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2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因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而闻名于世。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美国人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
他们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受外界干扰。
这种自由意识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娱乐中。
其次,美国人十分重视家庭和社交生活。
他们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经常举办家庭聚会和社交活动。
这种家庭和社交的重视也体现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会为了工作而牺牲家庭和社交生活。
此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体现在他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上。
他们热衷于各种健身运动,如跑步、骑行、游泳等,也注重健康饮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还表现在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上。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尊重和包容。
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加开放和包容。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多样而包容的,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家庭和社交生活,注重健康和运动,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这些特点使得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独具魅力,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向往和学习。
美国人日常生活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通常是充满活力和多样化的。
他们有着繁忙的工作和社交生活,同时也注重健康和休闲活动。
在美国,人们通常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他们可能会在家里或者外面的咖啡馆享用早餐,然后准备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学。
在工作日,美国人通常会在办公室或者工作场所度过大部分时间。
他们可能会
和同事一起开会、讨论工作,或者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午餐时间,他们可能会选择外出吃饭,或者简单地在办公室吃个便当。
下班后,一些人会去健身房锻炼,而另一些人可能会直接回家准备晚餐。
周末是美国人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时间。
他们可能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去户外郊游,或者去购物中心逛街。
一些人会选择在家里放松,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做手工活。
周末也是美国人社交的时间,他们可能会举办派对、聚会或者参加社区活动。
除了工作和社交,美国人也非常注重健康和休闲活动。
他们可能会去健身房锻炼、参加瑜伽课程,或者去户外跑步、骑自行车等。
在家里,他们可能会烹饪健康的饭菜,或者花时间和家人一起做运动、玩游戏。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努力工作,同时也注重健康
和休闲活动。
他们享受和家人朋友一起的时光,也喜欢在社交和娱乐活动中放松身心。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因个人喜好和地区文化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在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追求幸福和健康。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因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而闻名于世。
在美国,人们可以选择他
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并且社会也会尊重和支持这种选择。
这种自由和多样性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人梦想的生活方式。
首先,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
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职业、居
住地点、休闲活动和社交圈子。
这种自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乡村,人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次,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美国,人们来自不同的文
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家。
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识。
此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注重健康和活力。
他们重视运动和健康饮食,注重
身心的平衡。
在美国,人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如瑜伽、慢跑、游泳等,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同时,他们也注重心灵的平衡,通过冥想、放松和社交活动来保持心灵的健康。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多样的、自由的、包容的和健康的。
这种生活
方式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美国,体验和学习。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为世界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文化。
希望这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生活方式可以继续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1、工作与休息的习惯美国人的工作与休息时间是很分明的。
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不能打扰。
要办事、讲正事都要在上班的时间内完成。
美国人喜欢在当面或者在谈判桌子上拍板,而不喜欢在事后或私下找关系解决问题。
星期五晚上是朋友们相聚的习惯时间,他们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喝酒、玩游戏等游乐活动。
到了星期六、日他们带着家人或三、五个朋友一起开车到外面的世界玩。
2、使用体势语言的习惯美国人使用体势语言比我们多。
耸肩而面带不高兴的表情表示惊讶,耸肩而面带笑容则表示肯定。
食指和中指松成“V”字形,表示“胜利、加油、鼓励”的手势;拇指和食指构成“6”字形,表示“对、同意、很好”之意。
