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方言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地道的黄冈方言
1.扣(聪明):这伢好扣
2.勺(苯,蠢):勺货
3.结根(罗嗦,唠叨):你老婆真结根
4.耐塞(不卫生)你身上好耐塞,快拍哈子
5.贴于(特地,特意)你老公帖于从上海过来看你
6.冒搓得(欠揍的意思)你冒搓得
8.落鸟(掉了,丢了)手机落鸟
10. 麻木(摩的)
11. 老头儿(爸爸)
12. 老娘(妈妈)
13. 哟老头(岳父)
14. 嘎婆(岳母,或外婆)
15. 米国(美国)
16. 苕七哈涨(暴饮暴食)
18. 林新(漂亮或聪明)
19. 翻(指别人不服你)你再翻,老子一耳巴子起你
20. 真这(今天)真这礼拜1
21.门这(明天)门这礼拜2
22.后碗儿(后天)后碗儿礼拜3
24.日白、扯白(撒谎)你这伢,好地不学,学到日白25咩(很,蛮的意思)我老娘捂的饭咩好七
26.借哈(这里)过来,到借哈来
27.等一哈(等一会)等一哈就来
28.告垮子(讨饭的)
29.哈不得(可怜的意思)这个爹爹真伤心,我咩哈不得他
30.喝八行(感叹词,意想不到的意思)
31.躲眯猫(捉迷藏)
32.么四(什么)。
一、问候类1. 你好咧(你好啊)2. 吃了吗(你吃饭了吗)3. 哎哟喂(哎呀)4. 哪里人啊(你是哪里人)5. 你咋这么年轻呢(你为什么这么年轻)6. 嘿,兄弟(哎,兄弟)7. 姐妹俩(姐妹俩)8. 久仰久仰(很久以前就听说过)9. 你好福气(你好幸运)10. 你好福气哟(你好幸运哦)二、日常交流类11. 嘛事啊(什么事啊)12. 真事假事(真是这样吗)13. 真心话(真心话)14. 真心不骗你(真心不骗你)15. 算了算了(算了吧)16. 这事咋办呢(这件事怎么办呢)17. 你看怎么办吧(你看怎么办吧)18. 你这人咋这么实诚呢(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诚实呢)19. 你这主意不错(你这主意不错)20. 你这人太聪明了(你这个人太聪明了)三、生活场景类22. 午安(午安)23. 晚安(晚安)24. 咱们去哪儿玩啊(我们去哪儿玩啊)25. 我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26. 你这衣服哪儿买的(你这衣服在哪里买的)27. 你这手机是啥牌子啊(你这手机是什么牌子)28. 我这肚子饿了(我这肚子饿了)29. 我要吃饭去了(我要去吃饭了)30. 你这房子租的多少钱啊(你这房子租多少钱)四、情感表达类31. 真心爱你(真心爱你)32. 我喜欢你(我喜欢你)33. 你是我的(你是我的)34. 我爱你(我爱你)35. 你是我一生的依靠(你是我一辈子的依靠)36. 你是我心中的宝贝(你是我心里的宝贝)37. 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38. 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你是我的生命之光)39. 你是我心中的那一抹温暖(你是我心里的那一抹温暖)40. 我愿意陪你到永远(我愿意陪你到永远)五、否定类41. 不行(不行)43. 不行啦(不行了)44. 不可以啦(不可以了)45. 不可能(不可能)46. 不可能啊(不可能啊)47. 不行啦,这事儿(不行了,这事儿)48. 不可以啊,这个(不可以啊,这个)49. 不可能,这个(不可能,这个)50. 不行啦,这事儿能成吗(不行了,这事儿能成吗)六、肯定类51. 可以(可以)52. 可以啊(可以啊)53. 成(成)54. 成了(成了)55. 好事(好事)56. 好啊(好啊)57. 好得很(好得很)58. 好得很呢(好得很呢)59. 好事一箩筐(好事一箩筐)60. 好事连连(好事连连)七、询问类61. 你说呢(你说呢)62. 你觉得呢(你觉得呢)63. 你看呢(你看呢)64. 你咋看呢(你怎么看呢)65. 你咋想呢(你怎么想呢)66. 你咋说呢(你怎么说呢)67. 你咋办呢(你怎么办呢)68. 你咋样呢(你怎么样呢)69. 你咋样啊(你怎么样啊)70. 你咋样啦(你怎么样啦)八、感叹类71. 哇塞(哇塞)72. 哇哦(哇哦)73. 哇呀(哇呀)74. 哇靠(哇靠)75. 