力量培育为核心,以问题、探究

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育简洁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育关怀“人”的将来医生。中山高校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学问、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厉的看法、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育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是我国高校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育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育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同学打好人生进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其次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同学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同学具备基础医学学问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同学的探究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骄傲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同学的自学力量、分析综合力量、书面和口头表达力量以及团队合作共事力量。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

清华经管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经管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2009级) (一)培养目标 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项目遵循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原则,实行“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为目标。本科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在培养中加强通识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造就未来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 本科项目的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任选课程三部分组成,其中通识教育部分学分要求约占课程总学分要求的一半。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为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会计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总学分要求 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1. 通识教育课程(共70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 1061 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3秋

(2)体育课(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的体育为任选。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英语 英语水平考试I(4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 英语写作与口语课(8学分) 学生应完成8学分的英语写作和英语口语课程。根据入学后英语测试成绩,决定是否修中级英语课程,进入中级英语课程的同学可申请减免低一级课程的学分。 1064 0912英语写作(1)2 秋 1064 0922英语口语(1)2 秋 1064 0942英语写作(2)2 春 1064 0932英语口语(2)2 春 1061 019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春1061 02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秋 1061 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