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月考试题文化生活
- 格式:pdf
- 大小:448.28 KB
- 文档页数:9
高二级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高二级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姓名:座号:班级: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_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了绕月探月工程的顺利开展,我国科学家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主量与微量元素等10多项研究,经过研究形成一批科研成果,采集到了很多第一手信息,发表数十篇相关论文,这对于指导绕月探月工程具有极高的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力和基础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2._年10月15日,______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这说明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民族文化资源,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C.树立竞争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回答3一4题.3._年3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计五大类22项,满汉全席烹制技艺.天福号酱肉制作技艺等众多餐饮老字号的手工技艺入选其中,成为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大特色.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 )①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经济效益④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_年2月28日.山东省廊坊市在时代广场用43块展牌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成果.该活动( )A.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B.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 )A.文化的源远流长B.文化的博大精深C.文化的区域特征D.文化的包容性6.______曾经热情的赞扬鲁迅是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肯定〝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D.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会促进文化的发展7.早在唐代,岭南文化就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平共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的嫁接,拿来为我所用,形成独特的文化流派.这表明岭南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她的( )A.独特性 B.多样性 C.开放性 D.包容性8.随着网络的发展,《秋天不回来》.《香水有毒》等一系列网络歌曲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这说明 ()A.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经济的反映,应兼收并蓄B.一种文化产品能够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C.只有现代技术和传媒传播的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逐渐消失〝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修身.国文课使他们在〝不情愿〞的接受中夯实了文化根底,成就了他们辉煌的文化建树.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们应该感恩传统文化的馈赠.陈独秀.鲁迅.胡适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据此回答9~12题.9.〝五四〞时期的文化先驱们的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这说明私塾( )A.是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B.在文化传承中比现代学校更有效C.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D.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过重要作用10.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11.传统文化对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馈赠是( )A.科学精神 B.人文关怀,自由平等C.民主思想D.博大精深的国学基础和爱国爱民的情怀12.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这启示我们(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容并收,海纳百川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C.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D.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13. 台湾《远见》杂志_年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受〝反共教育〞与〝台独教育〞所形成的〝思想牢笼〞的影响,但中国大陆在台湾受访者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在升高.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基本不变B.在台湾同胞的传统文化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认同感C.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是不得人心的D.大陆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根据材料回答14_15题:14.上述材料表明:( )A. 台湾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文化祖先;B. 世界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 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5.上述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作用:( )A. 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B.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风尚.礼节和习惯C. 文化传承的手段多种多样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6.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现象,以出位的言行.火辣的身体.暧昧的文字,震撼我们的国度和网络,特别是近期网络上出现的〝芙蓉姐姐〞,以自己别样的文字.热辣的舞姿和独特的自拍照片引起了无数关注,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网络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必然将在中国社会.文化.网络发展史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网络文化的出现表明 ( )A.文化现象作为重要的社会存在无处不在B.文化发展必将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C.文化发展走向颓废和没落D.文化生产失去控制17.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的习惯.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18.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使得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电脑的出现,使网络语言兴盛一时;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B.科技进步决定了文化的发展C.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19.______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内涵.而在新时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20.______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④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A.①②③B.②④ C.①④D.①②④21.._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了深刻而厚重的中国底蕴,从奥动会会徽的设计上体现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不包括( )A.可以反映不同民族文化之精粹B.不同民族文化有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C.推动世界文化同一化D.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_年5月18日~20日,_国际茶业大会暨茶·咖啡展览会在北京举行.针对世界茶叶的产销趋势.茶科技.茶文化.茶健康,来自世界各国的19位资深.权威人士分别进行了专题演讲,其丰硕成果和深远影响,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清晰体现.据此回答22—23题.22.杭州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口号.实践表明,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茶文化提升了文化口味,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3.美国和加拿大饮茶习惯迥然不同,加拿大人喜好喝热茶,而美国人则偏爱冰茶;加拿大重视茶叶质量,高档茶叶有市场;而美国则偏爱快速和方便的茶.这是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两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迥然不同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D.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敦煌等地挖掘到了大量汉代简牍,轰动了世界.这些简牍地出土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回答24-25题.24.下列关于汉字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C.我国各民族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D.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25.汉代简牍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 )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地特征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26.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B.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D.历史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少选的该小题不得分.27.舞蹈《千手观音》,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映辉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 )A.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现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B.中华文化的艺术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C.中华文化的艺术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既各有特色,又有相通之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人们必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据此回答28题.28.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B.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C.文化是民族所独有的D.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29.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民间艺术表演因为单调.沉闷等原因,观众越来越少,造成收入减少,经费不足,艺人转行,使得民间艺术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说明了( )A.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C.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创新B.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D.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衰微的历程30._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0日至28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成功举办,作为代表中华传统儒家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文化节,吸引了全球华人华侨的参与,增强了全球华人华侨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推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下列对于儒家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 )A.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应大力提倡B.儒家文化包含许多封建思想,不宜发扬C.儒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精髓,我们应全部继承D.