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CPK-SPC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40
spc中cp\cpk\ppk等等级标准作者: sea_kang(站内联系TA)收录: 2009-07-17 发布: 2009-07-17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1.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1)计算公式:K=2︱M-μ︱/T注:T=规格上限USL-规格下限LSL,规范中心M= (USL+LSL)/2,μ为过程输出中心。
(A. Cp = T / 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USL-μ)/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时)Cpl(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μ-LSL)/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时)注:σ=R / d2 ( R 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当n = 4时,d2 = 2.059;当n = 5时,d2 = 2.3267)B. Cpk=min{ USL-μ, μ-LSL}/3σ=(1-K)*Cp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 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 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等级 Cp值判断处理方法等级说明特级CP≥1.67过程能力过剩为提高质量,对关键项目再次缩小公差范围: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放宽波动幅度,减低设备等级。
Cp值当T与3σ的比越大,Cp值也越大,也就是说过程越稳定。
1级 1.67>CP≥1.33过程能力充分不是关键项目时可:1.放宽波动幅度。
2.降低对材料的要求。
3.减少检验的频次。
2级 1.33>CP≥1过程能力尚可必须用控制图或其他方法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产品按常规进行检验。
3级 1>CP≥0.67过程能力不足分析散步大的原因,全数检查或增加检验频次。
4级 0.67> CP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停止继续加工,找出原因。
否则全数检查挑选出不合格品。
Cpk等级评价等级 Cpk值改进措施处理方法等级说明A Cpk≥1.67继续保持制程非常稳定,继续保持,当Cpk大于2倍时,可以考虑缩小规格。
SPC过程能力分析报告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旨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报告将对SPC过程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定义SPC过程能力、计算SPC过程能力指标、应用SPC过程能力分析等方面。
一、SPC过程能力的定义SPC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是指在稳态条件下,衡量过程的输出与需求规格之间的性能差异的一种方法。
它评估了过程是否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提供满意的服务。
SPC过程能力通常用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潜力指数(Cpk)来衡量。
二、SPC过程能力指标的计算1.Cp的计算Cp用于衡量过程分布范围与公差范围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Cp=(USL-LSL)/(6*σ)其中,USL为上限规格限,LSL为下限规格限,σ为过程标准差。
2. Cpk的计算Cpk用于衡量过程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的偏离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Cpk = min((USL - μ) / (3 * σ), (μ - LSL) / (3 * σ))其中,μ为过程平均值。
三、应用SPC过程能力分析1.分析过程稳定性在进行SPC过程能力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所分析的过程是稳定的,即过程输出值呈现随机变动的特征。
可以通过控制图(Control Chart)来判断过程的稳定性。
2.计算过程能力指标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数据,计算Cp和Cpk指标。
如果Cp < 1,说明过程不能满足规格要求。
如果Cpk < 1,说明过程中心偏离规格中心较大。
3.判断过程能力根据过程能力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能力判断。
通常情况下,当Cp > 1.33且Cpk > 1.33时,认为过程具备较好的能力,能够满足规格要求。
当Cp > 1且Cpk > 1时,认为过程具备一般的能力,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当Cp < 1或Cpk < 1时,需要对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CP和CPK介绍在评估SMT设备或在选型的时候,常听到“印刷机、贴片机或再流焊设备的Cp和Cpk值是多少?Cp、Cpk是什么意思呢?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
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
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
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
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
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
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p值级别判断双侧公差范(T) 处置Cp>1.67 特级能力过高T>106 (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 1.67≥Cp1.33 一级能力充分T=86—106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 1.33≥Cp>1.0 二级能力尚可T=66—86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 1.0≥Cp>0.67 三级能力不足T=46—66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0.67>Cp 四级能力严重不足T<46 (1)必须追查各方面原因,对工艺进行改革(2)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通常有三道控制缺陷的防线:避免或消除故障起因、预先确定或检测故障、减少故障的影响和后果。
SPC统计过程控制及CPK分析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SPC统计过程控制和CPK分析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及步骤•CPK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SPC统计过程控制和CPK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及步骤SPC统计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其基本步骤如下:1.定义指标:确定需要监测的关键指标,如尺寸、重量、硬度等。