美国人讲话时,身体随时都在动,但不失幽默感,多留心就是了。
讲话时,身体不能向后仰、不能距离讲话者太远,应该面对对方、身体微微向前倾。
拇指与食指摩擦发出响声表示鼓励、支持或有了一个新的主意。
两手交叉在一起或放在腰间表示要打架的姿势。
手掌朝上向来回运动表示招呼人过来。
单用食指表示挑衅或不礼貌的行为,但可用来招呼动物。
3、卫生的习惯美国人养成了一种喜爱卫生的习惯。
有一句俗话说,在美国的街道上走一个星期,皮鞋不用擦。
你一出门,不用带卫生用品和水,到处都可以见到卫生设施,如厕很方便,用水很方便。
你去到学校,感到口渴,水龙头的水就可以喝;你去到饭店用餐,有很好的纸手巾、纸袋子。
用完餐后,顾客会自觉把吃剩的东西拿走。
而且吃饭时大口大口地吃,尽量不发出响声,以免影响别人。
房间里一般都铺上地毯,有抽风设备、空调设备,房屋内外装点得非常好看,周围环境整洁美观。
没有人乱扔垃圾、乱吐痰。
4、排队的习惯美国人做事都讲规章制度。
因此,排队成了他们的固有的习惯。
去商店购物、进餐、买票、上车等都按顺序进行,绝对没有人插队,熟人见面互相点头即可,不会乘机帮忙。
给你提供服务的办事员如果发现有人插队,立即制止,不讲情面。
轮到你的时候,还要等到他或她叫你的时候,你才可以越过黄线接受服务。
独居已经成为美国主流生活方式近年来,美国各大城市中年单身人口显著增长。
相比琐碎忙碌的家庭生活,独居人士认为,独居享有更多空间和自由,可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吸引不少已婚或中年人士投身其中。
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独居时代降临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
数据显示,独居家庭和无子女的丁克家庭已成为美国主流居家生活方式,高于由父母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
有人过得开心不少人主动选择独居,因为视个人自由高于一切,无法接受婚姻或家庭生活中必需的妥协让步。
来自达拉斯的拉迪卡就是这样一个“单身狂人”。
60岁的她是教育软件分析师,单身至今并乐在其中。
“我一直自己住,在4个不同的国家生活过,这没什么大不了。
我有自己的公司,会开飞机,一切事情都自己打理。
”她说。
拉迪卡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颇为满意:“我不忧虑未来,回家后犯不着与人争执,既不担心背叛也不会有"空巢症"。
与许多已婚朋友相比,我的生活可谓无忧无虑。
”对于不少家庭刚刚成形、疲于应付工作和家务的中产阶级,这样的生活方式确实令人羡慕:周末睡到自然醒,晚饭爱做不做,留出大把时间发展个人爱好,与好友聊聊电影、音乐和书籍。
即使是没有孩子的中年夫妻,因为要顾及对方感受,生活也不可能如独居那样随心所欲。
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美国近年来中年独居人口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55岁至64岁美国人中,目前有21%独居,将近2倍于1999年水平。
这些独居人士主要生活在大城市,《纽约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曼哈顿和华盛顿特区,近半数住户为独居者,而在爱达荷州和犹他州等相对偏僻的地方,只有两成住家为独居。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利嫩伯格认为,独居时代降临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
当今的独居人士相较以前更不容易为孤独感所折磨,因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与人交流。
享受独居的中年人士以女性为主。
与年轻时相比,这些50岁左右的中年女子无论人格和经济都更独立,生活能力强,加上多年积累的社交圈,更适应没有家庭羁绊的生活。
看美国人都如何解压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解压成为了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美国素有解压技巧丰富的国度之称,本文将介绍美国人常用的解压方法,以供参考。
1. 运动运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解压方式。
美国人普遍重视身体健康,并注重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
他们通过运动可以释放累积的压力,提高身体的代谢,促进身心健康。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瑜伽、篮球等。
慢跑可以帮助释放紧张情绪、增强心肺功能;瑜伽可以通过深呼吸和各类体位法帮助人放松身心;而篮球等团队体育可以加强社交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2. 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和舒缓呼吸来放松身心的方法。
美国人越来越重视冥想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减轻焦虑情绪,增强集中力和自我意识。
美国人通常选择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冥想,例如在家中的专用冥想室、公园或是练习瑜伽的场所。
在冥想中,人们可以尝试一些冥想音频或冥想应用程序,以帮助放松和专注。
3.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一种有助于情绪表达和情感释放的方式。
美国人普遍喜欢通过绘画、音乐、写作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这些创作可以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舒缓紧张情绪,并找到内心的平静。
美国人经常参加一些艺术课程或工作坊,以培养自己的艺术天赋和情感表达能力。
4. 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美国人解压的重要方式之一。
他们喜欢与朋友、家人聚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美国人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在社交活动中,他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5. 旅行旅行是一种广受美国人喜爱的解压方式。
美国地域广阔,他们可以选择在国内或国外进行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旅行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远离工作和日常压力,享受美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美国人通常会提前进行详细的旅行计划,以确保旅行的顺利和愉快。
美国人的生活
美国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丰富多彩。
他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乡村,美国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在美国,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喜欢在大都市中享受繁华
热闹的生活,他们可以在高楼大厦中工作、购物和娱乐。
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在郊外或者乡村中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他们可以种地、养牲畜,或者在自家的花园里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美国人也非常重视家庭生活。
他们会在周末和假期里和家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野餐、露营、钓鱼等。
