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5
引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二)是为了指导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确保小区的功能合理性、艺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本文将在正文中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部分。
概述: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有效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
本文将围绕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定位与定位方案1.1了解规划区域的情况1.2定位小区的规划性质1.3制定小区定位方案2.功能布局与交通组织2.1划分小区功能区域2.2规划小区的交通组织2.3设计小区内的道路与街巷3.建筑布局与设计3.1制定小区建筑密度规划3.2设计小区建筑风格与形态3.3安排小区建筑物的布局与高度4.绿地与景观设计4.1规划小区的绿地系统4.2设计小区的景观元素4.3制定小区的绿化保养与管理计划5.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5.1规划小区的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5.2设计小区的配套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商场等5.3制定小区的维修养护计划总结: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二)系统地分析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工作要点。
通过明确小区定位、功能布局、建筑布局、绿地景观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内容,确保小区的功能合理性、艺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只有充分执行任务书中的规划要求,才能打造出符合人们期望的优质住宅小区。
总结:本文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二)的重要性和工作要点。
在每个大点中,进一步细分了若干小点,以保证内容的详细性和专业性。
仔细遵循任务书中的要求和指导,可以确保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创造出具有良好居住环境的小区。
引言概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是为了明确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指导设计人员在规划过程中的方向和要点。
本文将就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进行详细阐述,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结论总结三个部分。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任务指导书《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设计一——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塔里木大学·水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教研室2011年10月设计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指导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专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
3.做到功能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规划用地位于某山水园林城市,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约为17. 5hm2,地形图见后。
要求结合该城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空间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实惠的现代化居住小区。
设计适宜的住房类型,适宜的住宅组群。
住宅应功能合理,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采光、通风条件。
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
户型设计以多层((6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在顺应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还要能够导引房地产市场需求,帮助人们形成新生活、新思维。
2.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用地详见地形图,用地面积约17. 5hm2,四周均为居住用地。
其中,环城北路宽60m,与规划用地之间为30m宽的城市绿地;经一路宽16m,要求建筑后退5m;规划北路宽24m,要求建筑后退10m;经二路宽24m,要求建筑后退5m。
(2)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系则,提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
经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示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示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
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
同时应考虑远近期开发的可能性。
2.了解国内外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道路系统布置及道路段面的设计,包括道路平曲线半径和横断面设计、停车场的布置等。
(四)居住区总体布置1.掌握居住区内景观创造的各种手法,经过综合分析构思居住区总体布局结构与空间组织形式;2.分析居民活动特点, 掌握小型室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进行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及其它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布置,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环境设计,如:儿童游戏场地、成年人游憩场地等。
