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月考.doc
- 格式:doc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6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项不是商朝的文化成就?A. 甲骨文B. 金文C. 青铜器D. 造纸术3. 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 铁器的广泛使用B. 青铜器的衰落C. 牛耕的普及D. 水利工程的修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A. 齐桓公称霸B. 三家分晋C. 田氏代齐D. 马陵之战6.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统一货币、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7. 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盛世?A. 汉高祖B. 汉文帝与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昭帝8. 东汉末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战役是: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9. 下列哪项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A. 迁都洛阳B. 改汉姓C. 穿汉服D. 实行土地私有制10.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用于航海的是______。
12. 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成为第一个霸主。
13.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______。
14. 西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其起点是今天的______(城市)。
15. 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是______。
16. 东晋时期,______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失地,但最终未能完成统一。
17. 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18. 唐朝时期,__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19. 北宋时期,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温馨提示:历史是石,能敲击出智慧之火;历史是火,能点燃希望之灯。
让我们用智慧之火点燃希望之灯吧!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卡第二部分主观题答题卡21. 22. 23.24. 25. 26.27.(1)(2)(3)(4)28.(1)(2)(3)29.(1)(2)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1分,计2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第2页的答题卡内)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3.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劳动技术D.自然条件4.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6.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该人物是A.炎帝和蚩尤B.黄帝和炎帝C.尧和舜D.舜和禹7.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七年级(12)班林想同学根据他的想象,写了一段文字。
在他的这段文字中,一个半坡人穿着丝织的衣服,正在将稻谷去皮后,生火准备做饭,旁边放了一些彩瓷碗,供盛饭用。
这段文字共有几处典型的史实错误?A.1处B.2处 C.3处D.4处8.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中,属于近代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五
C. 一二九运动
D. 红军长征
答案:C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是()
A. 三民主义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思想
D. 学术革命
答案:A
3. 世界上最早文字是()
A. 汉字
B. 英文字母
C. 日文假名
D. 古埃及象形文字
答案:D
二、判断题
1.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
答案:正确
2.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以下历史事件:
1. 辛亥革命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2. 五四运动
答案: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
四、填空题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 辛亥革命
2. 五四运动
3. 一二九运动
答案:辛亥革命 - 一二九运动 - 五四运动
五、解答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制度的推行、科举制度的实施、优秀文化传统的塑造等。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孝道、尊老敬贤、重视教育、注重礼仪等价值观念。
以上为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的内容和答案。
初一历史月考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 A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B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C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D .管仲在齐国的变法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A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 .“无为而治”C .“民贵君轻”D .“法治”3.“房谋杜断” 涉及到唐太宗时期的两位宰相 A .房玄龄杜如晦 B .姚崇杜如晦 C .魏征房玄龄 D .魏征张玄素4.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史实的是①唐蕃“合同为一家”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雅克萨之战 ④土尔扈特回归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5.以下最能表明唐朝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遣唐使来华 D.文成公主入藏6.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王国问题 B.恢复发展生产 C.人口问题 D.王权问题7.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奴隶获得了自由8.下列医学成就中,能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是A.四诊法B.《伤寒杂病论》C.“五禽戏”D.《黄帝内经》9.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顾恺之B.郦道元C.王羲之D.贾思勰10.下列政权中,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A.曹魏 B.前秦 C.东晋 D.西晋二、判断题11.认真思考,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改正:(2)河姆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选择题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A(正确答案)
“春秋五霸”中不包括以下哪位君主?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赵武王
D(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于航海定向的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C(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A. 诗歌繁荣
B. 佛教盛行
C. 科举制度确立
D. 理学兴起
D(正确答案)
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吴道子
A(正确答案)
元朝时期,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记录了他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见闻的书籍是?
