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短篇新闻】五套题答案文本(1)
- 格式:docx
- 大小:49.52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níng)重怀疑(yí) 规模(mó) 模样(mó)B、瞩(zhǔ)目叮嘱(zhǔ) 婆娑(shā) 袈裟(shā)C、明媚(mèi) 倒霉(méi) 嬉笑(xī) 喜悦(xǐ)D、凋(diāo)谢绸(chóu)缎撰(zhuàn)写编纂(zuàn)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漂扬掩印紫荆花婆娑起舞B、恶梦心志健全绿树成阴C、雏菊嬉笑巨幅表情默然D、致敬夜幕细腻世人瞩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手拿一本书请杨振宁签名,后者欣然提笔应约。
漫画大师和科学大师惺惺相惜的场面一度在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读者大会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B、作为去年联赛冠军的这支足球队,今年联赛开赛的初段成绩差强人意,球迷反响强烈,俱乐部领导层经再三考虑,决定撤换教练。
C、只要领导时时处处想落实、讲落实、抓落实,一般工作人员就会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上行下效,就一定能带出一支真抓实干的过硬队伍。
D、该社用意良佳,可惜的是求实版新整理本错字连篇累牍,简直不堪卒读,像这样的现象在当今出版物中并不鲜见,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奥运会期间,北京将组织百万名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围绕扶贫助困、维护秩序、倡导文明、美化环境等主题,在社区、乡镇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B、人民币升值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央行巨额外汇储备价值和国内流动性状况,最终将影响全民财富的再分配。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练习材料及答案解析不花半分就能够找到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材料。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材料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材料Questions 5 to 7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item.5A.Mexico.B.Canada.C.Georgia.D.Maine.6A.The whole America was without power.B.Serious snow buried American Southeast Coast.C.There were 30 deaths caused by car accidents.D.More than 14,000 flights have been cancelled.7A.To launch a program to help those in trouble.B.To cooperate with Canada to deal with the bad weather.C.To provide federal money to help deal with the situation.D.To help Canada cope with the snow.News Item ThreeAfter burying the American East Coast in snow all the way from Georgia up to Maine, the storm appeared in February, 2014, has moved north to Canada. It has left an icy trail of destruction in its wak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homes are still without power, mostly in southern states like the Carolinas, which are used to milder winter weather.The extreme conditions are being blamed for at least 25 deaths, mostly intraffic accidents on roads that are slick with ice. Thirty people were injured in a multi-car pileup in Pennsylvania and more than 14,000 flights have been cancelled this week so far.President Obama has left the snow in Washington for the West Coast, where he has been talking about a very different type of extreme weather; California is in the midst of its worst drought in a hundred years. He promised federal money to help deal with what he called a very challenging situation .5.Where did the storm move according to the news?6.What did the storm result in?7.What did President Obama promise to do?短篇新闻(三)2014年2月开始的这场暴风雪沿美国东海岸将佐治亚到缅因州之间覆盖成一片冰天雪地之后,又移向了北方的加拿大。
新闻考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____。
A. 原因B. 结果C. 过程D. 影响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闻的特点?A. 真实性B. 时效性C. 娱乐性D. 客观性3.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词组表示的是“新闻来源”?A. 新闻线索B. 新闻背景C. 新闻主体D. 新闻出处4. 新闻标题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简洁明了B. 复杂难懂C. 随意编造D. 长篇大论5. 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保持的态度是:A. 客观公正B. 主观臆断C. 情绪化D. 随意性6. 新闻报道的类型不包括:A. 消息B. 通讯C. 评论D. 广告7.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报道方式?A. 现场报道B. 深度报道C. 访谈报道D. 虚构报道8. 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主题、采访准备、实地采访和____。
A. 新闻发布B. 资料整理C. 撰写稿件D. 编辑校对9.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词组表示的是“新闻价值”?A. 新闻敏感B. 新闻时效B. 新闻重要性D. 新闻趣味性1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词组表示的是“新闻角度”?A. 新闻视角B. 新闻立场C. 新闻深度D. 新闻广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是____。
12. 新闻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是真实性、时效性和____。
13. 新闻标题应具有____、____和____。
14.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撰写新闻稿件提供依据。
15. 新闻报道的类型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其中消息是最常见的报道形式,它以____、____和____为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报道的三个基本特点。
17. 简述新闻采访的一般过程。
四、论述题(共30分)18. 论述新闻报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9. 阅读以下新闻报道案例,分析报道的新闻价值和报道方式。
专题1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一、(2022·山东德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中国北斗,星耀全球。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自1994年启动北斗系统工程以来,北斗人奏响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打造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这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北斗系统凝结着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
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首创全星座星间链路支持自主运行,创造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的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奇迹,展现着矢志自主创新的志气骨气;从北斗一号服务我国及周边地区,到北斗二号服务亚太地区,再到北斗三号服务全球,中国北斗始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相关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书写着开放融合的生动篇章;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2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50余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彰显着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物友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不断提升的精度,映照着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