此外,美国人也非常热爱运动,他们会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如篮球、足球、棒球等,或者在健身房中进行健身锻炼。
在美国,人们还非常注重个人的精神生活。
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如教堂礼拜、佛教寺庙等,或者在家中进行冥想和瑜伽。
此外,美国人也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派对、聚会等,与朋友和邻居一起共度愉快时光。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注重工作、家庭、休闲和精神生活的
平衡。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闲,美国人都努力追求幸福和满足。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也反映了美国这个多元文化国家的独特魅力。
美国的生活习惯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国家,其生活习惯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在美国,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美国人非常注重时间和效率。
他们通常会按时到达约会地点,做事情也非常迅速高效。
这一点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在工作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求高效率和成就。
其次,美国人非常注重健康和生活方式。
在美国,健康意识非常强,人们热衷于健身运动和健康饮食。
他们喜欢在周末去户外活动,比如骑自行车、跑步、爬山等。
此外,美国人对于有机食品和健康饮食也非常重视,他们会选择新鲜的食材来烹饪自己的饭菜,尽量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糖分。
另外,美国人也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交生活。
他们通常会在周末和假期与家人朋友聚会,一起享受美食和美好时光。
此外,美国人也非常注重社交礼仪,他们会在社交场合表现得非常友善和礼貌,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总的来说,美国的生活习惯体现了他们对时间、健康和社交的重视,这些习惯也成为了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引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人民的生活习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美国人常见的生活习惯,从饮食、作息、社交等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加深对其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习惯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与其多元的文化背景相呼应。
在美国,人们常常以快餐为主食,快捷方便的食物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美式汉堡、炸鸡、薯条等是美国人常见的快餐选择。
另外,美国人喜欢吃甜食,如甜甜圈、巧克力等。
然而,近年来,饮食健康意识在美国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饮食,如有机食品、素食、低糖食品等。
此外,美国人注重饮食多样性,他们习惯品尝不同国家的美食,如墨西哥的玉米饼、意大利的比萨饼等。
作息习惯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人的作息习惯较为灵活。
正常情况下,美国人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至下午5点。
然而,有些行业的工作时间可能更为弹性,例如科技公司、咨询公司等,员工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
休闲时间对于美国人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喜欢利用周末或假期与家人朋友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郊游、野餐、徒步旅行等。
同时,美国人也非常注重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参加健身房、跑步、游泳等运动活动。
社交习惯美国是一个以个人自由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这也影响了美国人的社交习惯。
在社交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独立性和平等性。
他们倾向于保持一定的私人空间,并尊重他人的隐私。
社交活动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经常与家人和朋友聚会,共同度过时光。
社交聚会通常包括聚餐、观看体育比赛、参加派对等。
此外,网络社交也越来越普及,社交媒体成为美国人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的重要工具。
总结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体现了其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饮食习惯既有快餐文化的痕迹,也有追求健康饮食的趋势。
作息习惯灵活,休闲生活丰富多彩。
而社交习惯注重个人独立和平等,同时也重视家人和朋友间的交流。
通过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文化。
九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美国史坦福大学国际咨询研究所的社会学家阿诺德·米歇尔,通过大量的资料,将当代美国人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归纳为九种,即:1.苟活者型;2.维持者型;3.附属者型;4.竞争者型;5.成就者型;6.自我型;7.经验者型;8.社会意识型;9.整合型。
以上九种生活方式若按群体类型划分,则可分成四大类:需要驱动型(1.2);外向型(3.4.5.);内向型(6.7.8.);内外向联合型(9)。
下面,简略描述美国人的这九种生活方式。
一、苟活者型:美国有600万苟活者,他们带有极端贫困的特点,倾向于绝望、压抑、退缩、怀疑。
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并反对保守主义。
绝大部分人教育水平低下,多病和衰老。
在所有美国人中,他们认为环境变化得最快。
二、维持者型:美国有1,100万维持者,这些人具有愤怒、怀疑和反叛的倾向,被认为是不考虑事情后果而好斗的人们。
他们不象苟活者那样已经丧失了希望,仍力图在经济上取得进展。
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为贫困所迫,经常参与地下经济活动,如走私贩毒。
三、附属者型:这是各种生活方式类型中最大的部分,大约有6,000万人。
美国的附属者一般被看作中等阶层,是传统的、一致的、保守的、有道德的、非经验的和家庭导向的、爱国的--最古老样式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群体。
他们的主要驱动力是适应,而不是表现。
四、竞争者型:这些人有强烈的进取心、抱负、竞争力和浮夸作风,他们努力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比附属者有着更多的欲望和要求。
大约有1300万美国人属于此类,这是一个由已经充满自我信心的附属者向成就者生活方式群体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群体。
五、成就者型:大约有3,500万美国人,在外向群体中处于登峰造极的地位。
他们建立起这个“系统”,而且现在依然掌握着该系统的航向,这是一个已经建立具体的生活方式的群体,他们具有天赋,努力工作,自我依赖,事业上成功和生活幸福。