主要绿化树种应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第一篇:居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2某居住区用地平坦,周围大多为居住及配套用地。
该小区用地19721m ,规划居住1874人,建筑密度23%,容积率为2.2,绿地率为30%,住宅平均层数为10层。
小区中,一号楼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号楼为零居和一居室,两栋楼底层为商业配套。
七号楼、八号楼和五号楼楼层较低,户型较大,居住标准比较高。
三四五号楼南侧为消防通道,小区设有5200 m2的地下车库,其顶板距离地面1.5米。
由于小区位于某市文教科研区的重要地段,住户大多为年轻的知识阶层,整体建筑风格比较简洁明快,景观设计的风格应与建筑相统一,要求简洁、现代,应充分反映出住户的审美取向。
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休息、活动、交往的需要,设置适当的设施和场地。
同时,该区段地价昂贵,寸土寸金,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土地,既要通过设计提升小区品质,又要注意设计的实用性。
一设计要求:景观设计应满足居民多种户外活动要求;景观布局应适当考虑日照等因素;可以根据设计意图,调整原图中机动车停车位的位置,但保持原有数量不变。
在保持小区消防通道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弱化消防通道的线性形态。
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消防规范中对绿地的相关要求;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国家无障碍强制性规范。
二设计深度:1.设计总平面图比例1:3002. 主要节点或能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区块的剖面2个,比例1:100-1:200,标出关键部位相对标高3. 鸟瞰或者局部透视效果图若干4.简要的设计说明所有图排布在2-3张A1图纸上,平面表达方式建议为电脑线稿,手工上色三计划安排第一次:布置作业,调查第二次:调查讨论,设计一草,要求确定功能布局和基本景观结构第三次二草,方案深入修改第四次三草,方案深入修改,直至定稿第五次正图绘制四交图时间:1月1日上午第二篇: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与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城规09班适用)一、教学目的1、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探索21世纪的人居环境。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书正文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书一、前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准确表达规划设计需求,明确设计目标,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概述本项目旨在对xxx小区进行规划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绿化环境等方面的规划。
设计目标是建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
三、规划需求1.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实地勘察和区域发展规划,确定土地利用范围,合理安排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的位置和面积比例。
2.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内部道路网,包括主干道、支路、人行步道等,合理规划车辆和行人交通流线,确保交通安全和顺畅。
3.建筑布局规划确定住宅建筑的总体布局、楼间距离、楼高、楼型等参数,确保充分利用用地,并考虑采光、通风、私密性等因素。
4.绿化环境规划规划公共绿地、景观区域、花坛、草坪等绿化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四、设计1.编制住宅小区详细规划方案,包括总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并附带规划说明书。
2.设计小区内部道路路线、标准和规格,提出道路交通流量计算方法和交通组织方案。
3.设计住宅建筑的布局和立面风格,考虑建筑空间布局、景观连通性、视觉效果等因素。
4.设计绿化环境,包括公共绿地规划、植被种植、景观照明等方面,提供详细的绿化方案。
五、拆解1.土地利用规划1.1 确定土地利用范围和面积1.2 划分各功能区的位置和面积比例2.道路交通规划2.1 设计内部道路网的位置和布局2.2 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辆通行规则2.3 规划行人步道和非机动车道3.建筑布局规划3.1 确定住宅建筑的总体布局3.2 设计楼间距、楼高、楼型等参数3.3 考虑采光、通风和私密性等因素4.绿化环境规划4.1 规划公共绿地的位置和面积4.2 设计景观区域、花坛、草坪等绿化设施4.3 提供绿化方案,包括植被种植、景观照明等六、进度安排1.启动和组织章程制定2.资料收集和分析3.初步方案设计和评审4.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5.最终方案的制定和报批六、附件无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规定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规划编制程序等。
某住宅小区设计任务书某住宅小区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某住宅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
该项目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宜居的住宅环境,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
1.2 项目目标该住宅小区的设计目标如下:- 提供安全、舒适、宁静的居住环境;- 充分考虑居民的社交需求,提供社区活动区域;- 融入自然环境,增加绿化面积;- 优化交通流线,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设计合理的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设计范围2.1 总体规划设计针对该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包括道路设置、建造分布、社区活动区域、绿化区域等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道路设置:合理规划道路网,确保交通流畅。
- 建造分布:明确各功能区域的位置,包括住宅楼、商业区等。
- 社区活动区域:考虑居民的社交需求,设计相应的社区活动区域,如公园、休闲广场等。
- 绿化区域:将绿化面积最大化,增加植被覆盖率。
