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语言教案:鸡蛋哥哥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教案活动《鸡蛋哥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鸡蛋哥哥》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讲述鸡蛋哥哥成长过程,让幼儿解鸡蛋孵化成小鸡过程,以及成长中变化。
本章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学会表达自己想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鸡蛋哥哥成长过程,认识孵化、小鸡等概念。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自己话讲述故事。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注意观察生活中变化。
4.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分享、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学会表达自己想法。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变化,培养他们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鸡蛋哥哥故事挂图、小鸡玩具、鸡蛋模型。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鸡蛋哥哥故事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内容,激发他们兴趣。
(2)邀请幼儿扮演鸡蛋哥哥,体验成长快乐。
2. 例题讲解(1)讲述鸡蛋哥哥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鸡蛋孵化成小鸡过程。
(2)结合挂图,讲解故事中重点词语,如:孵化、破壳、小鸡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自己话讲述故事,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找出生活中变化,并进行分享。
4. 分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鸡蛋哥哥成长过程中变化。
(2)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鸡蛋哥哥故事挂图,展示故事情节。
2. 重点词语:孵化、破壳、小鸡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鸡蛋哥哥成长过程。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理解,画出鸡蛋哥哥从孵化到破壳,再到小鸡成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对鸡蛋哥哥故事情节有深刻理解,能用自己话讲述故事。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观察生活中变化兴趣不足,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引导。
拓展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养鸡场,观察鸡蛋孵化成小鸡过程。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学习,共同观察生活中变化。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鸡蛋哥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鸡蛋哥哥》。
通过讲述鸡蛋哥哥的成长经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长变化,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鸡蛋哥哥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点。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鸡蛋哥哥的生长过程,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物特点的能力,以及用简单句子描述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鸡蛋哥哥故事图片、动物卡片、成长过程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鸡蛋哥哥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请幼儿模仿鸡蛋哥哥的生长过程,体验成长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鸡蛋哥哥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鸡蛋哥哥的生长过程。
(2)结合动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用画纸、彩笔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
(2)用简单句子描述自己所画的动物,并与同伴分享。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鸡蛋哥哥的生长过程,巩固所学内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鸡蛋哥哥》2. 内容:(1)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2)动物特点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简单句子描述。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猫,它有圆圆的眼睛、尖尖的耳朵,还会喵喵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鸡蛋哥哥的生长过程,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点,帮助他们用简单句子进行描述。
2024年小班绘本教案鸡蛋哥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班绘本阅读》第四章,详细内容为鸡蛋哥哥的故事。
通过讲述鸡蛋哥哥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功能和孵化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鸡蛋的结构、功能和孵化过程,认识各种动物蛋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鸡蛋的结构和孵化过程的理解。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能力,以及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鸡蛋哥哥绘本、图片、视频、实物鸡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鸡蛋哥哥绘本故事,让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功能和孵化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不同动物的蛋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鸡蛋的结构和孵化过程。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鸡蛋哥哥的手工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鸡蛋的结构:蛋壳、蛋白、蛋黄、气室、系带、卵黄膜。
2. 鸡蛋的功能:营养、保护、呼吸、传递基因。
3. 鸡蛋的孵化过程:受精、胚胎发育、破壳而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鸡蛋哥哥。
答案要求:形象生动,结构清晰,颜色丰富。
2. 作业题目:用文字描述鸡蛋的结构和孵化过程。
答案要求:语言通顺,描述准确,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蛋的特点。
3. 家长参与: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手工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2024年小班优秀语言教案《鸡蛋哥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语言领域,以《鸡蛋哥哥》为主要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有趣的动物”。
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故事《鸡蛋哥哥》,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哥哥”、“鸡蛋”、“孵化”、“小鸟”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听、说、演等多种形式,理解故事《鸡蛋哥哥》的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掌握,如“孵化”、“小鸟”等。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卡片、头饰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鸡蛋哥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教师生动讲述《鸡蛋哥哥》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3. 学习生词:在故事中学习生词和短语,如“哥哥”、“鸡蛋”、“孵化”、“小鸟”等,通过卡片、头饰等形式进行互动。