哇塞啊(哇塞啊)76. 哇哦啊(哇哦啊)77. 哇呀啊(哇呀啊)78. 哇靠啊(哇靠啊)79. 哇塞哟(哇塞哟)80. 哇哦哟(哇哦哟)九、地点类81. 武汉(武汉)82. 襄阳(襄阳)83. 长沙(长沙)84. 南京(南京)85. 杭州(杭州)86. 成都(成都)87. 西安(西安)88. 北京(北京)89. 上海(上海)90. 广州(广州)十、食物类91. 饺子(饺子)92. 面条(面条)93. 米饭(米饭)94. 炒菜(炒菜)95. 汤圆(汤圆)96. 饺子馅(饺子馅)97. 炒肉丝(炒肉丝)98. 红烧肉(红烧肉)99. 清蒸鱼(清蒸鱼)100. 炒鸡蛋(炒鸡蛋)(注:以上仅为部分湖北方言常用语,具体用法还需根据语境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如果你想融入一个地方生活,请先去学会这个地方的语言。
对于湖北的小伙伴来说,大多数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多在武汉、荆州、宜昌地区,相对比较好懂;最不容易听懂的是江淮官话、赣方言,多在黄冈、赤壁、武穴、大冶一带。
先跟一起来读下面这2句方言来感受下吧!1、武汉方言:老虎老许撒撒搞不亲凑答案: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2、黄冈方言:我细么早儿麦刀她咩喜欢我答案:我小时候以为她很喜欢我你猜对了吗?在湖北各地方言中,不仅有音调上的差别,也有说法上的不同,来感受下各地的语言文化吧。
一、入门篇关于时间1、十堰人说:今儿地、门儿地、后儿地2、荆门人说:机耳、磨耳、后耳3、咸宁人说:今日、明日、后日4、鄂州人说:真招、门招、后噶今天、明天、后天,简简单单几个字,已经显示出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
不同地方的称呼又有什么不同呢?二、初级篇对于称呼1、宜昌人说:有一种朋友叫伙接有一种白痴叫暴暴有一种外婆叫嘎嘎有一种姑娘叫姑娘吖儿有一种小孩子叫小滴噶儿方言:伙接,搞清白了没?(兄弟,明白了吗?)2、武汉人说:有一种爸爸叫老头有一种妈妈叫姆妈有一种哥哥叫拐子有一种傻子叫嘎巴子有一种妻弟叫舅辫子方言:你朋友正展克哪潇洒克鸟?(你女朋友现在干什么去了?)3、天门人说:有一种朋友叫情况有一种妇女叫阿巴子有一种情人叫乔子有一种姑娘叫坛子有一种外婆叫佳佳方言:门咋叫佳佳来屋里七饭(明天让外婆到家里吃饭)4、赤壁人说:有一种老公叫公个有一种老婆叫母个有一种情人叫皮盼有一种爷爷叫胡嗲方言:胡嗲给了一阔钱(爷爷给了100元钱)看了这些千奇百怪的称呼,远离家乡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很有亲切感?莫急,今天小编就带你来涨知识。
中级篇关于行为孝感人说:有一种吹牛叫发抛有一种洗澡叫抹汗有一种爽快叫耍啦有一种傻瓜叫做哈叭有一种走亲戚叫走人伽方言:走人伽的时候莫发抛(去亲戚家别吹牛)荆州人说:有一种干练叫遛巴有一种讥讽叫日决有一种撒谎叫撮白老有一种调皮叫贱爬佬有一种醉酒叫下猪阿子方言:哪们搞起的,又下猪阿子(怎么回事?又喝醉了)黄冈人说:有一种接吻叫打蹦有一种道歉叫冒招到有一种打架叫杠活儿有一种吃饭叫塞蛾子方言:冒招到,把你手机落鸟(对不起,把你手机弄丢了。
盘点一下最土的襄阳方言盘点一下最土的襄阳方言,估计只有地道的襄阳人才懂。
莫在那儿标人了——(不要骗大家了)打测——(说不沾边的话)嚼牙巴骨——(说废话)砍不成儿——(形容某人不成器)拐你很——(坏得很)遭爷——(可怜)抹澡——(洗澡)chua雨——(淋雨)咋番儿?——(怎么办)好恩揍——(好结实)舌恰鬼——(吝啬鬼)土格拉——(土块儿)板跤——(摔跤)不沾嫌——(差得远)贴灰儿里——(专门的)胳甲窝——(腋窝)满滩儿的——(到处)客气包儿——(膝盖)克不可——(去不去)爪一脚——(踢一脚)打得罗儿——(打陀螺)电麻木——(三轮摩托车)发意症——(迷糊)泼实——(身体强壮)你好令人——(你好恶心)夹半——(傻瓜)天道好——(天气好)挨根儿——(附近)这嗨儿——(这里)那嗨儿——(那里)床头起——(床根前)拽下来——(蹲下来)浮头儿——(面上)小鸡股——(小聪明)贼娃子——(小偷)野乎——(性野)捞欠——(好吃)朗物你——(谢谢)癞毒——(癞哈马)前半儿——(上午)后半儿——(下午)麻麻亮儿——(黎明)往音儿——(过去)明儿的——(明天)前儿哩——(前天)后儿哩——(后天)外后儿哩——(大后天)假舌子——(口齿不清)毛拉子——(毛毛虫)苞谷尘——(玉米粉)酒炮娃儿——(小酒杯)干饭(——米饭)卒瓦子——(干什么)咋发儿老—— (怎么回事 ) 那半儿——(就在那)吃晌饭——(吃午饭)小叽咕——(聪明刁钻的小孩)吃场火儿——(吃酒席)我辱老——(我输了)绝人——(骂人 )搁爷——(打架)面叶儿——(饺子皮)肚母齐儿——(肚脐眼)莫慌左——(别急)等一哈儿——(过一会)提拉板——(拖鞋)嘎子——(干什么)哄娃子——(照看小孩)欠——(想念)知客——(婚丧喜事的总管)添箱——(送婚礼)俩娃儿——(女孩)儿娃子——(男孩)黄魂了——(不知所措)找不到——(不知道)看了这么多襄阳方言,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是不是勾起了你浓浓的乡情和乡音?好奇就来看看吧,毕竟襄阳这么美。
一、名词母亲——易父亲——爷、父外祖父——家公外祖母——家婆丈夫——老板妻子——马马妹夫——老妹郎长子、次子——大相、二相女孩子——假儿男孩——牙儿上午、下午——上昼、下昼苍蝇——麻应儿傍晚——断黑中午——茶么时儿太阳——日头这里——达里那边——屋的傻瓜——妥子自己的儿子——弟儿你——恩他——嘿谁——名(“么人”的连音)二、动词吃中餐——喝茶吃晚餐——过夜做饭——舞饭吵嘴——驳嘴发脾气——发性吃年饭——还年福撒赖——糊痞跑得很快——飞冲说脏话——臭嘴赖筛出门——出起回家——起回三、形容词笨——侗、妥简便——撇脱实在——确实独立——单自小气——鸡贩子四、副词各处——在处索性——做应差不多——将八就初始——噶发始一个麻应儿几滴看子儿上晒意头挪儿! --一只苍蝇站在窗户上晒太阳。
门滴俺呀起躯黑------明天我们都去揍他。
哈组呀滴 --晚上。
类恩碗咯 --你晚了遮B:瞎说扯罗蛋:瞎说醒我咚我:骗我哲B哟:吹牛哭瘪喽--哭的一种表情摊丝——睡懒觉撮头一粒子——小时候不听话,爸爸用手指骨敲你驼起——拿去看将末儿----刚才俏末过后背——快把事说玩的时候在接着说之前爱说的一句惩脸——厚脸皮剥嘴——吵架喝呢许-----喝点水接马马儿——娶媳妇翻眼{俺}绿筋——翻脸不认人,不认情避时——不幸伢泼儿, 细伢细裸的 -- 小孩子的称呼总是撮头密缝的玩电脑---一心去玩点脑塞的肚子痛咯 -- 笑得厉害一把——终于搌八蛋的——不讲理、纠缠不休裤嘴吧念的----罗里叭索的足答——极度的一种反应搓累——疲惫撤白——说谎欠搓滴像——找打呢的像堕黑咯------天黑了跑得做撞---速度的一种形容炸下——厨房龌龊煤——形容很黑麻愤儿——小雨变瓜——南瓜欠{牵}——想念腻死人-----非常脏水荡儿----小水坑压()里----晚上密心——头脑简单,不善于思考麻浪儿——小鱼胖皮儿——一种彩色的小河鱼翻毛——翻脸古咯时——这么久妥念没得人妥折恩——没人像你这么笨了困得哄搓——睡熟了神兜——活了命之恩心——[这个谁能解释下]做么子——干什么冒想呢别子——没有想别的兜脸做打——。
一、口语:1 么地射:做什么,通常用在疑问句中,后跟问号。
同意的词还有“们儿滴”。
2 要得:可以,同意,表示肯定。
同意的词还有“那奏格儿地”3哎得:表示惊诧,出乎意料,视语气轻重而定。
同意的词还有“唉儿得”4苕不气给:表示这人智商不高。
同意的词还有“苕里二筒”,“日杏子”,“给里给巴”,“审头审脑”,情节严重的表示为“裸打洋西”,“洋裸日洽”。
5黑湖:很多,形容词。
同意思的还有“黑裸湖”。
6日白:是指说谎话。
同意的词还有“插白溜谎”。
7冒招到:对不起的意思,通常表示诚挚的歉意。
8个外叶儿:表示很可爱的意思,通常最后加上语气词“啵”表示赞美。
9黑到一弹:吓一跳,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浠水话的形象、生动,人都弹起来了。
10. 耿哈搞斜了:太嚣张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你该有所收敛,浠水人不好惹。
同意的还有“你莫果者”,“你莫果舍”,“你耿哈7绿了”。
11匠井:很固执。
12二里二四滴:表示很突然,没有防备。
二、表示名称:青蛙:克莫。
螃蟹:海子。
蝉:山炸子,同意思的还有“格内儿”。
癞蛤蟆:烂基包,同意的还有“赖个包”。