2.2 建造设计针对住宅楼的建造设计,包括建造外观、户型布局等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建造外观:设计现代简约风格的建造外观,与整个小区环境相协调。
- 户型布局:提供多样化的户型选择,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 公共设施: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如电梯、楼道等。
2.3 基础设施设计针对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等,具体要求如下:- 供水系统:设计稳定可靠的供水系统,保证正常用水。
- 供电系统:设计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确保供电稳定。
- 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排水不畅。
三、设计要求3.1 安全性要求- 确保建造结构的稳固可靠,抗震等级达到当地标准要求。
- 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道和设施,确保居民的安全。
3.2 环保要求- 优化绿化布局,增加植被面积。
- 使用环保材料,在设计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3 社区功能要求- 设计社区活动区域,满足居民的社交需求。
- 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公共设施。
四、设计交付物4.1 方案设计图纸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图、建造设计图、基础设施设计图等。
09建筑学住宅及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1. 住宅设计:居住建筑课是居住环境课程系列中的一门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城市住宅为对象,通过设计进一步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习住宅设计相关设计规范,掌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理解建筑设计全过程,并运用所学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局部施工图设计的训练。
2. 规划设计:(1). 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
(2). 初步掌握居住区结构规划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一般准则、内容和方法步骤。
(3). 训练全面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居住生活场所的空间环境设计。
(4). 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一般表达和方式方法。
(5).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二.设计要求1.题目名称:自定。
2.规划对象:甘肃省和平县或青海省平安县某地块(可任选一块进行设计)。
3.住宅设计要求: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要求每户客厅及主卧要南向布置)、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户型设计基本原则是动静分区、干湿分区、避免暗厨、暗卫。
4.规划设计要求和条件:(1). 规划设计要求:a.体现城市历史文脉,抓住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以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形式、传承、延续、乃至发扬光大人文特色和历史风貌。
b.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让休闲、文化、绿化环境成为社区空间的主题,力求达到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技术与人性的统一的完美境界。
c.突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充分结合地形,因地制宜。
d.顺应地形地势,便捷而有效地组织车行及人行交通,使小区人、车合理分流,保证小区内车辆的动态运行与静态存放安全方便。
(2). 设计规划条件:a.城市及规划地段的一般概况和有关建设任务要求;b.城市总体规划文件;c.城市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历史沿革及现时背景条件;d.规划技术经济指标;e.住宅类型及设计标准;f.规划地形图;g.规划地区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工程管网系统技术条件;三.设计内容(一)户型设计1. 多层住宅:三房二厅(>90m2 ,<130m2 )2. 小高层住宅:二房二厅(>90m2,<100m2); 三房二厅(>100m2 ,<135m2 )3. 高层住宅:二房二厅(>90m2,<110m2); 三房二厅(>100m2 ,<140m2 )4. 廉住房:面积控制在50m2内(占小区总户数的10%)。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建筑学四年级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此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做到有创造性、技术合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设计出理想的富有魅力居住小区。
二、小区用地状况郊区化住宅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城市化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郊区化住宅的发展不仅涉及新型住宅类型、新型社区建设,而且将深刻地影响城市的总体城市形态和社会发展。
在上述背景下,本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教学特地安排2-3个城市近郊的住宅开发项目作为规划设计教学地段。
地段1用地位于北方某较大城市的东北部,用地范围内(或)有一条河流穿过,不通航。
用地四周为城市各级道路所包围,小区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没有需要保留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地段2、3、4用地形状为不规则梯形,占地面积具体尺寸见CAD图。
用地较平坦,河岸比水位高50cm。
三、规划要求项目初步构想(参考)容积率为1.5-2之间。
建筑层数为5-7层;可局部做小高层。
日照间距为L=1.5h。
商业目标市场:本项目的公共配套建筑用途定位为中高档配套商业、饮食业及小区娱乐场所,主要为本区内居民服务。
