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24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同步练习题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它发生在() A.秦二世统治时期B.隋炀帝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后期D.唐高宗统治时期2.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大泽乡起义B.隋末农民大起义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大起义3.“开元盛世”被很多史学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开元盛世”之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贞观之治D.武则天改国号为周4.后梁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后梁政权的建立者是()A.黄巢B.李亨C.朱温D.王莽5.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从建立到灭亡,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A.138年B.146年C.285年D.286年6.唐朝灭亡后,政权分立,南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割据政权。
其中,占据太原的政权是() A.北汉B.后唐C.南汉D.后汉7.“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D.五代十国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
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
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材料三: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2)除了材料一所述原因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3)根据材料二,指出“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4)材料三反映“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9.下列关于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10.“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A. 618年B. 755年C. 763年D. 907年【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可能经历的事情有①姚崇就任宰相②杨国忠、李林甫把持朝政③安史之乱爆发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牵,宠爱杨贵妃,重用杨国忠、李林甫,朝政日趋腐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张艺谋导演曾借用下图人物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他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他是A. 安禄山B. 史思明C. 黄巢D. 朱温【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集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这充分表明安史之乱A. 是争夺帝位的斗争B. 导致了边疆地区不稳C. 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失衡所造成D. 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答案】B5.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 大泽乡起义B. 隋末农民大起义C. 安史之乱D. 唐末农民大起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出现的安史之乱的史实。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泛指野草)。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造成这种社会惨象的是()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2.天宝元年(742年),边军达到49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的85%以上。
各地的节度使日益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材料说明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安禄山担负重任,势力强大C.李林甫、杨国忠祸乱朝政D.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3.《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这主要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 A.朝政腐败 B.经济衰落C.藩镇割据D.国力强盛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无以为生,遂发动大规模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这段话不能说明唐末农民起义() A.推翻了唐朝统治 B.波及范围比较广C.与藩镇割据并存D.出现了杰出将领5.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741年B.755年C.763年D.907年6.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
“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权更迭十分频繁 B.民族交融不断加深C.统一是大势所趋D.疆域面积不断扩大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
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①宦官专权②藩镇割据③安史之乱④赋役繁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下列对五代十国政局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藩镇割据的延续B.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C.北方政权更迭,南方政局相对稳定D.分裂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9.下面是某学生在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时间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事件七国之乱安史之乱朱温篡唐原因分封诸侯外重内轻节度使权势加大导致社会秩影响唐朝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序混乱教训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取决于皇帝的素质B.必须削弱地方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10.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 藩镇割据B. 宦官专权C. 安史之乱D. 黄巢起义2.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下列事情中能够看到的有()①姚崇就任丞相②杨国忠、李林甫把持朝政③安史之乱爆发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3.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也曾有过一些山河破碎、战乱不止的“乱世”。
下列“乱世”出现在唐朝时期的是()A. 八王之乱B. 楚汉战争C. 安史之乱D. 靖康之难4.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于()A. 安史之乱前B. 安史之乱中C. 安史之乱后D. 黄巢起义中5.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A. 农民战争B. 统一战争C. 兼并战争D. 叛乱战争6.“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A. 皇帝荒废朝政B. 杨贵妃得宠C. 发生灾荒D. 节度使权利膨胀7.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陈胜吴广起义D. 红巾军起义8.唐玄宗统治后期,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是()A. 节度使B. 县令C. 郡守D. 丞相9.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A. 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B. 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C.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 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10.唐朝灭亡的标志()A. 刘裕建立刘宋B. 朱温建立后梁C. 曹丕建立魏国D. 王莽建立新朝二、综合探究题:1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政治制度篇】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经济发展篇】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栽舟,亦能覆舟。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单项选择1.安史之乱使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荒废朝政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2.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B.杨贵妃、杨国忠C.黄巢、朱温D.唐玄宗、唐肃宗3.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平定这场叛乱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高祖C.唐肃宗 D.唐玄宗4.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②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③人民赋役繁重④制定法律,减省刑罚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6.下列描述与下图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A.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起义最终取得胜利7.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其实质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8.唐朝灭亡后,“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该材料描述的是( ) A.隋朝统一的过程B.安史之乱C.五代十国的更迭D.黄巢起义二、组合列举9.唐朝曾经呈现出繁荣、富强的景象,但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开始走向衰落。
(1)755年,________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2)唐朝末年,__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选择题1.安史之乱爆发和结束时的在位皇帝分别是( )A.唐太宗唐玄宗B.唐玄宗唐肃宗C.武则天唐玄宗D.唐玄宗唐中宗2.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安禄山B.史思明C.姚崇D.黄巢3.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A.875年B.884年C.906年D.907年4.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江南地区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5.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A.贞观之治B.开元之治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6.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始于( )A.天宝危机中B.安史之乱中C.安史之乱后D.黄巢起义中7.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攻入长安,建立政权B.被藩镇势力镇压C.起义军转战南北D.推翻了唐朝8.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 )A.外族入侵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藩镇割据9.下列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⑤五代十国出现A.①②③④⑤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⑤D.④②③①⑤1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A.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B.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C.统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二、非选择题11. 简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12.(新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说说它的路线?“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唐朝灭亡后,延续这一局面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C5.C6.C7.D8.D9.D 10.A二、非选择题11.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宦官专权D. 黄巢起义【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
ABCD项都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但是唐朝由盛转衰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故选A。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这次起义()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但是后来起义遭到了联合镇压,没有将唐朝统治推翻;平定安史之乱的是唐朝政府,不是黄巢起义;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局面;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B.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C.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D. 五代十国虽然政权并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北方地区遭到浩劫,而唐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但并没有推翻唐朝。
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出现的十几个割据政权,它们与唐末的藩镇割据很相似,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但它们又与藩镇割据不同,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故选B。
4.以下哪个诗人的诗可能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李贺【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A.李林甫B.杨国忠C.安禄山D.史思明2.下列哪一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A.鉴真东渡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3.“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这句话描述的是( )A.绿林赤眉起义B.黄巢起义C.黄巾起义D.大泽乡起义4.他原是农民起义军将领,后因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并于907年建立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他和他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A.朱温后梁B.朱温后唐C.黄巢后梁D.黄巢后唐5.唐朝灭亡后,“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材料描述的是( )A.黄巾起义B.安史之乱C.五代十国的更迭D.黄巢起义6.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安史之乱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7.据相关资料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全国共有人口4141万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全国共有人口4531万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全国共有人口1690万人。
造成741年至760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8.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
这段材料中归纳的起义原因不包括( )A.政治腐败B.赋税沉重C.民不聊生D.自然灾害9.“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2. 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D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 A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3.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C.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D.人民赋役繁重4. 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A )A.安禄山、史思明B.安禄山、史朝义C.安庆绪、史朝义D.安庆绪、史思明5. “安史之乱”是一场(C )A.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6. 《唐朝》是中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唐朝乐队于1992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这张专辑在中国摇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唐朝灭亡的时间是()A.755年B.875年C.884年D.907年7.自唐朝建立历时290年,结束唐朝统治的是()A.安禄山B.黄巢C.史思明D.朱温8.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B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A )A.手握重兵的武将B.饱读读书的儒生C.前朝的皇亲国戚D.豪门大户的后代10. 黄巢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下列对黄巢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义军的领导人是黄巢B.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政权12. 明代文人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