新闻写作习题练习库(夏玲)新闻知识写作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3、非故意失实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4、用事实说话指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总之,是“事实”和“观点”的结合。
5、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时效性——指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的下去。
针对性——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写新闻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二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发。
6、新闻角度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7、“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倒叙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把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叙述,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叙述。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8、“蒙太奇”结构把新闻事件的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利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组合和连接而成写作表现方式。
9、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文字语言叫做新闻语言。
10、新闻白描新闻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11、新闻背景宏观意义上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新闻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网约车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以手机APP为主要服务平台、为具有出行需求的顾客和具有出行服务资格与能力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沟通和服务连接的新型商业运行模式。
网约车以其在效率、价格等多方面的优势,有效缓解了出行难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谈及时网约车的态度,几乎所有人都持着包容的态度,正是得益于这一共识,依托子互联网经济的网约车市场在短短几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互联网出行在各线城市的市场渗透率(摘自《第一财经周刊》)材料二:滴滴因为顺风车遇害事件的安全整改还没结束,现在又不得不面对巨额亏损的问题了。
根据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称,2018年上半年滴滴亏损超过40亿人民币,其中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奖励投入达117.8亿元,已经达到2017年全年的65%。
不过滴滴顺风车现在已经无限期下线,这对巨额亏损的滴滴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顺风车在2017年给滴滴带来8亿元利润,是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
如今,下线顺风车业务,使得滴滴损失大约3000万司机,运力削减明显。
从与一众网约车烧钱补贴抢占市场,到收购Uber中国一家独大,6年来滴滴仍未实现盈利,与Uber中国一样,难以盈利似乎是网约车的宿命。
滴滴和Uber中国等进行打车大战时,比拼的就是谁家的补贴力度比较大。
最终滴滴拖死了大部分对手,市场份额一度超过90%。
在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也曾把战略转向“修炼内功”,减少补贴,提高用户数量,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但很快滴滴又不得不回到烧钱补贴的老路上,因为从2017年开始,美团、首汽等公司都陆续进入网约车市场。
美团打车凭借对乘客每单补贴,对司机抽取远低于滴滴的分成,在上海上线3天就占领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滴滴很快也以各种优惠补贴回应。
全靠补贴培养起来的市场难以持续,共享单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对于滴滴来说,可以不补贴乘客,但司机的补贴必须要有,尤其是在司机已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新闻类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新闻的五要素之一?A. 何时B. 何地C. 何人D. 何物答案:D2.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A. 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B. 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C. 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D. 真实性、客观性、独立性答案:B3. 新闻标题的主要功能是?A. 吸引读者注意力B. 总结新闻内容C. 引导读者阅读D. 以上都是答案:D4.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采访?A. 电话采访B. 面对面采访C. 网络采访D. 虚构采访答案:D5.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写作技巧是错误的?A. 使用直接引语B. 使用间接引语C. 使用第三人称D. 使用第一人称答案:D6.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形式不属于新闻体裁?A. 消息B. 通讯C. 评论D. 小说答案:D7.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深度报道?A. 调查性报道B. 专题报道C. 人物特写D. 简讯答案:D8.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评论?A. 社论B. 专栏评论C. 读者来信D. 新闻通讯答案:D9.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通讯?A. 人物通讯B. 事件通讯C. 工作通讯D. 社论答案:D1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特写?A. 人物特写B. 事件特写C. 场景特写D. 社论答案:D1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调查?A. 调查性报道B. 深度报道C. 专题报道D. 人物通讯答案:D1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访谈?A. 面对面访谈B. 电话访谈C. 网络访谈D. 人物通讯答案:D13.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评论?A. 社论B. 专栏评论C. 读者来信D. 人物特写答案:D14.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通讯?A. 人物通讯B. 事件通讯C. 工作通讯D. 调查性报道答案:D15.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特写?B. 事件特写C. 场景特写D. 深度报道答案:D16.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访谈?A. 面对面访谈B. 电话访谈C. 网络访谈D. 专题报道答案:D17.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调查?A. 调查性报道B. 深度报道C. 专题报道答案:D18.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评论?A. 社论B. 专栏评论C. 读者来信D. 事件通讯答案:D19.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通讯?A. 人物通讯B. 事件通讯C. 工作通讯D. 调查性报道答案:D2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特写?A. 人物特写B. 事件特写C. 场景特写D. 专题报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属于新闻的五要素?A. 何时B. 何地C. 何人D. 何因E. 何果答案:A、B、C、D、E22.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独立性E. 及时性答案:A、B、C、E23. 新闻标题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吸引读者注意力B. 总结新闻内容C. 引导读者阅读D. 增加新闻的可信度E. 以上都是答案:A、B、C24.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方式属于采访?A. 电话采访B. 面对面采访C. 网络采访D. 虚构采访E.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25.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写作技巧是正确的?A. 使用直接引语B. 使用间接引语C. 使用第三人称D. 