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28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放在首位。
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部署,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乡村旅游作为诞生在乡村、发展在乡村的新兴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乡村居民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清远市作为广东省毗邻珠三角的农业大市,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全面分析和探讨清远乡村旅游发展,可为解决新时期清远市的“三农”问题、推进清远乡村振兴,乃至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路,意义重大。
一、清远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起步与发展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作支撑。
(一)从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看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清远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度大,种类多,分布广泛。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清远市的旅游资源类型有主类8个,亚类25个,基本类型72个,共有旅游点620处。
既有以上岳古村、凤塱古村、卿罡古村等为代表的村落古镇资源,到以瑶族、壮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民俗资源,到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广东第一峰、英西峰林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到英德红茶、清远鸡、乌鬃鹅、柑橘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物产资源,到欧家梯田、连州的桃花节、“三连一阳”的农田水稻为代表的农事农耕资源,到以黄腾峡漂流、银盏温泉为代表的漂流温泉资源,清远市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
这些乡村旅游资源各有特点,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受,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从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客源市场条件看大量的城市人口是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保障。
清远毗邻拥有约6000万常住人口的珠三角,为清远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源,并且随着清远高速路网的日益完善①,将有效拉近清远市与广州、珠三角的时空距离,使得以1-2小时车程为半径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获得显著扩大。
清远市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清远市康养旅游发展研究是关于如何在清远市推动康养旅游业的发展的一项研究工作。
康养旅游是指通过旅行、休闲和健康养生活动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旅游方式。
清远市作为一个自然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城市,具备了发展康养旅游的潜力。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对清远市的自然资源、特色文化、现有旅游设施等进行评估,确定清远市康养旅游的优势和劣势。
同时,也可以调查国内外康养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
在研究中,可以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包括开发和改造康养旅游景点,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打造清远市康养游的品牌等。
还可以研究如何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促进康养旅游与健康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
总之,清远市康养旅游发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清远市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清远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作者:李子豪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8期摘要:清远市旅游资源丰富,五星级旅游资源有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有22处。
目前在旅游业的整合开发、文化挖掘、公共服务、开发人才、景区项目等方面还需要改进。
要从整合三条旅游带资源、挖掘人文文化、完善公共配套、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来加快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公共配套;开发人才;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8.18.008清远市重视旅游业发展,欲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引进了长隆项目,还成立了“北江旅投”着力开发旅游资源。
同时,旅游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
为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编制了《清远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清远市长隆项目带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研究报告》等发展指引,形成了以“休闲养生、主题公园、徒步旅游、民族风情”为核心元素的旅游集聚区,加快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
1 清远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1.1 清远市旅游资源总体分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清远自然生态环境特别优越,以水域风光、园林景观、地文景观、气候景观、生物景观、建筑景观、遗址遗迹、人文活动、旅游特产为主。
旅游冬有温泉,夏有漂流,并拥有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地下溶洞及景观,形成了清城和清新的城区及其周边的南部北江旅游带、阳山城区与三连城区的北部三连一阳带、英德城区和佛冈汤塘附近的中部英佛旅游带。
清远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居住着以瑶族、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其民居、民俗、民歌特色鲜明;还有岭南古刹飞来寺、北山寺、慧光寺、太和洞、中国道教十九福地,以及古建筑群和大量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
1.2 清远市旅游资源标准分析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是在前人广泛旅游资源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层面对旅游资源分类及其相关问题所作的法规化认定。
清远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清远地处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清远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文化保护不足清远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侵蚀和商业利用,导致文化保护工作不足。
2.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清远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
由于开发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3. 服务水平低下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4. 缺乏创新意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清远地区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导致旅游业的竞争力不足。
二、对策探讨:1. 加强文化保护清远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纯正性。
可以建立文化保护基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2. 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清远地区应该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可以引导投资者和开发商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3. 提升服务水平清远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大投入,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设备,提升旅游服务体验。
4. 培育创新意识清远地区应该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和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开发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可以设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创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结语清远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但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清远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清远地区位于广东省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是一个有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目前清远地区的旅
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优势方面:
1. 自然景观优美
清远地区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如丹霞山地质公园、凤凰岭风景区、连州龙母庙景区等。
这些地方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是吸
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2. 文化遗产丰富