成就者型的人比较坚定地倾向于保守主义,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反对急剧的变革。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1. 饮食特点
居家过日子的美国人买的食品都很简单。
一袋面包,一罐饮料,一袋胡萝卜,几个洋葱,偶尔也会买一盘牛肉。
他们极少用调味品,用得最多的是沙拉油。
2. 衣饰装扮
美国市面上,专营服装的商场特别多。
在美国买服装和一些日用百货,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你所买的商品没使
用过,无污染无损坏,并保存有发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都可以退货退款。
美国人不甚讲究衣着打扮,穿衣宽松、随便,不拘一格。
但是正式场合还是颇为讲究的。
3. 交通工具
在街道上,见不到什么行人,全是汽车。
偶尔见到一两辆自行车,也是锻炼身体用的。
公共汽车相对很少,主要街道上半个小时一趟。
4.通讯便捷
在美国申请电话十分简单。
你只要给电话公司打个电话,一天之后,就会得知电话号码,电话公司还会送一本电话号
码本,只要将自备电话插在房间的插座上,同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联系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图文传真机也普及到家庭。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因其多元化和开放性而备受瞩目。
在美国,人们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由和幸福。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在地区、文化和个人信仰的影响,但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
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信仰、伴侣和生活方式。
这种自由和独立的精神使得美国人更加勇敢和创新,他们愿意冒险、尝试新事物,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注重家庭和社交。
尽管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但家庭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聚会、节日庆祝和亲子活动都是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美国人也非常重视社交活动,他们喜欢和朋友一起聚会、参加社交活动,这也是他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
另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注重健康和运动。
健康意识在美国人中非常普遍,他们注重饮食、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很多美国人每天都会进行运动锻炼,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多元化、开放的,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家庭和社交,注重健康和运动。
这种生活方式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国家,也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向往和追求。
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英文阅读(4)推荐文章美国人的现代礼仪热度:有关30女人的养生热度:30岁男人的养生经热度:如何读懂爱人的性表情热度:描写元旦的现代诗歌3篇热度:☆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英语阅读:刮起“瑜伽风”♦♢♢♦健康生活方式英文阅读:懒人有理,不叠被子更益健康♦♢♢♦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养一只胖狗可能会令你更健康♦♢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养一只胖狗可能会令你更健康The chubby, inert pet dog has become a familiar household sight in richer countries. And yet there lies a possible boon to the out-of-shape among us. A recent study suggests that being told one’s pet is dangerously overweight might provide the impetus that gets an owner moving.胖乎乎、慢吞吞的宠物狗已经成为富裕国家常见的家庭景象。
但是对我们中间身材走样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福利。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告诉主人他/她的宠物太胖、存在健康风险,可能会给他/她提供锻炼动力。
It might seem that having a pet dog would result in considerable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at’s true, broadly speaking.A 2013 review of studies related to dog ownership concluded that as a group, dog owners spend almost an hour more per week walking than people without dogs. Even so, a survey from 2008 conducted in Australia found that nearly a quarter of all dog owners reported never walking their pets. This population of dog owners, studies show, actually engage in less physical activity each week than people without a dog.养个宠物狗似乎会增加很多运动量。
美国的生活习惯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国家,其生活习惯也反映了这种多样性和包容性。
美国人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首先,美国人注重时间和效率。
他们非常重视时间,准时是美国人的一种生活
态度。
在美国,迟到会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因此准时到达是一种常见的习惯。
此外,美国人注重效率,他们喜欢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追求事半功倍的生活方式。
其次,美国人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美国的饮食文
化也非常多样化。
美国人喜欢多样化的饮食,他们可以尝试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中餐、意大利面和墨西哥玉米卷等。
此外,快餐文化也非常盛行,美国人常常选择快捷方便的饮食方式。
此外,美国人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们热爱运动和户外活动,喜欢在周末和
假期外出旅行和参加各种活动。
美国人也非常注重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他们喜欢参加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美国的生活习惯体现了多元化和包容性,美国人注重时间和效率,