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对我们的学习颇有益处3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这表明( )A.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C.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不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D.改革开放后,文化的作用才显得越来越重要32.近年来,随着〝______足印之旅〞〝重走红军长征路〞等精品旅游线路的推出,辉煌革命史成为了宝贵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逐渐兴起.开展红色旅游( )A.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文化熏陶过程C.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D.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33.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表明,传统文化( )A.具有继承性B.具有相对稳定性C.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不断改变其基本特征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是汉族的独特民系,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如客家的围屋在中国民居中是独树一帜的,客家话形成一种独特的方言.当客家人向海外移民时,又将中国文化带到异国他乡.据此回答34题34.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A. 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B.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C.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D.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安流中学高二级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A][B] [C] [D] 2.[A] [B] [C] [D] 3.[A] [B] [C] [D] 4.[A] [B] [C] [D]5.[A][B] [C] [D] 6.[A] [B] [C] [D] 7.[A] [B] [C] [D] 8.[A] [B] [C] [D]9.[A][B]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12.[A] [B] [C] [D]13.[A] [B] [C] [D] 14.[A] [B] [C] [D] 15.[A] [B] [C] [D] 16.[A][B] [C] [D]17.[A] [B] [C] [D] 18.[A] [B] [C][D] 19.[A] [B] [C] [D] 20.[A][B] [C] [D]21.[A] [B] [C] [D] 22.[A] [B] [C][D] 23.[A] [B] [C] [D]24.[A] [B] [C] [D]25.[A] [B] [C] [D] 26.[A] [B] [C][D]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少选的该小题不得分.27.[A] [B] [C] [D] 28.[A] [B] [C][D] 29.[A] [B] [C] [D]30.[A] [B] [C] [D]31.[A] [B] [C] [D] 32.[A] [B] [C][D] 33.[A] [B] [C] [D]34.[A] [B] [C] [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题10分.第36题8分,共18分.)35.材料一.______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材料二.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因此广东省提出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是什么?请你提三条建议.(6分)36.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8分)四.辨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37.背景材料:______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辨析: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就是依靠文化产业(11分)38.辨析: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发展.(1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题16分.第40题18分,满分34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39.材料一.______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材料二.文化这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符号,正在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浙江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口号的,不仅是浙江,广东.云南.江苏.陕西.山东.河南……都先后宣告,要在〝文化〞上大做文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试分析一下各地为什么纷纷提出要进行文化大省的建设?(16分)40.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深圳龙岗区大芬村是文化部命名的42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一个,它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近年来竟成为占领世界油画市场60%份额的〝中国油画第一村〞.小小的大芬村画廊林立,密布着300多间油画作坊和8000多位画家.画工和学徒.画商们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经过训练的画工们来临摹制作各类画品.这些称为〝行画〞的复制品被装进集装箱成批销售到世界各地._年各类油画销售额达到1.26亿元.材料二.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能力在6000亿元,文化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可观.(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8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振兴我国的文化事业?(10分)安流中学高二级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1_5 B B D B C 6_10 D D B D C 11_15 D A B A D 16_20 A CC B B 21_26 C AD C A A二.选择题Ⅱ:27.ABD28.AB 29.AC 30.BC 31.AB32.ABD 33.ABC 34.AD三.简答题: 35.(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分)(2)①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的岭南文化进行文化创新.(2分)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传统的岭南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2分) ③加强广东文化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及外国文化的交流,博采众长.(2分)④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岭南文化.(2分)(回答三条即可,总分不能超过6分) 36.(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分)(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3)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2分)(4)总之,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2分)四.辨析题37.(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文化由经济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3分)(2)文化产业是关于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的产业,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3分)(3)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远不至此.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4分)(4)题目的观点把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简单归结为依靠文化产业,是片面的.(1分)38.(1)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4分)(2)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6分)(3)认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没有认识到不同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是错误的.(1分)五.论述题:39.进行文化大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分)②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分)③同时,文化对人具有重大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能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指导人们的实践.认识和交往等活动,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④各省都提出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
高一实验部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和往年一样,为人们奉上了一桌丰富的“文化大餐”。
既有明星大腕,又有草根艺人,可谓异彩纷呈。
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就是文学艺术,是相声、小品、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的总称②文化源于文化工作者的创作③文化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④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中央的贺电,指出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这样说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C.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D.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当今国际竞争,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中国传统的优秀作品《花木兰》被美国和印度翻拍成动画片,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现象说明()A.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B.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
.“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
这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5.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山楂树之恋》获得巨额票房收入和良好的口碑。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班别:姓名:考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说明( )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2、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成经济领域新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山东文化产业超过1000亿元,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第四年保持近30%的增幅。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2009年下半年,重庆市开展轰轰烈烈的“唱红歌,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②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2009年国庆节期间,《建国大业》、《天安门》等影片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受,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影片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优秀文化满足人的各种需求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塑造人生6、对鸡、牛和草三种事物如何归类?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
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
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①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③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②③7、许多海外华人,尽管在异国他乡已经定居了几十年,但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习惯,如喜欢用筷子、喝绿茶,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等。
文化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为了纪念申办冬奥会成功,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特别发行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