4. 复述故事: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加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鸡蛋哥哥》2. 故事主要角色:鸡蛋哥哥、小鸟、其他动物3. 生词和短语:哥哥、鸡蛋、孵化、小鸟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鸡蛋哥哥,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
2. 答案示例:我画的鸡蛋哥哥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它正在孵化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有趣的动物故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鸡蛋哥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鸡蛋哥哥》的故事。
通过讲述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鸡蛋哥哥故事挂图、动物卡片、小鸡和小鸭的手偶。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鸡蛋哥哥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在做什么呢?”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鸡蛋哥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及其特点。
(2)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如“孵化”、“成长”等,帮助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鸡蛋哥哥》2. 重点词语:鸡蛋、孵化、成长、小鸡、小鸭3. 动物卡片:小鸡、小鸭、小鸟、小鱼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小鸡,它有黄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会捉虫子吃。
2. 作业要求:用彩笔画出动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鸡蛋哥哥》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到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成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引导幼儿描述故事情节时,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多加练习。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动物,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绘本教案鸡蛋哥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班绘本阅读》的第二单元,主题为“鸡蛋哥哥”。
详细内容包括:绘本故事的阅读与理解,对鸡蛋哥哥的成长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及对故事情节的讨论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了解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绘本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鸡蛋哥哥成长变化的描述,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鸡蛋哥哥》、挂图、卡片、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卡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鸡蛋哥哥的成长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绘本阅读(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绘本,引导学生关注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
2)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教师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独立观察绘本,描述鸡蛋哥哥的成长变化。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分享,给予评价和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1)鸡蛋哥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2)如果你是鸡蛋哥哥,你会如何帮助他?六、板书设计1. 鸡蛋哥哥的成长变化2. 故事情节梳理3. 学生的观察与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图。
2)写一篇关于鸡蛋哥哥的短文,描述他的成长变化及你学到的道理。
2. 答案:1)成长过程图:根据绘本内容,绘制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化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成长故事,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同理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绘本的选择:《鸡蛋哥哥》作为教学材料,其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优质教案《鸡蛋哥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趣事》,详细内容为鸡蛋哥哥的故事。
通过讲述鸡蛋哥哥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成长的点滴,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鸡蛋哥哥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故事中的角色。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鸡蛋哥哥故事书、图片、卡片、头饰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扮演鸡蛋哥哥,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关注故事角色。
(2)教师讲述鸡蛋哥哥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 例题讲解:(1)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如:可爱的鸡蛋哥哥、善良的小鸡妹妹等。
3.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排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复述故事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鸡蛋哥哥的故事2. 角色关系图3. 语言表达练习:描述故事中的角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复述鸡蛋哥哥的故事,并尝试用词语描述故事中的角色。
答案示例:鸡蛋哥哥很可爱,他和小鸡妹妹是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故事情节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下一步教学中,应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故事复述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鸡蛋哥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鸡蛋哥哥》的故事学习。
通过讲述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自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懂得珍惜成长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鸡蛋哥哥玩偶、成长过程图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鸡蛋哥哥玩偶,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鸡蛋哥哥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鸡蛋哥哥的故事。