清远地区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英德革命遗址、广东省政府旧
址等。
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体现了清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
了爱好文化旅游的游客。
问题方面:
1. 旅游设施不完善
清远地区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周边配套设施相对简单,交通不便,影响了游客体验。
2. 文化旅游开发效果欠佳
虽然清远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开发利用未能充分发挥,
缺乏深入的文化旅游规划和创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限制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3. 营销手段不够多样化
清远地区缺乏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营销手段和渠道,难以吸引大量游客,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创新,增强清远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浅议清远连南瑶族旅游经济发展商业化问题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兴盛,瑶族传统村落和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已成为当地经济
发展的一个热点,其中,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也面临着如何商业化
开发的问题。
一是注重民俗保护。
旅游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必须把保护好民俗
文化放在第一位。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瑶族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能因
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破坏了瑶族传统村落的底蕴。
二是加大投入。
瑶族传统村落是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但是目前,这些村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相对薄弱,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村落的旅游品质
和吸引力。
三是注重品牌建设。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重要的是品牌的建设。
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
是瑶族聚集地,可以打造瑶族传统文化以及瑶族特色民俗的品牌,把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
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四是注重人才引进。
人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支柱,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必须吸引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是注重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旅游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提高游客的
旅游体验。
总之,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开发旅游业要注重民
俗保护,加大投入,注重品牌建设,引进人才,同时也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为旅游业的不
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样,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浅议清远连南瑶族旅游经济发展商业化问题及建议1. 旅游资源开发单一连南瑶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目前连南瑶族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和传统文化展示上,其他方面的开发相对薄弱。
这种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不仅影响了连南瑶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限制了游客对当地的深度体验和了解。
2. 旅游商业化程度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商业化程度在逐渐提高。
商业化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盈利,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景区内商业氛围浓厚,商业活动过于频繁,使得游客的旅游体验受到一定的影响。
商业化程度高也使得一些景点变得过于商业化,丧失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氛围,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3. 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在连南瑶族的旅游业中,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有待提升,造成了很多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
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影响了连南瑶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均衡性,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也限制了连南瑶族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连南瑶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多元化开发。
除了风景名胜和传统文化展示外,还可以发展民俗风情、乡村旅游、康体健身等相关项目,丰富旅游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在开发过程中,还应重视与当地瑶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保持原有风貌和氛围,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魅力。
2. 合理规划景区商业环境景区商业环境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不能随意扩大商业化范围和程度。
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商业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并对商业活动加以限制。
在景区内设置合理的商业区和休闲区,保持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应注重景区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管,提高景区商业环境的品质和舒适度。
为了提升连南瑶族旅游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清远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调查目的一、引言旅游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清远作为广东省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开发利用不充分。
本调查旨在探讨清远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为清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背景清远位于广东省,地处闽粤赣边界,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清远旅游业目前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知名度不高,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开发水平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合适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至关重要。
三、清远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清远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宣传和营销•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清远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吸引游客参观清远,并与其他旅游景点、旅行社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
2.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餐饮、住宿等;•建设更多的旅游设施,如休闲度假村、游乐园等,增加游客的活动选择。
3. 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各类主题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优化旅游服务,提供专业的导游和优质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4. 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确保旅游开发不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监测与管理,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
四、实施清远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的障碍和解决方法在实施清远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法:1. 技术限制和行政审批•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旅游业的效率和质量;•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便利旅游业的发展。
2. 资金不足•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财政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清远旅游业的开发;•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如与企业合作、发行旅游债券等。
