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词语复习专项训练41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6
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考纲要求】表达应用(E):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考情回顾】(2010年江苏卷)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参考答案:吸碳;“略施魔法”;光合作用。
(2009年江苏卷)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学科网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学科网“洼池效应”指:▲.网参考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2008年江苏卷)4.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不超过15个字)(3分)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2007年江苏卷)18.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辨析并修改病句2010年联考题1.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0届高三信息卷)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的原因2.(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租借期满,4岁的熊猫“泰山”将于2010年初离开美国国家动物园回到中国。
现在,一种离愁别绪弥漫在动物园的饲养员、管理员和工作人员之间。
B.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
C.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答案 C解析A并列不当,B成分残缺,D句式杂糅3.(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通告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年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本工程将于2009年11月12日20时至13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
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
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
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2009年11月2日(1)改(2)改(3)改答案“宣布”改为“通告”;“提出”改为“垂询”;“不安”改为“歉意”。
2010年5月更新1.(2010年甘肃省高三二诊试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某制药公司在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人教版)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食着人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之中。
B.四川省汶川八级特大地震过去了,一些地质学家经过现场勘查,再次对龙门山地震带上岷江上游修建众多水电站置疑,同时也怀疑紫坪铺水坝是诱发大地震的导火线。
C.这是一块创新的热土,创业的福地,7 000年的悠久文明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宁波人民,辉煌的历史文化,发祥了经世致用的东方哲学。
坚韧不拔、务实创新,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D.温家宝总理以即将在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蓝本,敬请大家在危机时刻不失信心,共赴时坚。
解析A项“消蚀”应为“销蚀”。
B项“置疑”应为“质疑”。
D项“时坚”应为“时艰”。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作者将每一块雨花石都画得十分精彩,七大八小的雨花石,块块都有不同的颜色、纹路、机理,仿佛引人进入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
B.中青年平均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高一倍多,即便考虑肥胖与糖尿病等因素,睡眠不足与高血压仍有重要联系。
C.当层层迭迭的葱绿涌入胸怀的时候,雪山突然从缥缈的云雾中显现,神秘如幻影,圣洁如处子,庄严而慈蔼地望着你,使你止不住地怦怦心跳。
D.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国内多数拍卖公司对拍卖的规模和拍品的质量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轨避急剧萎缩的成交量带来的风险。
解析A项机理—肌理。
C项层层迭迭—层层叠叠。
D项轨避—规避。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啰嗦百叶窗立杆见影卑躬屈膝B.蛰居辩证法歪门斜道雍容华贵C.糟蹋杀风景婉转悠扬筚路蓝缕D.璀璨荧光屏知书达礼暗度陈仓解析A项杆—竿。
B项斜—邪。
D项礼—理。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观摩闭门羹首屈一指真人不露像B.屏障拌脚石作壁上观朽木不可雕C.遨翔穷折腾真知灼见物以稀为贵D.厮杀出洋相川流不息高义薄云天解析A项像—相。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词语练习四教学参考0426 1042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词语练习四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明虽然仅仅念完了高中课程,但现在所具有的已经达到了大学本科水平。
②经过一个秋冬的艰苦努力,这里的人民群众终于了这条害河。
③看到他们日益堕落,你却视而不见,一味,这对得起良心吗?A、学历治服怂恿B、学历制服怂恿C、学力制服纵容D、学力治服纵容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的原则是形式为内容服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和句式。
②这个厂试行了“股份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分成”的办法,扭转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③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倾心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千万不要大好的学习时光。
A、变换结余旷费B、变幻结余旷废C、变换节余旷废D、变换结余旷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出版时没有认真校对,这篇文稿的很多。
②这段演讲着一个主题思想一一深化改革开放。
③孔繁森同志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干部立下了为人民服务的。
A、讹传贯串规范B、讹舛贯串轨范C、讹舛贯穿轨范D、讹传贯穿规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个基层单位的第一把手,如果整天地沉溺于不能自拔,就不能带领大家搞好这个单位。
②为了尽快侦破这个案子,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四乡里线索。
③走廊的光线太暗了,他们只好着栏杆走下楼来。
A、尘事查访扶摸B、尘事察访抚摸C、尘世查访抚摸D、尘世察访扶摸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书记演讲的话音刚落,会场立即出一阵需鸣般的掌声。
②从长远来看,投资教育得到的最多。
③由于连续胜利,我们的队伍中有不少同志滋长了一种。
A、爆发汇报娇气B、暴发汇报娇气C、爆发回报骄气D、暴发回报骄气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指出。
2011届福建省高考一轮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新高考新题目2010-09-18 07402011届福建省高考一轮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检测(必修1.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5)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1)夙兴夜寐(2)泣孤舟之嫠妇(3)暧暧远人村(4)向青草更青处漫朔(5)契阔谈讌(6)挥斥方遒(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陆九龄,字子寿。
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
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
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