考虑到本小区业主多有私家车的特点,可适当采用人车分流设计,减少车行对小区活动及人行的干扰,提高住户在小区内活动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营造舒适的步行空间。
不同人口密度的区域可有不同的停车解决方案。
停车:除宅前停车外,在组团与组团间的灰空间内解决地面停车,尽量缩短停车后到户的步行距离。
车位数联排住宅按每户一个停车位计,可设置在宅前(地面私家车位)或有独立室内车库,多层与小高层考虑设室外集中停车场(按100%设置车位),可考虑局部地下停车。
商业公共设施包括超市、餐馆、银行、邮局等,建筑面积约2000m2。
其中,超市约500平方米。
小区内有18班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与会所、商业街等非住宅类建筑结合,形成一个有吸引力、震撼力的形象,同时兼顾其使用半径。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概况1)项目位置基地位于温州市瓯海区,北侧为三垟大道,西侧为温瑞大道,南临水面,东为会所,基地现为停车场,场地平整。
2)占地面积地块规划用地红线红线面积19308平方米,详见附图。
3)地块周边状况西侧为主干道,街道噪音、污尘较大;东北角为三垟湿地大门,仿古牌楼形式;东面为坡屋顶会所;南侧为水面及湿地。
4)其它场地少许水面填平,基地需与场地外会所相联系。
2.项目优劣势分析优势1)地形优势2)主题概念优势3)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优势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优势劣势1)地形劣势2)环境影响劣势3)周边不良景观劣势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劣势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1.客户定位高收入阶层与单身公司白领。
2.主题定位安全、舒适、卫生、富有时尚气息和地域特征。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占地面积:19308㎡拟建建筑面积:42500㎡其中:住宅:38600㎡商业:4000㎡会所:200㎡停车场(库):不计容建筑容积率:<2.2建筑密度:小于30%车位数:0.5泊/户绿化率:大于30%2.户型配置(1)三室两厅建筑面积 130平方米占总户数30%(2)两室两厅建筑面积 90平方米占总户数40%(3)两室一厅或一室一厅(单身公寓)建筑面积 60㎡占总户数30%(4)所有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保证房间全部自然通风、采光,三室户保证两间卧室朝南,两室户和一室户保证一个居住单元朝南。
(5)考虑住宅间的遮挡问题,日照间距保证1.0H,建筑密度小于30%,容积率控制在1.8-2.2之间,绿地率大于30%,停车位大于50%户数。
(6)设计手法灵活,宜有新意,体现当前住宅发展趋势。
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
3.配套设施住宅沿街可设一层对外商店,层高4米;会所对内开放,供居民休息、娱乐、健身等用;物业管理用房约为住宅面积的0.4%;设垃圾站1个。
居住区(⼩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陈扶云编写⽬录⼀、居住组团设计任务书(⼀)1. 设计内容2. 图纸要求3.时间安排⼆、居住⼩区设计任务书(⼆)1. 设计课题2.建设⽤地3.设计条件4.设计成果5.时间安排三、居住组团规划设计课程指导书(⼀)1.设计步骤2. 图纸内容深度要求3.参考图集及资料四、居住区⼩区规划设计课程指导书(⼆)1.设计步骤4-1-1 构思4-1-2 进⾏结构分析图的设计4-1-2-1 ⽤地功能分区4-1-2-2 道路⽹布置4-1-2-3 绿化后组织4-1-3 住宅单元设计4-1-4 住宅组团布置4-1-1-1 住宅类型不同处理4-1-4-2 居住组团布置形式4-2 图纸内容深度要求4-2-1 功能分区4-2-2 住宅公建的布置4-2-3 效果图4-2-4 绿化规划图4-2-5 编写规划设计说明书4-2-5-1 规划意图4-2-5-2 有关指标4-3 参考图集及资料居住⼩区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1、该居住⼩区为昌北开发区详细规划的第⼀期⼯程,占地⾯积为22公顷。
2、规划现状图(图⼀)3、第⼀期居住组团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总⾯积为:22公顷总建筑⾯积为:264150平⽅⽶住宅建筑⾯积为:247500平⽅⽶公共建筑⾯积为:16650平⽅⽶居住⼈数:16042⼈居住户数:4583平均每户建筑⾯积为:54平⽅⽶住宅平均层数为:5层居住建筑⾯积密度:11250平⽅⽶/公顷居住建筑净密度:1200平⽅⽶/公顷⼈⼝⽑密度:729⼈/公顷平均每⼈绿化⾯积为:1.5平⽅⽶公共建筑指标:邮电、银⾏:1200平⽅⽶各类商店(菜场、饭店、修理、服务、粮店等):4200平⽅⽶托⼉所(1-2所):1200平⽅⽶幼⼉园(2所):2000平⽅⽶⼩学16班(1所):5200平⽅⽶卫⽣站:250平⽅⽶⽂化娱乐:1500平⽅⽶废旧物质回收站:800平⽅⽶会所:1800平⽅⽶合计:16650平⽅⽶⼆、图纸要求1.1/200住宅单元设计平、⽴、剖⾯图2.1/1000居住⼩区规划图3.居住⼩区中⼼鸟瞰图⼀张(表现图)4.结构分析图(⽤地功能分区、道路⽹布置)5.⼩游园平⾯设计图6.说明书(规划)三、时间安排:三个星期第⼀阶段: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完成结构分析图。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设计任务书1.项目概况1.1项目地块现状地块位于长沙天心区新姚路和木连冲路交叉口西北,总用地为11公顷,场地周边为已开发的居住小区。
2.设计依据2.1 本项目设计任务书的有关文件内容;2.2 本项目地块地形图;2.3 长沙地区相关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规范及规程;2.4 国家强制性设计规范。
3.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应充分分析本项目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状况及景观环境等要素,关注目标客户群的文化素质层次、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务实创新的规划、建筑、环境设计。
3.1注重效益的设计原则3.1.1 考虑发展商的开发效益。
小区建筑用普通装饰,力求视觉感官达到中高档小区标准。
3.1.2 考虑使用者的效益,应为居民设计出“物超所值”的高附加值产品和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户型以中小型为主,适当辅助90-120平方米的紧凑型3房。
建筑为多层和高层相结合。
户数比例各占50%左右,可上下浮动10%。
3.1.3 考虑开发商的社会效益,高起点树立项目的品牌和社会形象。
3.2 项目总体定位:中档3.3 建筑风格定位本项目的建筑风格由设计方自定。
4.项目经济指标及规划控制条件4.1用地面积:见用地图4.2 地块编号:A66。
4.3 用地性质为R2。
4.4 容积率不大于1.94.5 建筑密度不大于25%。
4.6 绿地率不小于35%。
4.7 长沙市规划相关技术规定。
4.8 长沙市日照规划相关要求。
5.环境规划要求5.1主题:生态自然式5.2要求:体现趣味性、自然性6.户型经济指标户型配比详见下表:7.社区商业配套项目中应设计部分社区商业,社区商业的建筑面积应控制在3千平米左右,以1-2层临街铺面为主。