鞋:孩。
拖鞋:萨子。
小孩:细伢,细裸。
外婆:嘎婆,家家。
新娘:花答姐儿,新答姐儿。
聊天:答几儿,夸天儿。
认真:昼经。
石头:石拖、石藤。
闪电:撤合。
圆圈:枯儿厨房:灶火。
饺子:包面。
辣椒:大角。
高粱:留休,留确。
家里:屋地。
坑:荡子。
垃圾:赖色;赖斯;啊子;也表示肮脏的意思。
脑袋:头壳。
嘴巴:几波。
牙齿:财门,财么。
啊齿儿。
手肘:到斯管儿。
腋下:雪安脚。
膝盖:脚色得儿,脚色头儿,脚色内儿。
大腿:胯子,大胯。
爱说大话的人:牛比客,牛比桶子。
胖子:壮咚了,肉藤儿。
瘦子:钢壳子帮。
角落:革内儿,革娄儿。
里面:豆里,豆滴。
外向:叼个儿,叼客儿(多形容女孩子),舍卡子。
内向:阴斯儿,阴秋子。
三、表示动作:笑:涩。
笑的可爱就用“涩起来甜抿了”表示。
哭:昂。
或者喊叫,表示喊叫的时候还有“热(rue)”。
打架:杠活儿。
盘点湖北话: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我是湖北人,但我却听不懂湖北话据统计,湖北大概有700万人在省外务工,在省外的湖北人经常能碰到自己的老乡,但很奇怪,湖北老乡却不能用方言交流,除非他们真的来自一个乡。
作为一个湖北人,却听不懂湖北话,这是一件非常尬的事情。
东北三省的人走到全国各地都会操着一口非常容易辨别的东北腔,在四川和重庆拥有1亿多人说着统一的四川话,而在湖北却很难用一种湖北话来统一方言。
在武汉,中心城区的武汉话都有差异,更别提黄陂、新洲和江夏了。
在鄂西地区,虽然相互之间能听到彼此的话,但腔调还是有较大差异,很容易被误解为河南话、陕西话、四川话。
而在鄂东,简直是鸟语花香,108万人口的鄂州却出现多种语系,黄石和大冶已经融城,但黄石话和大冶话却天差地别!湖北话,不是难懂不难懂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一个湖北人能说清楚,哪种湖北方言可以真正代表湖北话?为什么没有统一的湖北方言湖北方言不能统一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总结二点:1、历史原因湖北位于我国中部,水陆交通便利、九省通达,自古人口流动性就比较大,历史上有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都和湖北有关。
西晋末年,有近百万人从北方向南迁徙,其中留在湖北荆州地区的就有十万人左右。
唐朝安史之乱,又有大批北方人为避战乱逃往南方,很多就近居留在襄阳、荆州地区。
宋朝时,北方辽、金、蒙古轮番上阵南进中原,据统计有近五百万人口大规模南迁,很多人居留在湖北境内。
以上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对湖北的人口结构冲击非常大,如此大规模来自陕西、河南、河北等地移民的到来,对湖北地区方言的冲击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大事对湖北方言影响很大,一个是“江西填湖广”,另一个是“湖广填四川”。
明朝初年,受长期战乱影响,湖广人口骤减,于是就出现了民间俗语称的“江西填湖广”事件,大规模江西人口迁往鄂东,因此黄石、咸宁一带的方言带有浓厚的赣语风格。
到了明末清初,受战乱影响四川人口急剧减少,又有了“湖广填四川”,湖北人口大规模迁往四川,湖北人口结构再次出现变化。
湖北方言七大分区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
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
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
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
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
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
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
