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
- 格式:xls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本一、基本信息1.医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记本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记日期: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二、不良事件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非预期的、可能导致患者伤害或死亡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差错、药物不良反应、设备故障、院内感染等。
三、不良事件报告流程1.发现不良事件:医疗人员在发现不良事件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对患者的影响。
2.初步评估: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立即报告。
3.填写报告:使用本登记本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
4.提交报告:将填写完整的登记本提交给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部门。
5.事件调查:医疗安全管理部门对提交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四、不良事件登记表序号发生日期事件类型涉及科室事件简述患者信息处理措施报告人审核人1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患者信息保护在记录和处理不良事件时,必须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六、保密承诺所有参与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的人员必须对事件信息保密,未经允许不得对外披露。
七、附则1.本登记本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2.本登记本的填写和使用应遵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3.本登记本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八、审核与存档1.审核: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登记本的填写内容进行审核。
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年份:桃子垅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使用说明一、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3年。
二、对科室上报的医疗平安〔不良〕事件进展反响,根据附表1记录医疗平安〔不良〕事件处理的内容,一式两份,一份科室存档,一份主管部门存档,做好登记,年终做好汇总。
三、根据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为7类:A、诊疗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B、不良药物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输液反响、输血反响、药品不良〔事件〕等。
C、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D、辅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丧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E、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F、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目录一、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制度 (3)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5)四、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7)五、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处置流程 (8)六、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9)七、医疗平安〔不良〕事件登记表 (10)八、医疗平安〔不良〕事件个案分析整改记录 (17)九、医疗平安〔不良〕事件年度分析总结 (18)十、医疗平安〔不良〕事件年度汇总 (19)桃子垅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平安〔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与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与医务人员人身平安的因素与事件。
包括:〔一〕可能损害患者安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三〕不符合临床诊疗标准的操作;〔四〕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五〕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六〕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七〕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XXX医院医疗风险及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登记本科室:XXX医院目录1、登记本说明2、科室医疗风险及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3、XXX医院医疗风险登记表(职能科室)4、XXX医院医疗风险限期整改通知单5、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登记表(职能科室)6、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调查反馈表7、XXX医院重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调查分析记录8、附XXX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9、附XXX医院医疗风险应急预案流程图10、附XXX医院医疗风险组织架构图11、附XXX医院医疗风险限期整改通知单12、附XXX医院医疗风险汇总登记表(科室)13、附XXX医院医疗风险登记表(科室)14、附XXX医院医疗风险登记表(职能部门)15、附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6、附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置流程图17、附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调查反馈表(职能部门)18、附XXX医院重大医疗安全事件讨论分析记录19、附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表(科室)20、附XXX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表(职能部门)21、附XXX医院医疗风险及安全(不良)事件年度科室任务1、《医疗风险及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登记本》使用说明一、本登记本为2023年制定,作为科室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各项内容必须按时如实填写,字迹清楚。
二、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三、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本,已填写的登记本由科室保存备查。
四、科室发生医疗风险,相关人员应及时登记且上报科室负责人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降低损害,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系统并登记,医疗风险及安全(不良)事件自查每月一次。
对每次督导和科室自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填写于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手册小组活动中,对于典型不良事件协助质控科及职能部门做好不良事件分析报告,对重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填写讨论分析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及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i级和ii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条例》、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二)iii、iv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记录本号:**********医院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不良事件管理记录簿使用科室:使用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患者的安全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医疗质量的核心,全院职工都应以此为核心,为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方便地报告影响患者安全的隐患和潜在的风险,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实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和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为两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伤害。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1.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患者安全。
2.通过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可以发现医院管理、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高医院管理、安全系统的水平。
3.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在信息系统上的信息共享,可以使全院职工在他人的失误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范围1.护理意外: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事件。
2.诊断或治疗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事件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
3.药物不良反应。
4.严重输血不良反应。
5.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6.严重院内感染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科室:年份: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使用说明一、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的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二、记录本由科室指定专人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三、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3年。
四、科室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根据事件性质上报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同时做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工作,并积极进行自查整改,年终进行总结。
五、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科室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反馈,根据附表1记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的内容,一式两份,一份科室存档,一份主管部门存档。
六、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为7类:A、诊疗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B、不良药物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输液反应、输血反应、药品不良(事件)等。
