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五章 细胞膜及其表面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60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集及答案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一、单选题1。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A。
细胞核B。
细胞膜C。
细胞器D。
细胞质E。
细胞2.DNA 双螺旋模型是美国人J。
D。
Watson 和英国人F。
H。
C。
Crick 哪一年提出的( )A.1951 B。
1952 C。
1953 D。
1954 E。
19553。
那两位科学家最早提出了细胞学说( )A。
Shleiden 、Schwann B.Brown 、Porkinjie C.Virchow 、Flemming D. Hertwig、Hooke E。
Wanson 、Click4. 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A. Brown R B。
Flemming W C。
Hooke R D。
Leeuwenhoek A E。
Darvin C5. 最早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学者是()A。
Brown R B。
Flemming W C. Hooke R D. Leeuwenhoek A E。
Darvin C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是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A。
细胞器结构B.细胞凋亡C。
细胞周期调控D。
细胞通信E。
肿瘤细胞2。
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A. 分子水平B.亚细胞水平C。
组织水平D。
器官水平E.细胞整体水平三、是非题1。
细胞最早于1665 年由Robert Hooke 发现. ()2. 在十八世纪Hooke 和Flemming 提出了细胞学说. ()3。
细胞生物学就是细胞学. ( )4。
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 ()5。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质就是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填空题1. 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2。
细胞学说是由和提出的。
3。
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和。
4。
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五、名词解释1.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2.细胞学说(cell theory)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E 2。
第五章跨膜运输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
但是细胞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因此细胞必须具备一套物质转运体系,用来获得所需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据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15~30%,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细胞膜上存在两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permease)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如:各类APT驱动的离子泵;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物质,如:缬氨酶素。
通道蛋白与所转运物质的结合较弱,它能形成亲水的通道,当通道打开时能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所有通道蛋白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溶质。
第一节被动运输一、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ng),特点是: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某种物质对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据它在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D)来计算:P=KD/t,t为膜的厚度。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具有极性的水分子容易透过是因水分子小,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
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水、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是高度不通透的(图5-1)。
事实上细胞的物质转运过程中,透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现象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物质是通过载体或者通道来转运的。