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
“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
湖北的方言由于湖北地理位置适中,南来北往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湖北并没有一个代表性语言(换句话说湖北话不能自成体系),不过按照学术意义上的划分湖北话应该属于北方方言语系,且湖北大部属官话区(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仅湖北的东南部属赣方言,虽然湖北人在信仰和生活习惯上接近南方。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区,赣语区: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的有:武汉,荆州,襄樊,十堰,宜昌,恩施等。
并细分为:(1)武(汉)天(门)片:武汉、洪湖、天门、京山之间区域包括武汉、荆州、江陵、京山、天门、仙桃、汉川、洪湖、荆门南部。
(2)成渝(四川)片:荆门、五峰、宣恩一线以西区域包括恩施、宜昌、咸丰、巴东、宣恩、利川、来凤、建始、五峰、远安、当阳、宜都、枝江、长阳、秭归、兴山。
(3)鄂北片:郧西、房县、钟祥、随州之间区域,以及潜江包括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南漳、谷城、枣阳、宜城、保康、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钟祥、潜江、荆门北部。
(4)常(德)鹤(峰)片:包括石首、公安、松滋、鹤峰。
二.属于北方方言江淮官话区的有:黄冈、孝感、黄石等。
其中属于江淮官话的“黄(陂)孝(感)片”的有:黄冈、孝感、罗田、蕲春、黄陂、罗田、英山、麻城、浠水、鄂州、红安、广水、安陆、应城、黄梅、武穴、云梦等。
三.属于赣方言区的有:通城,赤壁、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监利等。
相关链接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上江官话或上江方言,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湖北大部分地区,分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江淮官话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又称为“江淮话”、“江淮方言”。
其中有人将分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为江北话,江苏的江北部分称为苏北话。
江淮话地区以扬州为中心,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语。
湖北⼗⼤难懂⽅⾔,襄阳竟然排“第⼀”现在这个社会呀提倡“多语多⾔”既能讲母语,⼜能讲外语既能讲普通话,⼜能讲⽅⾔简直是要逼疯四哥这样的语⾔⽩痴湖北作为咱⼤中国的中⼼部位南来北往的⼈熙熙攘攘那语⾔进化的也是⼗分丰富襄阳⼈听不懂⼗堰⼈说话武汉⼈听不懂黄⽯⼈说话孝感⼈听不懂荆门⼈说话......要四哥说家乡话就只有家乡⼈能懂出了家门抱歉,就算你是湖北的为什么湖北⼈听彼此讲话竟然那么难懂?不说别的先来看张图湖北⽅⾔分区湖北省的汉语⽅⾔有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其中西南官话是主体,它不仅覆盖了全省⾯积和⼈⼝的三分之⼆,甚⾄还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西等邻省的⼴⼤地区。
看到上⾯那五颜六⾊相信⼩伙伴们都明⽩了了吧虽然我们有同⼀个妈但,⽼ba不同,互相听不懂今天四哥就带⼤家看看湖北⽅⾔中排名前⼗的是哪些地区的⽅⾔!襄阳话难懂指数★主要包括襄阳地区,⼗堰部分地区⽅⾔,随州话,以及荆门部分⽅⾔该地区⼤部分⽅⾔属于西南官话鄂北⽚区,由于扼守荆要,是南下的⼀条必经之地,⼈⼝流动相当频繁,所以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常⼤,跟河南⽅⾔相似程度很⾼。