有着多样化的饮食文化,同时也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生活习惯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开放和自由,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窗口。
普通美国人一天的日常是什么样子的?以记者、白领、农场主为例在美国知乎上大多数以“美国人一般都……”开头的问题下,你都会发现这样的答案:“因为美国人很多,大家所在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一般’什么的,不存在的”。
确实是这样,所以,这篇文章只能告诉你,每个城市的不同的美国人,他们的一天是怎样的。
Ted Joy俄亥俄州新闻记者、作家我是个新闻工作者和作家,我妻子是个大学教授,我主要讲讲我家附近的人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
他们基本上都是结婚了20年40岁左右的夫妇,妻子总比丈夫小一两岁。
通常,男的都会在州立大学完成一个四年的学位,他们的主修专业跟现在从事的工作大多没什么关系。
大学的时候通常都兼职,尤其是在暑假,然后毕业后可能会同时兼着两三份工作。
就算可能没去过大学,他们也会大多经受过两到三年的技术训练。
并且如果他们是雇员的话,除了在大学受到的教育,每年还会去接受大概10天的额外训练。
不过三分之一的人都自己开小型公司(大概公司里的雇员不到六个),或者自己一人运营一个微型公司。
有人会问,你们那的人都穿西装打领带去上班嘛?我觉得,大概看心情吧。
他们有时候会穿正装,但有时候也会穿牛仔裤T恤。
如果他为自己工作的话,很有可能是靠技术吃饭了,大多是木匠或是电气技师,或者小型信息技术顾问。
如果是雇员的话,大概每周需要工作40小时;如果自由职业,就每周大多工作50小时了。
年薪的话大多是税前5.5万到6万美元(约35万到38万人民币)之间,不过一扣税就要扣百分之三十,你说这搁谁谁会满意?大多数的人会开车上班,路上需要花半个小时,如果下雨堵车的话还会更长一些。
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中午还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在这里,女性基本上也都工作,不过每周大概只工作20到25个小时,所以工资也只会有丈夫的一半。
她们挣的钱对家里也会非常有帮助,大多会用在家庭度假或是房子重装修上,但没有这些也影响不大。
很多中产阶级的女性工作都是与自己的兴趣有关,每天外出与其他人打交道来挣钱。
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英文阅读(2)推荐文章美国人的现代礼仪热度:有关30女人的养生热度:30岁男人的养生经热度:如何读懂爱人的性表情热度:描写元旦的现代诗歌3篇热度:☆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英语阅读:刮起“瑜伽风”♦♢♢♦健康生活方式英文阅读:懒人有理,不叠被子更益健康♦♢♢♦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养一只胖狗可能会令你更健康♦♢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英语阅读:现代生活刮起“瑜伽风”近年在世界各地兴起和大热的瑜伽,并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
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
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远健康的身体。
现代生活刮起又一次“瑜伽风”,我们一起做瑜伽吧!on one of her regular visits to new york from virginia, christine breighner told rebecca damon, a longtime friend, that she didn't want to visit the tourist sites she'd seen before. she wanted to extend her horizons beyond the latest broadway show or exhibit at the met. not too long before, damon had received a brochure advertising a call-and-response chanting session called kirtan after a yoga class. now she passed it along"i read the brochure and said, 'oh, that might challenge my comfort zone, so we should do it,' " said breighner.recently, breighner and damon attended a friday night kirtan at the integral yoga institute. the two friends, along with about 60 participants, sat on cushions facing a group of musicians whowore traditional indian kurtas — collarless cotton tunics — and played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including bongos, a wooden flute and harmonium, an accordion-like organ.for about two hours, the musicians played and chanted in sanskrit while the audience responded when moved. some clapped and swayed as they repeated the words; others simply listened with closed eyes and beatific smiles. the mood became more festive as the evening wore on, with many participants jumping up to dance: springing straight up and down, making chorus-line kicks and even walking on their hands.it was a definite scene — a mix of a religious revival meeting, a grateful dead concert, and summer camp. and it could certainly challenge many comfort zones. but if you can adjust your comfort level to include white people in dreadlocks and saris, if you can roll with belting out several rounds of "hare krishna" and "om nama shivaya," then you might just enjoy yourself.and with the average kirtan in new york requesting a donation of $10 to $15, it's a relatively inexpensive route to bliss in difficult times.as with meditation, the intent of chanting is to calm and focus the mind, relieving it from its usual chatter — grocery lists, money worries, petty arguments. "chanting works well because it engages the mind and because it's musical," said mitra somerville, 49, who leads integral's community kirtan. "the melody and the vibration of the words are very soothing and uplifting so people can really connect with it."