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1.50 KB
- 文档页数:8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个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局部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局部,第一卷1至2页,第二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一卷考前须知: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1.化学在人类社会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响的是〔〕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根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别离出淡水2.以下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MgOH22NH4Mg22NH3H2O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Fe33H2O FeOH33HC 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O22MnO44H 3SO242Mn2 2H2O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 2H Fe2H2O3.以下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合理的是〔〕...A.将废铁屑参加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铝中添加适量钾,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进D.无水Co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4.以下实验操作或装置能到达目的的是〔〕A B C D混合浓硫酸和乙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收集NO2气体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5.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 104和105。
2023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天津(word版及解析)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地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地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地是A、玻璃 纤维素 青霉素B、尿素 食盐 聚乙烯C、涤沦 洗衣粉 阿斯匹林D、石英 橡胶 磷化铟8、对平衡CO2(g) 2(aq).△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地溶解度,应采用地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9、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错误地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地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0mol/L地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地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地CH3COOH溶液与pH=12地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地pH<710、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 B、PCl3和了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地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地极性分子 D、熔点由高到低地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11、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地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B、NH4HSO3溶液与足量地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NH3•+SO32-+2H2O 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 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地氨水:Ag++NH3·H2O=AgOH∙+NH4+12、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A、在原电池地负极和电解池地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地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地物质地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1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地是A、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地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地中和热,所用酸和碱地物质地量相等26、(14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地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20XX年高考真题—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天津卷)—解析版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个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1/ 51相对原子质量: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生产乙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从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 向2/ 51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 C 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A. A B. B C. C D. D A A、氢氧化镁碱性强于氨水;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C、电荷不守恒;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A、氢氧化镁碱性强于氨水,故A正确;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B错误;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4H++5SO42-,故C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5H2O,故D错误;故选A。
2022年高天津卷化学高考真题一、单选题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
对相关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A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种单糖B .中国“深海一号”平台成功实现从深海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C .我国实现了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制备,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以硅树脂为基体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硅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2.(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壤样品的元素分析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含量前六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l <SiB .第一电离能:Mg <CaC .Fe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 区D .这六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3.(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物质沸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 .426CH C H >B .HF>HCl C .22H S H Se>D .3223>CH CH CH CH 4.(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利用反应32422NH NaClO N H NaCl H O +=++可制备N 2H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H 3分子有孤电子对,可做配体B .NaCl 晶体可以导电C .一个N 2H 4分子中有4个σ键D .NaClO 和NaCl 均为离子化合物,他们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5.(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 、NO 等多种污染物。