使用第一人称E. 以上都是答案:A、B、C26.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报道形式属于新闻体裁?A. 消息B. 通讯C. 评论D. 小说E.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27.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报道方式属于深度报道?A. 调查性报道B. 专题报道C. 人物特写D. 简讯E.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28.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报道方式属于新闻评论?A. 社论B. 专栏评论C. 读者来信D. 新闻通讯E.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29.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报道方式属于新闻通讯?A. 人物通讯B. 事件通讯C. 工作通讯D. 社论E.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3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报道方式属于新闻特写?A. 人物特写B. 事件特写C. 场景特写D. 社论E.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新闻报道中,新闻的五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一、填空题:(56题)1.狭义新闻指(消息)。
2.广义新闻涉及(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大忌。
6.新闻写作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规定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快应以(新闻新鲜和真实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体现是一(及时)、二(适时);10、新闻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规定强(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报道”这个实义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要素说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阐明性、注释性);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某些。
19 、新闻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 一是(一条新闻一种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取最佳角度是体现(新闻主题)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步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特点是(详细形象、精确鲜明、简洁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论述)为主.二、名词解释: (19题)1.简要新闻——简讯与快讯, 统称为简要新闻。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一种惯用新闻体裁。
它题材范畴广泛, 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动态为主, 是报道事实动态一种简洁明快形式。
其报道内容单一而概括, 即它只报道一种事实, 不用交代背景, 对事实不作详细论述和阐明, 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动态作简要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有关历史状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因素和注释性方面材料。
一条新闻, 可以只用现实发生新闻材料来写成。
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新闻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国、日本、韩国合作进行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中国学生接受职业与毕业指导的比例最低,严重缺失职业学习或体验活动,严重缺乏职业准备与规划意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离就业远着呢。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个好大学,有了名校做靠山,还怕找不到好工作?这些想法都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找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找到奔向目标的路径。
探索、尝试、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认识自我与他人、认识家庭与社会的过程。
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有利于青少年扬长避短。
孩子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把学业发展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资源等结合起来。
有清晰的人生目标、能发现自我价值的孩子,才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通过合理的方式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引领孩子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
(摘编自孙宏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更长远的育人目标》,《光明日报》2018年7月7日)材料二: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认为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呈现三个条件:其一是需要与人交互的社交情商,其二是涉及创造性、需要聪敏的方法,其三是在不可预料的环境中工作。
所有这一切正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的。
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人与人合作的劳动,在劳动中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在劳动中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在劳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同时,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紧迫,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正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专题十五新闻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达到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摘编自《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7年4月18日人民网)材料二近日,互联网图书巨头当当网发布了《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称手机等电子阅读已成一种新潮。
搭乘任何一种交通工具,你都会有一种感觉:电子阅读的时代真的来了。
无论是在飞机还是地铁,或是拥挤的公交上,你都能看见捧着手机、平板电脑和kindle在阅读的人。
电子书的阅读风潮是难以忽视的。
在电商巨头亚马逊上,同样一本新书,购买电子书和购买纸质书的差价甚至能达到10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子书。
去年4月,我国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率稳步上升为57.8%,其中提升尤快的是“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比上年度提高了9.8个百分点,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报纸和期刊阅读率的持续下降。
(摘编自《中国人阅读现状》,2015年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
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
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