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mericans seem to be connecting with kirtan. at the omega center in rhinebeck, new york, attendance to its ecstatic chant festival has doubled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the numbers are also up at integral. josgammato, 57, the center's general manager, said the friday-night kirtan would have about 25 participants 10 years ago; now the center will sometimes host 400 in a single weekend when kirtan stars like krishna das, jai uttal and wah! perform. at the jivamukti yoga school in manhattan, 700 people came last september to see krishna das, setting a record for kirtan at the center.if you've ever taken a yoga class where a rich, sonorous voice chanted on cd, chances are it was krishna das, who has become so popular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that he now performs at mainstream venues like the wadsworth theater in los angeles, the berklee performance center in boston and last month at town hall in manhattan.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英语阅读:现代人的联系方式让人抓狂full disclosure: this is an opinionated rant. why do i have to go to linkedin, facebook, and twitter to send messages? why do people insist on using these non-standard messaging systems? if people said, "don't call me on the telephone -- i prefer the delephone," you would think they were crazy. for a while, this was a minor inconvenience, but now it is starting to get out of control.do what you gotta do some people won't respond to email (or take a while to respond) but reply immediately when you contact them with twitter direct messages. other people do the same in facebook or friendfeed. and yet other people send messages that pile up in yooh, and then i get the skype pings.and gmail chat requests.oops, almost forgot friendfeed.this is getting out of hand. do what you gotta do. if one of these is the only way to reach somebody i need to reach, then i'll use it. but these are too many messaging systems, and they arebecoming a productivity drain.open standards always win lots of people say that email sucks, that it's broken. this "e-fail" mantra is really about the inadequacy of email systems, something that many entrepreneurs recognize and are aiming to fix. the reason why email will always be with us is that it is an open standard, and this mantra is always worth repeating:* open standards always win* open standards always win* open standards always winwinners and losers from a standards shakeout twitter has possibly gotten this right once again. because it is open, anybody can build an interface for its direct messages.linkedin totally fails on this count. linkedin is a great and very useful research tool. when i don't know how to contact somebody, finding out which of my contacts knows them is invaluable. i use it frequently. but then, i want to be able to contact that person by email (or telephone, or twitter if that is their preference). linkedin's messaging system is simply an irrelevant chore.methinks facebook messaging may go the same way. not being a big facebook user, i may miss the point. but i have noticed that the sort of person who in the past preferred to be contacted via facebook now prefers communication via twitter.the integration opportunitythis pain point is, of course, an opportunity. this integration has been referred to in the past as "unified messaging," but many of those solutions were too complex. you needed to buy into everything to use it at all.some great solutions are probably already out there. i am not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like tweetdeck, which is perfect forsomebody who lives in twitter. rather,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integrating twitter direct messages into existing messaging and email systems.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英语阅读:逃离现代生活,不插电的夏令营people in the us have a special camp to go to this summer.美国今夏有了一个特别的夏令营。