8.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会所、幼儿园、管理用房、人防按国家规范和长沙市相关规定设计。
9.方案阶段设计成果要求9.1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规阶段和城市建筑方案编制成果要求。
9.2所有的设计必须采用国际标准的计量单位。
住宅小区方案设计任务书住宅小区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及背景1.1 项目名称1.2 项目地点1.3 项目规模1.4 项目背景及目标二、规划设计范围2.1 地块选择和定位2.2 区位交通及配套设施规划2.3 用地规划三、建筑设计要求3.1 建筑总体风格和造型要求3.2 建筑结构设计要求3.3 建筑功能分区及分户设计3.4 建筑高度和容积率要求3.5 建筑安全和环保要求四、景观设计要求4.1 公共绿地和景观规划4.2 小区道路和人行步道设计4.3 小区配套设施和景观家具设计4.4 植物配置和绿化效果要求五、交通与停车设计要求5.1 小区内部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5.2 停车位规划和布局5.3 公共交通接驳设计六、供水供电排水设计要求6.1 给水及消防供水系统设计6.2 动力供电系统设计6.3 销售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系统设计6.4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6.5 排水系统设计七、规划与建筑材料选用与环保要求7.1 规划与建筑施工材料选用要求7.2 材料环保与可持续性要求7.3 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回收设施设计要求7.4 绿色建筑要求八、安全与保护设计要求8.1 消防安全设计要求8.2 防盗与保安设施设计要求8.3 自然灾害防护设计要求九、项目工期及交付要求9.1 项目工期安排9.2 交付验收标准及要求十、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 项目投资概算10.2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附件:附件一:地块选址方案图纸附件二:建筑设计图纸附件三:景观设计方案图纸附件四:交通与停车设计图纸附件五:供水供电排水设计图纸附件六:规划与建筑材料选用申报材料附件七:安全与保护设计方案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 规划: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法律法规,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市政设施等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的行为。
2. 容积率:用以衡量建筑建筑物在一个单位面积上的容积,一般为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3. 可持续性: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1.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的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2.初步掌握居住小区结构规划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3.训练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居住空间环境设计;4.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一般表达内容和方式方法;5.掌握住宅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
二、设计任务和总体要求1.题目名称武汉市中心城区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规划要求规划设计要求突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努力体现安全、方便、健康、舒适和多层次、多功能、高品位等要求,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突出小区的环境设计,体现居住区规划新理念。
三、规划内容和方法步骤1.根据不同的用地情况,分析规划设计用地与城市的关系,确定居住小区的规模及规划结构等;2.在研究小区的空间组合和空间特色的基础上,选用与之相配的住宅形式。
建议以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3.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确定小区级、组团级公建规模、位置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4. 规划设计小区内的绿地系统及景观景点;5.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6.综合考虑竖向设计和工程管线问题;7.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
四、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1.容积率:1.5~1.82.小汽车停车泊位:0.7个/户3.户室要求多元化(含多层和小高层)小套20%:每户建筑面积≤90㎡中套60%:每户建筑面积100~120㎡大套20%:每户建筑面积120㎡以上4.每户以3.5人计算5.住宅日照间距:1:1.06.绿地率:不低于35%7.多层住宅面积≥60%五、设计成果1.规划设计说明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①用地平衡表②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③公建一览表3.图纸内容图纸规格A1(594×841cm)①区位分析图②规划结构分析图③道路系统分析图④绿化景观分析图⑤规划总平面图1:1000⑥小区鸟瞰图、透视图(大于2号图幅)⑦主要街景立面设计图⑧环境景观设计意向图⑨小区主要公建的平、立、剖面图1:200⑩住宅选型的平、立、剖面图1:100以上除公建和住宅单体选型、平、立、剖图可为黑白图外,其余均为彩图表现,表现手法不限。
居住区综合设计一、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1、起止时间:10-13周2、进度安排:二、项目基本情况该小区位于主导风向为某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的徐州,属二类气候区,寒冷地区。
地形方正,地势基本平整。
四面临街,均为城市支路。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占地面积:15公顷2、人数:5000 平均每户3.5人3、建筑容积率1.454、建筑高度或层数≤62.0米(西侧限高62.0米,东侧限高66.0米)区内住宅以6层为主,低多高层搭配设计。
5、总建筑面积:不限6、停车位要求:机动车停车位包括小区住户停车车位、商务酒店及小区商业配套所需停车车位、其他临时停车车位。