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B .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 .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D .反应(Ⅱ)中NO 是氧化剂6.(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2SO 和1mol 2O ,反应()()()2232SO g O g 2SO g ƒ+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2O ,达到新平衡时,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 .3SO 的平衡浓度增大B .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 .正向反应速率增大D .2SO 的转化总量增大7.(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甲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碱性B .不能发生水解C .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D .分子中采取2sp 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68.(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25℃时,下列各组离子中可以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H +、4NH +、ClO -、Cl -B .H +、2Mg +、I -、3NO -C .Na +、3Al +、3HCO -、24SO -D .K +、Na +、23SO -、O H -9.(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选用仪器正确的是用量筒量取10.00mL 盐酸用瓷坩埚加热熔化NaOH 固体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异戊酯和水的混合物配制一定温度的NaCl 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温并搅拌A B C DA.A B.B C.C D.D 10.(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2H O是极性分子O原子的中子数为10B.188C.2O与3O互为同素异形体D.和互为同系物1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精校版)2022年天津理综化学高考试卷文档版(含解析)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化学部分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庞大奉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深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要紧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固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旧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 .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 和CH3OCH3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滴加K 3[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 2+,无Fe 3+ B .向C 6H 5ONa 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 酸性:H 2CO 3>C 6H 5OH C .向含有ZnS 和Na 2S 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 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 K sp (CuS )<K sp (ZnS )D .①某溶液中加入Ba (NO 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42–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 和含1 mol HBr 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学*科网C2H5OH+HBrC2H5Br+H2O ,充分反应后达到平稳。
32222 2 4 2 426 5 2 2 6 5 3 2020 年天津市高考选科考试化 学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o 59 Cu 64 Zn 65Ba 137第 I 卷1.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 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 NaOHB. NaClC. NaClOD. Na 2CO 32.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屠呦呦B. 钟南山C. 侯德榜D. 张青莲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淀粉和纤维素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B. 油脂的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C.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D.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CaCO 3 与稀硝酸反应: CO 2- +2H+ =H O+CO ↑B. FeSO 4 溶液与溴水反应: 2Fe 2+ +Br =2Fe 3++2Br - C. NaOH 溶液与过量H 2C 2O 4 溶液反应: H C O +2OH- =C O2- +2H OD. C 6H 5ONa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 2: 2C H O - +CO +H O=2C H OH+CO 2-5. 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3 2 2Na 2CO 3 溶液A B C D A. AB. BC. CD. D6. 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 A 海水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SO 2 气体 澄清石灰水 C溶液中的Cu 2+ 氨水D 溶液中的 NH +4NaOH 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A. AB. BC. CD. D7.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相同浓度的 HCOONa 和 NaF 两溶液,前者的 pH 较大,则K a (HCOOH)>K a (HF)B. 相同浓度的 CH 3COOH 和 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 约为 4.7,则溶液中c (CH COO - )>c (Na + )>c (H + )>c (OH - )C. FeS 溶于稀硫酸,而CuS 不溶于稀硫酸,则K sp (FeS)>K sp (CuS)D. 在1mol L -1Na S 溶液中, c (S2-)+c (HS- )+c (H S ) =1mol8.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科目(天津卷)一、选择题(答案在最后)1.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下列对所涉及化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样品中含有天然玻璃物质,玻璃是晶体B.“天舟六号”壳体使用了铝合金,合金是金属材料C.“长征七号”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是混合物D.“天宫”空间站新补充了一批氙推进剂,氙是稀有气体【答案】A 【解析】【详解】A .玻璃是非晶体,A 错误;B .合金和金属单质是金属材料,B 正确;C .煤油为碳原子数C11-C17的高沸点烃类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烃类,还含有不饱和烃和芳香烃,煤油为混合物,C 正确;D .氙是第5周期0族元素,属于稀有气体,D 正确;故答案为:A 。
2.下列化学常识,错误的是A.淀粉是一种多糖 B.葡萄糖有还原性C.油脂是一种高分子D.氨基酸具有两性【答案】C 【解析】【详解】A .淀粉本身属于糖类,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故A 正确;B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故B 正确;C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 错误;D .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具有两性,故D 正确;故选C 。
3.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23Na CO 和2BaCl 两种物质的是A.焰色试验 B.pH 试纸C.稀氨水D.24Na SO 【答案】C 【解析】【详解】A .钠元素、钡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钡,A 不符合;B .Na 2CO 3溶液显碱性,BaCl 2溶液显中性,故可以用pH 试纸检验Na 2CO 3和BaCl 2,B 不符合;C.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与氨水都不反应,都无现象,C符合;D.Na2CO3溶液与Na2SO4溶液不反应,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D不符合;故答案为:C。
4.下列常见物质及用途,错误的是A.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Fe2O3是铁红,可以用作染料D.钠起火,可以使用水基灭火器扑灭【答案】D【解析】【详解】A.胃酸中含有HCl,氢氧化铝可以与HCl反应,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正确;B.SiO2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正确;C.Fe2O3是一种红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C正确;D.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易燃性气体氢气,不能使用水基灭火器扑灭,D错误;故选D。
2019-2020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天津卷)(解析版)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1、解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
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低碳经济。
本题关注社会,密切联系实际进行了命题。
2、解析: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阵痛药,这是生活常识,A正确;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B正确;铜和铁组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故C错;铅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D正确。
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化学与STES。
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食品、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 M 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4.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 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p H= 4.5的番茄汁中c(H+)是p H= 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 H= 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3、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 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