该地区⽅⾔与普通话⽆多少差异,外地⼈基本听得懂。
在襄阳:有种可怜叫遭业;有种美⼥叫俩娃;有种顺便叫就声⼉;有种三轮叫⿇⽊⼉;有种废话叫嚼⾆;有种迷糊叫癔症,有种突然叫冷不疼⼉⾥,有种强悍叫⿊爆,有种糊涂叫丫夹,有种游戏叫打piapia,有种⽜b叫抛,有种惊叹叫——乖超啊!有种瞎说叫⽇百扯;有种不骗你叫乖乖彪;有种玩具叫满满⼉;有种旁边叫挨跟⼉;有种害⼈叫考兑⼈;有种⼲什么叫⽖⼦;有种开玩笑叫diang;有种⼤声说话叫斜或;有种挑衅叫咋番⼉;有种距离叫不沾闲不懂襄阳话,是看不懂滴!江汉平原⽅⾔难懂指数★☆主要包括天、沔、潜三地⽅⾔,荆州地区⽅⾔,荆门话该⽅⾔流通于⼴⼤的江汉平原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地区,江汉平原⽅⾔跟普通话也⽆多⼤的差异,但是部分发⾳带了浓厚的荆楚特⾊,尤其是该地区居民说的那塑胶普通话甚是搞笑,⼤家应该听过汪涵说的塑胶普通话吧,虽然是湖南的,但是跟该地区的完全⼀样。
10句湖北话,你会说几个?会5句的都是地道湖北老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湖北人杰地灵,方言也极具特色,小编为大家精选10局湖北方言,会说5句的都是地道湖北老乡!1、在襄阳:有种可怜叫遭业;有种美女叫俩娃;有种顺便叫就声儿;有种三轮叫麻木儿;有种废话叫嚼舌;有种迷糊叫癔症,有种突然叫冷不疼儿里,有种强悍叫黑爆,有种糊涂叫丫夹,有种游戏叫打piapia,有种牛b叫抛,有种惊叹叫——乖超啊!有种瞎说叫日百扯;有种距离叫不沾闲2、在宜昌:有一种抢镜叫策巴子,有一种丝袜叫卡网子;有一种混沌叫包面,有一种蟋蟀叫灶妈子;有一种蜻蜓叫丁丁儿,有一种肉叫嘎嘎;有一种体面叫称头,有一种番薯条叫苕果子;有一种大哥叫拐子,有一种拖延叫紧裹;有一种蟑螂叫偷衣壳,有一种聊天叫日白;有一种膝盖叫壳起包,有一种期待叫你各劳资等起3、在武汉:有一种口渴叫活水;有一种劫财叫雷肥;有一种兄弟叫拐子;有一种撒谎叫扯谎;有一种亲戚叫娘娘(一声);有一种可怜叫造业;有一种赚钱叫来菜;有一种搬运叫扁担;有一种能力叫板眼;有一种骄傲叫发抛;有一种差劲叫蛮怀4、在黄梅:我叫恩哦(连读),你叫恩我们叫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眼睛叫恩安今,牙齿叫恩阿齿,膝盖叫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额头叫恩哎孔,肋骨叫豆板骨5、在鄂城:有一种全裸叫:打朗咔(kà),有一种得意叫:瑟过,有一种摔跤叫:搭一高,有一种算了叫:耶裸,有一种膝盖叫:揩气头,有一种批评叫:但人,有一种骂人叫:表长滴,有一种拒绝叫:不噻你,有一种起劲叫:握瑟,有一种不听话叫:嘎(gá)生半调,有一种抠门叫:尖屁蛋6、在赤壁,荸荠叫慈米,勺子叫瓢金儿,辣椒叫金椒,被子叫被科kuō,做什么叫搞么加,你追我叫嗯班我,说大话,吹牛叫日rà国,没道理叫卵lěi鸭ngà塞sāi,假心假意叫假个马个,别太高兴叫热么思(之),不要吹牛叫莫发泡,浑身是劲叫一姑子个劲,话儿特别多叫一脑壳个话7、在大冶,恩一厅到骸气游,不落屋哎?(你从早到晚地在外面玩,不回家啊?);戳耳哈皱,恩勒哈游晕气勒不拉,古岁谅乃?(昨天下午,你们是不是都出去游泳去啦,小心一点啊);不写带几顶勒,我勒表不果准,对哈改?(不晓得现在几点了,我的表不准,帮忙调下表);跨亮气盏啊!饭哈懒勒,撕麻洽拉?(快点去吃饭啊!饭都冷了,怎么吃啊?)8、在通城,娶媳妇叫接姑特,解搀叫打牙几,倔强叫三句好话历不得一马鞭,谈恋爱叫哇对象,要饭叫讨米,红薯叫茴驼,闹新房叫叼新假假,自杀叫勤死,小孩满周岁叫妈周,傻瓜叫缩把,毛巾叫服特,塞子叫叫特,老婆婆叫哀家,老头子叫老脚,年轻人叫后生噶9、在嘉鱼,搞么家=干什么,翻死=调皮,切饭=吃饭,呼恩个=骗你的,打扑秋=游泳,皮盼=情人关系,打撤=撒谎,日rà国=吹牛10、在崇阳,老脚=老公,哀姐=老婆,毛时=卫生间,冒卵味=无聊,嬲白翻天=撒谎,画脚乌龟=肮脏,不嬲毛=差劲,吃靠壁摊=夜宵纯朴的乡音是一把连心锁,湖北人,无论你身在何处,也无论你的足迹落在哪里,不变的是乡音!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家乡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晒出~。