欧美人快乐生活十大方式2010-7-15 15:15:03 非常快乐网我们看看欧美发达地区的10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希望能触发您对生活的快乐灵感(另类快乐俱乐部综合整理)。
1. 阅读2.旅游3.教会4.参加各类俱乐部5.劳动(园艺、木工)6.party7.行善8.挑战(寻找刺激)9.艺术(欣赏艺术) 10.物质生活1.阅读在阿姆斯特朗机场的时候,欧洲人都在看书;美国芝加哥火车站里的人都在看书。
书是美好的,是妙不可言的……看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更何况“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欧美人已习惯了阅读,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阅读是虚拟而丰富的快乐。
2.旅游欧美人喜欢旅游,他们喜欢到海边、乡间去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对名胜的拜访;或是探险式的、游学式、游历式的等。
他们一般都是拼命工作一段时间,积攒一定的钱,然后便制定旅游计划,外出旅游。
旅游要钱、旅游要闲、旅游更要情—快乐的性情。
3.信仰(教会)欧美人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
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
不论是个人生活或者公众生活,都充满宗教的气氛和色彩。
人是伟大的、人也是渺小的。
心要有所依,心要有所系。
快乐有所信。
.参加各类俱乐部各种以爱好和兴趣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俱乐部,具有良好的社交功能,是为了那种亲密无间的情谊及希望有一个归属。
多有几个“世界”,多有几分兴趣;多几分相同,多几分快乐!5.劳动(园艺、木工)在欧美多数人没有保姆, 日常起居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制作些家具什么的是常事。
越来越多的房主希望有家庭园艺,那些品质优异、经过精心设计的花园可以增添生活乐趣。
适当的劳作是快乐的。
6.party欧美人热衷于参加party,一有适当的机会就会聚在一起乐一下,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诸如生日、节日、毕业、升迁、乔迁以及朋友间的感情联络等,都要举行party。
穿漂亮的衣服娱人乐己,游戏人生。
人是群居的动物,要快乐就要相聚。
7.行善(投身公益事业)欧洲人热衷慈善,是因为受到宗教的影响,他们有将自己财物捐赠给教会做慈善事业的习惯,美国人热衷慈善,这和他们多是欧洲移民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篇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你了解吗一、从林语堂与赛珍珠的决裂看文化差异林语堂与赛珍珠有多年的合作关系,赛珍珠是林语堂的出版商。
林语堂因此觉得自己与赛珍珠有很深的友谊,所以当林语堂想发明中文打字机但经费短缺时,就向赛珍珠借钱,没想到被拒绝,他很是想不通,于是与赛珍珠绝交。
这件事很说明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觉得相处时间长又没有龃龉就有友谊,但美国人缺少友谊这个概念,美国人讲利益。
赛珍珠帮林语堂出书,是互利的行为,林语堂赚了稿费,也赢得了名声,赛珍珠更赚了大头。
后来林语堂与赛珍珠位相同的伙伴关系,所以应拿一半。
可是,出版商有发行管道,控制了市场,他们拿走大部分利润,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一直是美国的现状,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自己做老板的原因。
至今美国的版税标准仍是8%到12%。
所以林语堂不必感到自己吃亏了。
如果他感到吃亏了,按照美国人的想法,他应该换个出版商。
林语堂显然不习惯这样的思维。
林语堂的想法可能是,我现在帮你赚钱,以后你也帮我赚钱。
林语堂向赛珍珠借钱发明中文打字机,与借生活费是不一样的,生活费数量往往较少,周期通常较短。
借钱做发明,类似于借钱做生意,借的数量往往大一些,还钱周期通常长一些。
赛珍珠很可能从商业眼光来看这件事,觉得新发明风险大,不愿借,也挺正常。
后来林语堂发明的打字机也没产生利润。
林语堂不必生赛珍珠的气,也不必因此而后悔与赛珍珠的交往。
当初不是赛珍珠帮他出书,他也不会有后来的地位。
中国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很多,林语堂之所以至今还被人记得,主要也是因为赛珍珠帮他出得几本英文书,因为中国作家能出英文书的屈指可数。
美国人不是不可以交往,只是与他们交往时要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
中国在历史上是超级大国,所以其价值观念在世界上也影响过其他国家。
但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了,别国不会受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会受美国价值观念影响。
所以,中国不能再输出友谊了。
在与别国、别国人交往,要以利益为重。
共同的利益可以弥补文化上的差异。
二、注重了“价廉”还是“物美”一次网上与一位国内朋友谈话,他问我能不能在美国搞到软件项目给他做,他认识几个天津大学的学生,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把软件项目给做出来。
众所周知,美国外包的软件项目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外包到印度,中国软件人才不少,可却很难揽到美国生意。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人英文程度不好所致,这确实是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不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打个比方,如果你有一个亲人生病了,需要找一位医生开刀,一家印度医院说,“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医院的医生有多年丰富的经验,至少开过十例这种相近的手术,都很成功,而且费用比美国医院低30%”。
另有一家中国医院说,“到我们这来吧,在我们这里做手术是最便宜的,费用比美国医院低70%,因为我们都是让医学院的学生来做”。
你会选择哪家医院呢?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毫无疑问他会选择印度医院,中国医院虽然更便宜,可是让医学院学生开刀,他们有经验吗?我的亲人不成了他们的试验品吗?选择软件公司与选择医院的道理是一样的。
美国人不光考虑成本,也考虑对方有无经验,能否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文中开头的那位朋友不了解美国人思维,他肯定接不到美国的软件项目。
如果了解了美国人的思维,例中的中国医院就可以说,“我们医院的医生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象你亲人这样的手术我们已做过十多例,每个手术都很成功,而且我可以给你这些病人的电话,你自己可以去核实,而且我们的费用比印度医院还低。
”这样的表述,不怕接不到美国人的生意。
不了解美国人的思维,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三、用一元钱店赚大钱几年前有个朋友跟我商讨开一元钱店的事,我们在一起研究了半天,最后认定开一家一元钱店一年可以赚五万元,当时觉得赚这个数字发不了财,不值得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做。
但后来发现,在美国就有以开一元钱店发大财的人。
我们当时计算一元钱店的收益时,只计算了每年的利润,却忽略了店铺本身的价值。
按照美国人的思维,如果这个店能够持续赚钱,那这个店本身就很值钱。
如果现在的十年期债券的利息是百分之五,那你如果要得到五万元的利息,你需要多少本金呢?答案是一百万。