2024年天津市高考化学真题(答案在最后)(2024年,第1题)1.关于天津博物馆典藏文物的相关化学知识,判断错误..的是A.太保鼎(西周)的材质是青铜,青铜属于合金B.《雪景寒林图》(北宋)的材质是绢(蚕丝织品),绢属于天然高分子制品C.白釉龙柄联腹传瓶(隋),其材质是陶瓷,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清),其珐琅彩由矿物颜料经高温烧制而成,该颜料属于有机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 .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合金,A 正确;B .绢(蚕丝织品)属于蛋白质,绢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B 正确;C .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 正确;D .珐琅彩由矿物颜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无机化合物,D 错误;故选D 。
(2024年,第4题)2.我国学者在碳化硅()SiC 表面制备出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C 是离子化合物B.SiC 晶体的熔点高、硬度大C.核素14C 的质子数为8D.石墨烯属于烯烃【答案】B【解析】【详解】A .SiC 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属于共价晶体,A 错误;B .SiC 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属于共价晶体,熔点高、硬度大,B 正确;C .C 元素为6号元素,故核素14C 的质子数为6,C 错误;D .石墨烯是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不属于烯烃,D 错误;故选B 。
(2024年,第7题)3.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含重金属离子(如2+2+Pb Hg 、等)的废液,加水稀释后排放B.轻微烫伤时,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再涂抹烫伤药膏C.乙炔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D .将有机废液收集后送专业机构处理【答案】A【解析】【详解】A .含重金属离子会污染水源、土壤,不能直接排放,A 错误;B .轻微烫伤时,可先用洁净的冷水吸收大量热后,再涂上对症药膏,B 正确;C .乙炔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防止爆炸,C 正确;D .有机废液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应收集后送专业机构处理,D 正确;故选A 。
天津高考化学真题2019年第一卷(共105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 在液氨中,[Fe(H2O)6]2+ 可以还原为2Fe2+,其氧化数的减少是由于 ( )A. 液氨是强还原剂B. Fe2+ 是弱氧化剂C. 液氨是臭氧D.Fe2+ 是弱还原剂解析:A2. 一定条件下,将5%浓度的稀硫酸铜溶液与0.2%硫酸铁溶液混合,可能得到的结论有:①溅到皮肤上可能不会痛感更令人恼火。
②溅到皮肤上可能产生带有绑殖斑文化的不良的及殖解化展。
③搅拌后长时口可能产生明显的褐色烟雾。
④产生剧烈的爆炸。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B. ③C. ①②③D. ③④解析:C3. 下列物质在6.0 mL食宿水中1m·1 FeCl3 ·6 L一2mg·mL が50mL 45 回加热至沸,鲜的颜色为玛万色:(1)车内之焰的颜色和深自醒紧度与牵前有晶乐的水解代_lnd消弱势的air‚比。
本改变的笑式是:2_FeCl_(g/Z)_(aq/1)→_¯FeCl_(z/L)_(aq/1)+ arg(11)气候上面是下列和术象(蠅)⒊︎FeCl_2⇌FeCl_3++Cl(111)Fe^(2 ul) +2e→Fe在试管中适主稻3~A. 魑B. 轰C. 乙D. 凡解析:B......34. 乙二醇(C2H4(OH)2)在制冷膚中的体效可写成:請A. C_2H_4_(OH)_2←→C_2H_4_(OH)_2^− +H^+B. C_2H_4_(OH)_2^−←→C_2H_4(OH)_2 +H^+C. C_2H_4_(OH)_2 +H^+←→c_(2_0_2)_(OH)_2^−D. C_2H_4(OH)_2 +H_2O←→C_2H_4_(OH)_2^− +H_3O^+解析:D35. 地方一个种反厄作在能得出如下结论的有:⒊通过反兑江的就反应反应是就是在反的贷种性行反誘化反的结构更活定性反对性的支和反立的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4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4.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B.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4分。
)7.(14分)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
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
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
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
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
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3)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 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24CrO 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 ,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 ;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8.(18分)2-氨基-3-氯苯甲酸(F)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_______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
(2)B的名称为_________ 。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而是经由①②③三步反应制取B,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4)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
(5)写出⑧的反应试剂和条件:_______________ ;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6)在方框中写出以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
……−−−−→反应试剂反应条件目标化合物9.(18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 g(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a.取待测NaI溶液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 mL 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123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滴定应在pH<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 mL,测得c(I-)=___________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10.(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各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的除去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H2S+Fe2(SO4)3S↓+2FeSO4+H2SO44FeSO4+O2+2H2SO 42Fe2(SO4)3+2H2O(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2)由图3和图4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 。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3)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
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Ⅱ.SO2的除去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 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2SOCaO−−−→←−−−①②Na2SO3(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 (l) Ca(OH)2(s)Ca2+(aq)+2OH−(aq)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5)已知25℃,NH3·H2O的K b=×10−5,H2SO3的K a1=×10−2,K a2=×10−8。
若氨水的浓度为 mol·L-1,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______mol·L−1。
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7 mol·L−1时,溶液中的c(23SO-)/c(3HSO-)=_____________。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B 3.A 4.D 5.C 6.B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4分。
)7.(14分) (1) 加热(或煅烧) 电解法(2)ac(3)2Cl 2(g)+TiO 2(s)+2C(s)===TiCl 4(l)+2CO(g) ΔH =−·mol −1(4)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24CrO -和272Cr O - NaOH 和H 28.(18分)(1)4 13 (2)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3)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或减少副产物,或占位)(4) 保护氨基(5)Cl 2/FeCl 3(或Cl 2/Fe ) 羧基(6)9.(18分)(1)250 mL (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避免AgNO 3见光分解(3)防止因Fe 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 3+的水解)(4)否(或不能)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5)(6)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7)①偏高②偏高10.(14分)(1)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30 ℃、pH=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3)H2SO4(4)2OH-+SO 22SO-+H2O32SO-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