A. 《大唐西域记》
B. 《马可·波罗游记》
C. 《资治通鉴》
D. 《天工开物》
B(正确答案)
明朝永乐年间,哪位航海家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鉴真
A(正确答案)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影响了哪个方面的发展?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对外贸易
D. 教育
C(正确答案)
下列哪场战役是鸦片战争中的关键战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平型关大捷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 南京条约签订
C(正确答案)。
月考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世袭制C. 封建制D. 禅让制3.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马可·波罗B. 玄奘C. 鉴真D. 郑和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起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5. 明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达到高峰,郑和下西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他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东南亚B. 印度洋C. 非洲东海岸D. 南美洲6. 清朝乾隆年间,中国与英国进行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B. 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C. 英国对中国的领土野心D. 中国对英国的文化排斥7.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特点?A. 考试选拔B. 世袭官职C. 公平竞争D. 择优录取8. 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是?A. 诗歌B. 小说C. 戏剧D. 散文9.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A. 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曹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其中“一石”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公斤。
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_,他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3. 明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主要通过__________进行,这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4.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__________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
5.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其中___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
初一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1年D. 公元前202年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高宗答案:B3.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战国七雄之一?A. 齐B. 楚C. 燕D. 吴答案:D5. 以下哪个朝代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罗马帝国答案:D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朝的建立D. 宋朝的建立答案:A7.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长平之战答案:D8. 以下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A. 破釜沉舟B. 卧薪尝胆C. 焚书坑儒D. 杯弓蛇影答案:C9. 以下哪个是唐朝的盛世?A. 开元盛世B. 贞观之治C. 永嘉之乱D. 贞元之治答案:A10. 以下哪个朝代的皇帝被称为“文景之治”?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统一了______。
答案:度量衡3.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他取回的经书对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佛教4.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5.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被称为______。
答案:春秋五霸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
2.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是如何建立唐朝的?答案:唐高祖李渊在隋末民变中,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渐壮大势力,最终在618年建立了唐朝。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七年级历史科目的月考试题及答案,共计20个选择题和5个简答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辩证法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论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A. 导航B. 火锅C. 地理测量D. 南针3.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影响了哪个学派?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名家学派4.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行业?A. 矿业B. 纺织业C. 钢铁业D. 农业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A. 帝国主义的冲突B. 宗教矛盾C. 领土争端D. 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6. 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 土地私有化B. 土地国有化C. 土地分配制度D. 土地承包制度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欧盟C. 北约D. 东盟8. 中国现行宪法是第几部宪法?A. 第一部B. 第二部C. 第三部D. 第四部9.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从哪一年开始的?A. 1976年B. 1978年C. 1980年D. 1982年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上海B. 广州C. 深圳D. 青岛11.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推动什么类型的合作?A. 经济合作B. 军事合作C. 文化合作D. 教育合作12. 中国最早建立的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13.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代表,最早修建于哪个朝代?A. 东汉B. 唐朝C. 明朝D. 清朝14. 中国的国家根本大法是:A. 刑法B. 民法C. 宪法D. 劳动法15.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哪个学派的思想?A. 孟子学派B. 老子学派C. 孔子学派D. 荀子学派16. 中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11年B. 1921年C. 1931年D. 1949年17. 中国的兵马俑是属于哪个朝代的文物?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18. 二战中使用原子弹的国家是: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19. 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记载是:A. 《尚书》B. 《史记》C. 《春秋》D. 《左传》20. 现任中国国家主席是:A.B.C.D.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古猿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 )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铜器D 、陶器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居民 ④半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7.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8.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黄帝B.黄帝 蚩尤C. 炎帝 蚩尤D. 蚩尤 禹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0.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 ) A.尧 B.舜 C.禹 D.蚩尤 11.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B.启C.伯益D.桀12.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位明显不同的是( ) A.夏桀 B.商纣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13.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七年级历史月考教学质量分析月考已经圆满结束,为了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针对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对本次考试的试题和试卷做如下的分析:一、学生得分情况分析本次检测平均分约为74.26分,优秀率约为9.9%,及格率约为79% - A 33人B100人C74人D 36人E99人。