细胞质膜简述细胞膜的生理作用1.限定细胞的范围,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高度选择性,(为半透膜)并能进行主动运输使细胞内外形成不同离子浓度并保持细胞内物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必要差别3.是接受外界信号的传感器,使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当的反应4.与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分化及癌变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其特点和意义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
其中脂类包括磷脂、糖脂和硫脂等,几乎都是两性分子,在水相中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朝向水相,疏水的尾部相对,自发排列成疏水双分子层,而且双分子膜一旦破损也能自我闭合。
磷脂双分子层的这种自我装配、自我闭合的特点赋予细胞细胞膜对细胞起保护作用,使每一个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脂双层分子具有流动性,有利于嵌在膜内的功能蛋白的旋转和转移,便于其发挥相应的作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多种多样:从组成看有单纯蛋白质、糖蛋白和脂蛋白等。
从结合状态看有不同的镶嵌方式;从功能来分,有载体蛋白、受体蛋白和各种酶等。
由此保证有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和细胞间相互识别以及传递各种信息的作用、感受和传递各种刺激的作用等多种功能,还使细胞具有多样性,保证了不同组织细胞和不同发育时期细胞膜功能的差异性。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指导)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1.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的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中。
这一结构特点为细胞核细胞器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细胞与外界、细胞器与细胞器之间有了一个界面2.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者结合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和功能,这些结构有利于物质的选择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为多种酶提供了结合位点,同时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结构特征。
医学细胞⽣物学试题及答案⼤全(⼀)《细胞⽣物学》试题姓名班级学号成绩⼀、A 型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不属细胞⽣物学的研究层⾯A.器官⽔平B.细胞整体⽔平C.亚细胞⽔平D.超微结构⽔平E .分⼦⽔平2.A.蛋⽩质B.核酸C.3.A .细胞⼤⼩B D .增殖⽅式E 4.测定某⼀DNAD .参与运动E .抗原,含量最多的是:3PO 4D 、核苷酸E 、含N 碱C.细胞内膜D.单位膜E.质膜10.下列那种属蛋⽩质在膜上的运动⽅式:A 、旋转扩散B 、弯曲运动C 、伸缩震荡D 、翻转运动E 、跳跃11.下列那些因素使膜流动性增⼤:A 、饱和脂肪酸多B 、胆固醇⾼C 、膜蛋⽩的含量⾼D、卵磷脂/鞘磷脂⽐值⼤C.多糖D.脂类E.⾦属离⼦13.下列那⾥是需能运输:A、脂溶性⼩分⼦进出B、不带电的极性⼩分⼦进出C、通道蛋⽩质运输D、载体蛋⽩质E、离⼦泵14.A.边周蛋⽩B.D.糖脂15.A、核膜B、内质⽹C16.A.B.部位D、P部位E、ATP酶C.酶的合成E.免疫应答A、葡萄糖6磷酸酶B、肽基转移酶C、GTP酶D、多糖酶E、蛋⽩酶20.下列结构不属于细胞器的是:A.微体21.⾼尔基体的标志酶是A、葡萄糖6磷酸酶B、GTP酶C、肽基转移酶D、糖基转移酶E、脱氢酶22.溶酶体主要内含:A、酸性⽔解酶B、GTP酶C、ATP酶D、糖基转移酶E、DNA聚合酶23.与脂类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A.sERB.rERC.线粒体D.叶绿体E.细胞核24.A、酸性DNA酶BD、酸性RNA25.A.⾼尔基复合体反⾯B.D.26.A、扁平囊B、⼤囊泡CC.滑⾯内质⽹B.与蛋⽩加⼯有关D.与细胞运动有关E.与细胞呼吸有关30.细胞呼吸的过程不包括A、酵解B、⼄酰辅酶A⽣成C、三羧酸循环D、氧化磷酸化E、肺呼吸31.蛋⽩质分选是在⾼尔基复合体的哪⼀部分完成的:A.顺侧B.中间层C.反侧D.反侧⽹状结构E.分泌泡32.ATP酶位于线粒体的A、外膜B、膜间腔C、基粒D、内室E、内膜33.具有清除异物作⽤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微粒体C.⾼尔基复合体D.内体E.线粒体34.属于染⾊质四级结构是:A、核⼩体B、螺线管C35.B.37.C.内膜和外膜基粒聚合成的D.氨基酸E.Na+D.膜间腔E.基粒41.构成染⾊质的基本单位是:A.核⼩体B.螺线管C.超螺线管D.染⾊单体E.染⾊体42.哪种细胞中没有核糖体存在:A.原核细胞B.⼼肌细胞C.神经细胞D.成熟红细胞E.脂肪细胞43.溶酶体中被消化的底物是外源的,称为:A.⾃噬性溶酶体B.异噬性溶酶体C.吞噬性溶酶体D.多泡⼩体E.次级溶酶体44.构成核糖体的核酸主要是:A.mRNAB.tRNAC.rRNAD.hnRNAE.DNA45.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微管构成:A.纺锤体B.染⾊体C.中⼼体D.纤⽑E.鞭⽑46.A.⾼尔基器C.48.A.G期B.S期C.G149.C.⾻髓细胞E.淋巴细胞C.滑⾯内质⽹D.溶酶体E.⾼尔基体53.核仁的⼤⼩取决于:A.细胞内蛋⽩质合成量B.核仁组织者有的多少C.DNA量D.细胞核⼤⼩E.细胞核内核仁的数量54.甾类激素进⼊细胞的⽅式为:A.单纯扩散B.配体通道扩散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E.