这些邮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传递着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促使人们给予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更大关注。
由此可见①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④发行邮票成为传播奥运文化的有效方式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持久的战斗力。
可见班级文化①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①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考试时,你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你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你会不会随便丢弃……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
这表明A.文化决定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C.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D.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体现文化差异5.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不断衍变,她周围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她的设计,塑造了她的基因;她浸染着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
下列对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所特有的,是人与生俱来的B、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因为文化只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C、人类的精神活动属于文化范畴,而精神活动的产品属于其他范畴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购买蔬菜、水果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⑤某国议员竞选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⑦伦理道德观念⑧克隆技术A、①②④⑤⑦⑧B、②③④⑦⑧ C、②④⑥⑦⑧ D、②④⑦⑧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
有人说:“文化产业是无污染的产业”。
这种说法()A.正确,饮食文化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C.错误,网络文化会导致青少年学业荒废、道德滑坡D.错误,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5、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有()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人才是第一资源③文化消费更加丰富,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B、对中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C、一定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二政治月考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在校内外,我们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在城镇乡村遍布服务队。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
这说明()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C.文化环境各不相同D.文化活动需人人参与2、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3、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来的。
这体现了文化的基本功能()A.社会实践与文化教育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C.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D.文化的差异性4、文化产业是2l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l/5。
这说明()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据此回答第5~6题。
5、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地,对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着重要作用。
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6、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C.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7、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
下列对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所特有的,是人与生俱来的B、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因为文化只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C、人类的精神活动属于文化范畴,而精神活动的产品属于其他范畴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购买蔬菜、水果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⑤某国议员竞选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⑦伦理道德观念⑧克隆技术A、①②④⑤⑦⑧B、②③④⑦⑧ C、②④⑥⑦⑧ D、②④⑦⑧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
有人说:“文化产业是无污染的产业”。
这种说法()A.正确,饮食文化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C.错误,网络文化会导致青少年学业荒废、道德滑坡D.错误,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5、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有()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人才是第一资源③文化消费更加丰富,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B、对中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C、一定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生活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②③B..①③ C ①② D.①④2.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
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
这表明()A. 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B.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盐城自古因盐设城,因盐得名,两千余年海盐文化是盐城地域文化的精髓。
其中,盐雕艺术品晶莹圆润,蕴含东方美学的优雅意境,作为城市名片,为“盐城八珍”工艺品之首,凝练了海盐文化之魂。
这说明()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C.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4.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以上材料说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一种改变社会的物质力量5. 截至2013年7月23日,全国有20个省份公布了经济半年报。
数据显示,排名最末的宁夏,GDP 总量只有1 008.16亿元,不到前三甲(广东、江苏、山东)任一者的1/20。
究其原因,“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官本位观念”一直是束缚我国中西部许多省市发展的“三条绳索”。
这体现出()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B.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D.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6.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大学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拥有城镇户口是农村家庭的梦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丰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人生梦想差异的原因在于()①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②个人实践和素养的差异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教育所具有的特定功能A. 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7.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生活月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蒸汽机A. 农历八月十五B. 农历正月十五C. 农历五月十五D. 农历十二月十五3. 下列哪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A. 破釜沉舟B. 闻鸡起舞C. 背水一战D. 投笔从戎5. 下列哪个省份被称为“齐鲁大地”?A. 山东省B. 山西省C. 陕西省D. 广东省A. 景德镇B. 福州C. 泉州D. 汕头7. 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国庆节?A. 1月1日B. 5月1日C. 10月1日D. 12月25日A. 后梁B. 后唐C. 后宋D. 后周9. 下列哪个建筑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A. 故宫B. 颐和园C. 长城D. 大雁塔A. 牛郎织女B. 孟姜女哭长城C. 梁山伯与祝英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______。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3. 我国传统的春节,又称为______节。
4.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______。
5.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我国著名的______建筑。
6.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______编纂而成。
7.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______。
8. 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______,有“人间天堂”之称。
9.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序》和______。
10. ______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圣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高二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请谨慎作答!!!)第I卷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②企业进行生产③观看文艺演出④参观历史博物馆⑤网上评议政府活动⑥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⑦圆明园⑧邓小平理论⑨荒漠A①②③⑦⑧B②④⑥⑦⑧C③④⑤⑨D③④⑥⑦⑧2.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表现在()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文化③经济、政治、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同时产生并相互制约,共同发展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3.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不久以后,全世界掀起了社会主义运动高潮。
这表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历程B每一种文化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4.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多彩的草原文化。
青藏高原上,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藏族文化。
我国各族人民都在历史发展的每一时段、在全国每一个地区都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痕迹,同时每个民族也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表明()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不同地区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C文化现象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D文化之间相互联系5.现在各大专院校,经常通过组织、举办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等形式,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其主要目的在于()A影响大学生的交往方式B不失时机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C提高大学生这一方面的技能水平D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6.在很多图书馆的醒目之处,经常贴着这样一句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若干人的命运”,我们应怎样理解这一句话()A文化影响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C文化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7.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