湖北黄冈话日常方言大全有一种口渴叫活水
有一种劫财叫雷肥
有一种兄弟叫拐子
有一种撒谎叫扯谎
有一种亲戚叫娘娘(一声)
有一种可怜叫造业
有一种赚钱叫来菜
有一种搬运叫扁担
有一种能力叫板眼
有一种骄傲叫发抛
有一种差劲叫蛮怀
果子:油条,耸:笨
线车:自行车,半调子:二百五
一大抱:也是好多,门着:明天
搭到:摔倒了,7冒:吃饭没?
气果:麻花,不耳我:不理我
好板人:好烦人,佐仪:干脆、还
么咱:什么时间,好黑人:好赃
岗几:吵架,烧火:做饭
烟菜:夹菜吃,算烟:发烟给别人抽
赖斗:赖哈蟆,克码:青蛙
儿伢:男孩,仇蛇:蚯蚓
麻姑楼子:小鱼的一种,锣嗯:骗你
说迷:作媒人,牵红线,落雨:下雨
卦子:上衣,子奔:老实
好果糊:好差,苕里苕气:痴、呆
四楼:斧头,铁如滴:故意
狗脸生毛:翻脸不认人,过夜:吃晚饭
舞饭:做饭,韵到的:以为的
灵心:聪明,发毛:生气
痛人:可爱,炕粑:烧饼
润贴:舒服,哪德的:什么地方的人
怪务:机灵、狡猾,江特:台阶
神付:动物的头部,起夜:晚上起来上厕所
打皮鼾:冷热交加,皮了:指某种东东不脆了长得好哈:指某人不机灵,痛几:接吻
打拍:聊天,欠嗯:想你
背时:倒霉,风皮:头屑
得辛:幸亏,聊撇:简便,方便
扯皮捞筋:纠缠不休,乌漆八黑:脏而黑;黑暗鲁到的:使劲的,欠欠糊:差一点点
妈佩:托词、借口。
一、黄石现代地域方言的形成与特点
黄石地处鄂东南,同黄冈、鄂州等21个县市共属一个方言区,俗称“楚语”区。
黄石处在赣方言区的边缘地带,与具有明显赣话特征的阳新、大冶在历史上为统一行政区,历史上有一段时间还曾隶属江西,市区各大族姓也多为江西迁入,所以黄石话有明显的赣话痕迹。
同样是地理位置的原因,黄石话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毗邻的鄂州、蕲春、浠水方言的影响,又带有江淮官话的语言特征。
另一方面,黄石与武汉、鄂东诸县关系密切,特别是受武汉方言影响较大,因此黄石话近十年来有接近武汉话的趋势。
这就形成了既有赣方言语言特色、又受西南官话影响的黄石方言体系。
黄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城市建设阶段,来自新中国各地的大批建设者涌入了黄石。
如:黄石纺织机械厂工人,多是江浙一带迁入;有色冶炼厂、大冶铁矿工人多为东北人、山东人、河北人;十五冶以湖南人居多等等。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年来,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来自黄石周边县市以及外省的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使全国各地的方言在黄石几乎都能听到,像东北话、河南话、广东话等等。
这些外来人员不仅人数可能早已超过了本地居民,而且他们各具特色的地域方言直接影响着黄石的本地方言,尤其是影响着本地青少年所使用的语言,这种影响使黄石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黄石现代地域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黄石市下辖四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以及一市(大冶市)、一县(阳新县)。
“一去三五里,乡音各不同”,这一点在黄石体现得尤为突出,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的方言状况比较复杂。
下面仅以黄石市区的方言为例,从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四个方面,将黄石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作比较:
(一)、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1、根据发音部位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七类。