”2. 讲解故事(10分钟):讲述故事《鸡蛋哥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展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扮演鸡蛋哥哥,模仿故事中的成长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成长的快乐。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故事中的情节为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语言表达练习,让幼儿互相讲述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鸡蛋哥哥》2. 成长过程:鸡蛋→小鸡→哥哥3. 重点词汇:孵化、成长、勇敢、自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复述《鸡蛋哥哥》的故事,并画出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
2. 答案:示例:鸡蛋哥哥先从鸡蛋孵化成小鸡,然后慢慢长大,变成了勇敢、自信的哥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鸡蛋哥哥》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了成长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成长过程,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鸡蛋哥哥》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鸡蛋哥哥》及教学反思小班优秀语言教案《鸡蛋哥哥》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恰当的语言和富有节奏的句式进行表达表现,了解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体验鸡蛋哥哥从不想长大到长大之后的情绪变化,体会长大的快乐与自豪,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鸡蛋哥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鸡蛋哥哥的成长过程,体验鸡蛋哥哥从不想长大到长大之后的情绪变化。
2.尝试用恰当的语言和富有节奏的句式进行表达表现。
3.体会长大的快乐与自豪。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观察比较不同,进入故事情境。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群朋友,都有谁呢?2.这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3.哦,原来也是一只小鸡,它叫——鸡蛋哥哥。
为什么躲在蛋壳里不愿意出来呢?二、仔细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一)看图自由讲述鸡蛋哥哥和动物捉迷藏的故事情节。
1.躲在蛋壳里的鸡蛋哥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鸡蛋哥哥在哪里?你能用鸡蛋哥哥躲在哪里这样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吗?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看着图片商量一下吧!3.你们好厉害,鸡蛋哥哥躲的地方全被你们发现了。
鸡蛋哥哥很调皮,和小动物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用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吧?4.鸡蛋哥哥玩得真开心,它得意地说了起来。
(二)讲述鸡蛋哥哥游泳的惬意与有趣。
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观看ppt,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小结讲述。
(三)情景表演鸡蛋哥哥走石头迷宫的故事情节。
1.鸡蛋哥哥又来到了一个地方,看看这里有许多的什么?2.看到这么多石头鸡蛋哥哥会说什么呢?3.那鸡蛋哥哥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走出迷宫呢?4.我们看看鸡蛋哥哥是怎样走石头迷宫的?5.试试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本领。
小班语言《鸡蛋哥哥》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故事《鸡蛋哥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听故事,培养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理解故事情节,提高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力的运用。
重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故事课件。
学具:学生座位牌、小鸡蛋图片、分享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鸡蛋哥哥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故事《鸡蛋哥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3. 随堂练习(10分钟)1)鸡蛋哥哥遇到了哪些困难?2)鸡蛋哥哥是如何克服困难的?3)我们从鸡蛋哥哥身上学到了什么?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与故事相关的例题,如:排序、连线等,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分享环节(5分钟)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小鸡蛋图片贴在座位牌上,分享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鸡蛋哥哥》的情节。
2.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互相谈论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故事《鸡蛋哥哥》的情节理解较为深刻,但在想象力运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鸡蛋哥哥故事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教材章节:《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教授故事《鸡蛋哥哥》。
2. 故事情节:讲述一只小鸡蛋努力成长,经历各种挑战,最终成为鸡蛋哥哥的过程。
小班绘本语言教案《鸡蛋哥哥》
教材分析:
本书讲述的鸡蛋哥哥是一个不想长大,想一直待在蛋壳里,让妈妈抱着的宝宝形象。
故事中有个可爱但爱管闲事的乌鸦先生,他想用自己尖尖的嘴,帮鸡蛋哥哥把蛋壳啄开。
于是鸡蛋哥哥拼命逃跑,结果蛋壳还是撞碎了!从蛋壳里出来的鸡蛋哥哥在受到妈妈的表扬鼓励后,勇敢面对长大后的自己。
他感觉其实长大也挺不错的嘛。
作者秋山匡以简单鲜明的画风描绘出鸡蛋哥哥不想长大的许多使人入迷的细节,书中天真浓情的对白,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将快乐和寓意同时点亮在孩子的心田,它在告诉孩子们:快快长大吧,打破蛋壳,你会觉得自己好酷,世界好美!长大也是件很棒的事。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鸡蛋哥哥为什么不想长大。
2、学说短句“鸡蛋哥哥躲在……”,并能大胆表达。
3、激发幼儿想长大的欲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画,想像故事情节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让幼儿自由想象并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
2、“鸡蛋哥哥”手偶玩具。
活动内容:
一、出示手偶,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你们认识它吗?
幼:鸡蛋……
师:真棒!他叫鸡蛋哥哥,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有关《鸡蛋哥哥》的故事,我们来听听吧!
(讲故事)故事《鸡蛋哥哥》:其实鸡蛋哥哥早就该从蛋壳里出来了,可他就是不想出来。
鸡蛋哥哥想一直一直待在蛋壳里。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经验说说)
幼:(讨论发言)
二、播放PPT,尝试自主阅读。
1、观察图片(P10-P11)
师:大家都说得很有道理,那我们来看看他到底为什么不想离开蛋壳吧。
(讲述故事一)
师:原来鸡蛋哥哥觉得躲在蛋壳里有很多好玩的事,可以这样,这样,这样,
躲着各种地方。
师:你们能找到鸡蛋哥哥躲在哪儿吗?(引导幼儿学说短句“鸡蛋哥哥躲在……)
幼:(观察图片,学说短句)
师:什么游戏也需要我们躲起来玩呢?那平时我们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时,你会躲到哪里去呢?
师小结:原来有这么好玩,有趣的事可以做,难怪鸡蛋哥哥那么喜欢呆在蛋壳里。
但是更重要的是。
这样可以一直让妈妈抱。
就像妈妈抱我们
一样。
2、观察图片(P9)
师:我们被妈妈抱着,感觉会怎么样呢?
幼:高兴……幸福……
师:谁来抱抱鸡蛋哥哥?我们大家也来抱一抱吧。
(幼儿个别抱----集体抱)师小结:看来抱抱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怪不得鸡蛋哥哥不想长大。
三、继续观察PPT,进一步了解鸡蛋哥哥。
1、观察图片(P14-P15)
师:但是鸡蛋哥哥也有不高兴,有害怕的时候,那它究竟会怕谁呢?
(出示乌鸦图)
师:这个全身黑黑的,嘴巴尖尖的是呀?
