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极材料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1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组成,此外电池内还包括粘结剂、导电炭黑、集流体、极耳、封装材料等组成部分。
各主要组分有以下特点:(1)能可逆脱嵌锂的活性材料为正负极;正极一般是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2:M是Mn、Co、Ni中的一种或几种),负极是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可嵌锂脱锂的活性材料,如石墨、Si、Sn合金等;(2)电解液为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传输媒介,一般为溶有锂盐的碳酸酯类有机溶剂,锂盐主要有LiPF6、LiClO4等;(3)隔膜是具有一定孔隙率且电子绝缘的微孔薄膜,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隔膜的主要作用是分离电池正负极,避免正负极接触而发生短路,当电池内部由于短路温度升高到超过隔膜耐受温度时,常用的 PP/PE 会融化,封闭孔隙以阻止Li+通过,防止电池燃烧爆炸。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次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作为电极材料参与电化学反应,还要作为锂离子源。
在设计和选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要综合考虑比能量、循环性能、安全性、成本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该满足以下条件:①比容量大:要求正极材料有低的相对分子质量,且其宿主结构中能插入大量的Li+;②工作电压高:要求体系放电反应的Gibbs自由能负值要大;③充放电的高倍率性能好:要求电极材料内部和表面具有较高的扩散速率;④安全性能好: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⑤容易制备,对环境友好,价格便宜。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
因为过渡金属往往有多种价态,可以保持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的电中性;另嵌锂化合物具有相对于锂的较高的电动势,可以保证电池具有开路电压。
一般来说相对于锂的电势,过渡金属氧化物大于过渡金属硫化物。
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相对于锂的电势顺序为:3d 过度金属氧化物>4d过度金属氧化物>5d过度金属氧化物;而在3d过度金属氧化物中,尤以含Co、Ni、Mn元素的锂金属氧化物为主。
磷酸铁锂概况1.1 磷酸铁锂的基本概况磷酸铁锂英文名:LITHIUM IRON PHOSPHATE CARBON COATED;简称LFP;分子式:LiFePO4;分子量:157.76;CAS:15365-14-7;磷酸铁锂(分子式LiFePO4,简称LFP),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其特点是原料价格低廉丰富,工作电压适中、电容量大、高放电功率、可快速充电且循环寿命长、稳定性高,自90年代被发现后,成为了引发了锂电池革命的新材料,是当前电池发展领域的前沿。
磷酸铁锂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
采用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池被称为磷酸铁锂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众多优点,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
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厂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磷酸铁锂,国外加拿大Phostech Lithium公司、美国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国内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等。
世界各国正竞相实现产业化生产。
目前,国内的磷酸铁锂产业投资热正在兴起,其势头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
1.2 磷酸铁锂性能特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
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穿刺不爆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做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更易串联使用。
以满足电动车频繁充放电的需要。
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优势性能主要有:1、比容量大,高效率输出,高能量密度。
磷酸铁锂标准放电为2~5C、连续高电流放电可达10C,瞬间脉冲放电(10S)可达20C;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产品实际比容量可超过140 mAh/g(0.2C,25℃);2、结构稳定、安全性能好。
磷酸铁锂是目前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即使电池内部或外部受到伤害,电池不燃烧、不爆炸、安全性最好。
硅碳负极电芯一、硅碳负极电芯的简介硅碳负极电芯是一种新型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它结合了硅和碳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低成本等特性。
硅碳负极电芯的工作原理是将锂离子通过电化学反应嵌入了硅碳复合材料中,从而储存和释放能量。
二、硅碳负极电芯的优点1.高能量密度:硅碳负极电芯的能量密度比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更高,能够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2.高循环寿命:硅碳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能力,可承受更多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延长电池寿命。
3.低成本:硅碳负极材料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有助于降低整个电池系统的成本。
4.快速充电:硅碳负极电芯允许更高的充电电流,能够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
5.环境友好:硅碳负极电芯不含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符合绿色能源的发展趋势。
三、硅碳负极电芯的制造工艺硅碳负极电芯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材料准备:根据配方比例准备适量的硅、碳、粘结剂等原材料。
2.混合搅拌:将原材料放入混合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混合搅拌均匀。
3.制备电极:将混合物均匀涂布在导电基材上,经过干燥、碾压等工艺制成电极片。
4.组装电芯:将多片电极片组装进电池壳中,注入电解液,封装完成。
5.性能检测:对制作完成的硅碳负极电芯进行性能检测,如充放电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
四、硅碳负极电芯的应用领域由于硅碳负极电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动汽车:硅碳负极电芯能够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满足电动汽车的行驶需求。
2.混合动力汽车:硅碳负极电芯能够辅助发动机工作,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3.可穿戴设备:硅碳负极电芯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穿戴式设备等小型电子产品。
4.无人机:硅碳负极电芯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适用于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5.储能系统:在家庭、工业和电力系统等领域,硅碳负极电芯可用于储能设备的制造。
五、硅碳负极电芯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硅碳负极电芯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性能优化: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和配方,提高硅碳负极电芯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指标。
钴酸锂钴酸锂(LiCoO2)是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
二次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工作电压高、重量轻、比能量大、自放电低、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作为电源有广泛应用。
该项目以纳米四氧化三钴和碳酸锂为原料,经过混料、焙烧、研磨、二段焙烧、粉碎分级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工艺路线短,产品质量稳定,无环境污染。
制备的材料外形为片状颗粒,分散良好,具有良好的可供锂离子脱嵌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
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材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国内开发出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是2005年7月。
其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
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穿刺不爆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做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更易串联使用。
以满足电动车频繁充放电的需要。
