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 格式:ppt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20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导读: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 235-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浅析美国描写语言学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宋丹【摘要】美国描写语言学致力于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其科学性和实用性特点对世界语言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替换分析、分布分析和直接成分分析方法等特点对于语言的描写和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美国描写语言学 发展 特点 评价一、引言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布拉格音位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之一,是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占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也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学派,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
代表人物有萨丕尔、博厄斯以及布龙菲尔德等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们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对语言结构的描写,致力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描写,为美国语言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产生以及发展在20世纪20 年代,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与研究中,语言学家发现应该将正在迅速消亡的印第安语系统地记录下来,当时的语言学家博厄斯和萨丕尔都强调尊重语言事实,主张记录口语为研究素材,对结构做客观的共时描写,促成了美国描写语言学的诞生。
萨丕尔通过他的著作《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强调语音的格局以及语言的心理基础,并认为语言是非本能的社会习俗,种族、语言和文化是不平行的,语言不能直接用文化和种族来解释。
20世纪30至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
他的《语言论》一书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代表性著作,书中他根据“我们能够将我们的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纳之于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的刺激反应学说来分析言语行为,并详细说明言语中的“刺激-反应”过程如Jack 和 Jill 的“S-r-s-R ”。
他认为“作为研究语言的人,我们所关心的恰恰正是言语的事项(s …r),它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却是达到某种巨大目的的手段”。
在这之后,派克和奈达继承了萨丕尔的学术基础,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和“素”,并且试图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
前言1.语宣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希腊-罗马3.古代中国一一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代印度:巴尼尼的《巴尼尼经》,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语法专著。
古代希腊一罗马:瓦罗的语法巨著《论拉丁语》4.古代的语文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
5.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先驱:威廉•琼斯奠基人:拉斯克、葆朴、格里木6.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7.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其《语言论》被称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圣经”,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
8.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
9.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10.语言交际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编码一一发送一一传递一一接收一一解码第一章1.语言的社会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人际互动功能2.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再编码形式。
3.聋哑人是能够思维的。
4.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第二章1.符号由形式和意义组成,二者之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2.征候和它反映的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和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4.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6.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
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以下就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