①小区住户机动车停车位按标准小型车位设计,数量按小区设计住宅户数1:1.5比例确定;②小区商业配套所需机动车停车位数量按100辆考虑;③其他临时停车位数量按100辆考虑;7、绿地率:不小于30%。
四、项目定位1、客户定位:客户群主要集中在35-50岁之间,以二次置业为主,在企业工作的管理阶层和高级职员以及政府官员。
2、建筑风格:在建筑外立面的一些主要部位通过一些传统的中式设计手法如对中式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外立面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体现“尊贵的”、“伟大的”、“精制的”、“可以传承的”的建筑品质。
3、主题定位:自行设计某种景观文化主题,倡导自然生活理念,通过对会所等物业管理项目的精心设置全方位诠释这一体现休闲、时尚的生活方式。
五、规划原则1、详细规划,确定规划结构,深入考虑空间环境的序列,功能、道路、绿化景观及公建系统的布置以及景观风貌,进行公建和住宅组团的详细布置。
2、建筑总体布局、造型、色彩应注重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围地块的关系;3、应合理处理商业、会所、环境场地之间的关系。
商业、会所及商务酒店不仅为小区住户服务,还要对外经营,应具有开放性,而居住区将实行封闭式管理,私密性较强,两者在地域布置上应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注意处理各种建筑空间的有机组合、过渡,做到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个人空间的私密性。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书范本1: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书1. 背景1.1 目的本书旨在规划设计一个高品质的居住小区,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和期望。
1.2 背景该居住小区位于城市发展新区,面积约为100亩,预计将建设为综合性小区,提供住宅、商业、公共配套设施等功能。
为确保小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制定详细的书来指导整个过程。
2. 目标2.1 总体目标规划设计一个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居住小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2.2 具体目标2.2.1 区域规划设计目标- 合理划分不同用地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区。
- 设计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确保良好的交通连接和流动性。
- 充分利用地形、景观等优势资源,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2.2.2 建筑规划设计目标- 设计适应不同居民需求的住宅单元,包括多种户型和面积的住宅。
- 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
- 设计合理的商业区域,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等需求。
3. 内容3.1 区域规划设计3.1.1 土地利用规划- 划分不同用地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区等。
- 合理安排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确保充足的绿地和公共空间。
3.1.2 道路交通规划- 设计合理的道路网络,包括主要交通干道和次要道路。
- 考虑交通流量和车辆安全性,确保交通畅通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3.1.3 自然环境规划- 利用地形、景观等优势资源,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 设计合理的绿化、景观、水域等元素,增加小区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3.2 建筑规划设计3.2.1 住宅区规划设计- 设计多种户型和面积的住宅单元,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 考虑户型布局、采光、通风等方面的因素,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3.2.2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设计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 注重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可达性,确保居民的便利性。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设计班级: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开课学期:总学时:96学时一、设计条件:提供资料:1.居住小区规划位置示意图2.居住小区规划用地现状及道路定位线图(1:1000)用地性质:以多层住宅为主的二类居住用地日照间距: 1/1 容积率:2.5-3.0建筑密度:≤28% 绿地率: ≥30% 停车率:100%(按户数统计)建筑限高:100M建筑后退红线:建筑后退城市干道道路红线(商业部分不小于15米,住宅及围墙不小于10米),建筑后退其它道路红线不小于5米。
交通出入口方位:以住宅小区规划用地现状及道路定位线图设计深度:应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二、设计要求:1、小区内应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备的公用设施,面向二十一世纪,形成功能完善、交通便捷、设施完备、安全舒适的新型居住社区。
2、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各类建筑的布局,力求结构合理,相互关系妥当,使用方便。
3、规划中要总体考虑小区的空间形态,处理好院落,组团、小区各级空间序列的组合,创造生动的小区外部空间。
4、规划中要综合处理道路和绿化的布置:使人车分流,各成体系,形成完整的道路绿化系统,并考虑设计小汽车停车位置。
5、小区内公建设施的配套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为准。
6、保证住宅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日照标准满足规范要,(多层日照间距比取1:1)。
7、根据不同的户型分布,充分考虑社区内居民的交往特点和要求,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交场所8、小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规划总用地、总建筑面积、居住总人口、总户数,户均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绿地率等。