幼:乌鸦……
(讲述故事二)
“喂,你小子怎么还是蛋,,师:乌鸦只要一发现鸡蛋哥哥,总是一边追一边喊:
来,我给你弄开。
站在那儿别动!”“别!别!蛋壳破了,就没意思了。
”
于是鸡蛋哥哥拼命逃。
师:如果你是鸡蛋哥哥会逃到哪里去呢?
幼:自由讨论
师:我们来看看吧。
鸡蛋哥哥到底逃到哪儿躲起来了?
2、观察图片(P16-17)
幼:小猪鼻子里去了……(教师引导观察)
幼:小猪打喷嚏了……鸡蛋哥哥飞出去了……
3、观察图片(P18-19)
师:恩。
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鸡蛋哥哥就这样咕噜咕噜地从猪鼻子里滚出去了,“啪”地一声撞到石头上了。
(教师讲解动态线,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4、角色扮演,增加学习趣味性。
师:鸡蛋哥哥刚才是怎么滚的呀?
幼:咕噜咕噜……(教师引导加上肢体动作)
师:那老师现在当小猪打喷嚏,你们来当鸡蛋哥哥滚的样子,好吗?(教师引导)
师幼互动游戏。
5、观察图片(P25)
师:那鸡蛋哥哥这样用力一摔,你们觉得他的蛋壳会怎么样?
幼:裂开了……鸡蛋哥哥出来了……
师(追问):他的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观察鸡蛋哥哥的表情)
幼:伤心……难过……
师:对,鸡蛋哥哥也是这么想。
“唉,变成这样,也没办法了”
6、观察图片(P26、P28)
(继续讲故事)
师:第二天早上,妈妈看见长大了的鸡蛋哥哥说:“鸡蛋哥哥,你长大了,变得好帅呀!”于是,他来到水洼前看自己的影子,“嗯,你还不赖嘛!”鸡蛋哥哥悄悄地在心里说。
四、完整欣赏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好听吗?那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故事《鸡蛋哥哥》吧。
师总结:你看鸡蛋哥哥不想长大,是因为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还可以让妈妈一直抱着。
现在鸡蛋哥哥长了,他也很喜欢现在的样子。
那长大的
鸡蛋哥哥会做哪些事情呢?
幼:自由讨论。
师:嗯真棒,相信鸡蛋哥哥一定也觉得长大真好,我们小朋友也在一天天的长大也要快快乐乐地喔!我们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同伴听吧(结束)
五、延伸活动
1、大胆想像:鸡蛋哥哥长大了,还会做些什么事呢?
2、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自己长大了会做些什么事呢?
附故事:
《鸡蛋哥哥》
唉,这个小家伙,你看见他了吗?他呀,叫鸡蛋哥哥。
其实他早就该从蛋壳里出来了,可是,他就是不想出来。
这个鸡蛋哥哥想一直一直待在蛋壳。
为什么呢?因为。
还有其他很多好玩的事,比如可以这样,这样这样,躲在各种地方:躲在小狗的尾巴里,躲在牛牛的鼻子里,躲在绵羊的毛毛里,躲在兔子的耳朵里,捉迷藏。
还有呢?因为这样就可以一直让妈妈抱啊。
那么鸡蛋哥哥有没有不高兴的时候呢?当然了,比如,他很怵乌鸦。
每次乌鸦一发现鸡蛋哥哥,总是会一边追一边喊:“喂,你小子怎么还是鸡蛋。
来,我给你弄开。
站在那儿别动。
”鸡蛋哥哥就拼命地逃:“别,别,别,壳破了就没意思啦。
我就想做一只鸡蛋。
”鸡蛋哥哥跑阿跑阿,他急忙地躲到猪鼻子里。
“呼——终于没事了。
”可这个时候,猪的鼻子开始痒痒了。
“阿-阿-阿嚏——”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儿了吗?鸡蛋哥哥被这个大大的喷嚏给喷出去了。
“啪——”哎呀。
鸡蛋哥哥被摔到一块大石头上。
蛋壳啪啦啪啦啪啦,果然全裂了,一只可爱的小鸡,愁眉苦脸地看着一地的碎壳。
“唉,变成这样,也没办法了。
”鸡蛋哥哥终于从他的壳里出来了。
妈妈看见了高兴极了:“哎呀,我的宝贝,你突然长大了,鸡蛋哥哥你看上去好帅呀。
”鸡蛋哥哥有点不好意思。
鸡蛋哥哥走阿走,他走到水洼边,他要看看水里自己的影子,哇,真的已经不是可爱的鸡蛋了。
但是,自己比想像中的酷多了。
鸡蛋哥哥悄悄地对水洼里的自己说:“哼哼,你还不赖嘛。
我—鸡蛋哥哥,又帅又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