如果你的店也能每年产生五万元的利润,那你的店也值一百万。
如果你只有一家店,别人可能不愿化一百万来买它,因为经营风险很大,今年能赚五万,明年不一定赚到。
但如果你能够多开几家,开成连锁店,美国人就会认为你的经营风险大大减少了。
这时你的店就一定值钱了。
连锁店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每个店的价值都高于单独经营时的价值。
美国有一家上市公司,叫“美元将军”(DollarGeneral),它开了6817个连锁店,每个店平均一年赚约5万美元,它的总市价是68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店价值一百万美元。
当初开这家连锁店的人发了大财。
其实,本来中国人开一元钱店有优势,因为一元钱的东西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但为什么没有见中国人开一元钱店发大财的呢?原因是中国人不愿合作,觉得与人合作容易受气、受骗,只信任家庭成员。
因此中国人的通常做法是开一个一元钱店,几年后赚了一些钱后就把店关掉了,想不到去开新店来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可见,按中国人思维赚不了大钱的事,到了美国人手中,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照样可以赚到大钱。
中国人要象美国人一样富裕,思维一定要现代化。
四、以“粗心”对待粗心在美国刚进公司工作时,公司要求员工穿西装打领带。
我那时不习惯繁文褥节,上班没多久,一天开车上班到了半路,才发现领带忘了打,回去拿意味着迟到,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准时到班上要紧。
当时心中是惴惴不安,生怕被老板骂。
到了班上,那一整天,与老板打了几个招呼,老板都没提我领带的事,我不由得庆幸,看来老板也是个粗心的人。
等到第二天,我打好领带到了班上后,老板笑著说,你今天可没忘带领带。
原来,老板前一日的“粗心”是故意的。
他不当时指出,是不想影响我的情绪。
事情过去了,再提起来,气氛轻松,当事人也不会再有精神负担,我不由佩服美国人的考虑细致。
篇二:九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九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张文宏------美国史坦福大学国际咨询研究所的社会学家阿诺德·米歇尔,通过大量的资料,将当代黄美国人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归纳为九种,即:1.苟活者型;2.维持者型;3.附属者型;4.竞争者型;5.成就者型;6.自我型;7.经验者型;8.社会意识型;9.整合型。
以上九种生活方金式若按群体类型划分,则可分成四大类:需要驱动型(1.2);外向型(3.4.5.);内向型(6.7.8.);内外向联合型(9)。
书下面,简略描述美国人的这九种生活方式。
一、苟活者型:美国有600万苟活者,他们带有极端贫困的特点,倾向于绝望、压抑、屋退缩、怀疑。
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并反对保守主义。
绝大部分人教育水平低下,多病和衰老。
在所有美国人中,他们认为环境变化得最快。
------二、维持者型:美国有1,100万维持者,这些人具有愤怒、怀疑和反叛的倾向,被认为是不考虑事情后果而好斗的人们。
他们不象苟活者那样已经丧失了希望,仍力图在经济上取黄得进展。
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为贫困所迫,经常参与地下经济活动,如走私贩毒。
三、附属者型:这是各种生活方式类型中最大的部分,大约有6,000万人。
美国的附属金者一般被看作中等阶层,是传统的、一致的、保守的、有道德的、非经验的和家庭导向的、爱国的——最古老样式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群体。
他们的主要驱动力是适应,而不是表现。
书四、竞争者型:这些人有强烈的进取心、抱负、竞争力和浮夸作风,他们努力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比附属者有着更多的欲望和要求。
大约有1300万美国人属于此类,这屋是一个由已经充满自我信心的附属者向成就者生活方式群体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群体。
五、成就者型:大约有3,500万美国人,在外向群体中处于登峰造极的地位。
他们建立------ 起这个“系统”,而且现在依然掌握着该系统的航向,这是一个已经建立具体的生活方式的群体,他们具有天赋,努力工作,自我依赖,事业上成功和生活幸福。
成就者型的人比较坚黄定地倾向于保守主义,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反对急剧的变革。
六、自我型:这是美国最年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群体(该类型人平均年龄21岁)。
金这些年轻的美国人(600)是在汹涌澎湃的变动中由外向型群体转化而来的。
他们发展成为具有内部导向、参与、发现、并创造新利益、制定新的目标的自我型的人。
愿贡献、有进取书心、严肃、好出风头、自我超越和自我陶醉、富有革新精神,是这种青年的鲜明特征。
七、经验者型:从总体上说,他们比自我型群体中的人年龄要大,因而离开抚育他们长屋大的外向生活方式群体更远。
他们通过个人对问题和思想的深刻思考或是通过享乐主义和实验,来寻求直接的生动体验。
其数目约1,100万。
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多从事高报酬------ 的技术和专业工作,但是与成就者型不同,他们讲究政治上的自由,对组织的领导者缺乏信心。
黄八、社会意识型:约有1,500万人,他们关心社会问题,社会趋势和社会事件。
他们是成功的、有影响的同时是成熟的——内向和外向成就者的综合体,虽然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金群体,但他们却有共同的信念,认为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共存,生活的非物质方面要比物质方面更为重要。
书九、整合型:并不是很多人都会对生活获得一个真正整合的信念——这个类型大概只有300万美国人。
他们具有外向的决断性和内向的渗透性两种双重特性。
屋整合型反映了成就型和社会意识型群体的双重特质:他们是创造者、煽动者、观察者和创作者;他们开放、自信、喜欢自我表现而且经常进行目标性预测。
------以上划分的九种生活方式群体,正是目前西方流行的一种说明“我们是谁”?的方法。
它以人们的需要、抱负、内驱力和期望的差异来解释:为什么某些人支持某些黄观点;为什么某些人是强大的统治者,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弱小的服从者;为什么某些人有着数学的天赋而其他一些人则具有艺术家的才能等等。
金生活在各种生活方式群体中,你会思考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如果简朴的志愿是一个人对于社会的理想图景,那么他将过着简朴的生活。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运用各种生活书方式塑造未来是十分有效的。
篇三:美国现代的发展与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美国的生活方式※ 社会时期的背景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
美国设计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次大战期间,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1、出现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
2、美国大众文化对于设计风格的影响。
二战后出生的“战后婴儿”从家庭消费力、对传统价值的淡漠感、对新事物的喜爱等方面都不同于父辈们,为了适应这代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就需要新的设计和文化形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