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地理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7.39 MB
- 文档页数:4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的特征中国北方地区是指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它们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
以下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1.自然环境多样化: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多样化,包括草原、沙漠、山脉、平原和大江河流域。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东北地区则被山脉和森林所覆盖,西北地区则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
2.干旱气候:北方地区的干旱气候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和柴达木盆地,这些地区降水量非常有限。
北方地区的内陆地域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则非常干燥。
3.滨海地区:北方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滨海城市,包括天津、大连和青岛。
这些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了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绵延的海岸线,包括渤海湾和黄海海岸,是重要的渔业和旅游资源。
4.耕地和农业:北方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大片的耕地。
华北平原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农作物种植。
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则以极高的肥力而闻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6.出土文物和历史遗迹:北方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历史遗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天坛,沈阳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都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7.重工业和现代化发展:北方地区是中国重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沈阳、大连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拥有发达的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先行区域。
同时,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也吸引着大量的外资和高新技术产业。
总之,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煤炭能源资源,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
这些特征使得北方地区在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地理分布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专题0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知识讲解一.北方地区的自然及经济1. 自然地理特征2.经济发展二.南方地区的自然及经济1. 自然地理特征2. 经济发展三.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及原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东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是()A.山地、平原B.山地、高原C.盆地、平原D.盆地、丘陵【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解答】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故选:A。
2.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主要包括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甘肃省地跨四大地理区域,但兰州位于北方地区。
故选:A。
3.随着种子品种的不断更新,一直被视为“种稻禁区”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51°8′20″N,126°54′10″E),连续多年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是全国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地区。
结合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示意图和土地资利用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南临渤海、黄海B.以高原、山地为主,呈山环水绕的特点C.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D.土质贫瘠的黑土地,水资相对充足【分析】东北地区主题要包括黑(黑龙江省)吉(吉林省)辽(辽宁省)三省;东北三省与俄罗斯和朝鲜陆地接壤;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北三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北方地理区域,以黄河为界,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经济特征。
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地理特征北方地区地势较高,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黄土高原上,而西北地区则被著名的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环绕。
东北地区则有长白山、张广才山等山脉。
山脉和高原的存在使得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同时也影响了其气候和资源的分布。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对该地区的灌溉、农业和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辽河、淮河等河流也贯穿于北方地区,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气候特征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受到温带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西北地区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日温差大,年降水量较少。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农业发展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耐旱作物为主。
此外,很多地区还利用黄河和辽河的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三、经济特征北方地区的经济结构较为丰富多样。
华北地区以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为主,工业、农业、服务业均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西北地区以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为主,资源丰富,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为支柱。
东北地区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为主,工业化程度较高,以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产业为主要支撑。
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城、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北方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宜冰雪运动,大量的滑雪场和冰雪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综上所述,北方地区的独特地理、气候和经济特征使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大陆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为主的地域范围。
这些省份位于中国的北部,因此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详细描述。
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北方地区地势较高,地势北高南低,大致表现为阜丘交错的山地与平原相间的地貌。
其中包括以张北、怀来、四会为代表的太行山区、以吴桥、晋州、泊头为代表的崇明山丘陵,并且这些地区的山脉均为东西走向的。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冬季长且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
年降水量偏少,但分布较为均匀。
地处高纬度,冬季的气温极低,长时间的低温和大风天气对农作物和人们的生活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水域特征:北方地区的河流众多、流量大,其中以黄河、松花江、辽河等最为著名。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多个省区,曾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对北方地区的灌溉、水资源、农业和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特征: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口资源。
其中,黑龙江、辽宁和河北是北方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份。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人们在这里集中居住和生活,繁荣的城市和乡村的建设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
2.经济特征: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田等自然资源。
在中国的工业体系中,北方地区起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山西和辽宁等省份,在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方面具有较高的地位。
3.文化特征:北方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的封建文化、抗战文化、工人文化等各种文化形态交相辉映,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地理特征。
例如,山西的古建筑群、河北的抗日战争遗迹等都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标志。
总结起来,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特点。
自然地理上,北方地区地形多样、气候寒冷干燥、水域丰富,这些特点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农业、交通和工业等经济活动。
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知识点作为北方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知识时,需要了解一些与北方地区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地理知识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北方地区是指中国的北部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华北五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这一地区地处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2.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气候特点不同于南方。
它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节变化大。
3.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平原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的山地、丘陵和沙漠等。
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田等。
二、历史知识点1.北方地区的古代文明北方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就在这里诞生,有黄河文明、草原文明等。
历史上,北方地区还经历了夏、商、周、秦、汉、唐等多个朝代。
2.北方地区的历史名城北方地区有很多历史名城,如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呼和浩特等。
这些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受游客的喜爱。
3.北方地区的现代历史北方地区在现代历史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中都有北方地区的重要贡献。
同时,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北方地区仍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文化知识点1.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其中包括书法、绘画、民间工艺等方面。
同时,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如北京烤鸭、山西面食等。
2.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活动和意义,深受人们的喜爱。
3.北方地区的现代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北方地区的现代文化也在不断繁荣。
如,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物、大众艺术等都在不断涌现。
同时,北方地区也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