从成绩上看,总成绩还如意。
优秀率太低。
差生太多。
班级差距大。
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分。
选择题全猜,主观题…个字也不答。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试卷共有两大题型,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在选择题中,学生失分较多的有第3、6、7等题,在非选择题中,失分较多有21题中(1)的,22题中的(2), 24题中的(3) (4)等。
三、试卷得失原因分析:(一)、选择题:在选择题部分中,学生做得较好,得分率高的题目,主要集中在有第1、4、5、6、12、17等小题,在这部分问题中,学生错的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第3、8、11、15小题等。
主要原因有: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对于课本存在的问题学得比较扎实,记忆的准确,和牢固,因而在本次考试中,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考查的问题学生做得较好。
2、在选择题中学生做得较差的问题是那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灵活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出错的比较多,得分也不高,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差,学生对于知识学得不灵活,在冋答问题的时候,对于知识不会活学活用。
因而,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做得很差。
(二)材料分析题:对于材料分析题学生答卷的得失原因主要有:1、对于考查基础知识,灵活性不大的问题,学生回答的较好,得分高。
2、对于开放性的试题,学生的应对能力较差,学生不会从材料中去提取有用的知识点,不注意去读材料,从材料中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审题不清,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3、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归纳和总结。
初一历史学情分析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
1、隋朝建立后,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时间是
A、581 年
B、589 年
C、598 年
D、605 年
2、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应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口寸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4、2007年“两会”热点之一是民生问题。
历史上的唐太宗也曾关注民生,实施了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具体指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④完善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 禾苗待我灌醉。
”能出现上述生产情景的生产工具是
A、楼车
B、翻车
C、筒车
D、纺车
6、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
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A、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B、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方便帝王游玩
7、“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②开元盛世③武周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之处是
①重用人才②完善科举制③虚怀纳谏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人物为中门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①玄奘②李白③鉴真④遣唐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
C、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D、到都城长安旅游
1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①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生产技术、书籍、谷物和蔬菜种子②对东突厥各部首领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
业技术传到南诏④接待渤海人来氏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同为一家”
B、“车书木一家”
C、“回鹘衣装回鹘马”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4、有人从地下挖出一枚古钱币,上有“开元通宝”字样。
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这枚古钱币铸于哪一朝代?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15、“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
'布达拉'意为佛教圣地。
”这段文字不能说明
A、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B、唐蕃和亲
C、藏族信仰佛教
D、清朝对西藏开始实行行政管辖
16、大唐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又以她慷慨豪迈的性格, 向世界各国传播着中华文化。
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遣唐使多次来华
B、鉴真东渡H本
C、玄奘去天竺取佛经
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7、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四书五经数百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推崇佛教外,还有
A、佛经浅显易懂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相比于四书五经,佛经的吸引力更大
D、交通的日益便利
D、唐朝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18、后人用“颜筋柳骨”来称赞我国古代两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们是
A、颜真卿和柳宗元
B、颜真卿和柳公权
C、颜了推和柳宗元
D、颜了推和柳公权
19、下列与唐朝诗人杜市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A、“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
B、他处于盛唐肘期
C、他的诗深刻的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为“诗史”
D、他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人们称他为“诗圣”
20、被后世称为“两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唐太宗
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唐太宗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口,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藏凛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籍鲁缩车班班,男耕女桑(织)不相失。
------- 杜甫
(1 )、材料一体现了说话者怎样的思想?2分他的统治被后人成为什么? 2分这一局面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被誉为“镜子〃的人是谁? 1分被他所中用的人才还有那些? 2 分
(3)材料三这首诗描绘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景象? 1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作什么? 2分
(4)材料三这位皇帝即位后,“历精为治,锐意改革",使这一时期的政局为之一新。
请列举这位皇帝的改革措施。
3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朝中矣!”
材料二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长策”指的是什么制度?(2分)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分)这项制度何时废除? 2分
(2)该制度的最大收益者是谁? 1分
(3)该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完善,列举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位人物及页献。
6分(4)这项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新华网报道,2006年5月20日晚,海南海口 1300多名观众在世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历史剧《文成公主》。
材料二: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氏安。
外国来使中,也有一部分有盐城海口登陆,转到内河、路道而抵长安。
(1)历史剧《文成公主》反映的是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 1分文成公主有什么贡献? 2分
(2)由材料二知唐文化对日本产生哪些影响? 3分你认为唐朝时世界各国与我国密切交往的原因是什么?2分
(3)举出唐朝中外交往史上的两位僧人及贡献。
4分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
24、(15分)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请同答:
(1)请写出图一、图二的名称。
两工程修建于哪一朝代? (4分)
(2)图一•这条河分为那几段?4分开通的目的是什么? 2分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2分
(3)图二谁设计并主持建造? 1分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