三、设计进度安排12学时:1、讲课——居住小区详规及<规范);布置任务书2、布置调研任务提纲,搜集资料,现场踏勘3、调研汇报,资料交流12学时:完成总体构思,住宅选型12学时:完成设计一草(路网设计,用地统计,户型统计)24学时:完成设计二草(全部路网及断面设计,用地统计,户型统计,组团中心等细部设计)12学时:完成设计三草,(在二草基础上完成全部细部设计,数据统计,透视等)12学时:完成手绘草图、核对指标开始上正图12学时:完成正图及表现图四、设计图纸要求:图纸:1,总平面图(计算机和手工渲染)1:10002、分析图若干(必须有道路分析图、功能分析图、结构分析图、景观分析图)3、主要沿街立面(1:200/1:500)4、典型道路横断面5、主要住宅平面(1:200/1:300)6、局部地段放大设汁(1:300一1:500)7、局部和整体地段鸟瞰表现文字图表:(标注于图画上)1、设计构思说明(不少于1500字)2、用地平衡表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住宅统计表附:地形图:。
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建筑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小区及单体设计的相关知识,熟悉小区规划及单体设计相关规范,设计手法。
以便以后能顺利完成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与住宅设计工作。
当前我国土地面积有限,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信息化、城市化的时代,城市用地紧张,合理的小区规划、户型设计对缓解城市居民居住困难,改善居住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以发现社会即存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比研究现有住宅存在的制约性,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
住宅设计贴近生活,适应生活变化。
本课题强调对社会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关注,要求学生做一定理论上的研究。
培养学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完成课题的能务。
课程设计过程中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学习:1、掌握居住区的基本概念,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编制与设计, 掌握住宅设计基本参数和规范、法规;掌握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人居环境的外在影响因素;了解各种住宅类型、组合特征、合理造型;掌握住宅设计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国内外住宅发展最新成就和发展动向;掌握住宅设计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2、资料收集:正确评价有代表性的套型、单元和住栋平面,提出受制约的具体方面。
3、平面设计:正确理解相关规范与指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套型,组织好各功能空间的组合及流线关系。
合理的利用设计套型拼接成单元或住栋,以形成良好的住区环境。
4、立面设计:与平面有机结合,有创意,有时代气息。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概念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 000-15 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同使用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建筑学专业《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1.11《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2008级建筑学(三年级)开课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总学时:72学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初步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培养处理建筑群体空间和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能力,综合分析和组织小区建筑、道路、绿化等用地的规划设计,加深对居住区规划原理的理解。
学习掌握现代城市住宅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探索市场化背景下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3、以研究住宅的适居性为重点,合理进行平面布局,优化住宅的套型设计;运用住宅造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优化住宅立面造型;适用相关的生态节能技术,优化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创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4、学习并掌握居住区规划和居住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及规范要求。
二、教学要求掌握居住小区的设计方法、要求及基本绘图技巧;住宅套型设计的原则、方法及优化手法和住宅立面设计的方法及住宅技术设计的要求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由建筑单体设计转入建筑组群设计,综合处理建筑和环境设计问题的方法。
三、设计要求1、容积率不低于2.0,平均每户人口3.2人。
2、住宅组团布置应满足对日照、朝向、通风以及防噪声的要求,同时要形成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空间丰富的花园式居住小区。
3、组织好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设计道路的线型和宽度,布置停车场和回车场。
停车方式可按集中停车库、住宅底层架空停车和地面停车三种方式考虑,停车位按50%计算,考虑小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的布置。
4、进行场地设计,布置组团绿地、庭院绿化以及活动场地等,考虑垃圾的处理方式。
5、进行公建设施配套规划,如居委会、活动站、基层商店等。
6、进行住宅选型。
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和家庭结构类型优化住宅套型设计,居住空间具有灵活可变性,套型平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住宅建筑平面尽量布局紧凑,控制交通面积和辅助面积,完善使用功能,提高得房率。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适用年级:2015建筑学(4年级)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基本理念和设计特点。