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
”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
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
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
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词语练习二阅读天地0426 1026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词语练习二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一些城市购物中心的数量大幅增加,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门可罗雀,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B.对于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吃粽子等中国民间习俗,一些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往往觉得不可理喻。
C.《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甄别取舍,甚至收录了笔记小说里的一些不经之谈,这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
D.张教授的讲义取材新颖,内涵丰富,见解深刻,与国外名牌大学的名教授相比,可以说是过犹不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B.尽管有过许多血的教训,一些司机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交警部门应当加大处罚力度。
C.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D.这些文章或辨析真伪,或分别源流,或比较优劣,或品评得失,其结论虽难说都是不刊之论,但都建立在丰赡的材料基础之上,可谓持之有据,故令人信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取了成功。
C.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D.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正确使用词语2010年联考题1. (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B.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员已按相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C.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D.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负众望....,获得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答案 B解析B.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指长期借去,不归还。
在这句话中“久假不归”被误用为长期请假不归。
A.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贫困。
c.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D。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2.(广东省汕头市2010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二))下列一段话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8岁的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不负众望,赢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金牌。
心直口快的周洋不忘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之恩,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拿了金牌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她的回答受到中国体育官员于再清的批评: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
但网民们特别是年轻网民对于再清批评意见的指责却不绝如缕。
A. 不负众望B. 心直口快C. 含辛茹苦D. 不绝如缕答案 D解析A.“不负众望”是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B.“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C.“心直口快”意思是“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A.B.C合乎语境。
D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语境不当。
3.(山东省聊城一中2010届高三期末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训练题文言文阅读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分析综合课时作业基础自测一、(2009年宜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入闱后期望甚切。
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忽有人曰:“报马来。
”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
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
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
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
”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
何处长班,伺汝穷骨?”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
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
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怒,骤起扑之骤:急忙B.迨望报也迨:等到C.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耀:炫耀D.神情惝倪,天地异色惝倪:恍惚解析:A项,骤:突然。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词语练习四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明虽然仅仅念完了高中课程,但现在所具有的已经达到了大学本科水平。
②经过一个秋冬的艰苦努力,这里的人民群众终于了这条害河。
③看到他们日益堕落,你却视而不见,一味,这对得起良心吗?A、学历治服怂恿B、学历制服怂恿C、学力制服纵容D、学力治服纵容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的原则是形式为内容服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和句式。
②这个厂试行了“股份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分成”的办法,扭转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③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倾心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千万不要大好的学习时光。
A、变换结余旷费B、变幻结余旷废C、变换节余旷废D、变换结余旷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出版时没有认真校对,这篇文稿的很多。
②这段演讲着一个主题思想一一深化改革开放。
③孔繁森同志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干部立下了为人民服务的。
A、讹传贯串规范B、讹舛贯串轨范C、讹舛贯穿轨范D、讹传贯穿规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个基层单位的第一把手,如果整天地沉溺于不能自拔,就不能带领大家搞好这个单位。
②为了尽快侦破这个案子,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四乡里线索。
③走廊的光线太暗了,他们只好着栏杆走下楼来。
A、尘事查访扶摸B、尘事察访抚摸C、尘世查访抚摸D、尘世察访扶摸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书记演讲的话音刚落,会场立即出一阵需鸣般的掌声。
②从长远来看,投资教育得到的最多。
③由于连续胜利,我们的队伍中有不少同志滋长了一种。
A、爆发汇报娇气B、暴发汇报娇气C、爆发回报骄气D、暴发回报骄气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指出。