2.收集数据:在生产过程中按一定规律收集指标数据。
3.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产品质量的统计特性,如均值、方差、极差等。
4.制定控制策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控制策略,如控制上下限、报警线等。
5.实施控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控制策略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6.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和反馈信息,不断优化控制策略,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CPK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CPK是一种衡量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指标,其计算方法为:CPK=(USL-LSL)/(6σ)。
其中,USL和LSL分别为上限和下限,σ为标准差。
CPK的值越接近1,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就越好。
CPK分析的应用方法如下:1.定义指标:选择需要监测的关键指标。
2.收集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按一定规律收集指标数据。
3.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指标的均值、标准差以及CPK值。
4.制定改进措施:根据CPK值的高低以及其他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落实和监测。
5.持续改进:根据改进措施的效果,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法,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SPC统计过程控制和CPK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SPC统计过程控制和CPK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汽车制造为例,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是确保整车质量的关键,因此,对关键指标进行SPC统计过程控制和CPK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华为要求终端结构件Cpk及SPC执行操作规范V2.0 背景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高品质的智能设备。
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华为对终端结构件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因此,我们制定了本规范,要求生产厂商执行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和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操作,以确保终端结构件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Cpk操作规范1. 什么是CpkCpk是一种衡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Cpk值越高,表示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越强。
Cpk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过程的上下限和平均值,进而计算出一个指标。
Cpk的值越接近1,越说明过程能力越强。
2. Cpk的计算方法Cpk值的计算方法如下:Cpk = Min[(USL - Xbar) / 3σ, (Xbar - LSL) / 3σ]其中,USL表示上限,Xbar表示平均值,LSL表示下限,σ表示标准差。
Cpk比较常用的标准是1.33,如果Cpk值大于1.33,说明过程能力很高。
3. Cpk的执行方法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华为要求Cpk操作执行规范如下:•按照产品类型统计过程数据并计算Cpk值;•要求统计数据个数达到一定数量,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排除异常数据和数据干扰;•对于Cpk值低于1.33的过程,要求生产厂商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过程稳定性和能力;•Cpk的执行需要记录透明化,以便后续跟进和查询。
SPC操作规范1. 什么是SPCSPC是一种统计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对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SPC可以帮助生产厂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SPC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SPC的计算方法SPC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平均值:用于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连续采集一系列数据并计算平均值来衡量。
系数来由分析.txt
SPC表中d2 c4系数表来由解惑
在某500强企业六西格玛教学中,有学员问起D2、C4系数来由,专业网上无人回答,特此分析如下:
该系数主要是用于样本标差对总体标差的推断系数。
其核算过程为:需要对minitab熟悉,对随机方差分解熟悉、对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区别熟悉。
1)模拟1万行的数据,如正态分布,均值如为10,标差如为3.
2)子组大小可定义为2-30都可,这里可先验算n=2的时候,因此,可产生5000组,每组2个数据,即:11223344....5000 5000.
3)用minitab计算出按子组分类后的小组S和R, 然后计算其均值S巴和 R巴。
4)用嵌套方差分析计算出组内误差的标差值,这就可作为总体标差西格玛,我们用符号S 总体代表。
5)然后套用公式,如 S总体=S巴/C4 和 S总体=R巴/d2;将C4和d2计算出来,与您要查的表基本一模一样。
以上供大家参考学习。
David liu 刘任翔
第 1 页。
文件属性:系统文件版本号: A / 0 页次: 1 / 6编制部门:第三事业部品质部QP科适用范围:第三事业部华为业务拟稿人:乐来兵发行:第三事业部文控中心受控状态:☐非受控☑受控受控号:密级设定:□一级(绝密)□二级(机密)☑三级(秘密)□四级(一般)文件发行/修订履历版本号发行日期修改内容拟稿审核批准A/0 首次发行乐来兵刘波王江文件属性:系统文件版本号: A / 0 页次: 2 / 6章节号内容页次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参考文件 24 定义 25 职责2-36 程序3-67 附件 61 目的本规范规定了终端结构件产品在试制、爬坡和量产阶段Cpk 的要求,包括抽样方法、报告的产生及Cpk异常时处理方法、及爬坡、量产时的 SPC 管理方法,以推动 Cpk、SPC 在生产过程的合理应用,有效监控品质趋势,确保量产的制程稳定性。
2 适用范围华为产品结构件的冲压、注塑成型及部分机加工物料。
3 参考文件3.1 《SPC应用及管理程序》(MSP-18-D03-0-18)4 术语与定义Cpk 制程能力指数,用一个数值来表达制程的水准, Cpk = (1-|Ca|)*Cp,。