五、清远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的影响评估实施清远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后,可以预期的影响包括:1.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清远地区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清远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作者:陆红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清远经济的快速发展,清远的旅游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清远该如何依托珠三角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促进清远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构想出点轴式—网络式开发模式,为清远旅游经济的开发提供理论思路。
[关键词]清远;旅游;旅游资源;点轴式;网络式
[作者简介]陆红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家政管理系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企业营销,广东清远,511500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5-0086-0003
一、前言
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消费的区域性和旅游创新的易模仿性增加了旅游开发
与市场开拓的风险。
因此,不同区域的旅游发展要靠对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的开发和优化来打
造与推动,通过资源共享、市场对接,将资源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本文根据清远旅游发展条件,对清远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求形成一个与旅游市场合理配套的旅游产品结构,以达到提升清远旅游品牌竞争力,促进清远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描述
清远市地处广东省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享有“北江明珠”的美誉,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南部毗邻广州、佛山,北部与韶关、湖南、广西接壤,东及东北与韶关市交界,西及西南与肇庆市为邻。
清远市下辖8个县级行政区:清城区、连州市、英德市、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
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广东省近五年来经济增长的排头兵。
清远是珠三角经济
发达地区与内地广大市场连接的重要经济走廊,是泛珠三角合作区域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市区距离广州市50公里,在1小时“生活圈”内;距离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30公里,距离香港、澳门约200公里。
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纵贯南北,大、小北江通达港澳。
清远如此优越的区位优势,又有独具特色的旅游
资源,还有非常广阔而又富裕的客源市场,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清远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优势。
清远全市已发现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资源多处,拥有多项列入“广东之最”和“全国之最”的旅游景区 (点)。
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32处,还有英德、连州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飞来寺、贤令山摩
崖石刻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初步形成了以清新温矿泉、飞霞风景区为龙头,以英德宝晶
宫、英西峰林、佛冈黄花湖度假区和连南瑶族风情,连州地下河、阳山广东第一峰等景区 (点)为两翼的旅游新格局。
珠三角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珠三角比全国提前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对于富裕的珠三角人来说,旅游是一个好的选择,富裕的珠三角人需要一个美丽的清远去休闲度假。
清远正是面对着这样一个富裕的珠三角,这是一个以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为圆心的大珠三角城市群,所以美丽的清远有丰富的客源市场。
怎样发挥清远的资源优势,使之转变为资源经济和资本, 把清远的旅游业做大做强,把资源和市场有效地结合,促进清远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巨大的历史机遇促使清远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便成了关键的一步,从而使清远加快建设优秀旅游城市进程,充分发挥三大优势(资源、区位、交通),将清远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三、点轴式、网络式开发模式的阐述
(一)点轴式开发模式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
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开发条件的较大经济区间及重点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点着重发展并形成相互联系旅游组团。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重点将逐步转向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把以前没有作为发展中心的地带确定为较低级的发展中心。
区域空间是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点”是各级中心地,对各级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
(二)网络式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就形成网络综合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带动更大范围的旅游协调发展。
网络综合开发模式的要素主要有:一是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即“节点”;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三是“网络”,即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和联结,提高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通过网络综合式发展,还可以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旅游资源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根据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旅游的开发模式首先以点轴模式开发,最终向网络综合开发模式为主,目前可以采用点轴式开发模式,随着点轴式开发模式的成熟化和完善化,最终形成综合性的网络结构。
四、清远旅游开发模式构想点轴—网络型开发模式
清远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模式选择成为关键的一步,目前着眼于宏观的旅游开发,以点轴开发为主。
目前,清远旅游的开发可以北江风景区这条线为轴,在这条轴线上,以清远、清新、佛冈、英德和连州、连山、连南为节点,带动周边以及轴线上的旅游景点的发展。
加强各
中心景区的联合,着眼于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整理、组合和开发,以“名山、温泉、风情、佛韵”为主线布局规划,将清远、连州培育为粤北旅游的中心城市。
各中心景区的联合开发过程中,清远旅游目前着力打造清新生态、飞霞风景名胜、英西奇特峰林、英佛湖光山色、连
阳民族风情等五条热线形成清远点轴式。
以这种格局打造清远市区旅游产业群,以清远为一级
中心,以清新、英德、连州、连南、阳山、佛冈等为次级中心,加强旅游城市建设管理,各城镇开发特色产品。
太和古洞、牛鱼嘴、广东第一峰等自然生态成为吸氧洗肺、登山健身游客的至爱;英西奇特峰林、百里瑶山成为众多摄影发烧友的乐园;连州地下河、宝晶宫、金龙洞等是别有洞天的奇妙世界。
丰富的旅游特色产品为清远市旅游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挥优势互补,合理布局旅游设施,并配套休憩和娱乐功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交通线路的对接,完善酒店结构和布局,发展如索菲特、花园高档旅游宾馆,大力发展中低档宾馆,形成高中低档结合、酒店类型齐全、区域布局合理的旅游酒店接待网络。
按照旅游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擦亮清远温泉休闲、漂流感受、山水风光、溶洞奇观、民族风情旅游五大品牌。
随着清远旅游各景区景点、酒店为点与交通轴线的进一步带动和发展,清远旅游成熟化和完善化后,最终辐射成网络发展格局。
五、清远点轴—网络型旅游开发模式的重大意义
首先,清远旅游点轴-网络型开发,促使清远城市交通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向清远市周边的清新、英德、连州、连南、阳山、佛冈等郊区、乡村地带延伸。
一方面便利了城市周围原有旅游地与城市之间各种旅游要素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周边新景点景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样在城乡交错带内会不断涌现新兴的游憩地,旅游节点也会随着增多,这时游憩地体系已经发展为放射状网络分布。
无论是交通、人口数量、信息量还是经济发展都将呈现出联系紧密的网络结构。
其次,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
点轴-网络型开发,将极大地改善这些地区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还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对的人力、土地和物资。
由
于旅游景区的建设和运营,旅游者消费需求必须得到满足。
因此,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消耗物都会提供,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
再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旅游推动周边景区的开发与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总之,清远旅游业目标是与国际旅游业全面接轨,强化粤港澳旅游协作,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旅游胜地及“亚太都市会展圈”核心。
清远作为珠三角的后花园以及大都市广州的环城游憩带,处于广州的边缘区域,它可以起到连结和延伸珠三角城市群的旅游发展的作用。
因此,清远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模式选择将成为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走向区域旅游合作大战略——再论泛漓江流域旅游圈[J].改革与战略,2006,(12).
[2]朱孔山.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原则[J].商业研究,2002,(7).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乔海燕.环城游憩带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关系透视[J].温州大学学报,2007,(6).
[5]陈南江,罗保汕.山区旅游开发之路的探索和总结[J].广东旅游,1999,(5).
[6]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