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国内市场年需求12000吨以上。
锂离子电池简介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是锂电池发展而来。
所以在介绍Li-ion之前,先介绍锂电池。
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负极是锂。
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池即有电压,不需充电.这种电池也可能充电,但循环性能不好,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枝晶,造成电池内部短路,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电池是禁止充电的。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
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标题:锂电正极材料的46种包覆元素摘要:锂电池作为当前最常用的电池之一,在电子产品、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作为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和性能对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正极材料中,包覆元素的选择对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锂电正极材料的46种包覆元素,探讨它们在提高正极材料性能方面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正文:1. 简介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的能源存储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的储存和释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包覆元素在锂电正极材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护正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锂离子传输速率。
本文将着重介绍当前研究中涉及的46种包覆元素,探讨它们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2. 金属氧化物包覆元素金属氧化物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正极材料包覆元素之一,它们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可以有效保护正极材料。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包覆元素包括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铝等。
研究表明,这些金属氧化物包覆元素可以有效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3. 石墨类包覆元素石墨类材料在包覆正极材料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石墨类包覆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储锂性能。
其中,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锂电正极材料的包覆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应用潜力。
4. 碳类包覆元素碳材料由于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包覆正极材料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碳类包覆元素可以有效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寿命和储锂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离子传输速率。
5. 硅类包覆元素硅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储锂容量的材料,但其体积膨胀率较大,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的破损和失活。
Introduction锂离子电池(LIB)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集高能量密度、高输出电位、无污染、寿命长等优点于一身的新型储能电池。
至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后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以及航天等众多领域。
锂离子电池主要是由膈膜、电解质、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四个部分组成。
表 1 锂离子电池常用材料电池构件材料正极活性物质LiCoO2,LiNiO2,LiMnO2负极活性物质炭材料电解质溶剂碳酸乙烯脂(EC);碳酸丙烯脂(PC)二甲基碳酸脂(DMC);二乙基碳酸脂(DEC)隔膜聚丙烯微孔膜其中电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优劣的关键因素,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研发中的重点和热点。
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如何提高负极材料的嵌锂容量及其充放电速度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热点,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1-3]:(1)在电极材料的内部和表面,锂离子具有较大的扩散速率,以确保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因素,从而使电池能以较高倍率充放电,满足动力型电源的需要为;(2)为保证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小的容量损失,要求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和较高的充放电效率;(3)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与电解液和粘合剂的兼容性好,比表面积小于10 m2/g,真密度大于2.0 g/cm3;(4)保证电池具有较高且平稳的输出电压,在锂离子嵌-脱锂反应过程中自由能变化小,电极电位低,并接近金属锂;(5)有良好的电导率;(6)电极的成型性能好;(7)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在空气中稳定,无毒。
目前锂离子电池中的负极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炭质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硬炭和软炭),非碳负极材料(包括硅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1.1碳材料由于碳材料具有原料较丰富、成本低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等优势,所以成为了开发最早应用最多的锂电池负极材料。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天然石墨、中间相炭微球、焦炭、碳纤维等[4-5]。
磷酸铁锂资料,有兴趣看一下。
磷酸铁锂功能用途磷酸铁锂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性能1.高能量密度,其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产品实际比容量可超过140 mAh/g(0.2C, 25°C);2.安全性,是目前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3.寿命长。
在100%DOD条件下,可以充放电2000次以上; (原因:磷酸铁锂晶格稳定性好,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对晶格的影响不大,故而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存在的不足是电子离子传到率差,不适宜大电流的充放电,在应用方面受阻。
解决方法:在电极表面包覆导电材料、掺杂进行电极改性。
)4.记忆效应;5.充电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可以使用大倍率充电,最快可在1小时内将电池充满。
国内国际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商:国内: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湖南瑞翔苏州恒正其中天津斯特兰现在材料稳定批量产业化生产北大先行小批量生产国际:加拿大Phostech、美国Valence、美国A123、日本sony. 其中A123规模最大且得到美国的大力资助。
新颖性及特点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厂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国外美国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国内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等。
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造成环境污染。
世界各国正竞相实现产业化生产。
但是其振实密度低,影响电容量。
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为活法,产品指标不稳定。
磷酸铁锂的比表面积也是相当重要的,磷酸铁锂比表面积研究和相关数据报告中,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
(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
比表面积测定分析有专用的比表面积测试仪,国内比较成熟的是动态氮吸附法,现有国产仪器中大多数还只能进行直接对比法的,F-Sorb 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是真正能够实现BET法检测功能的仪器(兼备直接对比法),更重要的F-Sorb 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积检测设备,其测试结果与国际一致性很高,稳定性也很好,同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