;SPC 统计制程控制,用于确认产品生产的制程是否达到统计制程状态的质量应用工具;Ca 表示制程特性中心位置的偏移程度,代表制程准确度,Ca=(实际平均值-规格中心值)/ (规格公差/2);Cp 表征工艺或设备的相对于允许规格的能力,代表制程精密度,体现为数据的离散程序,CP=∣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 (6*Sigma );δ(Sigma) 标准差,体现机台设备精密度最重要的指标,数值越小说明距均值越集中。
CL:控制中心线,非规格中心值,而制程稳定后的数据求均值u计算得出,CL=u 。
UCL: 上控制界限,UCL= CL+3Sigma;LCL: 下控制界限,LCL= CL-3Sigma;5 职责5.1 NPI :文件属性:系统文件版本号: A / 0 页次: 3 / 65.1.1 跟进项目总体进度,对工程图上Cpk/SPC尺寸合理性评估并向华为研发提出改进建议;5.1.2 协调SPC / Cpk管控过程中的问题,与客户进行沟通。
SPC Process Capability (Cpk) and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乙选手甲选手谁的成绩好呢?谁较有潜力呢?你会选谁当选手呢?您的工厂/服务品质/供应商若有问题,您希望是甲状况还是乙状况呢?品质的一致性过程能力分析●何谓过程能力?制造程序潜在精度的测定,以衡量加工的一致性过程加工品质在一定因素与正常管制状态下满足技术标准的程度●基本精神将过程能力计量化将测得的制程能力与品质要求作比较过程能力与生产能力有本质的区别,过程能力是指质量上所能达到的程度,而生产能力是指数量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一个指质量,一个指数量。
过程能力靶心图Cp > 1.67Cpk >1.67Cpk >1.33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基础知识34.13%13.595%2.14%0.135%+3σ5统计基础知识正态分布基础知识μ±kσ在内的概率在外的概率μ±0.67σ50.00%50.00%μ±1σ68.26%31.74%μ±1.96σ95.00% 5.00%μ±2σ95.45% 4.55%μ±2.58σ99.00% 1.00%μ±3σ99.73%0.27%6CPK 的计算公式-易于理解为单侧下限过程能力指数为单侧上限过程能力指数CPK=Min {CPL ,CPU} USL---表示规范限的上限值(上公差)LSL---表示规范限的下限值(下公差)T ---表示规范限的宽度,通常指公差---表示样本的平均值µ---规格中心值σ---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Cpk 等于对上公差的Cp 和对下公差的Cp 中二者较小的CPK 的计算公式样本的标准差σ按下面的公式计算而得:σ=()121−−∑=n x x ni i 计算CPK 时,我们一般选用100的样本数。
SPC、Cpk、Ppk的简介1. 什么是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控制过程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通过监控和控制过程中的变异性,确保产品和过程能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并且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SPC通过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和运用统计方法来监控过程变异性,识别特殊因素对过程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SPC可以帮助组织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
2. 什么是Cpk?Cpk是一种衡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它用来评估一个过程是否具备满足特定要求的能力。
Cpk是一个包含了过程平均值与规格限之间差距和过程变异性的综合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Cpk的计算公式为:Cpk = Min((USL - μ) / (3σ), (μ - LSL) / (3σ))其中,USL是上规格限,LSL是下规格限,μ是过程平均值,σ是过程稳定性的标准差。
Cpk的值越大,说明过程的能力越高,即越有能力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3. 什么是Ppk?Ppk也是一种衡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它和Cpk类似,但是Ppk考虑了过程能力的上下限是否对称的因素。
当一个过程的规格限对称时,Cpk和Ppk的值是相等的;当规格限不对称时,Ppk会比Cpk更能反映出过程的实际能力。
Ppk的计算公式为:Ppk = Min((USL - x̄) / (3δ), (x̄ - LSL) / (3δ))其中,USL是上规格限,LSL是下规格限,x̄是过程的平均值,δ是过程的标准差。
和Cpk类似,Ppk的值越大,说明过程的能力越高,即越有能力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4. SPC、Cpk和Ppk的关系SPC是一种方法论,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的变异性;而Cpk和Ppk则是通过统计分析来评估一个过程的能力。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SPC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并运用统计方法来监控过程变异性。
spc中cp\cpk\ppk等等级标准作者: sea_kang(站内联系TA)收录: 2009-07-17 发布: 2009-07-17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1.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1)计算公式:K=2︱M-μ︱/T注:T=规格上限USL-规格下限LSL,规范中心M= (USL+LSL)/2,μ为过程输出中心。
(A. Cp = T / 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USL-μ)/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时)Cpl(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μ-LSL)/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时)注:σ=R / d2 ( R 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当n = 4时,d2 = 2.059;当n = 5时,d2 = 2.3267)B. Cpk=min{ USL-μ, μ-LSL}/3σ=(1-K)*Cp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 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 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等级 Cp值判断处理方法等级说明特级CP≥1.67过程能力过剩为提高质量,对关键项目再次缩小公差范围: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放宽波动幅度,减低设备等级。
Cp值当T与3σ的比越大,Cp值也越大,也就是说过程越稳定。
1级 1.67>CP≥1.33过程能力充分不是关键项目时可:1.放宽波动幅度。
2.降低对材料的要求。
3.减少检验的频次。
2级 1.33>CP≥1过程能力尚可必须用控制图或其他方法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产品按常规进行检验。
3级 1>CP≥0.67过程能力不足分析散步大的原因,全数检查或增加检验频次。
4级 0.67> CP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停止继续加工,找出原因。
否则全数检查挑选出不合格品。
Cpk等级评价等级 Cpk值改进措施处理方法等级说明A Cpk≥1.67继续保持制程非常稳定,继续保持,当Cpk大于2倍时,可以考虑缩小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