2015-3【短篇新闻】五套题答案、文本【第一套】Questions 1 and 2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item.1.A) Two. B) Three. C) Four. D) One.2.A) Close all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B) Forbid using animals as a vehicle.C) Increase the trains and flights. D) Restore the May Day holiday.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2】DNews Item One(1)Recently, a photo showing a visitor on the Great Wall last week arouse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Internet. They called it the "great queue of China". It was, with the famous structure snaking to thehorizon behind him completely hidden by a mass of other tourists. (1) The vast imperial palace, theForbidden City, at one point, welcomed more than 180,000 visitors in a single day.(1)In the desert at Dunhuang, at least two camels transporting tourists reportedly died fromoverwork in the Golden Week. And Chinese media said road traffic was up by thirteen percenton last year, causing unprecedented jams. Many people in China save their travelling for thetwo big annual public holidays—the other is at Chinese New Year. Then, it seems as if the wholecountry has shut down and everyone is on the road or on the train. (2) Thus there've beenrenewed appeals for a third public holiday, in May, to be lengthened to spread the strain.1.How many tourist attractions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e news?2.What do people want to do for ea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ws?习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细节,问新闻中一共提到几处旅游景点。
具体来看,新闻中先后提到了the Great Wall(长城),the Forbidden City (故宫)和 Dunhuang (敦煌),共三处,故选B。
【小题2】新闻先阐述了中国人在黄金周期间普遍存在的旅游景点排长队、交通拥堵、接待游客的动物过劳死等现象,最后总结说 Thus there've been renewed appeals for a third public holiday, in May, to be lengthened to spread the strain.指出人们希望能够恢复五一长假来缓解十一和春节两个公共长假的压力,故选D。
Questions 3 and 4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item.3.A) It didn't do enough to celeb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WWI.B) It showed little respect to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C) It tended to focus on the crimes of WWI.D) It tried to deny the crimes committed by the Nazis.4.A) Indifferent. B) Opposed. C) Neutral. D) Numb.News Item Two(3)These days, German government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not doing enough to commemorate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World War I. Germany has spent less on events than some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events which have taken place have been seen as half-hear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ly in Germany the First World War is overshadowed by the Second World War. History teaching in German schools tends to focus on the crimes of the Nazis rather than whathappened a generation earlier.(4)And since 1945 there's been a strong aversion反感 in Germany to anything that might be seen as glorifying militarism军国主义. So many people here are uncomfortable with any anniversary of a war or a battle.There's still some disagreement among historians about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World War I.But having spent the last 70 years making up for Nazi guilt, many Germans have little appetiteto now take on the blame for the First World War, too.3.What makes the German government be criticized recently?4.What's the attitude of German people towards militarism?参考答案:【小题3】A【小题4】B习题解析:【小题3】本题考查德国政府近期遭受谴责的原因。
新闻开头就提到 These days, German government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not doing enough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World War I,由此可知,德国政府被谴责的原因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活动做得不够。
故选 A。
【小题4】新闻中提到 And since 1945 there's been a strong aversion in Germany to anything that might be seen as glorifying militarism,指出在德国,自从 1945 年以来,人们对于任何可能被视为宣扬军国主义的事情都极度反感,由此可见,德国人是反对军国主义的,故选 B。
Questions 5 to 7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item.5.A. Remind people to care their personal appearance.B. Pay compliments to the person in front of it.C. Tell the person in front of it what to dress.D. Make the company more competitive.6.A. 38%.B. 26%.C. 49%.D. 51%.7.A. To make people beautiful.B. To raise the nation's egos.C. To make big money.D. To change a nation.•News Item ThreePeople always look in the mirror before leaving for work and feel discouraged before stepping out of the door. A new mirror from IKEA aims to nip those self-esteem issues in the bud.(5) The "Motivational Mirror", created by a Swedish furniture retailer, pays compliments to theperson standing in front of it. The experimental product was launched in a trial at an IKEA store in London this month.(6) A survey from IKEA found 49 percent of British citizens receive no compliments in a week,"despite 38 percent saying just one positive comment would make them smile and 26 percentrevealing a kind word results in them liking themselves more,"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7) IKEA stated the goal of the mirror is "to raise the nation's egos.""We believe that starting the day positively will have knock-on effects that shape not only the mood of the individual, but that of the nation, said Myriam, head of bedrooms and bathrooms, IKEA UK & Ireland.5. What can the "Motivational Mirror" do according to the news?6. What's the percentage of the British who receive no compliments in a week?7. What's the goal of the "Motivational Mirror"?参考答案:【小题5】B【小题6】C【小题7】B习题解析:【小题5】新闻开头提到人们总是在出门去工作前照镜子,且情绪低落,随后提出 The"Motivational Mirror", created by a Swedish furniture retailer, pays compliments to the personstanding in front of it.即一家瑞士家具零售商发明的“动力镜子”会给照镜子的人以赞美,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