B.他跟我很熟,我的爱好、性格,他都洞若观火....。
C.经过挑选,66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警院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D.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拍摄了《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等影片的导演冯小宁是形形色色的“电影人”里卓尔不群....的一个领军人物。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英格兰队开场表现不错,先进一球,但终场前德国队的反戈一击....使英格兰队的主场被顽强逼平。
D.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微雕艺术家别树一帜....,能在一根头发一样细的东西上,得心应手地随意雕刻。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极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记载以前.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夏天的文坛热闹非凡,文学出版界沸沸扬扬....,名家小将的作品纷纷出手。
B.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C.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局势充满变数,令许多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
D.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机关主动简化手续,取消了一些繁文缛节....,得到群众的好评。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B.昨晚,新落成的电视中心灯火阑珊....,一片辉煌。
C.“减负”的关键在于把握“度”,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定要减下来,但要防止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
D.听到战友在抗洪抢险中不幸遇难的噩耗,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编辑部小李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恰当,真可谓疏而不漏....,令读者叹服。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C.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D.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美国欲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其目的在于:既能推翻萨达姆政权,又能控制中东石油,可谓一箭双雕....。
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3年春节晚会终于伴着新春的钟声销声匿迹....了,对于这台晚会,我们首先是祝福与鼓励,毕竟它带给了我们欢乐与愉悦。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核武器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个世界或许毁灭在它们手里的可能性,可谓弹指一挥....的容易。
B.从小学、中学甚至直到大学都还在无时无刻....进行着淘汰式教育,把我们的心灵变得何其局促与狭隘!C.为什么国有企业难以遏制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的巧取豪夺....?关键在于所有者缺位,在于经营者缺乏制度化约束。
D.王楠连输两场,导致丢掉女团冠军,只能说明她暂时陷入低谷,不足为虑;而总教练蔡振华求全责备....主管教练所引发的内讧猜测,却是比王楠失利更值得警惕的隐患。
参考答案1.D(“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业或毕业;“学力”指学习上的能力,学问上达到的程度,①句选“学力”;“制服”指用强力压制使其驯服,“治服”指治理、整治;使之驯服,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②句选用“治服”;“怂恿”指唆使别人做坏事,而“纵容”是看到不好的理象不加以制止,③句选“纵容”好。
)2.A(“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成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事物,“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①句选用“变换”恰当;“结余”指结存,如他收入不多,②但每月都有“结余”。
“节余”(1)指因节约而剩下,动词,(2)指节约而剩下的钱财,名词。
②句选“结余”合适;“旷废”,指耽误荒废,如旷废学业,“旷费”指浪费,如旷费时间,③句选“旷费”恰当。
)3.B(“讹传”指错误的传说,“讹舛”指(文字)错字,①句造”讹舛“正确;”“贯串”多指抽象事物“贯穿”多指具体事物,②句造“贯穿”好;“规范”(1)指约定谷成的或明文规定的标准,(2)指合乎规范,动词,“轨范”指行动所遵循的标准,③句选“轨范”恰当。
)4.A(“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所指的现实世界,“尘事”指巨俗事,①句选“尘事”正确;“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察访”指通过访问进行调查,②句选“查访”正确;“扶摸“指扶着摸着,”抚摸“指用手来回地摸着,③句选“抚摸”正确)5.“爆发”(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2)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质变,如“爆发革命”;(3)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情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1)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2)指突然发财及得势,含贬乏义,如“暴发户”。
①句选“爆发”好;“回报”指报告任务、使命等执行情况,如“向领导回报一下调查情况”;指报答,如“从长远观点看,投资教育回报率最高”。
“汇报”指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但不一定是接受使命以后的报告,如“向大家汇报一下前段工作”。
②句选“回报”,“矣气”指“骄傲”,“妖气”指“娇嫩”,③句选“骄气”)6. D(“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这一句中的“她”自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完全符合文意。
A句中“党同伐异”指赓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同伙,打击排斥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用在这里与句意不合。
B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C句中“豆蔻年华”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句中用于23岁的姑娘,显然不妥。
)7.A(未雨绸缪:在灾祸未出现之前就做好了防御措施。
反戈一击:比喻从自己原来所属的营垒中起义出来,或对自己原来支持过的人或事展开揭露斗争。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的言论。
)8.A(A别开生面:比喻另创新局面、风格或形式。
B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C别树一帜:指另外竖起一面旗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此处应“匠心独运”,指独特的艺术构思。
D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9.B(A句“世代相承”应改为“世代相传”;C句“口传心授”应改为“口诵心惟”;D 句“俯拾即是”应改为“目不暇接”)10、D (A“沸沸扬扬”多形容议论纷纷,不是用于形容热闹的场面;B“亦步亦趋”是个贬义词,比喻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自己没有主见;C“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11. C(A”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的词句,缺乏创造性;B “灯火阑珊”意为灯火将尽;D “如丧考妣”含贬义。
)12.C(“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
A项:“暴殄天物”指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B项“匪夷所思”的意思是“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B 句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值得深入思考”, D疏而不漏:喻法网虽大,决不会遗漏一个作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