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中音:dtnl;舌根音:gkh;舌面音:jqx;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尖前音:zcs。
(见附表1、声母1.1普通话声母)
2、黄石话声母,以发音部位为代表也有七类。
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中音:dtnl;舌根音:gkh;舌面音:jqx;舌尖前音:zcs。
黄石话与普通话声母比较,缺失舌尖后音:zh ch sh,飘移鼻边音:n l,正是由于这些声母的特点,所以黄石人在学说普通话时,发翘舌音要么舌头翘得不到位,要么翘过了头,发出的声音既混浊不清,又僵硬难听;发鼻边音时要么鼻边不分,要么含混不清。
(二)、韵母
1、普通话按韵母发音特点,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2、黄石话按韵母发音特点与普通话一样,也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不同的是,黄石话韵母有的字韵在发音上与普通话完全不同。
如:“母”,普通话将其归在合口呼里,而黄石话归在开口呼里;“虐”,普通话将其归在撮口呼里,而黄石话归在齐齿呼里;“抓”、“耍”,普通话将它们归在合口呼里,而黄石话归在撮口呼里。
另外,黄石话存在后音缺失或不到位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是ing几乎都发成in。
(三)声调(以5度标记法为准)
1、普通话声调为四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
上声214、去声51。
(见附表2、声调2.1普通话声调)
2、黄石话声调分为五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与普通话相比,黄石话声调走向正好相反,反差极大,是普通话学习的难中之难。
〔3〕(见附表2、声调2.2黄石话声调)
(四)语流音变
语流中,由于音节相连,声调或音素之间互相影响,部分原有的调值或音素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包括轻声、儿化、一不变调、“啊”字变调、上声变调、词的轻重格式等。
下面仅以儿化和轻声这两种现象为例,分析黄石话、普通话的差异。
1、儿化
1.1 普通话的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的作用。
发音时,儿化音不是在音节之后加上独立的[?r]音,而是在音节末尾最后一个音素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起了变化,即“儿化”。
1.2 黄石话一般无儿化现象。
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黄石话没有特定的儿化音,只是在读完某个音节以后,紧接着发出[?r]音,有时也影响基本韵母的音色。
这种方言中特殊的儿化(严格来说只能称“准儿化”),可用[r]在音节后加以表示。
〔3〕
现在黄石话中只有极少数时候将儿化现象保留了下来,如:“妥儿”、“罐儿”、“细伢儿”等。
2、轻声
2.1普通话音节在句子或词里,有时会随语流失去它原来的调,而变成较轻、较短的调子。
一般是重读音节字音长,轻声音节字音短。
轻声在不同音节中,音高反映也不一样。
一般要根据前面的一个音节声调来具体定。
2.2 黄石话没有轻声一说,再加上黄石话特有的声调现象,使得黄石人在学习、运用普通话时,要么一概实读,如:“风筝”读成“f€"Vng zh€"Vng”、“东西”读成“d€"恘g x€"n”、“地道”读成“di dao”等;要么轻读音节上扬,重音置后,如:朋友↗、什么↗。
这些现象破坏了普通话特有的美感,人们俗称它为“黄石普通话”。
黄石话与普通话除了在语音方面存在声韵调等诸多差异之外,在词汇、语法方面亦有许多差别,如:词义、词形、句法等。
限于篇幅,本文侧重语音,对二者的词汇、语法差别就不再赘述。