C、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D、辅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E、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F、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G、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七、不同类型报告接收报告部门(1)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医务科(其中门诊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上报门诊部)(2)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科(3)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上报药剂科(4)器械不良事件上报供应科(5)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科(6)服务行风不良事件上报监察处(7)环境、保卫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目录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3)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5)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7)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置流程 (8)六、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9)七、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 (10)八、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个案分析整改记录 (17)九、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年度分析总结 (18)十、附表 (19)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19)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20)3.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22)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反馈表 (2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检测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特制订本制度。
一、基本概念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副作用:是治疗使用的医疗器械所产生的某些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对疾病诊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风险。
只有通过医疗器械上市后,在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的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使用。
二、报告原则(一)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所用的医疗器械有关,需要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严重伤害包括三种情况:1.危及生命。
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诉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二)濒临事件原则。
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则也需报告。
(三)可疑即报原则。
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报告事件可以是与使用医疗器械有关的事件,也可以是不能排除与医疗器械无关的事件。
三、报告时限及流程(一)报告时限突发、群发不良事件立即报告,并在____小时内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死亡事件: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报告;严重伤害或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事件: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向器械科报告。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科室:___________年度:___________要求1、科室凡有不良事件都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并做好登记。
2、涉及纠纷及投诉的,按照《南昌市第一医院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工作方案》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目录1、《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工作方案》2、《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3、心一科不良事件处置制度4、心一科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5、不良事件处置分析总结6、附:各种不良事件上报表格(样表)一、医院成立医疗纠纷调解领导小组组长为院长,组员包括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等。
下设医患关系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金飞担任,电话XXXXXXXXX二、医疗纠纷防范医院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等职责。
各委员会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每季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会议,组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改进,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为各项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信息,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重点科室管理。
加强急诊科、产科、儿科、骨科、普外科、心血管科、ICU等医疗风险高的重点科室监管,保障医疗安全。
(二)做好医疗风险防范。
贯彻落实《南昌市住院病人风险评估制度》,对住院病人实施风险评估。
临床各科发现急危重症病人,科主任在积极组织抢救的同时,及时上报医务科。
涉及多科室协作抢救急危重病人和疑难、危急病人会诊的,由医务科负责组织指挥,组织扩大会诊。
符合ICU收治指征的危重病人应及时转入ICU治疗,临床各科不得截留。
(三)强化医疗缺陷管理。
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制度,临床各科对可能存在医疗缺陷的病案要及时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应组织讨论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效果评估。
(四)完善医疗技术管理。
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对手术医师进行考核,按医师的职称、手术水平和考核情况授予相应手术权限。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的,它是指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流程下,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制度。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机制1. 确定负责人:医疗机构应明确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的统筹和管理。
2. 报告要求: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责任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受影响的患者数量,责任医务人员调查和处理情况等。
3. 报告流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报告流程,确保医疗不良事件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流程应包括:事件发生→责任医务人员/相关工作人员报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初步调查→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事件处理→复查。
4. 报告保密:医疗机构应保护报告人的隐私,保证其不受任何形式的打压和威胁,避免有关当事人的不实信息泄露出去。
5. 报告奖励:医疗机构可根据报告情况,给予报告人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并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
三、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是记录医疗不良事件相关信息的工具,它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的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事件编号:填表日期: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件发生原因:患者信息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患者联系方式:事件描述事件描述:(请简要描述事件的经过)责任医生基本信息医生编号:医生姓名:医生职称/职务:医生联系方式:事件处理事件处理情况:处理日期:处理结果:事件审核审核人:审核日期:审核结果:备注:以上是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科室:年度医疗平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及时、有效地发现与处理医疗不良事件,尽可能减轻已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的不良后果,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医疗平安,提高医疗质量。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省医院评价标准及细那么?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不良事件定义与上报目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不良事件为由于医疗干预而不是患者疾病本身造成或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损害的事件。
目的:1、医院全体职工积极、主动的上报医疗不良事件,可有效抑制不良事件的进一步恶化,便于有关职能部门尽早介入,妥善解决,防止医患矛盾的升级。
2、医疗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有利于医疗管理部门对医院内医疗纠纷、事故与隐患有宏观的认识,便于分析原因及处理的合理性,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工作要求1、凡发生医疗不良事件或可能是医疗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
科室负责人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发生严重医疗不良事件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
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主动填写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
2、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如不及时〔当即〕汇报,或有意隐瞒,事后发现,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3、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医务科、护理部及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事发的详细经过,并必须于当班或当时完成调查经过〔含讨论〕,尽快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由医院依照有关规定进展处理,必要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医务科、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在组织调查处理医疗不良事件过程中,应有专人保管有关病案与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丧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5、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由科主任、护士长或指派专人登记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及后果,务必做到及时、正确,并及时组织讨论总结。
三、不良事件报告范围1、可能导致病人残疾或死亡的事件;2、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医疗事件;3、不符合临床诊疗标准的操作;4、有助于预防严重医疗过失发生的事件;5、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