膜泡运输55.腺细胞分泌酶的⽅式是: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简单扩散D.胞吐作⽤E.溶剂牵引56.协助扩散的特点是:C.需要载体蛋⽩D.与细胞膜电位变化有关E.57.A.单纯扩散B.D.58.A.直接穿膜运输B.D.SRP帮助转运59.D.溶酶体E.内质⽹D.细胞膜E.核糖体C.疏⽔蛋⽩E.抑制多肽A.线粒体外膜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基粒D.线粒体基质E.线粒体膜间腔64.染⾊体分离包含的机制是:A.微管组装动⼒学B.微丝组装动⼒学C.微管组装动⼒学和动⼒蛋⽩⽔解ATPD.动⼒蛋⽩⽔解ATPE.微丝组装动⼒学和动⼒蛋⽩⽔解ATP65.细胞周期是指:A.细胞⽣长周期D.细胞从G1期到G2期E.染⾊体复制及分裂时期66.周期时间长短主要决定于细胞周期的:A.G2期B.S期C.M期D.G1期E.S+G2+M期67.GoA.永远不增殖的细胞C.连续分裂的细胞68.A.周期性细胞C.终末分化细胞D.69.A.期D.G2期E.M后期;每题2分,共4分)1分,共16分)1.协助扩散是指借助于,浓度梯度进⾏物质运输。
《细胞生物学》第5-8章主要内容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是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核膜等。
第一节内质网1 内质网的化学组成标志酶:葡萄糖-6-磷酸酶微粒体(microsome):内质网经离心分离后破碎形成的小泡。
2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由膜构成的小管(ER tubule)、小泡(ER vesicle)或扁囊(ER lamina)连接成的三维网状膜系统3 内质网的基本类型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表面分布大量的核糖体,呈扁平囊状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表面没有核糖体的结合,呈分支管状,是粗面内质网的延伸部分核糖体成分:蛋白质与rRNA功能:按照mRNA指令合成多肽链。
4 内质网的功能rER:(1)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2)蛋白质的修饰(糖基化);(3)蛋白质的分选与转运;(4)膜脂的合成。
sER:(1)固醇激素和脂类的合成(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3)解毒作用(肝细胞)(4)肌质网贮存Ca2+信号密码:位于成熟mRNA5’端起始密码AUG后,能编码信号肽的特殊密码子。
信号肽:信号密码最先翻译出一段由18-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第二节高尔基复合体1 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高尔基体的结构电镜下由扁平囊泡(cisterna)、小泡(vesicles)和大泡(vacuoles)组成,也称高尔基复合体。
扁平囊泡——主体,一般由4~6个扁平囊泡平行排列成高尔基堆(Golgi stack)。
扁平囊的凸面靠近细胞核或内质网,称生成面(forming face)或未成熟面(immature face);凹面朝向细胞膜,称分泌面(secreting face)或成熟面(mature face)。
协和2014,细胞生物学2224填空35分,较简单,回来补充判断10分,名词解释45分:脂阀模型,核壳体,线粒体病,双向凝胶电泳,质粒,g蛋白偶联受体,微绒毛,核纤层,纺锤体,染色体乙酰化,细胞周期同步,原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终末分化细胞,黏着斑。
大题12*5=60分: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异同,细胞质基质和功能,细胞周期和调控,动物细胞凋亡途径,膜泡运输的分类和功能。
2014中山大学考博真题细胞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基因表达2.核小体3.呼吸链4.MAP激酶级联反应5.细胞周期检查点二、论述1.以炎症反应时白细胞渗出为例,说明细胞粘连分子如何作用。
2.试述微管和微管蛋白的功能。
体外组装微管的条件?3.试述细胞内膜系统中膜性细胞器的相互关系?4.以胰岛素为例,说明受体酪氨酸激酶传导途径?5.举例说明mRNA核受体(转录前产物)剪接。
简述mRNA核受体交替剪接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1.以白细胞渗出为例简述细胞黏附因子的作用。
2.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的作用,体外合成微管的条件。
3.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4.以胰岛素为例,简述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
5.mRNA前体的剪接以及mRNA交替剪接的意义。
浙江大学2013年考博回忆细胞生物学(乙)一、名词解释(全中文4分×9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P80 细胞分化P7,285 自噬P125(自噬性溶酶体、自噬体)信号肽P112,241 干细胞P8,401 蛋白激酶P377 微管P146 细胞骨架P13,143 呼吸链P185二、问答题(10选8题,64分):1.细胞连接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P3352.线粒体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P318、P331或P1803.有丝分裂M期各时相的事件及特征。
P256-2634.微丝的概念及生物学功能。
P154、P159-1635.微管的生物学功能。
P151-1546.大分子及颗粒物质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
P94-977.谈谈你对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