2.学习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3.掌握现代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现代居住文化”
等观念。
4.了解住区规划设计有关规范、指标,初步掌握住区内用地结构、功能布局、流线组
织、建筑单体、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5.了解外部空间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室外空间形态塑造。
二.项目概况及规划要求:
1.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七星村,美林湖中心社区范围内,东临广清高速,距高速出入口4公里,距嘉福工业园4公里,距广清合作园9公里,距长隆国际森林旅游度假区10公里。
规划用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南部,属石角镇管辖,用地北侧有省道253经过,用地中部有规划太石路穿过,规划中用地面积约49.83公顷。
现状为农林用地、水域。
用地北边为新联村、新民小学,西边为美林湖,南边为碧桂园,东边为500KV高压走廊。
项目用地主要作为居住功能,配置相应的商业、文化、教育、运动、休闲、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并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布置区内道路系统与绿化系统。
2.规划要求:
根据所给任务书的技术经济指标,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提出对本基地的分析与思考;重视不同层面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考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的社会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完成住区规划方案设计。
三.设计内容规划建筑设计指标:
1、住宅类型及户型配比自定
2、公建配套指标(详见附表)
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配套标准进行,即片区级及以上,中心社区级,社区级。
1)片区级及以上配套设施包括:1处客运站、1处垃圾中转站、1个加油站等;
2)中心社区级配套设施包括:1所36班初中、1处社区服务中心、1处综合肉菜市场等;
3)社区级配套设施包括:1所36班小学、2所18幼儿园、2处卫生站、2处文化室、3处垃圾收集点、2处公厕等。
4)停车:住宅1.5车位/户(可建地下停车位)
(注:客运站和中小学不算在总用地范围内,可不做设计)
3、技术经济指标
1)容积率:居住用地≤2.75,商业用地≤3.0,中小学用地≤1.0
2)建筑密度≤40%
3)绿地率>30%
4)规划路红线宽度及建筑退缩要求:建筑物退缩7≤W<15米宽规划路边线不少于3米,退缩15≤W<24米宽规划路边线不少于5米,退缩24≤W<36米宽
规划路边线不少于10米,退缩36≤W≤60米宽以上规划路边线不少于13米。
(道路红线参考宽度W(m))
5)建筑间距要求:建筑物南北主要朝向间距不少于1H(H为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总高度),其他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要求。
6)建筑高度要求,高度≤100米。
四.设计内容及过程:
1、调研及构思阶段(2周)
7)实地勘察基地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
8)自选楼盘参观,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
9)对本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0)设计方向及初步的设计理念意向
2、概念性草图阶段(2周)
11)开发理念(设计主题、观点)
12)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性)
13)总平面构思
14)分析图:功能分析、交通组织、绿化景观分析等
15)建筑的组织模式
3、住区规划设计研究阶段(2周)
16)深入完善规划设计理念
17)核算技术经济指标
18)研究居住建筑组团:收集组团资料与实例,对各种组团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居民的生活行为特点和居住心理特点,探索可能的组团形式。
19)研究交通系统:分析比较各种交通系统的优缺点,并在道路类型、道路景观、道路功能(断面形式)、道路使用效率、道路与建筑关系、道路铺装、道
路与停车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加深对住区交通系统的理解,并探
索其设计方法。
20)研究住区的绿化环境设计:探索环境设计如何结合和深化规划设计的理念。
对景观型建筑、功能型建筑、公共环境、私有环境等进行分类研究。
了解
环境处理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收集环境设计的资料和实例,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总结和探索其设计方法。
21)研究居住建筑及单体设计:结合居民的生活模式与气候特点,居住建筑的室内空间布局应结合服务对象的居住行为和居住心心理特点,对居住建筑的造
型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探索及总结其设计方法。
4、住区规划深入设计阶段(2周):将上述研究从成果转化为具体的设计
5、住区规划设计制作阶段(2周):提交最终成果
五.成果
1. 总平面图 1:1000
2. 组团放大平面图 1:500
3. 交通系统分析图
4. 绿化景观分析图
5. 功能结构分析图
6. 住宅户型平面图1:200
7. 住宅户型立面图1:200
8. 主要沿街立面图
9. 道路断面图
10. 鸟瞰图
11. 局部透视图
12. 用地区位图
13. 经济技术指标
14. 用地平衡表
15. 设计说明
16. 图纸规格: A3彩色文本和图集
六.阶段进程
1. 设计前期(2周)第12周周4上午调研汇报
2. 草图一(1周)第13周周4上午交方案
3. 草图二(1周)第15周周4上午交方案
4. 修正(1周)第17周周4上午交方案
5. 正图(1周)第19周周4上午交成果
七.参考资料
1.居住区规划原理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资料集
5.城市规划原理
八.评分标准
学生作业的总评成绩由正图成果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采用扣分制,正图成果成绩按100%计算,平时成绩按照点名和成果迟交来定,点名一次不到扣3分,成果迟交一天扣5分。
2018 年11月
附表: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注:客运站和中小学不算在用地范围内,可不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